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工学结合;外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61-02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工学结合是一种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是学生,导向是就业,目的是通过市场需求的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高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学生在课堂教学获得的理论知识和校外工作获取的实际经验有机结合,并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这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任务;以适应社会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实际技能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需要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积极推进实习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
二、外贸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外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高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商务英语和涉外经贸专业知识,具有外贸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涉外经贸专业应用能力的学生。因此毕业生主要在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等行业从事商务英语应用、涉外文秘、国际贸易业务员、单证员、货代员、跟单员等工作。对外贸英语人才的需求一直是与日俱增,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合资和独资企业急剧增多,对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掌握外贸运作常识的外贸英语人才需求十分迫切,该专业毕业生有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
但外贸英语专业学生实际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在 2007―2009 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调查中,外贸英语排第七位。造成以上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部分英语课程设置仍重理论而轻实践,缺乏一线实例;教学以教为中心,未能突出学生主体;学生所学内容与实际工作所需理论相脱节;教学与岗位能力没有实现有效对接,“就业导向”被束之高阁,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工学结合、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因此,要想提高外贸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就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技能,以适应市场需要为目标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大力提高实践教学在课程中的比重,使毕业生不但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广阔的知识面,更具有超强的实际应用能力,以此提高就业质量。
三、外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一)科学设置外贸英语课程
科学培养模式的建构是以科学的课程设置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与社会要求相结合,特别是与工学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这就要求外贸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时要打破原有的外语学科课程设置体系,形成一套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体系。黑龙江科技大学外贸英语专业将课程模块分为基础必修、基础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模块。每个模块都围绕某一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理论与应用的综合设置。特别是专业必修与专业选修模块,更注重强调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针对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方、涉外导游、涉外文秘、货运员等职位要求,开设了商务英语翻译、金融英语、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英语视听说、外贸英语口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等课程。
表1 黑龙江科技大学外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模块
(二)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外贸英语课程的科学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一支强大而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分不开的。一个好的外贸英语专业的师资队伍需要教师们既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功底,同时又需要有丰富的对外贸易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而外贸英语的授课教师大多分两类:一类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学士或硕士,英语基本功扎实,但是缺少外贸工作的相关经验;另一类是常年从事外贸工作,对外贸业务精通,有丰富的外贸行业的实践经验,但是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
黑龙江科技大学外贸英语专业的师资队伍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在17名教师中,最终学位为英语语言学和英语文学的教师为15人,2人为管理学学位。在全部教师中,有2人有外贸公司工作经验,1人有海外商务专业留学背景。由此可见,大多数教师缺乏外经贸行业实践经验和对国际贸易实质性的了解。因此,要想建设一支专业的外贸英语师资队伍,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聘请兼职教师。这类兼职教师既可以是本校外贸专业的教师也可以是在外贸等相关企业工作的人员。这种方法见效快,需要的时间周期短。他们的强项是外贸工作实践经验丰富,能够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对外贸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但是这种兼职教师也存在弊端,他们的英语功底不是很扎实,此外,对兼职教师的管理以及兼职教师的责任心也因人而异。
二是加强教师培训。这种培训包括让现有教师深入外贸相关企业,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以较快提高英语教师的外贸业务知识水平,也包括让有一定外贸经验的教师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这种方法虽然需要的时间长,但是有利于英语教师扎实掌握外贸行业的业务知识,是建设一支稳定师资队伍的必然选择。
三是加强教师团队授课。只有团队化的师资才能满足模块化的教学需要,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协作、能力互补、突出优势。英语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以讲授基础课为主,具有外贸行业相关经验的教师以讲授专业课为主。因此,在外贸英语师资团队建设过程中,要努力打造一支形成梯队的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专业技能突出、合作能力超强的高素质教学团队,为外贸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黑龙江科技大学对外贸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根据黑龙江科技大学的定位以及自身条件,外贸英语专业改革了原有以理论为主的培养模式,确立了“3+1”人才培养方案,即理论学习时间为3年,实践教学活动累计为1年。该专业最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在原有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增加了1周的语音训练,1周的翻译训练及6周的专业实习,使实践环节从原来的30学分,占总学分17% 增加到了现在的43学分,占总学分21%。
第二,提高实践课的教学质量,突出实践的专项性。以新增加的英语语音技能训练实践环节为例。专业语音训练设置在第二学期,时间为一周,之所以定在此时开设是因为学生刚好完成了一个学期的语音理论课学习。语音训练的辅导教师通过把学生英语发音中语音、语调等具体问题逐一记录成册,然后对每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和训练,最后评定成绩。通过大量的有针对性的语音训练、教师认真严谨的监督指导和定期开放的语音实验室保证了语音训练的效果和质量。此项实践环节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具备标准的语音、语调和良好的语音面貌。
第三,加强毕业设计和实习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现在多数外贸英语专业实习流于表面,学生没有得到实际锻炼,而学生的毕业论文又空谈理论,缺乏实践支撑。正是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该专业实行了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就业一体化的实践方式。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将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和顶岗实习选题计划进行公开,并要求学生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必须与所从事顶岗实习内容密切相关,还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安排实习计划和毕业论文,让学生直接带着选题去顶岗实习,目的更明确。通过实习单位开具证明的方式,确保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与实习内容具有相关性。这样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丰富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
摘要:高中英语最重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就可以贯彻这一交际原则。有些教师由于缺乏对任务设计的了解,在教学中因任务设计的不科学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有关任务设计的研究是完全有必要的。本文首先阐明了任务型教学的产生的背景,然后分析了任务型教学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必要性,最后结合任务设计的原则就我国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任务的设计;高中英语教学
1.任务型教学产生的背景
“任务型”教学是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指让学习者通过完成一系列特定设计的“任务”,从而达到语言习得和语言应用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1]根据前人的研究,将“任务”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两种背景:一是交际语言教学的发展,二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2]
第一,交际语言教学。交际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培养交际能力的语言教学流派。交际教学法阐述了交际能力与语言的依存关系,其核心理念即语言学习者在信息传递和意义表达的过程中学习语言。[3]
第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二语习得研究者开始注重研究任务的作用,这源于以Krashen的输入理论为代表的二语习得研究,后来有学者指出语言的输出也是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者又发现,任务能够给学习者提供输入和输出的机会,有利于学习者发展语言能力。[4]Rod Ellis(2003)的《任务型语言学习与教学》是关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对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任务型语言学习的理论做了全面的阐述和总结。[5]
2.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设计高质量任务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新课改将任务型教学法引入外语教学后,受到了一线教师的热烈追捧,但是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而使得该方法的实施困难重重。对任务型教学方法,不少学者和教师也提出了反思和质疑,如陶战勇认为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存在较多问题:任务过多,任务设计脱离实际,任务前准备不充分,分组安排得不到重视,任务后的评价单调等。[6]
“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去完成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它强调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把握任务设计的基本方向,任务型教学研究者对任务设计的原则进行了归纳,本文主要列举了以下基本原则:
①真实性原则。罗少茜认为[7],任务的“真实性”应该涵盖以下四层意义:(1)语言输入的真实性;(2)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理解的真实性;(3)对语言学习有益的练习活动的真实性;(4)语言课堂所需再现的社会情境的真实性。
②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原则。设计任务时,要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学会自我培养掌握语言功能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任务的训练来理解语言的功能,并能运用在交际活动中。
③学生中心原则。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经历,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使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能将所学的语言应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4.对高中英语任务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建议
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部分。任务设计的好坏关系到任务型教学实施的最终效果,本文结合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最新研究,给出下面几点建议:
①首先教师要转变个人观念,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语言系统和语言应用设计好任务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任务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时刻反省自己设计的任务并根据需要作出调整。
②注意所选取的任务类型必须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和他们的认知层次相匹配,注重任务设计的难易度,在保证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的同时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③任务设计素材可以多种多样,教师要发扬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定时举行备课组的活动,相互探讨如何设计任务;而教研组可以建立资源库,让教学资源共享,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又能够让任务素材多样化。
5.结语
任务型教学模式把语言教学真实的融入课堂,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发展的完美结合,很好的贯彻了交际性的原则,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应用任务型教学,最首要的工作就是深入了解和研究任务的设计。本文对任务型教学做了一些介绍后,分析了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必要性,针对实施任务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给出了一些卓见,高中英语教师要随时更新教学理念,结合我国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鲁子问.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
[3]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Richards J,Rodgers T.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Second Ed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5]Ellis 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 综合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76-02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英语教育界兴起的一种语言教学理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设置相应的真实、互动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地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从而掌握目的语。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初级阶段的汉语教学是一个重点,而在初级汉语的教学中,综合课又是课时量最大的主干课。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能否与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结合及其怎样结合。
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中实施两人简单任务小组活动,是任务型语言教学与初级汉语综合课比较适合的结合方式。
1 初级汉语综合课需要改良
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模式基本是传统的语言结构讲练为主的教学模式(Presentation-Based Approach)。Skehan(1998:93)曾把这种模式概括为三个P,即Presentation, Practice和Production。首先是教师讲解语法结构(Presentation),然后是学生根据语法结构进行机械的模仿性操练(Practice),最后是学生运用语法结构进行表达(Production)。
应该说,这一教学模式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实际教学中,第三个教学环节(Production)往往没有完全展开,有的甚至完全被忽略跳过。这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初级阶段的语法结构教学密度比较大,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张,进行完前面的两个环节之后,往往几乎没有剩余的时间。但更重的原因是,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和教师缺乏设计这样练习的意识和技巧,在教材中没有这样的练习,或者是设计的练习比较生硬、空泛,激发不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也感到难以组织,于是,索性弃用。
可以说,在我们的综合课的教学中,对语法结构的操练很大部分都是机械模仿性的,这就造成了课堂气氛比较死板、沉闷,学生只是被动地进行复述或替换性的朗读。更大的弊端是,学生在进行机械的模仿性操练中,虽然说出了正确的句子,看起来掌握了所学习的语法结构,而实际上一旦让他们用语言去交流,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意义上时,仍不能正确合理地运用语法结构。
2 两人任务小组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理念是,设置相应的真实、互动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地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从而掌握目的语。为了实现这一理念,任务型语言教学注重交际性任务的设计,所设计的任务自然、真实,能激发学生主动地使用所学过的语法结构进行交际性的言语交流。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任务多样的形式和设计方式对于我们设计交际性的语言练习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思路设计相应的交际性语言练习,这正好可以弥补目前综合课Production环节的不足。
通观西方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的任务,由于其设计理念是以任务为纲,所设计的任务大都操作时间较长,占用较多的课时。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综合课作为主干课,承担着语法的教学以及听说读写各技能的综合训练,其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张。鉴于综合课教学的实际,我们必须简化任务难度,设计能在5―10分钟完成的简单任务,围绕每一课的语法结构设计交际性的简单任务。
任务型语言教学以任务的真实性作为设计任务的原则,与此不同的是,这种简单任务设计的根本原则是以特定语法结构的使用为根本原则,即,任务能够成功地激发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特定的语法结构。根据特定的汉语语法结构的语用功能,很多语法结构可以被设计到任务中去。如,具有某种操作过程的活动频繁地使用“把”字句,如,使用自动取款机取钱,做菜等活动的描述需要大量地使用“把”字句,如“先把卡放进去,再把密码输进去……”“先把油倒进去,等油热了,再把葱姜放进去……”因此,我们就可以据此来设计任务,如,要求学生尽量使用“把”字句向别人介绍如何使用自动取款机取钱,如何做一道菜。
再如,在描述人的穿着的时候,会需要大量地使用“V着”句型,我们可以安排给学生这样的任务:两个学生一组,学生甲看好班里的某个人,学生乙通过询问这个人的穿着来猜出是谁。两个学生在问答中,必然要大量地使用“V着”的语法结构,如“他上身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他戴着眼镜吗?”等等。
在设计任务的时候,除了要考虑使用语法结构的限定性,使任务具有更确切的目标以外,还应该考虑任务的自然性和真实性,尽量设计学生熟悉和符合生活实际的任务,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们的这种任务实际上与Skehan(1998:125)提出的“中间型”任务(intermediate position tasks)基本一致。则既重视任务的自然性和真实性,也强调要通过任务的设计与方法的选择,照顾到语言形式的练习,以增加中介语发展的机会。
与简化任务相适应,同时也为了让任务活动更有效,我们还要缩小小组的规模。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大都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往往是要把班里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安排给小组特定的任务,让学生与小组成员的语言交际中完成任务。小组的规模可大可小,少则两三人,多则七八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很多任务比较复杂,往往需要三人以上的小组完成。
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多人小组往往会出现“搭车”(free-rider)现象,即小组成员中的某些学生很少发言,甚至是无所事事。特别是那些语言水平相对较差,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往往只是作为一个倾听者,或者注意力游离于小组之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责任的扩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因为在小组的交际对话中,对于发言者的对话要求,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责任回应,那些不愿发言的学生自然就采取了回避,把发言权交给了别人,而如果小组中有的成员有着极强的表达欲望,往往小组活动就成了“一言堂”,造成了学生在小组中的交际机会不平等。
要解决这种现象,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小组的规模,小组的规模越小,个人责任也就越大。我们比较倾向于采用“两人小组”(pair work),这与任务的简单化相适应,更重要的是,在两人小组中,每个人都承担着两种角色――发言者和回应者,而且两个人的角色是互相对应的。一个学生作为发言者表述的时候,另外一个学生就成为必然的回应者,这样,两个人对言语交际都承担着责无旁贷的责任,注意力必须集中到对话中。
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中实施两人简单任务小组活动,是任务型语言教学与初级汉语综合课比较适合的结合方式。
参考文献:
[1]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鲁子问.中小学英语真是任务教学实践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践[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5]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 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
[7]Ellis R.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8]Num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9]Numan,D.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