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教学工作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召开此次会议的背景:第一,2011年3月24日,召开北京市教育工作会,《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2010年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实验室规程》文件,北京市也制定了《工作意见》。召开这次会议就是为了贯彻文件精神;第二,姜沛民主任到任后非常关心基础教育的发展,明确指示,要加强对教育内涵发展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按照市教委主管领导的相关指示精神,召开了这次会议。
此次会议的召开也是想传达一个信号:未来我们工作的重点是,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这项工作,狠抓教育的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这里,有两个基本判断和大家做一个简单分析。
第一个判断,2011年北京市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作按照计划已经完成。按照《规划纲要》,北京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占GDP的4%。从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看,2009年北京市财政教育经费是351亿,占当年GDP的3.6%。到2011年北京市GDP估计将达到1.5万亿,如果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可想而知,这将是多大的投入。抗震加固工作即将完成,下一步往哪里投入?如果一部分主要用于办学条件改善,那么,下一步我们必须考虑的是面对如此庞大的教育装备条件投入,我们如何给社会,给人大、政协一个交代?交代的点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使用效果问题,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背景之一。
第二个判断,2001年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领域全面推开,2007年高中课程改革也全面展开了。到2010年,高中课改完成一轮,初中已经完成2年,接下来改革的突破口应该在什么地方?如果按照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就是我们未来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那么,其工作关键在什么地方?显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管理是关键。从这个背景分析其意义重大性都不为过。所以,今天的会议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一个动员会,是一个战斗号角。
北京市顺义区是市里文件出台后,第一个着手落实文件的区。我们邀请的3位校长就如何推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进行的介绍,报告非常精彩。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作一个文件解读,又有经验性的引领,希望这项工作能更加扎实地推进。这是我们希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给同志们作的基本的引领。
2011年2月26日,总书记在中央第26次集体学习的会上,专门就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的专题提出4点要求:一是着力提高人才管理水平;二是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三是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坚持走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四是着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总书记关注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更强调的是内涵发展是我们未来强调发展的重点,实际上传达了很重要的信息,即如何取得内涵式发展?
2011年3月24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北京教育工作会上特别提到:“要把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作为我们的出发点,作为我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工作的最根本目的”。刘淇书记提出的五项工作要求,其中第二条是:“坚持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方向,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坚持把教育改革和创新作为改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按照刘淇书记在会上的讲话精神,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在教育发展的动力、核心任务、主攻方向方面都给了非常明确的指示。
此次,会议也是对这些讲话精神的落实。所以,特别希望各位主任、领导与校长,在接下来的工作过程中,把贯彻落实这个文件精神,作为进一步贯彻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市级层面做工作之后,也通过各位领导做好各区的工作。下一步要按照规划要求,走内涵发展道路,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摸清家底,做好办学条件达标工作
希望大家摸清家底,做好现有的办学条件达标工作,把办学条件达标有缺口的地方做好。从市级层面讲,我们有统计,但是不全面,所以希望各区县抓紧时间落实相关工作。有了清晰的家底,在今后,按照规划,在有相关项目或支持的情况下才能够很好的落实到位。否则,若没有计划,临时凑数,发展肯定不能可持续。
三、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
这次文件规定了教育行政部门等5个单位,要联手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建设。这5个单位要各司其职,每一个单位都涉及制度建设和制度完善,每一个单位都要在工作职责范围之内将这种制度的建设落实到位,并且要主动丰富新功能。就装备部门来讲,其传统职能就是所谓“建、配、管、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现代技术装备的日新月异,原来的四大职能恐怕远远不及。市级层面的装备部门,要在此基础功能上,注重增加“培训、研究和评价”,要关注装备使用的效益。这一点上,尤其是在未来评价里面,我们可能需要继续关注。另外,北京市教委基教处马上要做一年一度的教学视导,在教学视导里,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使用状况将是督导的重要方面。
四、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养
市级层面有一个专门的项目,委托市装备中心牵头,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示范性培训,之所以做这样的示范性培训,是希望区级层面也要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
实际上,实验室的使用仅是一方面,如果专业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器材物品也最终无法发挥最大效益是可想而知的。无论是总书记的讲话还是刘淇书记的讲话,都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即对人才素养的提高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按照《工作意见》,我们将要在明年或后年建立一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先进校,这批示范性学校和现在北京市推进的整体改革结合在一起,到时像北京市十一学校、北京京源学校等,再次邀请他们与大家分享丰富的经验,进一步推进工作。
首先,工科教育的课程过于庞杂。政治、基础哲学、英语、文学,也学点高等数学,这是基础的理学和人文科学;第二类是工科的东西,要学力学、材料和施工技术,还要学习建筑物理学,又是复杂的体系;第三个方面才是基础的美学,比如图案、工艺和设计等。这三类知识交织在一起,学生只能混沌的被动接受知识,他们会对这些知识产生实用角度的怀疑。建筑学是不是需要如此全面的知识?答案是肯定的。建筑学当然需要这么多的知识,是众多门类的学问之集大成者,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其次,该如何搭建建筑学的知识体系?我们的建筑学教学方法是不是在一开始就要给到学生所有的这些方面的知识?这样无重点和层次的教学结果是学生对人文科学涉猎不深;对工科一知半解:力学没有怎么学好,所以材料学、工艺学和功能学由于兴趣度低和教学的浅显也等于荒废;最后在设计形式和美的艺术创作的表达上又明显能力不足,相比一个有创造力的建筑师有不可弥补的缺陷。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到底是工程师?还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好像都不是又好像都是,在是与不是之间的现实情况必须要让我们有所思考。在缺乏科学理性的思想方法,在人文方面又没有扎实的积累,在艺术创作上的低能表现,让我们对现阶段建筑系学生的培养不能乐观。
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哲学,是一种智慧。科学和技术不同,智慧和知识不同。科学和智慧结合决定一个人的潜力。包含力学、材料学等的工程技术只是一个知识体系和工具,用来实现由你某种设计的想法。恰当的技术,可靠的材料,因地制宜的手段,一切都是贴切和合适的。建筑并不是都需要高科技来建造,只需要合适的技术来完成。
关键词:高等教育;因材施教;教学;科研
作者简介:穆丽婉(1969-),女,辽宁营口人,大连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技术学院,副教授。(辽宁大连116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2009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34-02
因材施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也是教育者必须具备的教育理念。然而,即使在世界顶级名校哈佛大学的教育中,也会有比尔・盖茨在大三时毅然弃学从商;刚刚辞世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也在里德学院学习了6个月后退学,乔布斯说:“从我退学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不用去上那些我毫无兴趣的必修课了,而是开始旁听那些看起来比较有意思的科目。”比尔・盖茨、乔布斯,他们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从他们身上却体现了在高等教育中难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前几天看电视招聘类节目,一位应聘者是2008年毕业于北京某学院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她发现对所学专业一窍不通,致使两门课程挂科,经过几次补考,一直没有通过,毕业时她没有如愿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只拿到了一张结业证。离校后她又参加了2次补考,依然没有通过。在校期间,虽然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却在记者团中工作得有声有色,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毕业后找的工作和所学专业无关,而是与编辑有关的工作,她想应聘到大的企业做企业策划和编辑工作,在场的18家大型企业的达人普遍认为:仅凭一张结业证想进一些知名大企业根本不可能,因为毕业证是敲门砖。这仅是一个例子,代表的也许是个别现象,但她为错误地选择了专业所付出的代价也许比我们看到的大得多。
近几年来,尤其是高校扩招以来,多数教师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是: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与扩招后一些学生录取分数较低,基础较差有关。本人一直在一线从事教学,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多,曾在所授课的班级做过调查:3个班80多名学生中,报考时对所学专业了解并且也很感兴趣的学生不足20名,仅占约25%,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状况怎不令人担忧?
一、因材施教应顺应时代的发展
1.经过笔者的调查和深入分析,厌学背后有着多方面、较复杂的原因
(1)高考报志愿时,部分学生带有功利性、盲目追随所谓热门、就业好的专业,其实对所学专业了解甚少,等到真正接触到专业课程时,才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才意识到自己犯了方向性错误,但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硬撑着往下学,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尽管努力也只能事倍功半,结果只想混个毕业证能就业就行。
(2)部分学生的家长社会关系广泛,已为孩子安排好工作,就差一张文凭了。而且以后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他们认为学什么都没用,缺少了学习的动力。
(3)部分学生没有考上感兴趣的专业,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他们有着自己的目标,并为目标而努力,把学校该学的课程当成了副业,考试及格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
(4)少数学生经过十年寒窗,终于挤过千军万马的高考独木桥,认为该歇歇了,因此将大学当成避风的港湾,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在沉溺于网络或花前月下的同时,考试成绩一次次亮起红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上需要多元化的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材施教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
(1)学校方面。
1)高校可将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进行调整: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学生在大一时不分专业,大二时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来选择专业,在大一的一年时间里,一是学生对大学生活有了感性认识,对专业情况可以用心地了解;二是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根据爱好选择专业,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这种模式在条件允许时应该被更多的高校借鉴和推广。
2)层次相近的文理高校及专业之间可以加强合作,为选择专业时犯方向性错误的学生调换专业开辟绿色通道。以上文女学生为例:当她发现对所学理工专业根本没有兴趣,而对另一个文科专业感兴趣并很有天赋时,她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调换专业,学校可以根据她的申请对她文科相应专业进行考评,考评合格后,由学校负责她的专业调整甚至是层次相近的学校间的调整,当然这种调整会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学生自己而言是力所不能及的,而对于学校,只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只要去做,制定好相应的制度还是可以实现的,毕竟这样的学生很少。而教育要实行因材施教,要人性化,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教育应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2)另一方面,作为教师,要提高认识,与时俱进,要把因材施教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中。
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厌学的几个原因,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在满足多数学生正常要求的同时,对于厌学的几类学生进行不同的鼓励引导。
1)对于第一类学生,在当前不能调整专业的形势下,鼓励他们既来之则安之,在保证所学专业各科成绩合格的前提下,业余时间参加自考,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争取在毕业时拿到两个专业的文凭,将来可选择喜欢的专业就业,有少部分学生按照本人的建议如愿以偿。
2)对于第二类和第四类学生,他们的自制力较差,因此在课堂上要多关注他们,多与他们交流,因为学生如果喜欢哪个老师,他们就会喜欢这个老师的课,因此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还要真心地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他们做朋友,逐渐改掉他们理所当然混日子的想法,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对于第三类学生,鼓励他们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引导他们只有在感兴趣的领域才有可能出成绩,已有许多学生从中受益。例如:有一名学生经常缺课,后经多方了解,他对所学专业一点兴趣没有,不上课的时间他是在学习程序设计,毕业后想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工作。在与他认真沟通后,本人给予了他支持和信任,允许他在课程冲突时选择他喜欢的课程,课程结束考试中,他实现了对笔者的承诺――考试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及格,并在不久后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
“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每个受教育者的思维都有其独特的方式,因而对他们进行个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个性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纠正不良个性,发扬优良个性,最终使学生的个性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就是教育中常讲的因材施教原则。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不但存在于整个教育过程中而且始终受到普遍重视。我们要不失时机,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他们树立信心,增加勇气,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对市场经济起着主导作用的是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并最终形成信誉和声望而站稳市场。新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迷茫时的引导者和领路人,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模式把所有的学生打造成标准化的产品。
二、教学与科研的平衡
自19世纪初德国教育学家洪堡提出“高校应该是研究与教学的统一体”以来,高校开始承担起科学研究的职能。到20世纪末期,随着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减少及大学间竞争的加剧,研究在大学中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其地位和重要性远远超过教学。[1]尤其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教师的薪水、晋升和终身教职的确定最终是依据其科研成果而不是其教学绩效,大学制定的教师学术奖励体系中几乎看不到教学的影子。”
当今高校科研氛围愈来愈浓,许多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得有声有色,更有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的许多项目,体现了学校与高科技接轨以及产、学、研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并且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与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使人才培养达到了理论与实践、提升与创新的结合。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教学与科研协调得好无疑会相互促进,过分地注重了一面,都会相对削弱另一面。现阶段,许多高校都存在着一种现象,教师将过多的经历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努力写论文,以完成科研工作量,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如何因材施教,如何不断地更新知识体系,于是,一方面少数教师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不喜欢他们的课,却没有硬性指标来考核,课就这样年复一年的上着,学生厌学愈来愈重;另一方面,重压之下,科研能力相对薄弱、找不到合适项目的教师只好“另辟蹊径”,学术造假、论文剽窃案例屡见报端。
这些现象致使教师在教学与科研的投入精力比例严重失衡,这种长期的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轨现象,势必影响高校的发展前景和声誉,进而影响到生源、人才培养及服务社会等问题。
笔者认为,未来发展中应该让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全身心回归课堂,但他们要关注科研的成果,关注科研的前沿,不断更新知识;让具有很强科研能力的教师专注于科研,多出精品论文,并负责指导学生科研,经常将科研成果以学术报告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各自发挥优势。教学与科研并重应体现在对于教师考核的方方面面。正像科学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一样,不能期待着所有的教师都成为科学家,高校毕竟不是研究院。
三、结束语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规划中明确提出: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这要求我们不断开拓思路,遵循教育规律,切实将每一个学生打造成适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2]
参考文献: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一、镇教研中心职责
1、镇教研中心负责对本镇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要对各校的质量监控、评价给予指导和检查,对各校教研组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对各校教育教学质量实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单元过关”、“段考”等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作用,促使各校均衡发展。
2、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中小学贯彻教育方针的情况、课程开设情况和综合素质平定工作进行指导和抽查。
3、镇教研中心教研员要不断深入基层学校,了解各校教学教研情况,深入课堂听、评课,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关指导。教研员每期听课不少于50节。
4、镇教研中心每期组织各校同头课教师进行大规模教研活动2—3次,重点对教材、教法、教学进度、重点、难点、考评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交流,充分利用优势教育资源,校际互动,优势互补,实现全镇教育均衡发展。
5、依据市教体局“千分考核”中有关教学质量的内容,对各校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
6、每学年评选一次“先进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长”。
7、每学期组织各中小学进行1—2次质量抽测,对各校的教学质量适时监控、适时指导。
8、每学期对各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出监控评价报告,同时上报教育科和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二、学校职责
1、学校要建立课程管理委员会,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保证按要求开足、开全规定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2、校级教育质量管理和评价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方式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教与评学相结合,充分发挥素质教育报告册的作用,认真搞好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3、学期初,学校要制订各种教育教学计划和各种制度,如:教师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研组活动制度、教研评价制度、教师反思制度等。做到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学期结束要及时归档保存。
4、学校要制订教研组工作目标和班级管理目标,对教研组及班级管理实行目标管理和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平时材料的收集和保存。
5、校内学科组要切实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实现同年级、同学科的同步互动,做到教案课时数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学生作业内容统一、单元测试统一,努力营造一种先集体说课后备课、先备课后上课的团队协作氛围,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校本教研目标。
6、学校教务处要真正加强教学管理的力度,每期要对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作业检查2—3次,要有详实的检查记录和检查小结,通过检查要对发现的问题作出指导性的评价。
7、每学期每位教师要上一节以上的公开课,学校要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利用学科教研组认真搞好“说、上、评”活动,把校本教研落到实处,使全体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8、学校要结合“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引导教师阅读一定量的教育理论书籍,不断充电,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动态,广征博采为我所用,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育人意识,尽快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9、各校要修订完善“备、讲、批、辅、考、评、补”等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