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叶公好龙成语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天上的小龙知道了这件事后决定去拜访一下这个叶公,看一下这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喜欢龙。
小龙来到了叶公的家,龙看到叶公真的非常喜欢龙,比如:叶公的池塘是龙的形状,他的房子是龙的形状,甚至叶公的花园的那棵树都是龙的形状。
小龙立刻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们的龙王,龙王很高兴。他立刻来到叶公的家,他要立刻去见一下这个人。
可是,龙王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他一来到叶公家的门前,叶公立刻就吓昏了过去。
龙王终于明白了,叶公不是喜欢龙,而是喜欢一些很奇怪又像龙的东西。
儒家子弟对他的这种做法提出疑问,牟融心平气和地说:“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古代有个很有名的音乐家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很高的造诣,并且能弹得一手好琴,优美的琴声常使人如临其境。
一天,他到郊外散步,只见在一片葱绿的草地上有一头牛正在低头吃草。这清新怡人的氛围激起了音乐家为牛弹奏一曲的欲望。他首先弹了一曲高深的《清角之操》,尽管琴声优美动听,可牛却依然只顾低头吃草,根本不理会这悠扬的琴声。公明仪先是很生气,但当他静静观察思考后,明白了那牛
并不是听不见琴声,而实在是不懂得曲调高雅的《清角之操》。于是公明仪又弹奏了一曲通俗的乐曲,琴声就像蚊子、牛蝇和小牛的叫声。牛听了这首曲子,停止了吃草,竖起耳朵,好像在很专心地听着。”
牟融讲完故事,接着说:“我用儒家经典来解释佛义,也正是这个道理。”那些儒家子弟听了这个故事,完全信服了。
【成语释义】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也用以讥讽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脑筋转一转
1.成语故事读起来趣味十足,带成语的歇后语更是好玩呢!“对牛弹琴――充耳不闻”就是一个带成语的歇后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比如“龙王爷亮相――张牙舞爪,叶公好龙――口是心非,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撑阳伞戴凉帽――多此一举……”这些带成语的歇后语真可谓异彩纷呈,妙趣横生。写作的时候用上这样的歇后语会让作文生动形象许多。你也来试着用成语接一接下面的歇后语吧!
唐三藏取经――
投桃报李――
强盗逮小偷――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寻找学习成语的源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肯定地指出:“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丰富多彩的成语故事就是学习成语的源动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来自神话传说的成语故事,带领学生走进远古时代。“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些成语带着学生走进神话世界,感悟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了解他们征服自然的美好理想,学习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在简短精辟的故事中寄予深刻的道理。“拔苗助长”告诫人们不切实际地办事则欲速不达;“亡羊补牢”提醒人们出了问题以后要积极想办法补救,“犹未晚也”;“买椟还珠”“坐井观天”“刻舟求剑”……这些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思维,点燃了他们智慧的火花。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则带领学生走进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认识一个个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记忆一个个真切的历史故事。“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是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宽容大度,亦是廉颇的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三顾茅庐”是刘备的求贤若渴,亦是诸葛亮的才华出众,等等。
低年级时,笔者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们播放成语故事磁带。孩子们是最爱听故事的,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中,他们得到了知识的启蒙,激发了阅读成语的兴趣。此时,笔者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成语故事,学生多渠道地(班级图书角、校园图书馆、市图书馆、电脑网络)吸收成语的精华,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实现“听成语—读成语—讲成语”的学习流程。“讲成语”可以是讲成语故事,可以是说成语含义,可以是“说谜语猜成语”(如彩电——有声有色),可以是“说情境猜成语”(如体育课上,体育老师组织游戏,同学们纷纷举手表示要参加——争先恐后),可以是“我说成语你来演”(如一人说“捧腹大笑”,一人把成语表演出来)等。
二、儿童急走追黄蝶——探究成语特点,积累课外成语
在学生情绪饱满地渴望学习更多的成语之时,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成语,探究成语特点,积累丰富的成语。自学成语主要以课内知识为范例,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词汇量。
例如学习了“冷嘲热讽”“惊天动地”等成语后,孩子们发现了这些成语的特点:其中含有一组反义词。我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搜集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同学们的热情十分高涨,短短三天时间,他们搜集到了“逢凶化吉”“举重若轻”“积非成是”等数百个成语,真是“积少成多”啊!
一学期下来,学生在大量的积累探究之后,给成语归了许多类,如含有一组近(反)义词的成语、来自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的成语、形容春天(夏、秋、冬)的成语、“惊天动地”式的成语、ABCC式成语、AABB式成语、ABAB式成语……归类整理以后,我们还组织了各类比赛,如“成语接龙”比赛,“巧用成语编故事”比赛,巧编成语谜语比赛,成语手抄报比赛……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增强了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学会了合作、分享、交流,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团队意识。
三、百花齐放春满园——形式多样的成语交流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成语教学也是一种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掌握大量的教科书以外的成语后,我们组织学生重新走进课堂,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示、推广自己所掌握的成语,交流彼此的学习情感与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
交流成语主要以活动课的形式展开,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活动,扩大了学生交往的范围,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超越自我。教师有责任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因此必须动员学生全员参加活动。首先提出活动内容与目标,至于怎么做、如何表现,让学生自己做主张,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原则,其操作基本顺序为:自由选词、自主合作、自制道具、自愿展演。
1.自由选词。笔者要求学生从自己掌握的大量成语中,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出适合自己展示的成语来讲、来写、来演、来画、来猜。“小小故事大王”可以选择故事成语,如“亡羊补牢”“叶公好龙”;小画家可以选择“鸟语花香”“怒发冲冠”之类适合作画的成语;小导演与小演员们适合选择故事情节性比较强的成语,如“狐假虎威”“买椟还珠”等……由于选材比较自由,范围较广,不拘泥于文本课程,能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探求知识,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体现了一种创新性学习。
2.自主合作。在成语交流活动课上,学生可以“个体户”的身份独自参与,更多的则是自由组合成学生小组参与:说成语故事的同学可以与画成语故事的小伙伴合为一组,也可以与小书法家配合;“我来表演你来猜”必须选择配合最默契的小伙伴一起合作;表演成语故事的这更需小组合作了,谁当导演、谁是主角、谁是配角,都由学生自己斟酌决定。有了自己选择合作伙伴的机会,学生显得特别兴奋、激动,为使自己组的成语推广成功,人人献计献策,学生既是策划者,又是导演,还是演员,还担任道具师的工作,表现非常积极、投入。
3.自制道具。笔者要求展演成语所需的一切道具均由学生自己设计制作。这样,学生不仅要动脑,更要动手操作,调动了一切能调动的因素来使展演更精彩、更成功。有的小组排演“狐假虎威”,学生做了栩栩如生的动物头饰;有的小组排演“凿壁偷光”,要制作房子围墙,学生反复试验,用木板做,用泡沫试,用硬纸板做,甚至把黄砖都搬来了,一次又一次,最后才决定用硬纸板剪裁、画画、上色,在粘在泡沫砖头模型上,这样做成的墙特别逼真……自制道具的整个过程恰恰也是孩子们磨练意志、锻炼能力、创新思维的过程,使他们和教师一起成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4.自愿展演。学生都希望能展示自己的才华,特别是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大家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展示自己所选的新成语。台上是一张张涨得通红的小脸,台下是不时响起的热烈的掌声,他们那绘声绘色的语言、充满童趣的表演以及对成语的情感投入,激发了学生对成语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原本枯燥的成语教学一下子鲜活生动起来。
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形式多样的成语交流方式触发了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乐此不疲。
四、绝知此事要躬行——加强习作,运用成语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阅读;课外拓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1B-0087-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学生有了阅读兴趣,阅读品质就会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凭借兴趣学习现象更为突出。教师要注意进行多元设计和引导,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阅读教学情境,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为学生拓展阅读创造条件。这样可以激活学生阅读思维,将阅读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感悟、体验,获得阅读学习成长力量。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阅读方向
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在小学语文阅读学习时,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至关重要。这不仅决定了阅读质量的高低,还对阅读宽度、深度拓展形成重要影响。教师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时,要关注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个性特征。学生阅读兴趣有一定特指性,有些学生喜欢小动物故事,有些学生喜欢植物类文本。教师要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找到共性特征,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阅读方向。
在学习《秋天的图画》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组秋天景色的图片,学生看得很投入。教师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能够反映秋天的景色。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有学生说:我家的开放了,石榴也成熟了。也有学生说:我们小区的桂花真香,说明秋天到了。还有学生说:秋天有很多昆虫在鸣叫,每到夜晚,只要仔细听,就可以听到数不清的虫鸣声。教师让学生找寻秋天的景色特点,学生很自然联系生活环境,从身边找到一些秋天的记忆。学生再回答课文阅读时,就会感觉很亲切,阅读效果自然会大幅度提升。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阅读练习,这是一种良好的阅读指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阅读形式改变了,阅读品质提升了,对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传授方法,提升学生阅读效度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传授阅读方法,需要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归结,找到阅读切入点;还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调研,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引导方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基础比较浅薄,阅读方法欠缺。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 在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借助工具书阅读、教师给出范读、大声朗读、小组内合作阅读、演绎阅读等,帮助学生尽快走进文本核心。特别要借助教辅资料、网络教学资源、家庭阅读资源,让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拓展阅读视野,对全面提升学生阅读素质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坐井观天》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坐井观天》,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让同桌进行课堂演绎。学生听说要进行课堂表演,显得很兴奋,积极进行准备。教师在学生彩排时,结合动画视频,给予学生指导。学生开始演出,虽然对话内容都是相同的,但不同的组合演绎效果有差异,学生看得很认真。不仅自觉阅读文本,还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内容进行研究,主动进行训练。每一组学生演绎后,教师都给予较高的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演绎阅读让学生阅读收获颇丰。为开阔学生阅读视野,教师又播放了几个动画成语故事:塞翁失马、叶公好龙等。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童话故事,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
三、创设条件,整合优秀阅读资源
阅读是一种学习方法,更应该是一种学习意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课内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学习,还要以文本为起点,向课外延伸阅读触角。为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要在教室内创建图书角,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进行阅读引导,共同创建阅读图书区,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机会。教师还可以借助媒体、网络等介质搜集整理优秀阅读材料,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提供阅读机会。如果有必要,教师要和家长进行联系,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家庭阅读条件。通过多角度切入创设,为学生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有效地塑造学生阅读素质。
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维度,需要教师结合课内阅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设置适当阅读任务。在学习《小鸟和牵牛花》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了细致的阅读学习,然后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外阅读任务:课外搜集一则植物方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课堂展示时,很多学生都能非常顺利地完成阅读学习任务,很多植物故事有很强的趣味性、教育性。“蒲公英的心事”“三叶草的烦恼”等,学生讲述情节完整,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这样的阅读学习,效率是极高的。教师让学生课外搜集相关故事,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总之,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该是长期的、大量的、广泛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自身规律,教师要对阅读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阅读实际制定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宽阅读维度。特别是能够向课外延伸,形成自觉阅读习惯。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主动阅读中感悟、理解、成长,变阅读为“乐读”“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