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我价值观总结

自我价值观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我价值观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我价值观总结

自我价值观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团体动力学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29

Abstract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overall situation is good,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educational mea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psychology in the perspective of group dynamics under the use of group technology, enhance the psychological 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rough group counseling activities, training students' initiative to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Keywords group dynamics; college students; core values

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课题组成员于2015年在辽宁省高校中开展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4.18%的学生认为中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对于“雷锋精神”在当代是否还具有现实意义,12.12%的学生认为“不现实”,11.27%的人认为“已经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是否有必要加强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47.27%的学生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学校开设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概论等)是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作用,34.13%的学生认为作用非常大,38.52%的学生认为作用较大;对于大学生是否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二十四个字这六方面内容中,很了解的学生比例分别是36.36%、39.09%、43.52%、29.88%、41.03%、45.45%。

调查结果发现,目前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态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育理念滞后,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停留在表面,不能内化到自身价值体系中;教育途径单一,主要以课堂讲授、专题v座等形式进行,实践性不强;教育手段生硬,单向的机械灌输与大学生这一思维活跃的群体不相适宜。

本文在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引入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进行理论和方法创新,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2 团体动力学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理论探索

2.1 团体动力学的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在1939年发表的《社会空间实验》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团体动力学”这一概念,并探索团体中各类要素的交互作用以及团体对个体的行为影响。在历史的视域下审视“团体动力学”,存在三种解读:第一,探索如何组织团体、管理团体,应具备怎样的方法和态度,归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第二,探索团体过程中的方法、技巧,如观察、反馈、角色扮演等等,归属于管理技术领域;第三,探索团体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动力,团体成员间以及团体与个体的关系等,归属于心理学领域。第三种解读是本文中的“团体动力学”理念的范畴。①

2.2 团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1)团体内聚力。团体内聚力指团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团体内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团体内聚力直接影响着团体成员的精神风貌、工作效率,以及团体的自身发展。②较强的团体内聚力,能够提升团体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促使每个成员为团体的发展贡献最大力量。

(2)团体领导。团体领导者的素质、领导作风等对团体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勒温的团体气氛实验表明,民主领导方式的民主型团体中,团体成员之间关系友好,面对“挫折”时能够团结一致,对团体活动的满意程度比较高,这都有利于提高团体的工作效率;而专制领导方式的专制型团体中,团体成员的攻击性言行明显,面对“挫折”时彼此推卸责任,成员之间缺乏信任感,对团体活动的满意程度比较低。③

(3)团体目标。团体目标是团体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目标具有指引的作用,如果团体制定一个所有成员都认可的目标,这将会激发团体成员的动力,调动团体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为团体的发展而一致努力。此外,团体目标一旦被认可后,会在团体成员之间形成一种“求同”的压力,对团体成员的行为起到一种促进和整合的作用。

3 团体动力学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实践运用――以沈阳工业大学核心价值观团体心理辅导为例

3.1 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执行

(1)对象:采取自愿原则,通过招募和面谈确定30名团体成员。

(2)方案的设计:开展核心价值观、爱国观、道德观、荣辱观、科学观五个单元的团体辅导,每个单元按照暖身活动、主体活动、自身思考、团体分享与总结的程序进行。团体辅导每周开展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为90分钟。

(3)方案的执行:团体辅导通过活动的导入、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来进行。导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成员充分参与到团体中,营造信任的团体气氛,明确团体的目标;实施阶段鼓励成员积极投入团体,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探索自我的态度、感受、价值与行为;总结阶段对团体的活动进行回顾和梳理,帮助成员总结经验,将在团体中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改善心理和行为方式。

3.2 团体动力技术的使用

(1)运用共情技术营造团体良好的氛围,促进团体目标的实现。共情指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事情,设身处地地体验对方的内心世界,并能以言语准确地表达对对方内心体验的理解。共情能够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有利于建立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在团体辅导活动中,团体领导者运用共情技术去理解他人,团体成员会有所体会和觉察,并试着运用同样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这样就会促使团体形成相互尊重、理解、信任、自由的氛围。在这样一个开放、自由的团体中,成员能够体验到集体的团结与力量,放下包袱,更好地开放自己、表达自己,进行深层次的自我价值观探索,增进自我成长,促进团体目标的实现。

(2)以示范技术树立行为榜样,建构团体一致性。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形成的。在团体辅导中,团体领导者可以选择大学生团体中典型的榜样案例,也可以鼓励团体成员分享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成功经验,榜样案例和团体成员的成功经验都会成为团体成员进行观察学习的重要内容,对团体成员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使他们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性格,构建团体的一致性。

(3)运用引导技术促进团体成员思考与分享,提高团体效能。引导技术为了让团体成员进一步明确团体辅导的目标,明确表达出自己的困惑和心理感受,促进成员的自我探索和问题解决。通过引导技术可以将讨论的话题引向团体辅导的主题,避免偏离主题。④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引导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他们紧张、排外的心理,有益于他们积极投入活动,提高团体效能。

3.3 团体动力学的应用效果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结束后,对团体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0.1%的学生感觉“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87.77%的学生认为在团体活动中感受到了“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此外,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价值认同感和责任感。一些学生分享自己感受时表示:“团体活动促进了自我探索和自我认识,帮助自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如果有机会,还想参加类似的团体辅导活动”。

4 团体动力学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影响与思考

4.1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主导性教授和主动性接受相结合的过程,受教育者在自身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需求动机等基础上,通过选择、整合、内化等心理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身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实践。⑤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中,教师采用直接劝导的方式,机械地进行价值观灌输,学生对其缺乏心理认同感,更无法将其内化到自己的价值系统。而团体辅导活动中,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反思和团体分享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价值观的探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断深化,建构了对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态度和心理体验,增强了对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感。

4.2 培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

团体辅导注重交流与分享,避免了传统价值观教育中的简单说教。团体成员在轻松、和谐、信任的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活动过程、观察他人的行为、分享自己的心理感受等方式,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探索和自我反思,从而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团体活动促使个体在认知和行为层面都得到完善和提升,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 促进价值观融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

团体成员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和价值观体系,在团体辅导活动中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理解和观点。通过团体分享,团体成员能够了解他人的态度与观点,这为团体带来了多元的信息环境。⑥多种视角的价值观融合,使团体成员拓宽了视野,发现自身差距与不足,促进自我完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辽宁省社科基金(思政专项)课题“团体动力学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应用研究”(L15CSZ004)

注释

① 申荷永.团体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101-105.

② 张立新,李茂林.群体动力学视域下虚拟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6:39-43.

③ 周圆.团体辅导:理论、设计与实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④ 曾四龙.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及应用研究[J].高教学刊,2015(4):85-86.

自我价值观总结范文第2篇

如果你对目前的教育教学感觉无奈,甚至情绪愈积愈厚,怎么办呢?如果你的教育生涯遇到了瓶颈,怎么办呢?这两句看似是广告语,要推销一种产品或者思想,其实然亦不然。然,是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力量,爆发或潜伏,但并没消亡。教育蓝调就不是要给谁一桶水,而是要启发每个人燃烧起一把火,从内心去点亮课堂,用心去照亮教育,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天空的湛蓝、大海的深蓝,只需启动美丽的心灵,激情就会在实践行动中蹦蹦地跃动。不然,是因为外在的东西可能会对你我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最有力量的思想来源于自身。心理、信念、思想受文化基础、情绪波动和个人价值观所决定,不必求同,因为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的兴趣认识、价值观念趋向多样化。任何硬体的产品和软体的思想对个人的影响可能非常有限,至少在一定时期感觉借用它力不从心,所以教育蓝调在教育模式、方法、思想上不是一种可以推销的产品。

教育蓝调的由来与行动

2012年秋,我与山东一些老师谈到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这个课程的地位以及教育资源不均、公平失衡、教师成长受阻、学科教育面临更复杂的困境。突破教育瓶颈的道路在哪里呢?需要寻找一种内在能量的驱动力和教育思路的拓展。

我们意识到提高教师能力这是本源之一。教师需要有一把火去点燃自己,助燃学生。教师培训从公办到私营有很多,但我们面对潮水般的培训为什么仍然感到困惑呢?作为山东省培训专家团队成员,通过一些培训实践、教师访谈,我深深体会到被动的教与学都是低效的。教师需要寻找实现自我价值的出口,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继而产生成就教育精彩的力量。

在自发的教育研讨会议中,我们组织阅读和交流《艺术世界》这本杂志,被很多行为艺术家所感染。不论是教育研究、民间艺术、城市声音采集等,都是从自身去热爱这种探索研究,把自我行为转化成艺术追求。这与蓝调音乐起源、精神相通,即把自我的行为变成自由、原创、艺术的行动,由此可以找到自我价值感。因此,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界定为教育蓝调的行动。

教育蓝调的核心精神

蓝调寓意宽泛,这里取其自我意识、自由精神、创意无限等精神要素,提倡教育者形成创新、自主和快乐的品质,用行动铸就自己的美丽心灵。这就要求教师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自我进步,最终形成自我价值感。所以,教育蓝调的核心精神是“自我”。当然,这里的自我并非与开放相悖,不是自我封闭;这里自我并非与集体相反,不是自我主义。而是教师要坚持自我,不因为信息的泛滥、物质的引诱、环境的污染而日渐庸俗化、无为化,成为冰冷的课堂机器、教学木偶。因此,这其中就有很强的教育艺术特征。

可以说,教育蓝调是一种优雅的姿态,不是一种刻意的观念;是一种美丽的视线,不是一种价值的模式;是一种自由的精神,不是一种无为的思潮。特别是对教育蓝调“自我”价值的追寻,这是成就自己专业幸福感的必由之路,即把教育蓝调当做一种个人的教育艺术去追求,把教育蓝调当做一种美来追求、享受与创造,让自己的思想、心灵、行为从微至大地实现越来越多、越来越美的价值。

教育蓝调的行动途径

教育蓝调把“自我”放在首位,追求自我,可以有很多行为方式,方向是把教育当艺术来追求,用行动在实践中探索与发现更多的教育之美。

1.要有视野,尤其是国际视野

不论是网络还是读书,或者交流,教育者必须有视野。视野首先是业界的新技术、新发展、新思想。例如,新的操作系统、新的应用软件、新的教育平台,或者国际新教育思想等。不是要追逐潮流,而是让内心更丰富,面对现实更有眼光,从而在心理、技术、观念上有超越的可能。例如,课堂教学,一位高中教师讲HTML语言,根据主题任务练习规范地插入图文,这是非常严谨的教学,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如果教师有更宽的视野会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当下网站采用的动态网页、源代码、在线数据处理等,由此探讨空间、博客、网站的动态网页特点。虽然写代码不太可能,但是简单的增改视频调用语句或配置模板并不困难。有了视野,更不会误导学生说:给HTML增加GIF动画让网页动起来,这就是动态网页。

2.要追求自我,形成价值感

精神疲惫的主要病因是没理想,没理想的表现就是失去自我,失去自我的根源是没价值感。因此,作为教师要寻找教育价值感。既然教育是一个茫茫的大海,教师就需要有一叶冲浪的扁舟,去实现自我价值。教育蓝调的价值定位就是不用急于求成,把眼光放远,低调地去一步一步探索。这个看似很笼统的说法可以结合自己的岗位或专业,从如下几个角度点滴尝试、分头突破。

(1)读读好书,寻找共鸣。例如,《第56号教室》、《美国最优秀的老师》。

(2)研究技术,寻找自信。例如,多媒体、网站、课件、智能手机编程。

(3)打造爱好,寻找特色。例如,摄影、绘画、诗歌、太极、体操。

(4)写篇文章,反思自我。例如,论文、教案、随笔。

(5)建立空间,积累交流。例如,系统记录课堂,定时反思总结。

(6)关爱学生,发现友谊。例如,尝试表扬、指导学生,体验友谊。

(7)按时作息,提高效率。例如,刻意休息大脑,会发现工作很美。

(8)热情服务,增加魅力。例如,针对岗位,让精力脱离评先选优、相互敌对的困局,用低调、宽容的心态对待,自我魅力即可提升。对别人热情就是对自己热情,会感觉到世界很美好。

(9)定位自我,减少盲从。例如,对先进教育经验、优秀课堂模式、流行概念要有质疑精神,学习精要,内化精神,不要做思想的奴隶。

(10)积累创造,留有纪念。例如,把随笔进行整理成书,把微博分类配图做成活页,搞个家庭或学校摄影展。形式承载精神,培养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观总结范文第3篇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是一种分析人和引导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员工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则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合理调动和配置,使能人尽其才,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两者是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关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前提

首先,企业思想政治通过对工作人员实施科学正确的政治引导,能够给员工提供一个有效的发展方向和指南,从而使员工能够自觉的约束自己,保持精神状态的高昂,愿意为企业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其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树立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诚信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心和认同感,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动,这对于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工作的成本有重要作用。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引导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趋向

人作为的社会主体,人的价值也具有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属性,其中自我价值主要强调社会对个人的满足,而社会价值则强调个体的人满足社会需要。认为:要评价一个人真正的价值,既要看到自我价值,也要看到社会价值,其中社会价值应该是评价的主要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改革日益深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不断进行发展和变革。在变革中,它所面对的开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随着人力资源开发的进一步深化,人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和自主意识就越强,思想政治工作也就也重要。因此,应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保持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

3、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和管理职能有了进一步扩大,涉及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人才考核与测评技术、人力资源效益评价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就是一切,为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必然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实行优质优酬的分配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必然会损害一部分员工的切身利益,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失业率增高等。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依靠思想政治工作的强有力保障作用。

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的方法

1、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结合情况作出灵活选择。要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发展,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够加强与员工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对其进行及时引导。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能够认真对待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加强研究与探讨,积极总结经验规律,贯彻执行并党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培养员工竞争意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2、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

要正确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就应该树立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将维护和发展好员工的利益放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首位,创造一切条件教育员工、发展员工、依靠员工,既要确保企业的发展,又要维护员工的利益,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提高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利用多种方式培养职工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员工正确对待利益冲突与人员关系,遏制企业内部不良因素的萌芽与发展。同时,管理者也应该能够充分信任员工和依靠员工,积极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与个人才能。

3、重视对员工的培养

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就应该重视对企业职工的培训。要逐步完善企业的培训体系,建立员工就职前培训、部门岗位培训、公司整体培训的培训机制,不断加深对培训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从而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还能使员工更加热爱集体、热爱企业,从而增加员工就业能力与职业稳定性,这不仅是对员工的负责与保护,也是对企业的一种促进与推动。

自我价值观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五六十年代企业员工的相继退休,七十年代的中年员工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80、90后的青年员工也逐渐成为承担企业重任的主体,他们成为企业各项工作中最活跃的分子,成为企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兴则企业兴,青年强则企业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作为在物质条件相对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员工,势必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受到各种良莠不齐思想的影响,这给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首先了解青年员工的特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找到工作的切入点,总结出能真正激发青年员工热情,适合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方法。

1 新时期企业青年员工的特点

青年员工思维活跃,心态多变,行为快捷,有强烈上进心、自信心、好奇心和自尊心,敢于打破旧体制、旧思想、旧习俗;他们个性独立,崇尚自由,能够迅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能够充分地展现自我、正视自我、实现自我,具有较强的经济现实意识。但是,他们也明显地存在感情脆弱、经验不足、抗压能力低、服从意识差、自我约束力不强、大局观念和集体意识弱等现象。

2 新时期企业青年员工在思想和行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求知欲,在接受工作时热情高涨,但在实际行动中存在经验不足的现象。

2.2 部分青年员工对企业加强管理存在逆反心理,对严格的工作要求认识不足、存在抵触。

2.3 部分青年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够强,“低老坏”、“常见病”现象还较普遍。

2.4 部分青年员工看不清形势,没有紧迫感、责任感,精神懈怠、工作拖沓,不学习,缺乏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少担当,缺乏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勇气。

2.5 部分青年员工不能俯下身子探索工作,心思不在工作上,没有良好的工作状态。一些不良现象也不断抬头,“只要利益,不讲奉献”、“只要照顾,不讲责任”、“相互攀比,不讲贡献”。

3 对加强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3.1 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增强青年员工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通过开展形势分析和热点问题解读释疑活动,深入分析研判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生产经营形势、安全环保形势以及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警醒青年员工认清当前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引导青年员工理性看待问题和矛盾,树立危机感、责任感、增强忧患意识,从而踏踏实实苦练内功,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强素质、强基础、强管理,促安全、促稳定、促发展,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3.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青年员工的良好品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和企业价值理念教育结合起来,巩固企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青年员工,引导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忠诚、敬业、勤奋、奉献的品质,增强主人翁意识,扎实推进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业务水平。

3.3 加强日常的培训教育。一是开展岗位培训。紧扣广大青年员工岗位职责的需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本职岗位的能力培训,开展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增强青年员工的业务能力、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二是在重视岗位培训的基础上,加强科学文化素养培训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政治敏锐性、主动性。

3.4 完善激励机制。在完善工作激励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和完善学习激励机制。对青年员工学技术、创新、创效、小改、小革、小发明等,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青年员工学习、工作的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

3.5 利用新型媒体,加强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充分掌握和利用QQ、微信、微博、论坛等新兴媒体,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理念,创新宣传载体,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加强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推动形成正面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筑牢职工政治思想阵地。

3.6 尊重青年员工的所思所想,引导其自我价值的实现。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把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作为诸多需求中较高层次的需求。尊重是青年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实现自我价值是青年员工实现自我超越的最高愿望。因此,对于青年员工提出的意思和建议,即便是“逆耳之言”,也要充分考虑。正确的接受,不正确的要进行耐心解释和引导,理顺情绪,化解矛盾。

3.7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和文联体协等的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做到制度健全,活动经常化,力求参与面广、灵活多样,增强活动的吸引力,释放青年员工个性,调整青年身心,凝聚青年员工力量,营造融洽、和谐、稳定发展的企业文化环境。

3.8 完善规章制度。青年员工法律意识比较强,乐于以理服人,“家长制”、“一言堂”、“以权”、“以势压人”,单纯的行政命令,反而不能使其接受。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构建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隔阂。

自我价值观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高职生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而是被定位为普通的劳动者,这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在大幅度的高校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同样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很多高职生陷人十分迷茫的状态,他们一面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理想,积极进取,一面对仿徨困惑,就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勇气,在他们中间存在着积极与消极并存的矛盾的职业价值观,如何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确立择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俗话说得好:“人各有志。”这个“志”表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动力作用的一套信息系统,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川。它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对职业的基本价值取向,它不仅表现在人们的择业观上,也表现在人们在具体工作中的工作态度上,是个体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职业价值观是他们在选择具体的工作单位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观念,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对他们的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发现他们的个人发展现状,了解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更好地预测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方向,以便于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取向加强预测和管理。

1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高职生是国家产业结构群中占有较高比例的职业后备队伍,是中国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他们自我意识浓厚,思维十分活跃,有着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美好憧憬和初步设计,有着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他们非常重视个人奋斗,希望通过努力向社会证明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和发展。但是有些学生并不十分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他们对社会对工作都表现出了一种关心与冷漠并存的心态,对自己在职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的认识,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行业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

我国目前对于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通高校大学生这个群体上,而对于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社会的普遍关注度不高。我国的高考制度和招生政策众所周知,考人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带有明显的失落感和挫败感,他们普遍自认为是学习的失败者,为没有能够进人普通高等院校儿懊恼。他们基本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一般从事技术类和服务类工作,社会地位低,这导致了他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很大。这些都造成了他们的职业价值观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实际上,对于高职生而言,他们处于职业要素探索的尝试阶段,职业价值观逐渐在大脑中的建构对他们以后选择何种行业、是否确立成为技师或高级职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的发展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都有着前瞻性的指导意义。目前,国内关于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多为经验总结型和理论探讨型.系统的实证研究为数不多,提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历史还很短,有系统、有规模地进行这方面教育的学校和组织非常少,对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总体还处在探索阶段。

2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2.1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讲,学校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对高职生进行科学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职业价值观教育需要学生本人、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努力,它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使其拥有作为一个合格职业人的基本职业素质,例如热爱自己的工作,勇于吃苦耐劳,在工作中积极进取,使高职生将来能够很快适应职业环境,顺利转化为职业人,创造个人成就和实现自我发展。因此,作为最重要的一方高职院校来说,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真正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做好适应和融入社会的准备。

目前我国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教育一般是在他们即将毕业的时候展开的,但是,他们这时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信念是比较稳定的,不容易接受其它观点的,不符合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发展的特点,因此,这实际上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高职院校对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从高职生人校到毕业之前进行,另外,也要注意在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波动期间加大力度进行相应的职业价值观教育。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时候,更要注重发挥实践教学的特点,因为它在学生树立职业价值观方面具有课堂教学无可取代的优势。产学合作、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不仅缩小了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而且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接触实际工作,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进人社会的适应能力,使高职生能找准自己的就业方向,确立个人发展的合理目标,形成职业价值观的雏形。实习实训的过程作为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养成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他们工作方法工作态度的形成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它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实际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养成创新务实的态度、科学严谨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找一些比较成功的高级技师来学校和学生座谈,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引导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健康发展,使高职生在毕业时能自觉地、非常乐意地选择和从事技术和服务工作。

2.2从社会的角度来讲,社会应该大力扶持高职教育,增强技术职业对高职生的吸引力

目前我国技术工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待遇和福利也不是很好,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技术工人的利益。社会也应该大力宣传技术工人的作用,让人们看到技术工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我国基础产业的巨大贡献,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这样,国家的政策和社会的宣传会增强技术和服务工作对高职生的吸引力,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也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总之,整个社会都应当参与到对高职生的爱护和教育中。这样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未来才会有无穷的人才储备。

2.3从家庭的角度来讲,家庭应该转变观念,对高职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由夫妻关系和子女关系组成的最小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共同体,是人获得发展的首要环境,父母的社会背景、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爱好特长等对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有着显著的影响,大部分的高职生在选择就业的时候更多地倾向于听从父母的建议和意见,这就启发我们在对高职生进行职业指导和教育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的特点进行不同方面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及时和学生家长沟通,家庭也及时反馈学生的信息给学校,形成良好的互动。而从家庭的角度来讲,父母对孩子应该有合理的就业预期,在指导孩子选择职业的时候能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需要、个性能力以及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评估,使他们树立客观的、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现实情况的职业价值观。

3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3.1加强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职教育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职业性。高职教育是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主要任务是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二是服务性。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要与地方区域经济和行业职业岗位的需要相适应的。要使高职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顺利就业并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岗位兢兢业业地工作,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服务,就必须引导他们客观评价自我和社会需求,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找准自己的社会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因此,加强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是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