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外作业辅导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置存在的不足
1.抄写过多,阅读过少
小学语文所承载的识字、写字的任务是比较大的。课标要求小学六年累计认识常用字约3000个,会写约2500个。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适当的抄写是必要的,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抄写依然是小学生识字写字的重要手段。如果抄写过多,甚至中低年级课外作业反复布置整篇整篇地抄写课文,虽然达到了识字、写字的目的,但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学生无趣的心理。单就语文课外学习而言,同时还减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削弱了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再加上缺乏必要的评价手段,小学生课外阅读过少,甚至于被忽略就不难理解了,哪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可言呢?
2.忽视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置,忽视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任务,其原因上述已经阐明。在此我想赘述的是,小学阶段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是课标规定的,我们暂且不说它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与途径,但它至少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吧。可能很多教师没能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没能意识到,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做出过明确的要求,更没有出台相关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机制,促使他们去完成任务,被忽视就自然而然了。当务之急是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要求,出台评价手段和评价机制。否则,其将依然被忽视。比完成小学阶段课外阅读任务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习惯,这将是终身受益的事,不能留给初中或更后阶段的教师去做。
3.忽视了学生生活的规律性
小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与生活规律是密切联系的,这一点是我多年教学实践的感悟。过去,我多年从事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可能和其他毕业班教师的心理是一样的:总认为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多布置点作业,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汲取,结果适得其反,不仅作业完成率低,而且质量也比较低下,弄得教师、学生、家长手忙脚乱。因为面比较大,需要分门别类地处置:能力强的同学既补又罚,很快就完成了;能力弱的同学仅补,一周下来,有时还造成旧账压新账,无奈,再找家长配合。这一漫长的过程,耗费了教师、学生、家长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此,我历经多年的深刻反思,认为其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忽视了学生的生活规律。细细一想便会明白,双休日、节假日,父母的生活都没有了规律,再让孩子有规律地吃饭、学习、睡觉,能做到吗?寒、暑假本意就是让孩子休息的,何谈学习规律而言?如果再布置过多的作业,他们怎能按时完成呢?相对而言,学生比较有规律的生活是每周一到周五:吃饭—上学—吃饭—上学—吃饭—做家庭作业—睡觉。
4.不足够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小学低年级学生不留家庭作业,中年级一般为半个小时,高年级不超过一个小时。这是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但往往人们会狭隘地认为,这里的家庭作业仅仅指的是课堂教学的巩固与延伸,不包括课外阅读。我是这么理解这么做的,其他教师可能也不例外。
二、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置的实与虚
1.何为实与虚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置的实与虚,只是我个人的实践与定义,不一定准确,因为在此之前我没有阅读到类似的东西。如果将来阅读到了,或经过有关人士的指点,即予以更正。所谓“实”,即为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置所承载的课堂教学的巩固与延伸;所谓“虚”,就是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置所承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完成课标规定的小学阶段课外阅读的任务,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此看来,实与虚形同文章的主副线,虽或明或暗,但都担当着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内容精彩纷呈的任务。
2.如何合理设置
(1)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置实与虚的作业量,并做到动态变化。如低年级课堂教学巩固与延伸的作业少一些,课外阅读作业可以多一些;中年级课堂教学巩固与延伸的作业和课外阅读作业可以适当持平;而高年级的课堂教学巩固与延伸的作业可以适量偏重一点。
(2)遵循小学生的生活规律,合理设置实与虚的作业量,做到动态变化。无论城里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只要上学期间,生活便有了一定的规律:如周一至周五基本上是早晨上学,中午放学,下午上学,晚上放学,课外作业,休息。双休日和节假日便打破了这种规律。过去,我和大多数教师有同样的心理,认为双休日和节假日学生的时间比较多,就多布置点实的作业,结果不仅完成率低,而且完成的质量也不尽如人意。仔细想想就会明白,双休日和节假日,父母的生活都没了规律,孩子的生活哪来的规律?如过年期间,父母去串门走亲戚,把孩子留在家中写作业。试想想,孩子能安心做作业吗?所以,依据小学生的时间规律,周一至周五实的作业略多一些,虚的作业予以辅助,可以调节身心,有益睡眠。双休日和节假日实的作业略少一些,虚的作业略多一些,有益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率和质量。
(3)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小学生课外作业实虚并存、实虚量交替之中,虚的作业设置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低年级只要求学生读一读适合自己读的儿童读物,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中年级要求学生在读的同时注意自己喜爱的好词佳句以及段的积累;高年级则在上述基础上还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逐步实现读书的目的。切忌一开始就设置读的难度,造成学生的畏惧心理,会适得其反。
(4)遵循适时评价原则。实的作业我们会及时评价,在此不再赘述。而虚的作业如果不做出适时的评价,就有可能会流于形式。因为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必须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出适时的评价,是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养成的不断矫正与督促。这种适时评价必须建立在课内,置于老师、学生的监督之下,否则,会事与愿违。
下面就我校的教学工作,从两方面作一总结:
一、客观方面
是我区最南端的一个行政村,距矿市镇城区较远,地理位置决定了学校的工作环境,无网吧等娱乐性场所,学生的课余生活比较简单,眼界也相对较窄。这有利于学生把心思放在学业上,但不利于学生生活阅历的提高。
村民对学校的关注度高,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上至村委、下到普通村民,普遍关心教育,关心学校,关心学生的成长。家长参与学校事务已成常态,或表扬某位教师责任心强,工作得力;或对某位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已经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有力促进学校工作的开展。
村两委对学校的工作也大力支持,每次检测过后,都过问成绩。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上,学校也是常有的议题之一。近年来,村里每年慰问学校教师,出资请学校教师出外参观学习。同时鼓励企业、个人捐资助教,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村委和村民的关心、帮助、支持,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普遍感到了肩上的重任,认真、仔细成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主观因素
⒈积极上进、稳中求实的校风是学校一切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
多年来,我校已经形成了积极上进、稳中求实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多年无乱班出现,教学班风气比较均衡且学习气氛浓厚。在班主任的配备上,坚持稳字为先,考虑不同年级段学生特点和教师的工作能力,努力达到最优化,确保班级工作有序开展,防止不利局面出现。另外,严格校规校纪的执行,及时发现不良苗头,尽早处理,消灭在萌芽状态。
我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也是我们将长期重视的中心工作之一。
⒉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的教师队伍是教学工作扎实有效的保证。
我校拥有一支相对年轻的教师队伍,平均年龄36岁,富有活力、积极向上,工作认真负责。多次参加学区、区组织的统一检测,成绩稳定保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平。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任春梅、吕建红参加了区教研室的中心教研组并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发挥带头、辐射作用。教研室组织的历次引路课、新教材培训等活动,我校都是全员参与,支持教师吸收各种营养,促使他们早日成熟,进一步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增强工作能力。
⒊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培养优生和辅导后进学生。
优生培养可以提高平均分,后进生转化可以提高整体成绩。课堂教学中,作业批改中,练习设计中,课后辅导中、对两种类型的学生区别对待。优生侧重挖掘潜力,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欲望。后进生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训练,特别是基础知识一定要过关。中间学习侧重鼓励,向优生看齐。
⒋榜样激励,为学生树立效仿的楷模。
榜样是无声的语言,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学生模仿性强,有了具体、生动的形象作为榜样,更容易激励学生。要求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努力工作,对学生起到身教的作用。
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通过各种方法教给学生分析综合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学习。培养学习认真审题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格式规范的习惯。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细心。
⒍注重反思
作为任课教师,一方面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将课程标准和教材对照研究;另一方面要研究学生,哪些学生是重点关注对象,如何在课堂上、课外作业辅导上加以关注,当面辅导,当面批改作业及跟踪辅导等都要心中有数,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检测质量分析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些统计数据上,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清关键,抓住要害。同样的错误决不能再犯,提高学生知识的巩固程度。
⒎要有足够的练习时间。
谁吝啬时间,时间就对谁慷慨;谁荒废时间,时间也就荒废谁。学生的各种技能需要练习去形成、强化,这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上面一定要舍得花时间、精力。
⒏要以教科书为主。
关键词:创造;要求;设计;检查
教育应该是创造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便是要求受教育者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教育由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两部分组成。课后作业是英语课堂活动的延伸,是学生独立运用知识的实践工作,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以作业为平台,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一、设计和布置作业的要求
1.科学性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作业布置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既要巩固课堂所学,又要注意适度拓展;作业形式要多样,环节要简单,作业量要适度。
2.可选择性
教育要因材施教,施展特长,发展个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和兴趣设计不同层次、类别的作业,以供学生选择并给予不同的评价。
3.可反馈性
作业可采用“听、说、读、写”多种形式,但无论何种形式教师均要同时设计好科学简易的检查方式并及时批改作业,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课后作业的设计
1.书面作业
(1)灵活的作业量。针对不同学生对语言的记忆、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差异性,在作业量上应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能力,灵活地选择家庭作业的数量,给学生留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张扬。
(2)精选习题材料。学生要学好英语除了听说外还得加强笔头训练即适当地做一些练习。但我们不能全靠各类名目繁多的辅导书,我们必须精心选择作业材料,求“质”不求“量”。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或出少量的习题让学生加以巩固练习,做到“少而精”。
2.口头作业
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反映英语语言能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尤其是在小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更为突出。这也正是在英语教学中提倡“听说为主,读写跟上”的理由之一。
我们的教材都设有一定的情景,表演对话内容既可以促进新旧知识的滚动,也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个性的平台。实践表明,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他们在创编对话的过程中,往往会蹦出连你老师都想不到的句子来,他们会把课外和n内学到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还会把各学科之间整合起来。小学生喜欢群体活动,让几个学生回家准备对话正符合他们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促进他们课外自觉认真地操练句型。在表演对话时,学生会添加自己认为合理的内容,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培养,交往动机也得到了强化。
3.其它形式作业
(1)实践型作业。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是教育的本原。
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学生的思维直接与感性经验联系起来,把学习内容形象化。可以留给学生辩一辩、演一演、让学生摘抄身边的英语,写单词画图画,制作相关单词或节日卡片、做调查报告等的作业,促使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动情,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多媒体作业。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录制”磁带,推荐学生收看电视或光盘中或电脑中他们喜闻乐见的动画英语节目。还有学校的闭路电视、英语广播、等都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社会习惯、历史文化、价值观念等等。通过诸如此类的活动,学生在了解异域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这类型作业充满了新鲜感,学生喜欢去独立完成,而且也较具可操作性。
(3)合作型作业。对于难度较大,时间跨度较长的作业,往往学生单人当天完成不了,教师可设计一些能各尽所能、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小组合作作业,如四人一组合编英语手抄报,四人各负其责,选材、编辑、美工、抄写、量裁录用,相互合作。学生的个性得到了一定的发了,合作意识增强了,有利于巩固班级凝聚力。
三、作业的检查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就需要在我们的文化、教育观念中,在我们的教育操作中,去探索并革除学生个性的一切旧观念和旧做法。作业的检查是作业布置这一教学活动中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教师不去批改检查作业,就无法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也就无法合理有效的开展以后的教学工作,那么不论多么精彩、多么科学的作业设计也就没有实际效用。
批改时应注意及时,重视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情和作业类型采用个别面批、学生互批、分类批改等方式;提倡对个别学困生展开适量的课外辅导,同时关注尖子生的发展和提高,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学法指导;对学生作业中有典型错误,要做好摘录,作为教学资源备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3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读书能力; 读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161-02
数学教材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教学工具。因为教材体现了数学学科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研究方法,体现了教学大纲中的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都离不开教科书;同时,学习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对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训练是有局限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知识急剧增加,学生今后将面临很多需要认识探讨分析和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都是无限的。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未来,这就使得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一、重视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读书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紧紧围绕课本进行的。学生读书的过程,就是数学概念规律逐步形成、理解、记忆和掌握的过程,也是智力逐步开发的过程。教学中,要处处以旧知识为基础,一旧启新,对新知识做题纲要式的讲解适当深化,不要面面俱到,一定要让学生带有疑虑,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解决问题,在深化旧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垂直迁移。
二、不同的教学环节,读书应有不同的方法和要求
读书要有层次,从粗到细,从表及里,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概念规律应从初读时对日常生活中现象经验或数学实践的大体轮廓的概略理解和规律的肤浅认识,经过几次读书,到复习阶段,达到对教材结构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比如预习时的读书,一般要求学生全阅,初步了解教材内容的骨架和线索,并找出重点和难点,给教师精讲,突破难点,讲清重点铺平道路;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或提示要点线索,要求读后解答问题,这样学生读书目的明确,读的踏实。思考有路子,自能事半功倍。对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术语,分析,论证部分,要求学生读书时勾出,并进行思考,然后教师就这些问题着重讲解,或教师针对性讲解,再让学生反复阅读,并结合典型思考领会其实质,课堂复习巩固阶段的读书时让学生初步巩固掌握刚学的知识,以加以理解,理清脉络,巩固记忆。方法是教师小结的基础上针对某一知识点读,不知作业的读书,则主要对作业题涉及的内容选读,学生带着问题,费时少,又始终处于有目标的积极思维中,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指导和帮助学生总结整理知识
中学数学知识横跨代数,几何,知识穿插错综复杂。学生往往理不清头绪,收不拢大纲,望洋兴叹。教师应指导和帮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提炼和重组。教师有知识的层次和层次间的逻辑关系。每节内容要弄清楚里面的知识点,读书识记理解就有了方向可循,储存于大脑就会容易,每章节每个单元由若干知识点发展构成,把它们整理出简明线索,即能做到由简驭繁,又能做到井然有序,眉目清楚,便于理解和掌握。就一章一本教材甚至一个阶段言,要弄清不同数学问题的纵向联系,形成面的认识,同类问题中既有数学问题的纵向关系,更有横向联系,相似的方法和相似的性质。如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的问题关系等,要弄清由知识点,线,面错综复杂,纵横交错构成的知识体系。因此,要求学生平时在分章节读书时一定要有分有合,既要理解某个章节内容,有不囿于此狭小的范围,要统管全局,避免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在已掌握相当知识的基础上对一本甚至几本数学知识达到系统整体的认识和理解,上下贯通,左右逢源,既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又能灵活自如的应用。实践证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正确的读书方法,学生的能力和成绩就能全面提高。
另外,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在掌握以上方法时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前合理设计
要根据课程内容和目标,以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确定合理的三维目标,确立切合实际的教学重难点,这是获得课堂效果的前提和方向,因此一节课要上的成功,不“误人子弟”,使得自己的教学富有成效,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就一定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设计。怎样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工作,应遵循三个原则:
1. 学习活动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识、知识和技能之上,不能建“空中楼阁”。
在制定教学设计之前,要充分了解学情,以各种形式获得学生的知识背景、技能水平,不能不切实际,照本宣科。
2. 教学过程应该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认识规律包括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一般到抽象等。要结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和习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巧设生活中的情境,去合理的引导和展现知识。
3. 学生的学习应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之上。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特别是一些抽象的知识和定理,需要事前做一些动手实践,或者教师列举相应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建立抽象知识的产生环境,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学生学起来就会觉得轻松、容易接受。
(二)课上注重实效
1. 注重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数学课堂上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和定理,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知识的思维环境和境界,而相反一味的追求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漂亮的动画,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可能破坏原有的课堂环境。
2.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交流氛围。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良好的课堂氛围有益于知识的产生和呈现,更有利于学生的巩固和提高。如果一个教师将自己的位置凌驾于学生和课堂之上,就很难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和谐的师生交流机制,这样课堂的效果就无从谈起。
3. 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所提出的每个问题从产生的形式上来看有两种:一种是动态生成,一种是课前预设。不管是动态生成还是课前预设都是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关键,问题的提出应该既注重生活“数学”,又要紧切课堂教学,问题的难易要适时适事。同时要注意提问者语气和姿态,对于回答问题的对象也应该有针对性,不能盲目提问、无效提问。
4. 数学课堂应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
对于数学课改而言,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增加数学动手实践课时,让学生从高深的知识殿堂回归到自己的现实生活,增加了数学课趣味性和实践性,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为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方向。不管是分组实践还是集体实践,都可以很容易让每个学生充分融入课堂,调动学习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加强课堂学生动手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自身参与教学,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感悟数学关系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
5. 强化练习,即时测评。
“一节课上的好坏如何,并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最终掌握了多少”这是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因此学生掌握了多少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和标准。检测是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随堂的配套练习,学生可以自查自己学习的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同时教师依据学生做的情况,点评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课外巩固和提高
课外的学习是课堂上学习的补充和完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少不了课外巩固和提高,从形式上看课外学习有两种:
1. 课外作业。
作业是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情况最有效的反映形式,通过作业,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依据这些信息,改进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同时,学生通过自己做作业,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内容。因此,对于课外作业,学生要做到精炼,教师做到精批。
2. 课外练习。
一位课改专家讲过这样一句话“只听不练等于白听”,可见学生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学生一方面要按时完成课本的基础练习,巩固双基;另一方面要通过配套练习册和相关的辅导书,进一步促进对课堂知识理解和掌握,扩展知识视野,提高解题的灵活度和多样性。此外,教师要加强督促检查,并将试题分为知识性、方法性、思想性三类有针对的给学生讲解,以提高练习的效果。
(四)善于反思,改进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现代教育;书包超重;减负;身心健康
一、从古代教育到现代教育
在古代教育中,教育的内容是以伦理道德为中心,比如“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等名言,都反映了一种道德的内在修养,这也是一种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在古代,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的道德内涵和修养,学习是发自内心的渴望和追求。而学习氛围比较轻松自由,师生关系如朋友,学生可以和老师同起同坐,学生可以反驳老师的观点,学生更可以是老师的老师。学习的内容也比较宽泛,不是老师规定学习内容,所以在古代更多是的追求一种精神的学习和理想的追求。考取功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古人可以在花前月下,对酒吟诗,可以满怀豪情,作画抒情,大胆随性;能拥有壮志情怀,豪放而不失优雅,安逸而不失激情,比如浪漫诗人李白,爱国诗人杜甫,田园诗人陶渊明。所以古人更多追求的是一种政治抱负,一种脱俗的生活,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可是现代人呢?他们焦虑了,急躁了,复杂了。他们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大部分家长想让孩子上好学校读好书,毕业后找个好职业,收入丰厚,生活无忧;还有家长认为,砸锅卖铁也愿意供孩子上大学;只有少数家长认为孩子有点文化就行了,不求大富大贵,平平安安过日子就可以了。
尤其在发达城市,大部分家长还是坚持认为要把孩子培养成才,或许也是家长虚荣心在作怪。渐渐地幼儿园小学化、小学生压力过大等现象,成为新时期的一股热潮,各种培训班、补习班的出现,也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家长们认同的观点。孩子在童年时期享受的是自由快乐,而不是整天在竞争的氛围中度过,这种压力更多的是家长和老师给的,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学,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等一系列名声利益,不断给孩子加负。因此在全国各地学校均出现了“小学生书包重量超标”的现象,更是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关注。
二、小学生书包超重
小学生的负担有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如此沉重的负担来源于两个方面:家长和学校。众所周知,面对升学的竞争,就业的压力,家长、学校对学生施加了更多的压力,在小学阶段,家长们就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情况,他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节假日、双休日送子女上辅导班,做习题,把时间安排得紧紧的,孩子们哪还有玩的时间啊!在家长们的教育下,现在的孩子思想过早地成熟,想着进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哪还有以前我们儿时的那份纯真快乐。但是这份压力的真正来源还是社会,现今社会用人制度过分追求高学历,使家长对子女的今后就业问题产生了担忧,如果进不了名牌大学,面临的就业问题就会更大,因此,不得不现在就让子女们承受这“不能承受之重”。
1.小学生书包超重的相关调查
新学期开学后,经常能看到小学生背着大大的书包上学、放学的身影。相关研究证明,如果学生负重超过体重的8%就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发育。然而,据温州调查显示,某日下午,在市区某一小学,学生正三三两两走出学校。记者用随身携带的体重秤,对13余名学生的书包进行了随机测重。一年级的况同学,书包重2.6公斤;三年级的李同学,书包重3.8公斤;五年级的张同学,书包重5.1公斤;二年级的蒋同学,书包重4.5公斤……记者粗略估算,平均每个学生的书包重约3.9公斤。随后,记者要求被测的学生拿出当天不需要的学习用品,再次测试书包重量发现:一二年级学生书包正常重量约2.2公斤,高年级的学生书包重约3.8公斤。对比之前数据发现,一年级的学生书包重量基本正常,重约2.5公斤左右;而高年级的小学生书包超重普遍,基本为4.6公斤左右。记者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书包“重死了”,应当“减肥”。记者注意到,一些学生刚出校门,家长们就赶紧上前将书包摘下背在自己身上。
为何小学生的书包如此之沉?在征得学生及家长的同意后,记者打开了其中几名学生的书包。在被抽查的学生中,独自扛着书包回家的二年级学生小良格外引人注目。小良身材瘦小,可背上的书包却十分“饱满”。记者用秤测了下,书包重约5公斤,而小良的体重仅23公斤。打开小良的书包,除了当天上课所需的语文、数学课本外,还有两本字帖、一本字典、两本课外读物、一把雨伞、一个文具盒、一个盛满水的大水杯以及一摞作业本和卷子。“每天背着这么重的书包上学,重死了。”小良说,虽然妈妈每天帮着清理书包,但是背上的书包依然很重。
除了书本数量较多,记者还发现,不管是教材还是练习册、作业本都是大开本的,纸质较厚、印刷精美。因为书本变大,“质量升级”,其重量自然随之增长。此外,不少学生使用的文具盒等学习用具个头较大,包装精美,一只圆规的包装盒重量甚至比圆规重。
前来接孩子的一谢姓家长说她每天都帮孩子清书包,但小孩每次都执意要把所有的东西带齐了才去上学,“家长拗不过,心疼孩子,所以只好自己接送背书包”。
对于家长们的苦恼,站在一旁的成成妈妈发表了她的经验,首先,在给孩子选书包时,好不好看在其次,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选择材质轻薄的书包;其次,能不用铅笔袋就不要用,放两支笔就够了;最后,每个学生都要抄写一份课程表,及时整理书包,上学时把多余的书本留在家里,不要带过多的课外书,不要带水杯等。
还有在市区府东路实验小学附近,记者用身上所带的电子秤,对几名学生的书包进行随机抽查。一年级学生阳阳(化名)先把自己的书包打开给记者看,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课本、作业本和必要的文具外,“超额”的东西是一个装了三分之一水的水杯。记者把他的书包放在电子秤上称:3.4公斤。“书和本子都是今天上课必备的东西,其他课本和资料没让他带。”阳阳爸爸一边接过儿子的书包一边说。3.5公斤――记者称了称五年级学生成成(化名)的书包,只比阳阳的重了0.1公斤。翻开成成的书包,课本基本与阳阳的一致。阳阳比成成低了4个年级段,可他们的书包重量为什么差不多?就在阳阳爸爸无比惊讶的时候,记者发现成成的书包是用材质很轻的布料做的,而阳阳的书包虽然好看,材质却很厚重。记者将阳阳的书本全部拿出再称,“书包净重1.2公斤”。而成成的书包净重只有0.5公斤。相信这种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是普遍存在的。
2.书包超重的原因分析
书包加重的原因有许多。第一,书本的增多。目前,小学课程除了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必修课外,还有社会、科学等新增科目,再加上音乐、图画,动辄十多门。大部分小学,一天需要上6节课,基本没有重复的课程,学生得带课本、练习册、作业本、文具等,如此一来,学生每天携带东西可真的不少。还有的学生把厚厚的字典随身带着。有少数家长甚至额外给孩子增加很多课外作业,辅导用书一本又一本地买。第二,孩子额外带的一些东西,比如水壶,铅笔盒,一些吃的用的东西。第三,未及时清理,书包里面的杂物残留下来,也可能加重书包的重量。
因此,我们在温州某小学对家长和孩子做了问卷调查,发现孩子书包增重有两个现象:一个就是学校课程内容增多以致书本增加,加以老师布置给孩子太多的作业,以及老师要求学生购买的一些课外辅导书;另外一个就是家长买给孩子的课外资料。有95%的家长表示赞同学校的做法,虽然会觉得心疼,但觉得为了孩子以后考好的学校也没关系,仅5%家长抱无所谓的态度,更没有家长觉得应该给孩子减负,要求学校少给孩子作业。另外我们还对孩子做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孩子感到非常疲倦和劳累,每天都有大量的作业,周末还要去参加补习班,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很少,他们渴望自由和快乐,轻松地学习,愉地地生活。
3.超重的书包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对策
每天孩子都需要背这么重的书包,是否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产生影响?就此,我们咨询了市中医院骨伤康复部医生。据专家介绍,过重的书包会对孩子产生长期性的不利影响。当书包的重量超过其体重15%后,身体这些部位肌肉的工作强度会大幅度增加,而且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疲劳。如果让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长期背着沉重的书包,会造成肌肉的疲劳和躯干的前倾,最终会导致脊柱变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驼背。小学生长期负重,容易造成脊柱侧弯变形、O型腿或X型腿,足弓可能被压成扁平足,还容易造成孩子过早地骨化完成,从而达不到本该达到的身高。如果双肩背书包过重,孩子容易出现驼背现象,如果长期单肩背包将特别容易发生脊柱侧弯,出现高低肩膀现象,孩子的书包重量一定要引起重视。还有研究发现,学生如果连续20分钟背重量占体重15%的书包,其脊椎便会矮缩6至8毫米,长期下去更会引致腰背痛、脊柱侧弯,加大“长得慢,缩得快”的快速老化风险。
那么有没有相应的对策呢?不少家长提出了为学生减负的方法,如尽量采用小开本的书本,放学后只带写作业需要的书本回家。同时,教师与校方表示,要培养孩子勤理书包的习惯,只带当天上课所需要的书本,不要把所有东西都装进书包。家长在为孩子购买书包及文具时,尽量不要选择功能多的书包和包装十分精美的文具,以减轻学生书包的重量。教育部门也可以禁止学校征订教辅资料和参考书。学校也可以要求学生每天晚上依照第二天的课程表收拾书包即可,不允许带自己买的教辅书。同时,也不提倡把无关紧要的课外书和零食带到学校。
是否可以将当天不用的书本放在学校呢?首先,由于升学的压力,家长希望孩子每天都学习,就算当天没课程,都要复习其他科目。学校允许学生把暂不需要的书本留在学校,但没有课本,学生回家无法复习和预习。同时,学校书桌柜台不是很大,学生取书不方便。加上安全问题考虑,一般不提倡将东西放在小小的柜子里。
三、书包超重还是作业“超重”?
为了把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拯救出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玩耍时间,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减负”已是个老话题。学生的负担显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在校的时间,比如书包的重量……不过,这只是表面的现象,最终的根本还在于应试教育,还在于我们的考试制度和中考、高考选拔制度。因此,无论怎样减负,只要考试的“指挥棒”没有改变,减负就很难落到实处。
规定书包不得超过体重的10%,这种提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虽然,体重是按照标准体重,可是书的重量与学生的负担不是成正比的。有些书很重,可是对于学生来说却不是负担,反而是一种享受。退一步说,书包不得超过体重的10%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以整个学期的书包重量为准,还是以每一天的书包重量为准?如果重量超过了,让学生将书放在学校里,不就轻了?教师要想让学生增加负担,有的是办法,却不一定表现在书包的重量上,比如让学生做讲义,做好了订正了就交回到教师那儿。其他人看不出来,但学生的负担却是实实在在的,这种方法在我们教师中很流行。对付减负的检查,学校有的是办法。可教育部门的检查总显得很滞后。减负喊了这么多年,未见学生的负担减下去。恐怕现在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已经有了坚强的抵抗力。教育部门如果真想使学生的负担减下去,就应该在实质上做文章,在制度上创新,而不是在书包的重量等表面上做文章,那样只能是变成一场减负的游戏,变成减负史上的一次无效劳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改变的情况下,真正能为学生“减负”的方法只有一条,就是学校要走“轻负担,高质量”之路,教师们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教学改革,总结出在课内、课外有效可行的教学经验,严格控制作业量,精心安排,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受学生欢迎的作业。就内容来说,作业既要突出新知识的重点,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既要考虑巩固“双基”,又要注意发展智能;既要面向大多数,又要照顾两头。形式上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如有口头的、观察性的、思考性的、实践操作性的作业,有时,根据教学需要,还可让孩子自己设计作业,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并且布置作业因人而异,既有统一的必做作业,也有选择性和自主性的作业。另外,学校和家庭应该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环境,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的身心过于疲惫。
参考文献:
[1]半数孩子书包超重 你家孩子书包里装了些啥[N].温州晚报,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