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基础课程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程设置;衔接;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33-03

一、ESP课程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的教学改革中,特别是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中,课程设置的建设和完善一直是改革的重心之一,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加之社会经济对于外语人才的需要愈加凸显,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更严峻的考验,这都要求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进一步地改革创新,真正实现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目标。然而,在现行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下,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落后,滞后于社会需求,英语专业基础课程与ESP课程课时分配、先后进度、层次深浅等方面无法满足复合型外语人才的专业知识认知规律,使得本来服务于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长期处于修订却总是差强人意。在对多次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和总结的时候,英语专业基础课程与ESP课程之间的课程设置和衔接成为了问题的核心。

二、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任务

从上个世纪英语专业引入中国,至今,2000年颁布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目前依然是我们的办学依据。整体来说,英语专业基本教学理念有以下三个方面: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首要的基本任务是语言技能的训练,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专业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专业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其次,专业语言技能课程的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人文素养首先体现在学生的人文知识上,但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在学生的思想方法、道德水平、是非标准和言行方式上。语言不是空洞的语言符号,而是思想的载体。另外,专业语言技能课程的教学还承担着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任务。思辨能力指的是一个人清晰地进行思维的能力,他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形成自己观点和呈现自己观点的能力。和人文素养一样,思辨能力的培养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

三、ESP专门用途英语的地位

ESP的教学方向是培养能够在特定的职业范围使用英语的专门人才,学生不是为语言目的而学习语言,而是要通过语言去学习某个特定的专业课程,向专业技术领域延伸和发展,并具有专业方面的英语交际能力。ESP既不是单纯的语言课,也不是单纯的专业课,而是将语言应用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从而帮助学生能够以英语为工具在相关领域进行信息交流。不管是普通高校,还是高等职业院校,ESP教学并未完善,现存的问题也非常突出,这些造成ESP教学既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又无法适应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所培养的学生尽管通过了这样或那样的考试,聋子英语、哑巴英语层出不穷,可谓学不能用,学不致用。除了我国ESP的发展阶段局限性和本身ESP教学不成熟的原因之外,人才质量无法满足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应该从培养复合型人才时专业基础课程与ESP课程之间的衔接上找原因,衔接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学习者语言技能、人文素养、思辨能力的统一融合。

四、英语专业基础课程与ESP课程之间的衔接方式与途径

以往对于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研究,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毋庸置疑,各个开设英语专业的高等院校也无一例外地在低年级进行了语言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这已经为ESP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务工作开展与变革

1绪论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建设与发展中受到广泛重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面向以培养工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专业进行认证,具有国际认可性。通过认证的相关专业水平及毕业生能力可实现国际互认,有助于提高专业质量及知名度,并促进专业持续发展。2013年,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同意接纳中国为国际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2015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成立,并负责国内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2016年,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以上事件标志着专业认证工作在中国的逐步规范化和常态化,因此,在相关专业的日常工作中应时刻以认证标准严格要求,未雨绸缪,为申请并接受认证做好准备。为了做好专业认证工作,首先需明确专业认证的主要对象及目标。专业认证的主要对象为以培养工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工科专业。需要注意的是,认证客体为全部学生的全部学习相关成果,而非部分代表性成果。由此可见,专业认证检验的是目标专业的整体教育水平和学生能力,其具有考察范围广、条目多、要求细的特点。由此可见,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准备工作必须是长期、持续的规范化过程。若突击准备认证材料,不仅工作量巨大,难以实现,也违背了工程教育认证的初衷。本文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评价体系出发,针对性地对其中传统教务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可能的变革展开探讨。在下文中,第二节将对认证评价体系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其中教务工作相关部分进行强调并详细说明;第三节将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价体系中教务相关的部分,对以往教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进一步对日常教务工作的开展以及可能变革展开讨论。第四节对全文进行总结。

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价体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的评价,分别为: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及专业条件。其中对课程体系的评价中,具体包括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两个方面。对于师资队伍的评价,侧重于考察师资队伍的专业背景及工程背景。对于专业条件的评价,则包括专业资料、实验条件、实践基地等几个方面。其中与教务工作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主要在于课程体系认证方面。图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价体系课程体系认证内容之一为课程设置。其目的为检验待认证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全面合理、是否满足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此外,也检验在相应的课程设置下,教学大纲是否严格按照工程人才培养的条件设置并执行,以及考试考核是否体现培养方案各方面的达成度等具体细节。进一步细化,对于课程设置的评价具体包括以下方面: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以及人文社科类课程等。其中,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往往为全校公选课,需要各学院协同完成认证;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培养工程人才为检验目标,对于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置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来说不可或缺,因此有时也属于需考查的认证对象。另一方面,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等主要由待认证专业所在院系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参照其它院校设置必要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外,也应充分发挥本校或本院系人才培养特点,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专业设置方案。课程体系认证内容的另一要点为实践环节。由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培养工程人才为目标,因此对于实践环节的考查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对于实践环节的评价包含课程实验与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几个方面。其中课程实验与实习、课程设计等方面与课程设置相辅相成;专业实习是检验工程人才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因而是认证的关键之一;而关于毕业设计的认证,应平衡其中理论研究类毕业论文与生产实践类毕业设计的数目比例,使两者互为补充,避免一类独大的现象。在本文中,重点针对课程设置方面的教务工作开展进行讨论。

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教务工作

针对上述教务工作相关的认证内容,在本节中首先对传统教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对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教务工作开展与可能的变革加以讨论。

3.1传统教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面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详细的检查,传统的教务工作方式往往难以胜任,承受巨大压力。其根源可总结为以下两点:联系与规范。所谓联系,进一步可概括为学院内部层面的联系以及学校层面的联系两层涵义:1)学院内部联系,具体指待认证专业各门课程设置之间的联系。通过研究传统教务资料可发现,虽然其课程设置总体可以遵循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显松散。具体表现为:任课教师对所授课程的先期基础课程不够了解(是否已有先期基础,以及学生掌握情况等)、学生对课程之间的关系缺乏了解、以及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时存在必要基础课未能完全掌握就开始专业课学习等问题。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于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会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和阻力;2)学校层面的联系。如前所述,专业认证不仅仅是学院内部工作,更涉及学校整体。其中既包括工科公共基础课程,如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等,也包括人文社科类公选课程等。传统的教务工作开展往往以院系为单位,在校教务机构汇总,而在院系之间缺乏必要的交叉联系。这样不利于工程专业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具体来说,对于不同类型的工程教育需求,对于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类专业课程的安排与设置仍显过粗,且缺乏必要的交叉交流、反馈与调整渠道。传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归结为规范问题。所谓规范,主要指在日常教学及考务工作中需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教学规范方面存在许多独特要求,是其他一般专业所不具备的。如果对于所有专业在教务工作处理中一刀切,没有考虑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的特殊性,必然对顺利认证造成极大问题。一个典型例子为: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关课程中,需要在考试中对课程的达成度进行计算统计。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务工作中及时提醒相关教师注意该点并统一规范,避免遗漏。

3.2面向认证的教务工作开展与变革

针对上述传统教务工作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本节对可能的工作开展思路与改进方案展开探讨;较之于传统教务工作,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的教务工作需要较大的改进,因此我们称之为变革。与前相同,该部分中的探讨仍然从联系与规范两个角度展开。在联系方面,自然需要在院系内部及学校两个层面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构建真正完整且有生命力的课程体系。所谓有生命力,是指该体系应存在各分支之间的沟通、交流、反馈、反应通道,能够随时代变化以及认证的要求随时动态改变,而不是一旦订立就尘封不动的死板结构。具体到实施方面,首先应该对于每一专业确立完整的课程结构树。该结构树由学院相关专业教师讨论确定,应为每一位教师所熟知,也应为每一位学生所熟知。如此,教师在授课时可对学生先期知识结构基础有准确把握,从而可针对性地安排讲授方式及重点。而学生也可对本专业应学课程有统一的认识,从而避免不知一门课有何用的迷茫情绪。另一方面,应加强校级相关院系之间的教务工作联系。该联系不止局限于纯行政方面的教务工作,更重要的是,应在课程设置、教学效果、反馈改进等层面开展全面的交流与联系。具体形式可包括:1)任课教师之间关于课程结构树的探讨与交流,避免校级公共课过于提前或落后于专业课程的情况;2)院系管理层对于校级公共课选课方案的交流与沟通,应针对不同的专业培养要求,对于学生公共课的选择给予适当的建议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数学等理工科公选基础课的选择较为固定,而该点更多体现在对于人文社科类课程的选择上;3)应建立起各专业与公选课授课老师之间的教学效果反馈通道。在传统教务工作中,基本不存在此类通道,对于公选课教学效果的沟通仅局限于授课教师-个别学生、授课教师-班级班主任等渠道的沟通。对于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在授课教师与相关工程专业学生甚至其他专业课授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反馈渠道对于合格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在规范性方面,一方面如前所述,需在院系内部注意待认证专业教务工作的规范性开展。对于相关教师及学生,应尽早通知并做到规范行为的深入人心。规范教务、考务工作的开展是日积月累,由强制到习惯的长期过程,而不应是认证前夕查缺补漏。另一方面,规范性也涉及院系之间,即校级交叉沟通渠道及方式的规范化。如前所述,合格的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并不局限于某一院系内部,而涉及校内多个院系。规范高效的院系间沟通通道将为认证的开展和人才的培养提供极大便利。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语 商贸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七条指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和教育目标的转变,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1]。就是要促使职业教育由传统的关门办学向服务社会的转变,由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的转变,由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的转变,努力提高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能力,使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能够就业,达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提倡终身学习,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为社会服务,为在职人员提供职业培训,一方面又可以为学生就业后的继续学习提供支持,它是职业教育界在长期地摸索之中得出来的结论,并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正式确定下来,必将牵动职业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根本改变。“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三维课程模式就是为了适应这一办学思想和目标而提出来的。

    一、实施“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各行业对商务英语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实行这一课程模式能改变专业口径过窄,专业划分过细,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生就业渠道相对狭小的状况,培养职业群综合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能适应高职专业整合与分流的教学要求。所谓专业整合与分流,是指对现有专业进行整合重组,按照就业目标设置专业群(大专业),专业群内设立若干方向(小专业)。招生时按大专业招生,先进行为期1年左右的基础课教学,然后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和学生的个人潜能和就业意向进行专业细分,确定学生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专业课和就业模块课教学。

    “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能适应高职教育服务社会,促进就业的办学目标。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服务和就业去向: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商务单证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商务文员、商务翻译等。“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能充分发挥我校远程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一方面能服务社会,为有志深造的在职人员提供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一方面能为在校学生将来就业和毕业后继续学习提供开放教育,以适应他们转岗的需要,降低就业的风险。

    二、高职英语专业“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是依据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在借鉴了美国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英国CBET(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和德国双元制等职教课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所研究开发出来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职教课程新模式。该课程模式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作为切入点,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先让学生先接受职业群共同的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然后加强专业复合能力,拓宽专业口径,再依据学生个体的能力、兴趣、社会需求和就业需要,选择不同职业模块学习专业知识,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

    “宽基础”是指按现代职业技术要求,所设课程不是针对某一单一职业,而是针对相关职业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基本技能,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基础,着眼于专业技能的训练,着眼于就业能力和转岗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公共基础学科和专业基础学科的知识。

    “宽基础”由四大类构成:人文课程类、工具课程类、能力培养课程类、专业基础课程类。每一类均由若干课程构成,供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发展要求的学生自主选择。“宽基础”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同时又要注意基础教育应以“适度、够用”为标尺,不能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的广博,应尽力在有限的教育教学时间中发挥基础教育的最大效益。

    “厚专业”是指培养学生在商贸领域的英语环境下较熟练的运用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并具备商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活模块”是指为适应职业群所设计的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而且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组织教学内容,着眼于能力的培养。“活模块”涵盖了一个职业群中的几个甚至更多的职业所对应的“大模块”,供学校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组合,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就业需要自由选择。“活模块”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到当前的就业实际,又要兼顾到终身发展的需要。“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1.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强调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基础能力的培养,通过学分管理,要求学生在具有了较宽的基础水平上来进行较灵活的职业岗位教育。

    2.专业划分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设置为核心,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制定课程的目标,使得课程设置更接近职业岗位的需要。注重课程设置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和岗位资格证书的结合,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3.以模块的形式来进行不同课程的组合,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从而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岗位需求。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市场需要和个人就业来选择不同的课程,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

    具体来说,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和“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有如下不同:

    三、高职英语专业“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开发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我们进行了高职英语专业“宽基础、厚专业、活模块”课程模式的开发:

    1.“宽基础”课程:“宽基础”是根据英语专业的共同需要,设置基本相同的基础课,包括人文课程类、工具课程类、能力培养课程类、职业群所需专业基础课程类。

    ① 人文课程类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大学语文、高等应用教学和体育等课程。人文课程是所有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基础,是提高人文素质和学习专业的需要。

    ② 工具课程类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等课程。随着科技发展的信息化、国际化,计算机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已日益突出。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已明确规定高职英语学生须获得计算机中级等级证书。

    ③ 能力培养课程类包括职业道德、公关礼仪、经济管理、阅读与欣赏、健康与心理等课程,可根据学生个人兴趣选修其中的若干门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④ 专业基础课程类是高职英语学生必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和英汉翻译等课程。

    2.“厚专业”课程:“厚专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即:“具有在商贸领域的英语环境下较熟练地运用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在商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3]。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有: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英语国家概况、外贸函电、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文报刊文摘、国际商务交际、商务谈判、商务策划等。

    ①“厚专业”能力要求学生在夯实专业基础的情况下,加深专业能力,拓宽专业口径,不断加大商务和管理等专业主干课程的“双语”力度和范围,突出专业的交叉性和复合性。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随着社会人群整体素质的提高,艺术设计不再仅仅是要求设计师提供能愉悦视觉的东西,而是能带来非凡视觉体验,推动设计观念革新的高质量艺术作品,它要求设计师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自然知识、科学知识;具有深厚的艺术素养;敏锐的判断力、观察力、感受力以及较高的创造力,这样的设计师才能在悠久的人类文化现象中发现美、创造美,创作出能开创生活,延续文明的设计作品。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改革,过于侧重技能的培养模式是不适应社会人需求的。

二、优化专业基础课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我们纠正过去基础课与专业课脱节现象,使基础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为纠正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注意培养视觉反映力,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能力;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即创新能力;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努力使基础课教学适应专业课的需要。在制定改革方案时,按照改革目标结合专业教育特点,总结过去的教学上的不足,调整好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强调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职业技能课程教学的补充与结合。基础课程的设置应根据艺术设计市场需求大,更新快,实践性强的特点,应体现在培育学生扎实的学科基础,正确的学习意识,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创意思维的培养。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侧重有目标地加强其在某一方面的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专长,让学生意识到“不做全才,要成专家”,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宽范围厚基础的台阶上实现“一专多能”。

三、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培养自学能力是培养创造性和发展性的重要途径。根据艺术设计专业,专业方向多,更新快的特点,为适应社会需求,自学能力就显得更加的重要。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教授专业知识,还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将知识与能力授于学生,学生则以学到的知识与能力为基础,通过自学,继续扩大知识面,自学的本质特点,是“举一反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结构和自学能力后,也就具有了进行专业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基于现代教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已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获得更多、更高的知识量和能力度。学生运用“举一反三”所得来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比教师现成的知识更具有适应性。培养大学生产生自学习惯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各种手法让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要少而精,同时还要有趣味。让他们看到本专业中精彩的未知世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并对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他的自学的心理机制也就形成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艺术把学生带入入自学的美妙世界,可惜的是许多教师没有把握好这一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是进行着现成的结论性的知识传递。

四、引入项目化的教学模式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1.人文教育不强。

在语文学科教育方面,教师们普遍认为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不足,应该加强人文教育。现当代文学的两个重要的研究点是人文和文本,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两个点,使学生能够提高自学能力,自觉的追求人性美和艺术美。学校应该从现当代文学的“人的文学”核心命题和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相互关联,探讨现代教育应该如何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优秀人才路径。在文学教育中,应该重点突出文学性、淡化知识性。在2002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讨会上,针对文学教育以文学审美教育为主还是以文学史的发展规律为主是主要讨论的问题。众多学者都认为现代文学教育都应该顺应时代的边发展和变革。应该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点,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形成;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和努力,培养出具有高文学修养的人才[1]。

2.不能适应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

现阶段很多大学的语文教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体制。多数学校仍然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的上课方式,以考试制度为衡量学生课程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而任课教师一般会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或者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考试任务,自行安排教学计划,没有规范性和科学性。这样使得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思维僵硬,没有创新精神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不能适应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另一方面,学生本身对于文学的学习也不是很具有热情。当前,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文学原著,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上课、考核等[2]。目前学校对语文的教育,在教学观念上,没有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的明确认识,过多的重视教学的积累,这样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计划上,当代部分和现代部分比例分配不合理,在研究基础课程时,对具有创新性和学术性的选修课没有充分开发。在教学内容上没有改变依托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框架,对文本分析不够,所选教材杂乱无章,不能够适应大学的教学要求。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中,与当代科学技术现代化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很多文学材料与有限课时的教学课程不能够相适应,理论内容较多,学术性很强,学生理解学习难度很大。目前文学教育教材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完善、教学计划不明确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文学教育的发展[3]。

二、改进措施

对于现当代文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教育者们的意见比较统一。然而在改革思路和方法上则是各有千秋。尽管如此,还是具有一些代表性的改进措施:淡化基础课淡化史的线索,突出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将文学感受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写作、做好基础教育课和专业选修课程的结合。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时,在明确的告之学生现在听到的历史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个人对历史的一种认识,要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不脱离时代背景,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张弛力。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不能脱离现实语境。另外,在教学技巧方面,缺乏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针对性教学,黄曼君等人的《文学教育改革的跨世纪建构—“20世纪中国文学”教学体系的阐发与运作》在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的总结,为大学语文教育提供了依据[4]。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