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一、问题提出

主观幸福感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有研究结果表明,大约10%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整体上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以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同时受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影响,主观因素包括人格特征、自尊水平、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客观因素包括学业满意度、家庭因素等。我们拟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为其创造可以改变与调节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观因素的环境。试探能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成都某高校有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的2010级新生为被试,随机抽样,共抽取被试450名。前后测分别发放问卷450份,其中有效问卷420份。自变量为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法,因变量为被试在牛津幸福感问卷上前后测所得的分数。

(二)研究工具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采用Argyle于2001年编制的牛津幸福感问卷修订版,该问卷由29个题项构成,该问卷既测量了幸福的情感因素,反映了喜悦、得意、满足等积极情绪,也测量了幸福的认知因素(即人们对各个生活领域的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其中α系数为0.89,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三)研究过程与数据处理

课程共16个学时,分为8周,每周2学时完成。课程内容包括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各个方面,比如构建健康人格(人格概念)、激发自身潜能(能力)、自我认知(气质、性格)、兴趣与动机、寻找自身价值观等。授课方式则更多地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以10人为一组的小组,采用包括教师讲授、角色扮演、课堂讨论、课堂训练、实验设计、调查报告、作业完成、作品展示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授课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定期召开教研会议。所有被试在课程开始前与结束后分别接受测量。所获取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

将被试在接受课堂教学前后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被试在主观幸福感测量的后测得分明显高于前测得分,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被试在主观幸福感上的测量后测得分明显高于前测得分,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接受心理健康课程之后被试的主观幸福感得到了积极的改变。

四、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同时受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影响,主观因素包括人格特征、自尊水平、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客观因素包括学业满意度、家庭因素等。

1.授课内容对价值观等的讨论对被试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诸多研究表明,内部价值(自我接纳、自我成长、自我目标实现等)比外部价值(如财富、地位等)更有可能使人体验到幸福感。通过在课堂上对价值观等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大学生明确自我目标,更好地认知与接纳自我。

2.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写作,使他们具备了更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而社会关系对主观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在集体主义文化(如中国等)中,人们保持与周围人群关系的协调有助于使人们体验到更多的主观幸福感。

3.心理健康课程使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得到提升,同时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而这两者都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4.心理健康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可能提供多种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渠道,使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和理解自身的消极情感,进而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降低消极情绪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采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心理健康课程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如何能更好地在心理健康课堂上创造积极关注的环境,更加有针对性、明确地提升来访者的主观幸福感,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本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施俊琦,王垒,邓卫.中学生牛津幸福感问卷的信效度检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1).

[2]徐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法制与社会,2007(7).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手机使用 主观幸福感 自我控制

分类号 B844

1 问题提出

手机从十多年前的奢侈品到现在“人手一机”的大众消费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便利的桥梁。然而,随着手机技术日臻完善,手机功能远远超过即时通讯这一基本功用,已成为兼有多种功能的个人多媒体终端。手机功能的多样化,使人们越来越乐于使用这一便利的移动交互媒体。但随着过量使用手机情况的出现,手机依赖现象也日益加剧,给使用者带来更多负面效应,如孤独感、社会疏离、焦虑、自我控制力下降等问题。作为手机使用最活跃的人群,青少年利用手机通话和短信等功能保持着最基本的人际沟通、情绪表达和维系社会关系。本研究着重探讨青少年手机使用这一社会现象。

目前,国内研究者对手机使用的现状、成因、发生机制及危害等方面开展了有意义的研究,对手机依赖的心理机制研究也进行了初探。对于手机使用的研究多出现于传播学领域,而较少涉及社会学等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群体,而对于初高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缺乏深入研究。国外研究者则更深入地研究了青少年由于学业压力繁重,并没有完善的使用电脑的条件而更多地使用手机作为与外界接触的介质。特别是在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方面已有初步研究,但由于对过量手机使用、手机依赖等名词界定还存在分歧,较难确定现有手机使用状况量表的结构。师建国借鉴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编制了手机依赖诊断量表。徐华等编制了以耐受性、戒断性、社会功能和生理反应四个维度的手机依赖量表。

作为积极心理学重要研究范畴,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又称主观幸福感)为研究者评价不同人群对生活的认知和情感提供了支持。既往的心理学研究认为,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的人群感受到较低的消极情绪,并体验到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孔风等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以孤独感为中介的作用机制做了较为完善的路径分析,结论为社会支持与正性情感、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感显著负相关;孤独与负性情感显著正相关,与正性情感、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孤独显著负相关。并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与孤独两两相关。社会支持和孤独感通过回归分析检验出他们单独对幸福感起作用。还有研究者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呈现的显著相关做了别样的解释,认为自我控制等因素成为两者间的中介。而实证研究得到的结果则是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较微弱。已有的研究对成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更为关注,尚无对处在人生观形成期的青少年的研究。

低自我控制理论认为,个人出现依赖甚至犯罪是由于个人内在的犯罪潜质所激发的,而远离犯罪是人们对长远利益的考虑。低自我控制可能是青少年不良习惯养成,甚至形成犯罪的主要诱因。初高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期,成瘾行为可能降低他们的控制力,而出现依赖、成瘾等不良行为。注重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力能够降低冲动性、强迫的产生。网络控制自我效能是心理需求现实满足与行为成瘾的中介变量。现实中没能实现的自我效能,青少年能在虚拟世界中更好地发挥,心理学上自我效能对行为成瘾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在测试手机使用依赖行为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研究中,显示孤独感可能会增加手机依赖倾向;社会、亲友的支持可以有效降低孤独感的形成;以自我控制为中介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为主观幸福感的产生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较为微弱。

本研究以是否使用手机上网为分类标准,测量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控制能力之间的作用情况。采用量表对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主观幸福感及自我控制能力进行测量,采用回归分析测量这些维度间的相互关系机制,以期能够拓宽青少年幸福感、自我控制的研究,同时对使用手机青少年提高幸福感,增强自我管理,有效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手机过量使用、使用依赖与社会、家庭支持研究做铺垫。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12年9月在吉林长春市区内随机选取八所有代表性的学校,其中两所重点高中、两所普通高中,以及两所重点初中、两所普通初中;并分别在各学校一、二、三年级中随机选取两个班级,采用集中施测方式收集问卷。在课堂上由班主任老师向学生发放问卷、当场填写、随即收回。调查共发放问卷1585份,对全部问卷质量进行审核后,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1552份,有效率97.92%。其中初中生673人,高中生879人;男生652人,女生899人;文科381人,理科499人。年龄范围在11—20岁之间(M=15.42,SD=1.92)。

2.2研究工具

2.2.1手机使用情况测量本研究采用“你是否平均每周使用手机上网超过8个小时?”问题衡量青少年是否存在过量手机使用的标准。将初高中学生分类并研究人群间手机使用情况的差异。既往的过量手机使用量表、手机使用成瘾量表多是被试主诉使用情况,未将使用时间、程度明确地进行量化检验,调查报告显示,全年龄段手机使用呈现碎片化特征,使用时长平均每天为1—2小时时段最多,且人群均值也落在1—2小时之间。18岁以下年龄段用户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长集中在1小时以内,占60%以上。平均每周8小时大于18岁以下使用者的均值水平,并为全体使用者使用时间均值的下限,使用单独问题进行的调查也为后续的量表编制工作做好铺垫。

2.2.2主观幸福感测量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中文翻译版,由Campbell等人1976年编制,主要测量受试者目前的幸福程度,包括以下两个部分:总体情感指数(Index of general affect),8个项目,7点计分,权重为l;生活满意度指数(Index of life satisfac-tion),1个项目,7点计分,权重为1.1。该量表使用广泛,有比较系统的心理测量学指标的实证研究,内部一致性信度0.42—0.74,达到显著水平。总体情感指数量表三个月重测信度为0.76。

2.2.3自我控制测量采用自我控制量表由Gras-mick于1993年编制,共24个题目,分6个维度,4点计分。经屈智勇等修订后,保留16个项目,分三个维度: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和简单化倾向;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自我控制能力越低。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x2/df=3.96,GFI=0.94,TLI=0.81,RMSEA=0.06),各项目因子载荷在0.3以上。三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64、0.64和0.59。冲动冒险与自我情绪维度的相关为0.49,它们与简单化倾向的相关均不足0.1。

2.3测试过程与统计方法

利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录入采集数据,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性分析。采用x2检验对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及不同科别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情况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计算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情况与幸福感、自我控制及其三个维度的差异;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e回归分析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情况与性别、受教育程度、文理科别、幸福感及自我控制多因素的回归情况。

3 结果分析

3.1初高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描述性统计分析

通过以使用手机上网超过8小时作为衡量青少年是否存在过量手机使用的标准。在调查1552名学生中,选择使用手机上网平均每周超过8小时的学生801人、占51.61%(以下描述为使用手机),未超过8小时或不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751人、占48.39%(以下统一描述为不使用手机)。使用手机上网学生在性别、受教育程度和文理科别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女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明显高于男学生x2=11.05,P

3.2初高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情况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控制的单因素检验

使用手机上网越多,自我控制量表得分越高,表现出相对较低的自我控制能力;使用与非使用手机上网学生在自我控制及其三个维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40.5±7.1)vs(42.7±7.0)],P

3.3初高中生使用手机上网情况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控制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本研究调查初高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情况与自我控制、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以P

结果共有5个因素进入方程,分别是性别、受教育程度和自我控制三个维度。经6次逐步回归分析后,整体检验x2=36.35,P

4 讨论

4.1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情况

本研究以初高中学生使用手机时长作为区分青少年是否存在过量手机使用的衡量标准,检出率为51.61%。本研究结果与史为恒对广州省四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60%的大学生承认他们对手机“比较依赖”的结果较为一致。在宫佳奇对兰州市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对手机存在“较重依赖”的大学生占34.7%,“轻度依赖”有33.4%,认为自己“严重依赖”手机的大学生有8.4%,以上三项加和得出的总比例高达76.5%,高于本研究检出率。多国研究显示,青少年手机使用成瘾在30%以上。本研究调查的青少年使用情况概念比较宽泛,尚属于轻、中度过量手机使用范畴,因此检出率近似于过量手机使用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手机使用成瘾研究的检出率。

在对手机使用情况进行的人口学特征检验中发现,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和文理科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中女学生使用网络情况显著高于男学生,高中生使用手机上网较初中生呈现增加趋势,文科生比理科生显著提高使用手机上网状况。Koivusiha L等认为手机使用的性别差异是由于女性沟通能力更强,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善于观察他人的情感。使得女性更频繁使用手机。而初高中学生间出现的手机使用情况差异可以更多地归因于手机保有量,高中生保有并使用手机应显著高于初中学生。西班牙研究者发现理科大学生更频繁地使用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幻听现象的情况明显高于文科大学生。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显示的人口学特征与Bianchi and Phillips和Jenaro et al。的分析结果有出入,他们的研究结果认为男性使用手机频率高于女性。当今学界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差异是手机依赖的突出影响因素之一,这证明了过量手机使用与手机使用依赖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手机依赖者都是从接触手机多种媒介功能感受到明显的刺激和愉快后,增加使用手机时间、拓宽手机使用频率而出现使用依赖行为。初高中学生由于鲜有时间利用电脑等其他媒介接触社会,手机成为他们与外界保持密切接触的重要手段,除使用即时联络外,更充分利用手机多种媒介功能与社会保持联系。

4.2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与主观幸福感、低自我控制的关系

本研究对个人手机使用情况与主观幸福感、低自我控制进行比较分析。与Hyoungkoo Khang等得到的结论相似:低自我控制人群更可能出现过量手机使用的状况。延长手机使用时间、增加使用手机频率与低自我控制成正相关,使用手机上网学生与非使用手机上网学生在自我控制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自我控制的三个维度(即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简单化倾向)检验中发现,过量手机使用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显著低于非使用学生,其中,冲动冒险性差异极显著。通过自我控制与个人能力来抵抗内心欲望,以实现更优的结果,控制自我是人类的一种本性,而高自我控制的人群更容易感受到更高的幸福感。相反,低自我控制人群被描述为容易出现轻率的行为,常常采取目光短浅的判断和推论,出现严重依赖情绪。过量使用手机可能降低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却未发现显著性。有研究表明,自尊、孤独感是社会支持与幸福感间主要中介,由于青少年学生以集体生活为主,老师、家长、同学对他们关心和爱护,使他们易拥有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成为他们主观幸福感形成的重要因素。

以使用手机情况、主观幸福感、自我控制的回归分析显示:低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使用手机情况会出现得更频繁,这与外国Hyoungkoo Khang研究结果相类似。另外还发现,自我控制三个维度对手机使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低自我控制人群手机的生活侵入率将升高、容易出现病理性的成瘾状态、进而形成冲动性焦虑状况。自我控制能力可能因性格形成不同、个人生活特征而出现差异,使用手机、网络或是游戏都有可能降低自我控制能力,形成成瘾行为。由于评价手机使用的指标较为单一,我们得到的手机使用与低自我控制之间的显著性关联并不能描述与国外研究者相似的研究结论,而对于手机使用依赖量表的标准化编制也将成为研究人员下一阶段重要的研究内容。主观幸福感对手机使用并未起到显著性作用,这与刘红等发现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相关的结论有不同。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有显著的正相关,而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有明显的负相关,因而有理由相信幸福感通过社会支持的间接作用与孤独感有负相关。然而本研究得到使用手机上网情况与主观幸福感间的结果并不具有显著的关联,这可能是与青少年尚处于学习阶段,社会支持可以得到一定满足,学校、家庭给予青少年有效的关爱有密切的关联。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一、调查背景、目的

1、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正迅速发展, 旅游消费也在日益增加,出外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而且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最强、旅游审美水平较高、 闲暇时间较多和潜力巨大的一个群体,在旅游群体当中充当着旅游生力军的角色。

那么大学生选择旅游的目的是什么?旅游消费方式又是怎样的?影响他们作出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所以针对以上几点问题,我做了相关调查。

2、目的

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代大学生产生旅游消费心理的动机以及旅游消费行为方式,为了解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提供直接有效的数据参考。

同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更加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现状,并据此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使大学生旅游消费更加合理健康。

二、调查方法

1、时间:X 年X 月X 日至X 月X 日

2、地点:XX 市

三、调查对象

调研对象为易于接受新事物,兴趣爱好广泛,作息时间规律,对于网络有着高使用率,喜爱聊天交友的XX 市XX 名在校大学生。

四、调查过程

1、实施过程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互联网网站制作一份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调查问卷,利用QQ 、朋友圈等社交软件问卷网站链接,邀请在校大学生进行网上填写问卷。经过为期四天的问卷调查,登录问卷网站系统进行自动整合生成数据,然后对结果进行了一个数据收集。

2、调查内容

(一)调研结果及分析

(1)大学生旅游目的地与时间

调查显示,58%的大学生偏爱自然风景区,26%选择繁华城市区和海滨城市区,15%的大学生旅游目的地选择民族风俗区; 反而红色旅游革命区和高校校园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这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近。

在对于时间的安排上,49%选择寒暑假期出游,27%选择国家法定节假日出游, 16%选择平常的周末出游,其他时间占8%。选择寒暑假期出游的人多的原因可能是寒暑假的假期长,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分配,有利于旅游后调整时间休息。其次则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出游的人也较多,原因是节假日相对于平常的周末时间长,空闲时间较平时多。平常周末和其他时间选择出游较少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调整,不利于出游,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留在家看电视看书而不外出旅游; 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课业比较重,一般会利用周末进行复习或预习新知识,还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或参加各种活动。

(2)大学生旅游消费费用的来源及构成

调查显示,高达74%的大学生外出旅游消费的费用来源于父母的支持,除此之外,38%的费用来源于平时生活费的积攒、兼职所得(26%)、其他来源(12%)等。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的经济尚不能独立,旅游费用的来源大多依靠于父母出资。少部分大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来赚取旅游费用。

他们的消费水平整体不是太高,旅游消费费用的构成经调查显示为:交通(42%)、住宿(46%)、餐饮(74%)、景点门票(58%)、 购物(30%)、娱乐(24%)。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旅游消费费用主要花费在吃、住和门票上,而购物和娱乐花费较低。出游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开阔眼界、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亲近大自然。

(3)大学生出游的交通工具的选择

调查显示,大学生出游选择汽车(30%)和火车(56%)的较多。其余交通工具如自行车(4%)、飞机(10%)则较少一些。按照大学生消费能力分析,原因可能是飞机价格较贵,汽车适合短途旅行,价格适中。火车可以长途运输且价格经济实惠。

(二)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及行为分析

1、大学生自身个性因素 一般来说,具有外倾向个性的人性格开朗、活泼,容易流露自己的感情,对立性较强,旅游需求比较广泛,而且在旅游中喜欢结识新的朋友与旅伴;而内倾向个性的人性格比较沉静,做事谨慎,不爱交流,旅游需求相对保守。

当代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入社会的一个新群体,大部分受开放性文化知识的影响,性格属于外向型或中间型的。

大多数大学生旅游群体就其消费者主体而言,都是知识水平较高、思维活跃的群体,追求自由崇尚知识的特点突出,重视旅游中的个性化与参与性,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不能满足他们的旅游要求。具有强烈的旅游需求,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旅游中注重的是一种经历及旅游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自我满足感,并且有寻求刺激,获得知识,体验新的环境特点。他们当中大多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向往自由,喜欢无拘无束,求知欲旺盛。这也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走出校园去进行旅游活动。

2、资金因素

由于大学生还没工作, 经济上不独立,学费、生活费等主要来源于父母。大学生各自的家庭经济情况的好坏,就直接决定了他们旅游消费能力的高低。因此,大学生出游的花费主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承受力。在大学生决定出游时总会首先考虑价格, 其消费主要以吃、住、行等基本消费为主。其他的消费需求相对较低。旅游消费水平普遍较低。

3、社会安全因素

安全问题比其他层次游客压力更大虽然大学生基本上都已经是成年人, 但由于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在入校前都是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之下成长起来的, 社会阅历少, 再加上大学生生性好奇, 喜欢冒险, 在旅游过程中会脱离团队自己活动, 危险性就大大的增加了。虽然是成年人, 但是由于大学生特殊的身份, 一旦出现安全问题, 必将涉及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层面,因而大学生旅游时的安全问题比其他层次的游客压力更大。

4、旅游需求方面

当代大学生的旅游需要层次较低,谈到对此次出游的意义评价的时候,有的大学生认为出游“有意义有价值”;有的同学认为此次出游是“浪费时间、耗费精力”。相对于较高的满意度,这似乎自相矛盾。但是,“对旅游地满意度高”不等同于“此次出游有意义有价值”。大学生出游动机主要集中在“休闲放松、摆脱乏味生活”,对出游“满意”是因为达到了“摆脱乏味生活”的目的,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满足他们“求知、求所得”的深层次心理需求。因此,普遍感觉“出去乐一乐”并不是他们所认为的“有意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大学生旅游需要的层次关系时发现,当今大学生的旅游需要仍徘徊在“社交的需要”层次,即摆脱孤独、繁重、枯燥的学业生活。但在某种程度上,多年教育的结果又让他们背上高层次需要的包袱,努力追求“尊重”“自我实现”,于是出现了调查结果中的“对旅游地满意度高”,“此次出游意义不大”的矛盾现象。

5、朋友因素

大学生们都喜欢结伴和朋友一起出去旅游,一来可以相互交流,增加感情,二来可以共同分享快乐,欣赏旅游景观的魅力所在;百分之一十五的人喜欢独自旅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真正放松自己,感受自由;百分之五的人选择旅行社组织的旅游,这多为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

6、时间因素 大学生出游时间相对集中,闲暇时间多,大多集中于寒暑假、五一、十一长假及双休日,旅游目的地大部分还仅仅是省内的旅游景点,或是大家口中所经常说道的几个出名的景点,

7、景点方面

大学生更偏重于自然景观,他们倾向于与大自然的一种近距离的接触;而对各地的民俗风情的喜爱也占相当大的比重,他们希望了解一下当地的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家乡的差别,以此来开阔视野;对文物古迹的喜爱者占到百分之四十这些人大多是历史爱好者,对以前的文物、古迹比较感兴趣;而只有少部分的大学生有去看人造景观的想法。

8、旅游花费 主要集中在旅游交通费、餐饮费、门票费、住宿费以及买纪念品上。而出游的花费也依据不同的旅游点所花费的钱不经相同。同学们所接受的价格也有高有低,这些都要根据他们对是否值得来评价。但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的购物及娱乐花费都普遍不高。

五、调查结论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4]。另外,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个标准:有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要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展个性;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部分国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认为心理健康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恰当的接纳自我;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培养健全人格;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正确认识环境,并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

有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与众多因素相关的。如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就大学生而言,其主要诱因有以下几点:

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学习的压力,但长期处于高度学习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目前,我校在校生中约15%是贫困生,其中4%—6%是特困生。调查表明,45%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造成较大的心理困扰,而且不懂得如何缓解。

情感困惑和危机。情感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众多个案表明,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人因此走向极端。

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长期以来对他们教育不当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又一诱因。专家指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甚至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该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气,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顺口溜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懂如何与人沟通,缺乏交往的技巧。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随波逐流。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比如不当的教育方式、单亲家庭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

教育部调查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已经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50%左右,我校也存在此种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但与大学生自身缺乏心理健康常识有关,也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急速转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新生最易受“心理断乳期”困扰。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位心理学家近期在上海、北京、广州完成的大规模心理症状自评查测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着重体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焦虑、恐惧等症状。研究人员还发现,来自外地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比内地生差。调查报告认为,大学新生离开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求学,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使他们极易处于心理应急状态,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相对较多,反应出来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3.1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我校在新生心理状况调查中发现,23%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进入大学后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认识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我。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指出,在大学阶段,新生的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调查还发现45%的新生特别关注周围人给予的评价,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3.2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调查中有42%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自己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中学教师总是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但跨入大学校园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一部分学生还发觉身处高手如云的新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失落感由然而生;另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更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有些学生感觉突然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以致心中忧郁、焦虑;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过渡到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空洞感。

3.3人际交往困难。调查中35%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引起孤独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譬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所以害怕与人沟通,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些学生经常处于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4.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

4.1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关怀和教育。学校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为新生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尊重、友善、宽容、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对于一个新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帮助。新生入学后,可以通过报告、座谈会等活动,向学生讲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之处,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心理预测力。带领学生尽快熟悉校园生活,组织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思想出现波动的同学,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给予集体的温暖。

4.2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做好心理咨询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学生掌握咨询的途径和方式。如果新生了解了心理咨询的作用,他们可以主动去心理咨询,在辅导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可以较快地缓解心理压力。建立新生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调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开设心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出版心理健康读物等。

4.3拓宽思路、发挥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

过去的教育渠道主要是由学校到学院再到班级。由于学分制的推广和公寓制的实行以及不及格率的产生,大学生的班集体观念淡化,责任心不强,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加强新生的心理,必须拓宽思路,开辟新的渠道,充分发挥中立渠道、平行渠道、科研渠道等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使新生能够多参与有益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中,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学习,让新生了解大学集体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4.4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与分析

根据工信部统计,截止2013年3月,中国拥有手机用户11.46亿,占总人口的84.9%。由此可见,手机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手机依赖是指过度使用手机,对手机产生强烈持续的依赖感和需求感,并影响使用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也有研究者认为手机依赖是一种期待、焦虑,主要表现为心理渴望与心理依赖[1-3]。有研究表明,57%的大学生在上课时玩过手机游戏,这种现象严重影响课堂教学[4]。为此,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手机依赖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以期为大学生健康使用手机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710名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86份。男生312名,女生374名;本科生197名,高职生489名;本省学生404名,外省学生282名。

(二)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熊捷、周宗奎编制适合测试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量表,共15个项目,由戒断症状、凸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4个维度构成,量表采用五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手机依赖越强[5]。

(三)实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

二、结 果

(一)手机依赖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手机依赖156名(总分≥3),检出率22.74%。手机依赖总得分为(2.55±.64),低于3分,说明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一般。量表的四个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戒断症状(2.74±.73)、社交抚慰(2.58±.89)、心境改变(2.52±.85)和凸显行为(2.33±.79)。由此可见,如果剥夺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对生理和心理将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凸显行为得分较低,说明手机还没有完全占有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活动中心。

(二)手机依赖在性别、籍贯、学院类型及手机使用时间上的差异

从性别、籍贯(本省和外省)、学校类型(本科、高职)及手机使用时间(小于1年,1-2年、2-3年、大于3年)四个角度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差异,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在戒断症状上差异显著(P<.01),表现为女生不使用手机出现的症状较男生严重。从籍贯上分析,外省大学生比本省的大学生手机依赖严重,且差异显著。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比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手机依赖严重,且在凸显行为和社交抚慰两个因子上高职生的也高于本科大学生的得分。以手机使用时间为影响因子,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除了社交因子上差异不显著外,手机依赖总分及各个因子上得分差异均显著。具体体现在使用时间小于1年和大于3年的手机依赖最严重,1-2年时间段学生的手机依赖较轻。为了进一步比较手机使用时间对手机依赖的影响,进行LSD比较。戒断症状上,手机使用时间大于3年的与1-3年的差异显著(P<.05);凸显行为上,1-2年的与其他三个时间段差异显著(P<.05,P<.01,P<.001);心境改变上,1-2年与其他三个时间段差异显著(P<.01,P<.05,P<.001),小于1年的与2-3年的差异显著(P<.05);手机依赖总分上,1-2年与小于1年的和大于3年的差异显著(P<.01)。

(三)手机依赖在家庭经济、家庭类型和区域上的差异

将家庭经济由接受测试者主观上分为差、中、好三个等级,家庭类型采用人口统计学的分法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五种,生源地分为农村、乡镇、县城、地级城市和省级城市五类。从三个人口统计学角度分别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影响差异显著(F=10.08,P<.001);大学生手机依赖在家庭类型上差异显著(F=3.69,P<.01);大学生手机依赖在区域上显著(F=3.56,P<.01)。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以经济条件为自变量,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进行LSD比较,总分上,经济条件好的大学生手机依赖总分最高,且与经济条件差的和中等的差异显著(P<.001);四个因子上也体现在经济条件好的大学生手机依赖比经济条件中等和较差的情况的严重,且差异显著(P<.05)。以家庭类型为影响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总分上,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手机依赖得分最高,联合家庭的大学生得分最低,且重组家庭的大学生手机依赖与除单亲家庭与之外的其他三个区域的大学生的差异显著(P<.01,P<.05,P<.01),联合家庭与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手机依赖差异显著(P<.05);戒断症状上,联合家庭与其他几种家庭类型的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差异显著(P<.05),重组家庭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差异显著(P<.01);社交抚慰因子上,核心家庭与除联合家庭之外的其他三类家庭的大学生手机依赖差异显著(P<.01,P<.05,P<.01),联合家庭大学生手机依赖与重组家庭差异显著(P<.05)。以生源地为影响因素进行LSD比较,总分上,省级城市的大学生得分最高,且与其他四个区域的学生手机依赖的得分差异显著(P<.01)。其他四个因子上,省级城市的大学生手机依赖得分最高,且与其他四个区域的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差异显著(P<.05),其他几个区域之间差异不显著。

三、讨 论

(一)手机依赖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手机依赖得分为(2.55±.64),这说明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一般。量表的四个因子得分最高的是戒断症状,说明如果大学生不使用手机,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比其他三个维度要严重。其次,得分第二位的是社交抚慰,这说明大学生使用手机主要是用来人际交往。但是凸显行为得分较低说明手机没有完全控制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活动中心。大学生手机依赖检出率是22.47%,比2008年秦亚平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检出率(30%)要低[6]。产生这样的结果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量表不同。不同的量表设计的项目和维度不同,对测试结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第二,研究对象不同。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研究对象的性别、家庭经济、生源地、家庭结构等人口统计学资料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所以,人口统计学资料也会影响手机依赖的状况。

(二)手机依赖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1.人口统计学的基本资料的影响。男生女生在手机依赖上没有明显的差异,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手机依赖具有普遍性和群体性。外省大学生手机依赖比本省大学生严重,产生这样的现状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性格差异。远离故乡到异乡读书的学生,外向的性格比较多,而外向的人更加渴望见识外面的世界,这符合丁维研究结论外向人比内向的人更加有手机依赖倾向[7]。第二,人际沟通。大学生处于亲密对孤独期,对爱情、亲情和友情的向往,远离故乡的亲人不方便沟通,只能通过网络实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比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手机依赖严重,产生这种现状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体因素。本科院校的学生相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可能更加喜欢学习,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可能更喜欢新鲜刺激的事情。第二,学校因素。一般来说本科院校的办学规模比高职院校的要大,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及管理会更加丰富多元化,这样就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现实的条件满足他们的需要。手机使用时间最短的(小于1年)与使用时间最长的(大于3年)大学生手机依赖比较严重。手机使用低于1年的大学生,刚接触手机具有新鲜感,所以会不厌其烦的依赖手机,使用时间多于3年的学生可能是他们习惯了虚拟的网络生活,与现实越来越脱节。

2.家庭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本研究结论体现出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类型及区域三个主要方面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都比较明显。经济条件好的大学生比其他两种情况的大学生手机依赖要严重,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手机依赖最严重,联合家庭的大学生手机依赖最轻,省级城市的大学生比其他四个区域的大学生手机依赖严重。产生这样的结果可能缘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家庭文化。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都不是原生态的家庭,父亲或者母亲的缺失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重组家庭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组建,关系比较复杂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不健全的家庭或者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对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危机。第二,逻辑关系。一般来讲,经济条件好的、省级城市的与手机使用时间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即这个因素可能会出现在同一个大学生身上。由于文化的不同,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出现在省级城市的可能性比较大。第三,物以类聚的沟通特点。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来自省级城市的还是家庭经济好的大学生都比较少。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数比较少的群体在与人沟通处于劣势,以至于他们通过虚拟世界满足现实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征[J].临床精神医学,2009,19

(2):138-139.

[2] 梁娜,杨烁.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

东南传播,2009,(3):99-101.

[3] 宫佳奇,任玮.兰州市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J].

新闻世界,2009,(10):141-142.

[4] 陈丽晶.关于大学校园手机“短信文化”的思考[J].福

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4,(4):32-36.

[5] 熊婕,周宗奎,陈武,等.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量表的

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3):222-225.

[6] 秦亚平,李鹤展.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主观幸福感及社会

支持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

(5):465-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