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陈情表原文及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1年全国17套试卷,除北京卷外,均设置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题目,赋分为6―12分。由此可见,本考点是文言文中的重中之重。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二是主观题。其中,以主观题为主。主观题又分为两类,一是从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选出几个句子要求翻译,二是另给一则文言短文要求翻译,以前者为主。考点有“正确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等。考生除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外,还要特别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考点解析】
翻译是把对语言形式的考查与文意内容的考查两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要翻译句子,必须先理解句子。“理解文中的句子”,要求能够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文句的具体含意,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作出相关分析。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特别是多义实词、重点虚词、相关句式,并且要把握某些句子的特殊含意。
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句子,要求将文言句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要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
翻译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解题方法】
一、理解文言语句六法
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对“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鸿门宴》)的翻译,要结合当时帝王气象与众不同的迷信思想来翻译,还要知道“龙虎”象征天子,“五采”云为祥云等自然现象的含义。所以应该翻译成“我让人观望他(刘邦)住所上空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呈现五彩颜色,这是天子的气象啊”。
2.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中省略了主语“江水”,翻译时要补充出来,译成“(江水)总是这样不停地流淌,但(它们)并没有流走”。又如“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中的“侣”“友”,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理解为“以……为侣”“以……为友”,全句译为“把鱼虾作为伙伴,把麋鹿作为朋友”。
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凶”字理解起来就比较难。“凶”一般人理解为“不吉祥”“凶恶”“残暴”,代入原句中都不通;联系课文谈话主体及后面的内容,可以推断“凶”应该是指“荒年,谷物收成不好”。此句译为“黄河以北遇到荒年,我就把百姓转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
4.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文言文中与这些语句相对应的语句的用法和意义。如对偶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中的“无以”意义和用法相同,都译为“没有办法来”。又如排比句“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中的“席卷”“包举”“囊括”都是“并吞”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5.对于不好梳理的句子,最好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分析主干为“辛苦……非独……所见明知”,“所见明知”是“所”字短语,作宾语;“蜀之人士”和“二州牧伯(长官)”作定语,全句译为“我的苦衷,不只是蜀之人士和二州的长官看到并明明白白知道的”。
6.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琵琶行》)中的“丝竹”,初中课本《陋室铭》中有“无丝竹之乱耳”一句,“丝竹”解释为“弦乐器、管乐器的总称,古代泛指音乐”。据此推出“终岁不闻丝竹声”中的“丝竹”也是指“音乐”。又如“腹犹果然”(《逍遥游》)中的“果然”的义项,可以联想到成语“食不果腹”来推断为“吃饱的样子”。
二、文言文翻译十法
1.留(原词保留)。古汉语中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官名、朝代名、度量衡单位等词语,译时均可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2.换(古今词代替)。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如:“吾本布衣,汝亦黎民。”这里“吾”“汝”直接换为“我”“你”; “布衣”“黎民” 换为“百姓”即可。
3.对(对应翻译)。主要包括通假字要解释为对应的通假本词的意义;一般词语最好翻译为一个包含此语素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等。如:“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这里的“游”翻译为“游玩” 比较好。
4.转(转词意译)。文言文中有一些习惯用语(如“下车”),运用比喻、借代(“秋毫”)等修辞用语,形象描绘的词语(“乞骸骨”、“山陵崩”)等,要根据语境转换词语,意译。如:“上书乞骸骨”可译成“上书请求退休,回家养老”。
5.调(调整语序)。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语后置以及固定句式,翻译时要调整过来。)如:“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可译成:“公子能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这种品德)表现在哪里呢?”
6.合(繁笔简合)。有些句子为了某些需要,故意用繁笔,翻译时只要译出意思即可。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可合译为:“有统一天下的心意(志向)。”
7.分(语意分承)。有些特殊的句子,翻译时需要扩充,才能使语意丰厚。如:“怀敌附远,何招不致?”可分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8.补(成分补充)。文言文省略某一词语(如介词“于”等)或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兼语)的现象很常见,翻译时根据语境要补出。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补出省略译为:“人不知(我)而(我)不愠,(我)不亦君子乎?”
9.去(删除省略)。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句首的发语词(夫)、感叹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
10.套(套用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很常见,遇此情况可以套用翻译。如:“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这里的“无乃……乎”就是固定句式,可以套用为:这恐怕(太晚了)吧?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在中国封建社会,朝廷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熟读四书五经,在科举考试中一举高中,登上仕途,成为读书人唯一的出路。尤其到了明朝,统治者阶层把儒经当成全天下唯一的学问,认为自然科学无用,排斥先进思想和科技知识。读书人必须死记硬背朝廷编撰的《四书五经大全》。八股文更是把“死读书”,“读死书”推到了极致。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但读经仍然是学校里学习的主要内容。1912年,以先生为总长的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突出强调废止清末中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读经。1919年开始的白话文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主张“言文一致”。提倡打倒孔家店,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导致了后来对国学的忽视,国学开始衰落。在七十年代末,整个社会刮起了一股重理轻文之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务实者们觉得学习理工科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创造物质财富,而文科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叶圣陶先生和柏杨先生都认为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大大脱节,应该扔进故纸堆。而二十一世纪初,国学热又悄然兴起,儿童读经再度回归。文言文的废与兴,似乎总在不停地交替上演。
中学生为什么要学文言文,综合现有看法,总结下来有以下四点:
1.可以提高学生现代汉语语言水平。
2.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
3.对学生将来从事古代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的相关工作有重要作用。
前两点尤其重要,第三点只是针对将来从事研究古代文献的少数专业人员,因此在此不予以讨论。
首先来看第一点,学习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现代汉语语言水平。王力先生指出:“语言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语法词汇和修辞手段都是从古代文学语言里继承和发展过来的。”“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占有一席之地。其意义不仅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前一文言文的能力,而且在于提高他们的现代汉语水平,成为他们运用现代汉语时的宏观语境。”古代汉语词汇是以先秦词汇为规范的,所以文言词汇及各个词的词义相对稳定性。现代汉语从古代汉语中继承了大量语汇,现代汉语合成词的结构方式和古代汉语类似,现代汉语语素由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演变而来。各朝代典籍浩如烟海,璀璨如天上繁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列出一万多种文献资料,达十万多卷,加上未收录的,大约八万或十万种,卷数更是无法统计。先秦的《诗经》及史传散文、诸子散文,秦汉时期的辞赋、乐府诗,魏晋南北朝的抒情小赋、骈体文、五言诗、七言诗、乐府民歌,唐代的古体诗(复兴)、近体诗、新乐府、古文(复兴)、传奇,宋朝的词,元代的杂剧、散曲,明代的戏曲、小说,清代的诗文、散文。篇篇语言凝练,行文优美,遣词华丽,思想高尚。
每个汉字,都是经过千百年历史的积淀,文化的浸润,生活经验的凝聚而创造出来的。以汉字“秋”为例,秋的甲骨文字形像一只蟋蟀。虫以鸣秋,借以表示秋天。秋现在的字形是“禾”加“火”。秋天,禾苗经过像火一样的阳光的灼晒,变得金灿灿,所以秋天又称为麦秋,金秋。“秋水”指秋天的江水,雨水。在王勃的《滕王阁序》里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秋水还可以比喻明澈的眼波。唐自居易《宴桃源》词:“凝了一双秋水。”元赵雍《人月圆》词:“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而“秋波”,形容美人的眼睛如秋水一样清澈。单单一个汉字背后就有如此多的意义。
现如今,网络上的不规范用语以及深受年轻一代拥护的火星文铺天盖地、泛滥成灾。这些随意加工创造出来的语言,已经把话语意义瓦解到了分崩离析的程度。如果说火星文是年轻人个性张扬的凸显,那么口水话直接体现了语言能力的匮乏和思想的苍白。长期使用和接触此类语言的中学生,语言能力一再被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文言文显得尤为重要,捍卫汉字的纯洁和优美,也是语文教师面对的任务之一。
第二点,学习文言文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立足的根。中华文明几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有的通过口口相传,其他的大部分凝聚在一卷卷古籍里。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在过去,尽管物质条件如此匮乏,但古人的精神却如此富足。学好文言文,才能汲取古人智慧,服务现在,做到古为今用。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出自《周易》乾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周易》坤卦的“象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我们经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其实是出自《庄子・山木》,原文是:“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除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外,学习文言文还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比如旧时儿童的启蒙读物《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里面都对为人处世做出规范。《三字经》中“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千字文》“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弟子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时候,要重视文章整体深意的挖掘,在文言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人文教育。教师不应把文言文教学简化为古汉语教学,只是机械地把晦涩的难词翻译成对应的白话文,却忽略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要了解文章所包涵的气节,修养,情操,哲理,通过诵读,从中体会中国古典诗词作品的意境美,音韵美,结构美,语言美,思想美。读登岳阳楼能体会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的广阔胸怀;细细品读王勃的《滕王阁序》,会发现词句背后的“舍我其谁”的磅礴大气;读李密的《陈情表》,感受到他对祖母的孝心;诸葛亮的《出师表》更是显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现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
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文言文教育的功能,清楚地认识它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通过文言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