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数学优秀论文

初中数学优秀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数学优秀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数学优秀论文范文第1篇

“优秀教学能手”是陕西省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设立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教育工作是行为影响行为,生命润泽生命的过程。优秀教学能手,自然在该学科业务非常精湛,不仅是学科改革的引领者,更是学科改革的实践者。那么如何发挥这些优秀教学能手的作用,带动和引领辖区内的教师呢?本期让我们带你再一次走进教学能手的世界。

费红刚,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初中数学教师,陕西省第二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工作坊主持人,陕西省教学能手,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站长。先后在宝鸡市第一中学和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就职,自从工作以来,他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以他卓越的教学技艺,不懈的追求精神,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学校的师生。

家长们说:“把孩子交给他,咱放心。”

学生们说:“费老师,上课形式多样,特别贴近我们,是我们的朋友。”

同事们说:“他是我们大家公认的优秀教师。”

他自己说:“我爱我的这份职业,我爱我的每位学生。教书育人是我的本分。”

……

优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费红刚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工人,经常给他说“吃亏是福”“待人要真诚”……母亲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对母亲来说崭新的生命充满希望!

费红刚的小学和中学是在陕西省岐山县城度过的,在那里有他一生都要铭记的启蒙恩师,也有他一辈子不能忘记的谆谆教诲,甚至至今他还能想起帮助、教育过他的老师姓名。费红刚小的时候很调皮,没少挨老师的批评,老师经常评价他是很聪明也很调皮。

2003年本科还没有毕业的费红刚就与刚成立3个月的宝鸡市第一中学签订了就业意向书。在宝鸡第一中学开始了他10年的专业成长之路。2004年7月下旬刚到学校的他就参加了宝鸡市教育学院组织的“新课程新理念培训”。在这次岗前培训中他第一次接受了专业的、系统的理论学习,接着学校又选派了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汶改莲老师和雷震云老师手把手的教他备课、上课,到现在他还记得备的第一节课的教案足足写了7页。通过自己辛勤的付出,工作第一年的费红刚被评为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工作之余他还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数学竞赛,并获得“希望杯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

认真钻研让他荣获殊荣

在教学中,费红刚每学期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学科教学计划,并做到深入教材,认真备课,以学生为本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学习新的课堂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学生都比较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带班级数学成绩名列前茅。2013年5月获得宝鸡市教学能手,同年8月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还经常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名学生撰写的数学小论文均被推荐参评“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彭元铎在他的指导下,设计的运动会徽标被宝鸡市第一中学采纳。2009届1班孙骜同学中考数学成绩名列宝鸡市第一名。

在教学之余,他不断反思和总结,写了数篇教学论文,有的发表于“中学生学习报”教研版,有的参加省市级优秀论文评选并获奖。撰写的《角的度量与表示》论文荣获宝鸡市基础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撰写的《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论文荣获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陕西省义务教育段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子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年8月,撰写的《优化导学设计 构建高效课堂》荣获宝鸡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8月,撰写的《数学课堂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荣获陕西省教育学会二等奖。2013年9月,撰写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2)》荣获陕西省第五届优秀教学设计三等奖。2014年12月,参加省级课题《初中数学课堂练习分层教学的研究》顺利结题。2015年1月,主持的省级课题《大班额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顺利结题。2014年8月,参加陕西卫视主办的“超级老师”的录制,2015年2月26日播出了所讲授的内容另类讲解“黄金分割”让在场评委以及家长眼前一亮,深受好评。

班主任工作让他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费红刚从上班的第一年就担任班主任工作,一直在坚持向书本学和向同事学,并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形成了自己班级的管理特色:“三坚持”。坚持“爱”字当头。视学生如亲子,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尽心尽力地帮助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时间不长学生就亲切的叫他“费爸”。坚持民主管理。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当班干部,然后让学生监督、评选出大家最信任的班干部;班会课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的精神,开展自我教育;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每个时段都有人管理班级,班级的每件事都有人管,可谓是“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坚持打造班级文化。充分调动学生自己选班歌、写“班级宣言”、征集“班级口号”、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学生自己的“凡人名言”等等一系列措施,创建了班级文化,促进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潜移默化地洗涤了学生的心灵。

“三重视”。重视班会和团会的组织召开,重视理想教育和感恩教育,重视德育量化管理制度的创新。并做到“三勤”即眼勤、口勤、腿勤;“三抓”抓细节、抓习惯、抓品德;2011-2012学年度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

学生家长郑景元的妈妈是这样评价费红刚老师的:“他课上幽默轻快,给孩子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孩子积极踊跃兴奋的学习热情,同时他也静默地发现着每个孩子的支点,课后他会找合适的机会用力撬起这个支点,使孩子们有了力量,热情洋溢地奋发学习数学,这是我从我孩子这里感受到的。费老师是一位用心教学的好老师,也是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感谢费老师!”李欣翊妈妈说:“费老师是孩子喜欢,家长喜爱又放心的好老师。处处给孩子传递着老师不抛弃每一个孩子的正能量。”梁梓纯妈妈说:“费老师走到哪里都是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2015届9班王h童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在课堂上,我才逐渐感觉到了在这个平凡的数学老师身上所蕴含的不凡魅力――幽默的语言、渊博的学识,几乎可以称作‘神奇’的解题思路,让我越来越对数学的课堂产生了好感……”“看了我的试卷,他耐心地帮我分析了每一错误的原因……每次考试下来,我必定会找他,整个过程我都手捏一把冷汗,而他,却始终面带微笑,不时地看看我,他那深邃眼睛里所闪烁着的除了智慧,还有关爱……”

工作站立足课堂教学引领教师成长

2013年12月6日,费红刚工作站正式成立。工作站以课题为抓手,吸纳了七名成员,三名省级教学能手:雷震云、马小卫、车芳文,一名市级教学能手:邓向龙(现为省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一名市级教学新秀:杨峰,还有两名年轻教师:赵欣、吕庆兰。为了积极落实工作站在校本研修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成长,自2013年12月24日起,至2014年5月28日,费红刚组织本站成员或其他教师共进行了多次课堂教学听评课活动。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参与听评课教师感受很深、收获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教师成长。

2014年5月9日,费红刚组织工作站成员前往宝鸡市长岭中学进行听评课活动,这次外出听评课活动是在总结前几次听评课活动基础上大胆迈出的第一步“走出去”,下一步是“请进来”。在听取了长岭中学老师精心准备的公开课,费红刚和工作站成员也受到巨大的启发和课堂教学方面的收获。听课后,在场听课老师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评课,在评课过程中,两校老师都有相当精彩的表现,有专业思想、有知识深度的各抒己见让这次普通的听评课活动顿时异彩纷呈。给工作站的活动增添了新的气象,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14年4月3日,参加了宝鸡市中小学“高效课堂・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有效地发挥了引领辐射的作用。

费红刚认为培养教师专业成长是工作站的神圣使命之一,为了促进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所在工作站的教师年轻教师居多,培养带动年轻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就成为了一项主要任务。除了以听评课为促进方式外,费红刚经常进行专业素养的学习,购买了许多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为站内成员提供业务成长的“专业营养”;不定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交流活动,谈体会、悟心得、思教改;鼓励站内成员勤动笔、多反思,在扎实落实好每天的教学反思之余,多记录教育教学方面的点滴感悟,形成有价值的论文。

承担课题,探索高效教学模式

课题研究是充分发挥工作站对教研工作积极探索的重要方面,也是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费红刚重视以实际教学为根据所产生的教学问题、教学感悟,善于总结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形成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乐于提炼在平常使用和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在研究中破解实际困难、在研究中不断提升自己、在研究中引领身边教师成长。

2013年12月,所在学校开展了校本小课题申报,他积极主动地申报了《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同年,在宝鸡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小课题2014年度个人申报中,他积极申报填写了宝鸡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小课题个人申报书。

初中数学优秀论文范文第2篇

一、初中数学学业质量总体情况

两次测试均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考虑了地区(城市、县镇、农村)、地域(苏中、苏南和苏北)、学校类型(公办、民办)三类分层特征。2008年从全省抽取了769所中学的92002名九年级学生参加八年级数学测试,2010年从全省抽取了754所中学的101524名九年级学生参加八年级数学测试。测试的学生数约为15%,因此,测试的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反映了全省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业质量状况。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内涵不仅包括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而且还包括时展所要求的中小学生所必备的搜集处理信息、自主获取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所以,测试内容在紧紧围绕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的基础上,特别突出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本次初中数学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知识技能”、“理解概念”、“运用规则”、“解决问题”等四个层面。

测试同时使用学生、教师和校长问卷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学生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校环境、学习压力、师生关系、学习动机、自信心、学习方法等。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如学历、任职经历、职称,教师教学方法,教师对学校教学管理的评价,教学观念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校长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校长及学校基本情况、校长教学领导力、办学自、国家课程开设情况和对教师的专业支持等。

根据两次测试的数据,全省初中学生数学学业质量的总体情况如下:

1.学生数学学业水平总体达标

测试结果显示,全省八年级学生基本完成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数学学习任务,数学学科学业水平总体上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与2008年相比,2010年的总体合格率上升了4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表1。

2.不同群体学生数学学业水平存在一定差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城市、县镇和农村的学校之间,不同性别学生间学业水平目前已经较为均衡,并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区域学校之间,不同办学模式和条件的学校之间学生的学业水平还存在明显差异,苏中地区学生的学业水平明显高于全省水平,苏北地区学生的学业水平明显低于全省水平,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学生在D水平上的人数比例分为5%、3%和6%;民办学校的学生学业水平明显高于公办学校,公办和民办学生在D水平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为6%和1%。具体情况见图1。

3.全体学生在各内容领域上的表现不一

八年级学生在数学学科各个内容领域的总体学业成绩均达到合格标准。其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的达A率较高,达D率较低,而“统计与概率”的达A率较低,达D率较高。说明学生在“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学业水平情况略高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具体数据见图2。

4.全体学生在不同能力维度上呈现不同水

从八年级学生在数学各能力维度上各水平的人数比例(见图3)不难看出,我省学生学业水平在不同能力维度上还存在一些差异,以2010年的测试为例,在“知识技能”、“理解概念”、“运用规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维度上,合格率分别是96%、93%、91%和88%,同时,优秀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在不同能力维度上,由于各个能力维度的难度呈递增态势,学生的合格率呈现递减的态势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但如何通过我们的教学,减小这样的差距,是我们值得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二、初中数学学业质量提升取得的主要成绩

测试反映出江苏省初中数学学业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学校差距在缩小,不同内容领域的教学质量在提高,对不同能力维度的能力要求也有所突破。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城乡学校差距缩小,教学水平日趋均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过程中,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得以推进,城乡教学水平的差距得以缩小。

从数学学科的测试数据显示,2008年到2010年,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2008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的学业水平良好率分别是70%、71%、65%,到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的学业水平良好率分别达到75%、76%、72%。2008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的学业水平不合格率分别是8%、8%、10%,到201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的学业水平不合格率均为5%。

在《规划纲要》的引领下,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标准日益提高,农村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以改进,尤其是近几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也从多途径多渠道大面积展开。为了帮助广大初中数学教师不断提高对新课程的理解、把握,切实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水平,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与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编写组、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500多场,100余名学科专家先后参与授课,接受培训的初中数学教师约有10万人次。另外老师们还可以通过区县教研活动,城区和郊县的对流活动,网络培训课程等方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农村学校得以快速发展。

2008年,省教育厅组织了全省初中数学特级教师、名教师,选取了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录制了“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教学光盘共计116课时,连同光盘的播放设备免费发放到苏北、苏中的农村学校,并借助“校校通工程”及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学科教学网站,将其推广到全省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有效地提升了江苏全省初中数学的总体教学质量,促进了苏南苏北、城市乡村中小学的均衡发展。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编写组于2005年建立了“凤凰数学网”(省略,教材的专业网站),网站的建立为一线教师、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一个大信息量的数学教学互动平台,各年级的备课室为教师日常的教学提供了在线共研的平台。同时,在“凤凰数学网”上传了大量的优秀论文、优秀教学案例、多媒体课件等,供广大一线教师免费下载使用。另外,网站还提供了一批学科专家的讲座视频和优秀课视频,供教师们学习提高。网站自2005年建成以来,规模及影响逐步扩大,现已拥有网站注册用户6万余人,总IP访问量达620多万次。

省教研室以课题为抓手,引导教师在参与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专业水平。基于省级教学研究重点课题“深化初中数学改革的行动研究”的《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设计与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和《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研究和开发》等科研专著的出版,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实验基地学校的推进……这些措施的跟进有力地加大了教师培训的力度和广度。

(二)“空间与图形”教学日趋成熟,学业水平优势明显

从两次测试结果来看,“空间与图形”领域学生的学业水平良好率分别为69%和75%,略高于“数与代数”领域的良好率,明显高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良好率。这一结果反映出我省自课改以来,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不断改进,从测试中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一组问卷来看,对于“空间与图形”中,“图形的变换”这一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学习感受到图形变换在生活中普遍存在,觉得图形变换很有意思,大部分教师也和学生的感受一样,教师和学生感受的一致性也说明了“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方式的改进,这种改进有效地改进了我省“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合情推理。新的数学课程增加了空间几何、几何变换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步改变了过去单纯注重传统的演绎推理,调整为注重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并重,普遍能结合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地采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数学方法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

2.加强过程体验。实施教学时,教师注重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背景(知识产生的本源),适当再现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重视学生认知的冲突,充分展开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注重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而且有利于达成《课标》所提出的“过程性目标”。

3.强调动手实践。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教学时,教师较多地采用“学生‘做’――在‘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通过“做”获得感受的基础上,揭示具体“事例”的数学本质,然后再明晰有关知识。

(三)“知识技能”教学效果显著,学业水平提高明显

2008年和2010年两次测试结果显示,我省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合格率从92%上升到96%。我省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进步,反映了教师对于知识技能的重视,同时,在教学中对于传统的知识技能的教学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主动创设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情境。这是高效益地获取数学知识的强有力手段,这种手段广泛地应用在新课引入、概念教学、解

题教学、复习教学等各种课型之中。让学生在亲历活动的过程中,激活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认知结构,有效促进知识的生根和生长。

第二,在课堂中给数学学习困难生更多的关注。他们虽常常比一般同学掌握知识慢些,其内在的学习转化为外显行为的条件要求高些,但他们头脑中同样或多或少有知识的发生,有合理的东西值得教师去珍惜。教师转换了自身的角色,给这类学生更多的关注,也让这部分学生得以发展。

第三,在课堂中重视“讲”的同时,也重视“练”。数学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除了个体对学习对象的独立思考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外,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通过练习。练习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对象和理解之间的粘合剂,是两者之间沟通的必不可少的中介。随着“讲学稿”、“导学案”等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教师越来越重视“精练”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层面上的提升。

三、初中数学学业质量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测试反映出江苏省初中数学学业质量稳步提升,同时反映了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不同内容领域不够均衡、不同能力维度能力有待突破等问题。

(一)强化课程意识,缩小不同区域学校之间的差距

从两次测试的数据可以看出,不同区域学生之间学业水平还是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2008年苏南、苏中、苏北学业水平的优秀率分别是43%、53%、33%,2010年苏南、苏中、苏北学业水平的优秀率分别是44%、52%、31%,2008年苏南、苏中、苏北学业水平的合格率分别是92%、94%、88%,2010年苏南、苏中、苏北学业水平的合格率分别是96%、97%、94%。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造成苏南、苏中、苏北的教育差距大的因素很多:

一方面,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苏北中小学的生均固定资产总值、生均专用设备等投入明显低于苏南的中小学,造成了两地学校硬件之间的差别。例如,必要的数学教学资源配备不足,必要的现代教学技术设备配套不全,大班额的教学不利于数学探究活动的展开及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与指导等。

另一方面,由于经费的投入不够,教师的待遇较苏中苏南差,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资源流向了苏中苏南地区,缺少优秀的教学群体也是造成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苏北地区教师培训的相对滞后,教师的课程理解与课程实施水平相对较低,也造成了苏北数学教学水平的滞后。

改变当前我省初中数学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除了政府需要加大苏北地区的教育投入、均衡区域的教师配置外,从教育内部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数学课程意识,从改变数学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入手。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开始改变,但我省各地实施过程中差异较大。要充分利用教材“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及教材提供的数学活动和课题学习等平台,让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让学生多经历、体验、探索,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向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多样化方向发展。

(二)落实课程要求,重视“概率与统计”的教学

统计和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学习领域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体现的现实性把书本数学与生活数学有机地联系到一起。然而,作为新课程新增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新的挑战,从两次测试的结果来看,对于这一领域的学业水平还存在明显欠缺。具体数据见图4。

2008年,“统计与概率”学业水平的优良率为59%,不合格率为19%,2010年“统计与概率”学业水平的优良率为66%,不合格率为12%,这些数据都明显差于其它两个领域,再看小学三年级的学业水平测试,结果一样,“统计与概率”学业水平的数据也明显差于其它两个领域。

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除了“统计和概率”这

个内容的的实践性强,应用性强以外,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例如,2009年在组织的一次全省命题骨干教师命题技术培训活动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现场定向命题工作。其中第一组的第一道题是“命制一个小题(选择或填空),考查学生对概率基本概念的理解,难度0.9”,以此了解教师对“概率概念”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几乎所有学员提供了如下的一类试题:

(1)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10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白球3个,黄球3个,红球4个,小明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

(2)教室里有三个电风扇A、B、C,分别由三个外形相同的开关控制。任意打开一个开关,正好打开A电风扇的概率是――――――;任意打开两个开关,正好打开A、B两个电风扇的概率是――――――。

(3)从-1,0,1这3个数据中任选1个数作为点P的横坐标,再从余下的数据中任选1个作为点P的纵坐标,则点P位于第四象限的概率是 ――――――。

显然,上述的三个问题都出了问题,将“求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完全替代了“概率概念”的理解。不难想象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概率概念”的教学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了,学生出现“中奖概率是1/1000,那么买1000张必有1张获奖”这样的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也就不怪了。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例1 某地区有10所高中,30所初中,要了解该地区的中学生视力情况,下列哪种抽样方式获得的数据最能够反映该地区的中学生视力情况( )。

A.从该地区40所中学随机选取1000名学生

B.从该地区的一所高中和一所初中各挑一个

年级的学生

C.从该地区随机挑一所中学的学生

D.从该地区的30所初中随机抽出500名学

此题的平均得分率是70.9%,选择A、B、C、D的人数百分比分别是70.9%、14.1%、2.6%、12.3%,说明学生对随机现象理解不深,随机现象的特点不仅仅是概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统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课程的准确把握,是提高“统计和概率”教学水平的基础。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教师首先要理解统计内容的本身,它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这几个步骤,主要是学习如何作统计分析,因为它们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缺少或忽视任何一步,都会影响整个研究的结果。统计分析可分为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两部分。统计描述是用统计图表、统计指标描述资料的数量特征和分布规律,统计推断是用样本信息来推论总体特征。其次,教师要理解统计是极具应用价值的学科,其价值在于认识社会现象的特征和规律,以及为这类决策提供依据。立足于这样的整体意识,才能站在一定高度,整体把握课程的内容,使学生对这一内容有一个较为整体、全面的认识,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明确课程目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知识与技能的能级要求上,从数据可以看出,我省的教学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就“解决问题”的能级要求上,我省的教学水平却停滞不前,学生达到的要求也不够。2008年和2010年,我省全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级要求上的良好率是56%和60%,不合格率分别是13%和12%,明显低于其他几个能级要求。

“解决问题”要求学生获取给定问题情境中的有关数学信息;分析情境中的数学关系,构建数学模型;综合必要的知识、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对得到的结果进行讨论、评价并做适当的推广。以下例来说明。

例2 某水库蓄水量y(万立方米)与时间x(天)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干旱后开始降雨,经过2天水库的蓄水量就增加到了600万立方米,水库蓄水量达到1000万立方米就应开闸放水,若连续降雨且水库蓄水量的增加速度不变,请预测,从第40天开始,连续降雨几天应开闸放水。

本题属于“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平均得分率是63.8%。题目并不繁难,但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读懂一次函数图像,并根据变化规律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需要教师长期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培养才能得以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中是否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独立思考、探索问题、合作交流,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例来说,教师在一个概念的教学中,首先对概念的理解应当从表面到本质――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定义、名称、例子、属性等),把握概念的深层结构,这是对概念的核心、精髓的理解与把握的过程。从抽象到具体――对概念不同表现形式的具体把握,对抽象概念的生动形象的描述,解读概念的关键词,把握概念的细节,掌握更多概念丰富、典型、精彩的例子。从孤立到系统――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联系的认识,通过对概念间的关系的考察,从概念的联系中把握概念的核心所在,这是在概念系统中认识概念,结果是概念得到充分的整合,概念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将概念组织成具有层次性、立体型的结构体系。在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化的过程,从而抓住函数的本质:运动变化的思想。如此实施的函数教学,定会提高学生在利用函数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

针对测试中反映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缺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积累,缺乏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为了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让教师明确课程目标,并且会具体准确地描述课程目标,才能真正改变课堂教学,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关注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采用多样性教学方法,除了教师的引导以外,综合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和培养合作习惯与交流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初中数学优秀论文范文第3篇

以身作则,“躬耕教坛书篇章,奉献爱心培英才”

1996年7月,汪英毕业被分配到陇西三中参加工作,2012年9月随陇西三中整体搬迁至现巩昌中学任教。

“一个数学老师,应该也是一个好演员,一举手一投足,全身都是戏。”一堂好课,也应该是教师全部素养在某个特定课堂情境中的自然挥洒,正如汪英所说的那样:好课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汪英说道。

为了上好一堂数学研究课,汪英常常把课堂教学中要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写下来,有时还对着镜子排练教案,甚至掐着秒表计算时间,哪一个环节用几分钟。有时甚至幻想,当他讲完课堂结束语的最后一个字,下课铃声正好响起。

在课上,当学生们回答问题时,汪英是那样专注地注视着学生们,那期待的目光、那微笑的神情、那轻轻的颔首、那微张的嘴巴,给了学生们表达的信心与勇气。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真的就融在了这静静的等待之中。

在汪英看来,不同时期有着不同时期的好课标准。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好课”,放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来看,不一定还是好课;传统意义上的“好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后如果不与时俱进,就要被历史淘汰。因此,在“教材”二字上,汪英花费的时间、心力最多。坚持做到“三读”,即读教材、读学生、读教学设计。

在读教材这一环节,他要求自己要做到深刻解读教材,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对教材内容进行深挖细掘、理解透彻。这让他的课程体现出真实、扎实、朴实与充实。

对于读学生,汪英认为要深刻解读学生,教学过程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做到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层次清楚才能达到理想教育的要求。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扬长”的教育。像吕型伟老先生说的“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或者说,从某种意义上,理想的教育也是一种无痕的教育。数学无痕教育则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学习,在不露痕迹中理解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技能,在春风化雨中提升思想。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说要求学生做到的,他身先力行,自己一定先做到。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多研究自己,少埋怨别人,从不因小事而请假,从不因小利而忘义。这一切的一切,学生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正是因为他乐于和学生们交朋友,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能为学生们排忧解难,所以,学生们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都愿意听他的话。所带班级团结一心,努力向上,20载春秋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他所教学生70%考入陇西一中,据不完全统计,50%考入全国重点大学,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好评。

汪英用自己的青春岁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同时,用自己的辛勤汗水赢得了同事的敬重和学生的爱戴,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肯定。在近年的年度考核中,曾多次名列同级第一名,取得了多次“优秀”的好成绩,多次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

2008年、2011年,他辅导的学生周杰、齐云、安鹏宇三人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荣获全国三等奖;2008年12月,他撰写的教学案例《两个优质课案例的对比研究与反思》在甘肃省首届教学案例设计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以人为本,“笔墨纸砚度生涯,呕心沥血育才华”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汪英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苦心奋战了20年,用心血、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曲令人振奋的强者之歌。

从担任班主任开始,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有针对性、实效性、启发性,汪英订阅了班主任专业杂志《班主任之友》,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有关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学、心理学文章,针对社会、家庭及个人交往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对比分析中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用于指导工作实践。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汪英力求做到多鼓励、多帮助、多指导,少批评,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他尊重和满足学生合理的选择和需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他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他以自己真诚的爱心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心里装着学生,以慈父般的爱滋润学生。

班级管理中,汪英大胆推行班级自主化管理模式,推行分组管理,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选举班干部,自己讨论制订班规,轮流做班干部,轮流做值日总结;定期让学生写随笔,让学生把自己对学习、生活、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的认识和感受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定期召开系列化主题班会,对班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在辩论与交流中不断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同时,结合班级实情,总结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 “星级”量化积分德育考核标准,严格填写,张榜公布,有奖有罚,优劣分明,并如实登记在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记录中,并有计划分阶段及时发喜报通报给学生家长,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使班级管理形成了家校“双管齐下”的合力。

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汪英激励他们继续上进;对于后进生,他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缺课的学生,他则及时为他们补习功课;对犯错的学生,他耐心细致地教育;对家庭困难的学生,他“雪中送炭”,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汪英用执着的爱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他既注重先进典型,也注重后进生转化,这种因材施教的个性化管理和教育方法,让每个学生充满了自信并扬起了上进的风帆。

“我已担任了20年班主任工作。20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这些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更是冷冰冰的微信群、QQ群所无可替代的。”谈起自己的带班经验,汪英如此说道。

汪英家访的对象是全班每一位学生,一般按学生住址划分片区,利用业余时间按划片区域性家访。“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充分细致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真实学情,积极去找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家长、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只有这样,学生和家长才会真正‘亲其师,信其道’。”汪英说道。

1999年9月5日,七年级新生怀着对中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蹦蹦跳跳踏进了校门,可是魏武霞同学却未报到!汪英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骑上自行车去她家里了解情况,原来魏武霞父母因故过早去世,她与哥哥、弟弟、奶奶相依为命,不要说上学读书,就是温饱生活也难以维持。

一个失去双亲的特困生,面临辍学的危机,面对无依无靠的学生,汪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当即买来一袋优等面粉送到她家中解决断炊困境,并及时召开主题班会,向全班学生说明了魏武霞同学家的实际情况。同学们也被她家的家庭困境和她求学的艰苦深深打动了,在汪英的号召下,在班干部的带领下,全班学生自发地开展“让魏武霞同学留在同学中间”的献爱心活动。

同学们默默地你几斤面、他几斤米,你捐几角零花钱,她捐几块压岁钱――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全班师生共捐助面粉、大米464斤,184元钱;校长还特意资助了她一套校服,解决了她短时内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活动结束后,汪英还利用有利时机,在班内召开“珍惜条件,发奋学习”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感而发,有的同学发自内心地说:“看了魏武霞同学的家庭,我很惭愧,自己平时胡乱花钱,而不努力学习,以后,我要刻苦学习,把以前的损失捡回来。”张丽娜同学在周记中写到:“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全班同学去了魏武霞家,当走进她家一看,我惊呆了,她家只有一间房子――全家人共同的唯一的房子,七十多岁的老奶奶,生病在床,打着吊滴,魏武霞在炕边给奶奶喂药。魏武霞同学在这样的条件下还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上学,刻苦学习。经过这次去她家,我的感受很深,因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而魏武霞同学却没有,她还要侍侯生病在床的老奶奶,还要做家里的全部家务活,今天感受颇深,和她比较,我才知道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决心要珍惜自己的学习条件,好好学习。”

接受过汪英帮助的学生不止这一人。王春艳,家住陇西县机修厂后王家坪社,距学校10多公里。因家里人多地少,父亲长年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几个弟妹相继辍学在家,王春艳家距校路远,同路的同学都骑自行车上学,可她因无钱买自行车而独自一人步行通校,经常迟到早走,中午也不能回家吃饭,早晚通途很不安全,长此下去,严重影响了学习,致使她从全班十几名退到28名,她多次想停学打工。

针对这种情况,汪英及时召开主题班会,向全班学生汇报了王春艳的实际情况和资助她买自行车的想法,并在班会上带头捐助200元。第二天,有个学生家长主动捐助300元,不久,一辆轻便黑马牌自行车交给了王春艳,切实解决了她往返校通途的困难。如今,王春艳中午能回家吃饭了,学习成绩也有所进步,一名留守儿童又一次被留住了。

类似这样的活动,汪英在业余时间开展了很多,在这些活动的影响推动下,汪英所带的班级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团结互助之情蔚然成风,班级真正成了学生成长的第二个“家”。

2014年,汪英所带的班参加全县中考,54人中,52人升入普通高中,并且班级升学率、合格率等名列全县第一名,全校第一名。汪英本人也被学校评为全县优秀班主任。几个教师见他已经晋升了高级职称,荣誉又比较多,要求这个荣誉给他们让出来,汪英也觉得大家并不容易,同意让出这个先进,但尹校长坚决不同意,他说:“这个荣誉是对你努力工作的肯定,谁也不能让。”

在课堂上他是学生的良师,在课堂外他是学生的益友。早操、课间操、班会、课外活动,都是他用来培养学生良好身心素质的好机会。他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个性才能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在课外活动中,他以全员参与、特长展示、鼓励创新为导向,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良好的习惯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班级管理中,由于他坚持以人为本,方法灵活多样,富有鲜明个性和科学力度,所带过的班级,班班都充满生机和活力,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比、学、赶、帮、超的喜人局面。良好的班风培育了合格的人才,为全校班主任做出了典范,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汪英所带班级先后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班集体”,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陇西县“优秀班主任”。

投身课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坚持学习,探索创新,是汪英20年教坛生涯留下的最深足迹。

“汪英老师的数学课,思路新,方法活,学生兴趣浓。听他的课,真是一种艺术享受。”凡听过他数学课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这与汪英处处追求创新不无关系。

有了思想的高度,不一定能够走得远,一定要有行动的高度配合,才能一路走远。在教学实践中,汪英不断反思自己的数学课堂,面对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他不甘落后,积极转变教育思想,努力掌握课改新理念,大胆尝试课改新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所上的每一课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一堂好课,不应追求讲授技巧的滴水不漏、教学环节的天衣无缝、细枝末节上的精雕细刻,而应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用结合,着眼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汪英说道。

多年来,汪英以其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一心扑在工作上,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善于钻研,形成了务实严谨、精益求精的教学风格。他注重研究教材,对新教材更是研究有加,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施教,力求使每一堂课都收到良好效果。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

在数学课教学中,他认真钻研教材,大胆探索,求异创新,因材施教,追求主题化、个性化教学风格。根据教育形势发展和新课改要求,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设计导学案。教学中坚持主体探索与教师引导相结合,他创设的“读、议、导、练、讲”五字课堂教学模式,在定西市中学数学教学研讨会上做了新课改专题经验交流,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此后由市教育局牵头,在全市各中学得以交流、推广。其坚持语言的规范性和通俗性相结合,讲解清楚,论证严密,启发得当,方法灵活。坚持把面向全体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把传授知识和训练思维相结合,把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在充满活力与和谐气氛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磨擦出智慧的火花。

汪英所带班级的中考成绩多次在全县名列前茅,一直超全县一类区平均线。由于他本人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学校教育工作先进者和优秀班主任,先后两次被评为陇西县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010年被评为定西市第五届中小学幼儿园“青年教学能手”;他本人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2013年被评为定西市第八批市管拔尖人才;2014年被评为陇西县首届县管拔尖人才、陇西县优秀班主任;2014年12月,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2013年甘肃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2015年11月,又被评为甘肃省中小学第三届“陇原名师”。

潜心教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推进,教育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这也对教师师德修养和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汪英说道。

刚毅执着的汪英,一到工作岗位,就像一匹劲牛,如痴如醉,在陇西这片教育沃土艰苦地耕耘;为了教育的梦想,甘心付出,每周周末都在家里上网学习外省的名师授课思路及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刻苦探索,潜心研究,2007年11月,在甘肃省高考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上他交流的论文《校内数学测试命题工作研究》被甘肃省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数学教学研究》编辑部评为甘肃省优秀论文二等奖,从此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他一发不可收。

汪英的梦想,一个接着一个,成功的希望和失败的威胁同在。有人称赞汪英是敢想敢干,但也有人嘲讽他是“异想天开”。然而,这都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我有一个期待和梦想,就是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实践,摸索一条教师继续教育的新路,为广大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范式。”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对兼职工作,汪英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身体力行。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他兼任学校数学教研组长,并担任陇西县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推进组成员和陇西县教研室兼职教研员。他始终坚持以“教研促教学”,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教研任务,用自己的热情帮助同事,协调全校数学教师间的关系。

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汪英奋飞的一对翅膀。他为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默默地奉献,在教学上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带领青年教师积极钻研业务,大胆进行教学科研,笔耕不辍,撰写教学研究案例和教育教学论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在兼职工作中,他致力于学校教研工作的改革,建立学校教研工作新格局,提出了学校教研工作新思路:一是提出了“讲、议、评”――“议、讲、评”三环节跟踪对比改进教学法,亲自参与督促,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每学期,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开展全校性组内公开对比跟踪课教学10多节,召开系列化主题议题、评课会议10多次,大长了学校的教研之风,增加了教学中的科研含量,提高了教学质量;二是为了进一步扭转教风,他明确提出召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主题研讨会,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定期召开,组织教师结合新课程改革,从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习惯、转变教学情境、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等方面加强对新教材、新教法、新学法的研究,由于他以身作则,引导组员共同探讨,集思广益,形成统一认识,从而大大地调动了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三是推行“学科教研日”主题活动,通过设立微小课题、定向研究、出外学习、引进交流、骨干培训、典型辐射和组织学科竞赛、组建课题小组等形式,大力开展“主题化”的教学研究工作,树立了向课改要质量、向教研要质量、向服务要质量的意识,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在陇西县教育局组织的优质课竞赛中,数学组有4名教师荣获定西市优质课二、三等奖,16名教师获县优质课奖。

同时,他结合实际,总结经验,以研促教,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数学专业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9篇,其中教学案例《构建高效活泼的数学课堂教学形态》被省教科所评为甘肃省教学案例一等奖,被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汇编成《甘肃省优秀教学案例设计(理科版)》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公开发行,并作为甘肃省教科所新课改教师培训教材;教学课件《有理数的除法》被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甘肃省首届课件大赛一等奖,并由甘肃飞天音像出版社以《甘肃省优秀多媒体课件1000例》为题出版为DVD光盘,在全国公开发行;系列论文《构建高效活泼的数学课堂教学形态》在2011年甘肃省第八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比中,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7月,申报的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时代校本数学试题资源的创建与开发应用》已被甘肃省规划办批准为甘肃省201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目前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正准备实施鉴定。

在汪英的带动下,学校教研工作蔚然成风。近年来,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用自己的满腔热忱“传、帮、带”青年教师,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育教学骨干。

初中数学优秀论文范文第4篇

 A、指导思想   

以省市基教会精神为指针,以"研究、指导、服务"为基本职责,以"将欲立人,先求立师"为突破口,以新课程的实施和寄宿制班的开班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发展"优质教育"这个中心,努力构建"自主、宽松、协作、竞争"的工作氛围,夯实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使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化组合,使我校教师的师德形象和业务能力上一新台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创辉煌。   

B、主要工作   

一、以法治教,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时,不乱订乱发资料,做到一书一辅。   

2、深入学习,认真钻研,将课程改革落实于行动中。要深入学习和钻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切实增强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和任务,在执行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各教师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落实于备课和课堂中。   

3、学"规范"情感换位树师表   

   工作中进行心理互换,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考虑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一系列问题,随时注意调节各方面关系,以取得协调配合,全体教师要加强"规范"学习,注重师德修养,关心爱护学生,要主动俯下身子,倾听意见,教育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本学期将分年级召开两次学生代表座谈会,以征求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意见,并及时反馈给教师。   

4、创造机会和环境,形成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竞赛,积极争取上好校外展示课,要请进来走出去,引导教师投入到教研改革中,使教师能把握每一次机会,发挥自己的每一份潜能,各自走向成功,形成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二、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管理,打造教与学的"双赢"   

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教学管理的内涵在不断丰富,管理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中要始终不渝地遵循三条原则,第一是面向全体原则,每位教师对所有学生承担相同责任,不放弃后进生和个别生。第二是全面发展原则,每位教师要关心每个学生各种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其   

它方面的发展促进其文化成绩的提高。第三是主动发展原则,每位教师要把学生素质的形成过程理解为学生自身发展的过程,把全面发展素质要求变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占领好学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在新学期中必须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功夫花在备课上。各备课组教师要沿着"学生课堂上主体参与"这一主线,精心设计教案,努力体现"三高"和"三严"的备课原则,即认识高、站位高、标准高,严以律已、严谨作风、严肃态度,使每份教案都凝聚备课组全体教师的智慧结晶。教案内容应包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配套练习,教学后每份教案应有教后感。教案要提前一周打印成册,送教务处备案。   

2、本事显在课堂上。每位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好教材中所蕴涵的思维发散点,充分展现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多采用操作实践、观察讨论、大胆猜测等形式,养成学生乐思善思的习惯,用好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鼓励学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寻求解答途径,切实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当堂巩固。教务处将组织人员实施不定期督查考核和跑课制度,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当好参谋。    共6页,当前第1页1

3、巩固放在作业批改和评讲上。习题精选,要按照基础性、层次性、探究性和激励性原则来设计和布置各类作业,要做到科学、规范、趣味、多样,要严格规范学生作业格式,做到题量适中,评讲及时,要多找学生当面评讲,杜绝不布置或只布置不批改现象,继续执行作业批改次数制,语文25次,作文10篇,数学60次,英语50次,理化各30次,政史各20次,其它学科18次。学校将不定期检查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使作业成为交流信息和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   

4、提高落在培优补差辅导上。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多找学生谈心辅导,确保优等生营养丰富,暂差生消化得了,特别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5、成绩出在考试上。认真组织好各类考试,确保成绩的真实性,主要学科每周和章节结束后要及时组织测试,考后及时评讲试卷,做到周周清,学校将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期中将调研初一初二部分学科。    

6、要妥善安排好学生双休日学习与休息,主要学科每周要出好一份高质量练习,从而督促学生搞好假日学习。    

7、教务处将认真组织实施教务处工作督查制,将公事和私情分开,本着对事不对人原则,紧扣一个"实"字,将工作落到细微处。    

三、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研究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课程改革和教法学法改革仍然是我们目前研究的两大重点,本学期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标准和教材的学习研究。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材编排已作了重大变革,原有积累的经验甚至可能是阻碍新课程实施的前进的阻力,因此我们要深入课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将集备落到实处。单独作战和群体作战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教师个人要克服一个"私"字,要小局服从大局,资源共享,待人以诚,相互协作,共同提高。集备要规定时间、地点,形成材料,谨防流于形式。    

3、组织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要做到一人上课,大家得益,在听课中探索,在相互学习中感悟,使思维在这里碰撞,使思想在这里发生全方位的转换。    

①每学期人人上好两节公开课,各组评课活动要做好记录,形成过程性资料。    

②配合第七届教学节,组织好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青年教师评优课和对外校的展示课。    

③继续执行听课制度。要求新上岗老师听课60节以上,行政领导听课30节以上,其他老师听课25节以上。     

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这样,学校才能稳步前进,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继续推行"导师制"。抓好新老教师结对工作,做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使老教师较快吸收新信息,加快师资队伍建设进程。每位新教师每学期必须听指导教师课在30节以上,老教师必须听新教师课15节以上,并及时交换意见,严防走过场,流于形式。    

2、各任课教师每学期必须听同科同年级教师的课在10节以上。    

3、各教研组要组织好教师积极参加市级教学基本功竞赛,全组教师要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这既是对教师个人业务能力的测评,也是对该组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检阅,要以其为契机,提高全组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进一步完善考核和评价机制。要将过程管理资料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真正体现踏实工作、努力进取有回报,干好干坏不一样,使师资队伍建设有保障。     共6页,当前第2页2

五、抓好教研组工作    

1、各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并做好记录。    

2、各教研组要按照政教处要求,定期刊出画廊,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3、召开教研组长会议,研讨教育教学工作。    

4、加大教研组长工作考核力度,确保各组工作的有效开展。    

六、抓好寄宿制班和非寄宿制班工作    

今年这样的分班,在我校是首届,无经验可谈,如何赢得社会的认可,尽可能将负面影响压缩到最小程度,这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1、牢固竖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众,多角度、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才。要知道,在我们教鞭下有瓦特,冷眼里有牛顿,讥笑里有爱迪生,对学生要少一点讽刺挖苦,多一点鼓励帮助;少一点大声呵斥,多一点和风细雨。    

2、分层递进。将学生分层,不同学生达到不同提高,使优等生得到冒尖,中等生得到发展,后进生得到转化。    

3、寄宿制班要抓紧教学进度,提高课堂密度,快速反馈信息量,强化训练,加大优势群体的培养,每节课该用的现代化教具,练习、讲义要全部到位。   

4、 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要立足全局,协调各科平衡,打好整体仗。    

七、齐心协力,抓实毕业班工作。    

1、各班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规范》,抓好三风建设,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2、抓紧教学进度,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各科均要按学校规定完成    

授课计划。    

 3、重视各科平衡,打好整体仗。初三班主任要立足全局,做好协调工作,真正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    

八、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新世纪云林中学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为此,各任课教师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要努力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要着意于学科整合,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合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体系。    

1、教学研讨。教师要将教学理念真实体现于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2)公开教学。上实验课、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3)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新课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    

(4)教学活动评比。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2、制度与管理。加强管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学校在管理和指导课程改革实验中建立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操作,用制度来加强管理。     共6页,当前第3页3

(1)例会制度。课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改实验的研究、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每两周召开工作会议,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例会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    

(2)研讨制度。本学期在教学活动月举行新教师汇报课、新课程研讨课,承担片内专题研讨活动1次以上。确保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3)家校联系制度。学校在期初、期中各组织一次社区开放日活动,组织家长听课,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使在社区大环境支持下的课改更具生命力。    

(4)培训制度。与市级课改培训工作同步,每月组织1---2次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注意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之间的"反哺"式培训,非实验教师同样应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穿老鞋,走新路"。每阶段都要为后续培训作好准备。    

(5)评比奖励制度。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参与式评比活动,如评比优秀课、优秀案例、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对新课程改革中成绩突出的教研组和个人给予奖励。    

3、评价与考核。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作用,它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    

(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通过学生档案袋、平时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积极探索。采用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   

(2)教师评价。摒弃传统的师评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评价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 评价中,注意教师个体差异,注重专业和个性发展。    

九、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搞好特长培训。    

各类兴趣小组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活动要正常,要着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注意资料的积累和整理。    

十、培优拨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科竞赛    

十一、重视音体美教学,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体育达标工作要重在平时训练,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要密切配合,协同管理好两课两操,做到严而有序,切实达到锻炼和放松的目的。    

十二、加强学籍管理,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    

认真执行学籍管理条例,把好转学关,杜绝因学校内部因素而产生的流生,一旦出现流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及时上门,做好动员工作,减少流生。    

              

                                                                                                     云林中学教务处     共6页,当前第4页4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    

云林中学教务处工作行事历    

第一周:    

①学额动员。    

②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第二周:    

①召开新老教师结对会    

②各教研组组织学习新标准,讨论交流各组活动计划。    

③分别召开寄宿制班和非寄宿制班教师会议。    

④交流授课计划。    

第三周:    

①组建中小学田径运动队    

②课改工作会议    

第四周:    

①召开毕业班部分学生座谈会。    

②汇总第一月教学常规情况。    

③做好控流工作先进学校材料。    

第五周:    

①第一次检测。    

②汇总第一月教学常规情况。    

第六周    

①召开各年级总结会。    

②召开教研组长会议,讨论评优课事宜。    

③组织学生参加丹阳市中学文艺会演。    

第七周:    

①举办珥陵片化学研讨课。    

②举办语文青年教师评优课。    

第八周:    

举办数学青年教师评优课。    

第九周:    

①举办英语青年教师评优课。    

②举办教学节展示课。    

第十周:    

①期中考试动员。    

②汇总第二月教学常规情况。    

③召开课改推进会    

第十一周:    

①期中考试。    

②组织各年级作文竞赛。    

第十二周:    

①分年级召开期中总结会。    

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交流前一阶段教学工作。    

③召开师徒教学研讨交流会。    

第十三周:    

①组织初三数学竞赛。    

②组织初三英语能力竞赛。    

③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总结前阶段工作。    

第十四周:    

①汇总第三月教学常规情况。    

②召开课改工作推进会议。    

第十五周:    

①组织初三物理竞赛。    

②组织学生参加"初中数学竞赛"。    

第十七周:    

各年级第二次月考检测。    

第十八周:    

①分班级进行月考总结。    

②月考教师总结会。    

③全校歌咏比赛。    

第十九周:    

①汇总第四月教学常规情况。     共6页,当前第5页5

②召开各年级学生座谈会。    

第二十周:    

①召开课改总结会    

第二十一周:    

①期末考试动员。    

②教学常规第四次检查。    

③初一、初二小学科期末考试。    

第二十二周: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