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隐喻;概念隐喻理论;温度隐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108-02

一、引言

隐喻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言语形式,是人们借助具体的、有形的、简单的始源域来表达和理解抽象的、无形的、复杂的目标域概念,从而实现抽象思维的一种言语现象。从新兴认知科学一具身认知兴起以来,研究者更多的从认知机制对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由Layoff和Johnson在1980年提出,是指当人们需要建构一些抽象概念时常常使用隐喻来理解和表达的理论。具体而言,是指在概念隐喻涉及的两个概念域:始源域和目标域上,通过概念结构“架构”而实现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的隐喻化,从而达到理解抽象、复杂概念的目的。这种概念之间的隐喻化既体现在语词层面上,也存在于心理表征层面上,如在“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概念隐喻中,人们使用“力量”概念来表征“知识”概念,通过知觉系统将具体概念架构到抽象概念系统上,从而能够深刻的理解抽象概念。总之,通过隐喻映射机制主体可以以身体的经验对抽象概念进行表征和理解。

温度,人的一种最基本的感觉,是人体对外界环境在身体上的反应。温度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它被用来构筑人类生活中许多的抽象概念,由此衍生出众多的概念隐喻。色彩、人的性格、情感概念都与温度有很大的相关。红色及其它鲜艳的颜色会经常出现在婚礼场合,这与色彩所给人提供的心理上的感受有关。温度概念也反应人在性格上的差异性,“温和”,“热心”,“冷静”等词汇可以来描绘人的品性,另外,温度所衍生的概念隐喻在构建人的不同的情感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有关热的温度总反映出热情的、感情深厚的,如“热情款待”、“热恋”等,而冷范畴的词汇则表现出感情不和或生疏不关心的,如,“冰冷”、“冷眼相看”、“冷战”等。众多研究者对温度隐喻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二、关于温度隐喻的实证研究

从国内到国外,关于温度隐喻,众多研究者做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温度隐喻的跨文化研究中,朱东华基于温度图示的英语概念隐喻的结果表明,基本隐喻存在跨语言的普遍性。彭传微俄汉语温度形容词概念隐喻对比分析中,证实了温度作为一个基本图式的合理性,说明俄汉语中的抽象范畴通过隐喻而产生的过程,这一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俄汉语的教学中。李丽虹在2012年的汉英温觉词汇的对比研究中发现汉语中的温觉词更倾向于直接由温度域引申到态度、环境、心里感觉等域,而英语中的温觉词则喜欢沿着通感隐喻的方向发展,更多的是听、视、嗅域,显示了与汉语的差异性。

在温度概念与人际情感概念的联结的研究上,早在1958年Harlow证明了早期温暖体验在幼猴社会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者将出生后的幼猴分为暖育组和冷育组,前者允许接近一个带有发热器的人造猴,冷育组所接近的人造猴是没有发热功能的。研究发现,暖育组的幼猴成年后交往正常,但是冷育组的幼猴成年后出现了交往障碍,而暖育组的幼猴成年后没有出现这种障碍。结果表明,成年后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是以幼年期的所经历的温度体验为基础的。

Williams和Bargh在体验身体上的温暖能促进人际温暖的研究中,发现当被试触摸热的刺激会引起“热情”思维,而当被试接触冷的刺激会引发被试的“冷淡”思维。

IJzerman和Semin的温度觉是社会接近性的出一文中,通过要求被试评估自己所在房间的温度,结果发现在与其他被试坐的更近时会认为房间的温度更高。

Lu,z.Y和Wang,z所做的从具身认知角度对社会排斥的隐喻研究中,发现与孤独相关的词汇以冷的形象呈现时反应更快。结果表明对孤独的概念表征包含“寒冷”。

Kang,Williams,Clark,Gary和Bargh在对身体温度是否影响信任行为的研究中发现温暖的体验会增强人际信任感。

Bargh和Shalev在日常生活中身体与社会温暖的可替代性一文中,重点讲述了他所做的三个实验,最后结论表明,个体可以通过身体温暖来补偿在社会交往中的情感损失。一些温暖的身体经验能够减少因社会拒斥所引发的对人际交往的渴求。

Kai和Claudia的较冷温度提升观点采择能力的研究中,发现较热的环境有自我中心锚的存在,不愿意将个人观点分享他人,故观点采择能力低,反之,冷的环境观点采择能力高。

杜凯、马利军和张积家情绪与温度的关系:情绪是否借助温度进行表征一文中,发现,温度图片背景对面孔表情识别不具有易化作用,但对悲伤词和愤怒词的加工具有促进作用,“冷”背景加快对悲伤词判断,降低了错误率;“热”背景促进对愤怒词判断,降低了错误率。

三、总结与展望

温度隐喻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不论是温度词汇的跨文化研究还是温度与社会情感的相互作用的研究都取得了富有成效的资料。纵观研究者们展开的一系列研究,温度一社会情感隐喻的研究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不论是温度与社会情感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还是温度一社会情感隐喻的形成机制与作用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人们以后在工作生活中的温度隐喻的实践应用提供了保障。因此,温度一社会情感隐喻的相关研究会是现在及未来隐喻研究热点,关于左前脑在温度隐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这也是从另一新角度,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所做的研究,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已有研究中也存在不足,未来关怀温度隐喻的研究可以关注以下三点:

(一)完善研究方法

以往的研究范式存在一些不足。在温度隐喻的研究中更多采用了情景操纵范式或心境诱发范式,这些操纵处理都为了温度隐喻的启动效果,但是其中如人操纵咖啡杯的温度,暖和凉,具体标准的把握至关重要。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所以,暖与冷的温度操作实在无法达到精确的标准。在未来的研究中除了以上方法的完善外还需要引进新方法来研究温度隐喻,如生理多导仪,功能性磁共振技术,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等。

(二)拓展温度隐喻研究领域

本世纪初期,众多研究者们关注了温度词汇及温度一社会情感隐喻的研究,但关于温度与色彩、人的性格、人与事物活跃程度的相关研究少之更少,人的性格及活跃程度都是关于人的心理层面,物理温度与人的心理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应该受到重视,得到的有价值的结果可以为人们提供帮助。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概念隐喻,经济,交通,事件结构

 

1.引言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作为人类的认知工具,被人类用来建构抽象范畴的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科技论文,事件结构。(Ungerer&Schmid, 2007:114-126) 隐喻的功能是借助熟悉和具体的概念来表达、或者解释一些抽象的概念。

语言学家对经济语篇中的隐喻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隐喻在经济领域普遍存在。吴恩峰和全晓云(2007)在研究中发现:在以经济认知域为目标域的认知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交通”隐喻概念系统,这个系统包括陆路、水路和航空三个子系统。在“经济是交通”概念隐喻中,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是抽象概念,而交通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包括空间,运动等概念。通过隐喻这一认知工具,抽象领域经济可以通过交通域的空间、运动等具体概念构建。例如,实业创业走到十字路口,央行加力踩刹车,大唐电信驶入快车道。

本文拟根据当代隐喻理论,对 “经济是交通”隐喻的映射结构作探讨。我们采用的语料来自于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和《金融时报》的经济报道标题。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概念隐喻“经济是交通”的映射机制是什么?

2.理论基础

2.1事件结构隐喻

莱考夫和他的学生(1993:15-18)总结了事件结构的一般规律:事件结构的不同方面,包括一些概念,比如状态、变化、过程、行动、原因、目的、方式都被隐喻成空间、运动和力量。科技论文,事件结构。一般的映射过程如下:

目标域:事件

源域:空间

状态是位置。

变化是运动。

原因是力量。

行动是自动驱动的运动。

目的是目的地。

方式是路径。

困难是运动中的障碍。

预期进展是旅游计划。

外部事件是运动的实体。

长期有目的的活动是旅程。

上述隐喻结构表明了,一些常见的抽象概念如:时间,状态,变化,原因,行动,目的和方式可以借助隐喻来建构。

2.2蕴含层次

莱考夫(1993:18-20)提出,各种隐喻映射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它们有时以层次结构组织在一起,低一级的映射包含于高一级的映射中。下面的例子显示了三个层次。

层次一:事件结构隐喻

层次二:有目的的生活是旅程。

层次三:事业是旅程。

从上述蕴含层次,可以看出隐喻“有目的的生活是旅程”蕴含了事件结构隐喻。图2.2列出这个隐喻的主要映射结构。(Ungerer&Schmid,2007:121, Lakoff, 1993:19)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隐喻 研究 综述

1.引言

隐喻由简单的视为修辞手段上升认识为人的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其发展过程可由四个著名理论的提出作为一个发展轨迹,它们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人物的“比较理论”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二者是对比关系;以昆体良为代表人物的“替论”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以布莱克、理查兹、莱考夫和约翰逊为代表人物的互动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人们普遍使用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和以方达尼尔为代表的“合成空间理论”认为隐喻是连接概念化与语言的一种普通、突出的认知过程。前两个理论可视为是从修辞角度对隐喻加以研究的,后两个理论则可视为是从认知角度对隐喻加以研究的。因此在国外关于隐喻的研究经历了修辞学、语义学和以认知学科为核心的多学科研究等三个阶段。

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旨在对1999-2007年近8年间我国语言学界在隐喻领域中的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对学术界隐喻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述评,试图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做一铺垫。

2.近8年中国语言学界隐喻研究的状况

我国语言界对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开始主要是侧重介绍引进国外有关隐喻理论的研究,继而逐渐形成针对国外古典隐喻理论、隐喻的定义研究、语法隐喻以及隐喻历史的研究等。

3.已发表研究论文归类

近9年发表的论文主要分为理论探索和理论联系实际两大类,其中理论探索主要包括对隐喻本身的研究、隐喻与认知、对隐喻的语义研究、隐喻与语用。而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主要包括把隐喻理论应用到具体的语言翻译和语言教学中去两类。除了以上占比例较大的六个方面以外,研究近8年论文还可以得出:如下问题也是隐喻研究者关注的对象:隐喻与概念及概念化;隐喻与文化;隐喻与成语;隐喻与换喻;隐喻与意象图式;对语篇中隐喻的研究。如下表所示:

3.1对隐喻本身的研究

对隐喻本身的研究依次包括“隐喻的分类”、“隐喻的理解和加工”、“概念隐喻”、“隐喻的功能”、“隐喻的使用和表达”、“隐喻的鉴别”、“基本隐喻”以及“隐喻模式和结构”。

我国学者主要侧重介绍了隐喻在国外英语界的研究动态、发展过程及隐喻的研究对象,并通过分析隐喻的定义、基本功能及理论、解释为什么隐喻的研究对象如此广博,并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对象;并且探究了莱考夫的经验主义隐喻观以及莱柯夫隐喻理论中的缺陷。

我国学者还从隐喻的本质、产生原因、理解过程、功能、工作运行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隐喻研究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隐喻研究的最新发展成果。

此外,在隐喻研究背景下,根据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以及隐喻的不同方式对常用修辞格进行初步的重新归类,以辨明这些修辞格与隐喻的关系,许多修辞格实际上是隐喻在各方面的表现形。

3.2隐喻与认知

从认知和思维角度对隐喻所做的研究,有的是在对认知语言学做综述探讨的过程中提及隐喻理论,有的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主要分析语言、认知、思维和隐喻之间的关系,探讨有关隐喻语言本质的问题:认为隐喻不但是修辞手段,更是认知模式,其认知力基于相似或相关而创造相似;隐喻的认知基础、隐喻的认知模式、隐喻的习得和隐喻与感知系统等方面对隐喻与认知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从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了英语语言的隐喻化特征及其与认知的关系。

我国学者近8年对认知隐喻学的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隐喻不仅是语言问题,更主要是思维和行为问题,它普通存在于语言与思维之中,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中,通过隐喻把已熟知的经验用来概括求知的事物,把已准确描述的习得用来说明描述欠缺的事物,即基本隐喻是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最初对世界的看法,但随着时间推移,基本隐喻会产生新的隐喻,而新的隐喻又会变成基本隐喻。此过程最先形成了概念隐喻,概念隐喻的说与写形式则为语言隐喻,隐喻是通过语言表达的,而语言表达又体现了人们这种认知机制。

3.3对隐喻的语义研究

对隐喻的语义研究主要涉及诸如“隐喻的意义表征”、“隐喻意义的理据”等问题。这些研究都和意义直接相关,因此归为语义学范围。

从语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探讨隐喻理论的语义学价值,主要从认知隐喻理论入手,分析隐喻在词义演变、语义转移中的作用以及对语义场理论、语义特征分析的影响,阐述了隐喻的意义取决于词汇的创造性运用,而运用又有赖于一定的想象力和具体的语境。

通过对传统隐喻理论的研究思考,认为隐喻的意义取决于词汇的创造性运用,而运用又有赖于一定的想象力和具体的语境;认为隐喻的意义离不开一定的语境,它的真正意义存在于我们对词汇的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运用中。

3.4隐喻与语用

与语用有关的研究主要是进一步对隐喻现象、做语用解释,探究隐喻与语用的结合点,有的从语境及语用得体着手,有的分析语用认知和语用关联。回顾8年来语用学家对隐喻现象的一些探索,归结起来有如下特点:确认隐喻的研究必须考虑到语用的因素,认为隐喻本质上不是一种语义现象,而是一种语用现象,因而须从语用角度分析隐喻的有关问题,从已有的语用理论中,如Grice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寻找适用于解释隐喻现象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目前国内对隐喻在语用学科的研究中主要是通过对会话含意和关联理论的分析,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渗透于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一种思维方式。从笔者收集到的材料来看,我国外语界对隐喻与语用的研究还涉及:对隐喻的理解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借助语境寻找最佳关联,最大程度地挖掘话语的隐喻义。认为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拓展了以往的隐喻理论,并认为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面展开隐喻研究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引起中国语言学研究者关注。

3.5隐喻在翻译中的应用

8年来我国学者把对隐喻的研究应用到语言翻译中去,一方面分析不同语言中隐喻话语的翻译实践问题,一方面探讨隐喻理论对翻译理论及实践的影响和价值。其中主要着重于:从翻译研究中意合与形合的角度来探讨通俗科技英语翻译、古诗词英译等语篇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通过分析研究得到结论:直译加解释和转换隐喻是英译中国古诗隐喻最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研究隐喻在翻译中的应用,译者应结合目的语读者不断提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具体的语境灵活地采取自己的翻译策略。

3.6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研究隐喻,即研究隐喻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而这被认为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与方向,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这项研究属于正在兴起的应用认知语言学(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的范畴,旨在寻求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英语作为外语(EFL)的教学中的应用。我国学者研究隐喻并把隐喻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主要探讨词汇教学、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等问题。

我国学者从隐喻与教育的关系入手,得到如下结论:隐喻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学必须重视隐喻能力的培养,但我们不可以点带面,将隐喻能力的培养置于交际能力之上;从理论上并以实证方式探讨提高学生的隐喻意识对英语短语动词习得的作用;通过隐喻的语言表征功能和处理功能,阐述其词义扩展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提高外语学习者隐喻意识,促进外语词汇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评析

4.1结论

通过分析近8年隐喻研究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可以得出我国学者研究隐喻成果有如下特点:

(1)对隐喻本身的研究在深入发展,其中主要侧重于隐喻分类、概念隐喻以及隐喻的理解和加工、对意义的研究、意象图式。

(2)对隐喻研究的范畴及概念及概念化非常关注。

(3)对篇章隐喻的研究和换喻的研究开始重视。

(4)特别关注隐喻的识别和理解过程;提出了一系列理解隐喻的可能原则的构想。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特点是在于对语言规则的描述,它不追求对语言现象的解释。

(5)隐喻研究已经进入外语教学、跨文化研究和文化对比研究。

(6)对隐喻的研究比较全面,涵盖了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既对隐喻理论进行了介绍评析,从构成、语义、语用、认知等方面不断研究完善隐喻理论,又运用隐喻理论分析了具体语料。

4.2问题和不足

考虑到我国隐喻理论研究的现状,笔者认为在今后五到十年里,应加强对隐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1)继续对国外有影响的有关隐喻理论、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介绍,促进我国隐喻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

(2)应该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隐喻在不同职业、不同专业、不同场合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以弄清隐喻使用的频率、范围等。

(3)现代隐喻理论在外语教育中的作用虽然已经得到一些关注,但还没有引起我国外语教学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建议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能够对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界有所启发。并且进一步对汉语环境下儿童对隐喻的习得进行调查,这对了解隐喻的生成和理解极其重要。

(5)建议外语界和汉语界合作,对汉语中使用隐喻的情况进行调查,经过中英两种不同的语言对比之后,隐喻就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是否具有普遍性,具有何种差异就非常清楚了,这对于外语教学具有实际的意义。

(6)现代隐喻研究是语言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对隐喻性语言的研究和语言隐喻性的研究有望对人类的概念系统提出新的见解,但是目前隐喻研究界对人类语言隐喻性过分夸大,使语言的复杂性简单化了。

(7)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视野可以更开阔,立意可以更高,与其他学科的协作可以更紧密,要从隐喻是一种言语现象出发,把隐喻与人们的认知功能、思维方式、语境、文化背景等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8)我国国内语言学研究学者对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掌握还欠缺,不愿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而宁可采用思辨法来研究隐喻。

4.3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

语言研究领域中的隐喻研究虽然在近8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仍有许多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还有许多问题尚未找到满意的答案。例如:

(1)怎样将隐喻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去?怎样将隐喻与二语习得结合起来?

(2)隐喻的选择运用如何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

(3)属于认知领域的隐喻同非认知领域的隐喻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4)对儿童习得隐喻的阶段、过程与隐喻的生成和理解是如何发生作用?

(5)隐喻对于汉语和英语而言是否具有普遍性?汉语隐喻与英语隐喻具有什么样的差异?

尽管目前隐喻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隐喻意识,提高学生对英语短语动词习得作用的认识;通过隐喻的语言表征功能和处理功能,阐述其词义扩展功能,提高外语学习者隐喻意识。至于如何有效开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5.结语

本文对近8年我国语言学界研究隐喻方面的现状和成绩进行梳理、总结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不揣浅陋,陈述了个人的一些见解,仅供同行参考。笔者期盼着这一领域内有更多研究成果出现。我们应当共同努力,在借鉴中创新,寻求隐喻研究新的亮点。

注:国内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或主要外语学术期刊包括:外语研究;中国英语教学;外语教学;外语界;现代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电化教学;国外外语教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山东外语教学;外国语学院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北京第二外国学院学报;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参考文献:

[1]Aristotle.1954.Rhetoric and poetics.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

[2]Lakoff,G.& Johnson,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Lakoff,G.& 1987.Women,fire,and dangerou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In Ortony,A.(ed.)Metaphor and Thought (2nd edi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仁[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6]王寅,认识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82-890.

[7]姜亚军,张辉.国外隐喻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3,(2).

[10]李福印.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4).

[11]肖福寿.隐喻的意义新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4).

[12]杨在虎.隐喻研究背景下修辞格的重新归类问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

[13]赵蓉.隐喻阐释的两种新视角及其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3).

[14]李福印.当代国外隐喻研究的热点――第五届隐喻研究与应用国际会议论文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

[15]邓巨.认知模式――隐喻研究新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7).

[16]孙启耀.我国目前隐喻研究的进展简评[J].山东外语教学,2002,(3).

[17]谢之君.隐喻――从修辞格到认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3).

[18]刘振前.隐喻的传统理论与理解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概念隐喻 情感谚语 认知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007-02

一 引言

伴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聚焦于隐喻研究。传统的修辞学中,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格。自从1980年Lakoff与Johnson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以来,隐喻现象背后的认知和思维过程就成了语言学家开始着手研究的重要课题。新兴的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凭借隐喻这一认知手段,语言学家试图从语言的视角重新认识世界,并反映人类思维的规律。在语言表达上,不同民族的隐喻思维和认知具有共性。情感谚语作为语言的精粹,同样能够反映出人类对情感这一抽象概念的隐喻思维与认知的共性。本文以中英情感谚语作为研究对象,把概念隐喻视为理论框架,试分析情感谚语所隐含的隐喻特征共性,以便揭示中英两个民族对于情感这一抽象概念在认知思维上的关系。

二 概念隐喻及情感

概念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最初源自《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后来在论文《当代隐喻理论》中莱考夫(Lakoff)阐述道: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莱考夫把这个具体的概念域称为始源域或原概念,抽象的概念域称为目标域或目标概念,且认为“隐喻是原概念向目标概念的映射”。莱考夫把该隐喻称为概念隐喻,其核心内容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人们普遍认为映射不是任意的,它根植于人体、人的日常经验及知识,而所有这些又与环境和文化密不可分。莱考夫声称“隐喻映射的普遍性有所不同。一些似乎是具有共性的,另外一些是广泛的,还有一些似乎是某种文化特有的”。笔者认为,这源于环境及文化对人们认知模式的影响。借助概念隐喻,语言学家试图根据不同地域人们语言的表达方式来探究隐藏在情感谚语之后的认知模式的共性。

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包括刺激情境及对其解释,主观体验、表情、神经过程及生理唤醒等内容”。由于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人生体验,人类的认知和情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对人类情感的研究构成了探索人类认知研究的基本部分之一。由于情感的抽象性,人们常常借助于概念隐喻对此类谚语进行表达。

三 中英情感谚语的概念隐喻特征共性分析

情感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特殊感觉,具有极其丰富的、普遍的象征性含义。情感谚语作为表述人类情感的语言精粹,深受英汉两个民族的喜爱。没有隐喻,抽象的情感概念常常不能得到充分的诠释。缺乏隐喻的情感谚语,同样无法很好地、全面地阐释“情感”的主题。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以《中华谚语大辞典》《英语谚语荟萃》 中搜集来的情感谚语为研究对象,尝试揭示中英情感谚语在隐喻表达上的某些共性。

人类思维的共性之一就是借用具体事物来描述抽象事物。情感是人类一种反应内心感受的重要现象,而这种现象又是复杂抽象的,人们要么借助于具体及有形的事物来映射描述它,要么把它归属于某种超自然的“魔力”,所以情感本身常常被隐喻化。英汉情感谚语中,两个民族往往采用相同的概念隐喻来映射人类的这种特殊感觉。

1.用具体事物隐喻情感

首先,情感是物质(emotion is a substance),如:

Stolen pleasures are sweet

Much coin,much care

Much science,much sorrow

Pity is a lever for quickening love

Wrath is a transformer

喜从天上至,祸自地中消

爱情是美德的试金石

人们用物质隐喻情感,是因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离不开物质的交换与流通,所以物质就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最为其熟知的东西。这种用具体形象之物隐喻抽象模糊之物的表述就源于人类最初的认知模式。

其次,情感是容器(emotion is a container),如:

Love is full of trouble

Every man is a poet when he is in love

笑里藏刀

爱情就是五味瓶,内含酸甜苦辣咸

人们以容器隐喻情感,是因为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身体,分界面、里外等。人们很容易将这种概念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如房子、丛林、田野、地区,甚至将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件、行为、活动及情感也看做一个容器。“情感是容器”的概念隐喻就源于中英两个民族这种共同的认知模式。

2.用人隐喻情感

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种符号,其肉体的各种器官和功能就是一种语言。因此,人类在认识世界时,倾向于用身体作为媒介。人以其身体去认识世界,描绘事物,表达情感,正可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因此,中英情感谚语中都有以人来隐喻情感的表述。

首先,情感是邻居(emotion is a neighbor),如:

Joy and sorrow are next-door neighbors

True love never grows old

When sorrow is asleep,wake it not

能为爱情系上永久的保险带的,不是结婚而是真诚、体贴与尊重

其次,情感是杀手(emotion is a killer),如:

Anger punishes itself

Care killed a cat

Fear kills more than illness

Work won’t kill,but worry will

气伤身,怒伤肝

忧伤神,愁伤身

猫有九命,忧虑丧生

恐惧杀人甚于病

3.用魔力隐喻情感

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及英国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无不让人发出“问世间情为何物,只让人生死相许”的内心呐喊,这些都是情感具有魔力的最好印证。这说明中英两个民族对自己无法解释清楚的某些东西(如情感)常常借助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如魔力)来诠释。中英文以魔力隐喻情感谚语的例子有:

Emotion is a kind of negative magic power

Envy and wrath shorten the life

Love makes all hard hearts gentle

怒气使人脑失灵,是非曲直难辨清

喜则人,怒则兽

四 结论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概念隐喻特征分析,笔者认为在情感谚语中概念隐喻的表达上中英语言有着相当多的共性:中英情感谚语中常常采用具体或有形之物来隐喻抽象的情感概念,以使抽象的情感概念得以较清晰形象的表达;而对于那些无法用具体事物形象表达的情感谚语,中英两个民族都习惯于借助一种超自然的魔力来隐喻。显然这些共性与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模式及共同体验密切相关;它们源于人类相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及文化共识。本文希望通过对中英情感谚语概念隐喻的共性解读来促进中英两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并借此探讨隐喻与语言、思维和认知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隐喻;概念;动物喻人

引言

在日常交流中,隐喻使用频繁,“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束定芳 2002:32)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客观世界中形成的认知方式。

动物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始源域之一,人们在长期与动物的接触中,对动物的各种特性了如指掌,人们将动物的外貌、习性等特定投射到具有相似特征、却不同概念范畴的人类身上,从而形成了动物喻人的概念隐喻。

1.动物喻人的外貌

自然界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形态多样,特色鲜明。人与动物无论是在基因、结构、行为等多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在外表的生物特征上,人们很容易找到动物和人在外型上的相似性,例如,“凤眼”、“猿臂”、“娥眉”、“鸡胸”、“虎牙”等等。因为对某些动物特定的形态有着深刻的印象,我们经常会用此来形容具有相似特征的人身上,不需要特殊的语境,我们就可以理解这些用语的涵义。

“大象腿”是对腿粗的人的一种叫法,形容腿跟大象的一样,整个脚都比较粗壮。

“水蛇腰”是腰椎向前面弯曲而产生的一种脊柱变形。民间常以“水蛇腰”来说一个人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含胸拔背”且腰肢扭转的姿态。

“鹰钩鼻”又叫结节鼻,是指在鼻梁上端有凸起,鼻尖有点下勾,形似”鹰嘴”。

“鹅蛋脸”是人们对标准脸型的一种称呼。因其脸型的突出特点如线条弧度流畅,整体轮廓均匀,额头宽窄适中等等与鹅蛋有着天然的形似性,人们以鹅蛋为此命名。

“鱼尾纹”是人体生理衰老的表现之一,在人眼角和鬓角之间出现的皱纹,其纹路与鱼尾巴上的纹路很相似,故被形象地称为鱼尾纹。

2.动物喻人的品性类型

自然界的动物因为自身的特点及所处环境而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生活习性,不同的动物会给人留给不同的印象,当人们提到这个动物时,这个印象就会浮出水面,比如“猪”好吃懒做,“牛”勤勤恳恳,“狐”狡诈阴险,“狼”凶狠无情等等。因为环境的因素或自身的发展等,人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品性特征。人们将源喻“动物”的品性特征映射到目的域“人”的特性中去,形成了概念隐喻。

2.1 牛

牛是人不可缺少的家畜之一,人与牛有着劳动的关系。牛外型高壮、力大,常隐喻身体强壮的人;牛勤勤恳恳,老老实实,任劳任怨,因此人们总会用牛来形容性格固执、老实工作,认真勤恳,无私奉献的一类人,如父亲,公仆等等。

“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老牛象征慈爱的父母。

2.2 狗

狗与人类的关系异常亲密,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狗的存在和进化都与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兔死狗烹,兔子死尽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形容统治者杀掉功臣。然而因为狗的外型邋遢、不干净;地位低贱,时常吠叫等特点,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始终有着不高的地位。凡是沾“狗”的词,大都是骂人的,比如“走狗”、“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因而狗在喻意方面多为贬义。例如:

“狗头军师”:笨拙而好为人师的人,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也喻意专门出坏主意的人

“狗仗人势”:指奴才依靠主人的权势横行霸道。“狗”隐喻依仗主子权势而横行霸道的奴才。

“鼠盗狗窃”:指小偷小摸或男女苟合之类下流的勾当。“狗”隐喻下流的偷摸之人或苟合 男女。

2.3 蛇

蛇是冷血动物的代表,因为其毒性,很多都很害怕或者厌恶这种生物。不仅在诸多小说作品中都有蛇精等的刻画,更有“蛇鼠之辈”“蛇鼠一窝”的比喻把蛇看得跟鼠一样阴暗鬼祟见不得天日。所有坏的属性都加到蛇的身上,“毒蛇猛兽”、“枭蛇鬼怪”“蛇蝎心肠”、“蛇蝎小人”、“毒如蛇蝎”,一连串以蛇喻人的成语都为蛇定了性。

“地头蛇”: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现在也用来比喻本地有一定能力的人物。

3.动物喻人的生存类型

动物的群体多种多样、生活方式也各有不同,但当动物群体的性质与一类人产生诸多的相似点时,我们就会天然的使用该动物描述此类人或者以该动物的生存方式来形容人的生存类型,即形象又深刻。

3.1 蚁居

现在社会,因人口的增多,社会竞争加大,就业形势严峻,房价过高等现状,在大城市中逐渐出现一个特殊的群体,居住拥挤、住房小、收入低、工作时间长等,人们称这类人群为“蚁族”,喻意跟蚂蚁一样弱小却数量庞大,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打工族们。蚂蚁是昆虫,与人类属于不同的概念范畴,却存在多方面的相似度,首先,蚂蚁属群居动物,一个蚁穴里常常有成千上万只蚂蚁,这也与该群体在物理状态下呈现出聚居生活的特征相吻合。此外,蚂蚁很弱小,但若不给予其足够的重视,蚂蚁也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如蚁灾),因此有人称蚂蚁为“弱小的强者”。蚂蚁这些特点与该群体弱势、低收入、不被人关注,易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等方面极为相似。这些共性投射到目标域人的概念范畴上,是人们对“蚁族”这类人有着十分深刻而形象的了解。

3.2 蜗居

类似于蚁族,人们将窄小的住所、或在现代高速的生活节奏下,男女虽然结婚,但是因为高房价没有地方居住处境的境地成为蜗居。因为蜗牛壳有着狭小、沉重的特点,与现在人们生活在窄小的房屋、沉重的房贷等有着深刻的形似性,这些相似性投射到人的生活方式上,产生概念隐喻,使人们对蜗居的现状有了具体的理解。

4.结语

传统的隐喻研究仅将隐喻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来分析,认为隐喻只是一种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事实上,正像莱考夫说的那样,隐喻是一种普通现象,它无处不在,“隐喻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处角落,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上,而且体现在思维和行动中”。

本文从动物喻人的外貌、品性和生存类型等个方面对动物喻人的隐喻进行了分析,我们得出了人与动物有着十分天然而密切的共性特征,非常贴切的隐喻关系,在这些内在、外在的相似性的基础之上,将动物的特性和人的特性联系起来,是我们对动物的世界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更好的探索人与动物的关系。通过概念隐喻,人们在人与动物的不同领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帮助我们了解自我、了解自然界、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Vyvyan Evans&Melanie Green.(2006).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M],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Ltd.

[3]曹艳(2014),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及其翻译策略[MA],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大学。

[4]霍永会(2011),“人是动物”的英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及其汉译研究[MA],硕士学位论文。山东:曲阜师范大学。

[5]罗芳春,萨如拉(2013),英语表达中“人是动物”的概念隐喻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2(5):96-100。

[6]莫娇(2012),现代汉语动物隐喻研究[MA],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