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文汇报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和省交通厅的指导下,站领导班子始终不渝地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通过全站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经济效益连年递增,环境建设日趋完善,职工素质显著提高,服务质量明显加强,无重大客运安全事故,无各类治安刑事案件,企业呈现出快速稳步的增长势头。
下面,将我站近年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加强组织领导为重要保障,全力打造和谐客运企业
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有组织有计划地来推进,才能收到实际效果。为此,我站按照上级的要求,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规划,并把创建工作开展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年终考评当中,作为衡量班子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将创建工作引向深入,我们把全站职工的智慧凝聚到企业发展和改革当中,坚持发扬民主,发挥集体智慧,鼓励职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全站职工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丰富了改革创新的思路,体现了主人翁意识。在每月召开的员工大会中,让职工全面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理论观点以及当月生产经营状况,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拓宽了渠道。站领导还经常和一线职工进行并肩工作,与职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同志们交心谈心,了解职工的思想状况,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全站上下形成了浓郁的民主气氛,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职工的向心力。
二、以强化规范化管理为手段,全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首先,我站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两风”教育,利用正反典型事例,深深地感染和警示着广大党员干部。定期召开支部民主生活会,党员开展自我评议,仔细剖析自己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进行深刻剖析,明确努力方向,并指导全体党员按照“两对照、两按照”的要求,实事求是地查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剖析原因、挖掘根源。通过自我评议,查找出党员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对这些共性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制定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根据近年来的工作和我站今年在廉洁从政教育活动中查找出的问题,重新补充修订了《内部管理制度修订本》,新制度更加突出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大对党员干部责任追究的力度,同时对领导干部8小时以外的违规违纪行为,也有了具体的规定。如:禁止着装进入娱乐场所、赌博、打架斗殴等,为更加规范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建立起更完善的保障机制。
其次,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我站在工作方法和手段上,改变以往大会小会不断的局面,由会议式转为活动式,由说教式转为感化式,并注意把讲道理和办实事结合起来,把职工的精神追求和合理的利益结合起来,开展谈心活动,更深入地与职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职工心里动态,解决实际困难,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位。并在全站职工中开展“向管理要效益,靠服务求发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在全站干部职工、司乘人员中进行广泛深入和持续不断的思想发动和学习培训,完成了由管理向服务新理念的转变,澄清了模糊认识。并结合客运工作实际,召开了专题研讨会,重点查找了那些破坏客运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不良现象和错误行为,同时还重点查找了那些制约全站改革发展稳定的瓶颈问题。对那些故意违犯规章制度、破坏集体利益、不坚持原则,不落实站方管理的典型事例及时处理,教育了全站干部职工。
再次,我们实行了半军事化管理。全体站务人员每天早五点出操,进行队列队型训练。早操结束后进行班前会,对全天工作进行周密部署,从站、立、行到文明用语的规范使用,从具体工作业务到职工的思想工作,都进行细致的讲解。一天工作结束后,进行班后会,对全天工作进行总结,详评职工的个人表现、工作疏漏以及好的工作做法。通过严格的管理,职工个人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三、以加强“窗口”服务建设为突破口,促进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我们把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做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把市民文明守则用图板悬挂上墙,开展十项服务承诺,对员工进行法律知识学习,职业道德培训,开展岗位培训、岗位练兵,站务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考试合格才能上岗,必须统一着装,佩戴服务标志,人人使用文明用语。旅客进站听到的第一句话是“您好,欢迎来我站乘车!”,站务人员都是有问必答,百问不厌。我们提出“宁让自己千难万难,不让旅客一事为难”、“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的服务口号,规定了谁损坏站方形象,就砸谁的饭碗的硬性措施,要求站务人员言谈举止必须规范化。通过系统的管理和末位淘汰制度的有机结合,全站职工的服务意识和个人素质不断提高,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今年2月13日,我公司发往*的黑K20115班车驾驶员高天盛同志拾到旅客丢失的5万元现金归还失主,受到我市电视台和报纸的广泛报道,并在中央新闻联播中播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我站取消了稽查队,彻底取消了罚没制度,各项收入都按上级规定进行合理提取,极大地增强了广大经营者对我站管理的认可,增强了客运市场的竞争力,使我站经济效益不断上升,员工的收入也在连年递增,由20*年的职工平均工资800元增加到现在的最低工资1200元,递增幅度为1.7倍。再创客运站职工收入历史新高。
四、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全面实现车辆提档升级,
为了营造优美、舒适的候车环境,我站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环境建设。近年来,为了改变客运设施简陋的状况,我们先后对候车大厅进行了装修,重新铺设地砖,更换豪华坐椅,翻修了厕所,安装了感应式大小便器和新购梳装镜、洗手盆,为旅客出行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今年,我站又对售票室重新装修,更换了玻璃窗口和大理石台面,室内加装防盗门,安装报警器和监控设备等,更换了两台售票电脑。针对我站车辆和服务设施较多的特点,我们还重点对客运站的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每年投入一定资金进行绿化美化,对车辆的停放,划分规定区域,使客运站环境整洁有序。在硬件设施改造的同时,还注重软环境建设。通过加强宣传和定期检查,引导职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站总体环境焕然一新,候车条件极大改善,使我站在社会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为广大职工和旅客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和候车环境。
随着道路条件的改善,我站的经营范围和覆盖面不断扩大,客运线路逐渐延长,个别线路客流量逐渐增加,部分线路原有的班次已不能满足旅客需求,今年以来先后对富锦、桦南增开了两个班时。针对虎林、密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公司抢前抓早,多次与车主商谈车辆更新事宜,现在新车各项审批手续已经办理完毕,已于今年“十一”顺利通车。今年又进行*发往*亚奔车型更换高档门豪华金龙客车的各项审批手续,预计近期即可上线。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截止目前,我站所有营运线路的客车全部更新调整完毕,提升了企业车辆上座存量资产,逐步实现品牌经营的战略目标。扩大了市场份额,增强了市场占有率,使我站真正走向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五、以开展创建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文明单位创建水平
在创建文明单位工作中,我们结合客运工作实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全面提高创建工作水平。
1、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发挥榜样的带动示范作用。近年来,我们始终开展“文明在客运”活动,全面提高客运职工文明服务意识,增强企业诚信理念,展示窗口单位文明服务形象。通过活动将评选文明班组、文明车、文明线路,评选出一批作风过硬、业绩突出的先进典型,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重奖,为全站干部职工树立了榜样,形成了良好的风气。近年来,先后有多名同志获得市局优秀干部、劳模、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
2、为进一步方便旅客,我站开展亮点服务。咨询台设免费便民药箱;车站设旅客专门候车吸烟室,为吸烟旅客提供专门的休息场所;设雷锋帮手为旅客提供搬运行李;开展电话订票售票服务;在售票窗口增开航空售票服务;在站内提供针线包、晕车药等。
3、今年我站开展的“做新一代业务能手,当时代岗位排头兵”业务知识竞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充分展示出我站团员青年在客运工作中勇于创新、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显示了新一代青年团员的时代先锋作用,增强了业务素养,提高了业务技能。
4、认真开展“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学习,规范职工的日常行为,使基本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团结友爱、互学互助蔚然成风。
5、开展“打造新作风,建设新交通,树立新形象”工程,通过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客运站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树立客运人的良好形象。
一、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新形势下“三服务”水平
1、加强制度建设
我所现有工作人员8人,其中大部分年龄在35周岁以下,是一个充满朝气的青年集体,全所每个成员都能做到爱岗敬业,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六条禁令”,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为夯实内部各项工作基础,从本所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以公示制度、管理制度、检验制度等有较强可操作性制度公示上墙,并定期检查考核。以检验人员制度和岗位操作规范为主要考核方面,突出搞好制度的落实和检查,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提高综合素质
为不断提高自身的“三服务”(即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消费者)水平,年初,我所就根据所内职工情况,制定了学习培训计划表,并指定督查人,每位职工都能按学习计划认真学习,坚持每周五学习制度,还新上了微生物、条形码、红砖检测项目,增强了服务能力。
我们还开展了多项提升服务技能的竞赛,和其他县市质检所定期做样品检测比对,所内也经常组织人员做样品内部比对。
3、热心社会公益活动
我所全体人员还积极参加局组织的读书、献血活动。每位青年同志都能认真阅读“读书周”安排的书籍,并能了解书中的宗旨,“主动、创造、执行”的新时代精神,把学到的工作方式、工作精神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我所还积极响应局组织的“爱心传递”活动,关注社会公益活动,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总共献血达14人次。
二、以提高全民质量意识为工作目标开展以“质量与我同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1、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
近两年,我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我们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顺时提出的“服务软环境”的工作方针。针对我县园区的企业比较集中的情况,从我所的实际服务能力考虑,选出多名青年业务骨干,为企业作零距离服务,以优质、专业、到位的服务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2、引导全民健康消费
我们还针对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通告活动。对小麦粉、酱油、醋等老百姓关心的食品,定期把监督检验结果公布,并以通告形式,在各大超市、居民小区张贴,做居民正确消费的向导。
3、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
为加强儿童食品质量的监管,净化我县儿童食品市场,消除安全隐患,我所与县教育局举办了教育系统食品安全培训班,主要向各学校后勤工作负责人讲解食品进货验收及商品质量等方面的知识,并对学校食堂使用的小麦粉、食用油进行抽样检测,共检测了36批次,并能将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和解决措施及时向县政府、县教育局上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4、推出特色服务
一、统一思想,准确定位,充分认识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性。
医疗卫生行业是窗口单位,她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传播窗口,也是党了解人民群众生活,关心人民疾苦,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医务人员的精神风貌反映着社会的文明,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好坏、医疗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几年来,院党支部从这一高度去认识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坚持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一观点。以人为本,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步伐,为创建盟级文明单位而努力。为使这项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医院成立了精神文明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成员由工、青、妇行政负责人组成。形成了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局面。并制定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实施方案、保证措施。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基本做到了认识到位,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保证了这项工作全面开展。
二、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工作,优化创建文明单位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指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只有让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从事一切的时候,工作才能见成效。因此我们从抓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入手,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有关文件精神和规定,让职工们认识到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是现代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精神文明建设,能够加快医院的发展,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医院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实践,最终的落脚点放在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上。号召职工积极投入到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用实际行动体现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在创建文明单位过程中我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创建工作的切入点,积极开展,旨在提高服务质量,技术质量,优化环境,公众形象为内容的系列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动创建工作的步步深入。一是举办蒙医院职工专场文艺晚会,展示职工风采;承办全旗首届蒙医杯科尔沁民歌大奖赛,宏扬民族文化,在电视台开辟蒙古语“乌力格尔”专栏,丰富观众文化生活等等,文化搭台,扩大民族医药影响;二是组织职工积极参加旗委宣传部、旗总工会、旗主管局举办的演讲、歌咏、大合唱、体育比赛、智力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展示蒙医院精神风貌,展现新时代白衣天使的全面素质,锻炼了职工队伍,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三是开展“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无假日医院”活动,解决群众节日、假日、双休日就诊难问题,积极参加“创百佳医院”、“白求恩杯”竞赛活动,树立优质服务意识。推行“文明用语20句”、“禁语40例”,提倡文明行医,礼貌待患;开展“送去温暖献爱心,优惠医疗为灾民”、“献爱心一助一活动”,几年来为遭受水灾、雪灾、旱灾及特困下岗职工减免医疗费,送医送药下乡,扶贫捐款捐物达3.5万元,宏扬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开通生命绿色通道,开通急救热线、创建无红包医院”的“双通一创”活动,急救病人各科室,各环节一律开绿灯,先抢救后付费,体现时间就是生命价值;制定医务人员廉洁行医“十公开”、“十不准”制度,蒙医院“十四条社会承诺”制度及“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务人员仪表规范”等制度做到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开展“做主人,比奉献,我为医院添光彩”活动,职工们自己动手制作、拆洗、缝补住院病人被褥,漆刷床头柜等,为患者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开展职工民主评议行政领导,对医院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开展建家、议家、评家活动,提高了职工参政议政能力,增强了职工的民主管理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改革,推行“住院病人一日清单”制度,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实行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做到医患两相知;执行院长挂牌门诊,听取病患呼声,适应医疗市场需求;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降低成本,减轻患者负担;开展“放心药房”活动,让医患用药双放心。总之,开展的各项活动把握了正确的舆论导向,置职工于各项活动当中,让职工用实际效果自行纠正,用实践结果自行教育。通过活动增强了职工职业素质,讲究职业道德,树立职业理想,遵守职业纪律,熟练职业技术,职工情操得到了陶冶,职工思想得到了净化,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扎根于职工的心目中,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热心为患者服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助人为乐已成为全院职工的潜意识。良好的服务态度,清洁的就医环境和较高的医疗技术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普遍好评。门诊、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和社会问卷满意度调查连续三年达到95%以上,较高的社会信誉,吸引了更多的患者到我院就诊。20*年门诊2.2万人次,住院1062例;20*年门诊达到了2.6万人次,住院患者1628例。
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有效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也使我们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更加坚定了我们“科技兴院,质量兴医”建院思路,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具体抓了九件事。一是狠抓“三基训练”,强化专业技术基本功,夯实基础以利提高;二是坚持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做为技术进步的根本动力来抓,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自学考试,报考职业大专、本学习,每年选送8~10人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加快了知识更新、技术更新,开展CT、胃镜、血气分析、脑外科等医疗新技术、新业务,促进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三是加快科室建设步伐,拓宽业务领域,主动适应医疗市场需求,增设骨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肛肠科、糖尿病科专科,为患者就医创造更多的方便条件;四是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制度,业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编印科右中旗“医院管理手册”、“工作质量标准”、“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等书,下发科室人手一册,各项工作有章可依,照章办事,用制度规范医疗行为;六是改革管理方式,建立全面质量目标管理体系,执行质量效益工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了全院职积极性;七是以建设“二级甲等”医院为总目标,真抓实干,提升医院总体管理水平,促进了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医院管理的进程;八是坚持蒙医药特色,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促进技术进步;九是加大设备投入,引进和更新CT、彩超、电子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500毫安X光机等,提高了诊断技术水平。九项措施全面提高了医院服务功能,加快了医疗技术发展,增强了业务素质,带来了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好势头。20*年234万元,20*年295万元,20*年在达到了344万元,20*年预计能够达到400万元,固定资产由20*年24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50万元。
四、抓好计划生育,搞好综合治理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先后于 2004 年被总行评为“先进集体”, 2005 年获得市、区两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2005 年被思明区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各项业务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连续几年各项经营指标均名列系统内前茅。去年由于业绩突出,管理到位,服务过硬,受到**银行总行的肯定,在系统内所有 32 家经营单位综合考评中,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领导重视,营造“创建”氛围
为加强对该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切实把争创省级“青年文明号”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行为此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该小组以我行副行长为组长,组长直接对行长负责。以我行各科室负责人、团员骨干为成员,以“奉献价值,服务社会”为主题,围绕《福建省省级青年文明号考核标准》有关要求,致力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载体的创新,促进员工素质、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打造“优质、诚信、高效、整洁”的窗口品牌,带动和促进本行窗口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和优质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行业窗口的美誉度。
为了在我行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我行加大宣传力度,统一全行的思想认识,增强创建意识,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创建活动的氛围,把创建工作层层落实到实处。为此我行召开了创建动员大会、创建推进大会;组织“青年文明号”有关常识、《中国青年报》和相关内容的学习;提出“奉献价值,服务社会”的创建口号;制作创建服务卡、服务公约牌、服务监督牌以及不同时期的相关宣传横幅等。
制度规范,打造一流管理
为规范我行的各项管理,我行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控,防范风险,完善服务。制定了一系列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办法和文明优质服务措施。例如完善《**支行部门岗位职责》、《**支行部门考核细则》、《**支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支行综合管理考核办法》、《**支行开展争创文明优质服务窗口工作贯彻实施意见》、《**支行营业场所防抢劫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等。
以营销工作为例,我行紧跟总行改革的步伐,在支行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制,营销工作遵循有分工有协作原则,大客户以营销小组形式进行维护;除以营销小组形式维护的客户外,均以客户经理为单位进行维护,设主办、协办岗。主办负责外部联络、内部协调,拟写授信报告、季度五级分类认定报告;协办负责后台综合事务管理,包括授信评级、贷后跟踪和档案整理,通过推行客户经理制,既把支行经营的压力释放到个人,同时又引导客户经理化压力为动力,这样既把责任落实到人,又锻炼了客户经理。
根据总行每年下达的任务及考核办法,对我行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加大奖惩力度,加强全员营销意识,并根据员工引入客户的情况进行奖励,极大地提高了员工营销的积极性。对柜面服务要求高效、准确、及时、细心、周到,要求柜员严格执行总行各项会计制度,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严重违反规定者将予以处罚。今年就有一名柜员因未能及时处理客户提交的单据,导致客户投诉而受到处罚。通过落实执行赏罚分明的制度,使柜面服务水平得到总体提高。
创建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督促,对办公秩序、营业环境、微笑服务、站立服务、文明用语、统一着装、统一工号牌等方面开展自查自纠,同时健全规范投诉处理流程,在营业大厅设置意见簿,公开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聘请社会监督员检查我行服务情况。
真情奉献、提供一流服务
作为窗口服务单位,坚持把市场和客户放在首位,以客户满意度为目标,把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与我行“文明优质服务窗口暨评选服务明星”活动结合起来,坚持对照《全国金融界规范化服务标准》、《**银行员工守则》和《**银行文明用语》,结合“青年文明号”“服务一流”的标准,从点滴做起,积极落实各项文明优质服务措施,将文明优质服务不折不扣地落实到贯穿于日常的具体的客户服务工作中,形成一种工作习惯,真正体现“用心的银行、贴心的服务”,努力创建“令客户满意的银行”。
不断改善服务环境,完善服务设施,张挂文明服务公约和礼仪服务要求,规范着装,统一挂牌服务,设立创建监督意见簿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员工的自觉参与意识,凝聚员工的创建热情,为创建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常性地积极主动地上门为企业送票据、对账单等工作,帮助企事业单位整理人民币清点,多次上门为企业进行辨别人民币、外币及反假币培训、金融知识培训,得到了思明区政府、思明区工商局、宝龙集团、正新橡胶等公司及广大储户的广泛赞扬和认可。以我行客户经理黄恺同志为例,该同志几乎每天都需要作客户回访工作,常常要到杏林、海沧送单,平均每天行程 50 公里 ,全年行车大约 12000 公
里 。
积极组织员工踊跃参与各类公益性活动,全年参与各类捐款逾 4000 元。组织员工慰问我行因公殉职的员工家属。 认真开展“号户”帮扶结对,连续三年和梧村街道文屏居委会辖内 2 户特困家庭何慧芳、刘荣生结帮扶对子,资助其子女上学,虽然我行的资助有限,但却让孩子们体会到社会的关心,两个孩子均表示要克服困难,决不辍学,每年还给我行寄来成绩单和奖状。
响应市、区两级团委的号召, 积极参加思明区“争创文明城区”活动、市“五缘湾青年志愿者服务夜市”活动, 现场开展业务咨询,向群众传授假币鉴别常识等。
以人为本、培养一流人才
开展创建“学习型团组织”活动,“用学习提炼精神,用智
慧经营人生”来号召广大党员团员领导干部及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当中,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做到学习、工作不分家
我行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坚持每周的学习制度和每天的早会制度,促使每位员工掌握各项业务制度和操作规程,在 2005 年总行组织的客户经理、柜员上岗资格考试中,共有 2 名客户经理, 4 名柜员全科通过上岗资格考试, 2 名会计主办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被列为会计主管的后备力量。通过加强业务学习、交流与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技能比赛和岗位练兵活动,敦促员工积极参加我行的各项岗位技能考试,争当岗位尖兵,不断提高我行的工作效率、服务效率和员工业务素质和技能,去年底郑滨、李东被评为系统内优秀员工,郑滨因在人行帐户清理工作中表现突出而被人行授予“先进个人”称号,孙启声因信贷统计工作表现突出而被总行评为三等奖。由于领导重视,员工重视,这几年来**支行已成为人才成长的园地,为人才提供一个发挥个人能力的平台,在创建中涌现出一批批青年岗位能手,从**支行走出了一位总行级领导,两位支行副行长,两位营销部经理,三位会计主管。
以**党支部为主体,以党建带工建、带团建, 开展与兄弟支行(富山、莲坂我行)的业务交流及岗位技能交流,辖内三家支行在去年全行的系统内排名均名列前茅。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我行行长徐剑菁同志带头参加**马拉松 5 公里 长跑活动。在**银行第三届职工运动会我行员工庄忠民获得男子羽毛球单打比赛第一名和乒乓球单打比赛第 4 名。同时我行还积极参与组建**银行合唱团,我行共有 3 位同志成为合唱团的主力,我行李东同志是省艺校四级青年演员,在合唱决赛担任领唱中,取得了一等奖的佳绩。纪华刚同志的相声表演在**市金融系统也是享誉盛名。
文汇报记者 任思蕴
曾先后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和弗莱堡大学留学的张汝伦,回国后一直在复旦大学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并十分注重讲授康德、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原著。
张汝伦说,注释《存在与时间》是对自己多年来从事西方哲学研究的一次检验。因为“《存在与时间》本身是一部内含丰富的巨著”,他希望尽己所能把自己对这部著作的理解写清楚,所以最终写成的《释义》共有120万字。他强调,康德、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等人对自身传统的浸润非常深厚,他们思考的很多问题都经过长时期历史的积淀而来,有些看上去非常平常的提问,背后都蕴含着西方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思考这些问题时所遇困惑的积累。因此,读者在直接阅读这类哲学经典的原著时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现象,无论是专业的哲学研究者,还是普通的哲学爱好者,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他写《〈存在与时间〉释义》的初衷,也是为了帮助这两类读者解决他们阅读原著时遇到的困难。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哲学教育的高校教师,张汝伦非常强调当前阅读经典并正确理解经典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一般认为,海德格尔另一部与《存在与时间》一样伟大的著作是他全集的第65卷《哲学贡献》。张汝伦在德国
位老人每天风雨无阻,冒着德国冬季的严寒到学校听课,不为学位,也不为职称,只是“为真理而真理”。这位老人给张汝伦留下深刻的印象:“德国能出那么多大家,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内在质量非常高。”最近几年,张汝伦在复旦上课时,也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回到课堂听他讲哲学,虽然完全理解这些内容有些困难,但他们还是坚持听讲和记笔记。“这说明还是有一部分人重视经典的价值。”在张汝伦看来,这也体现着中国社会正在进步。(图/莫非)
读原著总会遇到困难,但却最有效
文汇报:您以一己之力完成的《〈存在与时间〉释义》最近正式出版了。像海德格尔这样的哲学家和他们公认难读的著作,现在依然如此重要么?
张汝伦:经典著作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海德格尔是西方哲学史上少有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在西方哲学史上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包括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他们本身就是伟大的哲学家,且所处历史地位特别有利——西方哲学在他们之前经历过大发展,积累了大量成就,也留下了大量问题。这些伟大人物都有过人的才智,一方面能对前辈的成就批判地加以吸收,另一方面,对历史和时代提出的问题又极为敏感,并且都能用相当革命性的方法和思路给予回答。
需要强调的是,西方哲学史在我看来有三个大繁荣大发展时期。一是古希腊时期,一直到亚里士多德为止,这是西方哲学的开端时代,其繁荣程度相当于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时代。二是德国古典哲学时代。三就是现代西方哲学,从19世纪末开始又进入空前繁荣时期。但现在看来,这个时期已经基本结束,因为上世纪50年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像海德格尔这样有影响力的人,今后几百年里是否再现也很难说。
文汇报:您的这部《释义》写了120万字,您设想过这部书会拥有怎样的一个读者群?对《存在与时间》释义,您又试图解决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张汝伦:哲学会有两类读者:一类是专业研究人员,一类是对哲学感兴趣、希望从哲学那里获得智慧和启迪的读者。根据我从事西方哲学研究和教学的经验来看,两类人都遇到一个共同问题,即读西方哲学原著时感到十分困难。并非仅仅是哲学爱好者会有此感,事实上,专业学者看哲学原著有时也非常困难。西方哲学原著的确特别艰深,因此阻挡了很多人对之的理解。
我在写《〈存在与时间〉释义》的时候就考虑过,这本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只要是愿意读书、天资和文化水平尚可的人,耐心地读这本书,就可以由此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有比较好的接近和理解,就可以直接过渡到读原著的程度。写这部书是为了解决读者读原著时碰到的具体困难。
西方人也写过很多原著导读性质的书,这些书并不一定能很好地帮助中国学生解决困难。因此,我就想,能不能像康普·斯密(Kemp Smith)注释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那样,用一段一段很地道的注释对《存在与时间》加以解读,这或许能对初学者提供很多帮助。我的初衷是尽可能把我能够考虑到的中国人会碰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掉。
文汇报:您还有计划写另外一本书的注释吗,比如《精神现象学》?
张汝伦:《精神现象学》的确也很重要,读者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也有兴趣注释这本书,但接下去我更想尝试一下作中国哲学经典的注释。现在有很多人觉得,中国古代哲学是属于古代的东西,和现代没有关系。有一位台湾教授告诉我,他尽了最大努力,可是他的学生还是觉得中国哲学不如西方哲学吸引人。复旦有那么多读书小组在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不觉得自己是在读古代哲学,而是觉得这些著作和当今的世界完全有关联;可是读《孟子》、《诗经》的小组,天然地觉得这些只是中国的古典,并不能对今天的问题有所回答。
我在复旦上《精神现象学》课的时候,同学们听完后认为,黑格尔是我们的同时代人,其思考都在回答当代的问题。而我想尝试的正是,能不能通过对中国古典哲学的解读,让同学们也发现,我们自己的祖先也能够回答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我既不想用托古改制派的方式,也不想就古典说古典;我希望能忠实于著作本身,又能让大家明白中国古典哲学也是对当代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文汇报:对于类似的西方哲学经典,是直接读原文,还是最好先看一些注释本或二手研究材料?在大学里,有关经典的教学究竟应该如何进行?
张汝伦:回顾一百多年来,我们对西学的接受不可谓不热,一心想拥抱它,但实际上接受状况并不好。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还没有真正进入其中。西方人至今一直认为西方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不仅哲学家,西方的大思想家和大科学家们也都这样认为。在古希腊,除了数学和天文学等少数学科之外的几乎所有学科,都归在哲学的大类之中。我们要了解西方文化,无论是艺术、文学还是历史,不懂西方哲学是不行的。但一百多年来,我们对西方哲学的理解非常令人沮丧,基本上只满足于翻译。而如果没有足够的研究基础,翻译本身也会存在很多问题。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还是视读原著若畏途。而如果不读原著,只是读一些更加靠不住的作品,更是永远无法进入西方哲学的堂奥了。
我曾在德国留学,德国大学教授开课,常常会指导学生读原著,而不是闭门造车地思考“当代哲学前沿问题”之类的空虚话题。为什么老师指导学生读原著如此重要?其一,因为原著才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领域,老师能帮助他们加深对原著的理解,这才是很实际的教学;其二,哲学专业到了研究生阶段的话,不读原著还能读什么呢?如果哲学系的学生连原著都没有好好读,那就是哲学教育的失败。
但是在国内,至少在我看来,读原著的课很少。要当一个称职的老师,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帮助同学们解决最困难的问题,而学哲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从原著下手。因此,从德国回来以后,我给研究生上的课都涉及重要的原著,包括康德的“三大批判”,《精神现象学》和《存在与时间》。
让你付出代价越大的书,给你的回报也越大
文汇报:在您看来,在当代的中国,阅读经典的意义何在?
张汝伦:读经典绝对不能有一种把玩古玩的心态。我还是比较认同中国古人对待哲学的态度。海德格尔和黑格尔都认为,学哲学是人生的一种存在方式。中国古人也认为,读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一种自我完善的途径和过程,是一种存在方式。这与西方哲学家的态度是一样的。
我是学院哲学的坚定反对者。或许有人认为,讲康德和海德格尔,就应该把他们和他们的著作作为研究对象和客观知识。我个人不采取这种方式。我与中国古代哲学家一样,也认为哲学就是我们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而这样的存在方式具有普遍性。西方人会在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里发现阿奎那似乎看到了现代人的许多盲点。西方人可以这样对待他们的古书,我们为什么不能?为什么我们不能认为王阳明的思想同我们现在所谓的后工业社会、商品社会、信息社会的人有关呢?为什么我们读自己的经典却只是觉得是在读古书,只能带着某种“好古”的态度?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中国古代哲学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没有关联呢?这些问题,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文汇报:不用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大家现在似乎各说各的、莫衷一是。这是否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乱?
张汝伦:这种情况其实在西方也一样。比如,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的著作,有神学或基督教背景的专家会比较偏向于以基督教的传统来理解;而海德格尔这样的哲学家会从哲学革命的角度来理解。大家都是借用传统的资源为己所用。
今天中国的问题在于,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带着狭隘的急功近利的态度。一类人倡导建立一个儒教的中国;一类人认为市场经济导致了人们道德沦丧,需要通过学习古代哲学来提升道德水准。这些其实都没有把中国古代哲学的博大精深体现出来。如何祛除狭隘的、急功近利的诠释,对诠释者也有很大的挑战。
原来我们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同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相联系,但是现在显然不是这样了。很多中国哲学的研究者根本不认为哲学和自己的现实生活有关联,而仅仅把它当作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外在的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进入先人的精神世界,能否和先人共有一个精神世界。表面的模仿很容易,难的是真正体会先人的苦心孤诣。
文汇报: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曾提出衡量经典的标准:经典是指“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东西。在您看来,怎样的作品才能真正称得上是经典?
张汝伦:我们一定要读那些在历史中的确产生了深远、广泛影响的作品。深远性可以从作品经历的时间来衡量。广泛性则是指,它不仅在自身领域,而且对其他各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哲学,比如孔孟、老庄、墨家、宋明理学等。这些经典作品是千锤百炼、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而且历史将不断证明这些作品是站得住脚的,以至于许多具有相当高文化程度的其他领域的人也觉得自己必须去读。人类会不断从这些经典里寻找智慧、寻求安慰,人类正因为有这些伟大的经典著作才觉得还有希望。这样的经典著作值得我们反复读,一代一代人都去读,因为它们形成了我们的精神遗传基因,也是人类思想和精神不断成长所需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料。这样的经典,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文汇报:从现实情形来看,经典很多,人们的时间毕竟又很有限,对中国经典与外国经典、古代经典与近现代经典以及不同学科领域里的经典,人们应该如何做出取舍?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普通人该如何读经典,是兴之所至全凭感觉,还是有所计划和选择?
张汝伦:普通人可以选一部自己最感兴趣的经典来读。但要记住的是,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困难。海德格尔的才智毋庸置疑,但是他读他的老师胡塞尔的《逻辑研究》,读了5年还是没有感觉,直到胡塞尔受聘到弗莱堡大学,他得以就近向胡塞尔请益后,才读懂了老师的书,读懂以后,他就开始批判胡塞尔。所以,即使是天资极好的人,读经典也未必没有问题。
经典为什么难读?第一,经典的作者都是人类历史的传承者,他们身上有着伟大传统的结晶,他们的作品当然会有很丰富的内涵。人们说杜甫的诗是“无一字无来历”,他的诗歌中蕴含了大量典故,因此很难读懂。仇兆鳌的《杜诗详注》把杜诗几乎所有的渊源都理清楚了,这就是很不容易的事了。第二,大师的目的都非常明确,就是要在历史上开创一个时代。比如黑格尔,就非常明确自己处在一个开拓者的位置上;康德更加明确这一点,以哥白尼来暗喻自己的哲学革命。因此,他们在表达形式上不会采用一般人的方式,否则就难以表达他们的革命性思想。康德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但是他的书却写得晦涩难懂,在他看来,他想要表述的问题必须得用这种方式才能表达清楚。海德格尔也说,如果用传统的表达方式,就无法克服他试图要克服的问题,最终就会落得与他所要批判和反对的人同样的下场。尼采也使用他自成一体的表达方式来展示他的革命性思想。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我们当然不能指望那些经典很容易读。同时,我们也要相信,让你付出代价越大的书,一旦读懂后,它给你的回报也就越大。经典面前人人平等。面对经典,谁都会遭遇困难,不能一有困难就打退堂鼓。
对经典的胡乱普及无异于“自毁长城”
文汇报:我们更应该看重的应该是读经典的过程,而不是功利的结果,是这样吗?
张汝伦:在读经典的过程中,你会知道,人世间什么叫伟大,什么叫人类文明。如果我随便念几段康德、黑格尔的原著,你或许未必完全理解,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崇高,你是可以感受得到的。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被这些经典所感动。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人类的崇高始终是存在的。黑格尔口才很差,表达也不流利,但他上课的时候照样听众甚多,尽管不是人人都能理解。黑格尔去世前曾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理解我。他的一个弟子探身过去,想问这个人是谁。黑格尔叹了口气说,连这个人也不理解我。李白的一句诗是对此的最好写照:“古来圣贤皆寂寞”。他们是巨人,走得太超前。但如果我们跟着巨人的脚步,即使不能成为圣人,庶几可以有所接近。
如今,德国本土的古典哲学研究也不是很景气。在这样一个时代,大家都不愿研究这些又艰苦又看似无用的东西了。在我的母校图宾根大学,德国古典哲学的课程寥若晨星,这所黑格尔的母校如今也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黑格尔哲学的需求了。但是,总得要有人把这种经典和智慧的薪火传下去,总有一天,人类会重新发现它们的价值。
文汇报:如何阅读经典,在方法上也有很多争论。在您看来,读经典的过程中是否需要适当地对一些内容加以背诵?
张汝伦:很有必要。世界上的经典,要想百分之百理解是不可能的。金克木先生曾和我说过:汉字很美,李商隐的无题诗,就算一句也不理解,那些字凑在一起,你也会有所感觉。经典著作也是这样,一开始读会有所感觉,后来会懂得更多,但是要完全懂,恐怕不大可能。柏拉图的著作,亚里士多德是否完全读懂了呢?我看也未必,而且也没必要,因为这是无法量化的。重要的是,人们在读经典的过程中获得了养料,使自己的精神和思维水平有所提高。
文汇报:阅读经典,在大学的通识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您多年来在复旦大学讲授通识教育课程,效果如何?目前国内大学通识教育还需要做出哪些改进呢?
张汝伦:通识教育现在在各学校的重视之下都有了很大发展,广度是顾及到了,但是质量还有待提高,尤其是通识教育课程还不够精致。我所指的精并不是深,而是精到。闻一多先生的《唐诗杂论》就讲得很精到,一首《春江花月夜》,讲得并不是很深,但是很到位。我们的通识教育,比如讲唐诗,未必要面面俱到,如果能把杜甫的某一组诗讲透,就可以有不错的效果了,如果能举一反三地使学生对唐诗的风格、深度和诗人本身有更具体的认识,那么这门通识课就有效了。
此外,我们或许还要进一步明确通识课的含义。“通识”的“识”,并不是知识,而是见识,通识课培养的是学生的见识。如果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后,在喜欢金庸、古龙的小说外,能够发现吴敬梓作品的意义;在喜欢《三个火》的同时,也能喜欢卡夫卡的《审判》和《城堡》,那么通识教育的意义就真正体现出来了。当然,这都需要有好的老师来引导。现在有些课程未必是通识课,像陶艺、书法和京剧欣赏课等,或许称之为才艺课更合适,这些课程,学生们通过其他途径也可以了解和掌握,没有必要占据大学学习的时间。
文汇报:讲到这里,其实涉及经典如何普及的问题。您如何看《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诠释和传播经典的方式?经典阅读和现代传媒是否应该相结合?最近,一些媒体也在尝试通过微博引导经典阅读,这样的做法是否可取?
张汝伦:或许很多人认为,这也是一种知识普及形式,聊胜于无。我认为,正确的普及当然有必要,但是,歪曲的普及,还不如没有。
德国和日本的电视上也有经典课程,但都很严肃。德国学者赫费(Otfried H ffe)的《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一书就是来自他在德国电视二台的讲课。这让我们深受启发——看到一个尊重文明的民族是如何来要求国家的电视课程的。我们不能只考虑收视率,也不能一味迎合听众。电视课程体现一国的精神高度,应该是严肃的。电视作为媒体应该起到引领作用;电视节目本来就不缺少娱乐性内容,没有必要把文化普及的节目也加以娱乐化。
我至今仍然坚持精英主义的路线。世界上文化先进的国家都是如此。请教授到电视上讲名著,这本是文化普及很好的手段,但是,如果讲课者只是为了取悦和迎合大众而一味戏说,这种水平的普及毫无意义。
也有人认为,对于经典,首先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加以普及,才能吸引更多人对其感兴趣。正因此,现在的历史类书籍写得越来越邪门,长此以往,以后大家恐怕无法分辨历史的真假。现在很多对文化有需求的年轻人,没空看《资治通鉴》,就去看一些戏说历史的书,看完后以为那就是真实的历史,并且还要讲给身边的人听,长此以往,是要出问题的。
以前中国人感到骄傲的就是,我们的历史意识是最早出现的。古希腊长期以来没有历史意识,直到修昔底德的时候,希腊人才意识到要把真实和虚构区分开来。古代印度人也是没有历史意识和历史著作的。中国人则很早就有意识地把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而如今,对历史的胡乱普及和戏说,岂不是在“自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