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校外教育论文

青少年校外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少年校外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少年校外教育论文

青少年校外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美、日、韩学校 核心价值观教育 内容特色 比较研究

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焕发什么样的精气神,才能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在追逐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强大?学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如何使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富有更强的时代性、更好的现实性与更大的实效性,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当下的迫切任务与重要研究课题。当今国外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经过多年的理论建设、多元发展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系统性可靠、操作性较强的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讨当代美国、日本、韩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做法与基本经验,对于不断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深入改进新时期我国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一、美、日、韩三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

1.以培育富有爱国主义的责任公民为主要目标

美国教育多元化的特征决定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没有统一要求,但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基本特点就是要求培养合格的、强调健全人格以及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与遵纪守法的责任公民。美国平时注重宣扬爱国主义的民族凝聚力和价值观教育,在教育中,“‘他如何获得价值观’这一问题比‘他获得了什么价值观’更为重要”[1],“旨在通过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热爱美国,形成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忠诚,遵纪守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进取的‘责任公民’”。[2]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曾特别强调学校应培养美国人的“国民精神”,主要指爱国、修养、诺言、恢复伦理道德、纪律等,以适应美国发展对人才的需要。[3]美国政府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小学、中学、大学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平时注重爱国主义精神和守法精神的养成教育,极力宣扬“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合乎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动,明确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使全体国民具有‘美国精神’”。[4]

1890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了《教育敕语》,强调以忠孝、信义、义勇、守法等“忠君爱国”精神的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确定了21世纪的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宽广的胸怀、健壮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公共精神;面向世界的日本人”。[5]其核心要义就是要培养一种坚韧、勤奋、勇敢、守纪律,忠于国家、人民和集体,重视发展个性化、创造性和多样性,培养具有一定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宽广的胸怀与健康的体魄,面向世界的“忠臣良民”。其目标主要体现于“虔敬天皇教育”、“忠的教育”、“乡土教育”三个方面。其中“虔敬天皇教育”来鼓舞国民爱国主义教育、凝聚国民民心;“忠的教育”就是要求团体成员同呼吸、共命运,做到“忠德”,贡献“忠诚”;“乡土教育”即以本地区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为主要内容,利用各种机会培养青年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20世纪上半叶,韩国虽然“饱受日本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但始终没有丢失其民族性”。[6]韩国政府历来重视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化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上。韩国现行《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热爱国家与热爱民族的精神,为维护、发展国家的独立自主和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教育要为创造和发展世界文化而努力。韩国政府颁布的《国民教育》指出:“爱国家爱民族是我们的求生之道。作为一个有信念、自信勤勉的国民,应汇集民族智慧,创造崭新历史”。政府强调把“国民精神教育”贯穿于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韩国原教育部长Rhee Kyu-ho深刻指出,精神教育就是指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政治教育,其核心在于让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爱深入人心[7]。尤其从小学到大学,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民精神教育”内涵逐级提高,相互承接、逐级提升的梯级教育教学架构,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和水平要求不断加强。因此,韩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精忠报国”的韩国人,为韩国的迅速崛起与迅猛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核心价值观精神基础。

2.以注重营造核心价值观教育环境的文化渗透为基本途径

美国学校倡导追求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和社会价值,注重文化环境对青少年的潜移默化作用,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地渗透于文化环境之中,以潜在的形式影响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受到教育、锻炼能力;提升素质、增长才干。如学校非常注重创建整洁、文明、幽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使青少年学生受到文化环境熏陶影响;美国处处飘扬的美国国旗,以重要历史人物命名的街道,难以数计的博物馆、纪念馆,充分展示着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标榜着“美国精神”,是美国学校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8]此外,美国学校还通过国庆、校庆、入学与毕业仪式、社团等系列活动,从而使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战后,日本学校普遍采用各学科课程教学,对青少年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发挥综合教育作用。日本教育权力机关通过多种文件要求学校发挥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以提高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水准。日本政府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指出,国语科需要培养语言的实感,必须尊重国语的态度,培养团结、有礼貌、谦逊、爱劳动、智慧、同情弱小、见义勇为等品德。历史课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日本的发展及前景,并将日本置于国际大环境中考察它的历史作用。数理学科通过归纳推理数学能力的培养从而形成合理的生活态度。地理课要求学生对国土的认识,增加对保护环境、利用资源的认识。音美体课培养学生愉悦的生活态度和欣赏美的高雅情操。此外,通过播放日本动画片,传播日本民族文化、阐述各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道德伦理的判断等,使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娱乐片中进行。

韩国学校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宣传历史上爱国主义英雄事迹,以此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自信心。韩国政府建立一些爱国主义英雄塑像,把英雄的事迹撰写成文学作品或者搬上银幕对青少年进行鞭策与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实行潜移默化的儒家伦理教育,如通过正月春节、十五元宵节、观灯节、五月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一些传统节日营造文化氛围,使青少年每时每地接受儒家思想的熏染,感受到习俗中儒教伦理所散发的价值观教育作用。在韩国社会生活里,“身土不二”的核心价值是强调人的自身发展以及国土的不可分离性,来号召人们支持民族产业的发展。另外,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故居遗址、纪念碑、建陵园庙宇等进行历史文化教育。

3.以注重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活动为基本途径

美国学校重视校内外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其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既可以是有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又可体现在学生日常生活中。主要做法有:美国大学本科总学时比中国少33%~40%,讲授只占总课时的25%~34%,平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入学仪与毕业仪式、国庆、校庆等方面的活动,来增强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组织一些学生参加有关活动,如为吸毒者、无家可归者的帮助活动,为老年人、残疾人的服务、竞选宣传、慈善募捐、教堂服务等活动,来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9]通过参观科技馆以及社交、文体、宗教、志愿等课外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爱校之心。

日本学校开展“特别活动”主要目的是培养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其“丰富的人生、个性和创造力、自我表现能力”。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政府为了让青少年学生了解社会,提高核心价值观实践能力,要求大学生参加“有组织的校外教育活动”[10]。比如日本文部省大力提倡并推行“体验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然教室”、“森林之家”等集体活动,加深对大自然的理解和热爱。学生自治会组织学生考察家乡历史文化、倾听历史故事;收集乡土资料,了解本地经济产业;了解企业、农村中生活;到社区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或承担家务劳动;参与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政治活动,为他们充实内心世界,养成核心价值观品行创设实际条件。

韩国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迥异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方式来支持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消除学生在拥挤课堂中产生的不良心理;通过举办各种报告会、演讲会、展览会、论文成果评比会、社会问题调研、民意测验以及“读书节”活动,举办关于反对性别与种族歧视、暴力、吸毒专题研讨会,开展文艺节、音乐节及传统艺术活动,不断增加青少年学生参加锻炼的机会,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以期取得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效果。

4.以注重凸现心理健全的人格教育为主要内容

心理学课是许多美国学校的必修课程,是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如美国哈佛大学等选修心理课程,进一步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方法、指导健康成长、消除心理疾患、提高学生自助能力。美国学校设有心理咨询机构,平时在课堂教学、团体训练以及日常生活中开展一些心理教育活动,为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学习与生活、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相对有固定的编制、专项经费、工作制度与工作规划以及心理咨询专家队伍,为学生提供心理与发展咨询、适应与障碍咨询、辅助与治疗等多形式的服务。

日本学生家长、学校老师从小就教育孩子怎样学习、如何到名牌大学进一步认真学习与深造,从而导致整个日本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偏重智育,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由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了严重的“教育荒废”和“心理亚健康”。有些学生毕业后,他们频繁地改变工作或者不上班,让父母养活到20~30岁,日本学者称他们为“寄生虫”或“消沉的一代”。[11]因此,日本政府于2003年,在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和青少年健全活动俱乐部等机构,还在每年的11月份举办“全国青少年健全培育月”等系列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韩国学校心理咨询室作为教师与学生就某一问题共同探讨与实践,最终帮助学生正确选择、健康成长、排除各类心理障碍,其作用可谓举足轻重。韩国学校心理咨询室具备必要的设施及基本的资料,让学生敞开心扉倾述烦恼与忧愁。学校心理咨询室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可以设立学生生活指导设计企划室、学生个体指导研究室、提供及保存情报资料室、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等场所;根据不同情况也可以冠以其它名称,如知心屋、指导室等。心理咨询一般安排在下午或课后,学校对咨询机构的经费与教师的聘用都有明确的规定。

二、对推进我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美国、日本与韩国等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特定的历史传统、民族背景中产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与吸收的东西,但不能简单地套用来践行指导。当今社会在迅猛发展与高速前进,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已积累了优秀传统,但由于受许多因素困扰,阻碍着我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设,一些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亟需我们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美国、日本与韩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点,通过比较、鉴别、融合,坚持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出发,进一步推行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梦的改革进程,同时考虑中外教育观念的不同性,既要大胆借鉴其方法又要谨慎观察其态势,不能盲目地引进而应根植于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走以本土化为主体、国际化与现代化相融合的后现代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之路。

1.大力弘扬时代性的精神价值观教育

2011年,在10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纵观当今美国、日本与韩国等国家,核心价值观教育致力于培养本国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当前,我国学校开展了富有实效性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效果,但一些教育问题仍不尽人意:如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枯燥,缺乏时代感;教育效果形式化,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因此,我国应把培养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目标与根本灵魂。如通过红色影视、红色网络、红色歌谣等形式开展精神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以及围绕重大的历史事件活动,增强青少年民族精神的现实感和认同感。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各国更加注重培养具有全球眼光与富有民族精神的新一代,我们应把学校的精神价值观教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开创富有中国特色、具有时代性的精神价值观教育之路。

2.不断营造渗透性的环境价值观教育

西方国家注重校园环境作用,充分利用校园教育环境等资源使学生受到价值观念影响、获得价值观情感体验。为此,我国学校应优化物质环境建设,如重视校园文化景观、食堂、校舍、图书馆、实验室、操场与其他公共场所的布局,努力发掘校园环境的“隐蔽性”、“渗透性”等熏陶和启迪作用。把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精神遍布在大自然的环境氛围中,把抽象的理论寓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增强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认知、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必然会产生无形的影响与辅助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应重视精神文化环境建设,如提倡名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建设与社会教育网的建立、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抓学校教师的师德与师风建设、开展校园活动来增长学生的价值观认知。此外,我们在报纸书籍、影视与网络媒体、网络游戏等传播符号中嵌入核心价值理念,通过文化产品的形声性、娱乐性以及审美性等特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文化产品中的价值理念。因此,我们要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营造精神文化氛围,“实行无形教育,推行无声管理,进行无声语言”。

3.不断强化实践性的内化价值观教育

美国、日本与韩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实践可以使学生获得新的核心价值观认知。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功效在于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生存”的基本素质与综合能力,树立“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的协作精神,树立“爱祖国、爱社会、服务他人”的核心价值观信念,不断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在教育中长才干、在奉献中作贡献”。近些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青少年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得到锻炼。但我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实践性中明显存在着不足之处,对我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我国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实践活动,加强实践性研究与贯彻落实;要开展一些校园文化、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社会调查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价值观教育的使命感,强化学生实践性的价值观教育内化。

4.不断加强专业性的心理价值观教育

近年来,学校屡屡发生的校园暴力、学生自杀等一些事件,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当下学生心理教育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尽管我国一些学校相继开展了心理价值观教育系列活动,但因为一些学校对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心理学科的专业化程度不够,专业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学生对心理价值观教育存在认识误区等系列问题,在某些学校还流于表面形式,借鉴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理论观念以及方法手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心理价值观教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社会大环境的心理氛围相应制约着学校心理价值观教育。因此,青少年学生的心理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全社会应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价值观素质教育。如需要当地政府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充分协调与有力支持,需要学校、家庭、社区的有机联系与密切配合;学校要加强心理课程的建设,高度重视心理队伍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心理价值观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Raths,L,Harmin,M,Simon,S.,Values and Teaching,Second Edition,Columbus,Ohio:Merill,1978.

[2] [4]贾仕林.中美高校德育实施目标、内容的比较及启示.思想政治教育,2010(4).

[3] 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5] [日]岸根卓郎.我的教育论―真・善・美的三位一体化教育.何鉴,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 教育部社政司组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Gay Garland Reed,Sheena Choi:Korea:Confucianlegacy,Global Future.Values Education for Dynamic Societies:Individualism or 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2001.

[8] [9]贾仕林.美国高校德育现状及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2008(1).

[10] 王玄武编.比较德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