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施工技术研究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路基挖方;开挖方法;注意事项
1路基挖方施工特点
路基挖方又称为路堑是路基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点。尤其在山岭重丘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挖方路基常常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公路建成通车后,挖方段又是养路部门养护的重点。由于挖方路堑是由天然地层构成的,天然地层在生成和演变的长期过程中,一般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处于地壳表层的挖方路堑边坡施工中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包括水文、水文地质、地面水、气候、地貌、设计与施工方案等的影响,比路堤边坡更容易发生变形破坏。
路基出现的病害大多发生在路堑挖方地段上,诸如滑坡、崩坍、落石、路基翻浆等。路基大断面的开挖施工,破坏了原有的山体平衡,以及地下、地表水体的平衡,如果施工方案选择不合理,边坡太陡,弃方堆弃太近,草坡栽种、护面铺砌及挡土墙施工不及时,排水不良等都会引起路堑边坡失稳、滑坡,严重时甚至影响整个工程进度,这是挖方路基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施工人员应从设计审查、施工方案选择、现场地质水文调查多方面把关,切实搞好挖方路基施工。
2路基挖方施工前准备工作
2.1测量放样。施工恢复定线测量及施工放样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技术工作,承包单位根据设计图纸、监理工程师书面提供的各导线点坐标及水准点标高进行复测,闭合后将复测资料交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包人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定线数据进行施工放线。按规范中规定,路基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恢复的路线中线桩、钉出路基用地界桩、路堑坡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置桩。道路中线桩直线部分每20m一个,每100m设一个永久性固定桩,曲线的起点、终点、圆缓点、缓圆点都应设置固定桩。在中线桩施测后,进行横断面测量,然后根据路基横断面图及实测标高进行边桩放线。在挖方断面的坡顶点位置上,钉挖断面的边桩,一般在距边桩一定距离的外方,设栓(护)桩,以备边桩丢失后及时恢复。
2.2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路基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对路基工程范围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并了解附近既有建筑物对特殊土的处理方法。对有岩石的地段要掌握岩层风化、龟裂程度,岩层的层理、节理、片理状态,对于易崩塌地带的断层和地质变化区段的情况尤应给予特别的重视。
土工试验取样一般按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每一种土类取样不少于三组;也有按桩号取样进行土工常规或试验的。并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规定,挖方、借土场用做填料的土应该进行的试验项目,其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办理。
2.3开挖前路堑的排水设施。由于水是造成路堑各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所以不论采取何种开挖方法,均应保证开挖过程中及竣工后的有效排水。
(1)在路堑开挖前做好截水沟,分层开挖时应修建临时排水沟。(2)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得排于农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3)路堑施工时应注意经常维修排水沟道,保证流水畅通。渗水性土质或急流冲刷地段的排水沟应予以加固,防渗防冲。水文地质不良地段,必须严格搞好堑顶排水。(4)引走一切可能影响边坡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在路堑的线路方向上保持一定的纵向坡度(单向或双向)以利排水。
3路堑的开挖
土方地段的挖方路基施上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下沉量的数值由试验室确定。路基顶面以下80cm的压实度,要达到95%,严格按JTJ051-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法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时,采取压实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并报监理上程师批准。
3.1开挖原则。(1)按设计坡比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应根据机械修整边坡的便利程度确定。(2)软土天然层开挖应考虑弃土外运问题,保证开挖现场的便道畅通,合理组织现场交通,并结合本单位的运输设备吨位考虑。(3)石方爆破作业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严禁过量爆破。对坡面2m范围内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4)路堑开挖应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两端同步、阶梯掘进"的方式有序进行。(5)注重开挖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施工有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3.2路堑的开挖方法。土方路堑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开挖方式可以分为横挖法、纵挖法及混合式开挖法三种。
(1)横挖法。对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的方式称为横挖法或一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开挖深度小且较短的路堑。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开挖深而短的路堑,土方工程数量较大时,各层应纵向拉开,做到多层、多方向出土,可安排较多的劳动力和施工机械,以加快施工进度。每层挖掘深度根据工作方便和施工安全而定,人力横挖法施工时,一般1.5~2.0m;机械横挖法施工时,每层台阶深度可加大到3m~4m。横挖法适用于机械化施工,以推土机堆土配合装载机和自卸车运土较为有利,边坡修整和施工排水沟由人力与平地机修刮完成。(2)纵挖法。分层纵挖法: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挖掘前进的作业方式称为分层纵挖法,本法适用于较长的路堑开挖。施工中当路堑的长度较短(不超过100m),开挖深度不大于3m,地面较陡时,宜采用推土机作业,其适当运距为20~70m,最远不宜大于100m,当地面横坡较平缓时,表面宜横向铲土,下层的土宜纵向推运:当路堑横向宽度较大时,宜采用两台或多台推土机横向联合作业;当路堑前傍陡峻山坡时,宜采用斜铲堆土。通道纵挖法:沿路堑纵向挖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按此方向直至开挖到挖方路基顶面标高,这是一种快速施工的有效方法,通道可作为机械通行、运输土方车辆的道路,便于土方挖掘和外运的流水作业。分段纵挖法:沿路堑纵向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宜处,将较薄一侧路堑横向挖穿,将路堑在纵方向上按桩号分成两段或数段,各段再纵向开挖。本办法适用于路堑过长,弃土运距过远的傍山路堑,或一侧的堑壁不厚的路堑开挖,同时还应满足其中间段有经批准的弃土场、土方调配计划有多余的挖方废弃的条件。(3)混合式开挖法。即将横挖法与通道纵挖法混合使用,适用于路堑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时,先将路堑纵向挖通后,然后沿横向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坡面。每一个坡面应设一个机械施工班组进行作业。
3.3开挖过程注意事项。(1)做好堑顶截排水,并随时注意检查。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2)开挖过程中,派专人仔细调查开挖坡面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同时做好地下设备的调查和勘察工作。(3)加强测量控制,边坡随开挖随成型,保持边坡平顺。(4)雨季开挖土路堑时,分层进行开挖,每层底面设大于1%的纵坡,挖方边坡沿边坡预留30cm厚,待雨后再整修到设计边坡线,开挖路堑在距基顶面30cm时停止开挖,待雨季后再挖到设计标高。(5)冬季施工时,开工未挖完的土质路堑、基坑时,将开挖面表层翻松30~40cm,耙平作为保温层防冻;已开挖完的,表层预覆松土或草袋上覆松土,待继续施工时再清除。土方开挖完毕,立即施工上部结构,防止基底冻结;如有工艺间歇,按冬季防护办法处理。(6)土方开挖时,对地下管线、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构造物做好妥善保护。在居民区附近开挖土方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提供有效的临时便道或便桥。(7)土方地段的路床顶面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实验确定。路床顶面以下30cm的压实度不小于95%。(8)对有石方爆破的路基挖方施工,应设立警戒线,安全标牌齐全,并设专业人员监督管理,以保证生产和生活安全。
参考文献
[1]邓学均.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下面通过举出一些常用数学公式的编辑来介绍编辑公式的方法:
要想用Word97编辑数学公式,在安装Word97时要选“自定义安装”中Office工具里的公式编辑器MicrosoftEquation30,若选“典型安装”,则需要在安装后从控制面板中选“添加/删除程序”再把公式编辑器添加上去。在Word文档中用鼠标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对象”选项,在“新建”标签中选中“MicrosoftEquation30”就可以调出公式编辑器,同时屏幕上出现两个虚框,分别称为公式编辑框和输入框,如图(1)。
输入框中闪动的光标处等待输入公式中的各种符号。输入时,输入框随着输入公式长短而发生变化,整个数学表达式都被放置在公式编辑框中。公式窗口浮动在文本中,其中囊括了几乎所有数学符号,例如:关系符号、运算符号、修饰符号、逻辑符号、各种集合符号以及希腊字母(大小写)等。一些常用的数学公式模板,如图(2)。
1)按上面所述方法调出公式编辑器。
2)单击围栏模板,选其中的符号如图(3)。
3)在输入框中输入x,然后单击上下标模板,选其中的符号如图(4)。
4)在输入框内输入下标1。
5)输入+号。
6)重复步骤3)。
7)在输入框内输入下标2,再输入+号。
8)单击希腊字母模板,选其中的λ。
9)重复步骤3)。
10)最后输入=0。
第一行输入完成后,按回车键自动进入第二行输入状态。同时图(3)所示的符号自动拉长,用来适应方程组的需要。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输入和编辑任意阶线性方程组。
例2:矩阵(行列式)
利用矩阵模板,可编辑m×n阶矩阵和n阶行列式,编辑步骤如下:
2)单击围栏模板,选其中的符号如图(5)或图(6)(编辑矩阵选图(5)编辑行列式选图(6))。
3)单击矩阵模板,选其中的符号如图(7),这是编辑框中出现16个输入框。(编辑5行5列以上的矩阵或行列式,选其中的符号如图(8),这是屏幕弹出一个矩阵对话框,自选其中的行列数,可编辑任意阶矩阵(或行列式))。
4)在第一个输入框中输入-1。
5)按TAB键将光标移动到下一个输入框,再输入0。
6)重复步骤5)可以完成矩阵的输入。
注:其中分数1/2的输入方法如下:单击公式和根式模板,选其中的符号如图(9),在输入框中分别输入1和2即可。
2)单击上下标模板中的符号如图(10),在上面的输入框中输入lim。
3)用鼠标单击下面的输入框,将光标移动到这个输入框中,输入x。
4)单击公式编辑器中的箭头模板,选择。
5)单击公式编辑器中的其他符号模板选择其中的∞。
6)单击已输入完的部分,使光标回到原位如图(11)。
7)输入后面的式子(略)。
2)单击求和模板,选择其中的符号如图(12),这时编辑框中出现三个输入框。
3)单击下面的输入框,使光标移到这个输入框中,输入n=1。
4)单击上面的输入框,使光标移到这个输入框中,输入∞。
5)单击右面的输入框,使光标移到这个输入框中,单击公式编辑器中的分式根式模板,选择其中的分式和根式符号,输入级数中的分式和根式。
【摘要】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一直是建设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其中混凝土二次振捣施工工艺便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本文介绍混凝土二次振捣的施工方法,并对二次振捣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二次振捣混凝土强度初凝时间
一、引言
在各种只在提高混凝土性能的施工措施中,二次振捣对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节约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耐久性以及裂缝控制都有积极的意义。混凝土的二次振捣在一些水泥制品厂的应用实践证明,混凝土二次振捣工艺不仅应用较为简便,而且对于提高混凝土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等都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二、混凝土二次振捣
混凝土的二次振捣,其实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的适当时间,重新对混凝土进行振捣。
混凝土的二次振捣有很多优点,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或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节约水泥的用量,而且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防渗性,消除混凝土由于沉陷产生的裂纹和细缝。据有关实验表明,二次振捣,可使钢筋握裹力增加1/3,28d强度增加10%~15%,在保持强度不变的前提下节约水泥用量15%左右。
三、混凝土二次振捣方法
1.选择正确的二次振捣时间是关键
混凝土二次振捣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振捣时间。如果距离初次振捣时间间隔过短,则效果不明显;如果时间间隔过长,特别是在混凝土初凝后,超出了重塑时间范围,则会破坏混凝土结构,影响混凝土质量。大量实践表明,混凝土的二次振捣时间应在混凝土初凝前1~4h左右进行较佳,尤其是在混凝土初凝前1h进行效果最理想。
在确定混凝土初凝时间时,考虑到一般施工工地不可能配备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可以要求试验室在测定混凝土凝结时间时,同时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坍落度值间接判定混凝土初凝时间。
2.根据不同的结构选择不同的振捣方法
(1)对于T、I型预制梁,可在腹板位置间距20cm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翼板则使用附着式(平面)振捣器振捣。
(2)对厚度不超过20cm的预制平板,用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厚度超过20cm的可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3)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l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二次振捣在柱和墙的顶部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在梁和板的部位分别用插入式和附着式振捣器振捣。
3.二次振捣的注意事项
(1)气温: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气温升高则凝结变快,二次振捣的时间就应提前,反之就要推后。另外,还应注意昼夜温差,对振捣时间适时调整。
(2)水泥品种:掺有混合材料的水泥一般较纯熟料水泥凝结时间长,例如矿渣酸盐水泥较普通硅酸盐水泥凝结时间长。
(3)混凝土强度等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凝结时间短。
(4)坍落度:一般情况,凝结时间随坍落度增加而有一定的延长。但是在高温季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受坍落度的影响很小。
(5)水灰比:二次振捣对小水灰比的混凝土增强效果好,对水灰比大的混凝土增强效果较差。四、混凝土二次振捣的机理分析
1.二次振捣对混凝土拌和物密实度以及整体均匀性的提高
混凝土在振捣作用下会趋于液化,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振捣成型及其随后的静停过程中,很少能实现相对稳定的状态,粗骨料在自重作用下仍有下沉,水分和气泡上升,这种物理现象会一直持续到混凝土失去塑性(初凝之前止),其结果会造成粗细颗粒上下分布不均匀的现象。粗大颗粒在混凝土凝结前的下沉,就使得下部的密实度大于上部。所以混凝土的下部强度总是大于上部。而且随着外分层的发展,还会出现内分层,即粗骨料周围区域密实度发展不均匀。外分层与内分层的共同特点都是在骨料的下部形成充水区,充水区中也含有一部分气体,随着水分蒸发后,就会成为空穴,降低混凝土的强度。间隔一定时间进行的二次振捣,可以使本来已经接近凝结的混凝土经振捣液化,重新恢复塑性,将由于内分层被封闭在粗骨料下部的水囊内的水和气泡释放出来,进而使得这个充水区被水泥浆体所填塞。来源于/
2.二次振捣能加速水泥颗粒的水化
混凝土拌和时,水泥颗粒表面的矿物成份就会立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水化产物,水化产物很快溶解于水,水泥颗粒又暴露出新的表面再与水反应生成水化产物,这个过程反复进行,就使得水泥颗粒被层层剥落,直至颗粒完全与水发生反应,水化就结束了。但是,在整个水化期间的水化速度不是均匀的。开始阶段水化速度快,水化产物的生成速度要大于其溶解扩散速度,这样很快就会使水泥颗粒周围的溶液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进而析出以水化硅酸钙凝胶为主的半渗透膜层,包裹在水泥颗粒的表面,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外部水分向内的渗透以及内部水分向外的扩散,减缓了水泥的水化速度。而且膜层内部水分引起的水化反应使膜层向内增厚,经由膜层向外扩散的水化物聚集于膜层外侧又使膜层向外增厚,这时水化反应就更慢了。此时若给以二次振捣,就可以人为加速膜层破裂,使得外部低浓度的溶液能够再次进入,与尚未水化的水泥核接触,加速水化反应的速度,直到新生成的凝胶体重新修补破裂的膜层为止。
3.二次振捣能加强水泥石同粗骨料以及钢筋间的界面强度
由于自重引起的下沉,使得其下部形成充水区,同时一部分水分也会沿着粗骨料的侧面向上运动,使得粗骨料的侧面出现水分上迁的通道,这些通道的存在严重降低了混凝土中浆体与粗骨料同的界面强度,同时,由于混凝土中水分和气泡的上升,水泥浆体与钢筋之间也会出现微小间隙或是薄水膜,造成钢筋抗拔力的下降。如果在水泥凝结前给以二次振捣,就会使得粗骨料和钢筋周围的水膜和微孔被粘稠的浆体所填充,随着粗骨料和钢筋周围水泥颗粒浓度的增加,水泥水化生成的水化硅酸钙凝胶的数量也会增多,水化硅酸钙凝胶的比表面积很大,表面能很高,大大加强了界面强度。
五、结语
二次振捣施工工艺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二次振捣法牵涉到的施工因素也很多,特别是二次振捣时间的确定,如果处理不当,造成振捣时间太迟,在水泥浆体硬化后振捣,会造成无法愈合的裂缝产生,导致混凝土的水泥石结构破坏,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认真试验,慎重实施。
参考文献:
论文的参考文献是有科学延续性和真实依据的,同时也是体现作者对科学的态度和对他人劳动成果尊重的基本品德和素养,这也反映了论文本身的写作质量水平。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土木建筑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欣赏。
土木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1]邢锋.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民居,2013(3):168-169.
[2]秦海.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初探[J].江西建材,2015(18):119.
[3]凌冰,潜光华.探讨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中华民居,2014(10):22.
[4]斯巨勇,楼海松.关于提高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
[5]胡卓鹏.绿色建筑与工程造价管理[J].广东科技,2009(06).
土木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1]夏广庆.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其管理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04:24.
[2]王道鹏.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管理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张鑫.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4]徐俊.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场与温控措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2:87-89.
[5]高琛琛.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试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5:79-80.
[6]张海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D].门窗,2015,10:77-78.
[7]陈中魁.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2:294.
土木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1]宋玉峰.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
[2]汪福元.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
[3]王隽.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安装,2013(09).
[4]彭慧军.谈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8.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微表处,乳化沥青,预防性养护
引言:近些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由建设期逐渐步入养护阶段。很多较早时期建成的沥青混凝土高速公路路面都急需有效、经济且便于操作的养护方法进行路面防护。因此,如何利用有效且经济适用的防护措施对路面进行养护成为当前国内众多道路养护人员所面临的一大必须加以解决的课题。而在众多的路面修补方法中,微表处作为一种修补迅速且较为经济的手段,在沥青路面的养护工程中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基于南友高速公路中有一部分的路段路面的车辙已经间于25mm到40mm,如果适用常规的微表处方法进行处理的话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且花费的财力颇高,其过程也略为复杂。为此,本文通过对常规微表处的基本特点和应用范围进行总结,并对矿料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性能进行研究,着力研发了一种适用于重度车辙的新型微表处(MS-4)。研究结果表明:MS-4微表处配合比设计中,集料的最大粒径在9.5mm-13.2mm之间,大于常规微表处(MS-3和MS-2)配合比设计中的最大规定值9.5mm;MS-4微表处混合料油石比范围为5.5%-6.0%。通过对南友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后的验收及效果评价,验证了MS-4微表处技术在处理重度车辙病害和修复桥头跳车病害的可行性。
1原材料及配合比
1.1 原材料应用于MS-4新型微表处的乳化沥青技术指标均符合技术要求,各项检测指标满足微表处试验、施工要求。集料采用广西英安岩。粗集料各项指标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且集料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细集料各项技术指标基本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1.2 MS-4型微表处配合比将由符合技术要求的合成比例范围所得的级配范围与粘附砂量曲线及磨耗值曲线所得的级配范围对比,综合得出较为标准的MS-4型微表处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1]。MS-4型微表处混合料矿料设计级配曲线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AC-13级配曲线较为接近。根据试验中所使用的油石比及其结果, MS-4型微表处混合料使用的油石比范围为5.5%~6.0%[2]。本研究中MS-4型微表处混合料使用的油石比6.0%。
2 MS-4型微表施工工艺
2.1 准备工作
实施微表处摊铺工作之前,必须检查清楚原路面是否有足够的强度能够实施微表处技术。此后,方可做摊铺前地相关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
施工路段要做好封闭工作,派有专人对该路段的交通在施工期间进行安全维护工作,以保障工期进行时施工作业人员和相关车辆的安全。
技术人员要加大检查力度,对路面状况要亲自观察和记录,一些微小的局部病害可以直接处理,发现严重病害,比如说裂缝、大坑槽等,要及时的告知养护公司,以便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好修补。
车辙较为严重的路段一定要按规定进行切割采样。切割的纵向深度大致在20厘米左右,其中包括面层与上基层,采样之后具体分析车辙形成的原因。
④做好路面渣滓清理工作,可以采用高压吹风机对路面清理机的工作进行配合,将沥青混凝土构造中较深的沙土灰尘清除,正反方向都要清理一次,以便原来构造深度的恢复。
⑤施工期间为确保微表处施工车走向不偏离,可以采用放样划线做为其行进的参照物。在高速公路作业过程中可以就着路面表现作为参照,以免再次重复划线。
2.2 微表处车辙填充施工
摊铺前工序准备完成后,便可进行微表处施工,施工步骤按以下要求实行[4]:
①车辙填充采用微表处摊铺车配用的专门的V形车辙摊铺槽进行施工;
②原路面15mm以下的车辙可直接进行微表处罩面;深度15mm~25mm的车辙应首先进行微表处车辙填充,然后再进行微表处罩面,也可采用双层微表处;深度25mm~40mm的车辙应首先采用多层微表处填充;深度40cm以上的车辙采用MS-4型微表处多次填充。
③微表处施工车就位开始摊铺,将摊铺槽准确置于施工路段的起始位置,启动设备,出料,搅拌,车辆走动,摊铺;
④设备在摊铺过程中的运转一定要密切关注,比如说出料口的出料是否顺畅,摊铺槽的搅拌速度是否合适等等。
⑤摊铺工作开始之后,要根据车辙的深浅程度,及时对摊铺槽钢刮板的高度进行调整,同时还要确保车辙中间的摊铺高度要比原路面地标高适当高出,为接下来行车压密作用做一个弹性准备。
3 MS-4型微表施工质量控制
3.1 摊铺过程中抽检应用
混匀的微表处矿料进行混合料试拌,加入乳化沥青的量为6.0%,待其破乳干燥后进行抽检。每个工作班对微表处混合料抽检一次,抽样量根据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进行确定,抽样检测结果应该符合设计值要求。某个工作班抽检油石比及矿料级配情况如下表5和表6所示。
由表5和表6的抽检结果可以看出,微表处沥青混合料油石比和级配均符合或接近设计值。
3.2 施工后验收及质量评价
施工后一个月对路面构造深度、渗水系数、抗滑摆值等指标进行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高速公路的规定。
4 结语
通・过MS-4型微表处路面试验段施工,进一步检验了设计级配和油石比的可信度。施工中级配和油石比抽检结果均与设计值相吻合,施工前后路面各项技术指标也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高速公路的规定。MS-4新型微表处在南友高速公路的应用研究表明,MS-4新型微表处能显着改善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性能,施工后路面的渗水系数也减弱,减少了沥青路面水破坏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贺华,曹彪.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6(6):30-31
[2] 杨奇竹.乳化SBS改性沥青及其微表处技术研究[D].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3] 居浩.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性能评价[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
[4] 齐从军.连徐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的微表处修复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