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30篇稿子的标题是
1.抓住联系异中察同(高林生)
2.要从培养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起步(高万同)
3.“三维”融合各有侧重(郝敬华)
4.因文而宜,遵循规范,便利教学(汪晓铅)
5.二年级上册(苏教版)口语交际"教学建议(杨新富)
6.对写字教学的再认识(张庆)
7.苏教版识字教学的策略(张庆)
8.苏教版的“汉语拼音”(张庆)
9.“一专多能”的词串识字(张庆)
10.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二上、三上)“百问”系列(朱家珑王向东)
11.强化三环追求三境(陈永平)
12.小学习作教学应有的突破(高林生)
1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教学的理念与实践(高万同)
14.在整合中优化和建构(黄达)
15.人文性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李亮)
16.苏教版四上阅读教材的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孙景华)
17.重视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汪晓铅)
18.直面生活,形成口语交际素养(魏星)
19.写作教学中的“乐”与“放”(张庆)
20.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张庆)
21.整合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高林生)
2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胡丽萍)
23.五年级下册习作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马建华)
24.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学会交际(马建明)
25.把握标准循序渐进(许小慧)
26.读出教材特色教出阅读本色(张敬义)
27.吃透文本精神深化语文课改(张庆)
28.试说“对话”(张庆)
29.《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解读及教学建议(周玉谦)
30.语文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百问”系列(朱家珑王向东)
五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录的标题是
1.王梅:一下《识字》,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实验小学。
2.于永正(特级教师):二上《梅兰芳学艺》。
3.武亚娟:三下《七颗钻石》,陕西渭南临谓区北塘小学。
一、 借助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写字能力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性地写好汉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语文基本功。
《新课程标准》中就要求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目前,不上学生写不好字,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大,作业量的增加,不少学生对鞋子的要求放低,出现了胡写瞎画现象。可见,写字教学尤为重要。我根据学生的现状,借助多媒体提高学生写字能力。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欣赏到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举办的现场儿童书画表演,向他们展示一幅幅书法作品。激发她们的写字兴趣。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示规范、美观的字帖。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一中写好钢笔字时。我把文中要求书写的内容(1、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写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制成精美的ppt课件,展示在学生面前,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观赏这四行钢笔字的布局行款,再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笔画走势,为学生习字营造愉快的心里氛围。鼓励学生先看清范字后再描红。通过视频慢放,让学生观察其运笔方法和笔画走势。指导学生仔细描摹,逐步转化为写字的技能。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2012版》中明确规定:学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新课标对学生阅读量做了明确规定。可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容忽视。在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服务于阅读教学。教学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梦圆飞天》时,我通过播放神五飞天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神五飞天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和神五成功发射后,指挥大厅里人们当时的表现。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这一现状,我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田园风光、风景名胜、电影,各种竞赛、表演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黄果树瀑布》时,我首先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黄果树瀑布的飞流直下、多媒体播放银雨飘飞的图片及瀑布声。让学生读悟句子,体会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在让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一下黄果树瀑布的飞流直下(多媒体播放瀑布飞流直下的图片)。 另外,我还配乐范读叶圣陶的《瀑布》,欣赏歌曲、视频让学生听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用她那甜美、清亮的歌喉对黄果树瀑布的赞美。接着出示课件:文章写得美吗?你能仿造课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你曾经玩过的地方写下来吗?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进行读写的有效迁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借助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想象能力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03分)
1.
(2分)把句段中加横线的字注音
他们玩腻________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________似的贝壳,用脚踢飞了。
2.
(8分)查字典。
“等”字部首是________,总笔画是________。
“伐”字的读音是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
“剩”字的音序是________,读音是________。
“煤”字共有________画,第三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
3.
(6分)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寻访
童子
隐者
牧童
歌声
林樾
4.
(10分)把所给的字加偏旁组字组词。
火
________ ________ 扁________
________
司________ ________
屋
________
________
胡________ ________
5.
(5分)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聊胜________
________不休
震耳________
失________落________
6.
(4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洞若________
耳濡________
翻云________
方兴________
7.
(10分)比一比,再组词。
炕________
柜________
匠________
跪________
耸________
坑________
拒________
匝________
桅________
茸________
8.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罪过
②明白
9.
(3分)写出近义词
似乎—________
秀丽—________
尤其—________
10.
(3分)写出反义词
神秘—________
秀丽—________
增添—________
11.
(8分)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云雾
________的色彩
________的感觉
________的轻烟
________的庐山
________的天幕
________的白马
________的大海
12.
(4分)写出下列各字的部首。
系________
罩________
幻________
姿________
13.
(6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________珍珠
一________岛屿
一________浪花
一________感觉
一________玉带
一________白马
14.
(3分)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今天他带了一顶新帽子,可神气了!________
②小刚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由其喜欢踢足球。________
③游乐园里太好玩儿了,真是让人流连忘反。________
15.
(5分)描红生字
庐
瀑
幻
似
姿
笼
罩
系
泻
返
16.
(3分)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每一立方米有雾的空气里,大约有一亿多个小水滴或者小冰晶。________
②气温高于零摄氏度的叫做暖雾,气温低于零摄氏度的叫做冷雾。________
③有时候,一股云流顺着陡峭的山峰一泻千米,倾注到深谷之中,好像一条瀑布,这就是庐山有名的“瀑布云”。________
17.
(1分)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________
①所以,沿着山坡往上爬的空气,温度越来越低;
②我们知道,山下的气温比山上的气温要高;
③一般山区云雾都比较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④也就是说,它能够容纳的水汽的数量也越来越小,
⑤于是往山坡上升的空气的湿度很快就饱和了,再往上,多余的水汽就凝结在灰尘上向形成了雾。
18.
(4分)我会给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没关系(xì
jì)________,我自己会把红领巾系(xì
jì)________好。
②我一觉(jué
jiào)________醒来,发觉(jué
jiào)________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
19.
(6分)我能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变幻无长________
腾云架雾________
千资百态________
巨大天慕________
一泄千里________
海上飘浮________
20.
(4分)读《庐山的云雾》,按课文内容填空。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________,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________。云雾弥漫山谷,它是________;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________。
21.
(3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________
②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________
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3题;共29分)
22.
(10分)阅读《和田的维吾尔》,回答课后问题。
有些维吾尔老乡喜欢把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远远望去_____那大大小小_____五颜六色_____形态各异的衣服_____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_____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_____穿了这种带有大地和太阳气味的衣服,也许会更有精气神吧。
和田维吾尔聚餐形式花样繁多,规格不限,有时给巴朗子起个名字、施个礼,甚至耳朵要扎个眼,亲朋好友都要聚餐唱歌跳舞,以示庆贺。
(1)在文中加上合适的标点。
有些维吾尔老乡喜欢把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远远望去________那大大小小________五颜六色________形态各异的衣服________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________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________穿了这种带有大地和太阳气味的衣服,也许会更有精气神吧。
(2)第一段话运用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进一步说明了和田维吾尔人对土地的________。
(3)最后一句话运用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和田维吾尔聚餐的特点是________。
23.
(10分)阅读完成练习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选自《庐山的云雾》
(1)“千姿百态”的意思是?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句话在全段中的作用是什么?然后,把云雾分别比喻成了什么?
24.
(9分)阅读练习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
漂)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泄
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飘
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坐
座)冰山……
——选自《庐山的云雾》
(1)写出合适的字,随风(飘
漂)________荡的一缕轻烟,变成了一(泄
泻)________千里,变成了(飘
漂)________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坐
座)________冰山
(2)这段话写出了庐山云雾的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03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二、阅读题
(共3题;共29分)
22-1、
22-2、
22-3、
23-1、
23-2、
一、与科学老师合作,将科学、语文作业合二为一,提高学习效率
现在的学生生活积累少,导致他们谈“写”色“变”,怕写作文,尤其是写景状物类的文章,或无病,或为了追求辞藻的华丽而去硬背死套那些所谓优美的词句,读起来虽然听上去优美无比,实际上却空洞苍白。在科学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由于语数英作业的压力学生有时会无暇顾及科学方面的作业,即使有心去完成,也是力不从心匆匆完成任务,或是语言枯燥似流水账。如果将两项作业有机结合,语文、科学老师布置作业前钻研教材,相互研讨一番,布置科学有效、切合实际的作业出来,相信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会事半功倍,这样,学生的作文会写得丰富而又真实,科学日记也会完成得扎实有效,还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夜晚的实验》一文,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在学课文前,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四年级上学期学过的科学知识《声音的传播》,并由科学老师结合科学内容让学生观察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并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做小实验,写三篇观察日记。教学中,由斯帕拉捷的疑问:“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这个问题自然地引入到学习探究中来,斯帕拉捷做的实验由学生小组学习,小组学习中完成老师针对每一次实验设计的表格。有了前面的实验、观察日记作铺垫,孩子们学习起来轻松多了。小组学生在探究中明白:原来做一两次科学实验觉得神奇、有趣,但要想像斯帕拉捷那样坚持实验、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境界确实很难,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在了解知识的同时,对学生们的探索精神有了培养,有效地巩固了科学知识,一举两得。
二、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将课文的趣味性与科学的真实性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一些科普类的文章,如三年级的《石头书》、六年级的《大自然的文字》等文章,在学习这类具有科学性文章的时候,可以事先布置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去观察大自然、请教科学老师并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本来科学知识是严肃的,甚至是单调、枯燥的,但有了语文知识做背景,可以将其优越性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会显得轻松自然、诙谐有趣。
如教学《大自然的文字》一文时,首先介绍这篇文章的文体,它承载的科普知识要让学生了解,要了解这些知识,必然要读课文,读通顺,读流畅,才能了解得清楚。这篇课文的思路清晰流畅,语言通俗浅显,借助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在指导学生同桌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孩子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让知识在心里生根发芽。
在学习第五、六自然段时,先请学生把从五年级上册科学书上讲到的关于《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作介绍,勾起其他学生对尘封的记忆的唤醒,然后再来学习课文中讲到的地壳运动和石灰石的形成,第五自然段的“变”、第六自然段的“迁”是学生从脚下的“文字”读出来的地质变迁。在体会课文中动词使用的准确、学习作者借助拟人的手法活灵活现地写出大自然神奇的同时,明白暴雨、冰川、风、波浪等自然现象都会对我们的地球妈妈造成伤害,学习科学知识与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探索大自然相辅相成,要辩证地看问题。
三、学习科学家刻苦求学的精神,激起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
古罗马著名哲学家塞内加曾说:“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可见榜样的力量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拟的,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以利用科学书上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语文教材上的课文进行辅助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学与问》一文中围绕“勤学好问”这个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名人的具体事例,向我们阐述“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这里列举的外国人的事例是哥白尼从小喜欢缠着爸爸妈妈问问题,这正是他对科学奥秘不懈探求的开始。导课时,我由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的《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一课中哥白尼的“日心说”开始切入,由于学生在科学课上已经了解了哥白尼的资料,这里我从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学起,降低了学习的门槛,从思想上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哥白尼的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并不断探索问题的事例,使学生明白“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像哥白尼这样的刻苦求学的名人在苏教版教材中还有很多,如:五年级上册教材《滴水穿石的启示》中写到的医学家李时珍、发明家爱迪生,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写到的科学家钱学森、工程师詹天佑等,他们取得的具有国际意义的成功跟自己的坚持不懈、勤奋、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了他们的事例,对激起学生探索科学的思想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生成 错误 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64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由于思维认知不够成熟,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认知错误。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出错,并从学生错误中收获重要的课程资源,让坏成好事,这也是新课改倡导的基本精神。
一、隐忍错误,等待课程资源生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面对比较生疏的内容,学生难免会出现认知差错,对问题作出错误的判断。教师要有宽容之心,不仅不能呵斥学生,还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追查,找到错误的根源,从而找到纠错的办法。从辩证法角度来讲,学生出现错误并非是坏事,而是难得的教学资源,我们千万不可轻易错失良机。
学生出现认知错误大多是由于思维模糊造成的。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一课时,教师提问:“阿炳为什么能够创造不朽名作《二泉映月》呢?”有一个学生回答道:“因为他眼睛失明了,所以才能专心学习音乐,创造出经典来。”很显然,这个回答是不妥当的。但教师并没有马上做出评价,而是让这个学生将理由说完。学生说:“贝多芬耳朵失聪了,创造了众多世界级名曲;保尔・柯察金身体残疾了,也获得了巨大成就;司马迁遭受残酷的刑罚之后,写下了《史记》。因此,阿炳能够创造出经典名曲也是必然规律。”教师首先肯定了学生的推理,然后问学生:“是不是残疾人都能够创造经典,而健全的人都不能呢?”学生恍然大悟,明白了片面推理自然是以偏概全的。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道理,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宽容态度。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反推理,促使学生明白了道理。这就是抓住了课堂资源生成的机会,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了有效利用。
二、辨析错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信息呈现着不稳定性,学生会在什么时间出错,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教师未必都能够判断清楚。一旦错误出现,教师要对这些错误有较强的敏感性。这些错误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思维短路现象?这些错误折射了哪些共性问题?解决错误有哪些可追寻的途径?教师要对学生出错的前因后果做好分析,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在具体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针对自身思想实际进行自我剖析。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思维上升到不同维度,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帮助学生建立起灵活多元的思维体系。
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时,教师问学生:“你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呢?”有学生回答:“这些兵马俑都是国宝,如何拿出来卖,该卖多少钱啊?”学生都哄笑起来。教师并没有斥责这个学生,而是笑着继续追问:“你说说看,到底能够值多少钱?”这个学生犹豫了半天:“这兵马俑每一个都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给多少钱都不能卖的,都是无价之宝。”教师肯定了学生的说法,继续引导:“我们祖先留下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很多国宝还被遗留在海外。如颐和园的十二生肖铜像还没有完全归位,我们当然不能做败家子。”
教师抓住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错误展开引导,很自然地实现了教学生成,学生从中获得更多感知,对秦兵马俑的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三、预判错误,收获课堂错误精彩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会在哪些环节上出现问题,这些常常具有前兆性,教师凭借教学经验完全可以做出预判。凭借预判,教师在备课时就会提出一些应对方案,以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埃及金字塔》时,教师提出思考问题:“你感觉这个工程怎么样?其中蕴涵着什么?如果将长城和金字塔相比,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触呢?”学生很快就给出答案,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学生都说中国的长城更伟大,中国人民了不起。教师问学生:“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学生都能够正确回答出来。教师引导:“既然古代埃及和中国都属于文明古国,这说明两个国家的人民都是勤劳智慧的,当然不需要分出谁高谁低。”很显然,教师知道学生一定会说中国人更智慧,这是朴素的爱国情怀,当然是可以理解的。教师适时点拨,则让学生心胸更宽广,教学效果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