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管理方向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关键词:项目化管理;项目化作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
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方式,它一出现就引起举世瞩目。1957年,美闰杜邦公司把这种方式应用到设备维修,把维修停工时间南125小时锐减到78小时;1958年美旧人在北极星导弹设计中,应用项目管理技术,设计完成时间缩短两年。由于项日管理成效显著,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它被广泛地啦用到各行各业,以及国家和地区政府乃至联合旧,它不仅适用于大公司而且也适用于各种小型企业。
项目化管理(MBP,ManagementByproject)是从项目管理的逐步推广和深入中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欧美国家将项目管理作为机构、公司和其他组织变革的引擎,通过对变革的框架进行规划和管理,将项目管理应用到所有行业领域中的商业企业、公共机构和其他组织中,通过开展新业务,或有效地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来加速组织转型,缩短实现变化的周期。
项目化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对项目和运作活动进行管理的技术和手段,MBP将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应用于全面的企业运作,是传统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在企业所有项目上的综合应用,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界限。MBP将项目观念渗透到企业所有的业务领域,包括市场、工程、质量管理、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业务管理等。科学技术的急速变化与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项目化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企业现代经营理念的战略核心,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扩展形式,对企业的发展与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企业的生产与运作将更多的采用以项目为主的发展模式。
一、项目化管理的应用背景
(一)项目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企业活动可以大致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活动,人们称之为“作业或运作”(Operations),如企业日常生产产品的活动、技术人员的例行工作等。另一类是临时性、一次性的活动,人们称之为“项目”(Projects),如企业的技术改造活动、一项环保工程的实施等。
这两种不同的经济活动或作虽然创造的都是一定的产品和服务,在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重复着项目与作业的交替过程,但是它们之间有许多本质的不同。作业导致企业的量变,项目使得企业出现质变,是企业跳跃式发展的动力。加强对企业项目的管理,是企业在一定时期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必需的途径。项目是企业发展的载体,项目管理是提升企业绩效的有效手段,它强调知识与经验并重,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项日管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二)项目化管理是市场环境变化的必然产物
任何企业都会实施一些行为,把企业资本和原料转化为最终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需要,企业在竞争中获得的优势最终在于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比对手更好、更快和更便宜。当前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客户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已成为当今所有企业和管理者关注和必须有效解决的重要问题。企业应该如何做才能对资源的组织,运用和管理比原来更好、更快、成本更低?
项目管理是面向目标的、面向客户的,项目管理关注资源的整合、强调团队的合作,每次的项目计划都是针对具体项日目标的流程设计。项目管理的这种特点,对于面临市场压力的传统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突破旧体制,重新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和流程的有效手段。企业采用专业的项目化管理,在新产品研究开发、市场营销、技术创新、产品产业化升级及新产品生产线更新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超越了对项目进行管理的本身,而上升为一种企业管理思想和操作化模式。
(三)项目化管理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工具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市场中,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创新就意味着要打破原有的传统习惯,对原有管理体系造成一定的冲击,创新过程需要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较高风险。而这些再次与项目的独特性和临时性的特点相匹配。因此,企业的创新,往往都是以项目的方式组织的,项目化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创新能力。二、项目化管理的适用对象界定
项化目管理的主导思想是把任务当作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即“按项目进行管理”。企业项目化管理就是站在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角度,对企业中各种各样的任务按项目实行管理,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组织管理方式。项目化管理不仅将企业中典型的项目如:新厂房建没,进行组织和管理,更重要的是将企业传统作业中的创新活动当作项目对待进而对其实行项目管理如:企业投融资、广告活动、新产品上市、投资者关系管理、薪酬制度改革,如图2所示。
1.狭义项目。狭义项日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客体,也是企业项目化管理产生和发展的起源。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项目实际就是一个计划要解决的问题,或是一个计划要完成的任务,有开始的起点和结束的终点,可以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在预定的期限和适当的预算下要完成的目标,是一个涉及到跨部门、跨专业的团队的组织活动。
2.项目化作业。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一直存在着性质与项目类似的丁作,但大部分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对这部分工作进行科学系统管理的重要性。传统的做法是将其置于职能部门中进行管理,而这一类工作往往需要协调调动其他部门的资源和人力,因此其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计划和目标。如果将企业中可以视为一次性任务、没有标准执行文件的、独特的、不重复的工作转化为项目,项目团队完成特殊使命后,就随即解散,回到原来的部门中,采取项目管理的模式往往更有效率。
在企业当中存在着许多的工作任务,但不是每一项工作都可以转化为项目的形式进行管理。对于常规性的没有实质性改变的重复工作就没有必要将其改造为项目,而对于那些变化的,具有同时又受到时间、预算和资源条件约束的,并且是一次性的带有项目工作特点的工作任务,可以将其转化为项目进行管理。例如:对企业的新产品、新市场、新业务、新订单等就可使用项目化管理方法,目的就是为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资源成本的节约。具体的来说将企业内部工作转化为项目有以下四个标准:(1)原由部门负责,部门经理组织的复杂活动项目化;(2)涉及到跨单位、跨部门、组织情况复杂需要进行协调的工作项目化;(3)涉及到多人合作,可分解任务的工作项目化;(4)涉及到有确定完成期限的、确定预算的活动项目化。
三、项目化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转变
(一)项目化组织结构模式是企业组织设计的新模式
在创新与变革作为企业发展本质的今天,传统企业组织所追求的有序的、稳定的、长期的发展战略正在遭遇技术、价值观、消费行为、政策的变化等多种力量的阻击。面对如此变化,传统企业组织阎定的组织结构开始阻碍企业的进一
步发展,企业迫切需要一种更为先进的管珲模式,把企业中的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及时地转换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需要将其运作重复性活动的职能性结构转变为更为灵活、更能激发创造性的,更具有弹性的处理一次性活动的组织结构。
项目化管理是长期性组织的一个核心概念,在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角度对企业中的各项任务实施“项目管理”,实施项目管理的任务可以是“项目”,也可以是具备了项目特征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一方面按照传统方式运作重复性业务,另一方面还要支持和管理大量新项目。这样原有传统企业组织结构所不能应付的大规模变化带来的压力就可以通过项目组织的方式进行快速而系统的反应。这种融合了项目组织优势的项目化组织结构模式,就是企业组织设计的新模式。
(二)项目化组织结构模式的特点
1.组织结构柔性化。所谓柔性即是可变的。项目化的组织打破了传统的固定建制的组织形式,而是根据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具体需要适时地调整组织的配置,以保障组织的高效、经济运行。同时,项目化组织一般是临时性的。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而项目的组织是为项目的建设服务的,项目终结,其组织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2.组织结构扁平化。扁平的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快,组织适应性强。较大的管理幅度有利于员工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的发挥。而传统企业组织的“金字塔”结构,组织层次较多,机构臃肿,各职能部门强调本部门的任务忽视项目的总体目标。故应改变以往金字塔结构,改为以个一个项目为单元来建立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以利于企业中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3.适用于项目化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设计的组织结构和组织体系必须确保项目组织能获取所需资源,有利于对项目实施中所遇到的技术、资金的不确定性问题的快速决策,以实现项目整体最优、企业利润最大化。(三)项目化管理组织结构
实施项目化管理需要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的标准调整组织架构。保留与企业主流业务紧密相关的职能部门如经营部(市场部)、财务部、行政办公室等;撤消一切多余或重复的部门设置;特别是党群口的职能部门应尽量削减或撤并,成立党委工作部负责所有相关工作。然后成立项目化管理的专门机构即PMC,PMC中心主任一般由公司总经理兼任,并下设专家组以及由项目管理专家、金融专家、不同专业技术人员、项目评估师等组成的PMO(项目管理办公室)。该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全公司所有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审查、批准立项、实施与监控、运营和后评价。因合并或撤消部门产生的多余管理人员通过项目管理的强化培训或专业学习可以补充到PMC,经培训不合格的按照普通员工考核上岗。PMC直接向公司董事会负责,调整后的组织架构图见图3。
四、项目化管理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项目化管理对企业文化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企业的管理者在推行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企业文化的转变和建设。
(一)求真务实的文化
项目化管理与一般的企业管理区别在于:一般的企业管理着重从整体和战略角度为公司的产品、市场等进行定位,而项目化管理则从具体任务出发,把公司的设想或战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或服务。项目是面向目标的,项目管理必须能够实际解决问题。在项目管理过程当中,必须以积极的、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处理问题,任何的弄虚作假,只能是自欺欺人。项目管理当中需要这种求真务实的文化,对项目有直接影响的企业环境中,也就需要具有同样的企业文化,在对于项目的决策、资源的支持、项目中各类风险和问题的处理等,都需要企业具有同样的求真务实的态度,否则一定会对项目产生阻力。
(二)团队协作的文化
在项目当中,项目中的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都是分工合作的关系,项目当中非常强调合作,所以在项目管理当中,就必须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气氛,项目经理必须要能够与人为善,积极合作,就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项目过程需要企业职能部门的配合,就更需要一种合作的文化。
(三)信息共享的文化
项目化管理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紧密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的内部须要形成有效的沟通系统,营造良好的信息共享环境。传统企业中往往是层级式的信息结构,上下级之间、横向不同部门之间,信息是不对称的。但是横跨企业各个部门的项目,则需要扁平式的信息结构。只有扁平式的信息结构才能尽量避免企业中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项目经理有能力及时掌握项目相关各种信息,对项目中的问题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能及时与相应的管理层进行沟通,有时甚至需要直接与企业的决策层进行交流。在扁平式的信息结构中,要求企业中信息高度共享。
毕业论文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2年半学期各门课程学习效果的检查.其主要目的是:
1、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写作能力及运用商务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检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将论文成绩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主要依据之一。
3、训练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论文写作要求:
1、以英文/汉语完成论文写作。
2、字数要求不低于3000个单词或字, 统一采用A4(210x297mm)页面复印纸单面打印.其中上边距2.8cm,下面距2.5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5cm,页眉1.6cm页脚1.5cm装订线0.5cm.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1.25倍行距.页眉内统一为:用5号宋体
3、论文的内容要与本专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要求论述者阅读一定量的英文和中文资料,能够对所有的资料进行合理删减、组织和编辑,掌握论文撰写的结构与布局。要求语言流畅,层次清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具有以下特性:
1) 科学性: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可靠,结构合理,能反映出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系统掌握的程度及其某一问题有较深理解很认识
2) 实用性:选题应该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应该体现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3) 逻辑性:论证应该有力,层次应该分明,逻辑应该严密,结构应该完整合理
4) 技术性:应该具有收集整理运用材料的能力,语言表达应该清晰准确,格式应该规范
4、写作时间安排:
1月14日:学生与导师见面选题和开题
1月15日-3月25日学生写作,提交提纲,初稿,导师修改并将完成情况向系里汇报
3月31号前根据导师的修改意见完成第二稿交导师修改
4月7号前完成定稿并按照要求打印装订成册.打印3份,交系里2份
4月8号-4月13号准备答辩,原则上采用英语答辩
2007年4月14号论文答辩,原则上采用英语答辩
5:论文成绩评定:采用5级记分制,及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其中优秀没,良好等次的人数分别按不高于15%,20%的比例评定.终结成绩必须经指导老师学院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认定.
6:特别说明:
毕业论文写作是严肃的事情.严禁抄袭剽窃他人论文.一经发现此次论文成绩判为0分.
三、 论文选题方向:
1、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途径,课程设置等
2、商务英语教学在新形势下的影响和意义;
3、我国贸易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4、商务英文翻译技巧;
5、江西招商引资探讨及其对策
6.WTO保护期过后对我国的影响;
四、 论文设计与拟定的程序:1、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根据本指导书提供的选题范围,从中选择论文方向,确定题目。(注:选择其他的题目,需与指导教师商议确定)
2、 搜寻与本人论文题目相关的资料,文献,形成论文大纲,注意论文结构安排的合理性。
3、 论文结构: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和正文. 详见后面附件
附件1:
外语系英语专业(高职)毕业论文选题(商英专业)
1. 《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探讨》
2. 《跨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3.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4. 《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5. 《单证员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6. 《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技巧》
7. 《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
8. 《浅谈出口结汇风险的防范》
9. 《中国退税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
10. 《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
11. 《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
12. 《2007年外资银行在我国本土注册探讨》
13. 《我国利用国际贷款/国际援助现状分析》
14. 《WTO与我国反倾销探讨》
15.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之现状》
16. 《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17. 《中印两国两国对外贸易战略分析》
18.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9. 《浅谈商务英语写作时避免修饰语错位的方法》
20. 《商务函电翻译的用词技巧》
21. 《外商直接在华投资探讨》
22. 《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
23.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
24. 《商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教学探讨》
25. 《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6. 《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
27. 《英语写作中常见中式英语分析》
28. 《入世商务英语写作的研究》
29. 《制单工作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
30.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探讨》
31. 《浅谈实质利益谈判法》
32. 《国际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33. 《商务英语写作中的错误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
34. 《清算所在期货市场上的地位》
35.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
36. 《汉译英中遇到新词语的译法问题》
37. 英汉互译中词义的不对应(文化意义、风格意义、修辞意义等)
38. 我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反倾销
39. 如何防范信用证诈骗
40. 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之探讨
41. "10+1"自由贸易区未来前景展望
42. 汉语中新词汇的翻译技巧
43. 商务英语的特征与翻译
44. 珠江三角洲外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5. 南昌现利用外资纵谈
46. 广州/深圳等地区三资企业结构分析
47. 浅谈广州等地区外贸企业的困境与出路
48. 浅谈广州等地区出口产品结构的市场分布
49.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之探讨
50. 单证员跟单员等资格证书现状思考
51. 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52.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及其实施
53. 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54. 延长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
55. 中国贸易的现状和前景
56. 我国西部地区引进外资问题研究
57. 人民币业务对外开放之探讨
58. 浅谈涉外合同英语特色
59. 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相互关系
60. 文化和地理因素对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61. 绿色壁垒对关税壁垒的替代效应研究
62.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调整与我国贸易发展
63. 贸易磨檫及其解决机制研究
64. UCP600-信用证领域的新规则探讨
65. 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范围及总则
66. 浅谈<<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卖方的知识产权担保义务
67. 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68. 浅谈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利弊
69. 经纪佣金商或场内经纪人在期货交易中的地位
70. 浅谈商检证书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附件2 开题报告格式
商务学院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中国家庭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题目性质: 研究论文
学生姓名: XXX
专 业: 工商管理
学 院: XXXX
年 级: 04级
指导教师: XXX
一、 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家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壮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家族企业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家长式的管理方法、企业基础管理制度不健全和后续发展无力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且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研究我国现阶段家族企业如何进行管理创新,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家族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家族企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家族企业持续发展已显得尤为紧迫。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步骤、方法
本文从我国家族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管理创新的理论为指导,对我国家族企业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创新进行深入地研究。首先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家族企业管管理创新含义的不同看法,提出了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的含义、构成要素及内在机理,认为我国家族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有效性在于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家族企业的经营目标,有利于充公调动企业员工尤其非家族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存在诸多不足,如在管理创新过程中仍然存在家长式决策、缺乏战略管理和基础薄弱等诸多问题,所有这些在客观上要求创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以促进家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再次,要创建一种适合我国家族企业实情的管理模式,就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好我国家族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因此,本文指出了我国家族企业开展管理创新面临着外部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三、研究工作进度
1、教师报题(2006.11.1----11.15)
2、网上公布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2006.11.20)
3、学生选题(2006.11.20---12. 15)
4、落实任务(学生与导师见面,交电子邮箱地址)(2006.12. 1---12. 25)
5、学生上交开题报告(纸字稿)(2006.12.25----2007.1.15)
6、中期论文检查(交电子稿) (2007.4月1日前)
7、论文上交(纸字稿附电子稿)(2007.4.15----2007.5.1)
8、07届毕业设计答辩(评定学生成绩)(2007.6月初)
9、07届优秀论文评定(2007.6.15)
10、07届优秀论文汇报会(2007.6下旬)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顾文静,温州民营企业实行委托---制的障碍分析,经济管理。2002.2
[2]甘德安,中国家族企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苒明杰,管理创新,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知识管理
1、前言知识经济的到来在广泛影响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思考,引起了企业竞争行为和态势的革命性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知识普及化的今天,知识管理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力的关键。面对着无限的发展机遇,企业管理者只有充分的利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企业科学管理之树常青。那么,如何实现企业管理的全面知识化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之利于不败之林,首要目标就是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这是由于企业档案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的最真实的写照。它便于企业各方面的利用,为企业的各类活动提供档案服务,是企业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和再现历史面貌的重要依据。论文格式,知识管理。企业经营管理者及员工通过档案展开对企业经营文化、历史的追忆和回顾,在追古意今的思绪中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制定企业的改革政策,为员工及企业提供了前进的动力。企业档案是企业丰富知识资源的象征,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因此实现企业管理的知识化首要任务即是对企业档案的全面管理。
2、企业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趋势信息化的社会决定了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这种应用同样体现在企业档案管理中。它们多样化、复杂化、细致化、信息化的管理流程决定了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和全面数字化的发展进程。在众多档案中快速查询到需要的内容,对档案进行年代的编排与录入,档案的全面分类管理、档案的借还、归档、档案的查询及共享管理均需要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方式。论文格式,知识管理。同时,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自动化、智能化也给企业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有利于企业提高档案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流通,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因此,便捷、高效、有序、统一的自动化、共享化管理是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发展的趋势。
3、企业知识管理概述企业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知识的价值,为此知识管理必须力图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做出最好的决策。因此企业知识管理对档案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有着科学的导向作用。论文格式,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对企业信息、资讯进行全面的收集、科学的加工和充分的运用,并通过促进知识的共享、创新来实现知识的增殖,从而达到企业全面升华的目的。市场分析、经营战略等特有的经验和成熟的方法需要知识的协调统一,进而优化为全面的企业知识体系,成为企业最薄厚悠远的战略资源。
4、知识管理对档案管理的要求知识管理是目标,档案管理是手段,因此,知识管理对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业务流程、营销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信系管理等方面的不同程度的要求决定着企业档案管理的转变方式。论文格式,知识管理。即从注重档案实体管理转向注重档案内容即知识的管理,强化对档案知识的开发利用,实施智能化、科技化、一体化的档案管理服务,实现企业档案知识的资源共享。这种角色的转变,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应将工作重心向信息、知识的综合管理转变,而非对文档、案件的具体管理,是一种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机械到自动化的管理转变,为企业管理全面数字化,高质量的提供信息资源提供了必要保证。
5、企业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功能的结合企业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结合主要包括:采集与转换、挖掘与发现、分类与建模、反馈与推荐等。采集与转换从档案中采集各类数字信息,并按知识管理的要求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这包括信息整理、格式转换、信息录入、信息集成等环节。经过这些环节的加工从而实现档案管理数字信息向知识管理系统的转换。挖掘与发现则通过建立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数据库和相关链接实现信息资源的编辑、集成、存储与修改。同时将原始数据和信息作统一分析并总结出隐含的规律,挖掘出知识的联系。分类与建模中的分类通常按照数字档案分类标准构建分类体系,形成资源分类库,从而为知识管理服务提供便捷、高效、自动化的分类方式及有序的信息基础。建模则是在用户信息获取、描述和反馈的基础上,进行需求分析,建立用户需求偏好模型。论文格式,知识管理。分类与建模更好的实现了数字档案信息向知识管理服务的切实转变,为其提供了规范、科学的模型和算法支持,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反馈与推荐从前者所得的用户的需求分析、操作记录、对系统的建议及反馈入手,进行用户信息的编辑与量化,为用户需求模型的优化及整改提供反馈与支持。论文格式,知识管理。同时,针对用户的习惯性需求还可向用户推荐适合自身的知识系统。
6、结语为适应未来的竞争环境,企业必须加快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进程,促进档案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结合,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丰富档案管理的资源配置,使之向高科技、规范化、科学化、自动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迈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档案资源、知识信息的全面共享,使企业经久不衰,常胜、常青。
[参考文献]
[1]张涛.知识管理对企业档案管理的要求[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5):12-13.
[2]刘水.数字档案答理中的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J].档案学研究,2009(4):23-24.
[3]冯惠玲.拓展职能—“夹缝时代”档案职业的生存之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9-90.
关键词:创新管理 手段 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383-01
本文所指的大型火力发电企业是一个生产设备较先进、机组数量众多,人员年龄结构轻、素质普遍较高的现代化大型发电企业。因为是由不同的股权组成,该企业10台机组由三家不同公司实施一体化的管理。这就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及精益化和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引发了诸多问题,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完成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对企业的管理创新进行有效的管理之前,员工的主动创新意识不强,对创新工作持有畏惧心理,企业的管理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无法实现精益化管理的目标。基于上述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一套卓有成效的创新管理方法应运而生。
一、建立机制,营造深厚的创新氛围
1.建立明确的管理创新的组织机构
建立上有公司主管领导、中有主管人员、下有实施人员的三级责任主体。设立科技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经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由公司领导及经营管理专家组成。经营管理委员会有常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立一名负责管理创新工作的兼职管理人员,并且在各个部门都设置了兼职的管理创新联络人。做到人尽其职,保证企业管理创新活动的良好运转。
2.强化创新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主体,是整个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注重人才培养环境的创造、人才成长平台搭建和人才选拔、任用方法的创新,以培养胜任岗位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以培养高技能领军人才为目标。对于技能人员推行“实操型、模块化”的培训及内部取证的形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检修技能和操作技能。推行“实操型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中心、试验室等技术研究的场所”,培训与研究相结合,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对于管理人员内部通过部门间的交叉培训,使员工对公司的各项业务管理有全面的认识,便于业务接口工作的良好开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外部培训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开拓视野、取长补短,为管理创新奠定基础。“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并重”,培育有远见,有谋略的企业员工。经过有效的实施人才培养策略,树立管理创新的带头人,作为企业创新工作的领路人,带动创新人才队伍的形成,才能开展具体的创新活动。
3.实现有力的激励机制
制定物质激励的原则调动员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制定《科学技术评奖管理办法》、《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加大对管理创新的激励力度,尤其是加大了对项目负责人奖励力度,项目负责人奖励全部金额的60%。通过形式新颖的精神激励的方式提高员工的自我满足感。对各个项目及成果负责人进行专题访问,在厂内电视台、培训中心“荣誉墙”以及“每日之星”宣传栏等进行宣传报道,这样会大大提升员工的荣誉感和主动创新的意识,成功打造了员工自主创新、企业经济创效的良性循环。营造崇尚知识、乐于创新的氛围,体味着创新带来的自豪感。
二、科学管理,使管理创新工作有序开展
1.建立管理创新交流的平台
与时俱进地建立与现代化企业员工相适应的经验交流平台。设立QQ群或微信群等员工喜闻乐见的现代沟通交流空间,群里除了管理创新工作的各级负责人外,还有各级的经营管理专家以及历届获奖管理创新成果的负责人,这些专家作为群里的“技术支持”,只要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有疑问随时可以找专家解答。此外,凡是有新想法、好创意的员工都可以加入群中,在这里,大家共商“厂是”。创建一个富有活力的管理创新活动的载体,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及生产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成功的经验都可以在此进行推广交流。
2.畅通管理创新信息通道
与管理办公室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各大知名期刊以及在企业管理方面知名的专家学者建立密切的联系,掌握管理领域最新的情报以及行业内成功的案例,将这些素材上传至QQ群中,让大家随时随地轻松掌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管理创新的培训活动,邀请国家管理创新方面的知名老师,到现场为大家讲解当前管理创新的形势和方向,员工们现场拿出自己的选题或管理成果与老师进行交流,老师为大家提出了的详尽的指导和中肯的意见,为解决管理难题及提升现有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3.管理创新课题的攻关
自2008年起,企业实现了三家公司的一体化管理,在三家公司的十台机组生产运营中,在精益化管理的过程中,一个又一个课题摆在人们的面前,托电员工集思广益、开拓创新,总结出了一套又一套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方法。就这样,公司每年会组织一次到两次的管理课题征集,课题来源于各项经营管理及生产管理活动存在的问题或可以优化的项目,重点在于管理提升、精益化管理、规范管理和价值思维、效益导向以及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生产等方面,课题经专业人士认证及主管领导审批后确定并进入管理创新课题库,课题优先由经营管理专家选择,其余课题“实施挂牌招标制”,由员工自由选择。
4.总结固化成果
一个课题完成的标志,除了已经解决了问题或是达到管理提升的目的外,还要求将经验总结出来,形成管理论文和管理成果,在厂内推广甚至在系统内推广,以供借鉴。并且要在厂内评比,每年组织一次到两次的评比活动,由专家组成评审团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评比打分,并对论文或成果提出修改意见,由完成人反复修改完善,这才意味着这个项目的全部完成,对于获奖的项目由管理创新主管人员及时的兑现奖励。并将修改后的论文或成果对外推荐发表或参与评奖。
三、持续改进,管理创新成效逐步彰显
1.创新文化初步形成
员工参与管理创新的热情不断增加,2013年管理创新课题征集了20个,2014年到目前征集到管理创新课题43个。员工从理念上认同了企业的创新文化,主动参与到企业创新活动中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每一个构成元素都逐渐活跃起来,员工的创新思维模式基本建立。
2.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现有集团公司级专家人才96人,集团公司双十大杰出人才2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301人,高级技师和技师206人。集团公司、中央企业及电力行业技术能手51人。
3.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获奖数量大幅度增加,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进展。管理创新成果丰硕,2010年至今,该公司共有34项(次)管理创新成果获奖省级及以上管理创新成果奖,共有16篇论文获得全国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奖,14篇论文入选全国电力企业优秀论文集。仅2014年一年,就获得电力行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一项,电力行业五年经典案例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京市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三项,获电力行业管理论文三等奖以上得论文有十六篇,对外发表管理论文二十三篇。
4.助力企业盈利能力等指标不断提高
“发现问题有机制,解决问题有人才”,员工的创新行为由被动变为了主动,在总结经验、固化成果的过程中,促进了企业的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管理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近千万。助力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活动。实现了安全生产周期达到3000多天,未发生人身和重大设备事故,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达到管控达标指标,连续七年获得集团公司“创一流”排名第一。发电能力及利润水平屡创新高。
四、结语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研究 理念
中图分类号:F12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和全球竞争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成为许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科学认识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处的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用全新的管理理念和创新的工作方法,加快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变革,从战略的角度为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勾勒出一个清晰的发展道路,对于改善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方法,提高其管理层次和水平,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其走向国际化以及进一步提升国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
1954年,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源”概念,认为人是企业里具有其它资产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的资源。他认为:工商企业(或其它任何机构)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是“人”。它必须使职工有成就以便激励他们完成工作,并通过完成工作来使企业富有活力。
近十几年来,经济全球化和管理国际化使众多管理学者将研究方向转向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随着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的发展,在这些研究和实践中,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人员一直在集中与分散两种管理模式之间存在争论。持集中管理模式的学者认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是将在美国开发并得到成功应用的观念推广应用到国际范围。持分散管理模式的学者认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根据不同文化开发不同的管理方法。瑞克斯(RICks)、托勒(Toyne)和马丁内斯(Martinez)等人指出,在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考虑和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不尽相同的方面。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和知识经济的出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人力资源管理开始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掀起了一股人力资源管理热。
二、国内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传入我国以后,很快就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国内管理类学术刊物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越来越多。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赵曙明在对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划分为人事管理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部分。这种划分重在体现出人事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差异性。国内经济学家认为,“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尤是人力资源管理,更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目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比较常见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主要有:
1、“职务分析”,既每一个管理人员和员工都有一个明确的职务工作规范,在管理工作中,既不能有职无权,更不能有权无责,必须职、责、权、利相互结合。
2、“人力资源管理评估”,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活动的成本一效益的测量,并与组织过去绩效、类似组织的绩效、组织目标进行比较。人力资源管理通过诸如:招聘、选拔、培训、薪酬管理、绩效评估、福利管理、组织变革等具体管理行为来实现生产力的改进、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品服务质量的改善、促进组织变革、建设组织文化五个目标。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己经超越了员工招聘与挑选、培训与开发、工作设计、业绩考评、薪酬设计等传统内容,形成了三个新的发展方向:
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结合在一起。
2、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经济全球化情况下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3、政治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探讨企业文化、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这些方向的研究正在改变已有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分析框架,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实践证明,重视和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1、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企业的竞争能力。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健全人力资源的招募、选拔、培训、评估、激励以及奖惩制度,实现职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统一,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正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达到的目的。
2、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管理中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尊严的,如何为员工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所需要的劳动环境,使他们敬业爱岗,安于工作,乐于工作,忠于工作,并能积极主动地把个人劳动潜力和全部智慧发挥出来,为企业创造出更有效的生产经营成果,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设法做到的。运用各种激励理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满意度,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经济复苏减缓的影响,民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民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实现跨越式增长的瓶颈。因此,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具有直接而现实的意义。
(作者单位:唐山市职称考试中心)
参考文献:
[1]陶宇. 人力资源管理初探.中国商贸.2009. 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