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键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学案”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27-2
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实施“学案”教学已被许多学校所采用,而对“学案”功能和设计的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试从“学案”教学的功能角度,浅谈其在优化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学案”教学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教学就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1]。“学案”教学的特征是:①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新课程理念;②教学重心由只重视教法研究转变为突出学法研究,课堂教学方式由讲授式转变为问题式、过程式、体验式、点拨式等多种方式的复合式。
二、发挥“学案”教学功能,优化课堂教学
1.整合重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新课改对一线教师的要求之一。如果说教材是对课标的一次创造,那么“学案”就应是对教材的一次再创造,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利用和整合教材,拓展和开发教材,内化和活化教材的过程。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的连续性、递进性进行编制。
2.重视学法指导,优化教学过程。“学案”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是简单的提供教学流程和相关参考资料,强迫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是要着力引领学生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方法和学习习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五步三维一体化”学案教学模式,“三维一体化”是指教师、学生、学案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三大要素(维度)。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通过学案的设计,帮助学生设定任务,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结合学案主动去发现、探究、理解和掌握研究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最终实现知识的建构;学案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能够提供学习目标、思路和需要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的有关背景等。学生了解了这些内容,形成自己理解的学习活动方案,作为学习主体主动地学习才会有可能。教师、学生、学案三者的有机结合是实施该模式教学的基础和关键。
五步教学流程具体如下图所示。
(1)个人预习――自学。“学案”在设计时应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深入挖掘知识点的能力价值,这样学生在提前拿到学案预习时就能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有更为清晰的了解,在预习自学时就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就可以集中有限的精力来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
(2)小组合作――互学。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讨论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教师点拨环节中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教师点拨――导学。教师点拨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精讲精析,突出点拨导学的特点。精讲在内容上要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在方法上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达标训练――助学。“学案”设计了一定的达标练习,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其及时发现练习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反思领悟――会学。作为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教师可提示学生:想一想,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通过本课学习得到哪些启示,还有哪些疑问?可将启示、疑问在学案上写下来,或者当堂交流,或者在课后请教老师、咨询同学。长期坚持这样做,能够逐步引领学生形成反思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3.发挥主导优势,优化教学方法。设计学案时应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以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方向和策略;研究知识规律,特别是知识点的衔接,以确定知识流通线、学法指导线和能力培养线;研究知识运用范围,特别是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以确定学生训练的方向与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实施师生的“互动―探究”。
学案应该是一份引导型的自学提纲。而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依据学情,精心构建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要通俗明白而准确,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要设置坡度,循循善诱,拾级而上。在学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轻松地探索并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三、关于“学案”教学的几点思考
1.从“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这个角度考虑,“学案”在设计时应该符合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需要和规律。具体地说,学案应能促进学生理解学习的任务,弄清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应能引发学生对学习思路和学习过程的思考,按照一定顺序提示如何展开主体性学习活动,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从而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2.学案是以纸质的形式印发给学生,便于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整体设计,便于引领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表达,便于学生总结反思,保存资料。但是,学案容量小,也缺乏形象、直观、动态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应用。如可以应用挂图、投影、录像、模型等呈现直观形象的教学情景,可以应用小黑板、投影仪等开展一些变式训练,可以应用实验仪器等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可以应用实物投影等展示、交流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在进行“学案”教学时,教师应避免对“学案”教学功能的认识功利化,以学案代替教学,以学案代替作业,致使学案过分详细化和形式化,补充大量知识点,这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学生的课业负担。由此,我们在编制学案时要充分考虑课标要求、学生特征(需要)、教材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问题,合理、高效、有选择地开展“学案”教学。
4.在进行“学案”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重视学案的整理和保存。精心设计的学案,既有指向学习目标的知识要点、围绕重点内容的问题探究,又有学生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总结反思,是很有价值的学习材料。要指导学生依次整理、保存好每堂课使用的学案,并作为重要学习资料,在后续学习、考试复习时充分利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案的价值,重视学案的使用。
教学实践表明:运用“学案”教学,转变了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学力”,优化了课堂教学,顺应了新课改要求。因此,有理由相信“学案”教学在优化课堂教学实践中将会得到更广泛地应用。
[参考文献]
[1]房宏.实施学案导学 实现增效减负.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1).
作者:佚名来源:不详时间:2006-12-15:38:00人:中国教案站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6.1钠
【教学目标】
1.知道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3.知道烧碱的工业制法和电解的概念。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
【重点】:钠的物理性质和有关的化学性质。
【难点】:通过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推测钠的性质。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在第四、五章里,我们学习了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7和6的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它们都是非金属元素。观察元素周期表,我们不难发现在107个“席位”中,非金属元素只占了16个,大部分是金属元素。我们有必要学习一下金属元素的知识。这一章,我们先学元素周期表中最左侧的一族金属元素。它们是,它们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可溶于水的碱,所以这6种元素称为碱金属。
[板书]: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
原子结构示意图(略)
[提问]: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
[指出]:碱金属元素最外层的电子数都是1个,容易失去而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很活泼。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钠的性质。
[板书]:第六章碱金属
6.1钠
[介绍]:钠的存在。
[实验]:6.1(学生据此推测钠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钠
1.物理性质
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很软,比煤油重,比水轻
[实验]:6.3(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推测钠的性质及反应产物)
[副板]:浮:钠比水轻;
游:受到推力,说明钠与水反应生成了气体,气体的推力使小球四处游动;
响:存在气流;
红: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
球:反应放热,使钠熔化而变成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的熔点很低。
[实验];6.4(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
[板书]:熔点低。
2.化学性质
(1)与H2O反应
2Na+2H2O2NaOH+H2+Q
[实验]:6.2
[板书]:(2)与非金属反应
点燃
2Na+O2Na2O2(淡黄色)
[观察]:被切开的金属钠表面呈银白色,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板书]:常温下,4Na+O22Na2O(白色)
点燃
2Na+Cl22NaCl
点燃
2Na+SNa2S
[提问]: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里?
[板书]:(3)与酸反应
2Na+2H2O2NaOH+H2
NaOH+HClNaCl+H2O
2Na+2HCl2NaCl+H2(反应太剧烈,不能用以制取氢气。)
(4)与盐反应
[设问]: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物是什么?
[实验]:
[板书]: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
3.用途(略)
[作业]:(略)
第2课时
[板书]:二、过氧化钠(Na2O2)
电子式:(略)
[实验]:在盛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试管里滴几滴水,用香棒检验气体。
[板书]:(1)2Na2O2+2H2O4NaOH+O2(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实验]:蓬松的棉花上洒上过氧化钠粉末后,滴一滴水(不能多)。
[指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生成的氧气使棉花燃烧更旺。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可以用来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等;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过氧化钠还可以供给高空和海底作业人员使用,这是为什么?
[板书]:(2)2Na2O2+2CO22Na2CO3+O2
[提问]:a、钠着火能否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工业上如何制取过氧化钠?
[指出]:过氧化钠会灼伤皮肤,熔化时与易燃物或某些有机物接触,立即发生爆炸,使用时注意安全。
[过渡];钠的另一个重要的化合物是氢氧化钠,俗名叫烧碱、火碱、苛性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板书];三、氢氧化钠(NaOH)
[实验]:取少许NaOH固体,放在表面皿上,观察。
[板书]: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解于水(易潮解)
[指出]:NaOH可干燥某些气体(除氯气和酸性气体CO2、SO2、HCl、H2S等)
[提问]:NaOH固体如何保存?
[板书]:2、化学性质
NaOHNa++OH-
NaOH具有碱的通性(略)。
[提问]:什么叫电离?
[板书]:电离: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或熔化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该过程不需要通电)
[讲述]:Na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以制造其他化工产品、生产纸浆、肥皂和洗涤剂等。
[板书]:3、用途:(略)
[设问]:既然NaOH这么重要,工业上如何制取NaOH呢?
[板书]:4、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
(1)电解: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实验]:1、电解饱和食盐水
2、检验氢气、氧气和OH-
[分析]:电解过程和电解原理
[板书]:(2)电解原理(作图略)
a、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
[讲述]:接通直流电源后,在电场作用下,带正电的钠离子、氢离子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氯离子、OH-向阳极移动。
[板书]:b、电极反应
阴极上:
H+比Na+容易得电子
2H++2eH2(还原反应)
H2OH++OH-
阴极上H+不断得到电子形成H2,促进水不断电离成H+和OH-。由于H+转化成H2逸出,导致溶液中OH-浓度大于H+浓度。因此在阴极附近,溶液呈碱性,即生成了NaOH溶液。
阳极上:
Cl-比OH-容易失电子
2Cl--2eCl2(氧化反应)
通电
c、电解总反应:
2NaCl+2H2O2NaOH+H2+Cl2
(3)阴极上阳离子得电子顺序:反“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阳极上阴离子失电子顺序:I->Br->Cl->OH->SO42-(NO3-)
[练习]:电解氯化铜溶液,写出电极方程式和总方程式。
[介绍]:工业上电解食盐水的方法
[作业]:(略)
§6.2酸碱中和滴定
【教学目标】
1.知道水的离子积。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氢离子浓度、氢氧跟离子浓度的关系。
2.掌握一元强酸,一元强碱溶液PH值的计算。
3.理解中和滴定和原理;掌握中和滴定及其计算。
4.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用。
5.通过溶液酸碱性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对立与统一的观点教育。通过中和滴定实验对学生进行实验测定、数据处理等科学方法训练和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重点】:
1.溶液的酸碱性和氢离子浓度、氢氧跟离子浓度的关系。
2.一元强酸,一元强碱溶液PH值的计算。
3.酸碱中和滴定及指示剂的选用。
【难点】:中和滴定原理及操作。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溶液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酸碱性。例如可乐呈酸性,而茶水呈碱性,肥皂水也呈碱性。溶液的酸碱性与水的电离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导学案;实践;有效;反思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关键点体现在其前后两个“学”字上。学案,应是教师为学生自主学习而制定的学习方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学,则应为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课前预备性学习的含义。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行之有效的学案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总之,学案导学应该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一、围绕教学目标,紧扣知识体系
教师在学案的设计上,首先应该围绕教学目标,紧扣知识体系,提出有利于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的问题,为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扫除障碍。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四的第三章第三节《盐类水解》第一课时教学的导学案中,笔者提出了这样的课前思考内容:
①Cl-和CH3COO-谁结合H+的能力强?为什么?
②你认为两者在水溶液中会呈现酸碱性吗?为什么?
③你能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结合H+或者OH-能力比较强的离子吗?课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预习,学生很容易理解盐类水解中“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的规律。这样,无疑可以大大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深化和拓展构建学习活动上。
二、促进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可以充分利用导学案中推荐作业部分加强学生间合作性的学习与交流。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2的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第二课时的学案中,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一个能力探究问题:和你的同学合作制作一个水果电池,并把你们的作品拿到课堂上给全班的同学展示和讲解,看看哪一组制作的更好。结果一个班级至少有四个水果电池问世,都是同学们按小组合作完成的,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原电池的原理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中感受化学的魅力。这样的导学问题要比以课后作业形式完成更有意义,也突出培养了学生合作性的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三、抓住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导学案中的学习重点和基本知识点的预习,可以直接作为学生的课堂笔记,而不用在课堂上重复性地记老师的板书和书本上重复的内容,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的第二章第二节《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的课前预习学案中,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基础知识导学问题: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________下能够导电的________。
2.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________的化合物。
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电解质在________中或者________下离解成________的过程。
2.条件:(1)溶于水:适于酸,碱,盐;(2)受热熔化:适于多数碱、盐、金属氧化物。
3.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1)定义:表示电解质________过程的式子。
(2)书写方法:中间是反应号,左右两边分别是________和电解质电离出的________离子的化学式。
(3)注意事项:离子符号要书写正确,要做到________守恒和________守恒。例如,NaCl________,H2SO4=________,NaOH=________K2CO3=________。
4.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1)酸 电离是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
(2)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
(3)盐 电离是能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的化合物。
本文学案的设置对基础知识做了有效地归纳,可以引领学生认真做好预习后完成,长期将这样的学案内容加以装订整理完全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堂笔记使用,也可以作为今后复习过程中的复习提纲。既节省了学生课堂上记笔记的时间,又层次分明,知识归纳详尽,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导学案中的达标训练可以作为重、难点知识的升华。教师可以精选具有前瞻性的思考题,在导学案中让学生充分思考与交流,有助于课堂重难点知识的应用和深化,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五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中,在学习了酯化反应机理之后,我的提升训练中设计了这样的能力提升训练题:请根据酯化反应的机理,试着完成
①两个分子的CH3―CH(OH)―COOH形成六元环酯的化学反应?
②你认为HOOC―COOH与HOCH2―CH2OH可以形成哪些种酯呢?
学生们就问题展开思考与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使重点的酯化机理得到了深化,发散了学生们的思维,培养了能力。
四、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反思
导学案对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或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上课前的预习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检测评价可以指导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并以此来反馈课前预习情况,合作探究式学案可以更轻松地攻克重难点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案中难度适中的应用训练,可以起到突出重点,深化主题的作用。
导学案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学习精力,“教是为了不教”,通过学案导学的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点拨――巩固练习,学生自然就会自主学习,经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自然会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不仅可以摸清规律,还可以有创新的方法和措施。
导学案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就导学案的正确使用,笔者有如下的几点思考。
①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要努力做到“四个放手”,放手让学生阅读,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难点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解答,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积极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寻找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和创造性去鼓励,让学生大胆地暴露思维中的障碍,漏洞和困难。
②学案导学要顺利实施,除了精心的设计本身,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这一过程是教师二次备课的过程,要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以使引导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③不要将导学案变成教案的翻版。学案与教案不过一字之差,但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教案的设计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教案是教师用的,是教师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去“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为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所设计的教的程序。学案却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的是“学”;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助学方案;学案是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教案的设计完全按照教师的意愿由教师完成,学案的设计由教师预设,最终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使用和完成。
总之,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因而,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只有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结合学科的特点和教育对象的特性,才能编制出好的学案,凸现新课程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 考 文 献]
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3、牙齿有三种,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保护好牙齿,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合作,完善观察研究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认真细致的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2、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二、教学重点: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三、教学难点:
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四、课前准备:
儿童牙齿模型、馒头、镜子、
五、活动过程: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1、观察口腔
请学生分别慢慢咀嚼一小块馒头,把他们的感觉说出来,从食物形状和我们的感觉两个方面观察,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馒头会越嚼越甜。在不同的时间内,食物可能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体验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协调的工作方式。
要特别关注“安全问题”,在不能够保证卫生的情况下,不要操作“入口”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完成体验活动,在课堂中进行汇报。
2、观察牙齿
①观察牙齿,讨论牙齿的不同形状,并画牙齿分布排列图,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及标名。
②讨论牙齿的作用。知道牙起着切碎、研磨食物的作用,不同牙齿承担着不同的工作。由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食物由大变小,加快了消化的速度。
③体验三类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
3、讨论对牙齿的保护
①讨论什么是蛀牙(龋病牙)?
②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讨论交流:
(1)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样护牙的?
(2)你觉得哪些坏习惯是会影响牙齿生长的?
③.以下是老师预设的问题。
(1)怎样选牙刷和牙膏?
(2)在换牙时期,要多吃些什么,少吃些什么?
(3)你发现班里的小朋友存在哪些坏习惯?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4)如果发现你的同桌有这些坏习惯,你会怎么办?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参与面也比较广。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在真实生动的画面前,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及时改掉这些不良习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而且,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得到锻炼与提高。)
4、作业
板书设计:
口腔里的变化
牙齿、舌和唾液
切碎、研磨食物
关键词:高等学校 体育教学档案 信息化
高校档案信息化是随着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及时提供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它给传统的档案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体育课程标准下,高等学校如何进行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的特点和功能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是学校在体育教学管理、体育教学实践和体育教学研究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经过整理立卷归档的各种载体材料。它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活动和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和评估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具有以下特点:(1)事实的客观性与归档的主观性。(2)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体育教学档案的内容极为丰富,包含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体育科研等各个环节。(3)社会科学性与自然科学性相结合。体育教学工作有许多规章制度、计划与规划、文件材料和会议记录等资料既有社会科学性又有自然科学性。(4)排他的差异性和规范性结合的特点。体育教学档案能够正确地总结体育教学工作的经验,从而为不断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考试评分标准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有利于科学决策,宏观调控高校体育工作。使高校领导和体育教学管理部门能更全面、深刻地了解本校体育工作的优势与不足,制订出切合本校实际的体育工作规划,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宏观调控,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开展体育教学和其他体育活动,提升体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体育素质。(2)有利于体育教师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体育教学档案本身就是体育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通过建立教学档案,将教师零散的材料和经验系统化,同时随着档案内容的增加也丰富了体育教师的学识。(3)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丰富课堂教学。(4)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工作评估。在国家对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评估中,素来都把体育列为重要的评估条件,经常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要使评估结论客观、准确,符合实际,需要查看被检查学校体育工作的历史纪录,体育教学档案则能为此提供真实具体的原始材料。
2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以体育教学档案资源建设为核心,以纸质体育教学档案数字化及现行体育教学电子文件管理为重点,确保馆藏重要档案、照片、底片及录像档案数字化,集中统一于管理校园办公自动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类体育教学电子文件,确保全校重要电子文件及数据库的安全和有效利用并以校园网为基础,加快体育教学档案全文和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建设,并采取实时动态管理办法,确保现行电子文件和数字化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数据库化。高校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具体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2.1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的管理不够重视。体育教学档案应该是整个档案管理的一部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档案管理比较重视人事档案、科技成果档案、学科建设发展和管理制度档案等方面,而对体育教学档案重视不够。由于对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限制了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2.2校园网与办公自动化的建设不够完善。高校档案工作高性能的软件设计还较弱,网站建设还只停留在宣传档案的法律、法规,扩大档案信息交流的初步阶段上,而体育教学的档案工作基础设施则更落后。
2.3缺乏专业兼职体育档案管理人员。相当多的高校没有专门的体育档案管理人员,一般由教学秘书代管,各类档案分散管理,有的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这样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必要的档案保护设施,对档案的安全及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非常不利的。
2.4归档材料的及时性与全面性不够。高校体育教学档案资料是否健全,将全面、直接地反映高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情况。有的高校体育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与高等学校教学档案工作规范的收集范围相差甚远。其原因有档案室没有足够重视院系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有些资料散落在部门或个人手中,没有及时移交档案室。高等学校教学类档案工作规范指出:“归档的重点是本校在教学工作,特别是教学实践各个环节活动中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
3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教学档案是衡量学校教学管理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校档案的主体、核心和重点,是开展教学改革、评估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做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的归档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3.1提高对高校体育教学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体育教学档案工作是体育教学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不断加强体育教学档案工作的宣传,提高体育部门负责人、体育教师以及档案员对体育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督促他们主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按时移交给学院档案部门作进一步的整理,保证体育教学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有序性,领导要加大对高校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费投入。
3.2加强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要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关键在人才。目前,高等学校档案界缺乏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加强档案人员多方面能力的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现代化技术技能的运用,通过培训来增强档案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才能更好地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管理、技术、实施的保障。
3.3灵活掌握归档时间和文件材料的动态规律。教学档案管理者,应灵活掌握归档时间,及时收集,随时归档,不能消极等待。学校规定在每年开学的第一个季度,向档案室移交上一年的档案材料。坚决杜绝那些上交不完整、不系统的文件材料的情况发生,避免重要的体育教学档案的流失。
3.4加强高校体育教学档案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也应实现信息化。首先,建立体育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将每份体育教学档案文件或案卷的内容,填写在统一格式的计算机输入卡片上。其次,建立计算机借阅管理系统,应具有借阅、预约、查找、统计等功能。第三,建立计算机统计系统,对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与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以及量化的管理。第四,体育教学档案缩微化。缩微化已成为档案存储的重要发展方向,不仅能解决档案信息存储的空间,而且在计算机处理档案信息工作中,能不断扩大信息存储量,提高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楠.教育评估与学校档案建设[J].学校档案,2003,(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