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抗语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首先走上讲台的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民族音乐学家之一——美国伊里诺伊大学民族音乐学和人类学教授布鲁诺·内特尔。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的民族音乐学理论和方法就已经被陆续传入国内。近些年,内特尔教授主要从事有关全球性音乐文化的变更、即兴音乐传统等课题的研究,这次中国之行带来了他最新的学术成果。在第一次的讲座“田野工作方法和技术——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中的社会与文化问题”中,内特尔认为田野工作是民族音乐学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它涉及到田野工作者与采风对象、所研究的社区、被研究的国家之间的多种关系问题。他提出了许多带有反思性的问题,例如:我们对外国音乐文化的研究是为了利用吗?北美和西欧人是否应该帮助其他文化去发展他们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并提出了“ethnomusicologies”的概念,认为民族音乐学应当是复数的概念,而不仅仅是西方的民族音乐学。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音乐文化特征,应该总结自己的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和理论,如中国民族音乐学、日本民族音乐学等。[1]
在“北美印第安音乐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讲座中,内特尔教授以他本人长期实地考察的工作经历出发,介绍印第安音乐以及研究中引发的问题。他先播放了阿巴拉契亚山区的音乐,其旋律和伴奏的鼓之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节奏,也许是一种很松散的复合节奏,又可能为多种拍子的转换。这样复杂的节奏关系引起了内特尔的强烈兴趣:印第安人在没有记谱的情况下是怎样“创作”这种音乐的?印第安音乐的复杂结构远远超出了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白人流行音乐和民歌,那么他们的复杂性从哪里来?是否受到白人音乐审美观念的影响?在谈到音乐的思维(thinkingmusic)和对音乐的思考(thinkingaboutmusic)时,内特尔以音乐结构没有明确分段概念的蒙大拿州印第安黑脚部落(Blackfoot)的音乐为例,说:“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把音乐分出段落,西方艺术音乐可能是这样,但不是全世界都这样做。”此处显示了对待不同音乐文化要区分对待的观点。
内特尔教授在第三次讲座“世界音乐中的即兴概念”中,回顾了即兴学术研究的历史和对即兴的不同定义,并用丰富的材料展示了多个音乐文化中对即兴的认识和运用。在音乐学历史上,把即兴作为独立过程的研究发展较晚,对此方面有较深认识的作曲家德里克·贝里(DerekBailey)曾指出:即兴是所有音乐中运用最广泛、同时又是最晚得到承认的因素,即兴的概念很宽泛,对音乐的理解应建立在对即兴认识的基础上。内特尔还通过举例说明东西方音乐世界中的即兴观念有很大区别:在西方艺术音乐中,即兴属于次要的艺术和技术;但在南亚和西亚的一些地区(如伊朗),最受推崇的就是无节奏规律的即兴创作音乐。内特尔认为,在所有的音乐系统中都有传承与创造、规则与自由之间的张力,对世界文化中即兴和音乐创作分类规则的学习将极大有助于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内特尔在现场听众的掌声中结束了他在讲习班的学术活动。王次炤院长代表学院向内特尔教授授予中央音乐学院的最高荣誉,内特尔成为音乐学系的第一位名誉教授,他表示中国民族音乐学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进行学术交流。
讲习班第二周主要安排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几位著名教授为大家做专题讲座。世界民族音乐博士生导师俞人豪教授先为大家讲授东亚音乐,他从中日韩三国音乐的历史联系、各自文化中的传统审美特征与现代社会中三国民族音乐审美取向的变迁三个方面进行了宏观的比较分析。之后的西亚音乐专题中,俞教授主要对木卡姆艺术的名与实、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特殊性与中外木卡姆艺术的生存状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并指出中国学者研究维吾尔族木卡姆的水平居世界前列,但对国外木卡姆的流变和传袭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缺乏对中外木卡姆研究状况的比较。
另一位世界民族音乐专家陈自明教授分别讲授了印度音乐和拉丁美洲音乐专题。陈教授对印度音乐的历史、律制、乐器、种类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对于广阔的拉丁美洲,陈教授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类型展示拉丁美洲灿烂的音乐文化。最后,陈自明教授强调对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音乐文化,然而此学科在国内仍处于发展阶段,希望有更多的学子来关注世界民族民间音乐。
在“欧洲民间音乐中的东方因素”讲座中,李忻教授指出,以往只要提到欧洲音乐,人们就会想到欧洲古典音乐,而对于欧洲民间音乐了解很少。从欧洲民间音乐中的东方因素出发,李忻教授展示了东西方文化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互相交流和影响,并用影像资料展示了遗留在当今欧洲民间音乐中的一些历史印记。
音乐学系主任张伯瑜教授在连续四天的讲座中,对西方民族音乐学基本理论的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其中包括:
一、“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定义”,介绍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几位著名西方学者对本学科概念定义的不同理解。
二、“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田野工作”,回顾包括内特尔在内的几位西方民族音乐学家对田野工作的思考,并展示了国内田野工作的影像资料。
三、“西方民族音乐学的记谱与分析”,引用了内特尔的《在我看到乐谱之前什么也不能说》与约翰·布莱金的《音乐分析的普遍有效性》两篇文章,并通过对国内“十番锣鼓”等研究实例,展示了民族音乐学在记谱与分析中的多种可能性与复杂性。
四、“西方民族音乐志理论”,重点介绍了安东尼·西格(AnthonySeeger)所著的《音乐民族志》,并用山西忻州的实际例子说明了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不同路径。这几次专题的特点是,不仅展示西方民族音乐学家对民族音乐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更把这些问题与国内的具体实例相结合。张教授并没有给出固定的研究模式而是强调具体研究中的多样性,实际上作为一种标准化的田野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并不存在。
在讲习班最后一周的安排中,美国当代著名民族音乐学家马克·斯洛宾、美国威士利安大学郑苏教授等的讲座又掀起了一个小。斯洛宾教授曾任美国民族音乐学会(SEM)前主席,本次系列讲座主要介绍他在阿富汗音乐、东欧犹太音乐以及电影音乐方面的研究成果。斯洛宾认为研究犹太音乐系统是个庞大而复杂的课题,音乐对犹太人来说是联系的纽带和神圣的文本。在“电影音乐研究”中,斯洛宾教授介绍了世界上不同的电影音乐体系,如美国本土体系、国际化体系、民族化体系、亚文化体系等,提出课题:音乐在电影、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是什么?并对《金刚》《黄土地》等几部电影音乐进行了具体分析。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校友、美国威士利安大学终生教授郑苏既熟悉国外前沿的学术方法,又了解国内的学术环境。郑苏教授首先介绍了当代西方民族音乐学中比较主流但在国内却很少涉足的理论领域“性别主义”。其次,回顾民族音乐学在西方学术语境中的发展状态和当前的理论动向时,郑苏指出:任何对音乐文化的分类都是不稳固的,我们应当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事物,强调不同文化的各自特点和差异。最后,郑苏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移民到新的生活区域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从而使当地的音乐文化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性。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现状;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071-02
1职校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当前中职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别:
懒惰型。这类学生属于意志障碍,他们性格特征不良,表现为贪玩,上课常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爱动脑筋、怕困难、一碰到难题就急忙问老师或同学,喜欢抄袭别人的作业。
自卑型。这些学生有时偏重于意志心理障碍,有时偏重于情感心理障碍。这些学生或由于过去长期学习没搞好,造成学习基础差,知识债台高筑的局面。进职校后,一时无法提高在集体中往往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或存在某些缺点,或由于生理上的某些缺陷等;常受人指责、埋怨。他们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学习缺乏信心,长期生活在一种颓丧、抑郁的氛围之中。
逆反型。这些学生一般智力正常,有的可能很好。他们原来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因为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或不公正,与老师发生矛盾,引起他们对老师有了成见,形成对立情绪后存心不好好学习。他们破罐子破摔,老师让他这样,他偏要那样,学习成绩往往大起大落,还以为不好好学习就能报复老师。
自我中心型。这些学生往往学习成绩差,其他方面也不好,被大家看不起,平时很少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但他们表现自己的欲望却十分强烈,常常在课堂教学或自修课学习场合,寻找某种不正当的方式来表现自己。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往往具有盲目性、冒险性、危害性,蕴藏着强烈要求得到别人关注和尊重的愿望,而结果却总是适得其反。
2中职校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
2.1学生主观因素。
一是目前中职学生的生理发育普遍提前,而心理发展则严重滞后;二是心理过程是由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构成的,中职学生的认识、情感和意志发展也出常现不协调的现象;三是个性发展不完整也是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自然基础和内在原因,如性格自卑会左右能力发展,能力差也会导致自卑性格的产生;四是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引起的困惑和不安,学生进入青春发育期之后开始从对异性的疏远到与异性接近,这些心理若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缓解,某些学生就会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
2.2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学生生活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健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家长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关心、教育子女,如简单粗暴、专制独断、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等,甚至有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根本无暇顾及子女,孩子就会形成孤僻、自卑、偏激、任性、自私、懒惰、惟我独尊、无抗挫力等不良心理倾向;而饱经亲人冷落者,生活于单亲家庭者,家庭成员关系紧张者,变得抑郁焦虑,孤僻任性,自暴自弃,心理失去平衡,造成情绪、意志的异常;中职生多数被认为是学习上的失败者,单亲家庭者、父母在外打工者人数不少,因此,他们进入中职学校时,心理健康已存在严重问题。
2.3学校环境因素。
中职生绝大多数来自初中毕业生,而初中教育未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教育;重优生、特长生,轻后进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学生在校生活、学习深感单调、枯燥、乏味,内心烦躁抑郁,信心不足,久而久之,其正常心理就开始变异。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教育学生时采用的方法不当,体罚、心罚学生,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特别是双差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所以,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确实令人堪忧。
2.4社会环境因素。
一是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严重危害着学生的心灵,如网吧的出现,使不少学生痴迷,无心学习,夜不归宿,甚至不在乎自己的健康和责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二是求职择业竞争的加剧,找工作不易,找好工作更难,使中职生的心理压力甚重,也容易导致心理失常。
3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3.1正确认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学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从职教的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在实践中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切忌照抄照搬。中职生必定有自己的特点,他们接受教育是为了胜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工作,除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形成职业能力。因此,中职学校应从职教的特点出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3.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首先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其次,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为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第三,重点培养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3.3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目前不少中小学已开设健康教育课,但中职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的不多。中职学校应尽快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3.4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功能
中职学校可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开设网络咨询,设立心理信箱及电子信箱,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青春期心理等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3.5在实习实训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技能训练、各项教育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和技能训练中,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渗透到教学中,使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3.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我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校园广播、校园绿色网吧、学校网站、文艺晚会、体育活动、才艺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陶冶情操,增强心理、行为的调协程度,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3.7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理解他人,悦纳他人,适应环境、悦纳现实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对不良心理做到自我预防、自我调节、自我矫正、自我消除,使学生成为"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具有健康心理的新人。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3.8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1.学生个体
中职学校的学生群体在早期的学校教育中,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尽如人意。这易导致他们在升学率至关重要的紧迫形势下,不被重视,甚至遭到同学和老师的忽视,因此自尊心受到打击,自卑感上升;另一方面,学习上的失败,使得他们在其它方面的长处也得不到认可,贴上了“笨蛋”、“调皮捣蛋”等坏学生的标签。进入中职学校后,这样负面消极的心态并没有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有所改善。由于原来基础不扎实,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在新学校的课堂上仍然不能较好的汲取老师所讲授知识的精髓,学习落后,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破罐子破摔。长期在这种消极情绪的笼罩下,心理压力大,觉得身心疲惫,产生对学习及自身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放任不管的消极心理。
2.家庭的影响
“一些单亲、特困家庭和不和睦的家庭中的孩子心理普遍存在一定的阴影。有些家庭中存在严重的封建思想加之父母本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很少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的学习更是漠不关心。”[1]有时候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性格偏激暴躁的父母就会对孩子动则打骂,过分苛责,认为他们没用,给自己丢了面子。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从情感上帮助学生减轻压力,给予学生鼓励和继续学习的动力,反而给学生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和无能的心理暗示。很多学生就是在父母长期的责骂和埋怨中对学习丧失兴趣,看不清楚自己的价值和前进的方向,盲目的混日子,导致学习效果越来越差,最终产生厌学,叛逆,不以为然的心理。
3.教师的影响
教师是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向学生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更影响着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以及人生的发展。“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是无形的教育力量。师生关系的性质不但直接地影响着教学效率,而且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智力发展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2]有的中职学校的老师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学生。由于中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个别教师在长期面对他们后会慢慢失去耐心,会不停地抱怨,潜意识里也认为进入中等学校就读的学生就是人们口中说的“差生”,是无可救药的坏孩子。进而会无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愿意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不能用一颗真诚平等的心与学生交流,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训斥,甚至是挖苦,管理方式简单粗暴,因而和学生之间产生很大的距离感和隔阂。在这样的情形下,往往会增强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变得封闭,情绪压抑,甚至不愿和老师沟通交流,产生的消极的回避态度,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
4.社会偏见的影响
中职学校的学生部分是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品德或行为上不尽如人意的学生。在当今这个崇尚高分和学历文凭的社会中,许多人都无法用正常平和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学生,都习惯与用带有偏见的有色眼镜去审视这些学生,因此他们就变成了大众眼中“不学无术”的坏典型,成为了老师口中没出息、扶不上墙的“稀泥巴”,成为了家长眼中不上进、丢脸面的“坏孩子”,而这对于他们的人格尊严是极大的伤害。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外界的眼光和评论会对他们脆弱的心灵造成难以补救的影响。有些学生由于长时间处于被他人冷漠对待、瞧不起、鄙视的状态,听到的多是埋怨和苛责的声音,看到的也多是漠然和鄙夷的眼光,这些非善意的对待导致很多学生变得内向,自卑,不敢与人交流,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不明白自己究竟能做什么,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不愿意做任何的努力和尝试,从潜意识里自我否定,认为真实的自己就是别人眼中的天生的庸才。
二、目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学习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实情况是一些中职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应有的重视,更谈不上合理安排教学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切实落实到必修课的教学工作中去。
1.地位尴尬,重视度不够
虽然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3]要求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很多时候,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很多学校并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到教学课程体系中,有些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开设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度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2.师资薄弱,缺少专业性
有的学校虽然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师资匮乏。很多中职学校缺乏专业从事心理健康健康的教师。在现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师资队伍多由学校的行政人员、思想政治课教师乃至辅导员组成。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具有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习经验,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态度,缺乏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和经验。“即使有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也有一定得理论储备,但他们中得多数人尚未掌握专门的心理辅导技术”[4],“不懂得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知识机械地套用传统学习课程教学模式,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成为纯粹的心理学知识学习过程。”[5]这并不能给予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反而会因为不专业的教学而导致学生对此课程的轻视、厌倦和抵触。
3.形式呆板,教法缺灵活
目前在一些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学校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古板,不生动,缺少活力的问题。采用的教学方式多还是以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辅以刻板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坐在座位上听,缺乏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课堂氛围沉闷压抑,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难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同时由于教师专业背景的缺乏,对于心理健康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局限于照本宣科,案例的讲解缺乏理论支持和现实分析,这样无法引起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由于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度不足,体验性不高,加之薄弱的基础理论知识,可能致使学生在独立处理一些自身心理危机时感到力不从心。
4.难以评价,考核方式陈旧
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考核,一般采用的多是与普通文化课程相同的期末卷面考试成绩。这样的考核无法真正检验学生对于课程教学效果的掌握程度,无法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无法充分了解学生对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体验和感受,无法让学生了解和重视自己的心理状况和特征以便更好地调整心态、完善自我。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全无体现。
三、关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1.提高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所呈现出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依然是因为学校的不重视不作为所引起的。学校的重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顺利开设的前提,学校应认真研读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充分认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切实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以专门的学科形式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养自信心,改善师生交往的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2.优化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引进
就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来看,关键在于解决师资问题。首先,学校必须明确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容不得马虎和敷衍,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才能胜任。“因此,学校在缺乏专业教师的情况下,应首选那些教育观念新、态度积极、爱岗敬业、师生关系融洽、素质良好、自身心理健康的骨干教师来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任务。只有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师资队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成功才有保障,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才能获得强有力的支持。”[7]其次,学校还可以吸收心理系专业的毕业生,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中等师范改制中大多数需改教其他专业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师到中职学校任教,充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专职教师队伍。
3.丰富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
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政策及财政许可范围内大胆实施教学改革,引进新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参加到教学中来。引导学生正视现实、端正态度、克服自卑、自闭心理,明确“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意识。”[8]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小组讨论,情境演绎的形式,一方面创造一个活跃和谐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小游戏中也能理解复杂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疏导方法,消除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惧怕厌倦心理。另一方面又能加强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生动形象的教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4.保证教学时间,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考核方式
1军队疗养员康复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
1)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如肝脏对某些药物的代谢功能降低,肾小球的滤过率和肾小管的分泌功能均降低等,适应能力低下;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发生危险;多种疾病,集于一身;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休养员用药的时间和注意事项需要强调,特别是年轻的休养员不注意保护自己,轻视病情发展,耽误治疗的好时机。
2)现在因经济条件改善,多数老年人比较注重防衰老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并根据科普知识自己诊断疾病,但他们缺少诊断依据,缺乏必要的病理、药理知识,缺少诊断疾病的真正能力,导致延误疾病的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药害事件。
3)患者用药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用药的疗效、毒副作用、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减退,用药依从性增加,其每天服药时间、次数时而记不清楚,可出现重复用药或漏服,而年轻的休养员用药的依从性较差,自认为身体状况良好,病情稍微好转即停药或不按医嘱用药等,结果是血药浓度波动过大达不到治疗目的,有时药物在体内蓄积损害机体的器官。
4)我院接纳全国各地的休养员,其中大部分人不从事医疗工作。由于工作环境和紧张等因素,有的患有高血压、慢性胃炎等疾病,初次用药时有些药物的用药方法、注意事项必须与患者讲清楚。如服用美托洛尔要求该药在使用时剂量一定要准确,否则将不能准确地控制病情。美托洛尔属中等脂溶性药物,食物中的脂类能影响该药的吸收,因此采用空腹服药,而不选择生物利用度高的饭后,所以药剂摆药时切记交代服药注意事项,护士按医嘱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2军队疗养员康复合理用药的建议
1)药师应定期随医师查房,帮助老干部及时清理自备药箱中变质和过期药品,指导、帮助老干部贮存药品。针对老干部记忆力减退现象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将每天所服药品做一记录,保存药品说明书,保障用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宣传有关药物知识,特别是用药注意事项,了解临床用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经济浪费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1]。
2)药师深入疗养科室,了解休养员用药的有效性和依从性,指导、检查护士摆药情况,医护人员需详细说明注意事项,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通过多次调整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治疗目的。
3)提高医护药人员素质,院领导应重视临床药学开展,使其在参与疗养康复的诊疗中,以合理用药为原则,为医休双方提供药学技术服务,逐步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为药学人员提供轮流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和科研教学活动的机会,提供在职学习的条件。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值得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如何对贫困大学生的不良心理进行适当的疏导,使他们维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贫困生群体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2014年入学的664名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调查,其中贫困生高达128名,占学生总数的19.2%。
从贫困生的构成来看,贫困生主要来自于老少边穷、经济落后的地区以及近年来受经济结构调整冲击较大的相对发达地区。但是,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弱势群体的增加,特别是近年来下岗职工的增多,高校城市贫困生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
从贫困生的现状来看,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生长环境受限制等客观因素,不少贫困生就读大学前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弱。进入大学后,又要面对学习、生活双重压力,可能出现对新环境的种种不适应状况, 易产生焦虑和自卑感,常将自己封闭起来,性格变得内向。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一)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对于高校贫困生而言,生活贫困,加之繁重的学习和过重的心理负担,容易造成神经衰弱,从而产生抑郁情绪。同时,在谈恋爱时,也常因被拒绝而受挫,造成情绪低落、思绪迟缓、郁郁寡欢。
(二)性格内向孤僻,社交恐惧
贫困生来自困难的家庭,由于生活的窘迫,使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和别的同学有差距,内心总是自卑。部分贫困生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不能认识到贫困的暂时性,总是觉得贫困很不幸,从而导致内向、孤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常常感觉不适和受挫,不愿与人交往,容易产生社交恐惧。
(三)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贫困生面对经济上的压力,他们往往更加自强、自尊。然而,与其他同学经济上的差异,贫富悬殊、物质匮乏,是他们暂时不能解决和改变的,使他们又极度自卑。这种自尊感和自卑感的相互交织在贫困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矛盾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使得他们消极、抑郁、郁闷,产生不想与他人接触等负面情绪。
(四)心态消极、焦虑
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拮据,对于某些花费较大的集体活动很少参加,使得他们更加消极。另外,某些贫困生可能因为家庭发生了变故,对生活的不幸没有足够正确的认识,总是怨天尤人。这种不良的心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使贫困生总是很消极,什么都不想去积极应对。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一,要继续做好贫困生的“物质扶贫”――奖助贷工作。解决贫困生的物质贫困是解决他们心理问题的前提。社会、政府和高校需要共同努力,多方筹集社会资源,为贫困生尽量争取到充足的资助资金,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帮助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
第二,要重视对贫困生的“精神扶贫”――心理辅导。高校要开设系统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开展心理方面的通识教育,同时要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去,使其形成一个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良好教育管理体系。此外,要成立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要针对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贫困生,通过干预、辅导等手段,消除其心理不适,防止出现心理疾病,保持他们的心理健康。
第三,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活动特点,运用现代手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形成对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机配置。这样,学校既可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把握,同时也便于学生在学校局域网内对档案库的资料进行查阅而自我检查和医治。
第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以使大学生感到轻松、民主、和谐,保持良好的心态,还可以使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心理上有所依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还要动静结合,并辅之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形成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大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影响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危机感。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在优胜劣汰如此残酷的情况下,或许仅仅因为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未来。在这种背景下要实现最终的成功,如果没有良好的高素质的心理能力,必然无法完成学业甚至无法走向社会。因此,根据贫困生群体的特殊性,我们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化解学生的心理矛盾、心理障碍,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引导他们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让他们在未来社会实践中实现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虎,肖勃,丘悦东,等.大学生新生入学后身心健康水平前后对照观察及其相关因素[J].美国中华健康卫生杂志,1999,2(08):225.
[2]陶传谱.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3(0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