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测量教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思想诚信教育是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的思维方式是理性主义关照下的经验主义、演绎主义关照下的归纳主义、“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式。其基本思想是,按照特有的思维方式,定量地揭示教育领域中“寓于偶然性中的必然性”,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二)优化课程结构,重组教学模块优化课程结构的关键是要吸取各版本教材的优点,重新建立一个适合学生特点、体现教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素质的课程新体系。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厚基础、专题化的研究性学习理念为基础,构建了教育统计与测量的课程教学新体系。1.理论教学模块(1)描述统计模块主要包括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量数等统计指标的意义、应用;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及其应用。(2)推断统计模块主要包括概率及概率分布、抽样分布及总体平均数的推断、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等。(3)教育测量与评价模块主要包括教育测量产生的历史、类型;教育测量的质量特性: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编制测验的原理;测验题目的类型及编制要求、适用条件;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主要方法。2.实践教学模块(1)会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是用数字精确反映事物的一种定量研究。[5]平均是描述统计分析的核心思想。如,(1)有3位报考相同专业的研究生考试成绩,各课程权重系数给予同一规定,试问录取结果如何?(2)有两组个数相同、数字不完全相同的10个分数,试问:两组分数的分布是否一样?为什么?哪个平均数的代表性更好?为什么?由样本推出总体是推断统计分析的核心思想。如,从某年高考作文试卷中随机抽取100份,试估计作文总体平均分数95%和99%置信区间。(2)会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零假设和备择假设。如,零假设H0:某人患癌症,备择假设H1:某人未患癌症。医生给此人做诊断时,尽管遵循小概率事件原理,仍可能犯两类错误:此人未患癌症而被诊断为患癌症(α错误:H1为真却拒绝,弃真);此人患癌症而被诊断为未患癌症(β错误:H0为假却保留,取伪)。如果医生犯α错误,此人是否会抑郁而患癌症?如果医生犯β错误,此人是否会错过治疗而成为不治之症?两类错误危害很大,应该降低犯错的概率,尽量控制。(3)会编制测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般都会通过试卷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于是,如何编制一份合格的试卷并进行科学分析,成为教师的必备技能。自编测验必须明确三个问题:测什么,为什么测?怎样测?包括题目双向细目表的制定,题目的类型、数量、记分方法的选择,测验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分析等步骤。[6]3.应用教学模块(1)应用一:用Word、Excel绘制统计图、表。统计图、表能简洁、直观、形象地表达数据。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参加校园绿化植树活动,总计需要植树120棵(其中槐树46棵,柳树24棵,松树50棵)。请绘制圆形统计图。再如,某小学在雷锋活动月中,各年级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分别为:一年级男生12件、女生15件;二年级男生16件、女生24件;三年级男生11件、女生13件;四年级男生20件、女生24件;五年级男生18件、女生15件;六年级男生5件、女生10件。根据上述资料,请编制一个适当的统计表,并绘制相应的统计图。(2)应用二:考试、竞赛、选拔等。应试技巧:针对不同的题目类型,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如,(1)一个学生猜做10个是非题,若全凭猜测,平均就可以猜对5道题(np10×0.55)。假如规定做对95%的题目才算掌握了测验的有关知识,那么,学生必须做对多少题才算掌握了这些知识呢?(2)一份试卷有100道四选一的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考生答对了其中80道,有20道不能回答,因而对这20道题作猜测,则猜测得分的范围有多大?(3)某项职业录取考试,在参加考试的1600人中准备录取200人,考试分数接近正态分布,平均分数为74,标准差为11,问录取分数线是多少?(3)应用三:对两组或两组以上样本的平均数差异的比较。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和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如,(1)某学校将80名学生按年龄、性别、智力水平、原有知识基础等一一匹配后,分成两个班级进行教材改革实验。甲班学生使用旧教材,乙班学生使用新教材,学习后两班学生测验的结果已知。两班成绩的差异是否显著?(2)某学校为了改进教学方法,从某年级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分成三组,进行三种教学方法实验。一个月后进行统一测验,测验成绩已知。三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有无显著性差异?(4)应用四: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方法的运用。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方法主要有:客观题与主观题评价法、表现性测验评价法、评定量表评价法、同伴评定和轶事记录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等。考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作业批语、课堂提问是一种评价,家访是一种评价,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是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途径之一。
(三)改革教学方法1.讨论法让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人认为:用相对位置或相对分数来描述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这样,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启发学生课堂思考,分组讨论。如,某学生一学年内期中考试各科平均分数为95分,期末考试各科平均分数为90分。95分与90分相差5分,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吗?该学生家长批评了他,你赞同该家长的做法吗?你眼中的素质教育与分数、排名有什么样的关系?2.小组合作学习法组内合作、组间交流汇报:如,计算某班某两门课程分数的平均分、标准差、相关系数,画出成绩分布图并判断是否为正态分布。小组合作学习描述统计:列举经典实例,分组课堂练习,分析比较数据,探讨在教育科研中,标准差S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讨论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推断统计:对小组合作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等。3.讲授法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要对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心理测验、考试等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或对实验效果进行比较。我们可以通过对两组随机样本来比较实验前后的效果,比较的目的是看实验前后随机样本是否有所变化。引出差异显著性检验:根据两个样本统计量的差异检验两个相应总体参数差异的显著性。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原理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把基本原理正确地运用到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解决之中,培养学生选择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4.案例教学法近十几年来,西方国家的案例教学法被日益广泛地运用到我国的教育领域。通过案例的桥梁可以实现学习材料与认知结构的连接,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如,飞机失事,大家已经众所周知,为什么仍然有很多人乘坐飞机?人们坐飞机出行前,都坚信小概率事件原理,认为飞机失事不可能发生在自己的头上。任何事情都有偶然性。概率就是偶然性当中的必然规律。把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比作“人才”德和才的关系,有德有才为一等,有德无才为二等,无德无才为三等,无德有才为四等。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一位学生在一个学期中,期中考试数学考了95分,期末考试数学考了88分,家长会评价说:“你看不努力,退步了吧!”这样的评价合理吗?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所选案例要具有代表性,能很好地阐释相关理论;要典型,具有说服力;要深入浅出,使学生通俗易懂。5.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法如,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进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让学生们参与调查、评分、数据分析的全过程,渗透参与式学习、探究式教学,将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教育研究能力。6.抛锚式教学法如,二项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教学,以典型例子呈现正态分布的应用。分析问题时,先抛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感知问题后,再作引导性讲解。紧紧抓住学生,适时引导和修正,使他们逐步理解和概括。总之,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导。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有意义地学习。通过行动与体验,培养学生教育统计与测量能力。
(四)整合教学手段通过PPT、Word形式呈现讲解内容,使学生会读统计图、表;借助Word、Excel制作统计图、表,将概率分布等直观的表达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减轻教师上课手绘画图的难度。整合后的教学手段=板书+电子教案(PPT、Word)+Excel+统计软件(SPSS)。
(五)构建教学评价根据教学改革评价多元化的理念,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既体现知识与技能又兼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考核的内容与权重为:教育统计与测量基本概念、原理30%(如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软件操作20%(如运用Excel绘制统计图、运用SPSS统计分析数据、检验测验的信效度等),平时学习态度20%(如出勤、课堂参与),教育统计与测量实践应用30%(如考试、作业)。总之,考试形式不拘泥于书本知识,更侧重于实践与应用。
(六)践行教学反思1.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接受与理解水平,适时地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教学设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教学内容贴近学生,使得他们容易感知、领悟;教学方法关键在于学生的参与与理解,使得学生活学活用。2.案例生活化,注重实践性、应用性“抽样分布”内容抽象、理论性强。教师用生活化、典型的例子讲解,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训练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思维方法;教师举出应用性的实例,进行软件操作与演示,拓展学生的学习。如相关量数的教学,重点是每种相关适用条件的判定,而不是公式的推导。3.精选教学内容,开展形成性评价夯实理论教学,践行实践教学,突出应用教学,精选教学内容。开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作为一项教育研究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培养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评价能力。
二、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改革的展望
(一)建构网络互动平台组建QQ群,使得师生互动和交流有效、及时;逐步实现典型试题库、教育统计与测量相关操作软件的共享,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师生互评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完成的,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是一种“双主体”的评价关系。
(二)加大教育统计与测量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提高教育统计与测量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地位,重组教学模块,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教育统计与测量能力。
锉配是指用锉削加工的方法,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配合在一起,达到规定的配合要求的加工过程。[8]典型锉配工件的加工简图如图1所示,图中省略了标题栏、明细表。图1中(a)为一个“V三角组合件”的装配图,(b)、(c)、(d)分别为“V三角组合件”中单件“件1”“件2”“件3”的零件图。图1中涉及到大量尺寸公差、形位公差与表面结构符号。要使加工的工件最终达到图纸上的技术要求,除了读图能力、零件加工工艺知识与钳工技能外,还要求学生必须会使用相应的量具及其测量方法。实际上,锉配就是一个将机械制图读图能力、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知识与技能、零件加工工艺知识、钳工技能有机综合的过程。锉配要利用到大量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如果锉配工件成品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结构要求没有达到图纸的要求,在装配过程中将会出现各种干涉阻碍装配进一步进行,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装配后的工件无法达到使用性能要求。成功的锉配操作经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从工程角度综合地掌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这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设计或选择一个合适的锉配工件进行“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的项目式教学,能较好地满足该课程对基本技能目标、专业知识目标、综合素质目标等方面的要求。因此,锉配工件是适合“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的良好载体。锉配也是钳工类工种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考试中操作技能考试的主要内容。我国高职院校机械类绝大多数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中都设置了1—2周的钳工实训课程,并鼓励学生考取钳工类中、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钳工实训条件在这些学校中是比较充足的。因此,基于钳工锉配实训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改革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中是容易开展的。如果将钳工实训、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进行科学地结合,可以在少量增加或不增加课时的条件下,同步改善这两门课的授课效果。但是,在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中,钳工相关的教学与高职院校的设置具有较大的差别。本科层次上的钳工理论与实践教学通常是被包括在金工实习课程中,授课时间为3—5天,授课内容为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攻丝等钳工基本技能,只是要求学生对这些技能有所了解。而且本科生的钳工实践普遍不涉及锉配。因此,如果本科院校要进行本文提出的教学改革,需要额外增加相应的课时。要在不破坏传统“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理论教学的系统系与完整性的同时,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能力,最好的做法是在该课程理论教学结束后,再集中安排以融合了较多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知识与技能的锉配工件作为载体的项目式钳工锉配实训。
二、高职“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一)配备实训和师资条件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必须具备能满足基本教学的钳工实训条件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或实训条件。要求建设至少能容纳一个班的钳工实训室,实训室应该包括台钻、砂轮、台钳、手锯、锉刀、丝锥、板牙、铰刀等设备和工具。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训室需要包括各类常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万能角度尺、游标高度尺、刀口尺、塞尺、校验心轴、校验止通规、铸铁平板等。在师资方面,要具备能胜任钳工实训、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的教师各1名。
(二)组织钳工基本技能训练
在实施该教学改革前,必须组织学生进行至少一周的钳工基本技能训练,这是进行锉配的基础。钳工基本技能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攻丝等。如果钳工实训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被安排在相同学期,可以将两门课程联系起来,科学地规划学时。这样,可以实现少量增加或不增加课时的条件下,改善授课效果。
(三)设计教学项目
设计一个能够融入足够多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核心知识与技能的锉配工件,比如图1中所示的“V三角组合件”。根据该工件的加工步骤,将该项目分解为多项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表1为“V三角组合件”项目的分解任务及相应各项任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课时安排的设计。与“件1”“件2”“件3”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请分别参见图1(b)、图1(c)、图1(d)。
(四)开展钳工锉配实训
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结束之后,安排集中项目式实训教学。负责钳工实训、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的两位老师,根据任务进行教学分工。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定各组的小组长,协助老师管理工具、量具与传达通知。进行每项任务时,首先由相关的老师进行授课,然后学生再操作,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套工件的加工。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考核评价
实训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训期间的表现、最终锉配工件的完成质量、实训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锉配工件完成质量高,则说明该学生在加工工艺、形位公差理解与测量、量具使用等方面均严格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要求进行,且达到教学目标。如要进行理论笔试,可结合该锉配工件加工过程设置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试题。
三、高职“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一)学习积极性提高
传统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普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一般是理论课教师讲学生听,实验课教师演示学生看,或学生重演教师的实验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采用了项目式教学之后,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则起引导作用,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体验来获取知识与技能,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
(二)更好地掌握了知识与技能
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中核心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锉配工件的加工中,学生通过实践较好地掌握了这些知识点,认识到该课程知识与技能对实际组件、部件生产加工及装配的重要意义。1.通过锉配,学生认识到“基准”的重要性。锉配件加工时,如果被作为基准的加工面没有达到指定的精度范围,将直接影响到后续与该基准面有关的加工,严重的直接导致最终成品的不合格。2.因为在锉配中要频繁交错地进行加工与测量,学生对常用量具达到了熟练使用的程度。3.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平面类形位公差的测量方法,还了解到同一项形位公差的多种测量方法(即形位公差测量方法的转化)。4.学生对表面结构要求有了直接的了解,初步了解精锉、粗锉、钻孔、铰孔等加工方法与粗糙度值之间的关系。5.学生掌握孔、轴类零件的配合公差。6.如果锉配工件的加工工艺不正确,则不可能达到图纸的装配要求。这让学生较为深入地理解工艺的概念及工艺对产品合格的重要性,为学习后续机械制造及机械设计类课程打下基础。
(三)改革了考核评价方式
高职教育强调对学生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准。传统的考核形式以理论笔试为主导,对教学的促进效果不理想。该项目改变了传统的考核形式,能够反映出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是一种更客观、更符合中国高职教育特点的评价方式。
(四)节省了实施成本
该教学改革的教学资源投入小,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容易达到该教学改革所需的实训条件。而在师资方面,钳工实训教师和“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容易达到,能力强的教师还可以同时身兼钳工实训和“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的指导教师。因此,该教学改革相对容易实施,可推广性强。
(五)存在不足
【关键词】识字教学;谴词造句;课外阅读
乡村小学由于教学设施不全,基础条件差,与时代结合的步伐缓慢等因素影响,其语文教学的难度较大,成效不显著,质量提不高。小学语文作为农村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研究的问题之一。
一、识字教学是基础
正所谓“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从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看,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不识字就不能折词辨义,理解句子,就不能领会文章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小学生只有识了字,才能遣词句,进而布局谋篇,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每个汉字都包括音、形、义三个因素,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学生每学一个汉字,都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在识字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识字教学无处不在,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积极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识字很有必要。
首先,刚入学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因而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游戏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如在教“小”字时:“一竖钩,两只眼睛光溜溜”; 教“田”字时:“一块地,四方方,十字路,在中央”等等。其次,教师还可要求学生把自己最爱看的动画节目名称、把常吃的食品名称等写在卡片上,不会写的字可由父母代劳,装入“识字袋”中;也可以把书报、杂志、各种包装盒上认识的生字剪下来装入“识字袋”中。“识字袋”平时存放在家中,定期交流时让学生带到学校里来,贴在展示台上,供大家交流,比一比一段时间内谁认识的生字最多,谁就被评为“识字大王”。长此下去,“识字袋”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逐渐增多了,知识更加丰富了。
二、谴词造句要强化
小学生在识字基础上,要进一步辅以遣词造句,加以提升其语文水平。所谓遣:派,送之意;谴词:排列词语;造句:组织语句。通常指运用词语组织句子。我们要指导学生领略字词的情味,让他也能重视词的锤炼。小学生是从一个字一个字学起,然后组词、造句。可以说学习写文章,是从学习组词、造句开始的。低年级的学生每学期要学量的生字,每个生字不仅要认会、写会,还要进行组词练习,这样就可以积累大量的词语,为学生说话、写话和作文打下基础。要想准确、生动地运用所学的词语,就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不能用词不当、语意不清,表达混乱,这样容易产生歧义,影响正确意思的表达。理解词义的方法很多。一般可以利用工具书、上网等方法来查找词语的意思。
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训练时,首先要把握教材,按照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按照新教材的训练要求、有重点的指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的训练;其次要了解学生,课堂上一般情况下,对中等及以下学生的要求不要过高,也不能过低。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同一班学生也有不同的层次,不同学生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要有层次的进行训练和指导。还要抓好基础知识较薄弱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巩固他们已掌握的知识,提升他们的能力。故而指导学生遣词造句的训练,要有的放矢、常抓不懈,培养学生理解词意、理解语言文字、准确遣词造句,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课外阅读要广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语文老师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好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一般地,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份内的事。但是,正因为教无定法,我们都应该根据自己所长,各显神通,共同把我们小学的语文教学质量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是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1-2]。2013—2016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连续举办了 4 届全国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为青年教师搭建了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我校非常重视此项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赛,并取得了 2 项二等奖、2 项三等奖的好成绩。通过比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综合素质也明显加强,他们已成为学院师资队伍的骨干成员。通过比赛、观摩和交流,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本文通过深入思考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旨在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进一步提高其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1比赛规则和过程
中医学专业青年教师比赛主要分为 4 个环节,共计 100 分。分别为教学演示 50 分(专家评委评分40 分,学生评分 10 分),综合素质测试 10 分,教学设计 30 分,教育教学论文 10 分。其中,教学设计和教学论文在赛前提交后由专家评委评分,教学演示和综合素质测试为现场评分。大赛组委会对每个环节制定了评分标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每一位参赛选手进行评比。我校青年教师进行了充分准备,学院也积极组织教育教学专家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演示、板书设计、教师教态仪表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培训和指导。通过半年的集训和各级比赛,选手们精神饱满地参加了全国的赛事。我院选手是讲授《医古文》和《黄帝内经》课程的教师,她们的课堂教学感情丰富真挚,教态自然大方,仪表端庄得体,声音抑扬顿挫。她们的教学内容深入浅出,重点难点阐明清晰,板书布局合理美观,展现了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更为突出的是2 位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体现出较好的亲和力,将枯燥沉闷的古文讲得生动有趣,感染了专家和学生评委以及在场的师生,获得了一致好评。
2取得的教学效果
2.1快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青年教师经常参加各级比赛,是对其教学能力的锻炼和教学各环节规范化的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系统地翻阅大量的相关书籍和资料,进行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包括教学内容、学情分析、环境、目标、教学方法、教书育人、学习资源和学习效果评价等,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在学习钻研中,教师不但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还创新了教学模式,将微课、翻转课堂或慕课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中。另外,青年教师还进行科学研究,关注科技新动向,拓展了自己的视野,把新知识、新进展贯穿到教学活动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每一次比赛都是不断积累和提升的实践,从教学能力、学科知识、专业素质等方面均得到全面的进步。有的青年教师对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讲课充满激情,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从校级比赛一等奖到市级一等奖再到全国二等奖,他们的风采和能力具备了一个大学优秀教师应有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在学院的教学科研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2培养团队精神 由于全国中医学专业教师大赛设置的环节繁多,内容包括提交 1 篇教育教学论文和 5 个章节的教学设计,准备 5 个 20min 现场教学演示用的 PPT和 20 道综合素质问答测试题等,这些准备工作给选手带来巨大精神压力,甚至有的选手想放弃比赛,但经过学系及学院与参赛教师的沟通交流和精心组织,特别强调要加强团队合作精神,以学系或教研室为团队,以指导老师为核心,大家齐心协力帮助和指导选手准备比赛,如聘请校内外督导专家指导其优化教学设计,示范教学内容,审阅教育教学论文等。老师们对 20 道综合素质测试题中不易把握的有关教学理念进行集体讨论,反复听取参赛选手的试讲,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老教师认真指导、一丝不苟、教书育人的优良作风和青年教师积极进取、刻苦训练、奋力争先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全体教师,学院掀起了苦练教学基本功的热潮。
3存在问题及思考
教师不论是观摩比赛还是直接参加比赛,均从中学到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启发了思路,加强了事业心和责任心,对今后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大有裨益。通过比赛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3.1教育教学理念有待进一步更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知识为主”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为核心”转变,但近年来发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师主宰课堂授课,学生被动地听课,灌输型课堂教学模式比比皆是。虽然有些课堂上增设了提问、师生互动、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等,但还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持久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还要进一步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但要创新教学模式,还要丰富形成性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树立批判性思维,进行创新性思考。 3.2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过去传统的教案已经不再适应当代的需要,在科学研究思维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理念正在推广应用[3]。虽然教师们也在主动适应这些变化,对教与学进行了设计,但还是没有达到比赛的标准和要求,因此教学设计得分处在中等水平。核心问题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内涵理解不深入,具体体现在对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学情分析、课后反思等认识得不深不透。对教学策略设计,如课程导入、师生互动、自主学习、课堂效果测评及反馈、教学组织流程图、板书等,缺乏深入细致的构思和反复的推敲。另外制作 PPT 的过程中,缺乏多媒体技术中视频、动画演示等引人入胜的教学过程,形式上色彩搭配也欠合理。 鉴于此,今后要重视教学设计,深入学习中医药课堂教学设计方法[3]。熟悉大纲要求,清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解决的措施和方法。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认真揣摩师生互动以及对教学效果测量与评价等环节,树立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和教书育人的意识[4]。目前具有先进教学设计理念的 BOPPPS 模 式 已 经 在 中 医 药 课 程 中 应 用 ,BOPPPS 是 包 括 导 言 ( Bridgein ) 、 学 习 目 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 ( Participatorylearning ) 、 后 测 ( Post-assesement)、总结(Summary)6 个方面的课程设计方案,该教学模式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教师深入学习借鉴[5-6]。 3.3教育教学论文写作水平有待加强 教育教学论文是一个经常被教师忽视的环节。一方面是思想上不重视,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发现了问题,但未进行深入思考,缺乏从现象中提炼、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因此存在论文选题意义不大,论据不充分,论证不够严谨,语言欠规范等不足。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坚持对症研究,教师之间互帮互学,切磋砥砺,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才会有质量、有新意。
4小结
比赛和获奖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比赛和观摩,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增强自信,同时找到教学中的问题,修正不足,这对今后提高教学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从学院或学校组织管理者的角度来讲,要更加关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相应的比赛激励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养规范化体系,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通过集体培训、个体辅导、参加基本功比赛等环节,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沈敏,潘慧.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建立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参加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有感[J].协和医学杂志,2014,5(3):357-359.
[2] 王列,马铁明,曹锐,等.发挥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作用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2):170-172.
[3] 周桂桐,张志国.中医药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创新与设计实务[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4] 吴元洁,王键,李净,等.基于问题教学培养中医院校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2):94-96.
[5] 何昱,来平凡.BOPPPS 模式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5(45):189-190.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这个转轨的过程中,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教师都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加入到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不仅有助于先进的教学思想的传播,新的教学方法的推广,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论文和科研报告是反映教育科研成果的两种主要形式。广大教师无论参加何种规模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最后都要以论文、实验报告等形式把成果发表出来,让同行评判、分享、借鉴。因此,了解撰写教育论文、教育科研报告的一般程序是十分必要的。
论文(或称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和描述学科研究成果的文章。也就是说,论文既是科研人员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一、论文种类和作用
从论文的内容形式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否定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些旧观点,提出新见解。例如,指出应试教育的缺点;提倡素质教育,论述它的优点及重要意义。又如,批评传统教学方法的满堂灌、机械训练等不足之处,倡导启发式教学,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收集、整理一些分散的材料,使之系统化,用新观点、新方法加以论证,得出新结论。例如,关于比较教育研究的文章,在收
集各国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得出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三,在某一学科领域中,经过自己悉心研究、观察和实践,有所发现和创造,陈述新见解。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分析学生在掌握几何概念过程中产生思维障碍的原因,探讨排除思维障碍的方法,提出改进几何教学的建议。
论文的应用很广泛,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论文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优秀的论文往往影响人们的思想,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文化基础。
第二,论文是以文字为媒介表述研究成果的形式。作者经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综合、理论论证等,得出一个结论或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便解决一个实际或理论问题。而这些必须要以文字为媒介把研究成果固定、表述出来,让读者评判、借鉴或运用之解决问题。
第三,论文是测量作者研究能力的手段。论文的水平能反应作者的知识理论水平、思想方法、研究能力、文字能力等。
第四,论文是培养研究人才的重要途径。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作者学习、研究的过程,也是能力得到锻炼、提高的途径。
二、选择论文的课题
(一)选择课题(简称选题)的含义
从教育科研所探讨的问题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课题。
第一类是基础理论性的课题。在这里主要探讨什么是教育的问
题。如:“教育应当具有什么功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等。
第二类是应用性的课题。在这里主要探讨怎样教育的问题。如:“教学什么样的内容”、“选用什么样的教材”、“采用什么的教法”等。这两类研究课题都非常重要,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但是,作为小学教师和教研人员,我们一般应当把自己研究的重点放在应用性研究的课题上。
从课题选择本身的含义来看有两种。
第一种是广义的含义。研究课题的选择,即选择、确定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例如,是选择教育基础理论方面的课题,还是选择应用性方面的课题。
第二种是狭义的含义。在自己的研究范围内,确定论文的中心论题。也就是在小学教育、教学的范围内,确定研究什么问题。我们这里主要指的是第二种含义。
(二)选题的最佳考虑
现实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论文研究的课题。有些问题的指向非常广泛,带有很大的普遍性,问题的解决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精力。对于普通的研究者来说,限于自身的素养和客观的研究条件,并无能力来承担。有的又太过具体,缺乏普遍价值。所以,我们必须兼顾各种条件,发现那些既是必要,有新意,又有可能研究的问题。
课题选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符合时展的要求,适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推动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选题要着眼于社会效能和价值,要研究能解决教育实践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因此,作者应密切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现状和动向。面向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研究的重点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科研人员应重点研究如何改革现行的数学课程、教材及教学方法,建立面向21世纪的素质教育的数学课程、教材、教学体系。对于教研人员和广大的教师来说,一般应从素质教育的观念出发,侧重研究数学教学的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2、选择自己有浓厚研究兴趣的题目。
对研究课题有浓厚的兴趣,会表现出更大的毅力和主观能动性。兴趣会产生热情,使人克服困难,集中精力去研究。
3、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业务特长的题目。
研究者应从个人的条件、能力出发来选择和确立论题。有些题目值得写,但自己能否写好却是另一回事。在选题时,自己要考虑一下,你对本专业领域中的哪一部分最熟悉,最有把握,出成果最快,你就选择哪个论题。
4、选择自己占有资料较为充分的的题目。
从外因方面来说,资料是研究的基础,要充分掌握在题目限定范围内的材料,尽可能搜集必要的、新鲜的、典型的材料。因此,选择自己已占有较为充分资料的论题,会使工作的难度降低一些。
(三)选择课题的失当
选择课题的恰当与否,常常关系到整个研究的成功与否。在广大教研人员和教师的来稿中,常常会碰到一些论文由于选题的失当而无法发表。选题的失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选题过大。
题目过大,是普通作者在选题时常常出现的问题。例如,题目“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的定义、构成、作用、测定等方面均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作深入的探讨。这样的课题往往是一种研究方向,而对于一般的个体作者来说,把它当作为一个具体论题是不合适的。2、选题过难。
选题太难,矢完成题目的可能性不大,或者是题目含混不清、多重化等。例如:“数学教学与开发儿童的智力”,这样的论题使人无从下手,最后演变成,有多少资料就用多少资料,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可能,研究到哪里是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