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个小金人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技巧训练01
故事:最有价值的小金人
传说古代曾经有个小国的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小金人,个个光彩夺目,这让皇帝非常高兴。可是这小国的人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说:“这三个小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大臣们左看右看,看了很长时间,也没能看出个所以然来。于是,皇帝和大臣们又想出许多办法,他们请珠宝工匠来检查,结果是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来了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插入第二个金人的耳朵,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了出来,而把稻草插入第三个金人的耳朵,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
老臣对皇帝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皇帝赞许地点了点头,使者也默默无语,答案正确。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个小金人,把稻草插入他的耳朵里,稻草就立刻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说明忽视信息,让信息左耳进,右耳出的人,根本不去关注别人的话。这样的人,在组织中常常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样子,沉迷于自我的世界,不关注外界的事情。
第二个小金人,把稻草插入他的耳朵里,稻草从他的嘴巴里直接掉了出来,说明第二个小金人是那种对信息不加判断的人,长了个大嘴巴,把听来的事情,不加判断就进行传播,不知道什么事该传播,什么事不该传播。任何组织中,都会有这样的人员,而且还可能比第二个小金人,更加麻烦,在传播过程中添油加醋,四处散布。对于企业来说,这样的成员,有时候会引来很多是非。
第三个小金人,稻草从耳朵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他是那种能够做到 “善于倾听,分辨是非,消化在心”的人。因此,这就是最有价值的人。
可见,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经理人在沟通中要学第三个小金人那样,能沉住气,重视倾听,三思而后说。
技巧训练02
倾听的内涵
倾听是接收口头和非语言信息、确定其含义和对此作出反应的过程。
——国际倾听协会说到“听”,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人的听觉器官对声音的生理反应,认为只要耳朵听到对方的话音,就达到了“听”的目的。
其实,倾听的内涵非常丰富。在古汉语中,听的写法为“聽”,从字面上分析,首先是偏旁中的“耳”,指的是语言中的信息大多是通过耳朵获取的,语速、语气、语调的变化都能体现出一定的信息,捕捉这些微小的变化都要依靠耳朵。但是,仅仅用耳朵倾听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身上下积极配合,共同来捕捉和解读对方传达的信息。其次是在偏旁“耳”的下面个“王”,指的是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关注对方,以对方为主。在部首右边,有个“四”,这是“目”的异体写法,代表眼睛,指的是在倾听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到眼睛,通过眼睛可以和对方保持目光上的交流,传达一些微妙的思想和情感。观察对方的身体姿势,也能分析出一些有用的谈话信息。同时,在字的右下方,还有一个“心”,指的是听不仅仅是外在器官的参与,更是内心的关注,要用心体察对方的真实意图,这样才能明白对方话语的意思。
西方谚语说:“用十秒钟时间讲,用十分钟时间听。”中国也有句老话叫:“说三分,听七分。”可见在语言沟通中,“会听”甚至比“会说”还重要。在对财富排行榜500强企业的一项调查中,59%的被调查者回答他们对员工提供倾听方面的培训。研究者还发现,在良好的倾听技巧和工作效率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接受了倾听能力训练的员工比没有经过这项训练的员工工作效率高得多。
倾听是企业管理沟通中的关键环节,善于倾听的管理者可以给员工留下良好的印象,激励他们畅所欲言,这样不仅可以让管理者获得重要的信息,更有助于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同时,对于缺乏经验的管理者来说,倾听还可以增长知识和经验,减少或避免因为不了解情况而出现失误。
技巧训练03
消除倾听的障碍
在沟通的过程中,造成沟通效率低下的最大原因在于倾听者本身。研究表明,信息的失真主要是在理解和传播阶段,归根到底是在于倾听者的以下主观因素:
(1)自我为中心。人们习惯于关注自我,总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在倾听过程中,过于注意自己的观点,喜欢听与自己观点一致的意见,对不同的意见往往是置若罔闻,这样往往错过了聆听他人观点的机会。
(2)先入为主的偏见。先入为主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如果你臆断某人愚蠢或无能,你就不会对他们说的话给予关注。
(3)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许多人认为只有说话才是表白自己、说服对方的唯一有效方式,若要掌握主动,便只有说。在这种思维习惯下,人们容易在他人还未说完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打断对方。
(4)心不在焉,转移话题。如果注意力不集中,那么你只会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倾听上;如果你觉得对方的话无聊或让你感到不自在,可能会改变话题或者讲笑话,终止对方谈话的思路。
认识到倾听过程中的主客观障碍后,要主动采取措施予以克服。下面是一些在倾听中要特别注意的细节:
(1)创造有利的倾听环境,尽量选择安静、平和的环境,使传递者处于身心放松的状态。
(2)摆出有兴趣的样子,端详对方的脸、嘴和眼睛,尤其要注视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传递者的外表。这样能帮助你聆听,同时,这是让对方相信你在注意聆听的最好方式。
(3)尽量把讲话时间缩到最短。当讲话时,你便不能聆听别人的良言,可惜许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
(4)平和的心态,倾听中只针对信息而不是传递信息的人。诚实面对、承认自己的偏见,并能够容忍对方的偏见。
(5)保持耐性,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抑制争论的念头。注意你们只是在交流信息,而非辩论赛,争论对沟通没有好处,只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学习控制自己,抑制自己争论的冲动,放松心情。
(6)不要过早作出结论或判断。当你心中对某事已作判断时,就不会再倾听他人的意见,沟通也就被迫停止。
(7)不要以自我中心。在沟通中,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才能够进行倾听。但很多人习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不太注意别人,这容易造成倾听过程的混乱和矛盾。
生活中的我们,被各种各样的情绪所包围。无论是喜是悲,都为生活增添了一份味道。而在一切都有可能发生的动画世界中,存在于大脑中的“情绪”,都成了实实在在的“情绪小人”。《头脑特工队》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1岁小女孩莱利身上的故事。生活在她脑海中的5个“情绪小人”,分别叫做乐乐、忧忧、怕怕、厌厌与怒怒,他们是控制莱利日常生活与喜怒哀乐的指挥官。因为一次意外,乐乐、忧忧不幸走失,只剩下怕怕、厌厌与怒怒三个小人掌控着莱利的情绪。三种负面情绪不仅让莱利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原本开朗乐观的她变成了愤世嫉俗的幽怨少女,也深深地影响了她的学习与生活。因此,情绪小人们必须齐心协力,展开一场奇幻冒险,从而化解这场危机,让主人莱利的生活重回正轨。
光看剧情,你就能想象到这将会是一部创意精巧、构思巧妙的动画电影。影片导演彼特・道格特应该算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他所执导的动画电影《怪兽电力公司》《大眼仔的新车》《飞屋环球记》均取得了不俗的口碑以及不错的票房成绩。其中,《怪兽电力公司》《飞屋环球记》都曾获奥斯卡金像奖多项提名,并最终收获了小金人。
这部《头脑特工队》是导演彼特・道格特耗费5年时间精心打造的动画巨制。据他介绍,影片的灵感来源于自己看到女儿成长中的变化,“我发现她长大后,不像小时候那么活泼,我就会想,她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于是便有了创作这部电影的想法”。而他也毫不掩饰,影片的创作难度相当大。因为彼特・道格特必须完成两条故事线的讲述,一条是对小女孩真实生活的描述,一条则在叙述情绪小人的冒险旅程。创造初期,制作团队一共考虑了27种不同的情绪,最终挑选出“快乐”“恐惧”“厌恶”“悲伤”“愤怒”5种最具代表性的情绪,力争让“情绪小人”们将各自的情绪特点最大限度地呈现在银幕上。
通过他对自己艰难人生的描述,所有人都明白了他能回答出电视节目里的那些问题绝非偶然和作弊。随着他的回忆,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是除了他的人生经历外,还有就是他能答对如此之多的题目的真实原因――从他的生活经历中都能够找出每道题的答题线索,他能够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得到启示。当大家消除了杰玛作弊的疑问后,另一个神秘问题又盘踞在大家心头:如若真如杰玛自己所说那样,参加该节目并不是对金钱和财富的欲望,那到底是什么力量在促使这位“街头仔”参与到这个节目当中并坚持到最后?令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巡视员和超过千万的电视观众都大跌眼镜的是,他这样做仅仅是为了找到昔日的恋人拉提卡,因为她是《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忠实拥趸。新的一天就要来临,杰玛将会给出最后一题的答案。他能不能找回拉提卡呢?
最后一个问题是“请说出三个火的名字”,杰玛并不知道,于是他使用了电话求助。电话打给他的兄长舍利姆,接听的却是拉提卡。杰玛听到她的声音固然兴奋,但可惜拉提卡也答不上这个问题。于是杰玛猜了一个答案,可喜的是他猜对了!而此时舍利姆为了能让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也与黑帮老大同归于尽。那天晚上,杰玛与拉提卡终于在火车站相见。他们忘情拥吻,有情人终成眷属……
常看欧美电影和电视的观众也许会注意到,印籍或印裔的演员出镜率越来越高。英语亦然是印度的主流语言,不少的欧美企业开始把业务外包到印度。在科技这辆压路机逐渐把世界轧平的过程中,印度是第一站,欧美文化也不断地倾泻注入了这个国度。从开始英式印度英语逐渐转变到今天的美式印度英语,印度俨然成了一个多文化交错的国度。年初看的一部喜剧片《世界是平的》(Outsourced),就有着印度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汇和冲突的描写。如今的印度,是世界的印度。当中国在努力做大国崛起的同时,印度也在以他们的方式追逐崛起。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以下简称《贫民富翁》)的背景呈现给我们的是另外一个真实的印度。一个类似于《开心辞典》的现场问答电视节目,一场平民竞夺亿万现金激动人心的电视秀。由于主持人怀疑这位年轻人作弊而加以拷问时,这位年轻人暨影片的主角用自己十数年的生命把问题解释了清楚:答案来自于三个贫民窟孩子的成长故事和生存经历。影片通过这三个孩子的经历展开的,他们的遭遇,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感受。短短两小时讲尽了生命的波折和酸甜苦辣,同时在这些故事后面,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也变得立体起来。在影片里我们看到兄弟之间的相依为命,看到兄弟命运的分道扬镳,看到感情的坚持,看到百万富翁的梦想成真。让我们感叹影片里人物的命运并为他们担忧或欣喜,也让我们看到了印度的另一面:充斥着贫穷和暴力的孟买,充斥着丑恶和肮脏的社会环境。回想一下2008年,我们自己所处的社会何曾缺少过丑陋。但如同影片给的美丽结局一般,继续生存在这个社会是因为我们坚持认为我们一定会努力去改变并且终将改变。
一、民族的特色引导了国际的潮流,成为新的时尚卖点
博伊尔的导演风格和阿迪加的写作方式都是写实性的艺术表现手法。电影和小说虽然是关于印度的,但是它们更多的是讲述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以一种能够勾起人们想象的方式娓娓道来。其中的画面、情感、信息的传递都是超越文化的,具有世界性、普遍性。
相对而言,中国的小说和电影也许仅仅局限于中国特色。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电影工作者们拍出了很多非常不错的电影,把中国特色拍得非常典雅精致,虽然有点让人审美疲劳。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讲述中国的电影以独特视角一点点向我们展开中国的另一面,而这一面仍是西方无法欣赏和体味的。也许中国电影在等待像鲍尔与印度这样的结合模式,等待某个人来到中国并能写实性地在电影中展现中国这个地方本身的情况。
二、电影成功的背后是低成本PK高座率
中国人似乎总是对国外大奖情有独钟,其中犹以文娱界为甚,就拿电影界来说,几乎每拍一部“大片”,都要把冲击“奥斯卡”当作最终目标。而今,中国数部票房“喜人”的大制作却远不及近邻印度一部堪称“贫民电影”的《贫民富翁》。难道中国人拍不出好电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我们不那么追求什么国际大奖的年代,好电影还是层出不穷的。或许那时的电影没有过亿的票房,没有超一流的特技制作,没有动辄成千万上亿的资金投入,但我们仍旧拥有过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影片,甚至十几年几十年后,那些今日看起来有些粗糙的表演仍旧能震撼我们的心灵。可为什么如今我们有了大投入,有了大明星,有了大导演后,反而总是拍一些“叫座不叫好”的影片呢?虽然票房一路飙升,“骂声”却也不绝于耳,何故?
我认为原因可能是很多中国电影人和影片已经背离了中国电影的本身。追求花钱如流水的高投入,追求惊爆眼球的大场面,追求所谓一线巨星的加盟,追求上映前铺天盖地的舆论宣传,却惟独不见追求影片完美的艺术表现和深层次的人性解读。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贫民富翁》,投资远不及国内某些“巨制”,没有一提名字震倒一片的大明星,没有庞大的发行规模和舆论宣传,只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一个甚至可以说很平凡的故事,却照样拿了一堆小金人。拍电影不是比花钱,比明星,比制作,比特技,而是一种文化上的比拼,一种心灵上的战争。
再者,中国近年来的影片似乎带有太多的“投机”色彩,为了得奖而拍影片,为了冲击奥斯卡而制作的痕迹过于明显。看看某些影片照搬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套路,跟在别人身后邯郸学步。不但没学成炼制“大片巨制”的秘籍,反而丢掉了本有特色的中国电影“心法”。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电影把奥斯卡丢了。要是中国电影人有点气节,咱踏踏实实地拍自己的电影,勤勤恳恳地反映中国的文化元素,兢兢业业地打动你身边的中国观众,也许当中国电影不再那么功利的时候,小金人反倒触手可及了。
三、现实文化的背后是政治
为什么中国拍不出《贫民富翁》这样的电影?如果进行百万竞猜,这肯定是一道送分题。因为答案并不深奥。不如换个提问方式:假如中国拍摄《贫民富翁》这类电影,会出现什么情况?根据以往经验及可能性,首先导演和制片公司不会想去碰这类既敏感又不一定卖座的题材。《贫民富翁》拍摄过程中,一直也受到票房预期的困扰,何况这是在中国。可以说,内地导演已经习惯了专拣软柿子捏,挑一些讨好又卖座的电影题材。还有些大导演把天才和勇气用在挑战商业大片上面。即便有人不知趣送上剧本――我们并不缺乏这类素材,导演甚至不用看完第一页,恐怕也会马上丢到一边。就算有的导演――贾樟柯有这种可能――绞尽脑汁说服投资方,想拍这么一部反映现实的电影。还可能遇到的情况是,刚到电影立项(审查)这一关就过不去了。这个政策基本上可以把所有的《贫民富翁》题材打入冷宫。所谓“地下电影”,就是这个意思。
很多观众们对她的印象可能会停留在,
《大唐歌飞》里倾国倾城的许合子,
《夏日里的春天》里活泼可爱的李春天,
又或者是《旗袍》中美艳智慧勇敢于一身的关萍露。
但正是因为2012年的全面爆发,
马苏有了更多让观众熟知的代号,
上半年她穿梭在各种时装剧中,
不亦乐乎的演着“都市小媳妇”,
当观众还在津津乐道,
她在现代戏《北京青年》中的精彩表现时,
她马上带着新作再次杀入观众视线,
白发红唇她成了新一代“白发魔女”。
出道十年,终拿小金人
就在采访到马苏的几天前,她刚刚拿下第九届金鹰奖“观众喜爱女演员奖”,看着她在台上激动的说着得奖感言时,真的很为她高兴。十年对于一个女演员意味着什么,很多人都从少女演到了媳妇,幸运的也许能一夕爆红,而更多人就像马苏一样,细水长流般不断累积能量,厚积薄发。记得第一次看马苏的作品,是2002年央视的那部《大唐歌飞》,当时她还是北影的在校大学生,之后的十年里她演过学生、演过保姆、演过特务、演过医生。你很难去定义马苏的戏路,前一秒她还是倾国倾城的美艳贵妃,后一秒可能就是大大咧咧的都市傻大姐,也许就是没有任何角色限定,才让她一直走到了今天,走到了金鹰奖“观众喜爱女演员”的领奖台。
相较于的现代戏里那些大大咧咧的一根筋女孩,戏外的马苏鲜少出现在大众视线,马苏坦言进入演艺圈十年,还一直没有适应娱乐圈,“我不喜欢在公众场合说话,每次都会很紧张,怕自己说错了。”可是一旦走进片场,马苏又恢复了她大大咧咧的男孩子性格,拍戏时经常为了画面效果不管不顾,甚至被同行封为“小马哥”,“我不会去考虑拍出来形象好不好看,只要是剧情要求,都会全力去做好,可能大家觉得这样比较爷们。”
“我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前面的路不容易,后面的路也许更艰难,可是美好景致一定要登高才能看见全貌。”表演是马苏挚爱的事情,她会为了有突破性的表演牺牲自己的形象,但是作为一个明星,她却显然不在状态,她不喜欢被大众把她当笼中鸟一样围观讨论,这也许就是东北女孩的率真和洒脱。
今年对于马苏,真的是意义非凡,上半年她签约了新东家,成为了内地最大的影视公司华谊兄弟的一员,几个月间一连多部的都市题材的家庭剧,一度成为马苏的“小媳妇”季, 从《AA制生活》、《小夫妻时代》,再到刚刚热播完的《北京青年》,她说“因为我是80后,就趁着还年轻多拍些青春家庭剧,算是为我们80后做点事吧。”在剧中看着马苏面临着和我们一样,关于青春,关于生活,关于爱情的种种问题时,突然会发现有一个接地气的女演员,说出了我们的故事,这样感觉真好。
W周刊:当时你拿到第九届金鹰奖“观众喜爱女演员奖”时,说这是你十年的梦想,看的出来你很激动也很兴奋,这个奖杯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马苏:那个时候真的很激动也很紧张,上台的时候感觉自己腿都在抖,因为金鹰节是两年一届,这是第九届,办了整整十八年,而十年前我开始为梦想出发,拍了十年的戏能得到这个“观众喜爱女演员奖”,对我是很大的一种肯定吧,所以这个小金人对我意义非凡。
W周刊:其实今年对你的演艺生涯来说,真的是个很大转折,你上半年签了新公司,成了华谊兄弟的艺人,之后就感觉你的曝光度和作品就接踵而来?
马苏:我读书的时候是北京电影学院,我就想读书读最好的,那公司也要签国内最好的,华谊是一个特别专业的经济公司,虽然我们每个一人就配备了两个工作人员,但就是这样规范的团队,我们三个人就能走遍天下。不过今年也真的很幸运,之前几年拍的戏全部在今年扎堆播了。
W周刊:今年我们最常见到的你的作品,就是都市家庭剧,你把各种小媳妇都演的入目三分,为什么这几年会侧重这类型的电视剧?
马苏:我之前的几年时间里拍了很多年代戏、谍战戏和苦情戏,《旗袍》拍完后我大伤元气,因为角色离自己太远,心里特别累。 在《30岁你好》之后,我改变了观念。既然我自己就是80后,为什么不趁着还年轻,拍一些跟自己贴近的作品? 所以也算是为我们80后做点事吧,通过这些剧告诉大家年轻人要理性要勇敢,生活没有对错,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开心的,就问心无愧了。
魔女不是人人都能当的
就在大家还在热议《北京爱情》中“重走一次青春路”的话题时,又一部马苏的电视剧在全国热播了,这一次她不再是讨喜的短发俏媳妇,极具颠覆的成了新一代“白发魔女”,虽然这不是第一次看马苏演古装,也不是第一次看她浓妆艳抹的演坏女人,但这样白发红唇,独霸天下的妖女气势,还真的把我们给震慑住了。
其实关于“白发魔女”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只是这次全新版本是由“四爷”吴奇隆担当制片人和主演,他和马苏上演一段虐恋情深相当令人期待。剧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一袭红衣裹身的马苏,长发如丝满头尽白,眼神凌厉冷漠,杀气十足,颇有魔女风范。只是霸气外露的“白发魔女”,可是让马苏在拍摄时吃足了苦头,大爆“魔女不是人人都能当的。
值得一提的是,《新白发魔女传》今年4月底开机,现在就接档《轩辕剑》,在湖南卫视第一周播剧场每周末播出六集,从拍摄到播出不足五个月,令网友大呼这后期速度简直如同开外挂一般,“一直以为最快也要等到年底,现在马上就要播出了,这是要逆天。”据了解,该剧在拍摄的时候就对品质方面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并且尝试了边拍边剪辑,甚至在拍摄的时候,电子动画部门就在拍片现场进行后期处理。这样“边拍边制作边播出”,开创国内先河,《新白发魔女传》也确实有希望创造一个电视剧制作的奇迹。
W周刊:看见你今年很忙啊,刚刚《北京青年》才播完,9月《新白发魔女传》就出来了,这样一部接一部的感觉怎么样?
马苏:其实我也没有想到,这几部戏今年要上了,只能说自己运气比较好吧。其实《新白发魔女》是8月才拍完的,没想到9月湖南台就要播出了,毕竟古装剧,尤其是这样的武侠剧,后期制作特效什么的真的很重要,这样的一个大逆转,一周播六集,对幕后工作人员是个大挑战,他们都说,不是魔女头发白了,是他们头发现白了。
W周刊:你之前也有演过古装,但多是温婉型的美女,这次《新白发魔女传》大戏特别多,和之前拍古装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马苏:特别不一样,我是“魔女”嘛,所以打戏特别多,拍的时候很辛苦,在剧组我差不多瘦有两圈,每次掉威压我都晕高,前一秒我心里还很纠结,被工作人员推出后,我马上要表现的很矫捷很灵活的样子,落地的那一刻,我一般都是闭着眼睛的。
W周刊:之前就有很多版本的“白发魔女”,你觉得你这一版的《新白发魔女》,会带给观众怎样的感觉?
马苏:其实我也有看过林青霞的电影版,我觉得武侠剧就像大人世界的童话,虽然有时间的距离感,但还是可以让大家有共鸣,让观众和剧中的人物一起感动,一起哭,一起笑。不过电影版就是短暂神秘,你想把一个电影拍成四十集的电视剧,中要加入多少曲折的故事。应该会给观众一个不一样的“白发魔女”。
W周刊:那你自己又是怎么定义这个魔女的呢,这个角色算是正派还是反派?
马苏:很多人觉得“魔女”就是杀人放火的妖女,其实“白发魔女”很有现在年轻人将爱情进行到底的样子,她在剧中17、8岁就像现在的90后一样,为爱疯狂,最后因爱生恨,为爱情着了魔,成为了魔女,所以很难去定义这个角色的性质。
谈恋爱就是奔着结婚去的
之前有传言说马苏在事业上升期时,为了男友孔令辉牺牲掉很多戏,现在签了新公司是要努力把戏补回来。不管是否真有其事,如今不是片场拍戏,就是全国各地跑宣传的马苏,看似真的没有太多时间留给男友,两人爱情长跑十年之久,却迟迟没有走进婚姻的殿堂,究竟何时结婚一直是外界关注的话题。
较于当下其他女星对自己感情的侃侃直谈,马苏则表现的保守很多,对自己的感情不愿多说,也许也就是私下最真实的马苏,毕竟不是每个明星谈恋爱都一定要秀给大家看。但对于婚姻马苏则表示,“我们恋爱这么多年了,如果有这个缘分的话,等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自然会有结果。谈恋爱肯定都是冲着结婚来的,结婚的时候大家都会知道。”至于为什么没有传出消息,马苏笑称:“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容我慢慢告诉你们。”
而最近和马苏在《北京青年》中饰演情侣的好友李晨,因为送女友张馨予心形石头事件,被推向的舆论的风口浪尖,马苏力挺好友,希望大家“用正能量看待他的爱情”,被问及是否介意男友送给与前女友一样的礼物,马苏直言,“我觉得很棒啊,说明他是很细腻很真挚的人,不代表他送给过前女友的东西就不能送给我,因为我相信他的感情是真的。”
W周刊:最近李晨的石头事件抄的沸沸扬扬,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马苏:其实我觉得这是人家的私事,我们都不是当事人,根本体会不到人家心里是怎么想的,鞋穿在脚上合不合适,只有他心里清楚。我觉得李晨是一个很实在很正直的人,因为这个事我有给他发过短信,说什么事过了一阵就没事,因为你本来就是很正派的人,不用去理会这些流言。所以也希望大家能给他一些空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W周刊:在北京爱情中,给大家传递“重走一回青春路”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你会作出同样的决定吗?
马苏:这个倒不会,因为我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不管未来怎样,我都不会去做限制,走在任何一条路上都会看到不同的风景,真的不要太在乎成败,人生就只有一次。
W周刊:这两年你一直都在拍戏,那平时你都是怎样维系感情的呢?
马苏:其实感情是放心里的,维系需要靠双方彼此理解和包容,凡事都要彼此关心,小事都要处理的很好,重要的是两人的心要在一起,如果心不在了,怎么维系都会很难。
1月26日,一个来自杭州昵称为May的QQ号,在请求通过好友的附加消息里只两字:戒指。
“我想定做一对戒指,”May说,“18K的,宝石要锆石,可以吗?指圈号是15号和16号。戒指内圈刻字,大圈刻地久天荒爱,小圈刻海枯石烂情。”
May在网上把款式发给唐婉,首饰设计专业出身的唐婉看到发过来的设计图,不禁一惊:太漂亮了。
谁在定制珠宝?
唐婉是北京一家珠宝公司的设计师,同时,她也在网上开店经营自己的珠宝定制生意。确切地说,她的珠宝定制生意在两年前还在做实习生的时候就开始了。那时,唐婉还没有自己的网站,她只是在分类信息网站上发帖子,给别人做珠宝定制。
什么人会定制珠宝呢?
根据唐婉两年的从业经历,一般分成如下三类。
第一种是特别有钱的人。“他们位于社会顶层,经常参加一些盛大宴会。珠宝作为一种奢侈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虽然cartier和Tiffany的光芒那么耀眼,但是难免出现‘撞衫’情况。于是出现了定制服务,就像《色,戒》里梁朝伟送汤唯的6卡拉。”唐婉说。
但有钱人有时也不喜欢高端品牌,他们直接上网在分类信息网站里搜索珠宝定制,然后发现发帖的唐婉。
康先生是一位做石油生意的东北人,他有两个嗜好――健身和珠宝。康先生的需求是:把一张照片里的肌肉男做成一个18K盒小金人。他在网上搜索出唐婉的电话时,唐婉还在实习。东北人见到唐婉时心都凉了:这么一个小丫头能做得出来吗?“当唐婉答应下来时,东北人心想: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这是唐婉做得最痛苦的一个作品,作品要不断地改动,工期拖了20天。但最让唐婉印象深刻的还不是工期的痛苦,而是东北人对她的信任:“在做肌肉男的时候,他没叫多少钱,他直接问能不能做出来,只要能做出米,多少钱都可以。而且,平时客人给我饯时,我都会开一个收据。但他把饯给我后,收据都没要。”
第二种喜欢定制的人是浪漫的大学生,他们喜欢在圣诞节、情人节送给情侣一件首饰。今年的情人节恰好在年假期间,脚婉接了好几个情侣对戒的活。
小孩们的想法很多时候比作为设计师的唐婉还要有创意。有一次唐婉接到一个活。男孩拿着一个u盘的卡芯来,让唐婉在这个u盘外面包上一层银,上面刻上他和女友的名字。
另一个男孩要做的是一个银饰吊坠,他给唐婉画了一个图,说在圈里做一只企鹅,企鹅和圈要是活动的,但那只企鹅不能像QQ的那种企鹅――太俗了。然后,在外面的圈上刻上这样的字:“三十年内,如见此物,有求必应,用后归还。”据说,这是送给一位神秘女孩的。
“每个人的心里都跟他的女友有一个爱情故事。”庸婉对他们的爱情很感慨,“他们把故事告诉我,让我把这个故成一双戒指、一个吊坠。无论是饰品还是他们的爱情,都是独一无二的。”
第三种人是青年结婚一族,他们需要一双钻戒,并且知道自己买裸钻组装加工,要比商场里买便宜。这类客户里出了唐婉销售额最大的一单。
唐婉说:“例如商场里同样ICT的钻戒,vs级别,F色,3E切工,司以看到八心八箭,打完折要9万多,我这里5万就够了。”
从银饰、K金到钻戒,唐婉的生意刚刚起步,现在一个月有两三千块钱的利润。
刚刚起步的珠宝定制
1月30日是个周六,唐婉背着小包就来到北京洛克珠宝城。打电话问路后,走到三楼后厅里一个几平方米大的小铺前。门前还没有挂招牌,三个师傅正拿着镊子在案前摆弄首饰。墙是新漆的,木案桌的表漆却已经褪色。
这是唐婉第一次来到这个刚开张的珠宝城找上品雍华珠宝店的老板娘姚小计。她是来还钱的,她还有3000多块钱的账款没结,这是过去两周唐婉在这里定制珠宝的加工费。唐婉在姚小计的加工店做活已经一年多了。创业以来,唐婉换过几家加工店,最后通过“做活快慢,价格高低,有没有客户退货现象”等等标准选定了姚小计的店。
据姚小计说,唐婉是在一年多前一个晚上问到他们店里的。唐婉进来时,看到了案子上一本叫《首饰设计图录一一翡翠篇》的书。唐婉把书翻到后面,指着自己的名字自我介绍,然后说:“书里有我设计的款式。”
姚小计18岁那年开始当学徒,11年后的今天,她已经成为一个首饰加工店的老板娘。今年1月份,夫妻二人把店从胡同里搬到这个月租6万多的商城里,希望生意能越做越大。
唐婉的生意是自己攒钱开始的。在实习的时候,她就跟各种裸钻、玉石批发商和金银的浇铸厂建立好联系,并通过熟悉的关系购入接近批发价的原料。在建立自己网站的同时,她也选定了质量好的珠宝加工作坊,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一个珠宝定制企业的雏形就这样形成了。
唐婉印象深刻的是,在某电视节目里,一个女孩用珠宝定制这个创意赢得了500万的创业投资基金。成立工作室,这也是唐婉不久后的规划,但她还需要一笔启动资金。至少要有一个实体的工作室,可以当而给顾客画草图交流。“很多人了解一下报价以后,就没再深谈了,流失了很多顾客。他们问到我有没有实体店,如果我有的话,肯定会更有信任感。”在唐婉接触的很多顾客里,“外地也有很多人找我,但一听说在北京就放弃了。”
目前唐婉的顾客以北京居多。“同城的当面交易,先交一半订金再开始做,异地的都是支付宝。一般来找我做,都已经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了,要不然就不会见面。”
唐婉说:“珠宝定制这个市场刚刚起步。就像几年前人们刚开始知道网上购物那样,大家都还在摸索着走。”
不要创意的行业?
唐婉给客人做的首饰有两种创意来源:来图定制和个性定制――各一半。
个性定制就像做肌肉男的康先生,把自己的故事说出来,让唐婉把故成首饰。来图定制就是给一张照片,让唐婉做出这样的款式来。像故事开端的杭州男孩喜欢意大利的款式。很多国际大品牌的款式在首饰加工店以及唐婉的定制网店里备受欢迎。
一位从业者称,在加工定制店里仿做一个名款的首饰,平均来说比在品牌店里买要便宜一半。比如一条卡地亚18K项链,连加工费、金子材料费等,价格大概三四千元,但商场里卖3.8万元。
“很少人愿意为设计付费,这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唐婉就经常义务给客人设计,唐婉的设计和世界上其他大师的设计一样,在大街小巷的首饰加工店里都能做出来。很多从事首饰加工的小店都备有各种首饰设计图书,国际知名品牌的,或者唐婉的《首饰设计图录―翡翠篇》。
虽然唐婉的设计也是被人模仿的对象之一,但唐婉心态很好:“习惯了。自己设计的能卖出去还是蛮开心的。有一次我去加工的地方结账,一个客人指着我设计的款式说好看,感觉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