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质量工程师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机电 工程 施工 质量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TH-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随着近年来我国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对于建筑工程的关注度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施工质量与使用功能,而是开始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建筑机电设备。特别是对于那种大型的建筑工程而言,其建筑机电安装的施工控制要求也将会变得越来越严格,不仅要求其不能对建筑物整体造型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而且还要求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噪声与震动也能控制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
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安装工程有工程规模大,学科跨度大、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锅炉、通风空调、制冷、电气、仪表、电机、压缩机机组和广播电影、电视播控等设备;项目广泛涉及工业、公用和民用三大部分。对建筑物的整体设备的安全高效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严格进行监督管理,以保证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安全。
一、机电安装工程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机电安装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随着安装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大和难度系的不断增高,机电安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主要表现为: 1)对工程整体功能实现的作用日益突出,功能需求和系统设计日益复杂,且功能可靠性要求愈来愈高。2)占工程总造价的比重越来越高。3)新材料、新设备层出不穷,且更新的速度愈来愈快。4)施工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且生产厂家逐渐进入施工安装领域。5)节能降耗的要求日益严格。6)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7)建设、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的机电安装工程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8)质量通病多,且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可靠性、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二、机电安装工程存在的问题
1、工程设计技术与实施安装人员技术不匹配
我国对于机电安装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职称、管理经验以及相关的素质能力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但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却并不尽如人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机电安装行业的无序状态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日趋突出:系统设计无统一规范,验收制度也不甚完善,工程技术的设计和安装人员技术不匹配,很多机电安装的一线操作人员并没有专业的安装上岗证书,甚至还有企业直接招揽一些毫无经验的临时工作业。工程作业人员不能完全按照安装图纸和品牌机性能进行操作,整个安装体系缺乏人性化合理化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维,工程质量自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标准,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和发展。
2、工程设计合理性和深度不够,可用性差
伴随建筑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机电安装行业也异彩纷呈,各种机器设备更是琳琅满目,大到体积庞大而且笨重的成品半成品部件,小到甚至一颗螺丝钉、一根铜线,国家不可能对各种机电设备和材料的规格型号等进行统一的规定,这就要求机电安装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在系统图中详细标明各个产品的型号规格参数。而实际情况却往往差强人意。因为专业设计水平不过关,设计人员所提供的机电安装设计图不够详细,也不计算和考虑设备额实际规格和效能,给安装工程的保质保量完成留下隐患。
3、工程企业资质参差不齐,责任问题突出
关于机电安装企业的资质评定,我国有着明确严格的标准,然而在全国几千家机电安装企业中,具有相当规范和素质水平的企业,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很多小企业根本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就使得在具体的施工项目中出现安装企业没有资质或借用其他公司资质,以及几个甚至十几个企业同时或分阶段负责同一个项目的现象,这不但无法使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更对工程验收和保障维修等后期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困难,加大了问责的难度。当工程出现问题时,往往找不到人负责或者几家企业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机电安装工程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和所有的建筑工程一样,机电安装工程涉及到设计、施工、建设、使用、监督以及监理等众多单位和部门,因而事故的发生具有多发性、可变性、复杂性和严重性等特点。也就是说,机电安装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复杂而多变的。综合上面提到的关于机电安装的现状分析,其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包括人、物、自然因素和社会条件因素四个方面。
从项目负责人到工程的设计、安装、验收人员,其专业水平,职业素质以及相关的法律素养都和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密切相关。还有机电设备、材料应用、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等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全面考虑并分析各个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合理有效地提出应对措施,促进机电安装甚至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关于机电安装工程发展的几点建议
1、重视机电工程的设计与审核
质量是一个工程的生命,技术又是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机电安装工程中,要尤其重视对工程设计的严格要求与审核,其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设计初期和工程施工过程两个方面。
首先,企业要严格对工程设计人员专业水平以及相关素质的审核,提高设计行业门槛准入。工程设计人员要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对系统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的审查和反复修改,既要重视创新又要考虑到设计图纸的实际效用,重视深化设计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在审核完全通过的情况下再交付施工。
其次,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企业更要重视技术和质量上的一些细节,很多时候如阀门的渗漏、螺丝的松动、控制回路的短路等小问题往往会成为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罪魁祸首,同时也会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建立健全从业人员的质量责任制
机电安装工程涉及分管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安装技术员等关系,因此,必须要明确所涉及部门以及工程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和责任,建立健全各专业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度,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框架,进而保证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贯穿整个机电安装工程的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及各部门的相互衔接合作关系,自上而下,责任落实到人,建立目标控制与工程进度控制体系,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
3、严格机电安装工程的验收管理制度
机电安装工程必须符合合同规定和实际文件要求,符合我国现行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主要的设备设施调试合格,交工资料齐全按要求归档,在环境保护、安全卫生以及消防设施方面完全符合规定才能正式竣工验收。机电工程的竣工验收一般会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然后交付项目负责人复检,最后是项目的竣工验收。因此,机电工程的验收管理要贯穿工程实施的整个环节,要建立起以分管项目经理为主的,由部门负责人以及监理人员组成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体系,推进工程快速合理的安装和投入使用。
4、重视创新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电安装企业想要立足市场,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重视创新,拥有自己的科研队伍与技术研发中心,重视与国际接轨,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经验。在机电加工制造等行业要有自己的品牌,拥有相当水平的创新团队与技术安装人员,在技术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与自动化方面做出成绩,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从市场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
五、结语
机电安装工程涵盖面广、学科跨度大、施工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等特点,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整个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只有本着安全、优质、高效的原则,重视对相关人员技术的培养和创造性的调动,完善责任机制,严格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才能切实保证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从而促进企业在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实现双赢,取得长足发展。
参考资料:
1、沈先福 《浅谈机电安装工程实施技术与质量控制》 山西建筑 2006年3月
关键词:土建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追求,是建设单位在提议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土建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周期性较长的一项工程。其中涉及的人力、物力等因素非常多。土建工程质量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但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寿命 ,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是保障土建施工水平的根本,有利于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求体检施工单位要不断的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加强土建施工质量控制。土建施工企业只有脚踏实地,认真建立过程的土建施工质量控制制度,不断完善企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程。
一、影响土建施工质量的因素
1、设计方案因素
作为土建施工的基础资料,施工设计方案因素对土建施工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建施工设计方案缺乏科学性难以指导土建施工,这将直接影响土建施工的效果和质量水平。设计人员在进行施工设计工作时没有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施工工序的安排不合理,施工技术难以顺利进行。例如在地质勘察时,钻孔深度不够,就无法查清地下的地层构造。没有详细、准确的填写地质勘察报告等,均会使施工设计方案出现错误导致土建施工缺乏可靠指导,影响土建施工质量。
2、施工人员因素
施工人员是土建施工的主体,是土建施工中质量控制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快,专业施工队伍缺乏。施工人员多半来自农村,综合素质低主要体现在文化水平比较低,掌握的土建施工基础知识含量少;职业素质低,专业技能不过关,施工技能单一且应用不够熟练,缺乏基本结构知识,违章作业。这些问题会导致施工中难以读懂设计图纸,不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技术难以达成从而给土建施工埋下质量隐患。
3、施工材料因素
施工原材料是土建施工的重要物质条件。土建施工质量的水平与施工材料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采购环节中对原材料质量把关的疏忽,造成材料质量问题存在隐患。表现在材料采购中存在缺乏材料质量控制的问题,采购人员不能够对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基本特征进行准确判断,导致材料质量达不到土建施工标准。而且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不重视,导致不合格材料进场施工,这些都会造成土建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4、机械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是现代化工程建设中和质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设施。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工民建工程施工的设备数量不断增加,机械设备包括设计设施、施工机具、检测设备等。施工设备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施工的质量,机械设施的完善可有效降低劳动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是实现工民建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保障。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和检修设备,保证其性能稳定,机械设备故障很可能引起工程质量问题。
5、质量管理体系缺乏
一方面缺乏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难以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土建质量管理体制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缺乏完善的项目管理责任制。缺乏统一的有效管理和严谨的操作规范,土建施工的目标管理不够严肃,导致质量管理工作无据可依。质量管理不到位,进度工期的控制也过于随意,控制手段不够系统专业。
二、土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方法
1、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机构建立互检与自检以及专检内部质量检查体系,树立质量观念是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效率的关键问题之一。成立质量检查管理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下设本级质量检查组织机构,检小组由专职质检员和各专业工程师组成,设立项目总工、质检员、安全员、实验员、施工员、材料员、仓管员等项目组织机构,各行其职,层层把关。各专职质检员将每次检查的结果反馈到质量检查管理小组,质量检查管理小组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措施落实到相应的负责人,该负责人再将整改措施直接落实到施工一线。各级之间相互分工又相互配合,这样就对土建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创造了先决条件。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要行使有效的质量否决权,并对相关的施工设计进行监督管理。一旦发现有违背设计以及勘察文件标准的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经济或法律对其惩罚、制裁。这样可以对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并在一定程度减少了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出现的频率。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并确保确保执法监督公正性、准确性,确保监督工作在整体施工阶段和环节中起到作用。
2、加强土建施工质量监督
建立集体监督机制,提升监督水平。质量监督部门要注意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职能,并确保确保执法监督公正性、准确性,确保监督工作在工民建整体施工阶段和环节中起到作用。督促建设承包商坚持按照流程施工,必须实行生产责任制,明确施工质量要求,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督促解决,保障质量监督落实到位。
3、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是一项土建施工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施工人员是施工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水平影响工程效率和水平。施工单位应该对参与施工的人员素质予以承诺,对这些人进行技术和素质摸底,加强考核和培训,从技术和思想上彻底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统一的施工培训和技术培训,做到思想意识上的相对重视,明确施工责任。在各个施工环节工作中,要尽量避免人为因素所导致的错误发生。
4、加强对施工中原材料质量控制
材料质量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风险,实现质量管理。一方面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和控制工作,对于主要施工设备、建筑材料进行采购时,具体施工单位应主动提出申报,以便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核定。而且相关的技术人员对材料的规格型号以及质量要进行认真全面细致的检查,严格要求检测标准,做到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对检测的结果资料也要建立起档案储存,形成资料备案系统。严禁一切未经化验或未经批准的不合格原材料运入现场。使用与施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全部有试验合格证,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使用。另一方面在土建施工重要特别注意合理选用施工材料,根据设计的要求和施工的实际,避免材料使用上的错位,引起的施工质量隐患。
4、加强施工资料管理
土建施工现场控制是工程质量是否受到最终控制的体现,而现场工作所填写的质量记录则是体现质量的证据性资料。所以,认真填写和保存质量记录也是土建施工过程重视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要求。文件中应规定每个环节所需填写的质量记录,例如,施工日志、技术交底记录施工记录,机械设备运行、检验记录和保养记录等,记录应按规定要求填写,做到填写及时、可靠、清楚、真实。质量记录应有专人收集、保管,现场工作完成后,随竣工报告交档案馆归案保存。
5、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加强土建施工现场工序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坚持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由总工向工长及施工人员、机械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讲述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同时要注意优化施工技术管理流程,夯实管理基础,应建立“以效率优先为原则,以精细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简约化管理为平台,着力建立专业管理体系、监督预控体系、目标考核评估体系”管理目标,以确保土建施工质量控制的达成。
结语
作为建筑结构的最要组成部分,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建筑的安全与其功能的实现具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问题,但是仍有一些单位对施工的质量不够重视,仅追求建筑产品的外观效果而忽略了质量管理问题,引发各种安全事故或质量问题。为了保持核心竞争力建设企业应该积极制定并落实土建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切实提高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得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玉峰. 分析建筑土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 电子制作,2013,14:249.
一、凝心聚力抓落实,扎实工作出实绩。
加快设施建设、提升县城品味、强化公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工作成效明显。
(一)疫情期间狠抓县城环境、卫生、秩序管理,打造宜居县城。一是抓好主次干道、城乡结合部和重点地段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疫情期间重点解决乱贴乱画、乱拉乱扯和乱设广告牌等问题,做到市容美观有序。对城区管理推行精细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了《城市管理局关于做好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方案》《城市管理局关于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安全生产工作部署通知》下发到各管理公司,达到城市管理横向到沿,纵向到边,不留死角的目标。疫情期间,广大干部职工主动放弃休假,班子带头党员争先,全员在岗,做到城市管理时间和地点无缝隙。二是加强疫情防控,科学组织消杀。累计出动机械化作业车辆约112台次,道路洗扫作业共计约1300余小时,清扫道路132条,清扫面积约78万平方米;共对44座公厕、集中消杀150余次;累计清运生活垃圾每天约110余吨,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三是设置特殊有害垃圾专用收集桶。疫情期间在城区重点路口及小区增设专用收集桶50余个,城区3所小学、2所中学、1所高中门口共放置12个废弃口罩回收桶。收集的口罩将以医废标准进行处理,安排专人对专用垃圾桶进行消毒、清运,确保做到日产日清。
(二)加强市容市貌和街道秩序的网格化管理。一是分区域、分路段采用“定岗、定人、定时、定责”管理模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通过分片管理、徒步巡查,及时进行隐患排查,对城区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安排人员进行早晚、双休日及节假日值班。制定《城市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提高城市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方案》和县综合执法局、交警等部门协作、配合,疫情防控一级响应期间对一对流动摊贩进行了全面规范,发送宣传单《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1000余份,劝离聚集在广场、公园、河道等公共区域的人员5000余人次。人民群众的城市意识明显提高,城市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观。二是抓好环卫工作。一年来完成了城区78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工作,清运垃圾万余吨,坚持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到100%。有效地对城区200多个垃圾桶、80余个拉臂钩箱,7座大公厕、37余绿化带小公厕及公共休闲设施进行了清洗消毒。强化了城区市容环境管理,按照“细致扫、及时运、严格管”的要求,坚持城区定期洒水制度,尽最大的努力保障了城区环境卫生全天候、全方位干净整洁。重点抓好了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和县城沟渠的专项整治清理,使得县城区及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有了很大的改善。
(三)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一是新建污水处理调节池2000立方米及配套设施,建成后有效缓解污水囤积问题。二是州医疗废物收运系统项目建设,包括新建综合楼、检修间、停车棚及总图工程,并新增医疗废物收运车、化验设备、医疗废物物联网系统等相关设备。目前已经完成建设。三是申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规模为0.6万m3/d,与原一期工程总规模达到1.2万m3/d。本工程的建设,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和实现污水资源的利用,在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取得了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
(四)做好8.16洪灾灾后恢复工作。一是做好灾后损失统计和上报工作。实事求是反映城区洪灾受损情况。二是生活垃圾填埋场“8·16”泥石流灾害治理项目。克服路基垮塌、滚石、塌方等恶劣的条件,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内,恢复了填埋场的正常运行。三是“8·16”岷江城区河堤护栏修复项目。对缺失的栏杆及时打围,做好警示标志,做好日常巡查,积极组织工程施工,严格把关质量、实施工艺等。
二、统筹兼顾抓好公用事业各项工作。
一年来,我们统筹兼顾,积极推进工作全面发展。一方面认真抓好职能职责工作,解决难点,突出亮点;另一方面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积极做好大量民生改善工作。整体工作赢得了党委政府及广大民众的理解、支持、认可。
(一)加强了城区市政设施的维护工作和汛期值班值守制度。一是今年城区基础设施维修共投入增大,对道路的损坏、积水处理、更换雨水篦子、疏通排水管、沟渠,更换雨污水井圈、井盖等,市政设施完好率达98%以上,二是积极做好城区防汛的准备工作。一是制定并下发《城市管理局汛期应急预案》和《城管局汛期值班表》成立了应急分队,购买了防汛备用物资,确保全年城区能及时防汛、排涝,城区不出现严重积水现。三是积极推进城区公共绿地管理,管护绿地面积1175亩。
(二)加强特许经营公司管理。一是加强对大河坝生活垃圾综合利用项目的监督管理,做到全年无废水排放,臭气、粉尘均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全年共处理生活垃圾32675.06吨,餐厨垃圾9568.16吨。二是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全年共处理污水120余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65%.针对污水收集率低,我中心正配合住建局积极申报管网改造项目。
(三)加强城区亮灯率及气氛营造。一是全年共受理路灯故障280余次,累计完成抢修、维修、210班次,维修路灯893盏次,更换各类光源电器556件套,维修更换电缆200余米,确保城市亮灯率及设施完好率98%以上,为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方便群众工作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确保路灯抢修投诉热线电话畅通,全天候受理路灯故障投诉,实行限时抢修,及时反馈。二是着力抓好路灯设施改造工作。为确保城区亮化无死角,通过积极向局领导请示汇报,积极与相关单位进行衔接,较好的完成了路灯设施改造工作,2020年累计投入资金约30余万元。基本消除城区亮化死角,为方便百姓夜间出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三是着力抓好城市美化设施建设及维护管理工作,2020年国庆中秋双节的气氛营造,在主要街道安装红旗700余套,营造节日气氛。
(四)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不放松。一是加强领导,落实“一岗双责”。年初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12份,每季度按时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专题部署会,积极申报省安办开展的评选“最美安全管理者”的相关活动;二是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相关工作,将隐患排查纳入常态工作,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台账”,保障隐患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和上报。三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今年6月初面向全局和服务公司召开了汛期应急演练。
(五)严格管理,全面加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一是不断加强支部建设,着力推进各项工作。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从而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有力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推动我中心的整体工作开展。二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坚持“”、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推进党支部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二是狠抓学习,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对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形式都进行了规定。坚持每周的学习制度,党支部和办公室组织进行集中学习。
(六)积极落实举措,扎实开展“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利用“123”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大会、职工会等多次召开“两联一进”工作专题部署会。科级领导多次深入叠溪镇胡尔村、木耳村扎实开展“结对认亲”工作,并与村委会班子成员召开“两联一进”工作座谈会。干部职工前往凤仪镇前进村与联系户分别开展“联户联情”群众工作,并建立问题困难台账,细化解决措施和时限,保障联系服务成效。截至目前,共走访群众200余户。二是持续开展社区“吹哨报到”工作。积极与雪花井社区联系,开展环境宣讲工作,一起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七)强化宣传,迅速主动回应民生。一是加强信息报送。今年上报信息102期,被州、县政府门户网站、州县电视台、微等平台采用10余条。二是积极回应民生。今年我单位涉及的民生反馈共计100余件,按时答复,满意度达到100%.三是制作环保等宣传手册、宣传单共计2000余份,进一步提高市民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4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混凝土结构以其造价低、设计理论成熟、施工技术成熟、抗震性能良好等优点占有绝对的比重,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就成为质量控制中一项极其常见而重要的工作。
一、模板工程质量通病
1、构件轴线位移
构件轴线位移原因: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轴线测放产生误差;③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防治措施: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2、结构构件变形
结构构件变形原因: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刚度差;组合小钢模,连接件未按规定设置,造成模板整体性差;墙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防治措施: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自重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二、表面缺陷
1、孔洞
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
产生的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防治的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2、蜂窝、麻面
蜂窝的现象为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散,无强度状态。麻面的现象是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防治的主要措施是:认真设计、配合比严格控制,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以及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使模板的表面保持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混凝土在浇灌之前,应浇水使其保持湿润,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并涂刷脱模剂,模板缝隙,用腻子、油毡纸等堵严,模板支撑情况应随时检查防止漏浆;模板应选用长效的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浇灌下料应分层,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振捣时间要适中不可过振。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为保证上下混凝土良好结合,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2cm以上。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3、裂缝、夹层
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分为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两种,其中干缩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施工前混凝土构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存放而是长期露天堆放,没有进行防水和抗潮处理,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由于振捣时间过长形成砂浆层最终导致水泥的收缩量增大,混凝土成型后由于风吹口晒造成表面和内层的湿度变化差异较大以及养护不当都会造成裂纹。
产生原因:混凝土施工缝处泥土、砖块、锯屑等杂物没有清除或者没有清除干净,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及充分湿润就灌注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高度过大,没有设溜槽、串筒,导致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混凝土夹层是混凝土内部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的现象。分层浇筑的混凝土上下层浇筑时间隔的非常长,上下层衔接不好,或混凝土的配合比有一定的差异,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变化较大产生温度裂纹;具有较强的贯穿性和深入性,会给整个结构造成破坏性的伤害。
防治措施:一般根据不同裂缝的成因类型和开缝宽度,采用涂抹法、贴补法、充填法、锚固法、灌浆法等进行防治。选用的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浆液、丙烯酸橡胶、聚氯乙烯胶泥、土工布、止水橡胶、紫铜片等。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和施工期的防风防晒,洒水养护,表面覆盖,掺加适量引气剂减少裂缝。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必须要干净清理。混凝土浇筑高度不小于2m时必须设溜槽或者串筒。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控制温度,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加强保温养护措施,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产生裂缝。
4、强度偏低匀质性差
原因分析: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陈;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预控措施: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水泥进场必须附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文件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重要结构用的水泥或对水泥质量有疑问时,应进行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的标号使用。应加强对水泥的保管。水泥库尽量搭设在地势高、干燥、运输方便处。水泥堆放时,下面要垫高约30cm,四周离墙30cm以上,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10包,便于取用。同时,应按不同品种、牌号、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插上标签,避免搞错。要做到先到先用,避免存放三个月以上。散装水泥宜置于专用斗仓内。砂子、石子堆放场地要进行清理,防止杂草、木屑、石灰、粘土等杂物混入。砂、石堆底层,应经筛洗处理后再用。一般混凝土砂子含泥量不得大于5%,碎石或卵石含泥量不得大于2%;有抗渗要求或高于和等于C30以上的混凝土,砂子含泥量不得大于3%,碎石或卵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现场来料后,应及时将原材料按规定取样送试验室申请配合比,并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正确控制加水量和外加剂掺量。外加剂宜事先分装成小袋包装。现场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计量偏差不得超过下列数值:水泥和外掺混合材料按重量计为±2%,骨料(砂、石)按重量计为±3%,水和外加剂溶液按重量计或按重量折算成体积计为±2%。各种计量器具应建立校验、维修、保管制度。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雨天施工或材料蒸汽加热时,应增加测定次数,并根据含水率情况,及时调整配合比。冬期施工时,混凝土水灰比不得大于0.6。
结束语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对于混凝土工程中只要肯努力付出,相信在以后这一项工程的发展会更加的好,我国的建筑行业也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席晓鹏,孙秉华.浅谈混凝土质量问题防治措施[J].青海交通科技,2011,04:50-51.
关键词: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建设体系;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073-02
随着新时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纲要出台,提高教学质量等重要措施的落实;以及我校机械工程通过教育部特色建设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落实单位。质量建设与工程专业认证在我校全面展开。尽管如此,我校的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建设发展的极为缓慢,与其作为机械类基础课的拓扑地位极不相符。突出的问题表现在现阶段的课程体系缺乏实验教学环节,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本文正是在对这一些核心问题深入研究,在分析工程教育的需求和流体传动与控制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理论基础、数字实验、工程应用”相互融合的创新型课程体系。为本校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打下坚实基础,完善我校机械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求
传统教育教学要求,综合基础性院校培养、培育学生的知识体系,注重通过课堂教授和知识的传递;而工程应用型院校则强调学生是实际工程能力即将实验实践能力。这样高等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教学体系存在着相互背离的现象。因此,新时代的本科院校如何依据培养目标建立一套与之相符的教育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而现行我国对于教育的中长期总体规划和发展纲要要求,培养一批创造能力强能够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质量工程人才。为此,要求学校的教育要面向工程应用性人才培养,需要工业界深入到学校培养环节中,同时需要学校按照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工程能力。
二、国内各学校流体传动与控制学科建设特点
从课程设置角度讲,国内各高校的机械学院侧重点均不相同包括液压与气动、流体传动与控制、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等,内容涵盖了流体基础理论、液压传动技术、气压传动技术、伺服控制系统等。
从教学内容上看,大多数的教学内容均围绕的流体传动与控制基本理论,重点解决流体传动与控制中的数学问题,如液压桥路、小孔节流、层流紊流等。而在实验环节上,由于成套液压设备价格过于高昂,绝大多数学校很难开展实践环节。
从考核结果上看,往往是通过期末闭卷考试这一形式。尽管相对公平,但由于学科重视工程实际的性质而言,学生仅仅依靠多做题、多背书不能够深刻的掌握知识,也不能更好地反映学生实际工程能力。
因此,需要重新理顺教学内容、实验环节和教学总体目标,建立一套创新的能够符合新世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节下的课程体系,满足学校以及本学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和学校标准。
三、创新型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建设体系
通过对比西方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在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设建立方面和学生培养。同时走访了相关兄弟院校,收集相关负责和一线的任课教师在课程体系建设和培养模式的选择意见和建议。总结得到目前我校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陈旧,没有及时吸收学科前沿内容;课堂教学以基础理论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互动性不强;教学以板书和PPT为主,缺乏时下流行的多媒体与互动软件;考核方式采用期末闭卷,手段单一且不能反映学生全面能力。
通过上述的调查、分析、研究,本文结合我校机械大类本科教学拓扑图网,建立起一套“理论研究、数字实验、工程应用”创新型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建设体系,如下图所示。
通过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讲解,辅以清晰完整液压元件动画模型,结合工程实际中的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流体传动与控制。不定期的邀请本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介绍前沿理论,使得学生在掌握经典的流体传动与控制知识基础上,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通过将整个课程拆分为一小段知识单元,碎片化知识结构。每个知识单元结束后,进行随堂测试考察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通过若干个单元的学习后,学生掌握了一定流体传动与控制知识,按照基本、提高、突破三个层次设置考察目标,设置创新实验。实验按照学生自主选题、自由组合、自拟方案“三自”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授课教师的指导又规划整个实验的研究进度。
在此基础上,吸引学生参与授课教师实际课题或者参与到企业界组织的创新大赛中。学生通过实际项目,了解到流体传动与控制工业项目的立项、方案制定、评审、实施、结题、维护的全过程。使得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能够更快融入到企业中。
通过基础理论的支持、数字实验的关联保障和工程应用的核心凝聚使得本专业学生获得专业所需知识体系、工程能力、创新意识。
四、研究结论
本文在我校深入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调研、分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求。在对比国外和国内相关高校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总结出我校流体传动与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起一套“理论研究、数字实验、工程应用”创新型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建设体系,为本学科融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济.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3(5).
[2]高思.质量工程: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07,(5):18-20.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4]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8(4):5.
[5]赵韩强,郭宝龙,赵东方,等.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4):49-52.
[6]孙承辉.更新先进设备 加快液压教学改革[J].中国培训,2006,(6):031.
[7]刘学斌,刘苹,马苏常,等.面向工程应用的液压教学[J].科技资讯,2010,(10):16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