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饮水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饮水安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饮水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范文第1篇

关键词:滑县;农村饮水;水源保护;建设管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huaxian county enjoys respectively from the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puts forward to improve rural drinking water conditions and realize the drinking water safety goals, improve the rural drinking water quality of practice.

Keywords: huaxian county enjoys; Rural drinking water;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91.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工程概况

滑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安阳市东南部,东与濮阳、西与浚县、南与长垣、北与内黄、西南与延津封丘为邻,距安阳市70公里,总面积1814平方公里,辖10镇12乡1新区,1019个行政村,人口1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万人,耕地面积195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滑县地处黄河故道,长期受水文地质规律和古黄河的影响,加上多年来污染严重,致使滑县形成大面积的氟水区、苦水区、高砷区和浅层地下水污染区。据统计,全县共有不安全村庄476个,涉及45.3万人。为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滑县自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以来,至2011年底,共建设水厂64处,完成工程投资14769.81万元,有效解决31.2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2 具体做法

2.1水源保护

滑县在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的同时,还利用电视、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等方式向群众宣传保护水源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知识,提高群众思想认识,以期达到保护水源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规定实现保护水源。首先,县、乡(镇)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饮水工程经营管理者,要加强对饮水水源的管理和保护,对各种形式的供水点,水源地落实管护责任制、落实责任人,在保障供水的同时,要确保饮水安全。其次,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与有关部门共同划定水源保护区和饮水工程管护范围,设立水源保护标志,制定具体保护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排污企业及生活污水的管理,禁止有毒物品的使用和堆放,防止水源受到污染。第三,饮用水源地实行封闭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避免人为活动造成水源污染,保证水源和供水不会成为传染病毒的传播链。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饮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征得饮水工程管理单位的同意,并经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第四,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饮水工程管理的督促检查,加强工程和水源保护的宣传,增强安全用水意识,保障饮水设施和水源安全。

2.2前期工作

为确保饮水安全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在项目前期工作中,水利部门多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进行实地考查,作出相应的规划设计,并根据项目区水源、地形、自然条件,以及当地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因地制宜,科学分析,分类指导,合理确定工程建设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了“六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资金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招投标,统一验收。严格工程建设标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3资金筹集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方面,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实行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筹集资金。国家、省的投资用于水源工程建设,管网建设由市、县负责,入户部分由受益群众负担。

2.4工程建设管理

滑县水利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县城内饮水不安全村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兼顾长远,分别采用不同模式改善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距县城、乡镇自来水厂较近的村庄,通过延伸供水管网发展自来水;距离较远的村庄兴建联村供水工程为主,积极发展规模供水工程。根据不同的饮用水地理环境,主要考虑人口分布、水源、用水需求、经济条件和已有供水工程等因素,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建设模式来改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第一,单村供水厂。对于村庄人口密度大,居住相对集中,周边又距乡镇供水厂较远的村庄,采用这种建设模式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第二,联村供水厂。对于村庄比较密集,距乡镇供水厂较近,采用联村供水厂建设模式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第三,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厂。主要是针对县城规划区内的居民和新农村建设而采用的建设模式。目前全县有两个这样的大水厂,分别是五方供水厂和新区水厂。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滑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局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四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委托专业监理公司为项目监理单位,通过公开招投标择优选用工程施工队伍和设备、管材生产厂家。严格按工程建设程序组织项目建设,确保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质量。

2.5运营管理

为切实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营管理,滑县先后出台了《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滑政(2010)4号文和《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滑县水务局成立了滑县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总站,专门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在水厂运营中,每个水厂主要是采取承包办法落实水厂管护主体。

在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的管理上,滑县探索建立了“承包经营、部门管理、群众参与、协会监督、市场运作”的新机制,对每个水厂以公开承包的形式选定法定承包人,由承包人和滑县水务局签订管理承包合同,缴纳承包押金,由县水务局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总站和用水者协会进行监管,以合同形式明确日常运营、日常管护、日常维修、日常服务的责任和义务。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总站明确专人协同当地乡镇政府、水厂用水者协会对水厂履行承包合同情况进行监管,通过不定期巡查,不定期走访群众等形式了解运行情况,对好的方面予以肯定、奖励、推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承包人发出整改通知,对不服从监管,不积极整改,经教育仍不履行义务的中止承包合同,重新发包。

单村和联村供水工程,一般移交项目乡镇、村,项目乡镇、村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对饮水安全工程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工程受益村范围内公开招标,选择有能力、责任心强、有威望的作为承包人进行管理,承包人与乡镇、村签定管理承包合同,承包人接受项目乡镇、村和县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总站的双重管理。

通过以上方式,实行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供水工程变成独立的经营性单位,管理者积极经营,农民群众吃水有保障。在实施过程中,借助法律手段进行承包合同的司法公正,以确保承包人员的合法利益和工程的正常进行。

对全县的饮水安全工程,滑县在《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滑政(2010)4号文和《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中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工程管护和运行管理制度,每个水厂根据各自的情况都备有相应管理人员,可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工程管护经费从水费中提取,能保证管理人员的工资和日常的工程维修经费。

为加强工程的可持续运行,滑县设立了饮水安全运行管理维修基金,一是县财政每年按饮水安全工程各级政府总投资的2%列支专项基金,专户储存。二是从承包人收取水费中按0.05元-0.15元/方提取管理维修基金打入基金专户。基金主要用于水源井的维修、更新,非人为因素重大设备损坏事故的修复,水质定期监测,管理总站日常工作支出,年终奖励等。基金的使用由县水务局商县财政局提出意见,报主管县长批准后实施。

按照民主管理的原则,滑县大力推进由乡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组成的供水协会建设,切实加强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全面推广用水户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监督的机制。以集中供水工程为单位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让协会参与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充分调动广大用水农户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投入、建设、监督和管理的积极性,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维护广大农民用水户的长远利益。

3 结束语

通过滑县近几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使大多数群众吃上安全、放心、卫生、便捷的自来水,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强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农村饮水安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改善;饮用水条件;提高;饮用水质量;安全;管理

1. 关于农村供水水源与水质情况调查

农村饮水困难的地区多属山区、半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交通不便,村屯分散,文化经济比较落后,人畜饮水多采用地面水和地下水及降水。地面水多采用江、河水及水库水。江、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其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水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时泥沙含量剧增,细菌含量亦急骤增高。山区箐沟水,流速较快,流量一般不大,水质较好。而水库水蓄水量受气候条件及农业用水影响较大,一年之中水位变幅大,水质一般较好,浑浊度较低。这是目前农村人畜饮水多采用的方式之一。

采用地下水时,水源与水位及地形,地质情况有关。因为地下水分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泉水。浅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水位急骤下降,限制供水量。水质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浑浊度较低,一般无色,硬度偏高,部分地区铁、锰含量超标。深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远,水量充沛且较稳定,水质大多无色透明,细菌含量通常符合卫生标准。但往往硬度较高,铁、锰、氟化合物含量超标。泉水水量因地形、地质情况差异很大,水质较好,常含与地层有关的某些化学元素 降水因不同地区降水量各异,水质好坏与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及收集方法有关,为缺水山区的唯一水源。很多地方基本上就是雨季采用水池、水窖等蓄集降水,以供人畜饮水之用。

2. 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的若干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国家“三农”工作的具体体现。为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农村人畜饮水工作需要把提高供水保证率、改善水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放到第一位。

2.1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性地方病和水性传染病威胁,加上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缺乏水处理设施,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由于受资金的制约,饮水标准得不到改善。另外,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过去修建的饮水工程大多为水井、水窖、水池等小型、分散工程,供水保证率低,遇到连续干旱就会重新出现饮水困难。有不少农村居民直接从江、河、库及坑塘中取水饮用,这些水相当一部分水源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近几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饮水工程缺乏水处理设施,水质达不到规定的标准。饮水不安全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所以,农村饮水安全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样的水才是最安全的呢?首先我们得了解饮用水的水质要求。

2.2 对农村饮水的水质要求。为使农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农村供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水质标准包括物理性状、化学性状、毒理学及细菌学四大类指标。水的物理性状包括浑浊度、臭和味等各项指标。要求水质从感观上对人体无不良刺激。水的化学性状包括PH值、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等各项指标。超过一定限量时,将会使水发红发黑,产生异味、异臭,水烧开时产生沉淀,为生活用水所不宜。在农村最常遇到的是地下水含铁、含锰和硬度过高,这时需采取除铁、除锰措施。而降低水的硬度则比较困难,在农村中无法实现,遇到此情况只有另择水源。水的毒理学指标包括氟化物、铝、砷、氰化物等有害物质,超过卫生标准时将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含氟量过高的水,不宜作生活饮用水。水的细菌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通过消毒措施,使水质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为群众供应卫生的水,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另一主要目标。怎样做才能使农村饮水既安全又可靠呢?下面就有关方面作一些介绍。

2.3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几点措施。为使农村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势在必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路是: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为重点。

2.3.1 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水源布局一定要合理,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一些高标准的水源工程,保证群众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吃。要十分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确需开采深层地下水时,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3.2 要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建设资金要充足,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在选择工程方案时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根据群众的意思选择工程形式和建设方式。

2.3.3 要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水量水质并重,防治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一是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要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办法和防止污染水源的措施,保护好水源,全面规划、从整体上出发统筹兼顾,搞好流域综合治理,做到工程措施、林草措施与耕地措施相结合。治坡措施与治沟措施相结合,造林种草与封山育林、育草相结合,发展生产与国土整治相结合,增加植被的蓄水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二是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对于具备集中条件,但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可以建自来水工程;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要增加水处理设施。在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造分散式供水工程。对于列入移民计划的村庄,可先修建一些临时供水设施。

2.3.4 加强水质检测建设。为保证饮用水水质,应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检测。在农村饮水安全可靠方面,也就是保证水的供给不受影响上,要在工程建设上采取以下措施: 取水建筑应尽量简单可靠,以地面水为水源时,可修建小型水库、河床式取水建筑物、岸边式取水建筑物、渠道涧槽引水、管道引水等。以地下水为水源时,采用大口井、机井、渗渠等。采用何种形式,需按各地水源,地形等情况决定。在采用沉淀池、过滤池等净水建筑物时,应力求简单适用,并使集水井、渗渠有足够的反滤层厚度和深度。尽可能选用当地材料,以减少工程造价。在建造水窖、水池、岩槽、配水管网等输、蓄、配水工程时,农村尽量选择树枝状的管网布置方式,管网中尽量多设置调节建筑物,在供水方式选择上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有利地形条件,建设高位水池,特别是山区饮水工程供水方式要优先选择采取自流引水方式供水,即可减少饮水工程建后管理费用,而且能全天候供水,提高供水保证率。平原地区则需建水塔,使管网内经常保持20~30米的压力水头,以保证连续供水,并尽量选用常用规格的管道、管件。以上是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和供给程度上作了一些简单的介绍,下面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方面作一些探讨:

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

管好用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使工程保证正常供水,充分发挥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必须加强管理。

3.1 建立管理责任制。根据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水利电力部《关于农村饮水工作的暂行规定》中指出:“各种饮水设施,谁建谁有,谁用谁管,所有权长期不变”。所以,根据不同饮水工程特点明确产权主体和管理形式,建立责、权、利明晰的管理体制,确立责权利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工程所有权的归属,建立明确的管理责任制。以农村饮水工程大小和受益范围,建立管理机构和配备专管或兼管人员,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也可承包给有专门技能、工作责任心强的个人进行管理,签定承包合同,明确责、权、利,做到奖惩分明。乡镇供水工程,应由乡镇水利管理站以企业的形式直接管理,社员个人所有的水窖、水池由本人管理。管理机构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水源保护、工程维修、用水制度、节水措施及水费征收等内容的规章制度或乡规民约。实行市场经济运作规律,改福利水为商品水,实行有偿供水、以水养水的原则,除个人修建的饮水工程外,一律要征收水费,收费标准可会同当地物价部门,根据工程养护、设备更新以及人员工资等开支情况确定。乡镇供水工程,在自求平衡的原则下制定,乡镇企业生产用水的水费标准,可略高于生活用水。联户修建的工程是否收费,由他们自行决定。

3.2 工程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进行维修养护,确保正常供水,发挥其效益。

(1)取水工程的管理。取水工程包括引水渠、管道等,引水渠,管道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漏水应及时处理。取水口的污物应经常清理,防止进入管道,造成阻塞。排砂孔应定期冲砂。特别是雨季引水,应防止大量泥砂进入管道,水渠。冬季还应防止霜冻损坏管道。一般采用的防冻措施是打开水龙头,让水流畅通,多余的水可放进调节水池内,防止浪费。

(2)净水工程的管理。净水工程在整个工程系统中不可轻视和一部分,为了保持水质良好,对水处理设备应时常检查维修,使其能运行良好,保障水源水质的安全。

(3)配水工程的管理。供饮水用的蓄水池,应保持不垮不漏,在运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要经常清理池中的污物,池底每年清淤一至二次,并防止牛马牲畜直接在池中饮水,保持水质卫生。

(4)供水设备的管理。供水设备主要包括闸门、水表、水龙头及水泵、电机等。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漏水或螺丝松动要及时维修,防止工作失职,影响正常供水。水泵及电机等重要设备,要严格按规程操作。

3.3 水质监测管理。 给水工程投产后,必须经常化验水质,建立科学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保障饮水安全工程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成立水质监测组织和机构,依据国家饮水安全卫生标准制定相应的水质检验规章制度措施和方案。定期或不定期的化验水质,做到水质监测有人员,检验报告有资质,化验结果有结论,以确保供水安全。

3.4 管网的养护管理。管网的经常性养护很重要,管网养护工作的范围很广,如阀门维修,漏水检查,水管接头松动维修,水管防冻等。

3.5 技术服务。搞好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和利用是提高供水质量,扩大工程效益减少饮水工程投资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完成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工作,做到项目规划科学可靠,工程建设时间短、质量高、工程运行周期长,效益好。

总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后管理的总体要求是: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系;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确保农村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农村人畜饮水技术手册》.

农村饮水安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

1 中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目前中国农村的饮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氟砷含量超标的饮用水、苦咸水、污染的地表和地下水成为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的三大隐患。具体表现为:

1.长期饮用高氟水,易诱发地方性氟中毒疾病。地方性氟中毒主要侵犯骨骼系统,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主要病征。病情轻者牙釉质出现白垩、着色、缺损样改变,即所谓氟斑月牙,重者可侵害骨骼,表现为全身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骨骼变形,甚至发生瘫痪,即所谓氟骨症。

2.相比之下,苦咸水造成饮水安全问题相对轻一些,这些水的矿化度一般在2000~5000毫克/升。据卫生部门调查,长期饮用苦咸水,影响人体微循环系统,可导致老年血压、心血管等方面后发疾病。用苦咸水灌溉可致土壤次生盐碱化。

3.通常情况下水源卫生条件较差:以水库为水源取水的供水工程,汛期水体浑浊,加之净化措施少,影响了供水质量;以露天蓄水池为饮用水源的工程,没有较好的保护措施,集雨场卫生条件差,不经处理直接饮用,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2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具体表现

2.1 社会效益

(1)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可以使受益群众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副业生产,解决生产力。

(2)告别饮水安全问题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稳定的因素,群众饮用卫生水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3)饮水工程的建成,不仅解决了群众饮水困难,而且可以有效地利用解决劳动力发展井旁经济,庭院经济,促进各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4)通过饮水工程资金扩大了内需,活化了资金,同时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2.2 经济效益

修建农村饮水工程后,可以彻底解决受益地区群众饮水困难问题,而且可以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解决生产力,减少运水的人力和畜力,通过改善水质,可以减少当地群众疾病,节省医疗保健费用,增加畜产品的产量,增加庭院经济收入。

3 解决饮水安全安保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

1. 增强饮水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饮水工程从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的整个环节,不仅要对水源供水保证程度进行充分论证,而且要结合供水区域的环境特点、产业结构和用水现状,用发展的眼光对工程作出评估。无论工程大小,都要按照总体规划来进行,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审批和验收制度。

2.大力兴办集中供水工程,对一些水源条件好,居住相对集中的乡村,可以采用集中供水方式。对于居住分散、调蓄地表水比较困难,开发地下水又无源可寻的地区,可发展旱井、旱窖集雨等微、小型水利工程。家家户户建水窖,村村建蓄水池,乡级供水与县级供水网络相连,县级统一规划,从水库或其他水源调水,保证供水保证率。与此同时,要加强对水质的检测,保证饮水安全。

3.建立、健全水质监测系统,增建水处理和净化设备。要防治并重,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要与水质处理相结合,特别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水源地附近要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防止和逐步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4.资金筹集措施。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单靠国家的有限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资金筹措上,要从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入手,在产权流动、结构多元的基础上拓宽筹资、融资渠道,要积极发展股份合作、联合办水;大户带头、民营办水;拍卖转让,滚动办水;租赁承包,以水养水;贷款融资,举债办水等五种融资办水方式,使饮水工程在产权明晰,责权利一致的前提下保证足够的投入,得到良好的运行。

5.水价调控措施。饮水工程供水水价偏低,是制约供水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供水水价管理政策,实行保底价、成本价和超额用水水价区别对待、足额收取的政策,使人畜饮水工程实现有偿供水,以水养水,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农村饮水安全范文第4篇

2.什么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向县(市)以下(不含县城城区)的乡镇、村庄、学校、农场、林场等居民及分散住户供水的工程,主要满足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需要;又称农村供水工程或村镇供水工程,包括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两类。

3.规模化供水工程:供水规模不小于1000m3/d或用水人口不小于1万人的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

4.集中式供水工程:是指从水源集中取水输送至水厂,经水厂净化和消毒后,通过配水管网输送到用水户或集中供水点的供水工程。通常供水人数大于100人。

5.分散式供水工程:是指以一户或几户为独立供水单元,由用水农户自管自用的小型供水工程。

6.什么是集中供水率:某区域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与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工程供水人口占该区域农村供水总人口的比例。供水人口指某区域农村户籍人口或常住人口,取高值,下同。

7.什么是自来水普及率:某区域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工程供水到户(含小区或院子,下同)的农村人口占农村供水总人口的比例。

8.什么是水质达标率:分为水样水质达标率与水样覆盖人口水质达标率两种。水样水质达标率是指水样的所有检测水质指标符合GB5749要求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比例。水样覆盖人口水质达标率是指水样的所有检测水质指标符合GB5749要求的样本对应工程供水人口数占总样本对应工程供水总人口数的比例。

9.什么是供水保证率:农村居民取得充足安全饮用水的可靠程度。①水源保证率。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万人以下工程受水源限制时,应不低于90%。地下水水源设计取水量应小于允许开采量。②供水保证率。设计供水规模20m3/d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不低于95%,其他集中式供水工程或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

10.用水方便程度:根据用水户需求和可能,集中供水工程原则上供水到户(院),规模化工程每天24小时不间断供水。

11.供水维修服务:千人以上供水单位按供水合同、协议等约定及时提供供水服务,公开服务电话、水价,维修服务事项等信息。对停水断水漏水等问题,因地制宜明确维修服务时限。

12.专业化管理:万人工程推行企业化运营和专业化管理,千人工程要明确落实工程管理单位和责任人,落实管护经费,做好水源巡查、供水设施和管网维护。

13.用水户参与: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方式和管理模式,广泛征求用水户或用水户代表意见,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用水户满意度超过90%。

14.水源保护:万人以上工程水源保护范围划定率超过90%。千人工程水源保护范围划定率超过75%;设立水源保护标志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16.供水工程等级:按供水规模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等5个等级,其中:Ⅰ型W≥10000m3/d、Ⅱ型10000>W≥5000m3/d、Ⅲ型5000>W≥1000m3/d、Ⅳ型1000>W≥200m3/d、Ⅴ型W<200m3/d。

17.设计供水规模:供水工程最高日供水量,不含水厂自用水量。

18.实际供水规模:供水工程实际日供水量。

19.供水工程经营管理主体:是指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供水工程的实际经营管理单位,包括国有管理单位经营管理、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联合经营管理、专业化经营管理、个人承包经营管理。

20.水厂性质:是指农村供水工程产权的所有权归属,包括国有、集体、股份制、个人。

21.两部制水价:是指水利工程供水中的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基本水价是按补偿供水直接工资、管理费用和50%的折旧费、修理费的原则制定。实行两部制水价有利于用户在丰枯年度均衡负担水费,也有利于水管单位正常运营费用的均衡补偿。

基本水价确定之后,收取基本水费按多年平均用水量乘以基本水价而得到,它反映的是水利工程单位向用水户应收取的最低费用,用来维持水利工程单位最基本的正常运转。

农村饮水安全范文第5篇

摘要:获得安全饮用水是农村地区人畜饮用的基本需求。其中,保障农村地区居民的饮水安全,事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稳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是农村地区水利工作中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本文作者分析了农村安全饮水现状及安全饮水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饮水安全 污染 措施 水质检测

农村供水工程,既具有公益性又具有经济性。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镇和城市的生活、生产用水量逐年增加,一些城市、村镇供水紧张,缺水严重,原有的供水工程因水源不足或规模较小已不能满足用水需求,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此,要依靠政府调控,将财政、计划、扶贫、民政、扶老的人饮项目进行捆绑, 把农村供水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新村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加大工程投资力度,努力开展山水田林综合治理,保护植被,涵养水源。

一、农村饮水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要调查清楚农村地区的饮水现状,地方政府及地方水务局应该即时组织有关业务专家和骨干在农村地区管辖范围内开展农村地区饮水现状调查,并对具有代表性的饮用水源进行抽样卫生安全化验工作。

对于至今仍延用传统的井水进行取水的一些地区,由于水井没有调节水量作用,加上遇上干旱时节,水源经常枯竭,致使水量不足。虽然部分地区安装了简易的自来水或集中供水点,但由于当时限于资金的不足,工程设施简陋,工程供水能力差,加之管理不善,用水量严重不足等情况要据调查资料及化验报告显示,对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及水源保证率等方面的比重做到数据准确、根据翔实。多种因素交互造成的技术问题:

1、工程设计规模偏大

从表面看目前农村供水工程平均的实际供水规模只占设计规模的 1/3—1/2,造成工程供水能力的浪费,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村管网延伸需要一段时间,农民改变用水卫生习惯、 接受用水付费更需要一个过程,用水量的增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二是《村镇供水技术规范》 宣贯力度不够,工程技术人员对中的农民日用水定额的计算还存在误解,并且期望供水工程能尽可能满足未来新增的用水需求,超前量过大;三是全国有2亿多农民外出务工,大部分也是工程的受益人口,但除过年时节务工农民不生活在农村,造成供水能力过剩。

2、净水处理、消毒工艺不当或不全

据卫生部门的统计,现行的工程中仅30%有消毒设施,高氟、苦咸水处理工程约有 30%处理后水质不达标,其主要原因是 一是考虑到农村供水工程面广、量大、单个工程规模小,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8—2006)对农村地区日供水规模1000 吨或者受益人口10000 人以下的工程,在14 项主要指标要求上有所放松,另外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受投资有限的制约,对一些水质较好的深井水、 泉水等为供水水源的工程简化了净化和消毒工艺;二是一些高砷、高氟、苦咸水和微污染水处理工程,采用火山石、三氧化二铝等吸附措施的,吸附剂再生工艺相对复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卫生部门建设的一批降氟工程就是因为吸附剂再生复杂、难以彻底,农民放弃使用;采取电渗析、反渗透等先进工艺,降氟效果好,但膜需要三年更换一次费用较大,电耗、药剂费高,总的运行成本较高,并且对运行环境、操作人员素质要求高,如果没有财政补贴,农村地区接受起来尚有难度;农村用水量小工程难以连续运行引发膜更换频率加快,大部分地区采供水站供水,处理后的水易受二次污染造成细菌学指标超标。三是农村供水技术人员是在参考过去城市供水工程的工艺和技术,对一些正在转化成生产力的新工艺 新技术还缺乏细致的了解,而对高砷、高氟等特殊水质处理在整个供水领域就是在不断攻关的课题,探索中的一些失败也是可以理解的。四是农村供水工程以县为单位实施,部分工程由乡镇负责建设和管理,在净水处理设备、 材料选择上视线优先, 并且为了节省投资, 往往是最低价中标,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小厂生产的质量不高的设备、 管材进入农村供水工程,影响供水质量。

3、工程可持续运行面临挑战

目前农村供水工程水价只能勉强达到运行成本,运行人员工资在500—800元/月,工程处于维持状态。主要原因是:一是受投资制约,部分工程建设时就因陋就简,先天不足,运行一段时间后维修费用高 二是水价不足以弥补成本,折旧、大修理费未计提,连按规范要求的定期水质化验费用也难保证;三是农村特别是南方地区供水管网长,道路与村庄的建设以及耕作等影响,人为破坏加大,漏水损失大,维修费用高;四是在水价不到位、农村供水水厂分散、规模小、受益人口和用水量小,单方水运行成本较大,受农民经济承受能力、付费意识的影响,基层地方政府官员和农民接受起来还有一定困难。

三、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措施

为使农村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作势在必行。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路是: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为重点。

1、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

水源布局一定要合理,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一些高标准的水源工程,保证群众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吃。要十分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确需开采深层地下水时,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要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

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 建设资金要充足,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在选择工程方案时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根据群众的意思选择工程形式和建设方式。

3、要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水量水质并重,防治结合

(1)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2)是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对于具备集中条件,但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可以建自来水工程;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3)加强水质检测建设。

4、加强用水管理,防止季节性供水不足

充分发挥用水者协会或村委会的作用,通过制度约束以及宣传教育,提高用水群众节约用水意识。在春夏季节加大对用水户的检查力度,严禁用水户用自来水灌溉,力争消除季节性供水不足的矛盾。

5、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明白水费收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足额收取水费,弥补管理经费不足。

农村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事关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制约着县域经济下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改善农村地区饮水难的现状,各部门要实地考察当地水资源污染情况,居民饮用水质的安全现状和与之相关的潜在问题。在全面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好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方方面面,把这项民生工程建好,需要我们做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