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翻译人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great number of high-level translator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still in urgent need. In this paper,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Practical Approach is briefly review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o handle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cultivation of translators in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translation market, 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xtbooks on transl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o translation teaching.
Key words: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translation;textbook;qualified translator cultivation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263-03
0 引言
科技作为人类追求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工具永远离不开人文。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科技翻译在促进世界各国科技的研发以及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不少人包括一些翻译教育人士,依然认为科技翻译或技术翻译是一种低层次的词语转换行为,跟文学翻译无法相提并论。正如《技术翻译:技术文献翻译中的可用性策略》的作者朱迪・拜恩(Jody Byrne)指出,技术翻译长期被视为翻译界的丑小鸭,尤其在学术领域,它常被归诸于最低级的翻译活动。[1](任朝迎译)。就我国的翻译现状而言,从规模上看,可以称得上“翻译大国”,但并不是一个“翻译强国”,真正高水平的职业译者很少。由此,我国的翻译人才培养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截至2010年9月,获准试办翻译本科专业的高校达31所,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也已达158所[2],现在开办翻译本科和硕士专业的高校则更多。然而,在目前高校的翻译本科、硕士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盛行,教学内容仍以讲授翻译理论、翻译史及文学翻译为主。有些高校虽开设了非文学翻译课程和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但真正做到把科技翻译、工程翻译等作为教学内容的课程却少之又少,教学内容大多与翻译市场的社会性、实践性需求严重脱节,科技翻译人才培养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鉴于此,本文在概述《科技英语翻译实用教程》[3](以下简称《教程》)所编写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基础上,反思我国科技翻译人才培养现状,提出要解决高校培养的科技英语翻译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之间的矛盾,很重要的两个环节就在于解决科技翻译教材建设问题和翻译教学问题。科技翻译人才培养就是要以科技翻译教材的内容为突破口,将教材内容与翻译市场需求、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将翻译教学内容与各专业学科和翻译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需要。
1 《教程》一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教程》一书共三个部分十八章。第一部理论篇,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技巧实践篇,包括第三章到第十五章;第三部特殊应用篇,包括从第十六章到第十八章。每一章都配有科技英语翻译实践篇、练习以及专题常用词汇。此外,在素材专业领域的选择方面,《教程》不仅把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素材囊括其中,而且还选取了科幻小说题材,拓宽了狭隘的科技翻译的教学和实践内容,有利于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
第一章对科技英语及其文体特点、科技翻译标准以及适用理论、科技英语翻译技巧和科技翻译发展历史进行了概述,并以《科学美国人》等科普类杂志上的英语原文为实践篇进行。第二章主要讨论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和文字方面的对比,并以科幻小说为专题进行实践练习。过去科幻小说中的很多科幻技术已经完全成为当今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或设备,如计算机、手机以及机器手在工业上的应用等,故此专题能为拓宽学习者视野,提高其学习兴趣。
从第三章到第十五章,每章分别从直译和意译、音译与形译、顺译与倒译、分译与合译、重组法、转译法、增译与减译、正反译法、替代法以及重复法等翻译技巧的定义、类型或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以不同专业专题,如计算机、信息与自动化、电力、管理、材料、建筑、机械、农业、交通运输、环境、地质、测量、采矿、矿物加工、冶金、林业、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科技文献为翻译实践篇进行分析讲解。与其它翻译教材相比,《教程》在翻译理论上着墨不多,除一般性概念外,稍加了一些逻辑辩论;忽略了那些存在争议或只在英语学界存在的理论研讨部分;降低了《教程》的学习难度,使更多学习者能进行无障碍学习;精简了《教程》的文本结构,突出《教程》编写的工具性目的,具有现实性意义。
第十六章和第十七章分别介绍了科技英语论文摘要的特点、类型、常用句型以及科技英语中图形、位置的表达方式和翻译方法。第十八章就科技英语中数量、倍数的常见表达方式及其翻译进行了总结。本书所选的单句和语篇,多选自近3年内各专业领域资料,既侧重于专业性基础英语,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新视野,又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相关的科技发展动态和现代科技前沿,为学生实现英语的工具功能提供新的体验。
《教程》在每章介绍基础翻译理论后,附上或选自国际知名刊物如Nature、Science等的文章,或选自专业英语书籍的语篇,进行翻译实践。这些文章既涉及科学论文又涉及知识产权专利、操作说明书等。编者对节选文章中的复杂句和长难句做了详细的分析,书后附有参考译文。这不仅有利于读者学习科学期刊的语言风格,更有助于提高其用英语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和与外籍人士就专业技术进行沟通的能力。《教程》的出版,对科技英语的翻译教学和翻译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然而,尽管编者尽全力进行编写创新,《教程》一书仍存在一些问题。
①排版问题。尽管《教程》在总体设计上把所有编写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合理而有创新,不过由于排版失误,导致目录导读与书中内容不一致,如目录页中缺少了“第一部分为理论篇、第二部分为技巧实践篇、第三部分为特殊应用篇”,这使得读者在阅读和使用时,容易丧失对全书把握的整体观。
②编写内容。《教程》内容覆盖面广、选材新,但因篇幅限制,各专业所选取的材料不够丰富,各章所附的常用科技词汇比较有限。对翻译专业学生或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即使学会使用这些词汇,也仍与用英语进行科研交流的行业人员差距甚大,因此,在词汇方面还需提供更多参考文献,方便自学。
从本质上说,科学是探索客观规律的活动,而语言仅是用于描述其内容的工具,不管使用汉语还是使用英语,都必须遵循符合客观事实的原则。然而,由于参编人员都只具有英语文学专业背景而缺乏专业背景,书中某些地方的译文,难免有失准确。例如:
原文:The two methods, overall least squares fitting and B-spline approximation, are both sensitive to noise because the former is based on the minimum sum of squares of geometric distance and the latter is based on pixel interpolation.[3]
译文:最小二乘法和B样条优化逼近这两种方法,因为分别建立在几何距离平方的最小值和对像素插值的基础上,均易受到噪声的影响。[3]
对照原文初看,原译文似乎并无不妥。不过对专业人员而言,原译文显然欠准确。显而易见,这是因编者缺乏相关专业背景知识所致,因为平方和的最小值与平方的最小值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建议改译:最小二乘拟合法和B样条近似法这两种方法均易受到噪声的影响,因为前者以几何距离平方和的最小值为基础,后者以像素插值为基础。
因此,为了确保译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翻译专业语篇时,今后还需要加强与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对译文进行修改润色,尽量避免科学文本在翻译过程中的意义
损耗。
2 《教程》一书引发的思考
正如有识之士指出,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早已不限于文艺领域,涉及当代经济、科技等实用领域的翻译已上升为翻译实践的主体。[4]这就意味着,高校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如果要满足社会市场的需要,就必须进行一系列教学以及管理上的改革。而教材建设和课堂教学正是这一系列翻译教育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事实上,重视翻译教材建设,重视翻译教学也是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培养翻译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2.1 重视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应加强教材建设 翻译教材建设应该体现工具性特点。蔡基刚教授曾明确指出:“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基本上都是选取富于精神内涵的材料作为课文”,这“只会使我们的外语教学脱离实际,变得毫无生气,使我们的学生无法应对现实世界的需要”。换言之,“大学英语教材不应只是人文性和一般文化介绍,还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学科性。”[5]
“近十年来,有关语种互译的教材变得红红火火,如英汉翻译教程,包括正式出版和内部使用的不少于100种,但重复多,创新少。”[6]如此重复编写教材,明显不利于翻译教学以及对翻译人才的培养。现在的翻译教材建设情况,与十多年前相比,无论从数量、质量、编写内容等方面都已有很大改观。不过,总的来看,翻译教材,特别是翻译硕士阶段的教材,基本仍以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居多,其编写内容跟职业翻译实践的关系并不密切。即使是科技翻译教材,情况也是如此,科技翻译的实用性、工具性未能凸显
出来。
科技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其在国内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些高校把科技英语作为课程甚至是专业方向进行了设置。要开展好科技英语的教学,就必须建设合适的科技英语系列教材,并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学科性”的特点,这样教材建设才不会“忽视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需要,忽视社会需要”。[5]
科技英语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同专业如地质、采矿、冶金、材料、机械、电力、仪器仪表等都有各自的专业词汇。“科技翻译工作者要熟悉所服务的行业的基本情况和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知识。英语能力只是科技翻译的一个要素和基本能力,如果没有相当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是无法正确的理解科技文献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讲话内容的。”[7]科技翻译工作者应该是通才基础上的专才,杂家基础上的
专家。[8]
《教程》正是基于社会的需求,学生个人的需求,在教材内容编写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把实用的翻译技巧与专业知识进行了有机结合。无论例句还是语篇翻译实践或练习,都涉及到科技英语的十多个专业领域,启发学生站在学科前沿高度,深刻把握市场需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学习市场急需的技能,以适应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人才要求。因此,《教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翻译教材应具有工具性和实用性特的编写
目的。
2.2 重视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应依托基于内容、重在实践的课堂教学 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一批具有知识性和学科性特点的高质量教材,同时还需要高质量高效率的翻译课堂教学。科技翻译课堂教学过程中,翻译授课教师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绝不能偏离科技题材或其他应用性题材;而且还需要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翻译项目为导向,构建一种新型的课堂社会化教学模式,即“将翻译课堂教学与社会翻译实践操作模式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翻译项目运作过程中,通过各种互动、合作式学习来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翻译能力而构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9]。道理说一千遍不如亲自体验一次,与其灌输学生很多生硬的翻译理论,不如直接让学生进行翻译活动更有实际效果。这就要求翻译课堂的教学回归翻译实践的本质,重视社会翻译实践教学。
就翻译实践市场而言,科技英语翻译无疑具有巨大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对翻译教育而言,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完整的、多层次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不过,科技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依然任重而道远。在科技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既应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也应重视社会的需求,并在加强翻译教材建设的同时,适当调整翻译课程的授课内容,建立以内容为依托、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指导的课堂社会化教学模式,同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网上教学,指导学生处理翻译同类文本时,尤其是在翻译自己并不熟悉的专业领域题材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就不会把学生培养成一批批的脱离社会需求的“学生产品”,而是将他们培养成为满足社会性和实践性需求的合格的科技英语翻译人才,从而全方位提高翻译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Byrne, Jody. Technical Translation: Usability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Technical Documentation [M]. Dordrecht Springer,2006.
[2]翻译本科专业试点院校名单.翻译硕士专业试点院校名单[J].中国翻译,2011(2).
[3]任朝迎,李桂丽,刘芳.科技英语翻译实用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卢思源,吴启金.展望21世纪的翻译教学与研究[J].中国翻译,2000(1).
[5]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2010(6).
[6]许钧.切实加强译学研究和翻译学科建设[J].中国翻译,2001b,(1).
[7]杨会军.科技翻译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J].上海翻译,2006(2).
以往的培养模式,通常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着手,走一条“至上而下”的路线。而真正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培养模式的突破发展,不能忽视学生自身的发展,如果不从学生的“学”着手,而一味在教育提供方“教”的方面进行尝试,很难真正实现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研究从学生的“学”着手,通过对中医药翻译专业学生在大学本科阶段中医药翻译能力发展路径的研究,反观我们现有的中医药专业的培养模式,探索如何改革现有的专业体系、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出更加有效的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中医药翻译专业的本科生,本研究采用历时性研究方法,以国外定性研究方法中比较具有创新性的日志研究为基础(Cassell&Symon,2004),让受调查者对自己中医药翻译相关的学习行为、翻译实践行为、翻译研究行为以研究日志的形式进行记录,并对自己在以上翻译行为中自我所观察到的各类感受和主观认知进行详细记录。研究者对受调查者的研究日志定期进行系统分析,就初步结论对受调查进行采访,并在对多源数据进行交叉比较,验证研究效度后,确认研究结果。
2研究结果
笔者认为翻译能力从实质上说是一种语言的转换能力。这种转换能力是由译者的对源语言与目标语言、对翻译文本的理解、所涉及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文化认知的综合体组成的。中医药翻译的过程随着翻译者认知体系的发展而显示出对不同变量单元的关注,如:词语、句子、段落、文本、中医药概念、中医药理论、中医药文化等。受调查者对这些变量的关注度,以及对其翻译过程中所做的各类决策的影响度也随调查对象翻译能力的发展而体现出不同形态。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调查对象的关注变量单元和关注程度体现中医药翻译专业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学生中医药翻译能力发展的关键节点。通过对调查对象的历时性跟踪研究,本研究发现中医药翻译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中医药专业能力发展经历以下阶段:语言层面转换为主题的初级阶段,关注中医药理论、实践与文化转换为主题的中级阶段,形成批判能力与发展创造性为主题的高级阶段。在语言层面的转换为主题的初级阶段,调查对象的关注点在语言单位上,并且这种关注随着他们翻译能力的发展而呈现出一个从点到面的趋势。具体来说,学生中医药翻译初期的关注点是在目标语言中寻找和源语言对等的语义单位。例如:学生在翻译“阴阳消长”时,翻译的重点很大程度地集中在汉语中的“消长”的英文对应语的寻找上。在进行翻译时,很多学生会将其中关键性的词语进行重点标注,并首先进行英文中对应概念的寻找。随着学生的翻译认识不断发展,他们在中医药翻译中的关注点逐渐从词语转化到以句子为单位的语义转换上,并开始关注句子间的语义与逻辑连贯,并将关注点逐渐扩展到整个段落。在此过程中,学生非常关注并寻找各类翻译技巧,并将这些翻译技巧应用在医药翻译实践中,特别是在他们发现所学的翻译技巧可以立刻使用的情况下。学生在语言层的转换为主题的初级阶段的翻译实践中将重点放在语言的层面上,翻译活动集中在对文本中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的认识,及对翻译技巧的学习和内化上,而这两者随学生翻译能力的发展而不断融合。在语言层面为重点的初级阶段,学生的翻译路径主要为理解并分解原文,将其转化为可以进行语言转换的可操作单位,并应用所学翻译技巧进行翻译活动,对翻译后的英文文本进行篇章与逻辑梳理。笔者还发现,在此阶段的调查对象往往对于语言层面外情境的关注度较低,对于确定性规律的寻找和内化是他们在这个阶段的明显特征。在以关注中医药理论、实践与文化转换为主题的中级阶段,调查对象对于作为源语言的中文与目标语言的英文有较好的语言转换基础,对翻译过程中常用的各类语义分割、语言形式的转换及转换后的目标语言逻辑与文本梳理均有较好的认识和把握。在此阶段,调查对象逐渐将对语言层面的关注延展到翻译所处的情境中,呈现出对中医药理论、实践与文化很高的关注度。调查对象从入学就开始进行中医药方面专业课程的学习,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在中医药专业课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与英文知识与能力并没有形成有机的结合,而是分块储存。而随着调查对象中医药翻译能力的发展和实践的积累,这些被动储存的中医药知识在翻译活动中被激活,并为他们的中医药翻译提供所必需的中医药专业知识。在这个阶段,调查对象对中医药翻译活动涉及到的中医药文化有很高的关注度,对中医药理论、实践与文化的认知活动主动性增强,对中医药原文中关键概念的理解及语言情境、中医药知识与文化情境的认识不断加深,他们在翻译活动中决策的主导因素也从语言层面更多地延展到中医药专业知识层面。在形成批判能力与发展创造性为主题的高级阶段,调查对象在从事大量的中医药翻译实践后,其对作为源语言的汉语和目标语言的英语在中医药情境下的转换有了很好的基础与把握,他们在此阶段的认知活动表现为大量收集、比较与评价同一中医药特定主题的文本,译本反映原文主旨、语义展现、文本类型与语言风格对应,以及中医药文化在目标语言中的构建。在此阶段调查对象的突出特点为能够将语言层面的能力与中医药专业知识层面的能力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够区别和评价不同译文对中医药原文的语义、语用、文体、文化等的构建程度,并能够在对已有各类译本进行分辨和辩证评价的基础上,做有超越性的翻译探索。这个阶段的两个主要特征是批判能力的形成和中医药翻译中创造能力的发展。这其中的批判能力并非对其它相关各类译本的批评,而是在自己的中医药翻译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属于个体专用的翻译策略,应用自己的现有的翻译理论框架对各类翻译文本进行分解、分析、建设性地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修订和架构实用的中医药翻译理论框架和翻译路径,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中医药翻译创造性活动。
3结论
关键词:新疆;旅游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124-03
2011年和2012年两届“亚欧博览会”在乌鲁木齐的成功举办,吸引了世界各地友人到新疆投资、旅游。翻译工作关系到国际形象,必须从文化战略的高度去认识,改变新疆以往的国际形象,对外宣传新疆的巨大成就,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手段。市场需求和高校自身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翻译人才的培养要创新培养思路,注重实用,为企业及社会培养出符合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旅游翻译人才。这是新疆对外宣传的要求,更是新疆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的迫切需要。
新疆旅游翻译水平较低以及译文混乱已引起部分学者的关注,而对旅游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新疆旅游翻译人才发展现状,提出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期改变新疆旅游翻译人才发展困境、优化传播效果、改善新疆国际形象。
一、新疆旅游翻译人才发展现状
新疆旅游翻译的主体是旅游业中的外语导游,部分高校教师、外语翻译人员作为补充。本文主要探讨新疆旅游活动中从事翻译的主体一涉外导游。
旅游翻译活动服务水平的好坏给地区及国家形象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表现。随着新疆入境旅游的蓬勃发展,外国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简单的语言交流和日常交际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旅游需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宗教活动和地区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目前,新疆旅游翻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成为制约新疆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一)结构失衡,阶段数量不足
新疆2010年接待入境旅游者106万人次,2011年接待入境旅游者130万人次,2012年接待149万人次。目前,新疆持证导游总人数约1.3万,其中外语类导游约1400人,主要是英语导游,使用小语种如韩语、法语、德语的导游人员寥寥无几,仅占2%。新疆旅游淡旺季明显,通常是6-9月旅游人数集中爆发,旅游翻译人才阶段数量不足。大多数国际旅行社为了应对外语导游缺口,旺季时会提前从新疆大学等高校招聘一批学生导游担任兼职,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旺季旅游翻译人才的缺口,但也制约了新疆旅游翻译人才的培养与翻译质量的提高。
新疆外语导游队伍中初级导游占绝大多数,而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中高级外语导游极度缺乏,结构不合理。每年报考中高级导游的中文和外语导游比例较为悬殊。如2012年报考中文中级导游142人,外语中级导游15人;报考中文高级导游38人,外语高级导游2人。这反映出新疆旅游发展与高层次旅游翻译人才之间的矛盾。由于现行的分级制度对导游没有明显的激励作用,等级晋级和导游的薪酬、福利并无直接联系,致使高端旅游翻译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高层次旅游翻译人才的培养。
(二)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市场化行为,导致片面追求眼前利益,不愿为旅游翻译人才的中长期发展买单,阻碍了旅游翻译人才的培养,致使旅游翻译人才发展面临尴尬的局面。新疆入境客源每年仅有一两个高峰,旅行社更喜欢雇用临时外语导游以满足其需要。由于收入不稳定、社会地位较低,旅游业对翻译人才缺乏吸引力。新疆外语导游大部分来源于新疆大学等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暑期临时兼职导游,毕业后很少有大学生愿意长期从事旅游业。兼职导游的存在,虽然有助于旅游市场的自由调节,提高导游的综合收入,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导游职业素质的提高和高端旅游翻译人才的培养。
翻译活动事关社会责任和国家大局。仅从旅游企业的营利和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考量这项工作,远远无法满足和适应新时期国家“走出去”战略发展的需要。高端旅游翻译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新疆旅游界的共识。
(三)小语种人才稀缺,人才外流
入境旅游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小语种旅游翻译人才的缺乏已成为新疆旅游业发展的短板。新疆高校主要教授英语、俄语和日语,小语种导游如韩语导游主要来源于从东北地区招聘的一批高中毕业的朝鲜族人。他们因与韩国游客有着方言上的差异,语言交流有一定困难,同时文化程度较低、对新疆文化了解不深,无法起到对外宣传良好新疆国际形象的作用。
其他语种如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的导游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相关客源不稳定且不成规模,市场需求饱和,仅靠带团难以维持生计,导致小语种导游很难长期在新疆谋生,大部分小语种导游不得不外流到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发展。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到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入境游客人数将达到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目前,新疆所拥有的外语导游数量和等级结构已经很难应对如此强劲的形势,旅游翻译人才的匮乏远远无法满足新疆海外旅游客源市场进一步开拓和发展的需要。
(四)培训滞后,制约人才发展
培养高层次旅游翻译人才必须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和文化氛围。高校翻译人才教学体系与现实脱离,教学模式陈旧,相对滞后,致使新疆旅游翻译人才先天培养不足;加之后续外语培训几乎为零,更阻碍了新疆旅游翻译人才的成长。
翻译具有浓厚的区域色彩。不对新疆特色进行深入学习,是很难成为合格的旅游翻译人才的。不同类型的文本烙有不同民族的传统语言文化特征,而带有不同语言文化特征的文本对翻译活动必然产生一定影响。近年来,新疆高校纷纷设立旅游专业,设置了外语相关课程,但相关研究不足、教师缺乏、教材不适用等问题导致教学与实际脱节。新疆旅游专业外语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外语专业教师,个别是旅游专业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结果是学外语的不懂旅游,学旅游的外语又不过关。特色教材匮乏,制约了新疆旅游翻译教学。旅游院校开设英语课程采用全国通用教材:《英语导游教程》、《导游英语情景口语》和《旅游管理专业英语》等。此类教材中极少涉及新疆本土历史文化的信息,无法满足教学需求,造成了新疆旅游翻译人才的先天缺陷。
旅游企业应为翻译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环境,然而现实却差强人意。只有部分新疆国际旅行社根据自身情况,利用淡季开展在岗培训,属于查遗补缺的类型。目前,新疆旅游翻译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对旅游方面的培训,侧重于导游服务技能,而外语培训处于真空状态。外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市场规模不允许企业长期雇佣大批翻译人员。旅游企业注重眼前利益,不愿付出太多的代价去长期培养翻译人才。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关于新疆旅游的汉语资料很多,而外语资料却很少。仅一些新疆观光图册中零星标注部分英文翻译。短缺的外语资料既满足不了外国友人的需求,也不利于新疆旅游翻译人才的成长。虽然自治区旅游局在外语导游考试时会发放一些英文资料,但他们只是复印了《新疆导游英文词》相关旅游景点材料,附上生词表,再加上几个问答题或注解,不具备教材编写需要的规范化、科学化模式。
二、新疆旅游翻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厘清认识,加大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相关部门对旅游翻译人才缺乏文化战略意识,导致长期培训缺乏规划,对新疆旅游翻译人才的特殊作用定位不清,未形成较为完整和科学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短期行为,势必导致新疆旅游翻译人才培养的混乱、低质化,从而影响新疆入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旅游翻译人才长期发展的规划和培养,站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高度,制定并出台一系列“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制度,用切实可行的政策为推动新疆旅游翻译人才队伍的迅速、全面发展提供支持。改善旅游翻译人才现有的生存环境,建立健全中长期人才培养机制,将绩效考评与旅游翻译人才的培养紧密挂钩。规范企业对旅游翻译人员的收入分配方案,将他们的工资与服务水平、自身素质挂钩。
(二)加大特色研究,改变教学模式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不仅是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向另一个文化传播、传播和交融的过程。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个性常常会带来翻译的障碍。译者处理的是个别词,而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任何学科理论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母体和特定国情、区情的需要。历史、文化等如何通过翻译对外宣传,逐步消解西方世界对新疆的偏见和误解,是新疆旅游翻译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1 要加大新疆英语翻译相关研究,把握新疆旅游英语资料的特殊性,运用科学方法重构新疆在国际舞台上的地区形象。从学科建设出发,加强与疆内外学者的学术交流,共同研究、探讨新疆旅游英译的指导性理论问题,建构新疆对外宣传翻译的宏观理论体系。根据新疆的实际情况,设立新疆旅游英译的研究课题,对新疆历史、文化等翻译问题进行探讨,形成新疆旅游英译的新的理论体系。
2 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新疆现有旅游外语教材进行全面的修订,重点突出有关新疆本土元素的内容,出版一批具有新疆特色的旅游外语教材,打破新疆本土化外语教材的空白。
目前,新疆小语种人才欠缺,而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经济、文化交流却急需此类人才。可与内地相关院校建立基于英语专业基础的小语种人才培养,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为新疆旅游发展做好小语种翻译人才培养和输送工作。
(三)强化现有人才培养,建立终身学习观念
对现有旅游翻译人才队伍的培养,要制定留住人才的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防止人才外流。建议由旅游相关部门、旅行社和高校建立互动及协助机制。尽快建立旅游翻译人才培训基地,外语院校和培训机构应与用人单位之间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合作,克服学院式、封闭式教学模式,共同开发相关培训课程、开发教学软件和建立交流平台。培养新形势所需要的旅游翻译人才,尤其是高层次旅游翻译人才,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翻译实践机会,在实践中提高翻译能力,如安排学生担任“亚欧博览会”的志愿者服务外国游客,使学生了解运作流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调研的能力和沟通协调的能力。
淡季时,选派较为优秀的旅游翻译人员到高校进行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和提高,必要时可选派至内地外语院校进修学习,亦可外派出国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对现有旅游翻译人员建立长期轮训的机制。旅游职能部门可制定并出台一系列继续教育及旅游翻译人员评聘制度,通过奖惩制度促使旅游翻译人才脱颖而出,为新疆旅游大发展做好铺垫。
(四)成立翻译网站,加强中译外译者交流
外宣翻译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旅游翻译人才的培养要求发生了新的变化,远程教育将成为新疆旅游翻译人才培养的快捷手段。目前,新疆还未建立特色翻译网络,建议旅游相关部门或协会尽快建立适合新疆特色的翻译网络,为旅游翻译人员提供一个充分交流和互相学习的平台,对培养高素质、国际化的新型旅游翻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成立新疆官方外语宣传网站,运用新型传媒手段,如微博、微信、飞信等,加强新疆对外宣传的力度。搭建疆内外、国内外旅游翻译人员交流平台。通过现代化手段全方位地对外宣传新疆、介绍新疆,树立新时期新疆的良好国际形象。
【关键词】学生;主体;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交往、涉外商贸活动越来越频繁,翻译市场急剧膨胀,人才培养的脚步和质量已经不能满足翻译市场的需求,高素质应用型翻译人才匮乏问题日渐突出。据统计,目前我国在岗聘任的具有翻译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约4万,另有数十万人以不同形式从事翻译工作,而能够胜任翻译工作的人才缺口高达80%,特别是真正合格的高级中译英定稿人才不足百人。广西是西南地区的出海通道,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 广西成为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沟通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最便捷国际大通道,对于翻译人才的需要更是迫切。因此,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从事科技、商贸、文化、旅游、会展、管理等方面的笔译和人员。单一的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翻译人才已显现出对市场的不适应,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外语专业学生毕业以不能胜任工作单位日常的翻译任务。翻译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的翻译人才的缺乏不仅影响中华文化的对外推广,同时制约和影响了我国旅游市场开发、中国品牌国际化以及对外形象塑造等。此外,目前大部分院校翻译课教学仍然是使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了翻译课堂操纵语言的灵活性,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如何努力培养出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受到社会欢迎的高质量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是所在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及就业市场对地方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因此,我们此项研究旨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探讨如何培养地方性英语应用型翻译人才。
二、本科翻译教学和应用翻译现状
应用翻译,也称实用翻译,包括政府文件、告示、科技论文、新闻报道、法律文书、商贸信函、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广告、技术文书、科普读物、旅游指南等各类文本随着中国全面对外开放,外贸交流的进一步延伸,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发展,翻译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涉及的地点也由沿海城市逐步深入到内地、西部等中小型城市。广西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根据地,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也促使广西应用翻译人才需求量扩大,显然目前应用型翻译人才的数量并不能满足快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高质量的应用翻译对高校培养翻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为止,全国约900 所高校开设了英语专业,在高年级阶段都开设至少一个学年的英汉、汉英翻译课程。近年来获教育部批准,部分高校开设四年制本科翻译专业。但据笔者实地采样调查大部分高校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与内容上与市场需求脱节,教学内容以文学翻译为主,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所用教材都注重知识性、文学性,缺乏实用性,实用类翻译所占的比重相当有限以至于翻译人才进入工作岗位后只能勉强承担一般的生活翻译。究其原因,高校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和安排、评价方式和学位授予等方面忽视了翻译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加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 教师与学生互动型教学模式仍然没能应用到课堂上,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翻译实践能力较差,不能胜任毕业后的实际工作需要。根据笔者在广西的河池学院和广西师范大学的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24%的大学生对本科翻译课表示了兴趣,其中有45%大学生表示愿意从事翻译工作,而对于自己的翻译能力及翻译工作的前景表示乐观的只有5%。而调查中高年级的学生表示在翻译课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印象比较淡漠,技能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对于毕业后从事职业翻译信息不足。正如翻译界业内人指出的那样,外语专业本科生是目前大量的翻译工作的生力军,但是他们在大学期间没有接受到系统规范的翻译训练和培养,其翻译质量不尽人意。因此,高年级翻译课教学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把夯实语言基本功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特别是应用型翻译实践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大语境的需要是目前本科阶段培养翻译人才方面的首要任务。
三、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
翻译人才的培养首先要进行市场定位,高职院校翻译人才培养是服务于满足市场的需求。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都应该基于社会翻译市场对人才的真正需求。为此,我们深入深圳、南宁等 18 家企业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根据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定位,了解企业对翻译人才能力、知识结构以及素质的要求。调查结果如下:(1)对翻译人才专业能力要求。企业普遍认为翻译人才首先要具备基本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其中说和写的能力是关键。据调查统计,69%的企业对外语翻译人员的学历要求为本科,43%的以大学四、六级为参照评测应聘人员的外语水平, 28%要求专业四、八级的证书。其次是对商务英语、函电、单证、报关等一些专业性翻译。另外交际能力及自学能力也是企业特别强调的。(2)翻译人才的知识结构。语言知识和跨文化知识对于翻译人才来说是必备的。其中,语言知识包括外语语言能力和中文文学修养。就口语来说,首先要掌握标准的英语,然后英语的变体(例如印度式英语,法国式英语,德国口音英语等)也要涉及,同时要加强中文语言能力培养,要涉猎国内各地方言,尤其是粤语和闽南语等比较广泛使用的地方性语言。其次,企业普遍认为专业知识很重要,外语作为一种辅助的能力是以中文知识为基础的。据资料统计,25%的企业选择英语专业的翻译人才而40%的企业要求外语+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这里的“其他专业”中,市场营销和广告学占了20%,现代企业管理占了16%,国际贸易实务占了31%,报关和物流22% 其他的专业占了11%。由此可见应用型翻译人才应该拥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具备比较扎实的语言、文化、政治、经济、金融、外贸、科技、艺术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3)翻译人才素质。个人素质是企业评估入职者的一项重要的标准,企业普遍认为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一名优秀翻译人才应该具有的能力,此外翻译人才的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在外贸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能应对处理翻译过程突发事件。优秀团队合作精神、积极的心态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必不可缺的。
四、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性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1.改革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将踏入社会承担起社会上相当一部分翻译任务。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英汉翻译能力并且能够在外贸、旅游、法律、财经等领域从事专门翻译的人才,为地方的外贸发展和文化交流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特别是应用类文本翻译能力是高校应用型翻译教学的主要目标。
2.改革教学课程设计,增加实用类语篇的比重
要实现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标,归根到底要在于制定一个合理、完善的市场导向型的新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出“灵活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培养特点。将基础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实践、专业必修与和兴趣选修进行有机的优化组合,构建以语言能力为基础,以应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创新能力为动力的外语+跨学科专业课程+多媒体模拟软件练习的模式。新课程系统的基础平台结构主要由公共基础课、英语专业基础课及适应学生志趣和能力发展的多样化的选修课。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必需的技能,提供涉及国际贸易、旅游文化、市场营销、生产工艺流程等重在提高综合能力的课程,最大限度的发挥英语优势。
3.校企合作,打造对口的实践基地
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最有效的方法,学以致用是市场导向性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建立和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磨砺的机会,实地了解行业运作流程查漏补缺为从业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培养市场导向型翻译人才至关重要的一环。目的是形成高校翻译教学,翻译企业市场,和应用翻译研究三者彼此环环相扣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培养学生实践技能。高校可以直接将企业作为翻译实训和工作场所,选择一批具有先进翻译设备,管理水平高,行业声誉好的翻译公司或涉外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了解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利用企业提供设备和环境磨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熟悉工作后将要扮演的角色。从课堂到课外向社会延伸,使他们尽早适应工作需要。比如,广西师范大学可以依托当地旅游产业,河池学院则可以和当地以刘三姐文化为背景的旅游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翻译实训基地,既有利于当地旅游、人文文化的传播又为学生创造了翻译实践的平台。
4.改革评估系统和评价方式
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考试评估系统,学生只注重书面理论,不重实践和理解,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在步入职场后发现所学知识都是(形如)鸡肋,往往排不上用场。新型的评估系统应包括过程评估和终端评估,增加过程型评估比重,要特别强调学生的翻译实践,把学生在课外的翻译项目或实训成绩纳入考核机制。过程评估重视学习的过程,主要考察学生的翻译学习态度及完成翻译任务的程度,包括翻译中采用的策略,译后的校对修改总结等和参与模拟教学的积极性",过程评价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奖励优秀的鼓励存在不足的,树立学生的自信。终端评价则要综合书面考试成绩及课外实践成果,鼓励创新和实践。
五、结语
随着广西北部湾开发,西部大开发及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翻译人才提出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的翻译教学应积极改革教学模式,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应用翻译能力,凸显应用特色,培养具有地方特色。为此,应用翻译教学要与市场的需求为契合点,依托市场需求,积极改革,向综合性多样化发展,将翻译人才的培养方略与繁荣地方经济紧密联系起来,让翻译人才市场化、经济化,进而为翻译人才的培养尽一份力量, 为繁荣广西的经济文化和西部大开发建设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印秋.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J]. 高教论坛, 2010(06):78-79.
[2]连彩云;荆素蓉;于婕.创新翻译教学模式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J]. 中国翻译,2011(04):37-41.
[3]刘宏伟.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应用英语(翻译方向)专业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194-195.
[4]韦兰芝.本科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J].长春大学学报, http:///kcms/detail/search.aspx?dbcode=CJFQ&sfield=inst&skey=%e5%8d%97%e9%98%b3%e5%b8%88%e8%8c%83%e5%ad%a6%e9%99%a2%e5%a4%96%e5%9b%bd%e8%af%ad%e5%ad%a6%e9%99%a2&code=0094755;2013(02):199-202.
[5]王秀萍王爱琴.地方性高校外语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讨[J].台州学院学报, 2008(02):71-73.
[6]相廷礼.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企业导报, 2013(07):235-236.
作者简介:
潘宝剑(1973-),男,广西都安人,河池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壮族地区英语教学与二语习得。
陈莹 (1977-),女,广东澄海人,河池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轩亚杰(1989-),女,河南太康人,河池学院外国语学院2010级应用英语专业学生。
朱素芬(1990-),女,广西来宾人,河池学院外国语学院2010级应用英语专业学生。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向前推进,我国正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事业越来越倾向于国际化,国际性赛事的频繁举办和日益增多的涉外体育交流与合作使得社会对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由此衍生出社会对体育翻译人才的巨大需求,学术界开始关注国内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谢斯、王飒在《国内体育对外宣传翻译现状》中指出:国内体育对外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有待加强[1]。随后,李在辉等学者也指出我国体育翻译人才质量堪忧的状况,并针对我国体育翻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对策[2],另外,李在辉还研究了体育翻译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3]。国内学者对体育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为培养专门的体育翻译人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但研究成果仅占4.3%,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然而,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和北京奥运会翻译合作伙伴传神公司2008年的《译员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全国擅长体育翻译的译员只占现有约三十万译员的1.3%,体育专业翻译位列全部二十二种专业翻译的倒数第四位,属严重紧缺。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外语翻译人才,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2 体育外语翻译人才培养体系
体育外语翻译人才并不等同于外语人才,其培养不能仅依附于外语教学,而应成立兼具翻译技能培养和体育知识输出的独立专业,即体育外语翻译专业。
2.1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学科特点
翻译是一项独立的技能,它与体育这一载体的结合形成了体育外语翻译专业。与“经院式”的文学翻译相比,体育外语翻译因复合了体育专业知识而更具实用性和专业性,它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其特点可归纳为:①在翻译标准上,体育外语翻译注重译文目的至上;②在翻译思维中,体育外语翻译更强调逻辑性;③在作品交付时间上,体育外语翻译强调准时,且一般时间很短;④在专业程度上,体育外语翻译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⑤在开放程度上,体育外语翻译开放程度更高,且市场定位准确。
2.2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
体育外语翻译人才应具备知识集成、能力复合、素养全面等素质,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立足专业化和应用型,其中,专业化强调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应用型则更加注重应用性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前者关注翻译能力,后者注重体育专业知识。因此,在体育外语翻译教学中,必须强调两点:首先,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翻译素质,不仅谙习翻译理论并熟练驾驭翻译策略;其次,体育专业知识的输入;第三,体育实用文体的翻译训练,培养学生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包括体育术语的管理、体育信息的查找、相关版式的设计和翻译策略的使用等环节。体育外语翻译的训练重点应为传递信息、篇章的整体效果、注重翻译过程、强调体育专业知识以及查找体育信息的等方面。
2.3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培养模式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要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须强调“翻译”和“专业”两项内容,因此,可以采用“翻译+ 体育专项”、“体育专项+ 翻译”和双学位等三种模式,鼓励学生在主修一门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后,再辅修另一专业的课程,以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和知识面,形成知识交叉,完善知识结构。具体来讲,学生可以在学好翻译专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修读某一门体育专项课程,完成规定学分后获得辅修专科证书,根据获得学分的多少达到“一本一辅”,“一本一专”或者“双学位”,当然,学生也可在学好体育专项的同时,辅修翻译专业知识。这种多元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才更能适应当今市场对体育外语翻译人才的需求。
2.4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课程体系
为了确保体育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必须配套相应的课程体系。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集中体现“翻译”和“专业”两个要素,具体包括三大模块: 翻译专业技能、翻译专业知识和体育专业知识。翻译专业技能课不仅包括传统的翻译技巧课,还应包括翻译的工具能力课、翻译的技术写作课、翻译的项目管理课等。翻译专业知识课不仅包括翻译史课、翻译文化课等,还应包括翻译策略课、翻译职业操守课、翻译工作标准课等。而体育专业知识课则指与翻译内容相关的体育专业的课程。
2.5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师资队伍
要上好翻译实践课,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教师必须要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起码应具备使学生信服的实践能力,或是翻译市场上职业译者的翻译能力。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中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还是以研究型为主,更为严重的问题是, 大学里教授翻译课程的老师中不会翻译的大有人在,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师资在实践能力欠缺的同时,还面临体育专业知识不足的困境。因此,建立合格的体育外语翻译师资队伍,首先要加大现有翻译教师的培训力度,可以考虑与体育专项教师合作提高翻译实践能力;其次,招募职业译者加盟,充实教师队伍;另外还可与专业翻译机构合作,借用职业译者,并为教师提供锻炼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