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课外活动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课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不完善
任课教师的备课本中偶尔出现几次课外活动名称,课外活动随意性大。每班级尽管有课外活动计划,但很不完整,只是提纲式地罗列出活动名称、大致时间、步骤等,缺乏活动的目标、具体时间安排、过程安排等,造成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只有极少的班级教师能够根据教育的需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制订出较为详尽的活动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即使如此,还是缺乏教师对整个活动的调控策略及活动意外的预防措施,计划不够完善。还有的班级制订的课外活动计划形同虚设,没有得到落实。
2.教师缺乏活动意识
虽然每个教师工作态度踏实认真,但从事多年牧区小学教学工作,很多教师形成了较为严重的思维定势。他们教育思维僵化,墨守成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认为只要学生考试拿高分就算自己任务完成了,把课外活动当成可有可无的事,不主动去组织。久而久之,连年轻教师也不再组织开展课外活动了。如此一来,整个学校一学期下来也没有开展什么课外活动,学生的学习生活就只有读书、听讲、写字、做题、考试这些内容。
3.活动器材缺乏,制约着活动的开展
许多牧区小学活动场地小,活动器材没有或很少,可供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之用的器材、用具微乎其微,教师难为“无米之炊”,无法开展活动。
4.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制约着课外活动的开展
学校每天上那么多的课,几乎全是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社会这些规定要考试的科目,体育、音乐、美术每周只有一到两节课。在考试、评比的压力之下,课外活动早已被遗忘,超长的作息时间只是被用来讲课和读书。
5.师资匮乏,无法有效开展课外活动
按道理说,每个学校需要各科专业的教师,但是由于教师少,很多教师兼上体育、美术、音乐课,平均每天要上六节课。白天仅批改作业、备课都忙不完,夜晚还得加班。在如此重压之下,教师哪有精力和时间来研究和开展并不被重视的课外活动呢?
6.教育评价忽略课外活动
会教不会教,学生分数高就是好老师。这就是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有些学生想搞个个人活动,都会被斥为“贪玩、不用功”。个别想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教师在考试、评比的压力下也放弃了。
二、了解有利于开展小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调动起学生的真情实感,学生才肯全力去做事,从而完成各学科的教学任务。然而,课外活动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应鼓励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观察、感受、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让学生的思维在故事会、课本剧表演、春游活动中得以自我展现,悄无声息地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尝试在苦与乐、甘与甜中找寻到自我的价值,获取成功的果实。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操作,动脑思考。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存在于生活中,谁都可以研究它,科学家的成就是建立在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探究的基础上的。教师必须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体的教学,让学生在自由自在、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三、解决措施
《学记》中记载:“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所谓“正业”就是指的课堂教学,“居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即是说,受教育者在课堂学习之外,还要进行与课堂学习有关的课外活动。早在古代就出现了课外活动这一教育教学形式。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都是有效实现教育目的重要教育形式,但课外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它尤其自身的特点。课外活动具有较高的自主性。组织者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随时随地的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受教育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实际的需要,自愿地组织、选择和参加的活动。课外活动的形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课外活动的开展、规模、时间、内容的选择等都可以灵活确定。另外,课外活动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课外活动中,受教育者直接动手,亲自参与、组织、设计的各项实践中,从中获得知识,提高了身心发展的综合素质。
课外活动在整个小学教育活动中,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小学生可以把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从而加深对知识理解,通过实践,并能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能够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课外活动中,通过进行多种形式的政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小学生个人的志趣、爱好、特长以及各种才能都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表现,同时,还是锻炼他们独立自主生活能力的一个极好机会。总之,通过课外活动的一系列形式和内容,可以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如何有效利用课外活动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1、课外活动应紧密联系教材知识,溶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
任何一种知识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小学生阶段是获取知识的启蒙教育阶段,所以小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须以课本知识为基础,以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为根本,所选活动的课题要有一定知识容量,应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阶段,这样既可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认真、细致、耐心地研究后获得知识,以达到课外活动预期的目的。课外活动作为课内的一个有益补充,具有调节作用,因此,课外活动中能使小学生感到有兴趣,而不是枯燥无味的。另外,课外活动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多选一些能够为实际生活服务的项目,以使小学生更好的掌握实用性技能。这三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课外活动中应注意它们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不能顾此失彼。
2、课外活动中应注重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在课外活动中,教师不应当主导整个课外活动,甚至包办代替,剥夺了小学生的参与课外活动的自主权和主导地位,而教师应当发挥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工作,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外活动过程中,鼓励小学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鼓励和激发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再加以引导,注重学生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这两种思维方式是培养和提升小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3、合理安排课外活动,调节好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课外活动就像一把利剑,课外活动的确有许许多多的方面是值得小学生好好利用的,但如果他们利用不好,会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影响小学生的学业和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小学生过分迷恋电子游戏机,最终走上不归路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教育者应当要抓住课外活动的积极因素,抓住利剑的剑柄,让课外活动能在小学生的手中挥洒自如,为小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抑制课外活动的消极方面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在课外活动中能够健康活泼、全面和谐地成长。另外,课外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过长时间的课外活动会影响小学生大脑的休息,课外活动的时间不应该安排在饭前或饭后,因为剧烈的课外运动会影响小学生肠胃的消化。总之,作为教育者应当合理安排课外活动,调节好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4、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领导作用
学校要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将其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做好宣传组织工作;配备指导教师,加强对课外活动的领导;为开展活动提供人力、物力、财力,购置必要的物质设备。学校在组织课外活动中,要依靠全体教师,尤其要依靠班主任和有专长的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和指导作用。同时,还可根据需要,聘请有关学者、专家、科技人员和具有专长的家长来校辅导。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学生会、班干部等学生组织的作用。特别在春游、秋游和野炊等课外活动中,作为班干部和科任老师要精心组织,严肃活动纪律,防止学生在活动中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免对学生造成身心上的伤害和不良影响。
1.课外活动的概念
课外活动,是学校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之外,对学生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主要有思想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形式主要有群众性课外活动、小组课外活动、个人课外活动等。课外活动的组织,可以是由学校组织,也可以是由校外机构组织。但是,不管是何种机构组织,何种内容,何种形式的课外活动,都必须围绕“全面发展、发展特长”这一课外活动的主旨来开展。
2.课外活动的作用
课外活动作为教育途径的一种,它对主要的教育途径课堂教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学校在组织课外活动时,除了要看到它对学生起到的“全面发展、发展特长”的直接作用之外,还应看到它对课堂教学的间接影响。就是它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2.1 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组织学生课外阅读和参加多种实践活动,使他们不仅巩固和加深了课内所学到的知识,而且还会获得许多新鲜的知识,从而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启迪了他们的智慧,增长了他们的知识。这样就为他们掌握课内基础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背景,无形当中就增强了他们的学习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2 促进良好的学习风气的养成
良好的学习风气,是靠长期的培养和引导养成的,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单纯的课堂教学无法培养出良好的学习风气。课外,学校或社会组织了适合学生的多种活动,开始会有一些学生处于好奇会踊跃参加,那么另外一些喜欢赶热闹的学生也会跟进来,这时老师再加以正确引导与适当鼓励,那么这些学生就会逐渐喜欢上他们所参加的活动。当他们完全融入到这个学习的集体的时候,学习就成了一种习惯,这个集体也就逐渐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
2.3 增进了解,促进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是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想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光靠在课堂上的那几十分钟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课堂教学本身非常具有局限性,在课堂上学生的个性特长根本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个性特长才会充分的表现出来,这时候你才会有机会更深层次地去了解他们。从而对他们分别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手段与措施。
2.4 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的养成
通过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篮球比赛、书法比赛等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激烈的比赛中体会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就得不断的去努力、不停的相互学习,这样才会有机会。通过这些,学生在无形之中就慢慢的养成了学习、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
2.5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通过参加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让他们从紧张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的身心得以放松,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愉快。这样他们的身心才会更健康。
3.当前多数学校课外活动开展情况
作为一名十年的小学教师,在多年的工作以及交流学习中,我了解到了大多数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的情况如下:
3.1 活动次数少。
好多学校一个学期下来最多开展一两次课外活动,有的学校甚至连一次都没有开展。
3.2 活动种类单一。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都比较单一,参加的学生人数也比较有限,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3.3 虎头蛇尾,没有持续性。
所有的学校的课外活动计划和目标都是很好的,活动刚开始时,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大家的积极性都是很高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活动最后都是不了了之,能够善始善终坚持开展的不多。
3.4 走形式,不讲效果。
不可否认,形式主义仍是当前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不良现象。有的学校为了收集资料应付检查,花在资料收集整理上的精力不比花在实际开展课外活动的精力少,这样还谈什么活动效果呢!
4.制约课外活动开展的因素
4.1 安全。
安全是所有事情都必须考虑的重点。无论你是多好的活动,多好的出发点,只要出了安全事故,这件事都会变成了坏事。所有的事故责任都会压得你抬不起头,而且还不容你分辩,甚至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谁也不敢保证不出一点事故,人们还常说:马也会有失前蹄的时候。更何况是一帮活泼好动的孩子呢!所以,大家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选择了尽量少开展活动,特别是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
4.2 师资配备不足。
近几年来国家一直在充实教师队伍,学校里的老师渐渐多了起来,上语文、数学等主科的老师也基本够用,这是非常可喜的。但是在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上的老师仍然比较少,而且这些老师在开展课外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都身兼多科,不可能再奢望他们在忙了一天的课堂教学之后,还有更多的精力去组织一帮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去参加课外活动。
4.3 课堂教材内容过多,课时安排过紧。
在这里我可以拿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的语文教材来作个例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整册的教学课时安排为:102—110课时,这还不包括每个单元一次的测试及订正所需的4个课时,如果把这一项也算上的话,那么要完成这一册的教学任务就必须要用134—142个课时。但是现在国家规定小学每个学期只有20周左右的教学时间,再除去一周多的国家法定节假日,最后剩下的教学时间还不到19周,而且每周五年级只安排有6节语文课,那么算下来一个学期五年级只有114节语文课可用。这远远满足不了教材的教学所需时间,这样老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只有各出奇招了,占用课外活动时间也会成为其中之一。
4.4 家长及社会的支持不够。
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家庭的文化熏陶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孩子喜欢什么好的活动,但是得不得家长的支持和肯定,孩子们也是很难坚持的。另外,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的,但是社会却是纷繁复杂的,他们很容易被迷惑。如果不特意地去为孩子们创设一定的教育环境,我想这会对他们参加良好的课外活动的积极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5 教师激励机制缺乏。
课外活动大多是在放学以后才开展。既然是放学了,大家都想休息,多数老师谁也不想自讨苦吃。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这样的事情,偶尔做做还可以。要想常常做,没有一定的激励机制我怕多数老师都难坚持。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外活动;积极意义;作用研究
随着素质化教育的深入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成为重中之重,美术教学应当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将课外空间有效运用起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本文将对此作简要论述。
一、正确认识课外活动的积极意义
开展初中美术课外活动,首先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将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统筹安排到教学活动之中。
1.课外活动是美术课堂的有效延伸
美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学目标任务并不一定能够在课堂上全面实现,将课外活动作为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较好地拉长美术课堂,让一些重点、难点内容在课外进行巩固和提升,对补充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课外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许多初中生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应当积极开辟阵地对学生进行更多美术方面的教育。课外活动正是这一背景下最为有效的载体,可以灵活机动地安排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能够根据学生的美术兴趣爱好开展活动。
3.课外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美术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以及动手创造能力等方面的任务。除了在课堂上开展教学引导,教师还可借助课外活动的空间和资源,强化对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将课外活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
二、立足学科和W生特点,科学高效开展美术课外活动
设计、组织和开展好美术课外活动,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广大初中美术教师应当立足美术学科的特点,充分研究学生思想、能力等方面的状况,有效地发挥好这一活动的作用。
1.设计环节统筹兼顾,将课外活动纳入美术整体教学体系
为了更好地发挥好课外活动对美术教学的促进作用,笔者在教学中从课外活动的内容、目标以及时间等方面都进行了统筹考虑,使活动内容与教学进度一致,和学生的美术能力基础吻合,在时间安排上兼顾到在校作息时间,在目标要求上主要服从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将课外活动与美术整体教学融合起来,可以为课外活动发挥导向作用,保证课外活动不偏离学生培养这一主要目标,避免出现娱乐化的倾向。
2.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体现教学重点、难点在课外的有效巩固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不仅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还要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这些方面都是教学的难点。笔者向学生提供了各种类型美术作品的图像资料,带领学生从造型、色彩、主题等不同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实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美术课外活动的组织要和美术教材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认为的重点、难点作为活动的重点,通过课外活动帮助学生突破这些方面,能够对美术课堂教学起到较好的补充和巩固作用。
3.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热爱美术学习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兴趣爱好要充分保护。教师在课外活动方面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服务,既可以通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爱好,也可以组织专题研究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先后组织了篆刻、素描、国画、设计等兴趣小组,教给学生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更加兴趣盎然。笔者还鼓励学生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进行实践操作,如模仿蔡伦造纸的程序自己尝试造纸等,这样,可以体现美术学科的趣味性。
4.量身定做培养计划,为美术特长学生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初中生当中有许多美术天赋较好,教师要善于发掘,将学生的专业特长培养作为重中之重。笔者在发现这类学生之后,为他们量身定做专门的培养计划,对有志于未来从事美术专业的学生,联合家庭以及校外专业机构对学生进行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对其他学生有意识地提高美术学习的要求,让他们奠定扎实的美术功底。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外活动的作用,精心设计和组织,将其对学生美术综合素养提升的促进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龚嗣炎.中小学怎样开展课外美术
活动[J]. 江西教育,1985(6).
系;实施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9―0025―01
课外活动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教育的目的任务。科学合理地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校课外活动体系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学校课外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文化生活,使学生乐在其中,充满阳光,爱学习,爱校园,有效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的提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认识课外活动的地位及作用
1. 可促进学生成长生活化、规律化。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多种多样,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吸引其参加,对丰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发现和培养人才。通过课外活动,学校能发现和培养人才,这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3. 有助于提高文化课的学习效率。课间或课后进行适当的活动,可以使工作的脑细胞得到休息、调节,从而防止和消除大脑疲劳,有助于提高文化课的学习效率。
二、建立良好的课外活动管理体系 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校课外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良好的管理使课外活动沿着健康、有效的方向发展,可以活跃学校文化,陶冶学生情操。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形式如下:
1. 制订计划,要明确规定课外活动开展的目标,提出具体任务,确定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负责人及完成指标,并以计划的形式统一有关管理人员的工作,使他们明确各自的任务和工作职责的相互关系,以达到高质量地完成管理任务的目的。
2. 建立好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调动每个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长,使各项工作明确到人,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益。
3. 反馈各项活动开展的信息,及时探讨论证、总结经验使其更好的发展,以达到预定的效果。
4. 多检查评估,使课外活动逐步向计划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5. 从学校实际出发,合理布局,使一定规模的竞赛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如,趣味运动会、文艺表演等逐步形成制度固定下来,进而活跃学校文化建设。
三、建立科学的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是管理好课外活动的关键。课外活动由于内容项目形式多样,参与人员多,故组织、协调的工作量大。因此,建立一个由校领导及有关人员共同参与管理的课外活动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对此,我校的具体做法是,由一名副校长主管,教导处具体安排,由团委、体艺组、校学生会、兴趣小组以及各班主任组成管理网络,把课外活动的具体项目、任务、组织形式和规模大小,根据要求给各部门具体组织和实施,使各项活动落到实处。而在组织实施课外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注重“面向全体”。学校课外活动要面向全体,要求全体性参加,且可自主选择多样形式,方法多变,广泛动员,积极参加。在时间、内容、场所的安排与设计上,必须坚持整体规划,统筹管理,从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出发,对学生课外时间的利用予以正确指导,整体规划,使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对学生进行课外教育。
2. 注重引导“个性发展”。课外活动的内容应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意愿自主选择。在各项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为学生搭建便于他们发挥特长、展示才华的活动平台,可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选择。在活动的设置上,也应考虑到班级差异和个体差异。学校课外活动的形式、内容应尽量体现多样性和趣味性,活拥哪谌菀丰富多彩,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不同类型的学生发挥特长。
3. 注重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化。课外活动的目的和功能就是使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兴趣参与活动,所以应组织多种多样的项目,让学生乐在其中。如,足球、篮球、排球、跳高、跆拳道、美术、合唱、钢琴、手风琴、古筝、象棋、围棋、阅读、实验等,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得到及时的调整和放松。
四、搭建宽广的活动平台
由于项目喜好的广泛,需要更多的专业老师,这就首先要选用本校有特长的老师;其次,跨校、跨单位选择具备资格、品德好的教师,如,从文化局聘请钢琴、古筝老师;再次,从专业机构选用指导老师,如跆拳道;最后,有特长的学生也可指导有爱好的学生学习,如武术,叫从小就习武的学生示范,懂武术的老师指导,多方开展,多方筹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