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班级管理制度

小学班级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班级管理制度

小学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一、了解学生,关注学生。

作为“家”的一份子,不仅要让学生们相互了解,作为班主任老师,更应该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了解他的方方面面,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管理的意识。因此,我经常与他们进行双边、双向及多向的沟通,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一切行为活动,了解他们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等内容,并及时抑制他们的错误思想,鼓励他们认真对待新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课堂上,我也很注意观察学生,及时捕捉他们的喜怒哀乐,正确调控他们的情绪,用相信人、发展人的眼光看待他们。抓住有利时机,给予表扬,树立起了他各方面的自信心,逐渐改掉坏毛病教师只做有心人。

此外,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我还经常与家长保持电话联系,必要时进行家访,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思想情况,对家长提出具体的要求,并让家长多关注他们的孩子,配合好班级工作。

二、建设班级文化,创造温馨的“家”。

班级是学生每天活动最长的地方,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会使学生高兴来学校,还能呵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从班级这个“家”中感受到温馨。

在班上,我让他们参与到办板报、布置教室的活动中来,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整个班级充满了成长的气息,勃发了生命的活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老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能。”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因此,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各种条件,组织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每次组织活动之前,我总是有意识地让学生集思广益,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班队活动,创造积极参与的氛围,使学生有所收获。例如:“故事大王”、“岗位轮换制”等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勇敢坚强的毅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是“家庭”中的一员,人人都应该为班级工作,为“家庭”添砖加瓦。此外,我还经常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这些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班级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班级中主人翁的地位,发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班风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学生深受家长的溺爱,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不少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加上小学生自控力较差、反复性强、活泼好动,很难形成良好的班风。针对学生好强好胜的特点,我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如在小组评价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每个小组成员都力争为自己的小组争取荣誉,在小组精神的带动下,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以“一帮一”、“同桌同学互帮互学”,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的学习,不仅同学进步,自己也在帮助同学的同时巩固了知识。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找到了归属感。

五、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小学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Abstract: Class management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tudent work.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validity of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class affairs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rrect value guidance, this paper aims to enhanc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and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transform class committee’s "perform" concept, stimulate the creation enthusiasm of the class committee collective, and form a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pattern in which the instructor, class committee and student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student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关键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效度分析

Key words: students;class management;validit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4-0151-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出发,作为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理念以及合作能力。学生主动参与教育管理就是大学生以学生身份通过各种形式介入到高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进行的各项教育管理活动,这其中包括学习、生活、纪律等多方面学校内部事务的管理[1]。

本次调研围绕班级事务管理,采取了个别访谈、小组座谈和问卷调查法,从学生对待参与的关心程度、实际参与程度;班委对待学生参与的接受度以及实际执行程度;核心人物的作用;班委会的数值;班会的数值等7项指标,对陕西省A校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效度进行了调查分析,进而从班级治理主体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形成辅导员―班委―学生上下互动、学生左右沟通的协同管理格局。

1 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研究对象和方式

在我国公民社会逐渐形成、公民意识逐渐觉性的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公民教育需要培养具备一种构建能力,使学生能够构建自己的公民身份,进而能够构建公民社会,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2]。基于陕西省A校“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参与机制,让学生参与到班级事务管理中,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下使他们了解和熟悉班级组织的管理程序,掌握基本的管理方法,将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自主解决管理困境的能力。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研的对象的是陕西省A校某专业3个班级的学生和班委。同时在一定程度也涉及到辅导员,本次调研的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调研学生自身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和态度、班委对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接受心理以及执行情况,进而分析学生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班级整体凝聚力的效度,为增强班委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对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与核心凝聚力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1.2 调研方式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以及生活等各方面的动态,主要采取了个别访谈、宿舍访谈、以及调查问卷等方法有针对性、目的性对某专业3个班的学生参与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解和总结。其中,个别访谈的为21位学生,以宿舍座谈的形式有9次,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104份,调查范围涉及各班班委、校、系学生会干部以及普通学生。调查的内容分为:学生对待参与的关心程度、实际参与程度;班委对待学生参与的接受度以及实际执行程度;核心人物的作用;班委会的数值;班会的数值等7项指标。本次调查研究是建立在对各项指标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效度以及对班级凝聚力的影响,进而采取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其中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效度是指学生参与对班级整体的有效影响力。

2 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效度

通过设置学生对待参与的关心程度、实际参与程度;班委对待学生参与的接受度以及实际执行程度;核心人物的作用;班委会的数值;班会的数值等7项指标,各项指标的总值为5,将平均值在3.5以上设定为参与效度高,平均值在2.5~3.5之间设定为参与效度中,平均值低于2.5的班级则参与效度弱。以此为标准,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个班级学生参与效度的总体状况。

通过对“关于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各班学生参与效度的总体状况如表1。

如表1所示,某专业专业各班学生参与的效度分别为2.6、2.1、4.1,其中C班与A班、B班表现出较大的差值。如果从专业整体的角度来看,学生总体参与效度为2.9,其平均值位于2.5~3.5之间,属于中等。

从各班所呈现的数据来看,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总体效度因学生对待参与的关心程度、实际参与程度;班委对待学生参与的接受度以及实际执行程度;核心人物的作用;班委会的次数;班会的次数等共同作用和影响,而有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并且逐步呈现出层次化和差异化。

从数据中还可以看出,学生参与的总体效度主要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即学生和班委。也就是说学生对班级事务的态度以及班委对待学生参与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学生参与的总体效度。两者之间的互动程度决定了总体效度的走向,也直接影响着班级的治理效果。A班学生对班级事务的关心度高,同时班委对学生参与行为比较认可和接受,因此A班学生的实际参与和班委的实际执行效果较佳;B班学生对班级事务的关心度高,并且转化成为实际的参与行为,但是由于班委对学生参与的认可度不高,在班级事务管理中对待学生参与行为采取回避、漠视乃至排斥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约了学生参与班级事务和班级总体治理的效果。C班无论是学生还是班委在对待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态度、实际行为中表现出较好效果,这也使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效度呈现出良好的趋势。

同时核心人物的作用、班委会的次数以及班会的次数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参与的效度,核心人物的作用是指班级尤其是班委中的个别或团体对班级的影响力。通过与学生座谈了解到A班的班团干部具有较强的自身执行力,但在班级中的总体影响力较弱(数值为2.5),并且班委会和班会次数较少(数值分别为2.5,1.5),没有使班级管理形成制度化,影响了班委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B班的班团干部总体比较分散,核心人物的作用在本班级的表现甚微,在班级中呈现出来的主要是以宿舍为单位。C班现已形成了以班长和团支书为首,班委之间各司其职、相互合作以及学生共同参与的管理状态。并且每周有固定的班委会、班会时间,逐渐形成制度化管理。

3 提升学生参与班级事务对策和建议

大学作为典型利益相关者组织特性,内在决定了大学决策主体需要实现多远化,学生作为大学大学组织核心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大学内部决策是实现决策科学、民主、可行的必然要求[3]。通过对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效度的分析,在班级事务管理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增强学生自身参与的意识尤其是涉及到利益相关者,转变班委的“执行”理念,激发班委集体的创造热情,进而形成辅导员―班委―学生上下互动、学生左右沟通的管理格局。

3.1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学生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与其自身参与能力和班级整体人文环境息息相关。作为班级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学生,应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使班级制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4]。如果学生本身就缺乏参与意识,那么任何有效的制度安排都无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目前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学生对班级事务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消极对待等。参与意识影响着学生以怎样的心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责任意识也是学生所应具备的。学生参与班级事务不仅要求辅导员、班委对班级集体要有责任感,也要求学生以班级集体利益为价值取向,对参与过程负有自身本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3.2 科学合理定位学生角色

在班级事务管理中,学生首先要对自身的角色进行科学定位,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根据学生的参与态度和班委的认可程度,学生在班级事务管理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和发挥着相应的作用。学生要对自身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按照班级管理环境在接受者、建议者、参与者等三种角色中科学合理地确定自身所对应的主要角色,学生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自身角色和参与地位,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管理中,有效的行使自身的参与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让学生了解到班级不是班委的,而是每位学生集合体,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推动班级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从管理的具体层面来说,学生应该参与到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管理中,从管理的时间跨度来讲,学生应该参与到整个管理过程中,而不是象征性地参与到某个环节[5]。

3.3 开拓学生班委的主创性

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指学生在高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是教学及其管理活动正常开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动力[6]。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讲,班委就是组织的核心,班委的行为影响着整个班级组织的管理和形象。在学校中,班委具有三重角色:学生(学校)、执行者(辅导员)、管理者(学生)。班委除了日常执行辅导员下达的相关任务,更重要的培养和提升班委作为班级管理者的主创意识。

在与班委的座谈中了解到,班团干部一般都能较好地完成执行性工作,但这种工作是程序性的,对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的作用较弱。为了实现这种目标,需要班委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组织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结合本班实际制定相关班级管理制度,一个组织若没有制度规定,那么这个组织就是松散的,因此从制度切入,增强班级凝聚力。

3.4 提升班委的协同合作能力

合作性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班委之间的横向合作,一是班委和学生之间的合作。这要求班委不能将自身定位是脱离班级的管理者,班级的组织性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是班级这个组织系统的要素,各要素之间如何组合排列直接影响着组织的发展。在班级事务管理中,作为班委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将学生纳入到班级事务管理中来,主动与学生合作。针对学生关于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要耐心听取与领会,调动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让其在班级这个平台上更好地展现和发挥自身的才能,进而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个不关心组织的学生是看不到组织管理方面的缺点的。因此,在班级事务中班委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合作,通过学生参与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和治理效果。

3.5 辅导员要做好学生与班委的导向性工作

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的导向作用主要是为了保证学生参与制度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健全和完善。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参与管理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主体班会、节日庆祝会,还是各种文娱、体育活动等都是展现学生才干的舞台,辅导员要作必要的指导[7]。具体到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作为辅导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做好导向工作。一是正确引导学生参与班级事务,向学生强调组织的重要性和制度的制约作用,使其意识到只有在组织中才能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同时的鼓励学生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充分的利用班级的平台发挥自己的才能。关于涉及到学生具体利益的工作,通过与利益相关学生座谈了解学生想法,根据情况调整工作思路。二是正确引导班委的管理工作。由于各班班委组成结构不同,在对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态度方面各班委呈现出差异化,因此定期为班团干部进行管理培训,从管理思想和理念的角度使班团干部能够对自身的工作加以思考并且付诸行动。从总体来讲,逐步推行学生参与对于班级事务管理是有益的,可以减少在具体工作中的摩擦。

4 结论

在班级管理中,班委之间、班委与学生之间合作的力度,受到学生对待参与的关心程度、实际参与程度;班委对待学生参与的接受度以及实际执行程度;核心人物的作用;班委会的次数;班会的次数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班级管理不仅需要班委、学生以及辅导员共同参与、共同管理,更需要班委和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适应促进整个班级的良性发展。同时,由于学生和班委对参与的认知程度不同,使各班在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效度方面呈现出层次化和差异化。因此,在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自身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转变班委的“执行”理念,激发班委集体的创造热情,形成与辅导员―班委―学生上下互动、学生左右沟通的协同管理格局。

参考文献:

[1]吴勇.基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教育探索,2013(5).

[2]张向众.班级民主与公民式生活――一种“成为公民的教育”的新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3(3).

[3]林炊利.学生参与大学决策的路径选择[J].江苏高教,2012(1).

[4]黄厚明.试论高校学生参与管理的组织空间建设[J].教育探索,2013(8).

[5]李祥.参与高校管理: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及实现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3(4).

小学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024-01

班级是小学体系中的重要形式,班主任是管理班级的主体,对班集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小学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如何更好地管理班集也成了小学教育中十分关注的话题。

1.对当今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提教育改革这样一种大背景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的重视。在现如今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班级管理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小学管理班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笔者根据多年班级管理经验,在相关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几点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1.1班主任班级管理观念落后。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般都是选取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缺乏系统的培训和管理理论知识。再加上现如今小学班主任趋于年轻化,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班主任既缺乏专业管理有没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的现象,造成班级管理制度较为混乱的局面。

1.2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素质有待完善。小学班主任的选取一定要经过考核才能决定,但是,在实际的小学班主任选取过程中,并没有一套系统的考核标准,也缺乏相应的管理培训。这就导致了小学班主任管理专业水平参差不平,严重影响了小学班集管理质量。

1.3班主任工作量大,难以维持教学与管理之间的平衡。小学班主任一般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科目教师也是班级管理者。这就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量,导致班主任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班级管理制度,小学班级管理水平普遍较低,教学与管理难以平衡。很多教师虽然从事了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但管理水平依然停滞不前。

2.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2.1班主任要注重情感的投入。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不断深入,越来越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深入贯彻情感教育。所谓情感教育是指,教师通过与学生开展情感方面的交流,打开学生的心扉,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在贯彻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的情绪放在第一位。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则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人性化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听取学生的建议,避免伤害学生的情感。应该彻底剔除像迟到罚款、犯错误抄课文等落后的班级规定,虽然罚款是教师严格管理班级的体现,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但是像罚款和抄作业这种形式的惩罚,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教师要以长远的目光看待小学班级管理,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2.2倡导鼓励教育,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主动与学生沟通,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基础。此外,在处理具体的班级事务的时候,要坚持鼓励教育的原则,避免对学生苛责批评。学生在违反了班级纪律时,教师不应该质问、惩罚,而是选择一个比较隐私的场所与学生开展一对一的交谈。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和自控力还不是很强,这就需要班主任多于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学生的意见,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激励学生主动改善自身的错误,规范自身的行为,一起守护班级制度。

2.3建立团结和谐的班集体。班级是一个集体,也是一个家庭。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稍有不慎就会将班级管理成一盘散沙,将很难开展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构建和谐团结的班集体。比如,可以定期举办班级团结会,抽出一个课时的时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班级管理目标,展开讨论,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或开展游戏活动,如拔河比赛、创建黑板报等,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集体的重要性,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助和关爱中,共同建立一个更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同时,在这样一种和谐、团结的环境下,学生对学习会更加充满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贯彻并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关注学生的需求。此外,教师还应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在增强情感投入的同时,还有加强与其他班主任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探讨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班级管理制度,从而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22-23. 

[2]仝建强.试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J].亚太教育,2015(5):83. 

小学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许多班主任教师习惯于照搬其他班级的管理制度,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其他班级的制度有着较强的针对性,运用到自己的班级之后,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因管理对象、工作重点的差异而影响实际执行效果。我要求学生自主制定班级制度,首先由班委会集体研究,对照学校规章制度,借鉴其他班级制度的精华,拟定出本班规章制度初稿,班委会讨论通过后提交全班进行审议。每一个学生都要针对管理制度的初稿认真研究,发表意见、表达观点,在此基础上,班委会进行第二次讨论,进一步修改与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的内容,然后提交全班学生大会进行表决,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通过,则自动生成为班级具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每一项班级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过程,都经过了全体学生的讨论研究,可以最大化地兼顾班级工作的实际以及学生的情况,使班级管理制度更加贴近工作的实际,也能够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制定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既可以避免因生搬硬套而导致制度水土不服的现象,同时也发挥集体的智慧,完善了班级制度,使其更具针对性、全面性。

二、自主开展管理考核,变“单向管理”为“双向监督”

我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采取了量化考核的方式,从早晨进校到晚上出校门,从校园内的学习生活到家庭生活,从学习任务的完成到纪律规章的执行,都指导学生制定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及量化考核细则。在执行过程中,我采取班级干部为主,学生代表监督相辅相成的双向监督模式。每天,各个岗位的班级干部对班级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涵盖了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到纪律制度的执行情况,乃至卫生打扫的整洁程度。在班级干部开展检查监督的过程中,每天按学号轮流由其他学生作为代表共同参与检查,检查之后需要班级干部和当天学生代表共同签字方可生效,提交班委会存档考核。这样的管理模式最大优势在于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使大家深切感受到“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管理监督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避免因操作中的不公正现象影响班级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自主组织各项活动,变“干部忙碌”为“全员参与”

我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充分放权,该放到班委会一级的放到班委会,该放到全体学生的就放到全体学生。许多教师在班级开展各类庆祝活动的时候,都是教师忙得团团转,班级干部忙得团团转,而其他学生则处于观望状态。我改变了这一状况,将策划、组织与实施的职能分配到全体学生,首先由班委会征求全班意见制定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的主题、对象、形式、预算经费、器具安排等等。在班主任教师批准方案之后,由班长牵头,班委会成员各司其职,每人领衔承担一部分的任务,然后由班委会成员分别招募相关学生成立工作组开展工作。以班级晚会为例,在班长的指挥下,班委会成员分别成立了节目导演组、后勤保障组、对外宣传组、灯光设备组等不同的工作班子,经过紧张有序的排练与准备后进行合成彩排,每一位学生都发挥了力量、贡献了智慧,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小学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学生;养成教育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小学班级管理在小学学校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则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一个把培养全班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当作首要任务的班主任,一定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班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呢?通过养成教育如何更好地进行班级工作的管理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遵守班级纪律的养成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良好的班风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基础。怎样使全班学生能够遵守校规校纪,形成良好的班风?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个人认为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全班集体制定班级全体学生需要遵守的管理制度,要求每个学生提出自己认为需要遵守的制度,并说说有什么必要性,同时可以让其他同学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加以指导。在这一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讨论,就可以使他们明白遵守这些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某一条班级管理制度是哪些学生提出的,教师可以在班级公布的制度中予以注明,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维护班级管理制度的自觉性。班主任也可以自己在制度的制定中加入对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一些要求。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要严格遵守这些要求。这样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就会形成上下合力、共同遵守的良好局面,今后的工作中,班主任只需要注重全体学生遵守班级纪律的养成就行了。

二、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全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高的重要基础。怎样才能使全班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形成良好的学风,我们可以采取下面这样的措施: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各个学生的优点、缺点、特长、爱好及家庭情况等。以“扶优帮差”为主,以学优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影响班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帮助学困生寻找自身不足,同时引导学困生发现自身的长处,协助他们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以恰当的激励性表扬语言促使学困生树立主动学习的信心。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适时提出表扬或批评,督促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引起班主任注意的是这一习惯的形成过程对好多学生而言可能是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要求班主任能坚持下去。

三、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一个班级,同样智力水平的学生在接受同样的教育之后,可能会出现很大的个体差异,学生自身的习惯因为家庭的生活环境不同、家长的具体要求不同,千差万别。有的学生细心认真,一丝不苟。有的学生刻苦上进,持之以恒。这些生活习惯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也就说明学生的生活习惯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有着极其密切的影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