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来自大自然的启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范文第1篇

李清照看到细雨梧桐,点点滴滴,发出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哀叹。龚自珍笔下的落花入土,化泥护花,也表现了人像花儿一样所有的奉献精神。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引发了无数人的联想,也蕴含着无数道理。

春去秋来,大自然告诉我们“逝者如斯去,不舍昼夜”,而我们应该明白“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落日无边,江水不尽,是在告诉我们,要抓紧时间,“此身此日更须忙”。大海无边际,壁立无顶峰,从中感受到的宽阔胸怀非同一般,“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人们了解了不要放过任何一点瑕疵,这些人生哲理,蕴含于美丽的自然景观中,有美丽了我们的心灵。

人类根据苍蝇的眼睛发明了苍蝇眼照相机;蝙蝠在夜间飞行,帮助人们发明了雷达;看到鸟儿在空中飞翔,人们萌发了飞的愿望,发明了飞机;鱼儿遨游水中,帮助人们发明了潜水艇;就连牛顿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也是一个苹果掉落在他头上后引发的思考······千千万万的大自然现象,无时无刻不引发着人们的思考,帮助人们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跨越。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吉尔伽美什》 生态批评 生态审美

一.史诗之渊源

在古巴比伦文学中,沉淀了三千年的《吉尔伽美什》无疑已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英雄叙事史诗。《吉尔伽美什》在国外的研究颇多,但由于我国未把其翻译过来,以至于国内学术界对这一史诗巨著的研究较为欠缺。而史诗本身年代久远等各种因素导致史诗的不完整,对研究该史诗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试用新的生态批评方法对史诗进行解读。

二.生态批评之界定

“生态批评应当一只脚立于文学——立足于文学文本、立足于审美和艺术等文学内在的特性;另一只脚立于大地立足于整个生态系统,要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1]那《吉尔伽美什》是否属于生态文学的范畴呢?王诺给生态文学的定义是:“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并从事和表现独特的生态审美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2]史诗是一部具有悠久历史的英雄叙事史诗,歌颂的是英雄事迹。但并不代表着现代的批评方法不适用于研究经典作品。

三.人对自然的征服和破坏

本文着重分析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为了他们的英雄创举,成就英雄事迹而实行对杉树之妖芬巴巴的决斗这一事件,吉尔伽美什在征服芬巴巴、成为造福百姓的英雄的同时,无疑也是一个大自然的破坏者。吉尔伽美什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破坏。

在第一块泥板上对乌鲁克城进行了这般描写:“它无以伦比,任凭后代的哪家帝王!登上乌鲁克城墙,步行向前,察一察那基石,验一验那些砖,那砖岂不是烈火所炼!那基石岂不是七贤所莫。”[3]乌鲁克城是一座坚固而金碧辉煌的城堡,是世界上举世无双的人类文明的成果。但是构成城市的基石来自于大自然,砖的形成来自泥土,烈火的燃烧需要无数的树木,一座文明城市的形成最终是依靠自然的资源的销毁来实现。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也体现在依赖自然与征服自然上。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城的国王,统治这个城的所有居民,他所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王权。城市文明的出现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入,并开始有了征服自然与统治自然的意识。吉尔伽美什的征服欲与统治欲促使他去为百姓除害,成为造福于人的英雄。这也为吉尔伽美什去原始森林与雪杉之妖决斗埋下了伏笔。

当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决定进入森林找芬巴巴决斗时,吉尔伽美什做了三个梦,他描述了他的第三个梦里,“天灾轰鸣,地在震动;阳光消失,昏暗不明;电光闪烁,烈焰飞腾,乌云低迷,大雨倾注不停。光消失了,火也熄了,掉下来的一切都化为尘土灰星。”[4]吉尔伽美什打败了森林的保护神芬巴巴,大自然也开始变化。梦里的景象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天气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发起了大洪水。芬巴巴是树妖,是保护森林的使者,更确切的说是大自然的使者。吉尔伽美什打败芬巴巴,象征着对大自然的征服。人类获胜了,大自然失败了,但是大自然会实行报复。大洪水的到来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人为的破坏导致。卡森曾说:“人类总是狂妄地大谈特谈征服自然,现在他有能力去实现他的夸夸其谈了。这是我们的不幸, 而且很可能是我们的悲剧。因为这种巨大的能力不仅没有受到理性和智慧的约束,而且还以不负责任为其标志。人类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自然的一部分, 征服自然的最终代价是埋葬自己。”[5]

由于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杀害了芬巴巴和天牛,这引起了天神的愤怒。他们两个人之间必须死一个。恩启都成为了人选。恩启都在临死之前进行了忏悔。他对着门说,就像与人言语一样:“森林之门岂能领悟出什么,本来就不会懂得什么事理。我看到高高的杉树,那还是遥远的过去!你这棵树,在国内无与伦比。你高六噶尔,你宽二噶尔,你的支柱,你的把手,你的柱基,你那个工匠在尼普尔把你削制。啊,门哟,若知道这就是你的结果,若知道你的可爱把这场灾祸招致,莫若我拿起板斧了事,编进那些筏子里去!”[6]恩启都一开始并不支持吉尔伽美什与芬巴巴决战,因为他是受到诱惑而逐渐与野兽分离成为一个文明人,森林就是他的最初的家园,吉尔伽美什杀死了芬巴巴,也就杀死了他家园的守护者。起初恩启都是犹豫吉尔伽美什的决定,并劝解吉尔伽美什不要与芬巴巴决斗。可吉尔伽美什心意已决,一心要成为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恩启都为了友谊而不顾朋友的决定是否正确,最终受到神灵的惩罚。临终前的恩启都是无限地忏悔自己的行径。来自大自然的他深深的知道森林的重要性,但是曾经的高大无比的杉树如今却已成为了门,恩启都的追悔也象征着对自然界植物的破坏就是意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这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报复。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

史诗中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地方,其中也不乏体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美好的一面。

创造女神阿鲁鲁创造出恩启都时,“他混身是毛,头发像妇女,跟尼沙巴一样卷曲的如同浪涛,他不认人,没有家,一身苏母堪似的衣着。他跟羚羊一同吃草,他和野兽挨肩擦背,同聚在饮水池塘,他和牲畜共处,见了水就眉开眼笑。”[7]这里描绘出一幅人与动物之间其乐融融的画面。恩启都与动物一起生活,他本身也与动物一般而不具备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人与野兽和谐共居的理想状态。在原始公社制社会时期的古巴比伦,人类的文明早已出现,人与动物之间也已有了明显的区别。恩启都还没有从动物中走出来的状态在现实社会中已不存在,因此和谐共处的状态也只是当时人们的美好想象,体现出更深一层次的意义则是人们对动物的敬畏。

在第五块泥板上,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一起向森林进发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这样一番原生态的美景:“他们仰看森林,止步停留,他们看那杉树之高,他们看那森林的入口。芬巴巴所到之处都有痕迹存留——大路变得笔直,小径也平坦好走。他们看到杉树山、神祗和伊尔尼尼的宝座,山前,杉高遮蔽山头,令人舒畅的是树荫清幽,草丛盖地,也漫无尽头。”[8]漫山遍野都是高高耸入云端的巨大无比的杉树,烈日也无法将余晖穿入层层叠障的森林,走在阴郁的森林里,自然而然会有阴森森的凉气袭身,再勇敢的英雄看到如此之壮景也会对大自然的造化敬畏三分。古巴比伦人们是心怀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畏来吟诵这一史诗的。

五.人与自然那关系的启示

《吉尔伽美什》不仅仅是一部讲述英雄事迹的史诗,也是一部预言史诗,人类的文明不能依靠破坏森林、征服大自然为代价。梅原猛说过:“这个神话说出了城市文明建立的深奥的秘密。吉尔伽美什最初想借助于恩启都的力量要干的事, 是杀害森林神芬巴巴。杀害森林神对文明有着重大的意义。农耕和畜牧产生本身,本来就和破坏森林有着密切的关系。初期刀耕火种的农业,就是首先从火烧森林、改林为田开始的。......人类的农耕、畜牧文明的第一步是发端于对森林的破坏, 而当城市文明出现时, 就需要大规模地破坏森林。”[9]

梭罗曾说:“四季及其变化全在我的心中......自然与人类是多么完美的协调,因此他在她那里找到了家园。”[10]梭罗一生都在追求着与大自然的最直接、最亲密的接触。现代人开始越来越关注自然,亲近自然,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方式。而人类的这种意识是建立在如今大自然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的危机时刻下的,大地母亲的绿衣逐渐褪去原有的色调,各种自然灾害在全球各地不断出现,人类开始反思自我,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不断地向大自然剥削索取是否得当?而这一切在古代社会时期,祖先们就已经告诉我们,敲响警钟,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不是征服与统治,而是寻求与大自然中的生物群共生存。

文献资料:

[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张念红,王诺:《述评》,江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3]《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

[4]钟燕:《蓝色批评:生态批评的新视野》,国外文学2005年第3期。

[5]程虹:《寻归荒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6]魏善浩:《人类文明启示录?抑或警告录?——史诗象征意义述评》,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7]格伦A.洛夫:《实用生态批评》,胡志红、王敬民、徐常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8]蔡茂松:《吉尔伽美什是英雄,不是太阳》,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9]邱紫华:《的哲学美学解读》,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10]王立礼:《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读谭恩美的三部作品》外国文学2010年第4期。

[11]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2]韦清琦:《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学研究——生态批评》,外国文学2002年第3期。

[13]李晓明:《比较视野中的当代英美生态批评》,北方论丛2008年第2期。

注释:

[1]张念红, 王诺:《述评》,江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7页。

[3]《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5——16页。

[4]《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7页。

[5]钟燕:《蓝色批评:生态批评的新视野》,国外文学 2005 年第3 期。

[6]《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2页。

[7]《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页。

[8]《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5页。

[9]程虹:《寻归荒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11页。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范文第3篇

妇产医院里婴儿的哭声,像征着一个宏伟的蓝图将呈现在人的面前。学校里琅琅的书声,雄伟的高楼大厦将层层掘起。呜叫的警声,竭止无数人犯罪的脚步。豁达的蟋蟀奏出的和谐之声,给我的启示是小时候从妈妈的话中悟出来的。

三年级放暑假时,赶好妈妈公司也放假,我们就到乡下的姥姥家度假。傍晚,雨停了。妈妈说:“夏天雨后的景色美极了,另有一番情趣,在城市里是享受不到的,咱们到幽静的田间小道散步去。”憋了一天我连声称好:“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去。”刚被雨水洗刷过的青草像抹了油似的又光、又绿、又肥厚,稻苗也不倒挂金钩了,像出鞘的利剑刺向天空。道边不知名的野花笑开了脸,列队迎接来自大城市的小姑娘——我。雨后的景色好美,雨后乡间小道的景色更美。

道边,一群蚂蚁列队过来,其中有一只蚁王带头,它的个头比其他蚂蚁大很多,还有带翅膀的蚂蚁,那肯定就是蚁后了。面对巨大的虫子,蚂蚁不紧不慢,在蚁王的指挥下,形成包围之势,有的前拉,有的后推。庞大的虫子,在蚂蚁的包围下慢慢移动。

碧绿草丛里,蟋蟀全神贯注地趴在草叶上,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时而奏出激情高昂的《斗牛舞》曲,欢迎蚂蚁获得战利品凯旋归来;时而奏出《威尼斯狂欢节》来庆祝暴晒发蔫的小植物因获得甘甜的乳汁——雨水,而重获新生;时而奏出欢快的《化装舞》欢迎远道而来的我。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范文第4篇

2012年2月15日22点44分,广东省某校一名住读生夜里辗转反侧睡不着,遂起床,开窗户向外眺望,他看到天边布满条状的云,样子很恐怖。于是打开电脑,在微博上敲下了10个字:“今晚的天空,好像地震天。”4个小时后,也就是16日2点34分,大自然对他的发现做出了回应:广东省河源市区西北方向约25公里、新丰江水库西北边缘发生地震,周边很多地区都有震感。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发生在汶川的那场特大地震。就在2008年5月10日,有人在山东省临沂市上空,看到了天空中的异象:一团团、一簇簇鱼鳞般大朵大朵的怪云挤满了天空。目击者估计,怪云面积足有1400多公里。

历史上,这种奇异现象的记载也有很多:

17世纪时,中国古籍记载:“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1935年,我国宁夏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记载:“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夜,昌黎县几个看瓜地的人被巨光吓到。阴沉的夜空就像忽然有人打开了它的开关,巨大的亮光照亮了一切,连西瓜叶、瓜蔓都看得清清楚楚。光亮瞬间消失,夜空复又变暗,如墨染一般。同天傍晚,日本的真锅大觉教授发现天空有异常长条云,后来证实,那就是唐山地震的前兆云。

日本是地震大国,这方面的记载也比比皆是。1948年6月27日,日本奈良市上空出现了一条异常带状云。第三天,日本福井就发生了7.3级大地震。

这些地震前出现的怪云,我们称之为地震云。历次地震中,它们都以不同的面孔,在不同的地区或早或晚地出现,向人类传递着来自大自然的信息预警。

但如果留心你会发现,地震云和普通云有很大的区别。地震云看起来很怪异,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外形上:一是横条状出现,一条一条在空中有序排列,且每一条的颜色都深浅分明,就像我们经常在天空中看到的飞机尾烟。如果天空中有这样的云,预示着两周后会有地震;二是多条,成平行或者放射状出现,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排骨云,平行状云表示地震会出现在本地,放射状云预示着2~6天后有地震;第三种地震云看起来就像垂直的龙卷风挂在空中,有时又像无风时垂直上升的烟柱,这样的云叫做卷震云,预示着地震将发生在3天后;第四种是鱼鳞或团状地震云,云团在数小时内形成松散鱼鳞状,有时和“条状地震云”同时出现,颜色深浅分明,这表示2~6天以后会发生地震;如果云呈大块或团状,表示当地或周边会出现震情。

这些模样怪诞的地震云,其长度和颜色也隐藏着诸多密码:比如地震云长度越长预示着离发生地震的时间越近;地震云颜色越深,表示对应的地震深度就越深;地震云持续的时间长,预示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如果地震云又粗又厚并且呈现出灰色,那么地震的破坏力将会很大。

研究者发现,不管哪种地震云,它们出现时都与周边云彩格格不入,有明显界限。地震云还很高傲,喜欢朦胧,一般都是在早晨和傍晚时分出现在6000米高空,比气象云高出许多;地震云变幻无常,通常有白色、灰色、橙色和橘红色之分,有时它自身会发出强烈的光芒;地震云不怕风,无论风刮得多么猖狂,它们始终不会变形。

关于地震云的成因有两种说法,一是热量学说。地震前,地震带周围聚集了大量地热,或者地震带周围的岩石受强烈地应力作用,激烈摩擦后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逸出后,温度骤然增高,产生的气流飘到高空,就形成了地震云;二是电磁说。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地磁场跟着变化。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也跟着产生变化。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这时水汽和尘埃就会有序排列,形成地震云。

虽然现在人类还无法准确预测地震,我们对地震云的研究也还不成熟,但地震云提醒我们:只要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地震云必将会为地震预报提供翔实依据和有力参考。因为,云从来不说谎!

(摘自《知识窗》)

思考吧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用一个词语概括它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在说明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说明中采用了哪些不同的顺序?采用这些不同的顺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两段解释地震云的成因与应用情况,你感受到其中表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震云与地震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对我们认识事物带来什么启示?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范文第5篇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去读书,那无疑是值得称道的!让读书成为一种兴趣,一种习惯,让学生伴随着书香一起成长,让书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让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用自己的心灵和敏感的笔触时刻接受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的美好信息,时刻与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事物交流沟通,时刻聆听来自人类历史最深远最悠扬的文化语言,并让自己和它们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读书!

【关键词】读书;书香;成长;名著;方法;兴趣;快乐;读书;笔记

有人说,古人读书的目的绝大多数是为了加官进爵,以便拥有崇高的地位,能够享受荣华富贵;也有少部分人是为了报效国民,以施展远大的抱负如范仲淹,如陆游等;还有极少数人为了陶冶性情,来增加生活的趣味如李煜,如晏殊等……

那么今天,我们读书,为了什么?对于学生来说,这一切似乎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对于阅读,有的人甚至有的教师认为,一切都可以应付了事。果真是这样吗?

记得余秋雨说过:“阅读,最大的理由是使思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而我自己则在边教学,边思考;边思考,边读书;边读书,边思考:对于名著阅读,我们应该对学生提出怎样的阅读要求?阅读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而语文教学大纲是这样要求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也就是说,对于名著,学生是喜欢读也要读,不喜欢读也要读。那么,我们能否揭开应试面纱,认清读书的真面目,引领学生把读书融进自己的生活,让学生在阅读中伴随书香茁壮成长?能否让学生追随着作者的思想,捕捉作者智慧的火花,从中,得到精神的熏陶、得到心灵的安慰、得到素养的涵养,在源源不断的阅读过程中,源源不断的收获作者的思想,也将源源不断的激发自己的思想,以致使自己成为感情丰富的人,也让自己变得成熟呢?下面是我对名著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1 合理安排好阅读名著的时间及内容

一个学期需要阅读多少本名著,在语文课本中有明确的规定,在开学第一节课就要让学生明确本学期的名著阅读任务,让学生知道阅读名著的时间主要靠课外。当然,每个星期能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名著,教师巡查指导,那是最好不过了,而且,这也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可是,鉴于时间有限,名著阅读必须安排到课外去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多为学生着想。每天可安排的抄写作业可以很多,各教师可根据各自教学的实际需要,有意识地删减部分这样的书面作业,让学生每日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有计划地阅读名著。双休日还可以再多看一些内容,阅读时间还可以更长一些。教师还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一本一本地阅读,不能漫无目的地东翻西看,因为这样读书将会导致毫无收获,徒劳无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中学生每个学期要阅读的名著并不多,只有两三本。所以,要合理安排好阅读的时间及内容并不难,只要老师稍微动一下脑就可以完成好。

2 联系课本的名著导读知识,引导学生把握名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特征,指导学生把握阅读名著的方法

人教版的语文课本每一册书都安排有相对应的名著导读,教师和学生都应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本里的导读内容,先大致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特征,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

我经常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默读课本的导读知识,在默读过程中划出概括作品思想内容的语句,圈点概括人物性格特征的重点词语。然后把这些重要的内容朗读一下,先从大致上粗略地去把握一下作品的思想与人物。

然后,我会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作品。例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时,我就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①“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1]”,“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2]”,可是,后来是什么使他变成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3]”?②作品究竟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故事来表现祥子的变化的?又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为什么说祥子与虎妞的婚姻为什么注定是一出悲剧?③“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车厂的盘剥。[4]”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很简单的要求,为什么“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5]”?④虎妞的性格是大胆泼辣的,可为什么她会有点变态呢?

每次布置学生阅读作品之前,我都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指导学生去把握一定的方向去阅读,同时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手段。我告诉学生,阅读作品不能只为追求情节而阅读,这样的话,阅读的收获就小了。作为学生,更不能为了阅读而阅读,就是说,我们不能只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而读书,聪明的人会懂得从阅读中吸取作品中的营养,使自己得感情变得更丰富,视野更开阔,理想更远大,使自己在阅读中慢慢成长,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更自信,更坚强,更富有同情心也更有内涵等等!

我常常这样想,如果作为老师,都能这样去指导学生阅读,学生肯定会有收获的,而事实上,我也是这么做的,效果是不错的,收获当然也是令人欣喜的!

转贴于

3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都能亲历阅读的快乐

怎样才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这确实是一个让老师有点伤脑筋的问题。

我想,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应该是很多的。在平常的教学当中,我经常把自己阅读的体会告诉学生。我告诉学生,我很喜欢阅读,这是在中学时代就养成了的习惯,直到现在,无论多忙,我都保持着每天阅读的习惯。我常常在阅读中感受作品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慨叹他们的悲欢离合,在被感染中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如果能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阅读是快乐的,那学生又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我的学生大多数愿意相信自己的老师。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也是激起阅读兴趣的一种手段。学校的图书馆、教室都可以成为阅读的重要阵地,在教室内挂设有关读书名言的条幅,出以读书为主题的墙报,形成良好的读书环境。当然,创设良好的环境,只在图书馆和教室阅读都是不够的,因为阅读名著是一项磨炼人的精神意志的活动,因此,电脑室也常常列入我们的读书阵地,伴着优美的音乐,学生阅读时非常投入,常常听不到下课的铃声。至于课余时间的阅读,如在家里,我同样鼓励学生各自创造良好的环境,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在悲欢离合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莫名的快乐,学生的兴趣不就有了吗?到了痴迷的程度,学生们对于名著怕是爱不释手了吧?

另外,在进行阅读之前,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作家的生平、著作、成就以及作品的精彩片段等,也是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的手段之一。

4 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的习惯

阅读名著,不能只追求情节,要想有所收获,就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例如勤做摘抄,写一些读书笔记,写一写读书心得等。

4.1 勤做摘抄,写一些简单的读书笔记。

摘抄是一种根据个人的阅读喜好,将精美难得如好词、好句摘抄分类摘抄下来,以供阅读、品味、引用的资料积累方法,是对每天阅读的整理巩固。教师可做不定期检查摘抄,无疑是对名著阅读的一个有效的检查方法。 摘抄的形式有很多,如:语录式摘抄,可摘录名人警句、精彩词句等;内容提要式摘抄,可概括主要情节,给短小的文章列提纲;内容赏析式摘抄,可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悟、人物的评价、主题的理解等等。

4.2 写一些读书心得,以便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如果说摘抄和简单的读书笔记是一些比较零散的东西,那么,读书心得则可以是一些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感想。是读者在对作品有了比较深刻印象之后的情感体验。学生只要是认真读阅读过原著,就总有话要说,这种情感的体验也许会很容易引起大家都共鸣,也许有人会有各自独特的见解,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去读书,那无疑是值得称道的!让读书成为一种兴趣,一种习惯,让学生伴随着书香一起成长,让书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让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用自己的心灵和敏感的笔触时刻接受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的美好信息,时刻与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事物交流沟通,时刻聆听来自人类历史最深远最悠扬的文化语言,并让自己和它们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读书!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研究开发中心《语文》(八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 老舍:《骆驼祥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注]

[1]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研究开发中心 《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34页

[2]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研究开发中心 《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34页

[3]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研究开发中心 《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