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工作经验;重庆市沙坪坝区;专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0-0010-03

重质量、重内涵 提高心育实效性

记者(以下简称记):袁主任您好!2012年,重庆市沙坪坝区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这是对沙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肯定与支持。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沙坪坝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

袁宇副主任(以下简称袁):重庆市沙坪坝区共有中小学校84所,在校学生8万余人,从20世纪90年代初我区就开始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宣传、专题讲座、心理咨询、课题研究等方式在师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沙坪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沙坪坝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区域内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区文明办设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科”,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区教育党工委、区教委成立了“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区教委设立了德体卫艺科,具体负责全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工作。区教委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的意见》《关于聘任中小学德育心理中心组成员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指导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在每年的教育经费预算中列出20万元专款,有力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当前,沙坪坝区的教育已由重规模、重硬件迈入重质量、重内涵的发展阶段。区教委明确提出,教育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要求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各中小学均制定了《三年内涵发展规划》,把育心育德作为办学目标之一,在规划中认真谋划,在工作中努力推进。各学校成立了心育机构,落实心育人员,安排心育经费,增添心育设施,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内涵发展有机融合。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年度督导考核范畴,考核结果直接运用于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校领导班子的综合评价之中。这些措施使区域教育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创新教师培训机制 打通心育发展瓶颈

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心理教师队伍。沙坪坝区在师资培训方面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有实效、有特色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之路,请您谈谈沙区的师资培养模式。

袁:随着时展,师资的薄弱、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区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坚持三个纳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全员覆盖

一是纳入校级干部培训。在校级干部的岗职培训、提高培训、研修培训和校级干部中心组学习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严格执行不少于16学时或课程总量5%的“硬杠子”,让每名管理者都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能够领导学校开展好此项工作。

二是纳入教师全员培训。针对中小学生成长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开发培训课程和资源包,对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在中层干部、后勤服务人员等各级各类培训中,均安排与岗位贴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面向全员的通识培训,强化普及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帮助教职工调适自身心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夯实了心理教师队伍的基础。

三是纳入专业成长培训。我们在区教师进修学院设立“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两名专职教研员。举办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心理教师“导师制”培训,组织心理教师成长工作坊,通过专家系统讲学、案例督导、实践考察等,培训出一批批较好地掌握了心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兼职心理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部分教师走专业成长之路,采取联合办学模式培养认证心理健康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全区所有学校都配备了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

2.建设“三个阵地”,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础条件

一是建立区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心。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心面积约200平方米,配备音乐放松椅等专业设备,由两名持证的心理咨询师管理,对全区师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成为我区心理健康教育的龙头。

二是建立校级心理辅导室。区教委组织开发了《沙坪坝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包》,为学校开展教育提供解决方案。我区100%的中小学在地方、校本课程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100%的中小学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并每周开放,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辅导室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提出相关意见或建议;指导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本校教师自我心理调适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技能,为家长教育子女提供建议、咨询和帮助。

三是建立校外心理健康培训基地。我们在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注重借助专业力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签订协议,利用高校资源建立校外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聘请专家教授担任导师,指导开展科研、个别培训等工作。同时,高校的研究生深入中小学,定期到校开设心理辅导课、做团体辅导、开心理讲座等。

3.实施“三项举措”,创新心理健康培训工作机制

一是构建三级教研网络。第一级为区级中心组,由区教委发文聘任,组织开展全区性学习研究与实践活动,起示范辐射作用;第二级为片区学习组,将全区中小学分为七个片区,把区中心组成员安排到片区,负责所在片区的学习交流与活动组织,在片区开展校际间交流活动;第三级为学校教研组,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负责学校心育教研、科研、交流、竞赛等工作。

二是科研引领教师成长。以教育部规划课题“西部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为引领,在全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同时,各中小学“变问题为课题”,根据学校实际积极开展“小、实、新、活”的研究与实践。如重庆七中开展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作用,转化后进生”的研究;天星桥中学开展了关于学生考试焦虑的调适的研究;嘉陵小学从语文学科教学入手,研究如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等。心理健康科研把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有机地结合起来,锻炼了一大批教师,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

三是以赛促培,提高心育能力。我区组织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竞赛、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评选、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设计和实施竞赛等活动。每次组织竞赛,我们的着眼点不在结果,更关注过程。赛前开展专题培训,赛后及时总结反思,邀请专家作点评辅导,把赛课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看到成绩,也找到差距,以竞赛带动队伍建设,以竞赛推动工作开展。

4.实现“三个转变”,彰显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全员心理培训使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突破了“瓶颈”,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变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心理教师孤军奋战的状况,走向了校内外“全员育心”的方向。全员心理培训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单一的宣传走向多途径的心理关怀,由重形式转向重内涵的专业化发展。

以“学本式卓越课堂”为阵地 探索心育有效形式

记: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的探索实践,为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开辟了一个良好且有效的阵地,请您简要谈谈“学本式卓越课堂”的理念。

袁:2012年,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渝教基[2012]53号),启动了全市“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卓越课堂”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让所有学校变得更优秀,让优秀学校变得更卓越”为理念,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坚持以学论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因学活教的改革方向,发挥督导评估的引导、监督、改进和激励功能,引导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卓越课堂”是重庆市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一种“好课堂”理念、境界或形态,是一个多元、开放、包容的系统。

全市启动实施“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以来,沙区围绕内涵发展主题,抓住学生发展根本,在全市率先制定并实施“学本式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

实施区域“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是沙坪坝区推进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加快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区的有力行动。在“学本式卓越课堂”核心理念及价值取向的引领下,我区把目光聚焦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课堂形态——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上,积极迈出了探索教学改革的步伐,创造性地将“学本式卓越课堂”理念与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有机结合,开展“学本式卓越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的有效形式。在此基础上,还推出了具有我区教改特色的“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中小学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评价指导标准”。

“学本式卓越课堂”坚持以建构主义、团体动力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取向作为评价心理活动课的价值标准,将教育性作为教学评价的根本出发点,既重结果的有效性,更重过程的有效性;既关注教师,又关注学生;既遵循了“学本式卓越课堂”的通用标准,同时也保持了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学科特色。

“学本式卓越课堂”着力于把“讲堂”“教堂”变成“学堂”,促使“教本”向“生本”全面转型,实现学生主动、活泼、健康发展。“学本式卓越课堂”的理念和实践都高度关注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育行政、教育督导和教育科研的联合驱动功能,产生了广泛影响。

以“示范校建设”为引领 促进校际均衡发展

记:沙坪坝区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探索了许多切实有效、有自身特色的途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建设便是其中之一,请您简要谈谈这项举措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袁: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新形势下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巩固和提升示范区成果,我区在推进合格/示范心理辅导室专项评估的基础上,启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建设,进一步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评估导向机制,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建设工程,将全区所有中小学按照示范学校和薄弱学校、大型学校和小型学校、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合理搭配,强强联手,强弱帮扶,共享区域资源,缩小了校际差距,实现了共同发展的目的。

我区制定并出台了相应的示范校建设评估标准。坚持立足实际、注重发展、积极导向、引领示范等原则,从顶层立意,将考评指标分解为领导管理、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辅导室建设、教育科研、全员育心、学校特色七大类,涵盖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途径方法、组织保障等方面。通过顶层立意来引导学校全面认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整体规划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此同时,我们立足区域实际,通过调节指标的得分权重,突出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当前的工作重点。此外,我区在制定标准和实施评估时,尽量体谅学校难处,对辅导室建设、学校办学条件等硬件要求从实,学校量体裁衣、量力而行,不盲目追求设施设备的齐备与奢华,重在实用、够用;在软件要求上从严,坚持标准不放松,宁缺毋滥,确保“示范学校”真正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建设宣传、启动以来,效果明显。各学校纷纷按照评估标准,逐项认真自查,巩固成果,提炼经验,弥补不足,促进建设。暂未达标的学校也积极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整改。通过示范校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均衡发展,让师生们都过上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积极探索 构建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记: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已经出台,请您结合《纲要》谈一谈如何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袁:“非凡与平庸的主要差别不在于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而在于人的思想与精神,在于人的心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普照心灵的阳光工程,是激励奋进的希望工程。我区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人为本,全员育心”使我区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由心理教师孤军奋战走向校内外全员育心,由单一的心理宣传走向多途径的心理关怀,由装点门庭的形式化走向注重内涵的专业化,由一花独放的典型示范走向万紫千红的整体提升。

“以人为本,全员育心”使基础教育变得更加“柔软”:由居高临下走向平等对话,由强制压服走向尊重接纳,由灌输说教走向共情疏导。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一、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设,确立高效能的管理体制,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维辐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1.纵向到底的指导协调网络。市成立了由文明办、教育局为主,各相关职能科室人员和各中小学校德育副校长为辅的启东市未成年人心理关爱中心,统筹制订全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教育计划,坚持预防与治疗相结合,致力于引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市中心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各学校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总结交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指导全局性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组织基础。

2.横向到边的师资共享网络。市教育局依托未成年人心理关爱中心这一平台,建立心理咨询师档案,有效整合全市心理咨询师资源,成立以心理咨询师为主体力量,各学校心理咨询室负责人为辅的市级心理咨询中心,为全市各中小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服务。

3.同步辐射的多维渗透网络。市教育局对全市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同步推进。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学校的思想教育、学科教育、班队活动、新教师上岗和班主任培训等学校教育全过程。在教育网站开始心理健康教育专栏,落实专人定期上传有关心理专题知识,加强对学校师生心理学知识的教育灌输。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教育,大大提高学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扎实推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开展。

二、创新活动载体,活化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以举行各类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巧借平台、多措并举,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以举办“心灵芝”工程为龙头,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活动。成立心灵芝学校,专业定向培训心理辅导老师,逐步开发本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建立心灵芝档案,及时发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隐患,动员各方力量及时介入疏导和治疗;发放心灵芝绿卡,免费为学生提供成长建议和咨询服务;编写心灵芝读物,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解答青少年心理健康疑问,搭建家长、教师和未成年人的心理沟通平台等活动,以丰富的活动,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2.以学校爱心服务站为平台,开展心理关爱服务活动。今年年初起,启东市各中小学校全面开展了以心理关爱服务、公德礼教服务、助学帮学服务、课外活动服务和家长培训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爱心服务站。通过爱心服务站这一平台,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健康知识讲座和即时的心理治疗,确保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规划、有组织、有平台、有保障。

3.以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为途径,开展心理知识辅导活动。加强对学校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不断提升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水平,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市局根据各学校反馈的“点菜”服务内容,全盘统筹,安排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师到各学校组织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高中生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学生家长心理健康等各类专题讲座。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按照高度专业化的要求,整合各方资源,着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育了一支“金字塔”结构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不断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1.建立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员队伍。聘请启东市心理卫生领域资深的10多位专业人员组建成一支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员队伍,他们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心理总监”。率先举行心理专家“坐诊中心、挂牌上岗”,每周定时接受学生咨询求助,同时在心理咨询网站开辟“专家门诊”在网络上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队伍。近年来,市局坚持每年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到南通、南京、上海等地进行专业心理辅导员培训,2006年与南通大学联合举办了首期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班,37位教师取得了国家认证二级或三级证书,今年5月,又与南京嘉华心理教育培训学校联合开班,组织114名学校骨干教师参加国家资格认证的二、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市教育局和学校分担全部培训费用,在经济上为学员提供了保障,相信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培训充实,能更好地建立起一支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3.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助员队伍。加强对班主任和骨干教师心理知识培训,形成一支庞大的以班主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团队干部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协助员队伍,通过和学生最直接的接触,为学生做好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同时他们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气象员”,协助心理辅导员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最大限度减少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影响。

四、强化督查考核,夯实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成效考核,宣传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以评选表彰的形式不断夯实心理健康教育所取得的成效,确保教育活动长远发展。

1.召开例会,总结交流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每半年由市教育局组织各学校德育校长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会,总结前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并根据新形式、新情况及时部署下阶段健康教育重点。

2.加强考核,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估机制,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启东市教育综合评价体系”之中,作为学校等级晋升的重要评估指标;并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作为校长政绩的评估内容,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会同有关科室两年一次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心育网络

长治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职业中学,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学生一般中考分数较低,不能进入普通高中就读,还有部分没有参加中考甚至初中辍学在社会上的学生。学生特点是男生多,女生少;住校生多,非住校生少。面对生源质量差、教学难度大、管理不易的困境,学校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确立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突破口的办学新思路,以强化组织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实施师资培训,打造专业队伍;健全心育制度,推进科学咨询;坚持纵横结合,构筑心育网络;搭建活动平台,优化心育环境。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心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经过几年的实践,学校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强化组织管理,完善工作机制

学校确定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从2004年根据教育部职成司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通知中的要求,详细地制订了《长治市第二职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校长牵头的首届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2006年9月,为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该校率先在全市职业学校中专门设置了心理辅导中心,并通过该中心有针对性地为全校师生提供个体或团体业务咨询服务以及承担校级心理辅导教师和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任务,建立起了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团队,坚持以课堂教学和德育活动为

有效载体,积极组织广大师生有目标、有步骤、有秩序地开展一系列的教研工作。

二、实施师资培训,打造专业队伍

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是一个学校能否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

关键所在。学校针对当前校内学困生、贫困生、心困生等“三困生”数量多的特点,在管理工作中确立了“全员培训、全员参与、全员负责”的教育方针,将心理健康教育业务培训列入了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计划,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每位教师都必须积极投身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每位教师都必须选择若干名“三困生”进行定点辅导和结对帮扶,并对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全程跟踪负责。学校利用

寒、暑假的校本培训时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外聘蒋乃平、缑国禧、黄云汉、李玉清等多名优秀教育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派遣教学骨干远赴河北衡水、江苏洋思、山西平遥、太谷等省内外学校学习经验,切实提高了本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专业业

务技能。在对专职教师和班主任的培训上,学校持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为学校图书馆和心理辅导中心购置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书籍、光盘,订阅了多种相关报纸、杂志,并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相关教师通过实地和网络两种方式进行业务知识的有效补充和业务技能的锤炼升级。对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业绩突出、表现优异的心理教师和班主任,该校除重点奖励外,还优先解决他们的职称、评优问题。通过实施专业师资培训计划,该校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专兼职教师和班主任为主导,广大任课教师为辅的具有较强心理健康教育业务能力的专业师资队伍,这为不断提高该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健全心育制度,推进科学咨询

为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学校先后制订了《心理咨询中心工作制度》《校内心理咨询师工作守则》《校内心理咨询工作流程》《校内心理咨询保密制度》《学生心理档案收集办法》《学校团体咨询活动规程》《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制度》《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逐步驶入了目标化、常态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作为该校德育工作的一项中心内容,心理健康教育领导组每年都会制订详细而

周密的年度和学期工作计划,按照相关规定有条件、有选择、有步骤地开展一些针对性很强的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领导组还定期召开心理工作例会,总结前阶段的工作情况,部署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学校开辟了专门的心理活动区和心理访谈区,而且提供了强有力的软硬件支持,建立健全了学生电子心理档案,购置了专业的心理测评系统软件。学校长期坚持实行了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制度,引导一批又一批“三困生”逐步走出了心理泥潭,步入新的生活。通过每月一期的心理论坛和每周一次的心育科研活动,给专兼职心理教师和班主任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和进行业务探讨的机会,通过持久有效的双向沟通,最

终达到了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坚持纵横结合,构筑心育网络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中,该校经过长期的深入探

究,逐渐摸索出了一条“纵横结合、三位一体”的教育新路子,在全校范围内构筑起了一张融学校、家庭和社会为一体,实行多边响

应、多级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所谓“纵”,指的是在学校内部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组―心理辅导中心―学生心理互助协

会―班级心理委员会―心理委员―学生个体”的垂直教育管理模

式。心理健康教育领导组负责制订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为心理咨询提供必要的硬软件教育设施设备,并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内容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心理辅导中心则充分依托心理辅导室和心理教研组,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心

理状况,开展个别心理咨询、班级心理辅导和团体咨询活动等。学生心理互助协会是在心理辅导中心指导下成立的学生社团组织,是由一群喜欢心理学、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有博爱心的学生心理爱好者组成的,他们通过观看心理电影、同做心理游戏、举办心理沙龙、阅读心理资料、接受心理培训等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和朋辈心理辅导。首先,从学校教育来看,通过校内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在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条件对学生心理状况及异常变动进行有效的干预,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始终保持一种较为积极、健康、平和的心态。其次,从家庭教育来看,该校不断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通过设置校园开放日、开通家校热线等多种方式建立起与家长的经常性

联系,并对广大学生家长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专题培训,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状况的关注度,使家庭教育顺延学校教育的步伐,帮助学生提高个人心理素质。在必要的情况下,学校会征得学生同意采取班主任或心理教师专题回访学生家庭的常规教育模式,以增进对“三困生”的教育效果。

五、搭建活动平台,优化心育环境

面对中职学生管理不易的困境,学校本着“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原则,主动搭建活动平台,努力畅通各类教育渠道,为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坚持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了学

校的整体教学计划。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科任教师要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加入相应

的心育内容。(2)坚持心理辅导室定时开放和心理教研活动定期举办的原则,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不丢失。每周一下午的三点至五点是学校的心理咨询时间,学生和教师可在前一个工作日进行提前预约,心理咨询教师将针对个体的不同心理状况进行一对一的当面辅导,帮助广大师生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情感困惑。每周三下午两节课后是学校心理教研组的集体活动时间,该校通

过举办心理沙龙的形式为心理教师和班主任搭建起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3)该校坚持借助学生社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的主导方针,通过生帮生、生带生,使学生在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基础上共同进步。学校成立的学生心理互助协会充分依靠各班级心理委员会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开办专门的心理小报,定期举办专题心理讲座,为促进学生和谐相处发挥了积极作用。(4)坚持以课余活动为载体,时时、事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媒介,本着“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的精神,大力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驶入了科学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7-0004-03

记者:吴教授,您好。您多次提出要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专家库”,请问这个专家库的标准是什么?您强调这支培训专家队伍应该是一支高质量的队伍,如何理解“高质量”?

吴增强: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二十多年,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应强调实务,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这个角度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专家的标准最好从两个层面来界定:

第一,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专家。这可以从高校的专家学者中来。近十年,一些高校学者加入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来,而且有些高校设置了学校心理辅导或心理健康教育这个专业,还有的高校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硕士专业,从事这些专业培养的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和理论,他们的专业性、理论性都很强,这部分专家非常重要。

第二,应该是在一线工作过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实践过程,成长起了一批长期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这一批专家有很多的临床经验,而且长期从事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培训,在各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部分专家是必须依靠的专家。

谈到培训专家的“高质量”,我有两点体会:

第一,从理论角度看,专家要对学校心理学中的“学”有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应用性学科的特点是与国内外研究前沿紧密结合,这就要求专家们不仅要有敏锐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而且还要能深入基层进行实证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培训有一个总体把握。

第二,从实践经验看,专家自己要有丰富的临床个案经验,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研发,或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所以我认为,专家的“高质量”标准应该是既有精深的理论背景,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比较好。

记者:许多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在课程建设上下功夫。您认为,从全国角度看,课程建设应该分几步走,各阶段重点如何?如何解决省际间关于课程建设的差异问题?

吴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86年,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提出“心育”问题,1989年,林崇德出版《品德发展心理学》,强调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培养结合起来研究;1991年,班华发表了“心育刍议”论文,系统阐述了与心育有关的问题,并于1994年出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著――《心育论》。这些理论论著的发表,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部分学校逐渐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课堂,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现在全国各省市都在编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百花齐放,这个进展是可喜的。

但是,我们也发现,在这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有一些偏向,如有些教材单纯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些教材单纯设计一些心理辅导活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推广,首先要对课程的属性进行定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属性是指,它是一门促进个人成长的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的课程,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我认为应该抓住“属性”所涉及的学生本位和心理体验进行探讨。1995年,上海开发了《心理辅导活动指南》,这个课程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课程,基本上是经验型课程。以经验为主,不排斥社会需求的导向,社会本位,即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教育内容。因此,上海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程设计理念是:以经验性的心理体验为主,以学科知识的教学和以社会本位的需要为辅。这个理念是比较合理的。

从全国范围看,我们可以分地区、分阶段地推广。沿海发达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已有多年的丰富经验,在下一步应该是在提高课程质量上下功夫,提高其有效性、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地方课程,甚至校本课程。我不赞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统编教材,因为这个课程本身是围绕学生成长以及解决成长中的困惑的课程,其特点体现在: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会改变。

第二,不同地区情况会不一样。如果地方课程比较成熟,那么可以形成自己的地方课程,甚至是校本课程,它会有开放的一面,创造的一面。以上是对沿海发达地区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较高要求。那么,中西部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刚开始发展,他们可以开发自己的课程,也可以先引进别人已经开发的课程,从模仿做起,摸清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理念和工作套路。

从经验而论,心理教师上心理健康活动课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模仿他人,第二个阶段是自己设计,第三个阶段是发展、创新。由于中西部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还处于较低阶段,所以可以先参照其他省份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模式,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框架和理念,做到他山之石为我所用,采取“两步走”方针。在中西部地区,不妨开发一些地区性的、带有指导性的教材,给教师提供一些参照和借鉴。

记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下简称《纲要》)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性文件,您认为修订后要重点解决哪些问题?修订的专家队伍应如何组成,才能保证修订后的《纲要》能更好地发挥科学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吴增强:《纲要》的修订是非常有价值的,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自发地在开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教育部连续颁发了两个文件,表明政府正式介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指导。应该说《纲要》在当时还是比较全面、比较有弹性的,这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初期是必要的。现在过去了十年。这十年里,社会变化快,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学生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反思《纲要》,进行重新思考,这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现了中央反复强调的科学发展观。

《纲要》的修订一要体现人文关怀,二要体现可持续发展。从战略构架来说,我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即我们不能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教育部门内部的事情。

第一,一定要站在一个社会大背景下来看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要站在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未来公民健全人格的培养。我非常赞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政府、社会(包括社区)、家庭、学校,甚至是社会各界包括医学界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所以我说要从整个大的战略角度来考虑。

第二,要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定位、内容来考虑,要密切关注社会转型期儿童青少年突出的问题,要关注社会变迁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比如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有亿万的流动人口及其子女,他们的生存状态怎样,我们是否给予了必要的心理关怀。

第三,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和谐现象,比如突发事件增多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属于自然灾害,大家开始重视危机干预;2010年3月23日发生了福建南平市延平区的医生郑民生对小学生的砍杀事件;2010年5月12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圣水镇林场村幼儿园发生凶杀案致9名师生死亡,等等。这种校园危机、校园恐怖事件如何预防等问题凸显出来。《纲要》的修订要体现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提出新的应对策略。

第四,是怎么做的问题。2002年《纲要》中关于“怎么做”这样写道:“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要在具有较全面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进行心理辅导的专门技能以及提高自身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上有显著提高。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区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推进工作。”其中“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是很有意义的,但现在看来比较含糊不清,究竟怎样才是有条件,怎样才是无条件?在下一步的《纲要》中都需要作具体的规定。比如,学校是否要建立危机预警及干预系统,大众传媒、社会机构应该如何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等。这些新增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内容应补充、完善到《纲要》中去。再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性需要有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构架还需要重新进行梳理。目前,突出的矛盾是中小学生广大的心理需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在上海也很突出,学生的心理需求很多,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没有达到,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医学系统的心理干预资源也有限。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需要转介到医院,医院是否能提供相应的服务,这也是问题。学生转介到医院后,医院怎样跟学校建立连接,这个转介机制也需要解决。媒体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该如何为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不是只顾抢“眼球”新闻,不顾学生“心灵”成长。这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机构、社会心理服务的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打造专家队伍,加速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进程,在《纲要》的修订里应该重点考虑。不是说培训完了就结束了,培训后还需要有继续教育和督导成长的过程,就像教师的继续教育一样,心理辅导教师的继续教育也需要形成制度。

第五,心理健康教育条件保障问题也应该在下一步政策调整中重点体现出来。现在的情况是,哪个地方校长重视就投点儿钱,不重视就没有钱,哪些地方重视就拔点儿经费,不重视就没有经费,没有形成一种机制和制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有政策支持、政府支持,政府在财政上应该给予经费保障。上海市即将出台的《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规定,搭建危机干预快速通道;推动建立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与学校的合作机制,积极搭建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到校医院、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危机干预快速通道。此外,还特别强调从政府的政策、财政上保障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哪些专家参与《纲要》的修订,思路要打开。首先,要有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因为他们最了解现状;此外,还应有方方面面的专家,如社会学专家,教育学专家,从事教育政策研究的专家,法律专家、少年犯管教专家、特殊教育专家等。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孩子,包括工读学校的孩子、智障的孩子等处于边缘地区或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这样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心理服务。专家队伍中,还应包括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官员。因为《纲要》是政府指导的纲领性文件,主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官员、专家队伍、一线的校长和教师,可以代表方方面面的意见,达到一种理想的平衡和整合。

记者:您刚才提到要关注弱势群体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您认为“我国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与教育研究”课题应该重点研究哪些内容?

吴增强:关于流动儿童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健康调查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多次提到要关注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的生存状况、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规划不但要从政策导向的角度来思考,还应该从法律的角度来进行。《纲要》修订中还应从法制角度上进行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未成年孩子生存的权利、发展的权利、受保护的权利、参与的权利,让孩子们活得有尊严等,实际上就是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从立法的角度,《纲要》中要作一些指导,修订中可以请一些法律专家参与。

记者:请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提一些期望。

吴增强:贵刊从创办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年,专业性越来越强。我看到,杂志栏目有专访类、学术研究类、咨询辅导类、活动设计类、一线教师经验总结类,还有国外前沿理论和先进技术的介绍,以及国内各地动态的介绍,应该说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方面面,对广大教师们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我希望,贵刊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下去,继续走贴近读者的路子,进一步提高可读性和针对性。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一、学校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一个课题来研究,而不应单纯地作为一门课程来设置。

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课题来研究,就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性,找出他们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选择心理教育的内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教育方法。我区良乡中学根据初一新生由于对新的学习环境不适应,从而产生情绪上的焦虑心理、学习上的厌倦心理、前途上的自卑心理的状况,进行了心理平衡方面的教育。他们把心理教育的目标确定为:通过自我调适,尽快适应新环境;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围绕这些目标,他们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了”由于我的存在,使集体更美好”的主体教育活动;召开了“自信伴随成功”、“我的优点”、“我为集体做贡献”等主题班会。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学生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班集体的凝聚力迅速形成,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如果把心理健康教育只作为一门课程,按部就班地学理论、讲概念,缺乏针对性,恐怕很难产生如此显著的实效。

二、在教育途径的选择上,应体现出综合性。

目前,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心理咨询,一是开设心理教育课或举办系统辅导讲座。具体实施方式有三种:(1)建立心理咨询室,由专职教师进行心理辅导;(2)开设心理辅导课或举办系列辅导讲座;(3)开课,同时建立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是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的,以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为目的的心理疏导方式。这在学校是必要的,但对于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整体心理素质为目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单纯地采用心理咨询的方式,显然有它的局限性。其原因在于:虽然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很多心理压力,社会上普遍认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但是,真正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心理咨询的方式对全体学生来说,缺乏普遍的教育意义,因此,它只能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

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开设心理教育课或举办系列的辅导讲座,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区大部分实验学校所采取的心理教育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的教育对象为全体学生,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般的心理常识,并教给学生一些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提高他们整体的心理水平。但是,在这种方法中,如果没有典型个案的研究,就会缺乏教育的力度。

通过对上述三种实施方法的实验研究的定性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加之典型的个案研究(用心理咨询的方式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然而,我区电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更让我们认识到,提高全体干部、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全方位地渗透心理教育,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主要的途径。

电业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从干部、教师抓起,他们聘请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家,对全体干部、教师进行心理教育培训,为全员进行心理教育活动做理论准备。然后,在初中开设心理教育课,每周一课时,列入课表。建立心理咨询室,由有关心理学专家或学校专任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并在学校设置了“心雨”信箱,架设起学生与教师心灵沟通的桥梁。还利用学校的广播、板报等宣传媒介,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利用家长学校,为家长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这样,多渠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地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全校师生团结进取,教育教学工作成绩优异。

总结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综合分析每一种教育途径的优势与局限,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全员参与,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为主要途径,加之必要的心理学常识的教育,辅之以典型个案研究和心理咨询。如果能够发动和指导学生家长也积极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心理教育课(包括心理辅导讲座)应坚持活动性原则,淡化理论,强化行为指导。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要实现这一任务,让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心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或心理辅导讲座,无疑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形式。但是,心理教育课的教育教学应有别于其他基础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