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综合素质论文

小学生综合素质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综合素质论文

小学生综合素质论文范文第1篇

岩坦镇中心小学 金龙鹏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为学校服务、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的意识,继续深化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扎实指导学校开展校本研训活动,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有效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要点:

(一)深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继续以贯彻执行以备课、上课、作业等环节为重点,督促和指导各小学语文教师深化、细化教学常规管理,促进语文教师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指导、督促语文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二)强化教学质量监测,提升教学质量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工作,促进学风、教风的进一步好转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新的一年,要求各小学继续加强监测工作管理力度,强化对全校教学质量的监控管理。在评价中,坚持运用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进生平均分等要素,引导教学工作面向全体、促进学科教学水平均衡发展。

(三)稳步推进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坚持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宗旨,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目的,把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严防形式化、走过场,切实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应有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功能。

(四)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提升专业素质

继续开展和督促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开展教学技能评比和优质课评选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和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开展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案例评选活动,促进教师不断反思;重视经验的交流和传承,不断丰富教师的理论素养,进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五)树立科研兴教意识,有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规范教育科研工作,加强对课题立项的指导,使语文研究组能选择切合本校实际并对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有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加强对立项课题的管理,力求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规范化,并且做到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是学校相应工作改进的过程,发挥教育科研兴校、强师的实际效用。

(六) 利用龙头学校的辐射作用,带动全区教科研工作

以岩坦镇中心小学为依托,发挥样本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开展帮扶和开放教学活动,带动全区校本教研工作迈向新的台阶。时常参加培训活动,将所学的知识,以点扩面辐射开来。

(七)组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教研组活动:定时、定点、定主题内容,定中心发言。正确把握三维目标,同时确立一个专题研究目标,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此外,老师要根据通知准时高质量参与活动。

2、备课:做到“三备”,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做到备课要“深”。

3 、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师生对话应讲普通话,老师板书写规范字,课后写好教学反思。教师上好课及时上传教案及反思。

4、作业: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5、辅导:做好自己对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要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二)深化教学研究,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1、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发展。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学习领会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大家共同收益,共同提高。内容包括: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吸取知识。

(2)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培养学生语文运用、实践能力的同时,重视人文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淡化繁琐的讲解分析,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实践过程中积累、感悟。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学过程看成是老师、学生、文本间平等对话的过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渠道,增加语文实践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6)讲求训练手段的多样性,提高练习有效性,尝试课外作业阶梯式,让不同学生学有所获,具有作业批改的现念,包括建立学生的错题记录。

2、听课:组内公开课必听,边听边思,及时评注,提倡同年级组老师相互之间多学习,多交流。 每学期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得少于10节,教研组长不得少于15节。

3、公开课:鼓励教师上公开课或研讨课。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开一节课。做到专家引领和同组老师的努力相结合;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做到全员参加。并收齐研究课的全部资料存档。

4、利用学习型教师、名教师的优势,以点带面,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5、开展师生共读及共写随笔活动,加强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6、提高校本课程和结对子学校的课程教学质量。

(三)搞好学科活动,拓宽学生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原则:尽量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中运用、在参与中体验。一年级配套课外阅读,激发阅读的兴趣。二年级童话创作,培养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三年级体验阅读,掌握初步的阅读方法。四年级编报,掌握组织材料,编排版面的方法,培养综合能力。五、六年级阅读感悟,培养初步的文学修养,做好读书笔记。

2、常规性活动:全校阅读考级活动、师生共读活动及各年级语文自行的竞赛活动。

3、做好学科整合。如:语文与信息科技的整合,利用信息课查找资料及写话练笔。语文与德育整合,结合活动写小练笔等等。

4、继续开展古诗词及名家名篇诵读活动。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教研工作计划;

2、学校开学工作督导;

3、检查教师教学计划;

4、集体备课;

5、学区小学教学常规达标专项评比。

十月

1、县小学教学常规达标专项评比;

2、优质课评比;

3、特色培训(一)书写培训;

4、语文教研活动,研讨“课堂有效教学”;

5、集体备课。

十一月

1、教师备课、作业、批改作业等常规检查;

2、期中复习;

3、语文教研活动,研讨“课堂训练的有效性”;

4、特色培训(二)书写培训。

十二月

1、集体备课,语文教研活动;

2、县主题活动:第二学段语文有效教学观摩展示;

3、教师备课、听课记录、作业批改等常规检查;

4、特色培训(三)书写培训。

一月

1、复习迎考;

小学生综合素质论文范文第2篇

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关乎祖国未来的大事,是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要求。为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云南师大附小自2001年开展了“少儿小博士评审”等一系列特色教育活动。

一、“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介绍

1、活动对象

学校五六年级学生

2、活动目的

“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断探究、求异求真,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基本方法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实践创新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善于思考、乐于动手、团结合作、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和启发学生的心智,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并以“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作为活动的宗旨。

3、活动内容

“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的研究和评审范围涵盖科学、社会、理想、学习、校园、健康、文化、生活八类,分社会科学类,小发明类,自然科学类进行评审,选材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普通事物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小博士论文可以是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观测报告、观察报告、发现报告、研究报告等。

4、活动的评审委员

学校成立了“少儿小博士”论文评审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委员,其他校领导担任副主任委员,教师代表、家长委员会委员和聘任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审委员,负责论文的评审和答辩工作。

二、评价方案

1、评审程序(评审的步骤方法)

(1)初评:每年在指定的时间内将论文交给班级的评审委员进行初评,初评以审阅申报的材料为主,评委对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和科学性审查。并在对所有项目申报进行全面审查的基础上,选拔一定比例的项目入围参加终评决赛。

(2)终评:评审委员会集中对网上提交的入围论文进行评审,评委评审主要遵从“三自”和“三性”的原则。三分之二的委员通过即可参加论文答辩。

(3)答辩::学生自我介绍、陈述论文的核心内容、交流写作体会、回答评委提问,并进行答辩,综合考察学生的表现后,现场打分,现场公布评审结果,颁发小博士荣誉证书。

具体安排如下:1 3月:在全校范围以班级为单位,科学老师为主,对自愿参加“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的学生和家长进行论文写作方法培训。24-5月:学生根据课题及研究计划做调查、进行研究,收集实验数据,并完成论文初稿。36月:科学老师审查论文,对论文提出整改建议。47-8月:根据指导老师的建议进一步完善科学实验、研究、完善论文初稿。510月:学生网上提交论文,评审委员对论文进行网上评分,评选出优秀论文。612月:从优秀论文中按网上评分遴选二分之一的论文参加少儿小博士答辩会,评出小博士论文,颁发小博士荣誉证书。

2、评审标准:活动的评价以“三自”和“三性”原则为标准:

(1)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自己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

(2)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

(3)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亲自参与作品的制作。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

(4)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

(5)创新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与技术水平。

(6)实用性: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课题研究的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

3、评价案例:

2004级金安六(4)班蔡嵩同学写的《玫瑰插花保鲜技术》的自然科学论文,他因为自己喜欢玫瑰花,但花期较短,那么能不能想办法将他的花期延长呢?从而决定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整篇论文认真准备了实验材料,制定了实验计划和方法,并详细记录了10个样本、四天中每天的实验情况和现象。最后得出了插在盐水中的玫瑰花保鲜时间比较长的结论,并找到了这一结论的科学依据。

案例充分体现了评审标准中的“三自”和“三性”原则,并收录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小博士论文集》里。

4、“少儿小博士”答辩评审细则

三、“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的实施成效

仅从2008年至今已有895名学生参与该项活动,372名学生获评“小博士”称号。参与小博士评审活动的学生数逐年上升。“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观察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等均得到明显提高,科学知识的掌握以及科学意识、态度、兴趣的养成得以强化,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我校有多名学生在全省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重要奖项。

四、少儿小博士活动实施的意义

小学生综合素质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质;问题;教学评价;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普及的情况下,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掌握利用信息化技术帮助自身学会一种高效方便的获取知识、学习知识的手段,成为一种体现我国初级教育综合实力和人才素质的的重要方式。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2000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将信息技术作为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程,而且还要求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高效化,全方面提升学生在信息化时代的学习能力与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我国的教育竞争力。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都已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在绝大多数地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已经取得了重大成绩,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学生信息化素养不断提高。但是从教学内容、教学质量以及评价方式上,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与传统课程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发展问题。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课程,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仍然任重道远。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各地区对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互联网与计算机已经走进绝大多数课堂,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至今依然有一些偏远落后地区无法达到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无法否认的是硬件设施的普及已经达到很高程度,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教学人员素质的提高,在教育领域,光有硬件设施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自身素质水平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任何新技术、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如果离开了教师本身全面参与,再先进的教学方式都无法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全过程中,不仅要有硬件设施的支持,还要在教材的编写、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和全面积极参与、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上进行新的改革推广。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对象是学生,缺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也是不行的,首先信息技术教育应传达给学生积极正确的理念,合理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获取知识、主动学习、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在信息化时代掌握一项基础工具,为自身今后的学习、成长和发展提供必备的条件。教师必须通过教学内容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积累锻炼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可以从互联网上搜集资料做一些小发明,喜欢编程的学生可以编写一些小软件实现个人身高、体重等个人健康情况的监控。

(三)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传统课程的评价主要由考试成绩作为重要指标,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项相对较新的课程,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信息技术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在评价学生综合能力上暴露出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注重学生间的交流,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显得十分比要,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应该更广泛的参与到教学的评价中,使学生在教学中提高自我认识发现自身的价值,学会批判和反思。因此在教学评价环节上,要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信息技术的学习上比较能体现出交流性与互动性,学生群体间的互相评价应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评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多角度全方面的思考方式,帮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应体现出开放性与灵活性。

(四)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于学生信息获取、交流传递、团队协作以及应用处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应体现出开放性、多元化、互动性,因此在教学环节,信息技术教材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实践效果,学习内容应该包含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获取、判断、处理;信息创造和交流协作;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决策处理。教学内容应能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充分尊重各人兴趣爱好,而不是简单机械化的教学。

三、小结

信息技术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自身信息素养的培养,而不是具体理论的学习,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体现多元化,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上不能简单地采取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指标,应充分激发学生自身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手段上要体现开放性。

【参考文献】

[1]罗晓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黄果.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小学生综合素质论文范文第4篇

教学方法多样化如增加人文地理案例教学,开展讨论和实习。训练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加以研究,采用归纳、演绎方法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个别的反复推理过程认知事物;加强人文地理课程论文的写作,鼓励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选择人文地理、世界地理或其部分章节,实施双语教学,鼓励学生直接阅读英文文献等。加强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是近十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使传统的教学方法摆脱了只有黑板和粉笔的单一表现形式。它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并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复杂的知识清晰化。通过人文地理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建立网络案例资源库、图片库、论文库等,构建网上教师交流和师生交流答疑的良好平台。加强学科渗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学生不敢、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在地理教学中,经常涉及到人文科学甚至科技方面的知识,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可以从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区域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锻炼。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实践途径的课堂渗透

建立融洽的课堂气氛,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创新是一种主动性的思维活动,没有积极性,没有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很难崩发出思想的火花的。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大家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胆创新。可以采取组织辩论赛的形式,课前给学生布置好题目,由大家查资料,搜集数据。课堂上进行激烈的辩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教学充满活力。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创新意识创新思维通常是从质疑开始的。课堂上如果能经常提出问题,使学生经常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则必然能产生许多创新的想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给老师备课提出了高的要求。在对本节课的内容做到深入了解后,才能有意识地创设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多思多问,并适当地给予评价和点拨。只有学生对地理这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发现了它的有趣之处,才不会感到地理的困难之处,而是带着兴趣,轻松地去学习。开展有趣的地理活动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

小学生综合素质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小学“全科教育”的发展,为了实现重庆市小学素质教育政策,当地教育部提出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培养方案,认为小学教育不仅仅局限在某些领域,应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目前国内的专家和学者对于小学教育的研究集中在国内外对比中,对“全科教育”问题涉及较少,因此本文浅谈“全科教育”当成为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从“全科教育”的内涵、小学教育走向“全科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教师“全科教育”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全科教育;小学教育;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小学“全科教育”的发展,为了实现重庆市小学素质教育政策,当地教育部提出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培养方案,认为小学教育不仅仅局限在某些领域,应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目前国内的专家和学者对于小学教育的研究集中在国内外对比中,对“全科教育”问题涉及较少,因此本文浅谈“全科教育”将成为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从“全科教育”的内涵、小学教育走向“全科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教师“全科教育”的综合能力。

一、“全科教育”的内涵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中学生培养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分科发展,许多学生自从分了文理科后不再对其他的学科有所研究,仅仅只是局限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学生缺少综合知识能力,例如文科生缺少理化生的基本认知,理科生缺少政史地的基本常识。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我们国家急需要高科技、全能型、创新型人才,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对小学教育强调全面发展的趋势增强,因此“全科教育”在我国逐渐产生[2]。

二、小学教育走向“全科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全科教育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因此发展小学生的“全科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有利于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次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全科教育是好事,学生可以在接触所有课程中深入了解自己喜欢的学科,这对自己以后的就业发展很有帮助,当然学生也可以转变学习理念,例如文科生可以了解一些物理化学原理,理科生读一些历史文化书籍,增添一点文化蕴含,丰富学生的知识;最后它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形成一个正确价值观,因为小学教育阶段处于基础教育,也是小学生知识、行为、思维形成的启蒙阶段。

三、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一)教师应当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随着“全科教育”政策的实施,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内容提出了要求,更是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要求。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改变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4]。同时可以采用游戏法,例如:在学习十以内的加减运算当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两个组,一组学生拿着有题目的卡片,另一组学生拿着有答案的卡片,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匹配的答案,对于获胜的小组给予物质奖励,这种游戏法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教师应当用生活来丰富教材

小学的“全科教育”强调趣味教学和生活教学,打破以前填鸭式单调的课程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书本内容,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挖掘教材知识应用在生活中,例如:在学习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化的场景,假设一个同学花50元去买圣诞礼物,其中他需要购买一个圣诞帽12元、袜子5元、圣诞树21元,请问他还剩多少元?这样的例子很好的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积极的去思考,不会像单一的数学题让学生看起来费力。

(三)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能力

俗话说:学到老活到老。教师作为培养祖国花朵,未来希望的园丁更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观点,时刻保持一颗积极向上,肯专研的心,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平时多关注社会上的热点、前瞻性问题[5]。同时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爱岗敬业,关心学生,对待不同的学生应当因材施教,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博览全书,不仅对于社会科学类知识要深入了解,还应当对工科类知识有所普及,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学生的新奇问题;教师应当与同事知识共享,通过这种方式随时改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当在课余时间给自己的薄弱环节充电,例如可以多参加一些知名院士的讲座或者阅读经典书籍来陶冶自己的情操。

参考文献:

[1]翟军锋.激发创新热情.培养创新精神[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2]郭慧敏.浅谈“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微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3]杨士永.课例阐述践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应用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4]杨倩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和实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