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制造业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两业联动的内涵。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属于产业联动的范畴,王佐(2009)认为两业联动是基于物流外包的一种协作境界,从而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等同于物流外包。然而,物流外包只是联动发展的一种形式,不是全部。李虹(2009)从产业联动的定义出发,把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看作是在产业关联的基础上,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间进行的协作活动,具体包括运输、仓储、配送、生产制造等环节中的合作发展。本文将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定义为双方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为共同战略目标,共同制定物流解决方案,这种因物流供需而建立的一种有计划的合作关系也可称作联盟。
2.两业联动的发展模式。郭淑娟(2010)依照两业合作的程度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合作模式分为一次性合作模式、短期合同合作模式、基于实务运作的合作模式、基于管理活动的合作模式以及物流战略联盟合作模式。王见喜(2010)认为制造企业往往为了集聚其核心竞争力而在其非核心业务方面与物流企业采取联动发展的物流运作方式,并将联动发展模式概括为四种:第一种是基于资源未整合的物流外包模式,第二种是基于资源整合的物流外包模式,第三种是基于3PL-HUB的物流外包模式,第四种是战略联盟模式。王浩天(2011)则进一步强调了在目前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物流外包对制造企业的重要性,并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分离物流资源、整合外包物流业务,部分外包、全部外包或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资组建专业物流公司以及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等联动发展模式开始出现。
3.关系嵌入的内涵。1944年,Polanyi在其《大变革》中首先提出了“嵌入性”这一概念,并强调经济作为一个制度过程,是嵌入在经济与非经济的体制中的,因此,将非经济因素包括在研究内是极其重要的。Granovette(r1985)在此基础上对“嵌入性”进一步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两种分析框架,由此将嵌入性的研究视角从社会、经济系统的宏观层面引申至产业和企业的中微观层面。其中关系嵌入是指某个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嵌入或缠结于他人互惠而形成的关系网络中,并受其影响和决定。Uzz(i1996)认为关系嵌入可以从信息共享、信任和共同解决问题三个维度去考虑,这是目前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一种划分方式。
4.关系嵌入的作用机理。关系嵌入对经济行为的作用机理可以从嵌入的知识获取效应和嵌入的治理效应这两个方面去考虑(黄中伟,2007)。一方面,由于隐性知识具有粘滞性、默会性和难以模仿性,如果没有基于信任、关系专用投资以及路径依赖基础上的嵌入关系,那么很难通过学习来获得隐性知识(Dhanaraj,2004)。另一方面,Uzzi(1996),Rowley,Behrens和Krackhard(t2000)认为,由强关系形成的嵌入在建立网络成员间行为规范、互惠意识、合作理念以及相关制度安排等方面都起着很大作用,并担当了网络成员行为治理的控制机制。
5.两业联动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即通过企业间的协同所产生的效果。Helena(1999)将协同效应概括为在复杂的大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所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了整个系统的整体效应和联合效应。企业战略层面的协同效应表现为在人力、设备、资金、知识、技能等资源相互协调配合,提高整体的运行效率及分担风险,从而获得协同效益并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Michael,et,2005)。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盟的协同效应包括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市场快速响应性、货物交接准时率、隐性知识的转移、物流成本的下降、管理灵活性增强、收益增加、分散或降低风险等。以往学者在特定的研究条件下将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划分为不同纬度,如Prahalad划分的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共生经济效应;FredWeston(1998)划分的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以及管理协同效应,这是目前引用较多的两种纬度划分方式。
二、关系嵌入对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持续合作的影响路径分析
1.关系嵌入与协同效应。我们所说的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盟是指在双方信息共享的条件下,为共同战略目标,共同制定物流解决方案,从而建立起的一种有计划的持久合作关系。然而,即使结成战略联盟关系也不可避免会有道德风险、机会主义风险等的产生,从而导致联盟组织的不稳定性。对于制造企业,一旦将物流外包后,企业的物流职能必然弱化,最终导致企业严重依赖物流服务商,从而加大了物流企业产生机会主义的可能性。而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在承担更多的业务后就可能意味着要进行一些专用性资产的投入,包括对专业人员的培训或购置一些专业化的物流设备,如此物流企业会担心一旦制造企业退出合作就会带来“套牢”风险。而通过彼此信任关系的制约,企业间会达成共识,共同遵守同一规则,从而使得联盟网络得以稳定运行。信任能有效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以及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由于彼此间强联系的建立,从而省去了大量的谈判和监督成本,并大大缩短了资源和信息的传递时间,从而能够针对市场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信息共享则可以有效降低因信息共享不充分带来的牛鞭效应(chen,et,2000),减少不确定行为,并对供需双方运营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协同效应产生的动因具有多重性与复杂性,Larson(1992)从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来分析协同产生的内在机制,并指出经济层面的协同通过密切的沟通、共享管理系统来协调彼此合作的业务;而社会层面的协同则主要通过道德义务和信任机制来推动企业间的合作。本文根据两业联动的特性将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合作的协同效应划分为经营协同效应和协同共生效应。经营协同效应主要指实现协同后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效率方面带来的变化及效率的提高所产生的效益。协同共生效应则指合作企业在共生系统中所产生的新的利益和能力,这些效益和能力是合作企业单独存在时无法达到的,如隐含知识的传递等。
2.关系嵌入、协同效应与持续合作。由两业联动发展的模式可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常常表现为由低阶段向高阶段发展。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合作任务的日益复杂,双方信息的及时、广泛沟通,彼此间的高度信任或一起面对并解决问题的决心等,这些因素能够使得企业之间业务的磨合和交流更加顺畅。比如现在制造企业已不仅仅满足于物流服务商提供的简单的物流作业活动,更需要物流企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而要完成这些个性化、定制化的物流服务,尤其需要彼此间的信任和信息的充分共享,从而促使信息、资源的不断扩散,并进而使双方的弱联结关系转化为强联结,从而促成合作的持续发展。此外,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建立持续合作意愿的最直接原因无非是得益于合作所带来的协同效应,具体包括成本的降低和利润的提高;获得专业化物流服务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减少或消除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促进组织间知识转移,获得比联盟以外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等。
三、结论
1.1制造业同机械制造工艺的关联
具相关调查显示,制造业涉及的内容很多,例如:电子、轻工、纺织、化工、机械、食品等。由实质来看,机械制造工艺不但作为制造业的基础,同时也是进行创新的过程,同时,机械制造工艺更是现今制造业的根本。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其一,在制造业中大量应用机械制造工艺有助于促进工艺及制造业的发展;其二,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与转变突出了制造业内先进的技术。因此,制造业同机械制造工艺之间是互相辅助、互相促进的关联,二者缺一不可。
1.2制造业同机械制造工艺的应用
对于制造业来讲,其规模较大,由其同机械制造工艺间的关联可以发现,在机械制造期间,不管是商品的研发还是设计,都需要基于现代设计的思想层面上。由本质上转变了以往设计方法、思想及模糊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制造设计。在以往的设计内容中,其类别主要包含:技术设计、方案设计及工艺设计,内容较为狭窄。现今,设计范围不断扩张,由商品的制造、计划、检验、维护、营销、回收等各个流程都体现着全面设计。
2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
2.1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定义
对于机械制造工艺来讲,其对民众的生活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需要先经过实验检测,保证其可靠性及安全性。利用分析、控制等方法确保商品的质量,并且深入开发商品的价值。很多机械制造方法想要更加完善的对商品进行精确评价,保证生产的可靠性,就创建了很多机械制造工艺评估系统。例如:故障的出现几率、工艺的安全性、平均维修故障的时间、工艺的稳定性、自我修正性等。对其创建了有关处理措施及选取原则。
2.2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建模
由于商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是在进行孔位特性加工期间出现的,因此,应先明确掌握影响商品可靠性的因素,从而确保商品的质量。所以,可以采用建模的方法进行操作。例如:Bayes的方法,利用相关专业人士的判定,保证机械制造工艺的质量,掌握各个孔位的特性。最终明确特性后,依据对关键孔位进行加工的时间、才可以创建机械制造工艺的模型,保证可靠性能。
2.3对影响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条件进行控制
一般来讲,决定商品可靠性程度的条件就是关键孔位特性的加工操作,其也是影响机械制造工艺的重要条件。加大对此类影响条件的分析及调控力度,才能够确保机械制造工艺的质量,全面发挥其真实功能。可以从模糊评估的方法入手,然后测量关键孔位的各自特性,获取参数,对其进行分析、观察,明确各个孔位特性所要进行的工序内容及流程,做好控制工作。最终通过多元统计的技术进行控制。假如想要降低机械制造期间出现故障、问题的几率,就需要全面考量工艺的事故发生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维护方法及预防措施,从而高效价降低在机械制造方面的成本投入,确保降低事故发生几率,提高企业经济收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2.4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对于机械制造工艺来讲,评定其可靠性的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其一,指标级评估;其二,系统级评估。在系统级评估中,能够评价出商品的全部性能,利用实验的方法检测出商品的质量及可靠性标准,进行换算,从而得出结果,评估机械制造工艺的水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估前需要精准的预测商品的可靠性。然而,在实际生产期间,因为受到经费、场地、时间等局限,经常不可避免的消耗大量商品进行实验,并且如果实验的时间较短,很容易出现错误信息,进而影响了商品的可靠性结果。因此,较为常用的评估方法就是威布尔分布法,依据相关商品关键孔位特性的实验,从而获取较为精准的信息,通过孔位的特性数据评估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能。
3机械制造工艺的特性
3.1机械制造工艺的关联特性
由机械制造工艺的技术方面来看,较为科学的工艺制造技术不但可以在制造期间予以体现,同时还可以反映在商品的设计销售过程中,将这些环节密切联系在一起,形成框架结构。唯有利用周密的调控,才可以形成良好的技术效益。如果期间发生一点小疏漏,都很可能对整体制造工艺造成影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各个环节的密切联系性,从而确保工艺顺利实施,增加企业资金收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2机械制造工艺的全球特性
在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处于全球化环境中,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工艺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今,机械制造工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类科学、先进的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对于制造企业来讲,想要保证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下得以生存,并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提高自身企业的机械制造工艺水平。
4总结
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不足。尽管安徽省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在日趋增大,但相比东部和沿海城市,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还不高。“十一五”以来,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增长缓慢。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装备制造业占比大幅下降,直到近两年才回升到38.8%(见图2)。二是创新能力不足。目前全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比较薄弱,缺乏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和物质技术手段,多数装备制造业仍停留在加工、模仿、组装水平上,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主要机械产品和大多数电子信息设备的核心技术依赖国外引进。产品更新周期长,影响市场的速度慢。虽然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或建立了技术研发机构,或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立了产学研依托关系,但自主创新的原创性技术仍然较少。三是高端装备发展不足。安徽省机械行业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严重不足的矛盾较突出。长期以来,为整机和成套设备配套的轴承、模具、弹簧、齿轮、液气密元件、紧固件、粉末冶金制品等基础件,风机、阀、泵等通用件,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仪器仪表等测控部件,产能严重过剩。但在新材料、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安徽省新型装备却显得明显不足。在高性能材料、精密制造工艺、先进设备及核心部件等方面,与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需要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
发展安徽装备制造业的对策与建议
1.加快技术创新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更是安徽省工业发展战略转型的转折期,装备制造业要依靠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才能赢得发展的先机。首先,要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组织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科技机构联合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对重大设备的引进,应联合制造企业,共同跟踪先进技术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其次,要改善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缺失的状况。安徽省产业共性技术比较薄弱,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还未根本改变、广大中小型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的情况下,要发挥政府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究能力建设。第三,要提高系统设计、系统集成技术能力。安徽省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系统集成技术能力薄弱,要着重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互动,以高校的先进技术带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技术能力。最后,要提升学科发展和产业技术发展的结合力。装备制造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多学科交叉和综合,装备科技研究者要多关注交叉学科和产业技术的发展态势,将交叉学科的新技术、新创造引入新装备、新系统,形成集成创新。以先进技术“武装”的装备制造业,抢占发展制高点,将会更好地发挥主导产业引领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力军”作用。
2.促进产业升级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未来必然成为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装备的智能化是当前公认的技术发展趋势。传统制造装备的升级,就是指向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基于安徽省现有的产业格局以及能源、原材料产业比重较大的特点,要以合蚌工程机械制造、两淮煤机制造、沿江船舶制造、芜湖节能装备制造、马鞍山冶金装备制造、蚌埠环保设备制造等六大装备制造基地为突破口,以大企业为主导,以智能制造设备为核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科技优势,全力打造公共安全设备、光伏产业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和机械手及机器人、模具设备、民用航空设备等六大新兴装备制造产业。
关键词:股利政策制造业现金股利
一、文献回顾
关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研究结论。国外比较流行的理论主要有“一鸟在手”理论、MM无关论和税差理论、顾客效应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以及成本理论等。国内关于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两类:一类是研究单个因素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论文百事通一是股权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如陈洪涛、黄国良(2005)以2001—2003年沪深两市的A股作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函数非线性回归两种方法,实证分析得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存在“U”型关系,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成反比,股本规模及股权相对集中度对现金股利没有影响。唐国正(2006)罚究得出股权二元结构下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产生再分配效应——流通股价值向非流通股转移,分配现金股利可能是大股东的掠夺行为。袁振兴、杨淑娥(2007)以沪市2001年至2004年进行过现金股利分配的58家公司的1241个现金股利分配事件为样本,研究发现股权高度集中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正相关;股权相对集中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权益性现金股利正相关,与收益性股利负相关。二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等因素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如朱云(2004)以1994年至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事件为样本,认为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能够增加现金股利支付率。姜秀珍(2004)以1999年至2000年沪深两市的公用事业、能源电力和路段隧道三类A股为研究样本,认为现金流不确定性时,理性的经理人会支付较低水平的股利。第二类是研究多种因素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朱明秀(2005)认为现金股利政策受公司盈利能力、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企业规模的显著影响。唐国琼、邹虹(2005)以2003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得出每股收益、货币资金、负债比例、企业流通股比例、企业规模、权益净利率对现金股利政策有显著影响。孙亚云(2006)的研究表明盈利能力、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率、股本规模成长性等对现金股利政策有影响。第一类研究仅考虑单一因素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不够全面,有失偏颇。第二类研究虽然同时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但较少关注特定行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制造业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数量较多、上市时间相对较长、现金股利政策相对稳定、信息披露质量较高,以其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因素较多,大致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的限制、大股东的分配偏好、税收因素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分析内部因素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1)资本结构。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受资本结构的制约。若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率过高,会使资本成本上升、资本结构失衡,发放现金股利会加剧财务状况恶化。因此一般情况下,负债比率高的公司更倾向于增加内部融资和权益资本,一般不派或少派现金红利。本文用资产负债率表示公司的资本结构。
假设1:现金股利分派率与资产负债率成负相关
(2)筹资能力。企业股利政策受其筹资能力的限制。公司为了生产经营的需要,可以将利润留存,少发甚至不发现金股利,也可以一方面发放现金股利,另一方面借款或发行新股筹资。对于那些规模小、快速成长的企业而言,由于其在二级市场上筹资比较困难,后一种方案并不可行。因此这些公司往往减少现金股利支付、尽量多留存利润。本文用股东权益的对数表示公司的筹资能力。
假设2:现金股利分派率与股东权益的对数成正相关
(3)盈利能力。企业股利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盈利能力。一般而言,企业的盈利越强,其股利支付率越高,因为盈利强的企业对保持较高的股利支付率更有信心。如果盈利低,一方面对未来资金的来源无法预测,另一方面也表明企业面临较高的经营和财务风险,外部资金的成本相对较高,企业只能留存利润以应付未来的资金需求。本文用每股收益表示公司的盈利能力。
假设3:现金股利分派率与每股收益成正相关
(4)股权结构。股利政策会受到现有股东对股权控制要求的影响。一些大公司试图通过股利政策来稳定其在长期经营中已形成的控制模式。为了避免新股东加入打破目前的控制格局,尽量发放较低的股利,以便从内部留利中获得所需资金。就许多中小型公司来说,如果现有股东无力购入公司新发行的股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将被稀释,现有股东会更倾向于采用债务融资或内部留利的筹资方式。我国上市公司以国有企业为主,国有股在上市公司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由于股权的集中,使得国有股股东在股权的平等性和股权利益的一致性方面均与其他股东存在较大差异。国有股的委托机制存在的问题使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容易落在董事会和经理人员手中,进而可能损害所有者的利益。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及其对股利政策的重要影响,股权结构也是形成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之一,控股股东存在通过现金股利转移上市公司资金的嫌疑。股利分配的决策取决于控股大股东的利益取向及配股的需要。本义采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表示公司的股权结构。
假设4:现金股利分派率与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
(5)资产的变现能力。企业股利的支付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其资产变现能力的限制。股利通常以现金形式支付,然而大量留存利润并不等同拥有支付股利的现金,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与其留存利润是相互独立的。如果企业资产变现能力较强,其现金来源充裕,则股利支付能力也会较强。有的企业虽然盈利能力很强,却因再投资或偿付到期债务而缺少可发放股利的现金,这就限制了企业现金股利的支付能力。本文用每殴经营现金流量表示公司的资产变现能力。
假设5:现金股利分派率与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成正相关
(6)投资需求。企业的股利政策应以其未来的投资需求为基础加以确认,如果公司有较多的投资机会,往往会采用低股利支付率,将较大比例的盈利留存以用于企业再投资。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高,其投资需求也较高,会扩大企业规模,那么将采取低股利政策。本文采用营业收人增长率表示公司的投资需求。
假设6:现金股利分派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负相关
(二)样本选择在2005年深沪上市的912家制造业公司中,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有354家,剔除2家信息披露不全的公司.最终获得352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数据处理采用EVIEWS3.1。
(三)变量定义因变量:现金股利分派率(PAY)。自变量:本文采用六个自变量,分别是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对数、每股收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营业收入增长率。具体的变量说明见(表1)。
(四)模型建立根据假设,本文构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PAY=+DR+SIZE+EPS+LARGE+CPS+zz+,其中,为待估参数,为随机变量。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在深沪2005年所有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发放现金股利公司有354家,占比38.7%,派现公司的比率不高。从(表2)
可以看出,样本公司股利支付率的平均值0.154,股利支付率较低;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0.449,最大值为0.856,最小值仅为0.047,说明样本公司资本结构较为合理,不存在很大的偿债风险;每股收益均值相对比较低,说明样本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待提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仍然占很高的比重,接近全部股份的半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这是造成大股东利用权利来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进而损害小股东利益的前提。完善治理结构,这样才能使得上市公司在机制上保证投资者尤其是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体现普通投资者的意愿;每股现金流最大值和最小值有很大差别,这与制造业的行业性质有关,不同规模企业的现金流差别很大,这也造成公司的各项投融资与股利政策的差别;营业收入增长率均值为0.230,在传统行业中此指标值偏高,最大和最小值差异很大。样本公司中每股收益为负数的有3家,每股现金流量为负数的公司有32家,分别占样本公司的0.85%和9.1%。这说明上市公司还是根据盈利能力来制定股利政策,基本上不会采取不理,说明上市公司没有存在大股东恶意套现的现象存在。
(二)相关性分析(表3)
反映自变量之间pearson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最大为0.515,均小于0.8(共线性中相关系数的经验值为0.8),初步判断,各自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三)回归分析用EVIEWS3.1软件进行回归,计算出各个变量的回归系数和显著程度,具体见(表4)。
通过多元回归,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从模型整体回归效果看,模型的可决系数为0.325,模型的回归效果较好,DW值接近2,反映自变量并没有自相关现象,F值为27.680,说明整体解释能力比较强。
(2)从资本结构来看,资产负债率与现金股利分派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负债率高的公司不易筹集资金,尤其是制造业,资产的规模与质量对公司的偿债能力有很大影响,所以公司倾向于内部融资,从而造成股利发放率低。这也证实了唐国琼与邹虹(2oo5)、孙亚云(2oo6)研究结论在我国制造业的适用性,假设1成立。(3)从筹资能力来看,股东权益的对数和现金股利分派率呈正相关关系,但显著性不大。这与我国国情基本符合。我国上市公司筹资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规模大的公司易于筹集资金,所以可以有较高的股利发放率。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壳资源稀缺现象表明上市公司本身即是一个很大的融资工具,公司的筹资门槛和筹资成本都较发达国家低,所以在考虑现金股利分配时并未考虑公司规模即筹资能力对其的影响。所以假设2不成立。(4)从盈利能力来看,每股收益与现金股利分配率呈显著正相关,即企业具有较高盈利能力时,倾向于高股利政策。优秀的业绩意味着有更多的利润可供分配,因此会相应提高公司现金股利的可能胜。本文关注的制造业,风险相对其他高新技术产业较小,盈利能力稳定但利润增长率相对较小,从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我国制造业司的盈利能力普遍低下,很小的盈利波动即会引起公司现金股利的变动,这也证实了朱云等(2004)提出的仅仅政策引导对于构建健康的股利政策还不够,还需要盈利能力支撑,当前的关键是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假设3成立。(5)从股权结构来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分派率呈负相关,与预期相反,且不显著。说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通过现金股利转移上市公司资金的动机不明显,从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2005年不存在高管恶意套现现象。相反,由于近年证券市场法制的不断完善,包括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要求等各种配股条件都相应提高,所以各公司必须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才能达到各种配股条件,大股东的掏空动机被遏制,现金股利分派率降低。这与唐国正等(2005)提出的股权二元结构下大股东的掠夺行为理论相违背,假设4不成立。(6)从变现能力来看,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与现金股利分配率呈正相关,但不显著。从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部分公司在负现金流的情况下还分配现金股利。公司的现金股利通常是以现金形式支付,但大量留存利润并不意味着拥有支付股利的现金,因为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与其留存利润是相互独立的。如果企业资产变现能力较强,其现金来源充裕,则其股利支付能力也会较强。也有企业虽然盈利能力很强,却因再投资或偿付到期债务而缺少可发放股利的现金,这就限制了企业现金股利的支付能力。我国制造业的具体情况是,现金股利分配率低下,且分配公司少,现金流均值不大,从历史数据来看,现金流波动不明显,这些都是我国的特殊情况,与市场风险是不符的。所以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殷利政策时并未考虑企业的现金流。姜秀珍(2004)的理论在这里并不适用。假设5不成立。(7)从投资需求来看,营业收入增长率与现金股利分配率呈正相关但不显著。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指标本身,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其他业务收入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和可操控性,所以指标值是否能正确反映企业的成长能力有待考察;二是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气氛很浓,大部分流通股股东只想赚取买卖差价,获取资本利得,并不现金股利的发放,所以企业制定现金股利政策时并未考虑外部投资者是否会看好企业的成长潜力。假设6不成立。
四、结论与建议
(1)计算机仿真计算在产品模型为中心的应用:在产品模型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对产品的静态及动态性能、可制造型、可装配性等情况进行分析。一个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需要考虑其实用功能、实际需求、产品外观、产品尺寸、产品的可制造型、产品的可批量生产性等方面的因素,计算机仿真技术很好的完成这些工作,在产品模型中发挥作用。
(2)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制造系统模型为中心的应用:制造业中的制造系统模型中包括了制造设备的高仿真智能运用。复杂制造系统的模拟等过程,计算机仿真系统在检测设备的运行能力、监控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开发过程模型为中心的应用:在这个分类中,计算机仿真技术主要是在产品设计和制造中起到作用。产品的制造过程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就是利用仿真技术将制造系统模型和产品模型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行多方位的模拟、全面的运算,以及全面的考虑生产批量、产品成本等问题,开发出合格并且满足需求的产品。
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一种高新的科学技术在制造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工业、军事、医疗等汗液都有应用,特别是在航空行业、国防行业等大规模、复杂的系统研发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制造行业中的应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节约经费、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在制造行业中,计算机仿真技术涵盖了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运行的全过程,已经成为了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计算机仿真技术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用户通过电脑屏幕进入一个三维世界,其可以为产品提供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环境,对物体进行交互操作,从而对质量和数量进行综合决策,这种可视化的解决策略可以对快速化及批量化生产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2]。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人机互动,对产品的性能和运行状况进行测试与监控,这种技术将计算机图文学、高仿真技术、计算机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了结合,这种技术对产品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进行支持,使用者通过操作可以检验产品的各个部件是否合格,检验产品的各个性能进的稳定性,检验产品功能的实用性。 计算机仿真技术中的虚拟制造技术将三维模型和虚拟仿真进行有有效的集成,从而可以对实际世界中的物体进行操作,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系统技术,是一种实现生产制造过程的应用技术[3]。虚拟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引入可以实现实际生产线或车间中少人力、物力、财力并在短时间内进行产品的设计验证[4],为产品的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制造业中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研究展望
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了企业的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为企业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包含生产源、工艺流程、管理等多种动态信息的分析方法。在传统的制造方法却无法对生产线进行快速化设计,无法进行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的生产,对于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引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现阶段应用比较广发的物流仿真软件有DEL-MIA/QUEST、EM-Plant等,这些软件都是面向对象的、图形化集成建模仿真软件,可以搭建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参数输入而获得系统的参数输出,对制造企业的实际生产具有很高的参考性。随着仿真软件在制造业中的需求的不断增大,计算机仿真技术会不断的发展,三维建模软件与物流仿真软件会得到更好的结合,并以快速、简单的建模建立、工艺仿真以及优化算法等一步一步的集成,这将是制造业中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方向。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