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研究生个人学期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将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设计明确的培养任务。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既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
关键词:高职;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创新
一、引言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按照教育部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方式、实训中心建设方式等诸多方面围绕“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关键词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直接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质量提升。这些创新与改革的举措一方面在教育系统内部巩固了高职这个年轻分支的地位,另一方面在社会上也扩大与提升了高职作为教育崭新类别的影响。
改革与创新需要激情、需要胆识、需要努力、需要坚守,但改革与创新毕竟是一件新生事物,也需要尝试、需要耐心、需要纠偏、需要总结。当我们静下心来,审视与研判高等职业教育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忽略与轻视。目前高职院校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存在“两重两轻”现象:
1、改革与创新重共性轻个体。近年来,高职教育开展的系列探索实践立足点在共性上,如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服务岗位的界定、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技能证书获取标准的制定、职业素养的普遍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顶岗实习的考核标准、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等。高等职业教育因办学规模大、发展快、模式与经验形成积累少,外加政府指导协调缺位、办学经费紧张、社会和企业配合程度低、教师自身素质不符合要求等相关因素影响,在过去以“校区建设与扩大规模”为特征的办学阶段是无可厚非的,也是符合阶段性办学客观实际。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重心转移,这种全神关注共性的办学思路就有失偏颇了。高等教育的其他阶段,如本科阶段的导师制在中外已施行多年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导师制更是作为基本培养制度在全球得到了普遍推广。在普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世界各国也推行或试行了以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克服学习考试压力与障碍、树立今后成长和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导师制或类似制度。这些教育分支实行导师制或类似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关注与重视学生群体共性发展的基础上,承认学生群体中因自身因素(性别、性格、爱好、思维模式等)和非自身因素(家庭背景、来源城乡与区域、前期教育质量、家庭价值取向等)影响而带来的客观差异性,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通过相关教育方式方法保证个体和个性的培植与发展。在关注重视个性个体的教育上,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例外,也不应该例外。
2、改革与创新重教师轻学生。近年来,各个高职院校进行的改革与创新举措大部分集中在教学领域,主要是涉及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技能培训模式等方面的内容,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项目化课程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生产型实训场所设计、顶岗实训模式的推行、情景式校本教材编写、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等。高职院校这些改革与创新的举措在实施过程中,设计主体是教师,完成主体也是教师。学生是被动的参与者、是改革的响应者、是创新的实验者。在整个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了解程度、理解程度、参与程度的关系与教师和学校的最初设计和愿望产生了一定的差距,使改革与创新的预期值打了折扣,尽管这些举措是以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和岗位就业能力培养为“善良”目的的。
高职院校的学生如其他各类教育分支中的受教育者一样,是学习的主体,是人才培养任务最终的落实者、执行者。涉及到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缺乏学生的积极配合支持是很难实现设计初衷的。基于这两个方面的分析,三年以来,我院在电子信息工程系开展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在重视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尊重个体,发展个性;在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目的是通过这个改革创新项目,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弥补过往改革与创新中两者脱节的问题,以学教共襄,教学相长理念为今后其他改革创新项目探明一条新路。
二、专业导师制的由来
教师引导、指导、教导、辅导学生或学徒学习知识、提高素养、掌握技能的历史由来已久,无可考证。古希腊露天的“学场”和中国宋朝以及更早时期盛行的“书院”都可以说成是导师制的雏形。现代教育中,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的来源,世界范围内公推是英国牛津大学的贡献。在当今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中,导师制已发展成为与学分制、班建制齐名的三大教育模式。
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不应该仅限使用于一种或两种教育分支中。但由于当代学校教师与学生人数相差悬殊,导师制在现在教育中更多的是使用于高等教育的高级层次——研究生教育中。近年来,国内外许多高校包括以应用型、技能型为培养目标的应用型(高职)院校探索在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中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人的全面发展和共性与个性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在分析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的本质特征后,我们借鉴国内外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职)院校的经验,决定以专业为单位,以校企合作为支撑、以划定不同阶段为步骤,以赋予量化可操作任务为抓手设计来设计“高职院1+1+1专业导师制”这个改革创新项目。
三、总体设计
高职院“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高职院聘任学科专业带头人和科研、教学骨干教师担任专职专业导师,聘任来自校企合作单位的技术骨干为兼职专业导师,为每位学生配备专、兼导师各1名,其中以专职专业导师指导为主,兼职专业导师指导为辅。从学生入校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每个学生进行专业方面指导与训练。每位学生通过参与导师承担的工程开发、技术服务、实训指导项目,以及参加每学期由专业导师制定的专业训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根据学生学业成长的特点,我们把学生在校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在每一个阶段中,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十”个专业学习与实践任务。在“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三个“1”紧密相连,有其明显的内在传承性和逻辑自洽性。专业导师服务于学生在校的整个教育过程当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图1“1+1+1专业导师制”模型结构图
四、功能分析
第一个“1”(第一个角色转换期)——第一阶段:导学(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学”为主要工作,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在专业导师的“导学”引导下,学生完成一个“一”任务。
学生入校后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专业导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学院资源状况提出合理的学习方案,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学习内容,为学生营造互动互学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成个人学业发展计划。这样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易于发现和拓展学生潜能,形成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期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1”(学业精进期)——第二阶段:导能(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能”为主要工作,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五个“一”任务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
学生在校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到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专业导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使其热爱自己的专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逐渐掌握现代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带领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等专业项目的科研,完成一件专业作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强化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明确职业在人生中的地位以及职业与专业、就业的关系,指导学生做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个“1”(第二个角色转换期)——第三阶段:导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就业准备,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业”为主,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就业准备,全面提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并跟踪解决学生就业后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引导其最终成长为一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阶段时间区域为学生在校第三学年的两个学期及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专业导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就业准备的过程中,按照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能力,获取一份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并撰写毕业论文,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在学生就业一年内,专业导师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并进行相应指导,力争一到两年内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图2“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结构图
五、成果与创新
高职院校实施“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强化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连贯指导,加大学生工程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校的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其成果与创新点具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系统论的思想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针对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重教师、轻学生和重共性、轻个性的“两重两轻”问题,运用系统论方法,综合考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核心,从学生全面成长规律出发,以制度设计为起点,通过方案制定与实施、成果响应与反馈构建起了有利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充分利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的整体性优势,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果的最优化。
2、以“以生为本”的理念构建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基本目标,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和三个“1”阶段的角色特点,以专业导师承担的企业技术服务项目、主持的教科研课题、设计的专业能力训练计划等专业实践活动为资源,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设计了十个实践任务,构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3、以一体化为方法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体制机制。在学校、系和专业三个层面上,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体制机制进行整体制度设计。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领导与组织、规划与协调、实施与建设、验收与评估等工作。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纽带,构建以双导师为特征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全程监控为特征的质量保障机制和以项目工作室为特征的物质保障机制,建立了适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活动开展的指导系统。
4.、以项目工作室为支撑平台开展企校合作与人才培养。在学院董事会协调下,以专业教研室为基础、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专兼职导师为主体,校企共建工作室(部),搭建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申报省教育厅和学院立项的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并结合自身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训练任务,参与专兼职导师的研究开发课题、产品设计、性能检测等项目,充分启迪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5、以政策为引导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导师队伍建设。实行访问工程师制度,选派青年教师去企业参加工程实践,提高了专业导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积极创造条件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业务学习与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导师教学团队,兼职专业导师与专职专业导师协调分工、互相配合,通过开展面向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项目的技术交流活动,构建专兼职导师的知识互通、能力互提的良好学术交流氛围,使得企业兼职专业导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专职专业导师的技能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构建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专业导师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官卫星.高职新闻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9(12):74-75.
[2]韦杰,李昊.高职高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5):155-156.
[3]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7-54.
1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从培养既要懂经济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看,目前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高校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
1•1经济法课程中的内容重复高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教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相同的教材,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层次性。
1•2教学计划与实际脱节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而目前高校都已经把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它对日后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有很大的帮助,这两门课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在三年级开设,时间至少间隔一年,这无形中破坏了这两门课程的承继性、关联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1•3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经济法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课程,以往主要单靠教师一味地说教来讲解,即灌输式、保姆式的教学方法,容易养成学生学习上依赖教师的心理和思想懒惰的习惯,必须进行改革。所以在讲授经济法课程中,教师方面需要用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调动其学习兴趣。另外,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组织模拟法庭,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1•4考核方法有待合理化
经济法课程在许多高校属于考查课,一些教师认为考查课可以降低标准,写篇论文或留些作业题就可以结课。其实不然,考核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个环节应给予足够重视,这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
2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2•1教学内容因专业而异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的加以介绍。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各类市场主体、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公司法》、《会计法》等方面的法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
2•2教学计划的安排要合理
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学习经济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课后,但不能间隔时间太长。此外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开设不同学时数的经济法课程,如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应开设54学时左右课时;对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可开设36学时左右课时。
2•3教材选取要倾向学生能否使用优秀教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先进性”和“适用性”是教材选择的基本原则。“先进性”是指教材内容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知识,反映其相互联系及发展规律,既要有突出的学术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适用性”指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分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4课堂教学要注重案例教学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法律条文十分枯燥,但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因此,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从周围的实际生活、书刊报道中或“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典型案例中选取,在讲授完经济法理论部分后,结合所讲内容,可以采用留思考题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讲评,由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法律条文的理解掌握,激发学习热情。
2•5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变黑板教学为CAI课件教学,可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结合,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经济法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几个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较多,在黑板上书写浪费大量时间,而采用CAI课件教学可节省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CAI课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2•6采取考核多种方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潜在的学习能力,增强对经济法的掌握和应用。学期期末的考核或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以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为主;或抽签口试、抽签笔试,可使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全面掌握,融会贯通;或出综合性论文题目,督促学生多查资料,深刻领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3对经济法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教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教材编写要能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编写经济法教材时,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期望与众多同行学者交流。
3•1树精品意识,创名牌教材
目前经济法教材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数量很多,但精品很少。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参与编写教材的学者态度要严谨。教材毕竟是教学工具,是学生吸收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在学生眼里,教材往往都是神圣的,他们认为只有正确的、精华的东西才会编写到教材中,尤其对于本科生,他们接触法学知识不久,还未能对相关的法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甄别,更是对教材有着一种特别的迷信。因此学者必须持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严肃对待出版教材这件事。另外,教材的主编、出版社也要起到统筹审核的作用,尤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避免内容上出现矛盾。
(2)提高出版门槛。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任务分解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质量监管,改进出版工作。要求努力提高教材教辅质量,推动出版单位精心选题、精心策划,努力提高教材教辅出版质量。对于此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对参与编写教材的学者应当设定一个基本的标准,如职称要求、学术研究要求等;其次,出版社不能单纯地考虑经济利益,要充分考虑本出版社的社会声誉,努力建设精品出版社、名牌出版社,严格把好出版关。
(3)树立创新意识。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如果教材编写没有特色、没有创新,那么它就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承认。笔者认为,要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起到引领我国经济法教材建设和教材改革的潮流和方向的作用,在编写经济法教材时,必须实现教材内容和体系的创新。要注意使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式尽可能地和经济法学理论以及社会的司法实践状况相适应,要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3•2教材侧重点要有差异
[关键词]教学理念;经济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6-0152-02
经济法教材的发展应当跟上时代步伐,走绿色化道路。应当在教材中反映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如经济协调发展、公平正义、教育科技、房价等问题。教材的内容应在强化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大量借鉴和吸收本学科最新的、成熟的经济法学理论和科研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经济法教材的内容要科学、正确,符合最新的科研成果中所取得的共识,反映学科前沿。
1 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从培养既要懂经济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看,目前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高校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
1.1 经济法课程中的内容重复高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教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相同的教材,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层次性。
1.2 教学计划与实际脱节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而目前高校都已经把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它对日后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有很大的帮助,这两门课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在三年级开设,时间至少间隔一年,这无形中破坏了这两门课程的承继性、关联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1.3 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经济法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课程,以往主要单靠教师一味地说教来讲解,即灌输式、保姆式的教学方法,容易养成学生学习上依赖教师的心理和思想懒惰的习惯,必须进行改革。所以在讲授经济法课程中,教师方面需要用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调动其学习兴趣。另外,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组织模拟法庭,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1.4 考核方法有待合理化
经济法课程在许多高校属于考查课,一些教师认为考查课可以降低标准,写篇论文或留些作业题就可以结课。其实不然,考核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个环节应给予足够重视,这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
2 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2.1 教学内容因专业而异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的加以介绍。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各类市场主体、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公司法》、《会计法》等方面的法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
2.2 教学计划的安排要合理
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学习经济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课后,但不能间隔时间太长。此外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开设不同学时数的经济法课程,如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应开设54学时左右课时;对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可开设36学时左右课时。
2.3 教材选取要倾向学生
能否使用优秀教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先进性”和“适用性”是教材选择的基本原则。“先进性”是指教材内容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知识,反映其相互联系及发展规律,既要有突出的学术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适用性”指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分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4 课堂教学要注重案例教学
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法律条文十分枯燥,但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因此,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从周围的实际生活、书刊报道中或“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典型案例中选取,在讲授完经济法理论部分后,结合所讲内容,可以采用留思考题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讲评,由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法律条文的理解掌握,激发学习热情。
2.5 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变黑板教学为CAI课件教学,可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结合,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经济法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几个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较多,在黑板上书写浪费大量时间,而采用CAI课件教学可节省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CAI课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2.6 采取考核多种方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潜在的学习能力,增强对经济法的掌握和应用。学期期末的考核或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以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为主;或抽签口试、抽签笔试,可使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全面掌握,融会贯通;或出综合性论文题目,督促学生多查资料,深刻领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3 对经济法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教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教材编写要能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编写经济法教材时,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期望与众多同行学者交流。
3.1 树精品意识,创名牌教材
目前经济法教材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数量很多,但精品很少。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参与编写教材的学者态度要严谨。教材毕竟是教学工具,是学生吸收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在学生眼里,教材往往都是神圣的,他们认为只有正确的、精华的东西才会编写到教材中,尤其对于本科生,他们接触法学知识不久,还未能对相关的法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甄别,更是对教材有着一种特别的迷信。因此学者必须持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严肃对待出版教材这件事。另外,教材的主编、出版社也要起到统筹审核的作用,尤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避免内容上出现矛盾。
(2)提高出版门槛。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任务分解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质量监管,改进出版工作。要求努力提高教材教辅质量,推动出版单位精心选题、精心策划,努力提高教材教辅出版质量。对于此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对参与编写教材的学者应当设定一个基本的标准,如职称要求、学术研究要求等;其次,出版社不能单纯地考虑经济利益,要充分考虑本出版社的社会声誉,努力建设精品出版社、名牌出版社,严格把好出版关。
(3)树立创新意识。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如果教材编写没有特色、没有创新,那么它就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承认。笔者认为,要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起到引领我国经济法教材建设和教材改革的潮流和方向的作用,在编写经济法教材时,必须实现教材内容和体系的创新。要注意使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式尽可能地和经济法学理论以及社会的司法实践状况相适应,要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3.2 教材侧重点要有差异
目前,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趋于多样化,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材编写也必将随之做出相应调整。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多样化教学的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高校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多层次人才的培养要求。这就要求编写和出版适应不同学生层次需求的各种教材,如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和本科生,应当在经济法教材中多反映一些共性的东西,个人学术研究的东西少些。至少经济法的理论体系应当做到统一,这需要法学界学者之间经常进行广泛与深入的交流。对于研究生,要注重教材的学术性与理论研究的深度与个性发展,使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注重培养学术型、应用型的人才。
总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进行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是教学方向之所在。如果能充分重视经济法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让教学改革、探索落在实处,不流于形式,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能保证。教学改革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应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结合高校实际,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改革成果,把高校经济法课程的改革推向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冯永平.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提高教学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2009(1):34-36.
关键词:原道校训;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整合建构;实践探索
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其核心必然是一个深深印刻在师生心中的“精神中轴线”,它是学校的精神支柱和追求,我们通常称之为校园精神,或称“校训”。这种校园精神给师生最为深刻的思想启迪,指引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引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甚至会对师生日常的生活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坐落于江南名城无锡、古运河之畔的无锡市北高级中学始建于1934年,可溯源至民国私立原道中学。建校之初,便以“原道”作为校训。原,水泉本也(《说文》),本义为“水源,源泉”,由此引申出“推究、探究”之意。古人称“谓寻其本也”,也就是“寻求事物的根本”。道,所行道也(《说文》),本义为“供行走的道路”,由此引申出“法则方法、技术、规律等意义”。2004年,值市北建校七十周年,为进一步彰显“原道”校训在学校办学精神和历史积淀中的至高地位,取叶圣陶先生手书“原道”两字为款,并请叶圣陶先生之长子、原民进中央副主席叶至善先生制铭,对“原道”进行诠释:“我校始建,取唐代先贤韩愈之教育名篇《原道》为校名,有深意在焉。夫“道”者,世间万物运行之规律也;探索之,弘扬之,即知即行,是谓“原道”。历届师生恃之为司南,拳拳服膺,声名远颺,青蓝冰水,前程何限。今七轶华诞,庆典既成,共制铭勒石,以志欢贺,以申惕厉。”
“原道”校训体现了对历史文化思想的尊重和礼敬,对先人“寻本探源”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立意高阔大气,历史沉淀厚重,文化内涵丰富。尽管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原道”做出各种解读,但“探究事物之规律”、“归复心体之本然”这一根本内涵未曾改变。回顾我校近80年办学历史,风雨沧桑,校址累迁,校名数易,顽强生存,不断发展,重要一条就是依靠全体师生员工追寻原道校训的学校精神。“原道”就像市北的一条精神血脉,在大半个世纪的光阴流转和春华秋实中代代传承,共同生长。
近年来,我们更是倾力打造和建立市北高中的“精神中轴线”,即进行以“原道”校训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主要从“尊道、守道、论道、行道”四个方面进行了整合建构和实践探索。
一、以环境文化建设,营造“尊道”氛围
尊道,表现为尊重自然,尊重人性,尊重规律。我们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让师生亲近自然,唤醒主体意识,激发内在精神,提升文化品位,遵循教育规律。文化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总和,是历史的沉淀。环境文化建设是一个开放系统,师生行为并不能刻意“塑造”而成,而是需要长期的双向传递,在传递的过程中师生个体与其文化环境进行碰撞交流,并进行积极的共同建构,最终整合、内化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对学校而言,环境文化建设包括自然环境建设、人文景观建设和人际环境建设。
第一,自然环境对人的文化价值具有潜在影响。学校规模、校园布局、结构造型和墙体颜色及树木花草都是直观的校园文化的载体,它对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具有最直接的作用。无锡市北高中现有校园的设计,遵循中正、阔达、对称的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和包容意识,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现在校园内绿化面积为80%,有植物种类和高大乔木几十株,整个校园草木蓊郁,幽静典雅。尤见奇是校内筑有喜鹊巢三处。清晨鹊鸣花香,令人心旷神怡。春有斗艳的桃红柳绿,冬有傲霜的寒梅青松。学子们在松林小径里晨读,小鸟昆虫在花间飞舞嬉戏,呈现出一派和谐的人与自然景象。
第二,人文景观是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它的建设过程,便是物质精神化的过程。它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文化隐喻和价值追求,是校园文化的可靠依附。其巨大的文化指向性要求景观本身蕴含高雅的文化气息,突出的审美情趣,巨大的德育教化功能。继已建成的教育家叶圣陶手书的“原道”巨石、历史文化长廊、知鱼池外,我们还将学校主道取名为“原道”,其余四条干道分别取名为“尊道”、“守道”、“论道”、“行道”。另外,学校建有“师道亭”、“悟道阁”“求道桥”“上善若水”“校史墙”等赋予校训文化的人文景观。可以说,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融合构建的“五道八景”已成为市北高中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三,除了上述看得见的、显性环境外,学校还倾力打造看不见的、隐性的人际环境。人际环境是学校环境建设最重要的一环。迈克尔·富兰曾说过:“如果单一的因素能够促使成功的变革,那就是关系的和谐。”在一个合作宽松、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环境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都会自然迸发出来,教师的工作热情、创造力和凝聚力都会激发出来。校长书记走进各年级的办公室,带着真诚去倾听老师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纠结的生活或家庭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如有的教职工子女入学有困难,领导知道后,总能尽力解决。另外,中层干部在教师办公室都有一张办公桌,平时除到行政楼去开会或处理必要的公务外,一般都在第一线与普通教师一起备课和批改作业。领导的关爱,干部的表率,极大地影响着普通教师工作的态度和热情。每天清晨或饭前午后,在班门口、楼栏边、操场上等处,都可以看到班主任或科任教师与学生和睦交谈的情景。“人文情怀,暖心力行”这成为了市北高中构建良好人际环境的行动方针。
总之,我们通过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极大增强了培育学校原道校训精神的能量;因为,一所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和人际关系和谐的文化环境,本身就是学校文化精神的教育场。师生置身其中,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中,行为得以规范,心灵得以陶冶,素质得以提升,相互之间产生正强化,形成正能量。
目前,这种校园文化精神正在或已然形成,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原道”这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学校文化正以大道无形、润物无声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产生对学校办学目标的认同感,从而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凝聚力量,使学校管理产生巨大的整体合力,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
二、以制度文化建设,强化“守道”自觉
守道,表现为学校为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维护师生正常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制订具有指导性与约束力的法令规则并自觉遵循。
在学校管理中, 制度的缺失将给学校文化造成相当严重的危害,使其不可避免地存在隐性规范泛滥、工作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管理行为混乱等问题,这样势必造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严重的情绪对抗和不信任。曾经,我校在高三班级调整过程中,由于主管领导事前没有充分征询各方意见,也没有与师生、家长做好沟通工作,单凭主观想法强势调配,结果导致不良后果。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对立,虽然事后及时采取了弥补的措施,但给学校工作已经带来了极大的被动,对学校声誉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学校文化的混乱。因此,学校要发展和变革, 要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就必须加大学校制度建设和管理文化建设。
市北高中的制度和管理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在学校“原道”校训文化的平台上,建立现代的、以人为本的先进的管理制度。我们认为只有有效的制度和管理才能生成预期的学校文化和教育效果。而学校制度和管理的有效性源于其本身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学校制度和管理的合理性主要表现为符合规律性。也就是说, 在学校制度、管理的产生和建构中, 科学的制度、管理选择要建立在对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合理的学校制度、管理要符合学校教育领域的基本规律, 比如符合师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即不随意延长加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老师的工作时间,不任意取消规定的文体活动……事实上,缺乏合理性的学校制度在实施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也很难塑造和谐、健康、有序和科学的原道校训文化, 而只能生成消极和劣质的学校文化。为此,我们从思想和制度两个方面加强了建设。
第一,文化推动 提升认识
长期以来,虽然“原道”为我校的校训,但大部分师生对其中含义,往往是一知半解,或仅停留在浅表层的认识上,或将之单纯理解为一种学校文化的宣传概念;而非将之内化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行动的规则。因此,我们推动并开展了“原道文化学术大讲堂”系列活动。每学期,聘请学术权威或市直单位的专业领导为全体教师作一到两次讲座;每月,用一节课请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为青年教师作学科专题知识培训;每周例会,用30分钟由一位中层分享本周读到的有关教育理论或其它方面的书;每次教职工大会,利用20分钟中左右的时间,由一位普通教师就近期在教育教学实践取得的好成果、好经验,介绍出来与大家共享。这种活动,让老师全面理解了“原道”的本义、文化含义及现实的意义;使他们认识到,“原道”思想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要按照学生认知的规律教学,按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教育。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同时,活动也让大家看到了广大教师在践行“原道”实践中取得的成效,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认识,推动或促使学校上下自觉“守道”,即学会用教育规律思考问题和制定包括校规及班规在内的各项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工作的科学发展。
第二,制度保障 科学激励
除了文化思想的渗透等隐形(软性)制度的构建外,学校还加强了显性(刚性)制度的建设,从而做到刚柔相济,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年轻教师,有的工作热情很高,工作“拼命”;有的急功近利,心态浮躁,试图 “一考成名”,尽管出发点和表现形态不同,但本质都是相同的,就是没有“原道”思想精神,即没有科学的教育观和发展观。这样的教学,也许在短期内效果是可见的,但随即带来的是学生的厌学和师生双方健康的损害。这种只见“分数”,不见“人”的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方式,显然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和制度加以制止。譬如,学校规定各年级学生中午必须午休40分钟,期间不允许教师进班找学生订正作业,更不允许上课,让师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午休,从而有更多的精力进行下午和晚间的工作学习。
总之,我们建立制度的原则,就是不让广大教师因为压力、紧张、焦虑等原因损害身心健康;不使教师因工作任务的繁重而对工作失去信心和热情。我们坚决制止无工作效率的题海战术、疲劳战术和反对教职工通过身体透支来获取成绩。同时,我们对那些科学管理,并取得成效的教师,给予正面鼓励和公开表扬。
市北高中通过制度保障和科学激励,增强了上下“守道”的自觉意识,使校训“原道”成为了凝聚全体教职工的共同信念。
三、以“教学文化”的建设,深化“论道”研究
论道,表现为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和反思,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注重学习,关注学生知识和精神共同成长。教学文化主要指课堂教学文化。教学文化是师生在课堂上,围绕师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构建的关于“教与学”的价值体系及行为方式。教学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一个学校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文化建设是否有效,观察的重点就在于它的“教学文化”。可以说,教学文化建设的好坏,代表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的高低,预示着一所学校的未来发展空间的大小。
因此,我们通过教学文化的建设,积极推动教师深入开展“论道”的研究,努力建构了以下几重关系:
第一,师师团结协作的关系
近几年,随着老教师的自然退休,大批师范生加入了教师的队伍。目前,青年教师
已占到我校教师总数的70%以上。尽管他们工作热情和干劲很大,但教学经验明显不足。此外,他们教学水准也参差不齐。因此,我们采取了在学校的教研组、备课组、新老教师之间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一是建立“集备”制度。要求各备课组不仅要讨论学科知识的具体问题, 而且也要探究教学理念和策略等抽象理论方面的问题。要求每次备课活动做到“两个中心”:探讨一个中心问题 ,确立一个中心发言人。活动既有中心发言人的书面发言,又有备课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每次活动后,书面发言材料和备课组活动记录都要存档,并作为年终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活动不合要求的相对落后的备课组,指定其到优秀备课组观摩学习。上述措施,充分发挥了不同学科和教学骨干的优势,做到了各尽其责,取长补短。二是实行捆绑考核。即将个体成绩与集体业绩挂钩,促使人人关注集体的荣誉和进步。培养“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的团队精神,杜绝了“单科独进”“单人独打”的“单打一”现象,从而做到了整体优化,共同进步。三是常态化地开展 “人人上公开课”的全校性活动。打破学科界限、新老区别、干群等级,利用每周三下午第三、第四节等各学科活动期间,要求全员听课、跨学科听课。开课结束后,由校长主持进行评课。具体方法是:执教教师谈课前备课、课上教学、课后感觉三方面的心得体会;听课教师就课的优点和不足,畅所欲言进行点评;最后由教科室或学术委员会进行总评。这一活动的开展,实现了教学研究的常态化与全员化,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构建高效课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师生双向交流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过去我们未能深刻地理解到这一点。尽管新课改已经开展了许多年,但因为习惯于已有的教学方式,满足于已有的教学效果,很多人依旧采用的是,“我讲你听”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并且自我感觉不错,因此不愿主动课改。直到2008年省四星级高中复审场评估时,评估组专家在我校听了两天的课,对我们的课堂评价是:“传统课堂,教学后滞”。也就是说课堂上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效率不高。教师提高成绩的主要手段,还是依靠课后的大量作业和反复操练,打的是“疲劳战”“消耗战”。这个评价对我校上下震动很大。我们根据评估组专家的“我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文化根基在于‘原道’,要充分遵循原道教学规律” 的总评建议,决定切实改变学生一切听从教师的指挥,被动接受知识的 “灌输性”这种落后的、原始的教学文化,加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 沟通师生之间情感和精神。目前我们构建了新课程倡导的 “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动学习形式。要求教师:课前——“变教案为学案,以学定教”,即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去设计和确定学习目标;课中——“变教学为学教,以生为主”,即从关注自己怎么教到关注学生怎么学,及时沟通交流,有情有效;课后——“变题海为精练,以一为十”,即通过采用“一题多变”来改变“题海训练”的方法。譬如,数学是市北高中学生畏难之学科,学生每天都花费了时间做练习题。校教研部门引导数学学科积极进行“原题”研究,采用“精讲—变形—精练”的方式布置作业,这样既可使学生消除枯燥乏味的机械演算重复训练产生的一些厌烦感,又能适当地培养一些积极主动的智力因素,从而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近两年,我校数学成绩得到了大面积提高,已经多次赶超同类学校,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好评。
第三,教学与教研的关系。没有教研就没有进步。教研就是要经常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这么教,这么教的实效性在哪里?是否有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依据,是否符合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我们做了以下探索①观念提升。让教师们认识到,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从而消除职业倦怠,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②克服畏难。通过名师现身说法,帮助教师消除对教育科研的畏惧感、神秘感。③专题研究。每次公开课形成研讨主题,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评课等都必须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这个主题可以是课堂提问,也可以是某一部分教材的优化,或者是其它方面。一次公开课实现一个有价值的教学主题, 突破一个类型意义上的教学问题, 很好地优化教学。公开课建立如下研究模式: 发现问题——学习理论——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观课评课——调整设计——二次施教。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带着问题参与活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应该贯穿于研讨课的每一个环节。④强化反思。在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经常反思,并把有感而发的事情、棘手的问题、小小的案例、一时的顿悟都记下来,既可以是记叙,也可以是议论,还可以是抒情,内容、形式不拘一格。资料的积累为日后研究、总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促进了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发展。⑤加强学习。读书学习,是学习型教师的生活方式。我校每年为教师订阅教育教学报刊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使教师能及时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关注教科研动态的发展。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使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能够按照课改的精神,有效地实施教学,同时,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学习至少一本与本学科相关的教育理论专著,引导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总之,教学文化的构建和实践,促使了市北师生由内到外自我追求的教育变革,促进了广大师生的生命成长,加速了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四、以“课程文化”的建设,丰富“行道”内涵
行道,主要表现为统领学校的课程文化和活动文化建设,打造校本特色课程,形成系列化师生自主实践活动,注重创新和体验。
课程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元素,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我校构建的课程文化建设是在现代学校制度背景下,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以开展课程开发与实施为基础、以教师队伍的发展为着眼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学校文化。
第一,课程校本化。课程实施的最终走向是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我们充分秉承与挖掘市北高中近80年发展历程源远流长的原道校训文化传统,积极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学校 “原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开展以“原道”为校本的办学理念和实践探索。对应学校、学生和教师三个主体,它解读为三个方面的要求,即:对学校而言,要探究办学育人之规律;对学生而言,探究求学做人之规律;对教师而言,要探究治学为师之规律。由此对应产生具有校本特色的三个子课题,学校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地进行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初步获得成效。
第二,课程基础化。基础型课程是指国家必修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和综合性活动中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目的是既要打好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一方面我校基础型课程通过课程文化的博广来体现,要求学生定期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多方位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健全的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生活技能。另一方面,在博广的基础上,我们寻求课程文化的精深品质,特别是重点打造了历史、地理等特色学科、重点学科。目前,历史学科是无锡市九大学科基地之一,地理学科正在申报国家级活动基地,另外,我校又是全国知名的科技特色学校。我们还特别加强了特长生、优质生的培养,近年来市北学子参加了全国、省、市各类竞赛,成绩显著。其中获国家级奖23人次。学生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有 200多人次获奖,其中有40多位学生在省信息技术、化学、生物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以上奖项。
第三,课程拓展化。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拓展型课程主要指国家必修课程中的选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开设目的在于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培养发展性学力。可以通过选修课、讲座等形式,在知识上给学生发展性知识,在态度上有发展的意识,在能力上培养自学能力、生存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交际能力。在校本选修课程中,学校计划构建社会人生类、科学创造类、中国文化类、西方文明类、体育艺术类、 生活百科类五大课程体系,涵盖社会进步与法制、儒家思想与传统美德、西方文明与现代化、音乐欣赏与艺术人生养等 30个课程方向。现已成功开设近 20 门课程。自幼学习戏曲艺术,现为上海评弹团特约编剧的方金华老师开讲的评弹艺术,受到了学生的广泛热捧。
第四,课程研究化。营造自主合作的课程文化研究型课程,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旨在发展创造性能力。通过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在态度上给学生一个科学精神,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能力、 研究能力、 实践能力,在人格上培养坚强的毅力、 团队合作精神。目前,我校研究性学习已初步形成有效的开设模式。 第一学期由专职老师开课进行方法和选题指导, 并指导学生在第二学期开展一个社会生活类的专题研究。学校设计了《 研究性学习个人学习档案》、《研究性学习过程性资料汇编》,并编印成 《市北高中学生成长路标》。研究性学习开展一般以班级为单位,包含自由组合、自主选题、制定计划、开题答辩、实施研究、结题答辩、学习评价等步骤,旨在营造一种自主合作的课程文化。另外,我校在研究性学习选题上采取学生自主选题和指导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选题过程中充分培养了一种发散思维,增强了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学会了如何从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转化成可以研究的课题的一般方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 专家咨询法、实地考察法广泛收集信息。如我校开展的《市北高中空气环境污染源探究》初见成效,由于数据详实,结论准确,已经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正在着手进行解决。
第五,课程活动化。课程文化作为学习化课程,必定依赖于学习活动的展开。学校每年都组织举办由全校师生参与的大型文化活动,如文化艺术节、思想学术节、体育节、外语节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他们施展才华、锻炼能力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学校的思想学术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三大节日已成功举办20多届。文化艺术节以“经典与时尚齐发展、高雅与通俗共繁荣”为目标,按照“才艺展示成系列、文艺汇演分层次、文体活动有重点”的要求,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展示学生才华。思想学术节以“提升理念,有效实践”为主题,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理性思维、科技创新和人文精神的氛围,是学校开展学术交流、活跃校园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活动。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校内教授及学科前沿精英,以报告会、讲座等形式,介绍科技界最新动态和学术成果。体育节以“强健体魄、报效祖国”为宗旨,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四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体育理念。每届体育节期间,都有近百名学生参加田径、球赛等各种运动项目的角逐除上述全校性学生大型文娱、体育类活动外,各班级也有各自的专题文娱活动。这些活动使市北学生能在课余得到文化熏陶、体育锻炼和才华展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必须是一个‘精神王国’,而只有学校出现了‘精神王国’的时候,学校才能称为学校。”我们以为,这种“精神王国”就是学校的“精神中轴线”,也就是学校校训精神。然而,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一般都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深化和定型的过程。它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通过吸收集体的智慧,不断补充、修正,逐步趋向明确和完善。
因此, 原道校训文化建设一定是长期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切忌急功近利之心,远离浮躁虚夸之风,唯有持之以恒,方能水滴石穿。
参考文献:
[1]袁先潋.学校文化力建设策略[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项红专、童富勇、郁龙旺.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程红兵.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书生校长的教育行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顾建德.当校长的该给学校留下点儿什么[J].吉林教育.2009(12)
[5]赵世文.蓄文化之力 铸学校之魂——对学校文化力建设的思考[J].教书育人. 2011(08)
[6]刘晓琼.校训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
[7]熊辉,李升武.关于和谐学校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
[8]马爱莲.校长应大力倡导学校文化建设背景下的认同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9]樊平军.学校文化与校长角色[J].中小学校长.2009(12)
[10]黄炜; 陈芳其.苏霍姆林斯基论校园环境建设[J].外国教育研究.2003(6)
[11]教育文化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2](美)杜威(Dewey,J.)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3]季莹.新课程视野下教学文化的重建[J].现代教育科学.2011(02)
[14]车丽娜,徐继存.论教学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10(07)
[15]张雁军.课堂文化:内涵、失衡及建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16]李志厚.论教学文化的性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8(03)
[17]李秀萍.教学文化:师生生活方式的构建及呈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04)
[18]王天晓.美国近年学校文化研究简述[J].教育科学.2005(04)
[19]石中英.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大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6 (005)
[20]程红兵著.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2]李保强主编.学校管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3]小成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4] 王黎燕.韩愈《原道》中的尊儒思想[J]. 焦作大学学报.2010(02)
[25] 李悦.从三篇《原道》管窥“道”内涵的嬗变[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02)
[26] 闵亨锋.论课程文化与活动文化背景下的核心技能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6(06)
[27] 程红兵. 课程文化建设及其影响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建平中学为例[M].上海师范大学,2010
[28] 卞东华.校园文化建设之浅见[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