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云平台毕业设计总结

云平台毕业设计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云平台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云平台毕业设计总结

云平台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1篇

(一)教师要有问题意识教师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求教师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进行自我反思,只有找到问题,才能促进教学不断地改进,也会促进教师们去思考,带着问题去思考、研究设计教案和投入到校企合作的研修中去,这样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论文。问题意识会强化教师的主动发展意识。针对毕业论文的设计,提出问题可以让指导老师带着思考和问题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分析。此外,教师无论是指导毕业论文还是平时的授课,都要事先做好准备,积极查寻资料,正确认知自己的教学行为,带着思考去研究、指导,并且增加与学生的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们在“研修—实践—研修”的循环体验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同时,在研讨中,教师之间的差距也显现出来,同时可以增加教师的危机意识,促进自己提升和改进。学校方面也要积极配合,提供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增加校企合作,让论文和实际合起来,让老师们和企业专家进行交流,开阔指导教师的眼界,从而可以使危机意识越发强烈,而危机意识正是形成问题意识的催化剂。要实现超越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就必须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教学或指导后要反思个人反思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校本研究的前提,是教师与自身开展的对话,是校本研究中最基本和普通的活动形式,也是教师在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阶段的核心因素。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中,教学反思要抓住其四点基本特点:(1)抓住妙点进行反思;(2)抓住疑点进行反思;(3)抓住失败点进行反思;(4)抓住常点进行反思。通过以往的实践证明,教师可以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反思改革中找回自己,重新拾取研究的权杖,通过处理自身出现的教学问题来走上专家的道路。强调毕业设计教学反思改革,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以回顾、观察、诊断和自我监控等方式,来针对自身的教学概念、行为、艺术等进行思考和改正,将教与学密切结合起来,实现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反思的合理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单纯的教学反思不单单只依靠自律,还要求学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规律、有计划地促进反思。常用的方法是“事后回顾”,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原来打算做什么?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已发生的情况的原因和具体采取的措施。

二、实施方法与措施

需求是推动科学和一切创新的动力,它推动着科学技术与社会向前发展。问题导向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令人疑惑难解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活动。以优化毕业设计(或论文)课题来源、实施、管理与评价方法为内涵,深入企业走访、座谈、比较、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研究,完善应用型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或论文)阶段的教学工作。由印刷企业提出(或由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发现)课题,学校组织人力收集、分类,并甄选出符合本科毕业设计要求的课题,并归于相应研究方向的教师名下,在校园网上课题及指导教师信息,根据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课题后,在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双师)的指导下(由学校或企业提供场地、设备、经费等支持)按计划、按要求完成毕业课题,课题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企业应用于产生,经受生产实践的检验。从而确保毕业设计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发现、分析、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一)课题信息收集与借助校园网,建立校企合作课题信息平台,为印刷工程专业教师与学生提供毕业设计的实战课题,解决教师出题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提供平台。①收集500个以上的课题信息,甄选出300个以上适合作本科毕业设计要求的课题。②建立课题信息库。③建立课题跟踪信息平台,及时向企业反馈学生的研究进展与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实时的技术支持。④每年更新20%左右课题信息。

(二)成绩评定方式改革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由学校老师根据本科毕业设计的要求给出相应的成绩(为主),企业对毕业设计成果的应用效果做出评价并给出相应成绩(为辅)。从而彻底打破理论与实际脱节,缺少相应的工程环境,致使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力薄弱的现状,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成效

1.拓展了毕业设计课题选择范围和来源。改变了毕业设计来源于教师科研、虚拟及模拟性课题,缺乏真实性与实用性的现状。2.开拓了校企产学合作的新模式。传统的校企合作是以教师为主体,着力在科研与实习基地的合作,而课题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人才,服务企业产生需求为目的的合作。3.创新了校企“互利”与“三赢”的新机制。企业获得了学校技术与理论的支持;学校得到了解企业需求、了解新设备与新技术的机会,也会相应地提高教师的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得到了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工程实践的机会。4.创新了学生毕业设计(或论文)的评价体系,引入了企业对毕业设计成果应用效果的评价指标。总之,我们要认真贯彻《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神:“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云平台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校企座谈;新导师模式

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的一次“大作业”,是向教师、家长及社会的一次整体汇报,更是将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实际工作任务或生产项目进行完整系统的综合演练。毕业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个人的知识技能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水平。因此,如何推进毕业设计教学的健康发展,是每个高校都要面对的一个迫切问题。

随着艺术设计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在这里,关于毕业设计教学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毕业设计教学是如何开展的?毕业设计是否符合当代教育的发展理念?毕业设计是否实现了人才培养方案所制定的目标?毕业设计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一、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根据对国内各大艺术院校的了解,笔者结合多年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出目前艺术院校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的4个问题。

1.毕业设计的时间冲突问题

毕业设计与就业是毕业生面临的两大难题,使学校和教师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学校希望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解决就业率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也希望毕业生能将毕业设计做好,体现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什么说这是个难题呢?因为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各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和人才市场招聘会的集中时期。而此时,毕业设计也正进入一个关键的阶段,这就导致很多毕业生无法平衡找工作与做毕业设计之间的关系。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殊性可能是导致这种冲突的一个原因,这种特殊性表现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创作一般都是实物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实物制作冲刺阶段和就业选择在时间上产生了一定的冲突。

2.师生比的严重失调

国内大多数院校的毕业设计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的,每组由一位导师与若干名学生组成,在实践中这个组合的比例平均是1∶15,很多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师资紧缺的问题,形成的师生比基本上都在1∶18,有些院校则高达1∶24。这样的师生比使得导师的辅导不能做到足够的细致,最终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

3.监管不严

影响毕业设计教学的另一因素是各院校的监管制度,虽然每个院校都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有具体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要求与制度没能得到严格执行。导致监管力度下降的原因大都是学生没有处理好实习工作与毕业设计的关系。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老师只能放松监管,最终造成个别学生的毕业设计不能按进度完成或者草率完成。长时间之后,就给学生造成一种轻视的心理,认为毕业设计做得好不好都能顺利毕业,并且给低年级的学生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这种现象并不是大面积存在。

4.课题的质量不高

毕业设计的课题选择有学生自选自报和导师出题学生选题这两种方式,课题的性质有真实课题、虚拟课题、模拟课题、艺术创作课题等几类。由于真实课题比较少,选择虚拟课题的学生就占了绝大多数。由于缺乏真实性,很多教师和学生在课题的选择上都想着一味地创新,实际上却出现了课题“假、大、空”的现象,这种现象导致了无法实现毕业设计教学的目的和毕业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毕业设计存在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或改善。

1.提前着手,制订合理的毕业设计指导计划

每年一次的毕业设计工作有其一定的规律性和时间性,艺术设计专业又有其特殊性,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制订出一套合理明确的计划,以便能更好地指导毕业设计。首先,合理安排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时间,不让实习与毕业设计产生冲突;其次,合理安排毕业设计的整体进度,同时能明确阶段性的工作任务,最好将计划详细到周次;再次,每位导师要制订相应的辅导计划;最后,计划的制订要符合科学性和易操作性的原则。

2.从“专题设计”课程开始

毕业设计开始之前引入专题设计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所有专业课知识进行整合,通过本课程进行整体回顾与巩固,同时为进入毕业设计做好铺垫和引导工作。本课程可以利用每周14课时、共4周的时间,采取多人讲授不同内容的方式来进行。课程内容可以选取各专业课程所针对的相关真实课题和案例加以重点分析与讲解,让学生对将来所要选择的课题有进一步的认识。

3.组建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加强宏观监管

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进展过程中进行宏观监管,要明确整体进度要求和安排;同时要对毕业设计工作制定相关监管细则,对毕业设计的内容制定相应科学的质量评判标准,对毕业设计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总结、意见反馈等环节能从整体上进行掌控。

4.强化师生思想

教师和学生同样存在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问题,在毕业设计开始之前我们就要通过各种手段让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比如,可以采取说明会的形式开展讨论,以此来激发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深度思考,加强对毕业设计的认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让师生初步了解毕业设计的整体进度、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和一些相应的规范性要求,为毕业设计教学工作做好铺垫。

5.将招聘会引入校园并开展“校企座谈会”,实现资源整合

在招聘会前后举行“校企座谈会”,能为校企双方搭建一个供求关系交流的平台,企业知道学校有什么样的人才,同时学校也可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坚持“校企座谈会”的形式,探讨企业人才需求类型和要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问题,可以很好地指导学校完善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

6.建立新导师模式,实现资源整合

通过“校企座谈会”,找到有意向的企业家,建立毕业设计指导新模式,让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家、设计师做导师,由导师有针对性地辅导一些有意向去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这样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企业家、设计师可以将企业里的真实课题直接交给学生去做,这样也解决了以往课题“假、大、空”的问题。

新导师模式是学校理论导师与企业实践导师相结合的形式,这样不仅可以让毕业生课题做得更加深入,同时也解决了师生比失调的问题。

7.设立课题库,引入实战

要对毕业设计选题进行筛选和分析,尽量选一些真实的课题。可根据各高校的校企关系,收集一些真实性课题并建立课题库,这样课题不但不虚、不空,而且具有一定的实战性。实战性的课题就可以引入新导师模式,这样对企业来说不但完成了项目,而且还锻炼了自己的新员工;对学生来说不但完成了毕业设计,而且能够提前适应岗位角色。同时也能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相冲突的问题。

以上观点仅是笔者对解决毕业设计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具体措施的尝试与探索,希望在毕业设计教学上能有一些帮助和启发,以此来促进毕业设计教学的健康发展。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性探索与尝试,对毕业设计教学的关注就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对人才本身的关注,使毕业设计教学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从局部带动整体来推进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效梅.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5).

[2]童慧明.膨胀与退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云平台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提升;对策

毕业设计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质量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有利于高水平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毕业设计一方面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具有检验作用,另一方面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高职教育扩招持续加大,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旅游管理学生的毕业设计在质量上存在很大问题,如选题脱离实际、缺乏原创性、毕业设计的答辩流于形式等。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现状,进而找出导致这一不良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的举措。

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选题不当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能否科学合理的选好题,就关系到毕业设计的质量能否得到保障。而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中,选题不合理是最主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选题没有针对性,由于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有限,在选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避繁就近,即繁难题目选择主动放弃,就近于参考书和网上能找到相关资料,如:《某酒店管理机制模式研究》就缺乏专业针对性。第二,所选题目范围把握不够准确,不是太小就是过于宽泛,太小则无法体现专业所学,过于宽泛则研究主题难以确定,这都将会对毕业设计造成阻碍。如:《某市的旅游研究》《某省旅游旅游开发的对策》等;第三,立意创新不足,容易落入陈俗旧道。由于学生在选题时参考的资料都是确定的内容,选择《某旅游景区问题分析》等旧题目时,只是一些简单的重复,没有新的观点和论据提出。

(二)缺乏良好的设计指导

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已经在某旅行社或者酒店进行岗前实习或培训,这给指导老师的指导工作带来了一定阻碍,具体表现为:第一,指导老师和学生就毕业设计进行的面对面交流机会很少,以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指导老师大多情况下是通过电话、微信等移动通信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无形中指导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第二,学生被动应付,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心理,指导老师不联系,学生就不问,导致毕业设计的很多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第三,理论与实践脱离,教师长期在校研究理论而疏于实践,导致学生在相关实际工作岗位碰到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三)毕业设计进度的监控有待提升

根据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设计规范,毕业设计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如切合旅游管理专业进行选题、下发任务书、书写开题报告、列提纲、完成初稿、检查、校改、定稿以及答辩等。不过,因为毕业设计的时间和学生岗前实习、培训的时间相冲突,导致学生难以按计划完成毕业设计的进度。同时,企业目前对学生是否已经完成毕业设计或者完成的质量如何等问题关心不够,无法发挥监管作用。另外,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不了解,学生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指导老师沟通相对缺乏,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态度和认识发生偏差,进而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四)形式主义的毕业设计考评

毕业设计的最后一步是答辩和成绩考评,主要是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整体情况。考评实际存在的问题可能远比想象的要多,如毕业设计流程缺失、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的监督和指导不到位等。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和学生的毕业实习存在关联。一方面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出现的问题需要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工作和毕业设计任务的双重压力下,不能有效完成,导致毕业设计的考评容易走过场。最后,答辩过程中,老师在较短的时间里面无法针对论文中的细节把握,只能抓要点而疏于毕业设计考评质量的把关。这不仅影响了毕业设计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公正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认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得不到端正。

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一)恰当选题

恰当选题是有效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第一步。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选题:首先,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毕业设计的理论保障,所以学生应当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经验或者相应案例进行讲解,充分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如:《浅论如何加强我国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其次,教师和学生应该都需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发现教学的素材,从酒店管理工作中积累毕业设计的素材,比如:《酒店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星级酒店宴会筹办问题分析》;最后,就如何准确选题,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选题环节,采用发现教学法提问导游行业的发展如何?一方面在设定问题情境的同时,又提出了选题的内容,另一方面利用问题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掌握毕业设计选题的关键,选择《我国导游业高离职率原因分析及相关对策》这个题目。

(二)实行双导师双向指导

旅游管理专业的指导老师由于自身实践经验的缺失,学生无法有效控制毕业设计的进程,导致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难以进行。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可建立新型的双导师制度,即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重指导。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理论知识部分,而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一来,既加强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升,又增加了实践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建立双师指导制度以后,两位导师应该始终参与到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双师制度的作用,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通过双重指导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建立校企多维监督制度

为了有效解决学生由于实习原因导致毕业设计监督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建立校企多维监督制度显得非常有必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形成制度,明确责任。企业应该就毕业设计考核问题给予学校一定协助,特别要强调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考核次数的考评。第二,应用网络科技,建立毕业设计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学生不同时期在网上对自我毕业设计的进度进行汇报,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动态管理模式,积极构建新型师生交流渠道,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联系。第三,强化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相应制度,以降低抄袭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从而营造积极、公正、创新的毕业设计制作氛围。

(四)建立校企考评体系

企业以往对毕业生是否已经完成毕业设计并不关心,或者对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是否优秀也不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不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同时为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带来了很大阻力。学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学生的毕业设计严加要求,以提高毕业设计整体质量。首先,在毕业设计内容的评价方面,应当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评价,但是也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这又这样才能体现出毕业设计的实际意义。其次,在毕业设计考评的方式方面,不仅要重视流程的完整性,而且还要确保流程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严禁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加强工作的落实,从而真正将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提高。

三、总结

毕业设计的完成对学生自身旅游管理知识、技能和素质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毕业设计的过程也是学习能力提升的一种体现。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对其日后工作影响较大。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设计时,需要将平时所学知识进行整理、综合,形成稳固的知识结构,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解决论文提出的实际问题,重视毕业设计的作用,努力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最后,学校和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保证高校学术力量的提升,加大对旅游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作者:王春丽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参考文献:

[1]陈祥章,魏勇.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1(04).

[2]温显斌,王法玉.构筑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应用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0(10).

[3]伍慧玲.突出湖湘特色:发展湖南高职旅游教育的新视野[J].科技和产业.2007(12).

云平台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三点一线”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下简称信计专业)自设置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并迅速成为热门专业。该专业的设置反映了信息类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反映了社会对信息类学科人才的需求热点。安徽理工大学于1998年设立了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在此专业的基础上于1999年设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安徽省是较早设立此专业的高校。我校对该专业一直非常重视,专业建设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教学体系较完备,师资力量较强,实验条件良好,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强,就业率高,专业发展已得到省内外高校的认可,先后有近十所高校前来学习交流,并于2008年评为安徽省特色专业。通过近十几年的发展,许多学校能够制定较为完备的理论教学培养体系,但信计专业毕竟不同于普通的工科专业,学生仅学好基本理论是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也达不到信息类专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主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其它工程实践知识。2000年以来,由于受扩招和并校的影响,本科教育中一度出现了大众化和精英化、继承和创新、国内化和国际化、本科生和研究生、短期和长期、理论和实践、教学和科研、产、学、研、知识和能力、教和学等教育“十大关系”的失衡,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弱、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大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不能很好地应对这些失衡,甚至还有部分学校基本上还是采用“重教学、轻实践”的教学培养体系。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素质养成、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但这一环节长期以来重视不够,也是目前国内高校扩招后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如何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信计专业发展快,招生规模大,如何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如何开设出适应市场需要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性课程,是各学校的当务之急。我校实践教学体系已较完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信计专业的人才也会发生变化。针对安徽理工大学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一定特色的信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关系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自2000年起,我们在深入研究国内外高校信计学科本科生培养的特点,分析自身情况,紧跟信息类专业发展趋势和动向,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以“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为目标,对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与实践。经过多年的发展,我校信计专业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教学体系,而且在实践教学方面具有特色,构建了“三点一线”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三点一线”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1以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优化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理论环节是实践环节的基础,同时实践环节又能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因此,我们认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既要考虑到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要考虑对基础知识学习的反馈作用。我校在信计专业下设置了服务计算和应用软件两个专业方向。为使实践教学体系能科学合理地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的能力,同时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特色。我们在反复比较、分析北京及全国其他高校信计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根据我校实际,扬长避短,确立了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的定位。但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信息类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发生着变化。于是我们以夯实基础为出发点,以如下几个方面对信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优化与创新。

(1) 重新调整了课程实验安排及实验大纲的编写。一是调整实验教学课时数,总的教学课时大约增加了20%,理论教学课时数相应减少。具体调整内容如表1所示。

经调研分析,采取这样的设置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较大促进作用。

(2) 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在未优化之前,课程实验中90%以上是验证性实验,为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达到对整个内容的融会贯通,大量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每门课程实验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大约达到25%。如数据库课程中增加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综合性实验,课内为4学时,课外为12学时。数据结构课程实验原有20学时全为验证性实验学时,现在增加了两个综合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增加了一个综合布线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增加了一个典型实例应用的设计性实验。这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优化设置,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大大加强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系统掌握。

(3) 优化了课程设计的安排及课程设计大纲的调整。在以前实践教学体系中,课程设计是在课程学习的同一学期开设,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就要进行课程设计,一边应付考试,另外还要进行课程设计。这样往往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全面系统进行设计的目的,实践效果较差。我们对应用软件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优化,三个课程设计依次为数据库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开设时间分别为第5、6、7学期,而对应的课程则在第4、5、6学期开设,这样学生就有一个缓冲期,以达到对该课程的知识点的掌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能够从一个高度上整体把握课程的知识点,课程设计质量明显提高。

1.2以面向应用、面向社会需求为着眼点,优化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信计专业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这一目标决定了我们主要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兼顾少量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着重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针对实践体系中内容更新较慢,不能很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教学要瞄准社会实际需求,以“面向应用、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实践能力”为指导方针,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 认识实习的优化。认识实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该专业在社会应用方面的情况,主要是了解下相关的企业生产流程及理论知识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前期在这方面主要是由实习教师带学生参观一些实习基地,如合肥软件园相关IT企业、统计局、银行、发电厂控制中心等单位。感觉像走马观花,学生数量较大,单位也难以应付。现在对认识实习的内容和安排上进行优化,将学生分成10个人一组,由指定老师带队,在相关实习单位里找一个专家进行介绍,并现场回答同学们的疑问,然后这组学生在实习后进行讨论,每个人写出实习心得体会。

(2) 高年级暑期实习的优化。以前的高年级暑期实习只是课外活动的一部分,不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即没有学分),只是让学生利用暑期机会自己联系单位进行实习锻炼,学生往往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只是应付差事罢了。现在由学校联系单位,将学生送到该单位进行暑期实习,实习15天以上,计1学分,由实习单位负责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既不耽误学习时间,也能帮助学生解决实习单位问题,同时也没有增加教学经费的负担,效果很好。

(3)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定制培养相结合的研究。毕业实习是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阶段,也是进入社会前的一次锻炼机会,能够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软件开发,学生在实习中积极参与公司的项目开发,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并能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结合毕业设计课题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做好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提高毕业计的质量。毕业设计是学生在系统的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教学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也是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复合型高级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环节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四年本科教育的水平。毕业设计应该与实际紧密结合,通过毕业设计,使得学生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我校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方面已有较成熟的方案。毕业实习基地稳定,且实习单位较多,能够满足实习需要。毕业设计选题大部分来自于企业,部分来自于导师的项目。

定制培养就是由我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理论课学习由我校负责,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由用人单位负责,经考核合格,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该单位工作。现在我校与一些知名软件公司达成定制培养协议,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且对信息类人才的培养起到指导作用。针对企业需求,对高年级部分学生进行定制培养,结合实践教学环节,直接让学生到定制企业实习,完成教学计划,并解决就业问题。因此优化并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3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落脚点,优化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是社会需求反映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必然行动。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确实践创新目标,理解实践创新的内涵,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意识,以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此,我们需要对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和创新,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 设立创新活动学分政策,鼓励学生通过创新活动得到学分。学生可以通过创新活动获得学分,该学分可作为选修课学分使用,鼓励更多的学生通过创新活动获得学分。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创新活动室,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创新活动,他们的作品也可参加各类比赛,学校对这些活动给予一定的资助,学生兴趣较高,参与人数较多。

(2) 在高年级实行导师制。选拔一批学历、职称较高,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担任学生的科研指导教师,让学生参与指导老师的课题,帮助导师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并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学校也设立了学生创新基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申请学生科研专项基金,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发表相关论文或申请专利。对有成果的学生在保送研究生和年度考评中给予加分,以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3) 实施大学生课外创新行动计划。主要包括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专业实践训练计划、各级各类创新型竞赛活动等,使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向多渠道、开放式、规模化方面发展,形成一种浓郁的创新氛围。

1.4以“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在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学生创新与创业、企业定制培养等方面,我们进行了认真地调研,以达到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主要特色有:一是设置了3层课程平台,包括基础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领域知识平台(定制培养)。二是设置了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包括专题研讨法、项目分组法、科研转化法、模拟分解法等。三是设置了课外实践实训方案,包括暑期实习、开放实验、创新型课题设置等,这些都为围绕这一主线展开。

2总结

我校信计专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实践教学体系具有特色,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通过几年来对信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并进行大量的调研与分析,以“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为目标,提出了“三点一线”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实践证明我校信计专业的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胜哲,董宇峰. 加强实践环节研究促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J]. 大学数学,2007,23(1):13-15.

[2] 唐晓静.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大学数学,2007,23(1):9-12.

[3] 曾传华,余大鹏.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改革与实践[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27(2):103-105.

云平台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矿特色 水文专业 实践性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3-176-02

煤矿特色的水文专业人才,要求将地下水与地表水、水资源开发与矿井防治水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这就要求水文专业不能仅仅局限于地表水资源,必须和矿井地质矿井水文地质紧密结合。

目前,我国煤矿水害事故频发,矿井安全任务艰巨,矿井水害是仅次于瓦斯的煤矿第二大灾害,其防治变得突出重要。煤矿安全生产要求矿井防治水专业人才必须煤矿特色鲜明,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与矿井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不仅要求毕业生知识面广,而且要适应能力强,更重要的是专业技能扎实。

面对市场的迫切需求,本文探索从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强化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建设完备的实习基地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与改革的探索,以培养学生具备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多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

1 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通过专业培养计划来体现和保证,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和规范,并切合煤矿实际需求,具有煤矿的行业特色。实践环节一般包括课程实验和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等环节。

在化学、物理、水力学、水文地质学、物探等需要借助试验揭示基本原理的课程中,均安排有适量的实验课时。在学完相应专业课程以后,在培养计划中集中安排对应的专业实习,主要是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时间分别安排在二、三、四年级。设计类环节分为针对矿井突水进行注浆堵水、矿井疏干排水、水源地的勘查和评价、抽放水试验等课程性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综合性涉及两类。另外培养计划中还安排有参与科研、大学生创业、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等,都有一定的学分要求。

2 实验教学环节改革

实验教学是水文专业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课程演示性实验教学、综合验证性实验教学和科研项目创新性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环节改革包括:

2.1 改革实验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的实验一般安排在对应的理论课讲授完以后进行,以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为主,如水文地质学基础的达西定律、抽水试验等。目前普遍存在学生多、指导教师有限、实验操作时间较难保证等问题,学生的实际动手机会受到一定限制。在特色专业培养计划中,按照实验内容的相关性及前后连续性,将几个单项内容的实验集中起来,开设成综合性实验,既保证了单项内容的实验时间,又加强知识的综合和融会贯通,拓宽了学生思维,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得到有效地保证。

2.2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各单项实验针对具体章节,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容易造成仪器的浪费,集中开设时,整合实验内容,体现综合性和创新性,如结合实际的煤矿水害问题,识别矿井出水水源,既要有水化学常规分析,又要同位素分析,还要数学模拟,力学推导,要求必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又要求责任心强,培养了扎实的实验技能。

2.3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受设备限制,专业课程演示性实验较多。由于学生理解接受能力的差异,实验教学效果有待改善。针对试验中的不足,我们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实验全过程演示出来,原理是什么,怎么操作,重点、难点是什么,那些地方容易出错,都一一作剖析。

2.4 完善实验设备

特色专业培养对实验设备和仪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实验开出率和效果,我们不断补充和更新实验设备和仪器。同时还想办法设计制作部分模型,通过和生产厂家紧密结合,设计制作了河间地块潜水运动、向斜盆地承压水运动实验模型和装置,直观展示了达西流实际应用的问题。

2.5 开放性实验

结合矿井实际需求,并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我们还设计、提供开放性、研究性的实验。这种研究性实验为学生积极参与实际的煤矿项目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这些措施和办法,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

3 课程设计的改革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充分体现矿井水的资源化及水害防治这个煤矿特色。主要内容包括富水区勘查、矿井水综合利用、水害防治等。

以往,为了方便批阅,一般让全班就同一个题目开展设计,这样做存在一定不足,比如内容雷同、形式单一,存在学生相互抄袭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为此,我们做相应的改革,如对西北某矿水害问题做设计,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就水源探查、导水构造以及生态需水、水资源保护等内容拟定不同的题目,再指导学生确定设计方案,计算和绘图等工作量分解到每个小组成员,这样,整个设计有分工、有合作,较好地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从而有效改善设计的培养效果。

在选题上,我们结合煤矿井的实际工程项目,采用“真题假做”甚至“真题真做”的形式,理论联系实践,充分体现煤矿特色,如东部矿区水资源评价,必须结合矿井水量大、煤泥多,酸性大的特点;西北矿区则体现绿色开采、生态保水的特点;华北型矿区则体现奥灰水的特点等。

在特色水文专业实践教学中,毕业设计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煤矿企业要求特色专业毕业生能独力承担野外调查、钻探、物探、矿井地质、矿井防治水工作,因此在毕业设计中,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矿井地质条件、发现矿井防治水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处理。在以往的毕业设计中,存在选题雷同、内容相近、实用性不足等问题。我们通过毕业设计选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做法是,由教师从实际的煤矿科研项目中提炼,并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从矿井生产中发现问题,凝练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保证选题符合煤矿实际,切实要求能够培养特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选题时,我们实行师生双向选择,根据学生的兴趣,一人一题,并鼓励学生到毕业后将要从事工作的煤矿企业,对实际矿井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和指导老师一起提炼毕业设计题目和内容。其次严格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毕业实习和设计阶段,明确规定各阶段的任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应提交相关的材料,指导教师可以随时进行抽查,并认真批阅。最后还要完善考核机制,特别要注重对实习过程和设计过程的考核。

4 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关键场所,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稳定、完备的实习基地不仅教学内容要丰富、代表性要好,还要具备适宜的交通、食宿、安全等条件。

目前,水文专业的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依托电子、金工和测量等相关专业进行安排;校外实习基地既包括登封、周口店、云台山等世界地质公园,也包括“产、学、研”合作单位,一般设在地质队、国土资源部门、水利部门、勘探公司、煤矿等,要求各实习单位高度重视,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并由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现场指导老师,学生全程参与工程项目的设计、招投标、施工生产和项目总结鉴定等相关工作。

相关期刊更多

云南冶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热带农业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农垦局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四川省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