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自我总结

护理自我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自我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自我总结

护理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与抑郁评分为(41.06±4.12)分, 低于B组的(39.49±3.05)、(48.66±3.06)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2.078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influence by out-of-hospital follow-up nursing on self-management level i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50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26 cases) and group B (24 cases). Group A received out-of-hospital follow-up nursing, and group B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Comparison was made on self-efficacy score, psychological states score, blood glucose control, self-care behavior, sputum bacteri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and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Group A had higher self-efficacy score as (31.25±1.54) points than (25.64±2.67) points in group B, and it had lower anxiety score as (32.57±2.66) points and depression score as (41.06±4.12) points than (39.49±3.05) and (48.66±3.06) points in group B.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Out-of-hospital follow-up nursing; Pulmonary tuberculosis;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level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治疗周期长等特点, 需要患者长时间在院外进行治疗[1-4]。由于患者对疾病监测、控制能力较弱, 所以常会出现治疗效果不佳等情况[2]。由此,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成为该病有效治疗的首要途径。有学者认为, 院外跟踪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护意识[5], 但相关报道较少。本文旨在分析院外跟踪护理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主体, 随机分成A组(26例)和B组(24例)。A组中, 男14例, 女12例;年龄16~81岁, 平均年龄(50.34±10.22)岁;其中, 初治患者15例, 复治患者11例。B组中, 男13例, 女11例;年龄17~83岁, 平均年龄(50.20±10.93)岁;其中, 初治患者15例, 复治患者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在门诊治疗期间均接受降糖和抗结核治疗, 就诊医生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出院后, B组给予常规护理, 即患者居家治疗时一旦遇到治疗方法未掌握、健康知识不了解等问题则需要自行处理或通过电话咨询医生, 未进行院外跟踪护理。A组给予院外跟踪护理, 通过奥瑞姆(Orem)自护理论对患者实施院外护理。在患者入院当天基于自愿原则为其建立患者档案, 依据PDCA循环(质量环)路径对患者的身体素质、基本情况、健康指数和护理需求等作出综合评估, 按照病情的轻重和缓急程度明确护理内容。根据患者自身的健康水平与护理问题明确干预形式、随访与复诊时间、个性化辅导时间, 同时发放护理手册。在患者院外治疗1周内, 给予首次健康指导, 方式为电话随访, 而后每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 每月定时复诊, 复诊时需接受护理人员的个性化健康辅导1~2次, 15~20 min/次。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检查、评价和总结, 包括运动、饮食、注射胰岛素情况与血糖监测能力等, 及时纠正患者在以上自护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给予正确指导, 明确解决方案。门诊免费接受咨询, 随时可进行电话咨询, 在每月复诊时进行肝功能、血常规、空腹血糖以及肾功能等常规检查, 同时观察患者的体重、症状和心理状态变化。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自我效能及心理状态评分、血糖控制情况、自护行为情况、痰菌转阴率与症状消失时间。利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变化, 分数越高, 自我效能越好[6]。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 分数越高, 焦虑、抑郁心理越明显[7]。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和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A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B组, 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低于B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189、-8.567、-7.354, P

2. 2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A组血糖控制良好24例, 良好率为92.31%, B组血糖控制良好17例, 良好率为70.83%, A组血糖控制良好率高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自护行为达标率比较 A组自律运动、正确用药、良好控制饮食、定期复诊、并发症有效预防和正确监测血糖等自护行为达标率均高于B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28、4.612、5.510、5.953、8.791、6.872, P

2. 4 两组痰菌转阴率与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A组护理前痰菌阳性21例, 护理3个月后, 痰菌转阴15例, 转阴率为71.43%;B组护理前痰菌阳性22例, 护理3个月后, 痰菌转阴9例, 转阴率为40.91%。A组痰菌转阴率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肺结核属于病情较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其具有传染性;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 需要终身护理[9-12]。结核病的病情发展会使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程度加重, 进而引发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同时, 糖尿病固有的代谢紊乱特征会加快结核病的恶化速度[3]。现阶段,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5%~25%, 且呈每年递增趋势。两种疾病共同发展, 会加剧疾病的复杂性, 且延长治疗时间, 降低治愈率[4]。由于该病患者在院期间已经接受较为全面且系统的治疗与护理, 所以病情多会得到控制。但是, 若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不足, 则无法在院外治疗中控制血糖、管理情绪等, 导致病情加重[5]。院外跟踪护理主要针对该病患者的特殊性而制定, 通过定期电话随访、随时接受咨询和定时复诊等护理干预, 提高患者的自护意识, 进而增强其对病情的管控能力。该项护理的目的是满足患者对该病知识的需求, 对其知识盲点进行及时辅导, 以此缓解其消极心理, 提高其治疗积极性[6, 13-16]。通过院外跟踪护理干预, 患者可以感受到自我效能的提升, 使其主动坚持健康活动, 进而促进病情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A组的自我效能评分为(31.25±

1.54)分, 高于B组(25.64±2.67)分, 焦虑评分为(32.57±2.66)分

与抑郁评分为(41.06±4.12)分, 低于B组(39.49±3.05)、(48.66±

护理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小云

美琳

36岁,已婚,儿子7岁。外企管理人员,月收入2万元。

蹇宏

正隆(北京)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保险专家。1998年获得参加“1998年度世界华人寿险大会”资格,并获得“MDRT(美国百万圆桌会议)会员”资格,中国大陆第一位MDRT顶尖会员,并在1999-2002连续4年获得“MDRT顶尖会员”资格,2001、2002年被MDRT组织任命为MDRT中国区地方主席。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在长安街上的一处会所中,某机构举办的女性理财沙龙拉开了帷幕。三三两两的嘉宾手捧红酒,或含笑寒暄,或低语交谈。

应邀而来的美琳和小云都是职场丽人,关于房产、基金、股票这些理财工具,她们早已不再陌生。而对于保险,她们俩却充满了困惑和不解:保险到底是消费还是投资?女人一定要购买保险吗?保险对于女性来说意味着什么?于是,她们与保险专家蹇宏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女性更需要保险

美琳:目前,女性在职场能够获得的与男性平等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多,相应地,经济上的独立性也越来越强,这是否意味着,在保险的购买上女性与男性也大致相同?

蹇宏:你的结论与事实恰恰相反,实际上女性对于保险的需求更强烈。原因在于,大部分男性属于冒险型,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强,他们自认为不需要保险。从思维模式上来看,男性是反保险的。女性则不然,她们天生对未来充满焦虑和不安,对于风险的认知远远高于男性,尤其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青春流逝、中年危机、更年期以及子女叛逆期等,这些都会加剧她们的不安和忧虑。保险可以从财务的角度给予女性一些保障,更重要的是,从心理学角度看,它还可以给予女性一种心灵上的抚慰。

美琳:嗯,你说的挺有道理,跟我丈夫比起来,我对未来的忧虑感似乎更强。

小云:我跟美琳姐姐的感觉不一样。我现在才25岁,你说的那些问题离我还很远,所以感觉保险对我的作用并不大。

蹇宏:对,你现在还很年轻,健康的身体是你最大的资本,但你是否想过,万一遭遇大病或者意外,谁来保障你的生活?

小云:我会结婚啊,如果结了婚,丈夫会照顾我啊。

蹇宏:通常情况下,如果家庭中女主人的健康出现了问题,男主人往往都可以解决财务上的问题,但谈到身体力行地照顾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比如很少看到一个丈夫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如果有的话可能就入选“感动中国”了,但反过来,妻子照顾丈夫的情况就比比皆是了,这就是中国的社会文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女性一定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未婚的女性,如果把青春和健康完全寄托到另外一个人身上,这无异于拿人生去押注,风险是可想而知的。那么保障从何而来呢?当然是保险,保险是规避和转移风险的最佳工具。

保险让女人在家庭中留有余地

美琳:很羡慕小云妹妹,她还有大把的青春可以享受,而我已经步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琐碎中年。尽管家庭美满幸福,工作也很顺利,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有一种隐隐的忧虑。

蹇宏:我很理解你,表面上看你所担忧的似乎是岁月老去,青春不再,实际上真正担忧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状况会有所下降,以及可能由此带来的家庭危机。

美琳:没错,对于我来说,家庭非常重要。

蹇宏:这很正常,中国是一个夫权社会,决定了男人的属性是社会,而女性的属性是家庭。通常来说,女性没有家就没有世界,如果失去了家庭可能意味着失去了一切。那么,如何才能让家庭稳定?我认为,聪明的女性会让自己在婚姻里留有余地。

美琳:留有余地?

蹇宏:对。所谓留有余地,就是要有自我爱护意识。在遇到意外或健康风险的时候,假如能够得到配偶的照顾,那是幸运女神的眷顾,但通常情况下,女性的健康危机往往伴随着情感的危机。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这时女性如果有一份意外或健康保险,她就至少可以得到基本的人身保障,也会让她心有所安,在婚姻生活中不至于很被动。

尽管每个女性都希望自己与爱人白头偕老,但谁能保证在婚姻的旅途中没有任何波澜。从心理学角度看,女性存私房钱的原因就在于自身的忧虑和不安。一般来说,结婚后的所有收入都属于共同财产,除非婚前有所约定,但这样做似乎又伤夫妻感情。聪明的女性会买一些保险,若发生意外风险,如罹患重疾,那么这笔保险的理赔金是不能作为共同财产来分割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我爱护,给自己留有余地的一种表现。

美琳: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

蹇宏:女性不仅可以用保险来管理自己的健康和家庭,还可以管理财富。据数据统计,中国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3~5岁,而中国家庭结构一般是妻子比丈夫小3~5岁,这样算下来,女性的守寡年龄平均为8年。所以,家庭购买的分红型养老险一般都在女性的名下,因为活得越长,领得越多,同时,家庭财富传承的重担往往就由妻子来承担。股权如何确定,证券如何打理,企业怎么经营,子女如何继承,这些都是女性要面临的问题。女性对于财产的安排决定了家庭的稳定。遗嘱、信托、保险都是可以选择的工具,能够确保家庭财产平稳地交接。有人说,一个富裕的家庭能否延续取决于男性的打拼,更取决于女性的安排,这话不无道理。

对号入座买保险

小云:看来保险对于我们是非常必要了。可是,我该买哪些保险?每年需要为此支付多少钱呢?

蹇宏:这需要根据年龄,经济状况、健康状态等因素来对号入座。收入较多的白领可投保额为5万~10万元的重疾险,以后随着收入的增加可以增加保额。收入不高的工薪阶层可以购买一些涵盖器官移植的健康险。收入更低的打工者还可以购买卡式意外险,最好涵盖意外医疗,费用非常低,每年只需几十元。像你这样的年轻未婚女性,大多数都是刚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因此,要用保险来保证自己不会成为父母的负担。

美琳:那我这样的已婚者该怎么买保险呢?

蹇宏:当然,成家之后的女性肩负更多的责任,也就需要更完善的保障。如果条件允许,你可以给你的丈夫购买高额的保障型保险,保额在50万元以上,每年的保费大约是5000元,当然受益人应该写你自己,且为终身不可撤消的,这样无论你的丈夫在与不在,他对你的爱与责任都可以通过这一份保单体现出来。同时,如果你早期购买了重疾险,现在可以适当地增加保额,经济能力强的保额可以为30万50万元,经济条件一般的可以为10万~15万元。

美琳:是否要考虑整个家庭的保障?

蹇宏:当然因为你已经进入家庭稳定期,收入水平基本处在最高峰,这时的保险配置不再局限于个人,而应该侧重整个家庭风险的规避。要以家庭中主要经济来源,一般为男性的保障为主,女性则倾向于带有理财功能的保险,如终身分红的寿险等。我不建议你购买投连险,因为这种产品不符合女性稳健的心理预期。

美琳:选择寿险和重疾险标准是什么呢?

蹇宏:分红型保险主要的标准是看其分红的多少,这取决于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你可以到保监会的网站上查询排在前3名的保险公司,要选择分红稳定,而不是大起大落的公司。重疾险的选择重点看保险公司的理赔形象,要看看该公司有没有理赔纠纷。

小云:我妈妈今年55岁了,她的保险该怎么买呢?

蹇宏:一般来说,过了45岁之后适合女性购买的保险越来越少,这个阶段要关注是否有养老护理的保险新产品。女性超过55岁之后,市面上几乎就没有能买的重疾险了,即便有,可能费率也会很贵,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