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长期从事教育改革项目建设并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过程中,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在立项申报、年度检查、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多个方面对教育改革子项目进行了监督与管理,虽较好地把握了学院教育改革项目建设全局,在项目总体推进和重点项目成果的提升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立项盲目、过程轻视、验收潦草、成果荒废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重“新颖”轻“解题”。在立项过程中,部分申报教师高度重视项目提法新颖,“高洋上”的名字吸引审批者眼球,并过分注重以项目表现本身教学工作业绩及未来教学理念,却忽略教育改革项目的本质是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教学方法、模式等的研究,攻克教学实践中的矛盾和不足,达到教育改革的目的。
2.重“管理”轻“指导”。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学院高度重视子项目的管理,通过多次评审和不断督促等多种方式严格监督项目建设进度,把控项目研究质量,对项目研究建设的顺利实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院评审有余但指导不足,子项目各自为战但统筹不足,难以形成合力,难以在整体上取得重大突破。
3.重“获奖”轻“实效”。学院在教育改革项目总结验收的过程中,多数时候以、项目获奖作为成果考评的最主要手段,以获奖数量和大小作为衡量项目成果好坏的最主要标准,而忽略了教学改革项目的成效不仅在于通过项目研究和建设的推进以及研究方法的创新获得理论的提升,还应注重项目研究的实效。理论成果需要实践的检验,只有深入推荐项目研究,强化实践探索,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真正有助于提升教学方法且促进学生培养的教育改革项目才是真正的优秀项目。
4.重“结题”轻“推广”。教育改革项目以申报立项为开始,以结题验收为完结的管理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改革项目难以起到真正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教育改革项目的管理必须顺利“申报立项—项目建设—结题验收”,只是教育改革项目的研究过程,“项目试点—问题反馈—推广实施”才是教育教育改革项目深化过程的意识,注重将这两个方面连贯实施的全过程管理才能真正发挥教育改革项目建设的作用。
二、强化教育改革项目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1.强化教育改革项目管理的思考
学院要不断完善教育改革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模式,打破“断点式”、“终结式”项目管理的藩篱,牢牢树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导向,和“真研真改真落实”的原则标准,形成贯通项目立项、项目建设、成果验收和示范推广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体系;同时,注重明确学院在教育改革项目管理中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指导者角色,做到动态把握、及时督导、灵活协调、多元评价等,使项目管理由被动变主动,帮助项目建设完成好且有实效。
2.教育改革项目管理的实践
(1)强化立项管理,实现以“立”引“改”。首先,在课题申报时,在鼓励教师自由组建研究团队申报的同时,结合学校、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发展规划,针对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难题和学生反馈的教学意见和建议,导向性课题,鼓励名师牵头、青年教师共同参与的方式联合申报;在个别特别注重实践性的课题上,也可邀请有兴趣、有能力的同学一起加入,以此提升项目建设的针对性。在立项评审上,在注重申报材料审核的同时,更加注重开题制度的落实,在当面听取项目选题背景、研究基础、研究思路和预期成果等相关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公平公正的评审,同时评审专家也可现场向申报人提问、交流和指导,在立项之初就充分把握项目研究的科学方向。
(2)落实过程督导,实现以“查”促“改”。教育改革项目建设过程中,重现充分发挥学院监督管理职能,建立教务人员分组联系和教育改革项目中期检查机制,在研究进度、经费执行、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监督考察和提醒,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同时,更加充分发挥学院在教育改革项目上的指导职能,通过中期检查时的专家指导、评价和教育改革项目分组研讨时的相互交流、探讨,促进项目建设的中期反思和调整;及时了解项目研究中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帮助和资源分享,真正实现对教育改革项目的中期督导与促进。
(3)施行多元验收,实现以“结”实“改”。在教育改革项目结题验收时,首先继续强化结题验收答辩,在全面听取、了解、质疑教育改革项目的建设过程和所得成果后,评判项目成效;其次,逐步推进实际考察,通过课堂教学听讲、基地走访等方式,更加客观、深入地评估项目建设实效;最后,试点学生评价机制,通过在结题验收答辩和实际考察环节加入学生评委和学生调研的环节,真正了解学生对于教育改革项目实施及效果的反馈,明确教学改革项目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4)注重成果落地,实现以“研”定“改”。对于教育改革项目建设而言,项目研究和建设只是手段,而落实研究内容与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并真正提升教学质量才是其实际意义所在。因此,学院要注重推动教学改革的成果尽快落地,甚至“边建设边落地”,以期通过实际效果的评价调整建设方向,完善建设内容,服务学生培养。同时,注意教育改革项目中优秀成果的示范和推广,通过校内优秀项目展示会、分享会或实地听课等多种方式,在校内形成优秀项目的示范带动效应,影响、激励和带动更多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5)探索奖励机制,实现以“奖”助“改”。对于完成质量高、成果突出的优秀教育改革项目,学院要在积极配合、支持和帮助他们参与校级、省部级及国家级优秀项目评比;同时,在征求学校意见的基础上,整合学校、学院各方面资源,在学院内构建了优秀教育改革项目奖励与职称评定、业绩奖励、个人发展等方面挂钩的评定机制,形成“重教育改革、促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激励全院教师积极参与,认真研究,做出成效。
三、小结
1.教育思想观念滞后
在我国,虽然素质教育得到了大力的提倡和推行,但是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仍然存在,无论是对学校的领导、老师还是对家长和学生来说,只有在高考中所占比例最多的课程才会得到他们的重视,而信息技术教育并不在高考的考试科目之中,这就导致学校就不会选择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这样的课程当中,所以即使学校开设这样的课程,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相关的设施配置和组织管理都较为落后
就目前的一些职业中专学校来说,与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配套设施还是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的,例如教材落后、没有设置足够的课时等等,以至于很多的教学内容没有讲,又或者是讲了却很少将其教学的内容与实践结合到一起,这样一来其教学的效果不仅较差,而且也没有体现出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相反的,有一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资源很充足甚至过剩,但是资源的利用率却很低,这是因为学校只是注重应对上级的相关检查,这样就会使其相关的资源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利用而被长时间的闲置,导致资源的无端浪费。
3.教材内容陈旧,知识不连贯
一方面,对于与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教学课程来说,其内容的审定通过已经距今有十多年了,以至于教学的内容与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出入,其教学内容是比较陈旧的,而且有很多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又重复出现的。另一方面,对于职业中专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在之前的教育教学中对信息技术有所接触,但是真正能够学到相关知识的学生还是少数,以至于学生还是需要从头学起,这样知识就缺少连贯性。
4.缺少相关机制,学生积极性不高
因为信息技术并不是高考的考试科目,所以各个学校也就很少会重视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虽然一些学校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是因为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考核标准及其制度,所以并没有十分有效的加以实行,这样一来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当然也不会有很高的积极性。
5.学校领导不重视,缺少师资力量
由于受多年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学校的领导没能对该门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计算机又没有很多的接触和了解,这样就导致学校并不注重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教学。除此之外,在职业中专中能够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方面教育的专业教师较少,这就会使教师的工作量很大,而且他们对学校提出的希望学校可以根据课时标准配备教师的要求也没有得到满足。
6.教师在电教中的工作比较琐碎
对于大多数中职学校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教师其工作都是较为繁琐的,他们需要负责管理与电脑相关的一系列工作,即使学校并不怎么重视但很多的工作却又离不开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还是很难引起学校对其的重视。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教师电教工作过于繁忙,以至于教师不能够全身心地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
二、解决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
学校要想得到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就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这也是校长和教师都应该具备的素养。只有学校本身充满活力和生机才会孕育出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够培养出一批批素质过硬的学生。因此,学校的教育思想观念一定要与时展相适宜,有效地进行组织和管理。
2.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想使信息技术教育充分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学校一定要尽可能地为学生配齐与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设备以及专业的教师,以此确保教学顺利、有效地开展。
3.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确保知识的连贯性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使用的教材内容是比较陈旧的,没有与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甚至存在其教材的内容无法让学生在上机时进行实际操作的现象,这难免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相关的教育部门或机构应该及时地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加以修改和更新,将教学的内容紧密地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连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地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
4.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机制,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学校应该将原有的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加以完善,使其与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相适应,不仅要将其体现在考试当中,而且要将其在课堂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努力将考核与评价的机制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使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其机制下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5.学校应该注重开展信息技术方面的教研活动
教师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开展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培训课程,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有效地组织学生在机房中开展教研活动,这样可以更方便教师对学生传授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还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更快速地掌握其相关的教学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也有助于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使学校的机房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结语
对此,做为数学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理所当然的地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光荣重任,然而数学课程有它自身的特点,如果脱离数学本身的特点进行空泛的说教,将会大大地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数学本身的特点,深入挖掘数学内容其内蕴的思想教育内容、寓思想教育于智育之中。实践证明通过具体内容进行思想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为此,就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问题提出供参考的浅见。
一、激励学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好数学的热情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一切事物的特性或事物间的关系,都中不同程度上需要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加以描述,正如华罗庚所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所以数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般成员必备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参加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学好其它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方法也日益广泛用于各门学科。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的发展了。科学的发展历史,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因此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数学的广泛应用,所以我们在引入新课时,可以从数学在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来引入新知识、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
以此启发学生应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
对青年一代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的教育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学教学应当、也有可能在这方面承担本身承担的任务。我国是世界历史上的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我国大部分时代是处于世界前列的,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左右,我们的先辈在数学研究方面的始终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过去在数学领域中曾经有过极大光荣。目前我国数学家或有中国血统的数学家也在一系列领域中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介绍我国数学家的卓越贡献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学生树立必要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在讲极限概念时,首先通过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三国时期魏人)为了更精确的求圆周率于公元263年所创造的“割圆术”来讲述极限的思想,当时刘徽用割圆术把圆周率算到3.1415,这充分说明现代的极限思想方法,最早在我国三国时期已初步形成并得到应用。
三、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刻苦钻研的顽强毅力
数学具有严谨性的特点。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叙述结论精练、准确,而结论的推理论证,要步步有根据,处处合乎逻辑理论的要求。这样就能逐步培养学生言必有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一丝不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数学离不开推理。通过数学教学养成学生讲理的习惯。数学中要判断一个命题、猜想的真假,不是通过实践检验,而是要依靠概念的定义,依靠公理、定理进行严密的推理论证。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目的。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抽象性并不意味着它的概念和研究对象脱离客观世界和生活实践。我们通过数学概念、结论形成过程的数学,培养学生在现实客体中抓住本质特性,抽象出概念,并逐步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讲授新课过程中,通过概念的引入、定理的论证培养学生严谨精确的治学精神。解题的探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难题时要以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寻求解法,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顽强毅力。
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恩格斯曾经指出“现实世界的辩证法在数学概念和公式中能得到自己的反映,学生到处都能遇到辩证法这些规律的表现”。这说明我们不应该把辩证法作为外来的东西引入数学,而是应该从数学内容与方法中发现辩证的因素。例如有限与无限;连续与间断;直线与曲线;近似与精确;微分与积分;收敛与发散等等。这些内容都含有丰富的辩证因素,在数学中我们必须充分运用数学本身的辩证因素,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1.实践第一的观点
数学的产生由于实践的需要,而数学发展是直接或间接由于生产实践和技术发展上的需要,而刺激起来的。应结合教材阐明数学的现实性、起源及数学由于生产实践的需要而发展的历史。众所周知,数学的概念和公式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都有其实际的模型。所以在讲新知识时,要列举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引入概念和公式,或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再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将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理论上懂得实践第一观点及数学与实践的关系。
2.对立统一观点
指出:“一切矛盾着的东西相互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对立统一观点在数学中到处可见,如:正负整数,正负分数对立统一于有理数之中;有理数与无理数对立统一于实数之中;实数与虚数对立统一于复数之中。数学中矛盾双方的对立、转化是经常的,整个数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对立统一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时刻抓住对立面的转化。转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如运算的转化;数形的转化;对立概念的转化(常量与变量,已知与未知)。利用这种转化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是分析问题中的矛盾所在,找出问题内部不同条件之间的联系,再寻求转化的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运动变化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变化是绝对的,而静止、不变是相对的,但是人类认识这些运动、变化是在无数相对静止中逐步认识的。这正如人类从无数相对真理中去认识绝对真理那样,如通过直线认识曲线,通过常量认识变量,通过近似认识精确,通过具体认识抽象等等。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自觉地运用变化的观点去考虑、分析和认识事物,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比如在讨论变速运动时,怎样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变速运动呢?在微积分中是研究该运动在某一点(即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用瞬时速度来刻划这一点的运动状态。而瞬时速度的定义过程就是认识变速运动过程。再如把曲线看作点的运动的轨迹,如果建立坐标系,再引入动点坐标,就可以使曲线与方程发生联系,从而就由代数与几何发展形成解析几何。
4.质量互变观点
一切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与量,它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与量又是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当量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使物质发生质的变化。通过事物量的变化,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变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例如有限个无穷小量的和,仍然是无穷小量。当我们把“有限”两字变为无限时就产生了质的变化。事实上无限个无穷小量之和未必是无穷小量。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管理思想教育
大学生公寓是近几年高校改革中产生的“新生事物”,公寓内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任务。
一、建立以公寓为中心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
随着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相对固定的生活空间,学生由原来纯粹学校管理的“学校人”向“公寓人”转变。针对学生公寓这一独特的空间加强对大学生的指导、服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无疑是思想政治工作主动适应高教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1、以人为本,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良好外部氛围。
加强学生公寓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良好外部氛围,是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并取得实效的基础。要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高度重视公寓内外部环境的改善,从细微处入手,在公寓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大量深入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新建的学生公寓按安全、方便、合理、耐用的原则配备设施,对原有的学生公寓及其设备及时进行改建、维修、更新,优化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不断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需要,形成良好的外部氛围。其次要重视公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如设立学生活动室、学生接待室、宣传栏、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多功能娱乐厅等设施,满足学生的业余文体活动的需要,为校园文化活动向公寓延伸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
2、齐抓共管,建立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运作机制。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学生的素质水平也参差不齐。当学生入住公寓园区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心也应由学校向学生公寓适当转移,以抓好大学生思想教育为主线,及时安排好学生公寓的规范化管理,合理利用好辅导员资源,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方面的优势,将班级建设和管理的中心向公寓倾斜,将寝室的各方面建设纳入到班级集体观念的教育中来,将分散的寝室个体单元融合起来,从而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辅导员高效通畅的完成工作任务。具体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构建一个管理重心,突出思想教育在公寓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公寓是高校思想教育的薄弱环节,将思想工作扎根于公寓势在必行,辅导员的“三同”使思想教育的范围直接扩大到公寓社区。在公寓范围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优势,建立以辅导员为核心的基层管理终端,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解决在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公寓,使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得以充分地体现。(2)实行三级思想教育模式,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实行三级思想教育模式重在强化学生骨干的主导作用,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通过建立辅导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干和团小组长的思想教育模式,形成思想教育和学生工作开展的桥头堡。定期召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交流会,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将思想教育和工作分析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认识,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召开团支部和团小组长的工作例会,既教育团员增强政治觉悟,发挥模范作用,提高理论水平,又反映出现的问题,突出学生在公寓管理中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力地配合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并且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和公寓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里将其处理完毕。(3)构建两条管理辅助线,深化寝室单元管理。作为班级管理的中心,寝室建设对于班级凝聚力的提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发挥好寝室学生骨干的作用是能否管理好寝室,进而带动班级建设的关键。在寝室内部设立寝室长和团小组长,选派思想成熟、工作踏实的入党积极分子或团员来担任,将思想引导和行政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带动作用,以辅导员为管理终端,建立班干——寝室长——寝室成员和团干——团小组长——寝室成员两条辅助管理线,深化对寝室单元的直接管理,形成快速有效的反馈机制,使管理终端的要求和工作思路得以准确及时的传达,并且使寝室管理工作明确化,形成责权分明,分工有序,配合到位的寝室管理局面,有助于学生的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各种活动的深入开展。
3、知行合一,不断完善学生在公寓中的行为表现测评机制。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巨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但是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双面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中成绩优秀,可在寝室里则不讲卫生、污言秽语等等。古人倡导“知行合一”,知与行的分裂无疑是教育的遗憾。当前,高校实施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涉及学生在公寓里的表现的内容较少,为那些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无意中打开了方便之门。实际上,我们在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考核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综合测评指挥棒的作用,加大对学生在公寓的日常行为表现的测评份量。也可以逐步推行操行量化考核,实行大学生思想品德实践学分制,把测评结果或实践课学分作为入党考核、评优评先、评定奖学金、助学贷款的重要依据,既有助于规范学生在公寓的行为,又能充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
二、实行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教育模式取得的效果和作用
人文关怀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教育要求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更多的关注,要求关注学生的思想成长状况、政治进步状况、道德提升状况、心理和谐状况、价值实现和权益维护状况等方面。人文关怀教育及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重视学生的个体价值、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人文关怀教育内容选择和课程设定形式
人文关怀教育内容的设计和选择,对于人文关怀教育的期望和目的有很大关系。大学生人文关怀式思政教育的内容的选择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学生没有兴趣;过于社会化的内容,在学生和老师的对话中,经常会包含老师对于事件的认识。这样的话对于老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对事件的全面认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如何选择内容,作者认为采用必修课、选修课和特定科的模式较好,其定课主要是根据学生情况而临时和专门设计的课程。人文关怀教育的题材和内容可以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人文关怀理念的精髓,也可以是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占有很大比例,它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学生对未来、社会、社会事件等认识,以及学生在校中或者走向社会之后的处世行为、工作态度等。总之,人文关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以政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教育,以道德观念和规范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心理教育四方面。这四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形成一定结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施的过程中,这四方面占有的比重程度也将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的效果,进而影响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目的的实现。对于具体教育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状况,自主选择和开发教育内容。
三、人文关怀教育方法和途径
根据人文关怀教育的实质看,人文关怀教育重在对学生的关怀和关注,包括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素质状况、专业精神、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即未来发展状况等。因此,在人文关怀教育工作开展的时候,首要工作是了解学生的状况,对于了解过程中可以是问卷调查,也可以是深入访谈。总之,要求教师做多对每个学生的状况了如指掌。其次,是对于人文关怀教育的开展。为了提高人文关怀教育的效果,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与行为改变理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未来就业和发展所需的人格品质等结合。关于对于人文关怀教育的形式,可以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和课后教育相结合形式,课后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存在的特殊问题进行教育,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以政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教育,以道德观念和规范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等等。人文关怀教育的组织可以是辅导员也可以成立专门的工作室如心理咨询室,当然也可以建立网络,通过网络教育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教育。根据学生的状况把学生分为不同群体,针对不同的群体可以培训一些专任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辅导。
四、人文关怀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