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气”一词《说文解字》解释为:“云气也,象形”。指的是天地之间一种无形的能量变化。作为能量的气流动于自然之间万化出风雨雷电,四季更替,充盈于人的身体生出仁义礼智、爱恨情仇。那么什么是浩然之气,如何培养浩然之气?孟子讲:“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刚至大,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2)《孟子·公孙丑上》
首先,浩然之气很难言说,它至大没有界限,至刚不屈不挠。程子曰:“天人一也,更不分别,浩然之气,乃吾气也。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一为私意所蔽,则然而馁,却甚小也。”(《牡丹亭·言怀》)浩然之气是人身上的能量,如果被人的私欲蒙蔽,就会空虚、没小。所以孟子讲“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在这里,“直养”,赵岐注《孟子》说:“正直之气”,“养之以义”。至刚至大的正气,以义进行培养,义是孟子四端之一。因此养气就是培养心中固有之义。
其次,“无害”。人心固有的义乃天地之自然,无需外界干涉。孟子之后举出堰苗助长的例子,其喻意也在于此。养气不可像“不耘苗者”那样以为没有益处而舍弃,也不可像“堰苗者”“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因此当“气”产生时不要强行阻止也无需刻意促进,而是自然而然地由内发出,见于面庞,神气温润,流于四体,充盈全身,行动自然,最终显而易见。
再次,孟子又云“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浩然之气盈于身,必须配合“义”与“道”。义是象形字,原字是上边一个羊,下边一个拿着戈的人。关于羊有两种解释,一者认为,从羊的字形结构来看,无论上面的两点还是中间部分都是左右对称,因此羊意味着公平。二者认为,养在古代是供奉于祭祀的物品因而象征着信仰。除此之外,从结构来看,“羲”一一羊下边手拿兵器的我,其代表着为了公平或者信仰而勇于战斗的人。所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fll《孟子·告子上》由此可见,“义”是屹立于天地间手持兵戈誓死捍卫心中信仰(四端)的勇士。再者,“道”是天理之自然。对于浩然之气来说,道就是孟子所说的“良能”与“良知”。良能是指无需学习便可行为的先天能力,良知是指无需思考便可通晓的先天知识。良能与良知构成了人固有的“完满”一一“善”。因此孟子认为养气必配义与道,并使人的行为勇敢而无所竭虑。反之,没有浩然之气充于身,只凭借一时冲动行鲁夫之勇,则与道义无关,非天理之自然。
最后,孟子认为培养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矣。”集义,朱熹认为:“犹言积善,盖欲事事皆合于义也。”袭,“掩取也,如齐侯袭营之袭。”《四书章句集注》意思是,浩然之气乃时时事事出于义,行于体,心中无所愧作,从而气自然发生于其中,运行于四体,由内向外孕育而生。随着此气越集越多,浩然之气便自然而然地呈现于外。因此集义是内心义的积累并向外发散的呈现,而非外界义气之偶合。孟子又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此句较长,朱熹将勿正与勿忘断开,心勿忘与勿助长断开。读作:“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近世学者将心与下文并读:“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笔者认为后者读法更易理解此句的本意。前文讲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关键词: 孟子 善辩 精神内涵 浩然之气 平等意识
孟子是战国中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学宗师。在诸子百家中,孟子以能言善辩著称,这一点无论是当时的学者还是后来的大师都是肯定的。当时他的门人公都子就曾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纵观孟子的作品,就会发现孟子与之辩论的对象,很多都是各国君王,面对国君,孟子与之对话很直接也很尖锐,表现出不亢不卑的气度,保持了自己人格的尊严与独立。在孟子善辩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他强大的人格魅力,解读其精神内涵,可以说孟子善辩源于他的浩然之气,源于他超越时代的平等意识。尽管在当时孟子的思想不被统治者接受,但是他雄辩、善辩的才华,他的浩然之气,“民贵君轻”的平等观念,千百年来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典范。
翻开《孟子》一书,我们可以看到孟子什么事都敢议,什么人都敢言,而且直言不讳,放语不惮。《孟子・梁惠王下》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想象当时的情境,孟子面对齐宣王并没有咄咄逼人,而是从容道来,先假设性地提出两个问题:“朋友不尽责该怎么办?”“士师不尽责该怎么办?”都使齐宣王只能有唯一的回答,也就进入孟子的“彀中”,待到再问:“四境之内不治怎么办?”他就无话可答,无言以对,当时齐宣王一定尴尬不已、面红耳赤而且毫无回旋的余地,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在文武百臣中当众捋其虎须,使他置于理屈辞穷之境,其目的并不是有意让他在众卿家面前失面子,而是使齐宣王认识到自己对人民应负的责任,把国家治理好,实行仁政。
《寡人之于国也》里记载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耐人寻味的对话: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琢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番对话是由梁惠王的“疑惑”而引起的。梁惠王自以为对国家的治理已十分“尽心”,他的“尽心”,具体表现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尽管邻国之政不及他如此“用心”,可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孟子没有直接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而是以梁惠王熟悉的战事设喻,告诉梁惠王他所谓的“尽心”与“邻国之政”的不“用心”,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形式上和数目上的不同而已,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也就成为必然。
孟子以“王好战”设喻,以子之矛攻之盾,一下就击中梁惠王的要害之处,从而牵着梁惠王的“牛鼻子”,让他顺着自己的思路,接受“王道”及“仁政”的思想:“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层层发问,绵里藏针,既针对梁惠王感兴趣的问题步步诱导,又令人信服地提出了自己仁政的思想。尽管雄辩滔滔,我们看到的却是孟子对人的终极关怀,闪烁着人文精神的思想魅力。
其实孟子规劝国君实行自己的仁政思想很多时候也是循循善诱的,在《庄暴见孟子》一文中,孟子一开始和齐宣王讨论音乐的问题,其间他利用“乐”的不同内涵,巧妙地进行了切换,把谈音乐引到谈“与民同乐”的话题上来,以此劝说齐宣王实行仁政。
当孟子听庄暴说齐王喜欢音乐,就主动去拜见齐王,并直截了当提出这个话题。齐王听了当时就“变乎色”,老大不高兴,还为自己辩解:“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没有直接批判齐王,而是先奉承他:“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又替齐王解围:“今人乐犹古之乐也”,使齐王如释重负。在孟子看来,作为统治者的齐王喜欢怎样的音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怎样的形式喜好音乐。“乐”有两种含义,一读yuè,当音乐讲;另一读lè,当“快乐”讲。在这里,孟子巧妙地把欣赏音乐变成欣赏音乐的快乐,有意设置了两个简单的问题让齐王回答:“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从而启发齐王承认“与人乐”更“乐”,“与众乐”更“乐”。孟子成功进行了“乐”的内涵转变,由己及人,由少及多,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向齐王提出:“请允许我给大王讲讲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吧!”充分显示了孟子借题发挥运用自如的谈话方式,为后文宣传“与民同乐”的政治主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孟子仁政思想的最高境界就是施仁政以乐于民。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对君王与民同忧乐的情景做了绘声绘色的描述:“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孟子认为,统治者若能与百姓同忧乐,才是真乐,才能真正王天下。可以说孟子倡导的这种“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思想,影响着后代无数知识分子以国家民族事业为己任,奏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乐章。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信念皆源于孟子的这种忧乐天下的思想。
在孟子善辩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他对百姓的终极关怀,看到的是他直言谏君、不畏权势的浩然之气,看到的是他为民为国的坦荡胸怀。在《孟子》中我们找不到一句阿谀逢迎、趋炎附势之语,摧眉折腰、违心背意之言。尽管孟子四处游说诸侯,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他却从不以牺牲自己的人格尊严、人格独立为代价。
《孟子说解・公孙丑下・将朝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吾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在孟子看来,爵位、年龄、道德是天下公认为宝贵的三件东西,齐王不能凭他的爵位而轻视孟子的年龄和道德,如果他真是这样,便不足以同他有所作为,孟子也不能委屈自己去见他。可见在孟子心中,君和臣只是政治地位不同,人格上是平等的,他要求自己成为王者之师,而不是王的臣仆和奴役。孟子在君臣关系上的观点,超越了孔子一再强调的“君君,臣臣”,“君使臣,臣事君”(《论语・八佾》)的君臣主仆关系,强调了君和臣在人格上的平等。所以就不难理解孟子在《孟子―离娄》篇中表达的君臣观念:“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些均表现了孟子可贵的超越时代的平等意识。
1、原文: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2、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3、译文: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的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习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察觉到。
4、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古都,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国家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向方叔、召虎一样御敌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
(来源:文章屋网 )
1、第一个乐趣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指的就是家庭平安和睦。我们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平安、和睦是事业的基础,《大学》中也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修身齐家也是在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前面。可见家庭是其他事业的基础。所以家庭平安,是作为一个君子的第一个乐趣。
2、第二个乐趣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只有一个人的道德上没有亏欠,这个人才能走得更远,才更值得尊敬。一个人良心没有愧疚,才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始终保持善念,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作为君子的第二大乐趣。
3、第三个乐趣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首先是一个教育家,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优秀,成为国家的栋梁。其次,分享自己的知识和感悟,才会让知识产生更大的价值。另外,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生命的延伸和升华。
(来源:文章屋网 )
张军,字浩然, 晋人张氏,生之汾河之畔,名字若何?因父之愿,望有右军之境,故取名军,因孟子曰:吾善养浩然正气,故取字浩然。自由艺术者,画家,初年幼痴与绘画,尤喜写意,十二岁拜师学艺,始知笔墨之妙,后接受学院派教学,余以为凡有派别之分必有狭隘之嫌疑,故愿跟随内心以力追自由之境。师法古今中外,道法自然,由书入画,渐进中得心源。吾艺之道,唯上下求索,修身尔。
当年我们中文专业最受人尊敬的要数“何博”,粉丝亲切赠送外号“河伯”。身为博导,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也因为其在专业领域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在《易经》研究上,达到相当的高度。那份单纯的热情,甚至能感染到每个人,在学生心中地位颇高,以至于其授课期间从未有逃课现象,反而慕名而来之人每天和本专业人士抢占第一排风水宝座,只为能近距离感受到“河伯”的风采,如今余音尚在,抢座人不在。
讲到“建安风骨”,魏晋南北朝,河伯赠我们一言,让我们带心来听,他言及到,虽则数年之后好多东西早已记不起来,但总会有一些东西留在心里,而留在心里的东西才是我们上课的真正目的所在。及至现在,各种片段情景,油然心声,如观看老照片一般。曹植《白马篇》的豪侠风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遗情千古恨的《洛神赋》,悼良会之永决兮,哀一世之异乡,遗情想象,故忘怀愁,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又可见其情思之细腻,悲痛之深,无奈之极。家国爱恨,皆是浮生若梦,他也只能抚心长太息,感物伤怀。及至左思有“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感叹文人不得志,含蓄蕴极,高妙自然。乱世出豪侠英才,在中国魏晋时代可谓是很好的一例。一面是狂放不羁,一面是忧国无奈,所以阮籍,醉六十日,然不得言而止,然车辙所穷,则恸哭而返。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青年书画家浩然亦醉心于魏晋文化,其身世亦非富家子弟,经历崎岖,虽年少,对生命亦有感怀,落笔抒情,也显自然流畅。画画其钟爱并受徐渭、、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潘天寿等影响。书法多临摹王羲之、颜真卿、米芾。其画《荷花》自有一种清淡雅致,风骨及婀娜姿态皆相得益彰。自古梅兰竹菊皆文人彰显个人品格之厚爱,浩然亦画竹,《墨竹》—竹的那份俊俏挺拔正如年轻的书画家一样,才情尽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