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蜜蜂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教材受着地区差异、学生差异和教学环境差异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打破教材限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如在教《找春天》一课时,在三月份,我们当地的气候还乍暖还寒,如果按教材的编排顺序,那这一课只能是“纸上谈兵”。在课文学完后,我还让学生续写了《找春天》,学生抓住了身边春天的一些景象,写得十分生动、贴近生活。
二、补充教材内容,加深理解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通常都要对教材进行钻研和加工处理,适当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删减、增补等。
在教《蜜蜂》一文时,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课堂上,我抓住课文重点内容设计了一个表格:
学生完成这一表格后,对课文内容也就有了基本的理解,学生对于文中描述的“蜜蜂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很感兴趣,于是我让学生把搜集的有关蜜蜂的资料拿出来充分阅读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对蜜蜂多一些了解。之后,我还让学生以《蜜蜂的自述》为题,结合课文和所阅读的资料以第一人称来介绍蜜蜂,这样一来,本课既体现了以教材为本,又超越了教材本身,突破了课文的局限性,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拓展教材内容,展开想象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创新的基石。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
如教三年级的《找骆驼》一文,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我们来假想一下,如果当时商人没有找到骆驼,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商人找到骆驼?学生各抒己见。于是我又引导:“如果让你帮着商人写一则启事,你要交代清楚哪些内容呢?”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帮着写一份寻物启事。学生很有兴趣,不仅语言得以训练,也巩固了文章的内容。
关键词 语文 探究性 教学 研究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环节。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开展语文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中,笔者把研究的重点首先放在语文探究性教学的设计上,着重解决如何设计并确定探究主题。下面,就谈谈笔者对语文探究性教学设计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与文本对话,开发探究的内容
语文探究性教学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作出创新处理,其关键之处是要挖掘蕴含于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开发可供学生探究的内容。就阅读教学而言,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在质疑问难处探究。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或语言,或多或少会有疑难迷惑。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这些疑惑之处,探究文句之间的联系,揣摩文本字里行间蕴含的意义。对于《田忌赛马》,学生提出:“还是原来的马,为什么第一场输了,第二场却可以转败为胜?”这是从内容上形成的探究问题。对于《可爱的小蜜蜂》,学生围绕课文中“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一句质疑:“渺小”和“高尚”本是一组反义词,作者为什么说“蜜蜂既是渺小的,又是多么高尚啊”?这是不是前后矛盾?这是从语言表达上形成的探究问题。
2.在品味赏析中探究。语文课本中不乏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或用语流畅、文笔精美,或语言朴实、准确自然。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精美得体的语词加以揣摩、体味,感悟其精妙,领会其诀窍,丰富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荷花》一课写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作者用“冒出来”而不用“长出来”“钻出来”?在词语的辨析中感受这满池荷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冒”字的生动传神。
二、以学情为依归,确定探究的主题
探究离不开问题,语文探究型课堂教学主要围绕问题情境进行,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进而发现新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探究的主题。只有那些能够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才能为学生提供深读探究的内容,成为课堂教学探究的主题。因此,确定探究主题,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问题的广度是文本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如果只是在知识的记忆和是非层面上设问,学生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那么,问题再多,也不能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只有那些覆盖面大,穿透力强,足以激发学生“头脑风暴”的问题,才能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情感的升华。
《青蛙的眼睛》这篇课文,介绍青蛙的眼睛非常特殊,看静的东西很迟钝,看动的东西却很敏锐。有同学表示不理解:既然青蛙的眼睛这样特殊,和我们人的眼睛不一样,那我们又是怎么发现青蛙眼睛这一特点的?这正是课文的重点所在。教师顺势强化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探究。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探究的气氛异常热烈。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观念 实践 经验
一、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
观念的改变是进行新的教学活动的前提,传统语文教学观把传授学科知识作为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标,而新课改则更关注学生现实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在学生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强调经验与知识的整合,使学科知识成为学习者的发展资源,使文本为教学对话提供话题及创设情景。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树立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探索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还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初中生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流向,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
二、打开学生学习的信息通道
学习语文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也决定了学生主体的参与程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打开学生学习的信息通道,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强化课内外结合:以往的语文教学也十分重视学生的预习,但预习往往是局限于课本内的,而且局限于上课前的,这样做是不够的。如:教学《伟大的友谊》时,可以让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各种资料,而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外阅读与生活实际来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这样,教学中对文本既有阐释,又有质疑,课内外信息互相结合。强化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以往师生简单的信息交流,增加了生生互动。而且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习活动的亲切感。在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时,不管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伟大友谊的理解,还是对某个重点段落的朗读,都可以进行小组方式讨论,交流。这样做,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
宋代朱熹指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忠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在于居敬而持志。”阅读训练的对象是学生,只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收到实效。因此,我们不论训练什么,都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表达的空间。正如叶圣陶所说的,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的部分。比如教学《蛇与庄稼》一课,讲到“猫与苜蓿”的联系时,学生对于猫与田鼠、蜜蜂与苜蓿以及猫与苜蓿的关系,都理解得很好。但是,“田鼠为什么影响蜜蜂给苜蓿传粉呢”?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的主动性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有的说,田鼠在田里跑,蜜蜂可能害怕就飞走了;还有的说,田鼠的病毒可能会影响蜜蜂;最后还是见多识广的一位同学揭开了这一谜底:原来这种蜜蜂是一种土蜂,土蜂在地里做巢产卵,田鼠不光破坏土蜂的巢,还吃它的卵,进而影响了蜜蜂给苜蓿传粉。由此可见,发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语言,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成为阅读训练的主人。
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最有表现力的语句,反复推敲,会心悟解。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的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老师可让学生在班内表演捕鸟动作,在表演中体会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天真、快乐的心理,然后同学发表议论。学生在情境中,动态生成动词的运用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了阅读能力。
五、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时,由于教学内容与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融合,教学信息呈现出直观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而备受学生欢迎。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有效利用传媒资源的独特价值。首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要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教师应整合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媒体,以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在课文导入及作品赏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声情并茂的朗读、真实生动的视频等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沉浸在美妙的语言世界。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自己截取了同名电视散文中安塞腰鼓表演片段,动感十足的画面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铿锵有力的诵读给学生深沉的情感震荡,这样学生更好地进入了教学情境。其
次,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当前很多学校都配有多媒体设备,语文教师要正确看待课件的功用,要树立课件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应该在吃透教材、理解文本、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适合教学对象、切合教学内容的课件。
六、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形成正确有价值观,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阅读是间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倡多角度阅读、比较阅读、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并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方法。如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等。还应注重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语感,丰富积累。
【参考文献】
一、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融合创设问题情境。如一个生动的自然现象、一件有趣的化学事实等,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学习化学知识的意义与作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改造自然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
二、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也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化学教学更加生动,更具有吸引力,更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化学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1.通过趣味小实验或家庭小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或布置富有趣味的化学小实验,可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意识。例如:“电解原理的应用”教学时,可以在一块玻璃上,平铺一张用含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湿润的滤纸,在滤纸两边夹上鳄鱼夹,用导线分别与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接通电源片刻。提出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揭示什么问题?学生对实验的喜欢程度远远高于枯燥的课本内容,所以本节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都在实验现象上,教师稍加运用技巧如提问、引导,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知识。比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酚酞变红,则说明了反应过程中有氢氧根存在。
2.通过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实验的验证性远多于探究性,若能通过教学设计变验证性为探索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亦为问题探究提供了更好的素材。例如:在验证Fe2+与Fe3+的相互转化实验中,利用Fe3+与SCN-离子络合后的血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维生素C药片,震荡后红色消失,说明Fe3+转化为Fe2+,此时再向该溶液中滴入H2O2稀溶液,血红色重新产生。在这一系列的实验中要学生通过现象认识到Fe2+与Fe3+的同时,还能发现维生素C和H2O2稀溶液在其中的作用,联系生活实际解释服用维生素C为什么有利于铁元素的吸收。
三、利用比喻创设问题情境
用比喻创设情境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例如:进行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电子云”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看静止的蜜蜂和正在飞行的蜜蜂的图片提出问题:哪只是静止的?哪只是飞行的?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最初接触这一案例时,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此时,若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电子云的运动速度比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快得多,所以一个高速运动的电子就像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这就是电子云。对于这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运用比喻这种深入浅出的方法会使学生感到通俗易懂,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通过化学史创设问题情境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化学史的教育,可以使教学不仅局限于现成知识本身的静态结果,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过程,揭示出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反映出的科学态度、思想,使学生学到发展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
反思设计“化学问题”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传统教学“包装”一下,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吗?我想不是,“化学问题”作为化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所需的教学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出学习需求。(2)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化学,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3)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沟通知识点的联系,沟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4)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化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
这虽然只是个故事,然而反观我们的音乐课堂,作为教师的我们,正一直优化着课堂的有机调控,为构建师生、生生互动的关系,进行着个性化的操作。但在忙碌的背后,是否也存在着类似于故事中的“失真”现象呢?教师在课堂中是否存在无视学生真情流露的现象,忽视最能让音乐焕发其真实本色的音乐主体――音乐性,使课堂如那位老大爷一样失去了最真实的价值呢?答案是肯定的,具体体现在:
一、教师的“技术”禁锢了学生的“艺术”――音乐本体的无故迁移
音乐并非只对声音而言,它不仅包括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还包括声音所表达的气氛、感情、形象。让学生对各种音乐符号的学习、记忆等等,都是为了让学生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具有较为准确的感觉,这是音乐的基本常识,是理解音乐的基础。但正是由于这些枯燥、乏味的基础知识,让很多音乐教师害怕。如人音版第二册《大树妈妈》这课的其中一个知识点是让学生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节奏。一位教师认为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便开始用专业术语讲解了近10分钟:“0是四分休止符,停一拍,现在老师在下面加上一条减时线,我们把它叫做八分休止符,空半拍,知道了吗?”学生的表情木然。教师怕学生没有掌握,又运用了较形象的“走步”来促进学生的感受,学生依旧木然。原因在于教师对前面知识的教学没到位,又让学生无目的的“走步”。造成学生“木然”的是教师自始至终地在用专业术语讲解,没有顾及到学生的感受。虽然教师之后又进行了形象的“走步”来弥补,但10分钟的过程中却没有1秒钟的音乐,音乐的本体被迁移到了没有音乐的讲解中,试问:这样的技术教学适合学生的艺术感受吗?这样的音乐课堂还有音乐真实本色可言吗?
二、教师的“经验”代替了学生的“体验”――音乐本体的无情淹没
音乐学科具有特殊的学习方式――体验,体验是人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心理活动,是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可我们教师却经常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感受,自然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代替学生的体验,从而导致音乐本体被无情淹没。记得我在教第四册欣赏曲《蜜蜂》时,其中的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来感受音乐刻画蜜蜂的动态――“飞”。说到“飞”,我就想到用以往常用的肢体律动来让学生体验(我的经验),整个环节下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模仿着蜜蜂飞翔,教室几乎成了“蜜蜂王国”。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带给了学生无比快乐。然而课后,我自己却糊涂了,学生真的在听音乐吗?表现出音乐中蜜蜂的动态了吗?体验到音乐的内涵了吗?我的经验教学给我敲响了警钟―这貌似热闹的音乐课还有它真实的本色吗?
三、教师的“拒绝”阻碍了学生的“发现”――音乐本体的萌芽扼杀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手握的是已知的教材,心存的是预设的教案,而面对的却永远是学生未知的答案,甚至是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也正因为如此,教学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尴尬”。倘若教师对此没有很好的调控,不抓住其中的“亮点”,而只顾课的顺利进行,不但会掩盖学生的独特思考,更浪费了课堂上难能可贵的生成资源。原本可以使音乐本体散发出绚丽火花,却扼杀在了萌芽阶段。例如:人音版第二册《海》,有位教师在教唱完《海》的歌曲后,和学生一起随伴奏边唱边表演,接着教师说:“请大家再来说说歌曲中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一只只手都如雨后春笋般举起,教师请一位学生同答,学生说:“大海望不到边。”教师微笑着点头并请他坐下。这时,另一位学生站起来指着坐在右边的男生说:“老师,刚才我们表演的时候,他没有站起来,还坐在位置上画大海。”同学们面面相觑,教师显然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课堂一下陷入尴尬。不过教师为了教学顺利进行,轻描淡写对那个男生说:“请你把笔先停一下,下了课再画吧。”之后,教师继续刚才的话题。从这个过程看,教师对这个“尴尬”资源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缺乏及时的调控处理,本可以借“画”进行动态生成,围绕音乐即时展开,却被教师那一句“拒绝”与“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的完美想法扼杀了。
面对以上种种教师与学生不和谐的失真和音乐课堂真实本色的流逝现象,等待和观望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忽略了课堂中音乐本体的突现,而在课改中“以审美为中心”等理念均是紧扣音乐本体而展开的。如果课堂中由于教师主观的禁锢、代替、阻碍,而使音乐本体被迁移、淹没及扼杀,那还谈什么追求音乐课堂真实本色的回归?还谈什么在音乐的海洋中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相互激励和启迪,共同研究与成长?
记得有人说过:“音乐是直觉经验,而这种经验必须通过音响获得,没有音响获得的经验不成音乐。”因此,音乐教学的根还在于要把握音乐的“魂”,唯有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关注了音乐本体的突现,才能使音乐课堂应该具有的真实本色的回归成为现实。为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改进:
一、我行我秀一让音乐本体在情景中“还原”
新课程实施后,老师们都不太敢接触“双基问题”,甚至是有意回避。尤其是低段儿童,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在抽象的节奏符号上,只有教师围绕音乐本体优化教学情境、灵活地处理好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才能让学生轻松自如地掌握枯燥乏味的基础知识。同样是《大树妈妈》中八分休止符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1. 师说:“春天到了,小花小草都开心得笑了,种子悄悄地发芽,可爱的小燕子也飞回到南方来了,可是有一棵大树妈妈却每天愁眉苦脸的,因为她身体里有很多的小虫子,该怎么办呢?”(生纷纷认为可以请啄木鸟医生为它治病)
2. 模仿啄木鸟的样子:×0 |×0 |(像在寻找虫子,这里啄那里啄)
Dordor
3. 0×0×|0×O×|(找到虫子后,快速地捉虫)
(可以带上头饰表演,更容易表现八分休止符的时值长短)
4. 学生随《大树妈妈》音乐为大树妈妈治病,用0×0×|0×0×|。
这样从音乐的点出发,以点铺面,形象地让学生掌握这些枯燥而又乏味的乐理知识。同样在教学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时,也可以从学生内心的感觉出发,制造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进行化解。首先,让学生们分辨出声音的长短:火车汽笛声长,汽车喇
叭声短;猫叫声音长,狗叫声音短等。其次,通过钟楼钟声、电子钟秒针跳动声和机械表秒针跳动声用来分别代表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使学生得到直观认识。接着,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随音乐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使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模仿出来。节奏必须与音乐相吻合,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度。因此,只有借助音乐,利用有趣形象的感性认识,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到处都充满着不同的声音和节奏。如果能把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让善于模仿的儿童在愉快的音乐中,轻松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我悟我思――让音乐本体在整合中“坚挺”
在音乐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热热闹闹的音乐课,实际上不能得到老师们的认同,如前面提到的《蜜蜂》教学设计中,学生的“飞”非但没有让他们想学音乐、体验音乐及表现创造音乐,还弱化了音乐的本体。因此,我们可以将学生对音乐刻画蜜蜂“飞”的理解体验方式改为随音乐画旋律线,如此紧扣音乐本体,围绕音乐的高低起伏、强弱变化来进行体验,可以看出这里有效的进行学科问的综合来体验,既把握了对新课标的理解,又体现了音乐的真实本色,而且学生对音乐的反馈更是水到渠成。
又如人音版第四册《快乐的舞蹈》中欣赏《加伏特舞曲》时,我这样设计:
A. 走进荷兰,介绍风俗特点及代表作品,如风车、郁金香和木屐等。
B. 欣赏第一部分,随音乐学穿木屐的样子走步、画线条、用食指和中指在腿上做走、跳的动作,通过这三种体验方式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及音乐要素。
C. 欣赏第二部分:这部分运用了许多连音和保持音,使前半段节奏连贯平稳,和第一段里的短促断音形成鲜明对比,所以欣赏的手法可以采用安静的聆听,过程中举手告诉老师音乐带给你一幅怎样的画面等等。
学生对乐曲主题音乐的体验合理综合了音乐和美术、舞蹈,并渗透于具体实践,始终抓住了音乐这条主线,如此综合,才能真正实现事半功倍。
三、我能我控――让音乐本体在动态中生成
课堂是灵性的,“生成”对应于“预设”,尽管我们在课前也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作了设想。然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当课堂出现始料未及的尴尬时,就需要教师能直面尴尬,冷静思考,巧妙地捕捉并灵活调控,才会使课堂在不断生成尴尬的同时又绽放出意想不到的美丽和精彩。
再说前面所提到的《海》这课教学,我想教师可以把握这个男生“一幅海的画面”,轻轻走到他身边,请他说说画了什么。他就会说画的是大海,此时,教师可以用音乐的语言来解说画,师问:“这个同学画的大海是什么颜色的?”(蓝色)――是啊,蓝色非常的明亮,所以我们也可以用明亮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师又指着画问:“画上的海浪又是怎么样的?”(连绵不断、高低起伏的)――那么我们在表演的时候手臂的动作可以像海浪一样再柔美些。师最后小结:大海的胸怀就像我们这位男生画的一样,纯净而宽阔,让我们也放开胸怀尽情地唱起来、跳起来吧!此时的教室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正是教师对“尴尬”的正确把握与调控,才让教学在不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又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开辟了另一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