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军官;薪酬福利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我军原有的分配方式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从总体上来说,军官的收入分配方式并没有真正转到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轨道上来。因此,有必要对现行军官薪酬福利制度的改革开展研究。

一、现行军官薪酬福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行的军官薪酬福利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分配方式来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分配方式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元的分配方式不适应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因此,在现实中除按劳分配之外还存在着货币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产权等参与分配的方式。但是,由于军队的特殊性质所限,条令、条例明确规定军人不准从事第二职业,这就使军官丧失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会。这部分机会成本如果得不到补偿,将影响高素质人才的从军热情。

(二)从薪酬福利的总体水平来看,整体水平一般;从其结构来看,过于扁平;从所涵盖的内容来看,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需要

虽然我军军官收入经过几次大的调整和改革,收入水平确实有了较大程度的增长,但是随着市场物价指数的上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部分增长。军官工资的整体水平在社会各行业中仍居于中游位置。从工资结构来看,还存在着不同职务、军衔之间档差不大的问题,实质上还是平均主义。这种工资结构没有激励作用,责与利不统一。如果单纯就工资收入衡量,提职增加的工资对军官没有太多的吸引力,这说明工资增长机制对军官的激励不足。薪酬福利制度所涵盖的内容,已远远不适应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需要。因此须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衔接,切实维护军人的经济权益。

二、军官薪酬福利制度改革的方向

(一)科学定位军官的薪酬标准,确保其收入处于理想水平

军官生活待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是世界各国军队普遍遵循的一条原则。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军队是人民的军队,不允许脱离人民群众,因而军队的生活待遇也不应该高出地方水平太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的逐步完善,军队和地方必然会出现一个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竞争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向经济收入多、生活待遇高的行业、部门和单位流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军队作为一个执行特殊使命的武装集团,应该给予相应的高报酬和高收入,从而避免人才的流失,确保军队的稳定和战斗力的保持。

(二)确立合理的军官薪酬结构,满足军官多方面报偿需求

目前,军官薪酬主要由基础工资、工作性津贴和生活性补贴组成。应当说,军官薪酬结构虽然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不够科学和完善。通过对地方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和外军军官薪酬制度的考察,参照其经验,我军也应重视津贴、补贴和奖金的重要性。军官津贴和补贴是军官薪酬的辅助部分,用于对军官特殊劳动和特殊生活条件给予补偿,应发挥不同功能。奖金是军官薪酬的追加部分,是对部分军官劳动成绩和功绩的表彰,有利于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绩优多得”的原则,调动广大军官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所以我军军官薪酬宜由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四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相互独立,各有自己的功能,分别满足具有不同利益和需求的军官群体的劳动报偿要求。

(三)健全军官及其家属的住房、医疗、等社会化、货币化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军人福利待遇

我军军官福利制度经过长期的改进和完善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一些方面仍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适应。比较突出的是军官住房、军官医疗等问题,需尽快加以解决。

住房保障是军官应该享受的基本权益,安居才能乐业。经过十多年的住房改革,军队人员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没房住、买不起房和单位之间苦乐不均的现象。尤其是在房价飞涨的今天,除了薪酬之外,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广大基层干部普遍关心的问题。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单纯依靠部队的力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住房这一问题,仍然需要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对军官住房实行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军官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在政府和军队的共同努力下,让广大军队普通军官都能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

军官看病难问题也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军官医疗仍存在看病不方便、诊疗用药水平较低、大病医疗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要解决军官医疗保健问题,最根本的是采取“国家资助、军队补助、个人缴纳”的付费方式,将军官及其家属医疗保障统一纳入到社会医疗保险范围内,享受国家公务员医疗待遇,而不是单纯靠部队自己内部来保障。

参考文献:

1、付义清.军人待遇论[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2、朱建新,郭飞,纪海涛.军官制度比较与改革[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薪酬体系;管理制度;电力企业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在新时期背景下电力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改善主要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来实现的,同时电力企业的薪酬管理与人才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电力企业对人才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激励、保留及吸纳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薪酬管理是否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对此,对电力企业薪酬管理进行深入了解,在对薪酬管理重要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电力企业不同时期的生产经营目标来调整薪酬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站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概念的角度来讲,薪酬指的是员工在企业中付出劳动而获得的回报,根据员工从事劳动和完成任务的结果不同,其所获得的回报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要根据企业及员工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管理和分配企业员工的回报或酬劳的发放水平、结构要素、支付标准等。站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内容的角度来讲,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薪酬管理目标的确定;薪酬政策的合理性;薪酬计划的制定;薪酬结构的适时调整。

二、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对电力企业的重要性

1.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对电力企业的作用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势必需要整合其内部资源,而在这一过程中就充分突出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可以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流动进行有效的引导,真正的为电力企业根本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服务。同时,员工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通过脑力和体力劳动的付出也会获得相应的回报,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仅可以使电力企业在人才吸引方面更具优势,在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且也有助于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2.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对企业员工的作用薪酬管理制度是否具备合理性,对企业员工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不仅涉及到了员工自身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而且从薪酬管理方面也可以看出员工是否得到了企业足够的肯定和尊重。现阶段,大部分电力企业都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绩效薪酬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该制度的建立健全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员工自我提高、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可以使员工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自身的发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员工通过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会产生满足感和较强的荣誉感,也便于员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3.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宏观环境也会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电力企业由于其国有性质,导致在企业内部盛行“大锅饭”的薪酬制度。但是随着我国逐渐深入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电力企业也要承担较大的竞争压力,电力企业不断地引入高素质人才,使得“新人”和“老人”之间产生强烈的“等级差”,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的平均薪酬制度被逐渐取缔,以职位为核心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正在不断的完善,这不仅体现了企业之间的吸引力和员工之间的竞争力,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新时期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弊病

1.行之有效的绩效薪酬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现阶段大多数电力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以绩效为核心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但是在制度体系方面依然比较落后,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导致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并没有在激励员工方面发挥其预期的作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诸多弊病,如不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模糊的绩效考核定位等等,这些种种制约因素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不利于电力企业员工充分发挥其在工作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2.人力资源新薪酬管理制度缺失激励因素通过大量的调查显示,现阶段电力企业员工并不满意其所执行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首先,尽管在新时期背景下,电力企业在不断地提高员工的薪酬,但是依然有部分员工认为其在薪酬分配方面缺乏公平性,经常会存在部分员工资格老、技术不过硬、靠着关系获得了工作轻松却能拿到较高薪酬的岗位,这就使其他大部分员工心生不满,这也就是中国人常有的心态“不患寡而患不均”。其次,电力企业的确制定了相关福利制度,却没有覆盖到基层员工,这就直接导致基层员工无法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轻则不利于调动基层员工工作的主动性,重则容易增加员工流失率。最后,现阶段电力企业所采取的过于单一的奖惩制度,将物质奖惩作为衡量员工工作结果的唯一标准,没有对员工自身多样性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3.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过于讲究“科层制”“科层制”指的是在电力企业当中,员工可以获得多少薪酬主要由其行政级别所决定。不能否认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科层制”固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这一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下时展的客观需求,电力企业过于重视“科层制”,实际上就无法保障资历不够但是有能力肯埋头苦干的员工的切身利益,而通常这些员工是电力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此外,过于重视“科层制”容易给员工一种错误的误导,使其认为不断的升级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薪酬,员工就会重视对行政级别的追求,而忽略了提高自身技能的重要性。

四、新时期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具体方法

1.制定以提高电力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薪酬制度事实上,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战略发展目标。因此,电力企业应该以其战略发展目标为基础来建立健全薪酬管理制度,并随着时代和企业的发展变化而适时的做出调整,这样才能够稳步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电力企业对人才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对于已经吸纳的人才是否使其保留下来,主要取决于电力企业的薪酬,为此,电力企业应该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财政发生的变化,来对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其次,根据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来合理确定薪酬制度,只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制定薪酬管理制度,其薪酬既不能过低,无法吸引人才,也不能过高,造成企业较大的人力成本支出负担,从而使电力企业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2.确定以绩效为基础的薪酬管理体系在电力企业内部执行的薪酬管理制度应该以绩效为基础和前提,将层层分解、自上而下的原则充分贯彻落实下去,将电力企业内部不同岗位、不同职责、不同级别的员工的行为指标和业绩指标逐级提炼出来,并将该指标在每个组织、每个员工身上贯彻落实下去,同时也要保证其绩效考评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电力企业在制定薪酬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该以员工的绩效为基础来弹性处理员工的收入,实现高绩效高收入、低绩效低收入,这样就将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行合理化的拉大,有利于电力企业最大限度的开发员工的自我潜能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3.建立健全福利制度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当中,很容易忽略福利制度,大多数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单纯地认为只要薪酬足够诱人,可以起到吸引人才和激励员工的作用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这样远远不够。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是通过企业福利制度体现出来的,完善的福利制度可以证明电力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反而有助于人才的吸引和保留。相反,较差的福利制度将降低其薪酬对人才的吸引力。因此,对电力企业而言,对其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至关重要,不仅将诸如住房补贴、带薪休假等各种福利项目明确下来,而且也要惠及到基层员工,让每个员工够能够对企业发展满怀信心,有利于将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此外,电力企业应该将工作岗位准入制度充分贯彻落实下去,对入职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并对其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该考核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资待遇、绩效考核、岗位准入等方面。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员工,应该开展集中的、长时间的系统培训,有针对性的学习电力相关技能和专业知识,按照岗位待遇来执行培训时期员工的薪酬制度。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电力企业而言,合理设计和制定其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至关重要,其相关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薪酬管理,这不仅是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支持员工,更是肯定了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的付出和努力。现阶段电力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克服其现阶段存在的弊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给予相关电力企业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为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盼盼.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创新路径分析[J].中文信息,2015,(10):93.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简而言之,薪酬主要是指员工向单位或者组织提供劳动之后所得到的报酬。员工通常认为薪酬既代表自己付出劳动后所得的物质回报,也代表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可及员工自身的价值,同时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员工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因而,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不但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还能帮助企业树立好口碑。

二、薪酬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福利模式过于单一。

随着行业竞争的增强,煤炭企业员工不仅重视自己所得的物质奖励,还关注企业为员工制定的福利机制和未来发展平台。然而,当前多数煤炭企业潜存着不完善、不合理的福利制度,以及单一的福利模式,因此不能满足多数员工的实际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薪酬结构不科学。

针对企业薪酬分配问题,煤炭企业员工常会出现如下心理状态:平时工作认真努力,获得的业绩也比其他人好,但是仍和他人获得同样的薪酬,这说明企业薪酬分配制度过于简单,不能真实评价员工所做的贡献。目前,煤炭企业多注重企业资本要素分配,而忽略了企业劳动要素、技术要素的重要性。当前煤炭企业的薪酬水平普遍存在增长慢、水平低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如下:⑴薪酬结构不科学,即不稳定部分在企业薪酬结构中占较大比例,薪酬结构既缺乏科学、合理性,也缺乏分类的明确性;企业薪酬构成中的技术管理及劳动操作人员的薪酬比例缺乏平衡性,管理技术人员和劳动操作人员的薪酬水平相差较大,制约了劳动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未能认真落实薪酬管理制度。

部分煤炭企业现有的薪酬管理制度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一方面是企业内部人员轻视薪酬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与企业实际相脱离,无法获得员工认可,所以在煤炭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落实中,有关个人及单位喜欢使用原有的薪酬制度来降低企业损失,但是这也限制了企业薪酬管理制度本身的实际效用。

4.考评体系不科学。

多数煤炭企业并不熟悉煤炭考评体系,因而,很少有煤炭企业可以制定出完善的员工薪酬考评体系,虽然有些企业制定了薪酬考评体系,但是却不重视该体系,限制该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企业人情因素也参与到了薪酬管理中,致使薪酬管理体系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欠缺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最终仅将考核停留在经验判断基础之上,无法真正使员工的贡献与应得薪酬相对应。

三、薪酬管理体系革新意见

1.制定宽带型薪酬制度。

煤炭企业沿用的传统薪酬制度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很难实现内部公平及激励效用,它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难以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然而,宽带型的煤炭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可以打破原有的工资等级制的组织形式,有效引导企业员工关注企业为之提供的机会和平台,促进企业员工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2.注重薪酬管理体系的绩效性。

煤炭企业单纯地给予员工工资,很难激发其工作热情,因而煤炭企业需要在原有的薪酬制度中添加绩效工资,以此激发员工工作潜能,为企业自身发展提供支持和动力。绩效型的薪酬管理不仅是现代企业管理本单位薪酬管理的主方向,也是现代企业管理薪酬的重要标志,将绩效引入煤炭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中,可以更好地提高企业团队协作的效率,促进企业效益提升。

3.注重薪酬管理体系的全面性。

煤炭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不仅包含货币形式的奖励,还包括对企业员工精神上的奖励,因而,煤炭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不仅包含企业员工应得的薪资标准、对内部员工的表扬和肯定,还应包含对员工创造良好工作氛围、提升工作条件等内容。

四、薪酬管理体系完善措施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煤炭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符合不同员工需求的薪酬管理体系,对于低工资群体,应重视奖金奖励;而对于较高收入水平群体,尤其是企业管理干部及知识分子,应重视鼓励创新、职称授予、尊重人格、晋升职务等因素;对于在危险、恶劣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员工,应注重增加员工的岗位津贴、改善工作条件、做好劳动保护等因素。

2.构建科学考评体系。

煤炭企业应构建科学的薪资考评体系,借助科学合理的薪酬标准构建正常的企业增资体制:广泛调查企业薪资,获得有关信息和资料;合理评价岗位劳动,系统分析岗位劳动的四要素,严格区分劳动差异,全面施行薪酬考核;对煤炭企业员工的工资晋升条件、工资形式、工资标准及工资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煤炭企业在完善薪酬管理体系中,应重点考虑内部员工的社会物价指数、生活成本及后续发展中需要投入的成本,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薪酬管理体系,通过重视员工生活质量来体现煤炭企业对内部员工的人文关怀。

3.调整员工的工资待遇。

完善、实施煤炭企业薪酬制度的关键在于企业对员工劳动付出的重视及认可,应依据市场行情和行业标准适当地提高和调整薪资标准,以此提高员工劳动积极性,满足员工心理预期。

4.改进、评价薪资管理制度。

市场上企业的薪资水平及企业内部生产状况始终处于变化状态,煤炭企业也应适时地改进和调整内部薪酬管理制度,提高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而,各大煤炭企业的内部薪酬管理部门应深入基层,认真听取一线员工对企业薪酬制度的建议,努力完善薪酬制度,从而使企业薪酬管理制度更符合实际情况,使薪酬管理体系为煤炭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力量。

5.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现状;措施

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快速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和人才的挖掘。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挖掘人才的价值和效用,为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薪酬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提升企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完善薪酬管理体系建设,才能切实发挥薪酬管理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使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也得以提升。

一、目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薪酬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企业薪酬管理还不够科学,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薪酬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其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相对都比较复杂,在进行薪酬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应该联系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员工的职务、年龄、学历等多方面进行薪酬的评定。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进行薪酬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都缺乏与实际情况的联系,没有参照员工具体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的复杂程度等进行薪酬的等级划分,也没有为各个岗位的薪酬制度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制度流程,导致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不完善,薪酬管理不能有效发挥激励作用。

(二)薪酬管理报酬方式单一,激励作用不强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时都是以基本的经济性薪酬为主,在核定薪酬标准时没有考虑员工的实际能力、知识技术水平、个人发展、工作态度等多种因素,薪酬系统的报酬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静态报酬,也没有注意将绩效考核纳入到薪酬体系当中。现有薪酬制度缺乏公平性,不能满足员工动态发展的需要,再加上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考核方式、标准和结果流于形式,导致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难以真正得到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难以提高。这就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薪酬管理体系加以改进和完善,尽可能的满足员工的实际需求。

二、改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现状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执行力以及对企业的认可度,因此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从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了解员工各方面的具体需求,充分考虑员工之间的个体差异,然后根据员工的特点和具体的工作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薪酬管理方式,比如对于低工资员工可以提高奖金待遇,对于高收入的员工和管理干部可以采取提供晋升机会、培训机会等方式进行激励,进而从多方面满足不同岗位员工的实际需求,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进而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岗位工作当中,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二)丰富薪酬管理方式,完善薪酬福利制度

完善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需要丰富的薪酬管理方式作为保障,以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薪酬应该包括基本的经济物质表现,还能够满足员工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企业要在基本薪酬制度的基础上完善福利制度。福利作为员工薪酬的重要补充,在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福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薪酬管理水平。比如为员工缴纳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在节假日为员工发放福利补贴,满足员工基本的物质需求,从而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这样更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在进行薪酬分配和福利发放时,尽量向高职称、高技术的人员靠拢,不仅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还可以实现精神上的奖励,从而使员工更加积极的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企业的整体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也会得到提升。

(三)实施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发挥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保证企业内部薪酬制度的合理性,企业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员工的薪酬与绩效相挂钩,使薪酬能够全面的反映员工的整体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需要相关的考核评价标准与指标作为保障,尽可能使考核工作覆盖员工工作的全部内容,做好员工的岗位分析工作、编制科学的岗位说明书,建立公平的绩效考核平台,保证每一个员工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薪酬。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薪酬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树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理念,丰富薪酬管理方式,完善薪酬福利制度,实施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进而满足员工发展的需要,使薪酬制度切实发挥激励作用,促使员工更加积极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吴丹.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04:19-20

[2]王玲.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4,19:88-89

[3]王婧.浅谈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28:163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出版社 人力资源 管理要素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77-02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大学社)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大学社自身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社内需求人才及现有员工的招聘、培训、整合、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出版社创造价值,确保出版社战略目标的实现。作为大学社第一资源要素的人力资源,是产生出版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研究探讨大学社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社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要素

大学社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工作规划、人才招聘与配置、员工素质培训、员工绩效管理、员工薪酬与福利管理等核心内容。

1.人力资源工作规划。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企业把对员工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与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相协调;需求源于组织工作的现状及对未来的预测,供给则涉及内部与外部的有效人力资源。笔者认为,大学社人力资源规划主要包括:(1)组织机构的设置。如编辑室、发行部、总编室、办公室、财务部、代办站、物流部、书库等。其中,许多大学社将总编室、办公室合署办公(所谓一套人马、两个牌子);书库隶属物流部;编辑室一般又分为策划编辑室、文字编辑室,并按编辑所学不同学科专业组合设置若干编辑室。(2)组织机构的调整。大学社应根据自身实际及出版特色定位,对内部机构作出适当调整,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人适其位,人尽其才。例如,笔者所在的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围绕海洋、水产特色板块,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组织实施。(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有了机构和人员,当然需要建立规范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保障和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出版社确立的奋斗目标。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笔者将在下文中作专门论述。

2.人才招聘与配置。人才(主要是编辑人才和发行人才)直接决定出版社核心竞争力。大学社可根据实际,利用媒体广告、网上招聘、职业介绍所等方式招聘事业发展中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并通过求职申请表、面试、测评等环节选择确定人才。人才到位后,关键是要合理配置使用人才。要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切实做到人尽其才。事实证明,业绩突出的大学社,通常都是能够尊重人才、合理配置使用人才,而不是浪费人才的优秀出版社;而业绩平平的大学社在人才配置和使用上,则往往存在问题。

3.员工素质培训。任何企业对员工的培训,都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员工通过上岗及必要的业务培训后,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或承担更重要的职责。笔者认为,对于大学社,员工培训重点在于对编辑人员和发行人员的培训,尤其是新进的这两类人员。因为,编辑是选题的策划者和书稿的加工者,专业技术性强,要求素质水平高,直接决定着出版社能否出版高质量的优秀图书;而发行人员则担负图书推广销售、最终到达客户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任。因此,大学社要十分重视对这两类人员的业务培训,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形成出版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在业内的竞争实力。

4.员工绩效管理。笔者认为,大学社对员工的绩效管理不能脱离高校环境,更要强调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的一致性,重视组织和个人同步成长,形成多赢局面。也就是说,大学社员工绩效管理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出版社及其员工的共同参与。并且目前许多大学社,还处于改制后的企业成长期,此阶段最好运用激励型绩效管理方法(比如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鼓励职工抓住改革机遇,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提升个人的技能水平和实力,进而提升职工个人绩效和出版社整体绩效。

5.员工薪酬与福利管理。员工薪酬,即员工工资,是员工从事劳动的直接报酬,也是他们最关心的经济利益。员工福利,是员工的间接报酬,一般包括保险福利、服务福利、物质福利(如过节礼物、带薪假期)等。福利通常奖给职工个人或者员工团队。福利的发放可提高职工对职务的满意度。大学社必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员工实际,制定公平合理的工资福利制度,即构建全面有效的薪酬体系,包括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薪酬计划、薪酬结构、人工成本核算等,使全体员工所付出的劳动与薪酬所得对称合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劳动积极性。

二、大学社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应注意的问题

1.HRM制度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大学社在制定HRM制度时,必须确保其符合国家新闻出版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法规的要求。既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也保护出版社的根本利益,使HRM制度在法律层面无懈可击。因此,在制定、修订、完善HRM制度时,最好聘请企业常年法律顾问或专职律师进行审阅,让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保证制度合理合法,不受内部员工和外界人员的投诉,切实保护出版社及其职工的正当权益。

2.HRM制度要符合出版社实际。大学社制定HRM制度一定要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合法前提下,满足出版社发展的意愿。只有制度的设计目的及适用范围都明确合理,大多数员工才能接受和通过,并乐意遵守和执行。完善的HRM制度对大多数员工具有激励性,而对工作作风慵懒、工作态度敷衍消极、工作行为拖沓的不良员工具有约束力和纠正力,能使全体员工的工作思路和行动紧紧围绕出版社核心价值观,满足出版社实际发展需要。另外,随着出版社不断发展,其内部经营管理情况也会发生变化,HRM制度也要根据新情况不断修订完善,以确保其适用性和(下转第80页)(上接第77页)长效性。

3.HRM制度要注重系统性和配套性。大学社HRM制度的设计要防患于未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当管理出现问题时才去找制度,对缺失条款要抓紧补充起草,制度应用中发现过时、落后、存有漏洞的条款,要马上修改;不要等已影响到出版社和职工的切身利益,才想起去改进。大学社制定HRM制度也要遵循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紧紧围绕出版社战略目标进行设计,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人才招聘管理制度,员工培训管理制度,员工绩效管理制度,员工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员工关系管理制度(如劳动合同管理、离辞职管理),职业规划制度,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确保各项制度系统、完整、配套,即有目标、有范畴、有流程、有章程、有责任、有奖惩、有审核、有修订说明、有实施起止日期等。

4.HRM制度要保持合理性和前瞻性。大学社HRM制度的执行对象是全体员工,为提高其践行制度的有效性,在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人性化和合理化等特征;同时在制度设计时还要考虑前瞻性,以保持制度的先进性,而不至于朝令夕改,使制度能跟上出版业改革和形势发展所需。因此,HRM制度的合理性和前瞻性两项要求的和谐统一,对促进大学社作为企业之经营计划的顺利实现,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任何好制度都需要严要求,领导层必须带头履行。大学社也不例外。因此,社领导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地自觉践行规章制度十分重要。要坚决制止出版社个别员工消极懈怠、阿谀奉迎,造成制度有失公平现象的发生。出版社HRM制度一经讨论、审核通过并颁布,就要坚决贯彻执行,要真正做到“无情的管理、绝情的制度、有情的领导”。

三、结语

大学社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丰富,是一个牵扯多方面利益分配和协调的复杂问题,又是一个必须思考和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上述仅从大学社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要素基本内容及管理制度制定角度,作了粗浅分析。期待业内同行和专家学者的更大关注及更深入的探讨,为大学社人力资源管理出谋划策,为振兴大学社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袁丽芝.山西焦煤集团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