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数学学习计划

初中数学学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数学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数学学习计划

初中数学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1.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

2.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学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连续学习过程中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过程,导致学习分化。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的要求

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的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学生的主动性源于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因此教师的着力点要放在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上;其次,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和经历,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时间、空间和方法指导;再次,要以适当的问题情境为引导,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每个学生有效的学习都是个性化的,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尊重差异,促使学生共同发展。

2.改进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应当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通过教师科学指导下的学生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教学。

首先,要认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着数学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结论是探究的结果,二者相互作用。

其次,学习的本质是体验和感悟,这必须建立在学生亲身经历过程的基础上。所谓经历,就是在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质疑、判断、选择、分析、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积极的思维活动,解决问题或达到一种新的认识,选择的经历。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获得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展示才智,形成独特个性和发展创新的精神。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的感情与认知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而常常是因为不喜欢某位教师而放弃该学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保证和促进学习。

初中数学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理规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

放假后的第一件事,应该是整理出可利用的时间,做出时间安排表,以每一天为单位;接下来,梳理自身学习情况,找出最需要提高或最想做的事,合理分配复习和预习时间,有针对性地制定假期学习计划。

每天有效学习时间最好保持在5-6个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的规划一下,例如:{早上2个半小时,中午2个半小时,晚上1个小时}学习时间最好固定在: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晚上19:30-21:30。既不要睡懒觉,也不要开夜车。习惯比聪明更重要!只要你按照计划来,每天坚持,你的成绩不会没有进步的!

呵呵,不要忘了,一定要预留出锻炼身体和休闲活动的时间。一旦制定就应该严格遵守。相信你的假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确定学习目标,攻克薄弱环节

今年的暑假假期较短,目标不宜太大、复习范围不宜太广。如果想真正有收获,一定不要贪多哟!适宜重点攻克薄弱学科、或某学科中的重点内容。

利用黄冈网校的网络资源,有效进行复习巩固和预习提高

1、利用网校现有资源进行复习:

·上学期在课堂里平时没有来得及听完的课程,或者没有弄懂的问题,可以利用假期结合“学习区”里面的“名师面授”重新学习一遍。最后实在还是没弄懂的可以到“名师答疑”里面提问{24个小时之后}我们的老师会给你回复。

·大家在网校上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按我们教你们的“四步学习法”——知识强化,名师面授,智能测评,名师答疑来进行复习和预习。

·网络教材:初中网络教材全部更新为配套资源。含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各学科的内容,与教科书完全同步,学生可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复习。

·“智能测评”的难题反复推敲,重在理解解题思路。对于由于知识点没弄懂而做错的题目及时的放入到“我的错题本”里面做一个归纳,方便你们以后的查阅和复习。

2、预习下学期课程:

·通过黄冈网校的网络教材,将下学期的课程提前预习一遍,掌握各科下期的重难点。

·预习的过程中碰到的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做记录,以方便大家下学期课堂的学习。

初中数学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初中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151-02

初中教学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非常看好,为此很多中学都出台了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教育计划大纲。因此,这也给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初中化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发掘学生学习潜力,从而达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化学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进行研究。

1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带来的改变

学生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教学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主动、积极并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课堂上学生自己动手练习的时间太少。虽说这种教学方式在短期内效果显著,但从长远来看,未来学生的个人思考能力会下降,学习非常被动,对化学这门非常具有趣味性的学科的认识还只是停留于表面,认为化学这门课程太过于枯燥乏味,从而大大降低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将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后,课堂教学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变得多起来,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获得以前从来都没有体会过的化学知识体验,让化学变得更加的具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了兴趣之后,学习才能变得更主动,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今天的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教师一起营造出一个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1]。

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教学本就是由“教”和“学”两个部分组成的,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整节课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提问便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平常的互动。在以往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提问内容太过随意;提问方式过于单调;提问信息过于繁杂;提问的差异性不足。这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出现。

有的化学实验没办法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演示,可这个实验又非常重要,不能明白这个化学实验的意义就很难理解其理论知识。这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将所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重难点制作成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去学习化学知识的重难点与化学实验的步骤就容易得多。这种以多媒体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既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又增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还让这些初中生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化学实验的过程呈现在初中生面前,让学生知道这个化学实验的具体做法和有关的注意事项等,视频教学可以加强初中生的记忆,因此,信息技术运用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大大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效率。

2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在理论知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初中化学理论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开端,初中生只有很好地掌握化学理论知识,才能为以后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化学实验也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才能顺利进行,如果初中生对化学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好,那么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难免会出现差错,而有的化学实验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因此,在学习做化学实验之前一定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学习。如一些实验中操作不当或失误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教师也应加强对初中生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

当然,教师在教授初中生化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结合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不能只是单纯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要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初中生,比如运用多媒体将知识点列举制作成一个PPT。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都是隐藏在课本里的,即使教师将这些知识点都给学生讲解一遍,一些学生还是觉得无法掌握到课本里的知识重点。而PPT的形式可以将课本里重要的知识点全部呈现出来,学生看起来也是一目了然,非常的直观。然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初中生去自己发掘信息技术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很多家庭都有电脑。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己利用互联网如何进行化学知识的网络搜索,通过这种方式,初中生以后在家上网时会不自觉地想到这一幕,达到带动初中生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受阻时懂得利用互联网来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现在网络上也有很多化学教学视频,初中生在放假之余可以通过这些视频来提前学习即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这也是一种预习功课的方式[2]。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以前很多中学存在偏重于理论成绩而轻视化学实验的观念,觉得化学实验是可有可无的。一节课下来如果做实验的话,就要耗掉很长时间,还有课前实验仪器的准备时间等,根本没有时间讲课本里要考试的理论知识。所以一些中学的化学教师上课只知道照本宣科、主讲考试重点并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化学公式。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应该打破。

学校应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为有效实验教学开展条件。为此学校自身也应开发一些化学实验,建立多媒体教室,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摩实验,这虽然也没有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验,却仿佛身临其境,效果自然要比教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看要强,而且可以大大节省实验前仪器设备的准备时间。

在实验装置设计中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国家推行新课改,中学教育模式发生很大的改变,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非常频繁,这是因为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初中生自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在实验装置设计中加入信息技术。初中化学课本里的化学实验有限,为了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去设计一些新的化学实验,那么第一步将要做的就是设计实验装置、设计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时时加以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去设计化学实验装置,以便于设计出一个全新的化学实验。通过信息技术了解与实验装置相关的化学知识,从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装置的设计是检验初中生学习化学效果的一个手段,通过检验实验装置的设计思路,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此同时,学生也应知道信息技术在整个实验设计中起到的作用[3]。

3 结语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理想,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其特别的教学手法将初中化学知识更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对课本中的重难点也进行了非常直观的输出。因此,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隋旭东.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2013(2):207.

初中数学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1 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因素,它是推动一个人主动学习的内在的动力,引导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在化学学习中获得快乐和享受,这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然而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固定的,而要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创性来满足学生探索心理的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对九年级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新学科,这对于刚刚接触这门课程的他们而言,有一种新鲜感和好奇感,很多人对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化学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抓好“入门”教育,将这种兴趣及时加以深化和延伸,相信学生很快就会对化学这门课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直观形象、声形具备、表现形式多样,从而能极大地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大多数农村初中这个实验是不能完成的,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运用动画模拟,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样的效果很不错。这时计算机多媒体的作用就会充分展示出来,通过运用多媒体动画模拟错误操作,既能避免实际操作带来的危害,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弥补实际操作带来的一些缺憾与不足。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为今后更好地学习留下伏笔。

2 信息技术可以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的特点是速度快、容量大。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特点设计制作课件,有利于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学习“保护水资源”时,课前精心设计一份课件,在这份课件上不仅有详细知识点,而且做了很多动画,同时又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最后还配了一个例子进行分析,事后证明这一节课的效果比教师单纯的讲述要好很多。

在制作复习课件时,要注意复习不应是简单的重复,应是深层次的扩展。可以把所有的化学仪器分成若干组,构成实验专题,用录像分别展示各仪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问题,然后精选不同层次的实验题组(最好是历年中考题)做成多媒体课件。首先在屏幕上显示出各种仪器,让学生按题目要求选择需要仪器,然后按步骤用鼠标拖拉进行组装拆卸,如果违反操作规程,计算机会及时提示。实验搭配好后,可选“开始实验”按钮,计算机会简单模拟出气体流向、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等。

用几分钟的时间就解决一个专题的复习,这在传统教学中至少需要半节课。在整个复习课中学生始终带着高涨的情绪来学习和思考,由动手动脑到产生兴趣,在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活动中思维活跃、记忆深刻,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又如讲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蒸发时,该实验要求在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这个较多量是不太好把握的,如果提前停止加热,固体不会被全部蒸发出来。演示起初学生是有兴趣的,在搅拌的过程中,性情较为急躁的学生逐渐失去耐心,导致注意力分散;到停止加热时,到底滤液被蒸发到什么状态,有些学生已不再仔细观察,而且后排的学生也看不清此处的操作。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实验规范操作的学习,也不利于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若把蒸发的演示实验做成课件,播放给学生,可以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在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他们自觉积极地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信息技术可以引导学生自学,调动学生主动性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在讲授酸雨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酸雨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可通过因特网获取有关国内外酸雨研究的最新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各种信息,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请示教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邮箱、班级校友录、论坛等,甚至可以用上通讯工具如电话、手机短信等,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可以把网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与全班同学共享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创造精神,实现学习的自我反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使课堂教学能充分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关心、增进友爱,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也使教师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和知心的朋友。

4 信息技术可以辅助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生动、直观地演示出来,便于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思维得到适时的启迪。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实时地综合各种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不仅有静态信息的形式,而且还有动态信息的属性,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完成传统教育所不易或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实验,为化学实验教学开辟新的天地,创造新的模式。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展示传统课堂上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空间结构、金属的电化腐蚀等。所有这些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时间、空间和实验条件的限制,难以通过实验向学生直观展示,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印象不深。通过动画来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如氯化钠、氯化铯、金刚石和石墨等的晶体结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还可以用动画模拟出一些教师无法演示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后果,如把水注入浓硫酸后硫酸飞溅;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入氢气引起爆炸;组合装置中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溶液中撤导气管引起倒吸;等等。通过声音、图像的结合,给学生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对那些有较大危险性的实验、污染较严重的实验和对身体有害的实验,也可用动画模拟,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安全无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同时又能使学生加深认识,深化理解,提高学习能力。因为这样给出的感性材料生动形象,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趣味盎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空间的扩展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思维;兴趣;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85-01

数学是一门奇妙的、有趣的,同时也是变化多端的、抽象的,数和形相结合的学科,虽然数学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天天在和数学打交道,但是依然有许多的初中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困难,由此造成两极分化的严重趋势,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初中数学学习两极分化成因分析

(一)心理不稳定。才上初中的学生大多在十二三岁,从心理角度看,这个时期正是身体发育的时候,特别在初二阶段,身心变化非常之大,男孩女孩的性的意识朦胧形成,心理极不稳定,好动,好新鲜事物,注意力时间短,不能持久,上课好说笑,下课好打闹。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了部分学生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而数学学习恰恰是一个连续的抽象学习过程,精力不集中就会造成学习断链,进而造成学习上的分化。

(二)方式方法不适应。才上初中的学生,对学习方式方法,还没有形成概念,意识差,有等、看、要的思想,一部分学生虽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对中小学知识的衔接和学习方式方法的变化还不能很快适应,掌握不住学科的特点和学习的规律,这时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指导学生,以适应新的变化,就会使一些学生跟不上学习的步伐而落后,进而造成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而放弃积极学习的态度,形成两极分化。

(三)认知基础建立困难。相对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尽快建立认知结构,就会形成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四)思维展开困难。思维是数学的灵魂,随着教材内容的增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形结合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思维的展开更为困难。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初中数学学习两极分化对策探析

(一)加强心理健康的指导,尽快适应身心发展。教师要多观察,多注意学生的身心变化,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通过谈话、家访、活动、与学生交朋友等方式,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在学习上,让学生了解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不同之处、中学学习和小学学习的不同方式,尽快适应中学学习,适应新的变化,跟上整体的进程。

(二)培养数学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给学生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有关数学趣事、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把数学与生活中的实例结合起来等。

(三)加强学法指导,掌握学习方法。有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上花了不少时间,但学习成绩总上不去,这是没有很好地掌握初中数学学习的方式方法,一部分学生的意识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不能尽快适应中学的变化。对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根据初中数学的特点,当天的知识点,要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尽可能当天消化,切记不能有太多问题的积累,学习后面的知识要不断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反馈,以达到前后贯通,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加强思维训练,培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培养,始终把数学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现在的新课程、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怎样做,还要教会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即把思维的过程完全暴露给学生,和学生一起分析,这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点。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关爱学生成长,发挥情感功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所有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心理学表明,人的认知过程与情感是相联系的,任何认知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任课教师而放松该科的学习。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注重关爱学生的成长,从而感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不歧视,不说伤及他们自尊心的话,允许他们有差异、有改正的机会和时间,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最终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只要努力学,就能考出好成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