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滴水穿石读后感

滴水穿石读后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滴水穿石读后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滴水穿石读后感范文第1篇

自从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我深有感触。课文举了三个名人的事例,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著名书画家齐白石,他们的事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正是因为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所以才能把石块滴穿。古今中外许多的名人都是靠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著名钢琴家朗朗,两岁的时候,被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汤姆猫的演奏的《匈牙利狂想曲》所吸引,对钢琴家的手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双神奇的手,成为一位钢琴家。于是,他为了自己的梦想,从小就勤奋刻苦练琴,每天坚持练8个小时,从不放弃。正是因为他有这种坚持不懈,不怕辛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才成为了著名的钢琴家。

我也想到了我坚持不懈而取得成功的事儿:我做数学作业时,碰到了有一题不会,于是我就在那儿绞尽脑汁的想,可是怎么也不会,我心里想:我一定要把这道题目算出来。于是,我拿出草稿本,在纸上一遍又一遍的列式计算,一次又一次的分析这道题,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终于解决了这道题。每天,我还坚持读20分钟的课外书,背20分钟的英语。如果老师说第二天要默词,我就会在家里先默一遍。双休日的时候,我还坚持做阅读理解。我要继续坚持下去,这样,我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滴水穿石读后感范文第2篇

滴水穿石的精神让李时珍编撰出医学巨着《本草纲目》;滴水穿石的精神让爱迪生创造了数不清的生活用品;滴水穿石的精神让白石老人的绘画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滴水穿石的精神让我们憧得了持之以恒,目标专一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最近,我们学完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从前,我也读过类似的课文。不过,我觉得这种课文既无趣又难理解。可是,这一次,我被触动了。我深刻地了解了滴水穿石的精神有多么重要。通过这三位名人,我体会到成功前必须专注、刻苦。三位名人的例子让我思绪万千……

在两年级暑假,我上了一个数学补习班。在补习班里,我们要读很多东西,要背很多东西。这需要很大的功夫。有一些同学半途而废,退学了。我也免不了有这样的想法。那时,我真的很纠结。不过,为了学好数学,我坚持!我在一次次跌倒中汲取了教训,在一次次成功中明白了道理。我就是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不是吹嘘,现在在学校里我的数学成绩还是有进步的呢!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一定会碰到许多事,会遇到许多困难。当然,如果你半途而废,此事就会变得难上加难。不过只要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这事就会变得简单,你就会无往不胜!

江苏南京玄武区北京东路小学五年级:北小之友

滴水穿石读后感范文第3篇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使之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儿童喜欢图文并茂的注音读物,特别是童话、寓言及关于英雄人物的注音读物。他们不仅喜欢读,而且喜欢讲给别人听。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不仅要是此类读物的热心读者,而且要积极推荐,引导学生去阅读。中高年级则应将学生的兴趣引至名人传记和科普类读物上,结合语文课的学习,相机推荐适合他们“口味”的书目,鼓励他们课后自由阅读。

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冰心、鲁迅、季羡林、、叶圣陶等名人,教学生以他们为榜样,热爱读书,争取成为名人,从而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乐于进取。

二、提示课外阅读方法,使之会读

课外阅读既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又是课内阅读的补充,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

1.教给阅读方法。

学生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还需加强指导。每节阅读指导课上精读一两篇读物,教会学生从整体入手分三步读书:初读,归纳主要内容;速读,质疑解疑;细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释词。告诉学生在自由阅读时,不仅可以连读、略读,而且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跳读,如二年级能把200多页的书在放学以后几小时就看完,有的孩子就是挑最有趣的情节跳读的。

2.明确阅读要求。

让学生明确不同体裁的读物有不同的要求:童话、寓言重在明理;历史故事重在明晰故事梗概;诗歌重在通过诵读体会其意;科普读物应明白书中的科学道理。还要求学生对各类文章中精彩的重点段,要理解、会背诵、会仿写。这样既能为写作打下基础,又能提高理解能力。

3.养成良好的习惯。

必须注意培养孩子从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做好读书笔记,要求学生随时把文章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录下来;好的诗文、语句、段落力求熟记成诵;对于一些让自己感触很深的,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成读后感,使读书笔记成为存储知识的宝库。

三、指导选择课外读物,使之想读

国家虽然对出版物有明确规定,但形形的书刊仍在社会角落泛滥,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这就要求教师时常向学生推荐富有启发、教育意义又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书籍,让学生与好书为伴,“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新课标中的语句)。

1.针对学生个性,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

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要针对学生的个性,有选择性地确定阅读书籍。选择教育部推荐的小学生读物,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加强同课本的联系。如学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滴水穿石的启示》、《诺贝尔》等一组文章后,学生感受到了主人公那种不屈不饶、持之以恒、不向命运低头的高尚品质,于是我推荐学生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并写出读后感,学生畅所欲言……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选择同课堂学习联系紧密的文章阅读,学习的效率事半功倍。

2.与时俱进,感受现代儿童文学的魅力。

浩瀚的历史长河,留下许多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名篇,我们要引导孩子从中汲取丰厚的营养,但也别忘记与时俱进,引导孩子读一读现代儿童文学作品,让孩子关注现代生活。于是我利用学校图书室内的一些图书资源,推荐孩子读一读现代感很强的,如黄蓓佳、杨红樱、曹文轩等的作品,如《我要做好孩子》、《草房子》、《今天我是升旗手》、《班长上台》……这些小说曲折的故事情节、主人翁丰富的内心世界很容易吸引孩子。学生和小说中主人公共处一个时代,经历同样的事情,在情感上极易产生共鸣。

在读好《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名著及其它名著的同时,也要读一读现代儿童小说,感受时代的气息。

3.背诵古诗词,感受诗词魅力。

滴水穿石读后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课外阅读阅读兴趣与方法与课内阅读有机结合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延伸课堂教学、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审美情趣、构建多维的思维空间的重要途径。著名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曾讲过:“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许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无不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由此可见,阅读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阅读是每个孩子的第二次生命。

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有效地组织孩子们进行广泛的阅读,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为孩子们导航,让

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爱”作主

1、自由的阅读时空,才能让学生快乐飞翔。

任何活动,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的双重作用,首先,我们应让孩子根据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阅读内容,这包括学生的自主购书。每次看到孩子捧着自己选的书兴高采烈地带进学生时,脸上写满了对书的渴望与热爱,此时的阅读,完全是“我要读,我想读”。 其次,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阅读方式。孩子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带着不同的生活积累和智力背景走进阅读,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来感悟阅读材料,支持他们有个性的独立阅读,鼓励批判性的有创见的阅读,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使孩子在精神上、个性上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三,每天挤出一个自由支配的阅读时间给学生。每天下午上课前半小时我就把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看自己带来的书,让他们“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四,尽量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在书海中畅游。

2、老师积极参与,是学生快乐阅读的动力。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以,我特别注意与学生间的互动,也作为自己吸收新知识的契机。一是共同感悟,和他们一起读,一起聊,一起辩,一起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也是重视的、积极的,更感受到老师也在不断地学习,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二是对学生的阅读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体会到阅读不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还可能获得阅读之外的尊重和快乐!三是共同打造“班级阅读文化”。文化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师生合力打造的“阅读文化”,能深刻地影响着阅读活动向更深层次的推进 。如教师和学生人人拿出自己喜爱的几本书,在班级组建“小小图书馆”;师生共同辑录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张贴上墙,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这种浓郁的书香将引领学生踏上与书为伴的人生之路。

二、多样方法指导,授之以“渔”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好比给了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面对浩瀚的课外语文信息,小学生怎样才能高效地汲取营养,扩大知识面,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呢?这需要教师在阅读方法上予以适当的指导。

1、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1)作记号

将阅读材料中关键的或特别优美的词、句、段进行圈点勾划以加深印象。

(2)摘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摘抄优美的词、句、段于笔记本上,经常翻阅,从中学到作者遣词造句和描写事物的方法,对自己作文大有益处。

(3)写体会

有些文章读后特别令人感动,这时候可以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这样既能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又练了笔,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撰写提纲

有些文章篇幅较长,语言文字相对平淡,但结构独具匠心,大家在理解其内容后整理出提纲来,从中可学到作者谋篇布局的办法,供日后参考。

(5)精读与浏览

对阅读材料,我们要有选择地阅读,特别是阅读长篇大作时,不必逐字逐句去推敲、去斟酌,只需快速浏览,把握整体;读到精彩处,则放慢速度精研细读,认真领会。

阅读方法很多,我们要注重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书籍、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2、教会学生基本的积累方法。

要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要教会学生从书中汲取精华,学会积累。

(1)赏读成诵。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喜欢的、文质兼美的短文、片断,要出声、入情赏读,直至诵记于心。比如定期开展班级美文诵读活动,评出“诵读之星”。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赏读成诵的积极性。

(2)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储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因此,要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包括摘录优美、精彩的语句、片断,编写提纲,写读后感等,这种读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到了小学高年级,教师应该注重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3)编赏手抄报。通过范例引路,指导学生定期将自己阅读中发现的优美文段编成“小报”,既有文字,又配插图,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会爱上读书,而且会爱读好书。每个学期,我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类读书活动,结合校本课程、本班学生的阅读情况,根据课外阅读目标的指向,定期指导学生编制有主题的手抄报,如《环保报》、《庆六一》、《乘上诗歌的翅膀》、《庆祝国庆》、《名著点击》等,这样学生便有了明确的阅读目标,有针对性又便于指导。。

三、课内阅读和课外阅有机结合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好比是语文教学的双翼,两者之间以课内阅读拓展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完善课内阅读,才能使阅读教学和谐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总之,学生们只有“两翼俱丰”,才会飞翔。

语文教材编排的特点之一是以一定的教育主题,按单元划分教学内容,针对这一特点,我将课外阅读与单元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阅读和本主题相关的课外读物,减少课外阅读的盲目性。例如: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是“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围绕这一主题,我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杨红缨校园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等作品,引导学生走入缤纷的童年时代,一起体验成长的喜怒哀乐。

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享受,有人说读书是一种牵挂,也有人说读书是对生活的感悟。对小学生来说,读书是一种学习、一种积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要善做学生读书的引路人,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里自由遨游。

参考文献:

1、王晓平《小学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研究》

2、《让阅读更有效――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中国少年儿童音像电子出版 )

滴水穿石读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阅读;悦读;美育;阅读方法和技巧;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66-02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阅读是很不简单的,学者大有可学,教者大有可教”。阅读能力是衡量学生掌握英语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志。所以,作为学生要学习阅读、学会阅读。然而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普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表现为: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遇到新单词或新句式产生畏惧感,觉得束手无策,思路混乱,对阅读的内容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最终导致缺乏对英语阅读产生兴趣。长期以来我一直在寻找一种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促进说、读、写方面发展的教学方法。现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作法和体会。

一、将美育融入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兴趣

这里谈的美育指的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英语语言的美,让学生感受英语学习是美的享受,变苦学为乐学。教师可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的各种美,如表现美:A是金字塔,是进取;J是鱼钩,是等待。Q是气球,是梦想。S是曲线,是优美。字母成语grab some Z's,在漫画中常用Z来表示打呼噜,所以为“打瞌睡”的意思。成语day by day,hand in hand等,以“by”或“in”为轴对称,给人以视觉的美。教师可指导学生课后自行总结搜集类似的表现美,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于课堂之中,使课堂融于一种美的传播。相信学生定会在这种美的感受中爱上这一语言,从而乐于接近它,乐于去阅读它。英语语言除了拥有其表现美之外,还有韵律之美、诙谐之美和含蓄之美等。如Love me,love my dog.No seat,no sweet.两两对仗,简明和谐,展示了韵律美;“go to sleep forever”代替“die”;“the aged”代替“the old”表达了一种尊重,具含蓄之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善于发现这些美。

二、精心选择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注意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只有阅读内容与他们的情感趋向发生了碰撞,他们才乐于接受,从而乐于去读。21世纪英语报、疯狂英语Teens、English Square等杂志、报刊,版面设计活力四射,内容新颖鲜活,紧跟时代脉搏,语言简洁明了生动,不失为学生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资源。

三、精心设计阅读过程,变英语阅读为英语悦读

英语的阅读过程是培养学生获取文章信息的心理认知过程,从而达到巩固和运用英语知识的目的,提高英语语言的能力。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好阅读的每一过程,有效排除学生对遇见新单词新句式所产生的恐惧感,克服他们烦躁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进行英语悦读。

1.有效选择阅读文章,在心理上先对文章内容有亲近感。以21世纪英文报为例,报纸的内容题材体裁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战争、文化、科技、人文、人物、娱乐及情感交流等,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会因人而异。教师可要求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该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材文章阅读,从而快而准地捕获文中信息。如喜好运动的学生会很快在头版文章或运动休闲栏目中通过阅读介绍澳网冠军李娜的文章,记忆了game(赛),set(盘),score(分),inside(线内),outside(线外)等词汇以及game point(局点),match point(赛点),winner(制胜球),service winner(发球直接得分)等术语。同样,喜好音乐的同学也对folk(民谣),rap(说唱),rock(摇滚),lyrics(歌词)等词汇和pop concert(流行演唱会),dance music(舞曲),hard rock(硬摇滚),nonmainstream(非主流)等表达耳熟能详。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通过理解文章的新闻故事,获取了课本知识以外的信息,开拓了视野,从中领略到阅读的无限魅力,从而提升了阅读兴趣。

2.教会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有效提高阅读能力。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要引导学生反复实践,把学习方法转化为学习能力。初中学生进行文章阅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猜、摘、写”三部曲。所谓的“猜”就是学生根据构词法,语法结构或上下文去猜测词义,特别是文章中的熟词新义现象,让学生感悟到单词丰富的内涵只有在语言环境中才能得以准确体现。这也是学生阅读理解的必备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也可适时地开展一些猜词游戏和猜词比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其次是“摘”,即摘录文章的好词好句,教师可定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show一番,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目的。再次就是“写”。经过一段时间的摘录学习后,学生的快乐体验使他们渐渐树立起信心。教师应适时把握这一时机,引导学生写三言两语的读后感、简短评论、心得体会。这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定了语言基础,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注意阅读技巧,有效提高阅读速度。首先,让学生会读懂文章标题。英文文章标题通常省略主语、谓语、冠词等。教师可试着让学生补全标题省略的部分。其次,抓文章的开首语(或段)和结束语(或段)。因为它们往往体现了文章的主旨大意、背景情况、作者的写作风格、口吻或语气等。至于文章的细节,点拨学生用“略读或跳读”的方法,抓关键词快速读完,由此来提高阅读速度。

4.创设氛围反馈阅读成果,让学生感受阅读所带来的成功美。教师可组织学生将阅读材料做为值日报告的素材来源,同时,利用英语墙报、英语角、学习园地和英语小品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让学生在愉悦中享受英语阅读所带来的成功美。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对一些文章进行改写或续写,也可根据内容特点进行缩写或扩写,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融合起来,提高和培养学生两方面的技能,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四、在阅读教学中注入文化意识的传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的阅读教学远非简单的词汇和语法理解,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了解背景知识、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培养文化的敏感性是提高英语阅读效率的非语言制约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文化意识的渗透,让学生不为阅读而阅读,而是通过阅读真正阅有所得,悦在读中。再以阅读《21世纪报》为例。报纸内容极具时效性,所以2012年的很多文章篇目当然离不开伦敦奥运这一主题。教师可借助音影像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奥运起源、奥运的发展、逸闻趣事、奥运精神等等,使得学生对阅读对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对文章的亲近感,克服阅前的紧张感和浮躁感。

润物细无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靠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是滴水穿石的功效。作为教师本身,也应做到博览群书,拓宽视野,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和专业水平,才能铸就自己为学生学习的激活者,示范者,指挥者和管理者,带领学生从英语阅读走向英语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