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广告策划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广告策划与制作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在毕业后,经管类专业的有些学生会到广告公司工作,或者进入跟广告有紧密关系的行业,比如:市场营销、项目推广、项目策划等等,在相关岗位上都要求学生具备创意、策划、创作的能力。那么我们怎样培养具备高素质的能力型人才,就应该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广告公司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突出工作过程的主体地位,按照实际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内容,将所有单一业务模块有机串联,同时将下列这些理论知识背景渗透其中。
2 广告策划与制作教学改革思路
通过走访鹰潭地区部分广告公司负责人,对工作岗位能力进行分析调查基础上,打破原有教学体系,对本课程进行大幅度改造,将典型项目及工作任务引入课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广告策划人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树立广告公司服务的观念和态度,培养相关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学生就业及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广告策划与制作课程内容设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子项目,情境,任务)。在教学中总共设置了1个项目,4个子项目,18个情境,18个任务。项目设计时注意突出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覆盖性、趣味性、挑战性、可行性。比如:某产品的广告策划与制作。即完成广告前期调研、策划创意、文案创作、设计制作。
(二)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改革突出能力目标,能力训练进行精心设计,载体是项目和任务,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在上课时渗透外语,道德、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原来广告策划与制作上课时主要是知识本位课程教学模式(对高职"应用型"课程而言):即复习旧概念,引入新概念,知识,理论,案例,作业。或采用"先学后做" 课程教学模式:即上一半教师讲,下一半学生做。而现在的课程教学模式为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即案例任务,问题示范,知识归纳,任务操作,知理学习,知理总结。通过对本课程的知识点无死角的掌握,可以进行良好课程的教学模式:"示范-考核,多重循环"的课程教学模式:(1)引入、示范。从老师开始老师讲解一个生动精彩的广告情境,引出一个案例或者有趣的任务,老师进行示范,不要求任务覆盖整个课程。(2)试做、成功。老师提出简单的第二个任务,这个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且展示成果,同样有趣,不要求覆盖,做完后老师稍加点评和提示相关知识,决不能超过2分钟。(3)训练学习。老师要提出情境、引出任务,让学生操作,老师进行点评和提示,学生进行修改和学习。再一个情境、任务、操作、修改、学习,若干个情境和任务来覆盖本次课的主要任务。特点是老师提出情境、任务、点评,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归纳训练过程用到的知识,说明知识是用到哪里,只做和任务相关的知识,这是课程的主要部分。(4)知识小结。把做的过程中的知识做些总结,要点进行归纳。(5)训练考核。拿出两类任务让学生做:复杂、组合情境的情况,这类任务目的是提升能力;正常的(常见的)、出错的(常见的)任务来训练操作的熟练程度。以上3和5是边做边学的要点。第5步可以进行竞赛或考核。(6)总结提升,最后一定要进行总结提升,包括知识是怎么运用的,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至少要用表格,还有理论、结构图、流程图、口诀等总结性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Abstract: Integration of teaching-learning-practice model aims at developing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 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ir practical capability. Taking integration of teaching-learning-practice model as backgrou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electing training programs for brand management, depending on which establishes several training programs.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职业技能;实训项目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teaching-learning-practice;vocational skills;training programs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307-02
0 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谈“教学做合一”时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1]。所谓教学做一体化,就是理论结合实践,教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将理论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模块,在理论够用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组织课程时提倡采用项目驱动、设置情境任务等方式,用任务来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做是核心。而实训就是实现“做”这个环节的重要的方式之一。所谓实训,顾名思义,就是针对一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让学生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实训设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质量。
1 实训项目选择的原则
《品牌管理》是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市场营销学》等基础课之后开设的一门课程。在《品牌管理》中,可以设计成实训项目的内容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或适合进行实训,在设计实训项目时,应该遵循下列原则。
1.1 应用性
对学生进行实训的目的主要有二:其一,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其二,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从第二个目的来说,实训项目应结合典型工作任务来设计。典型工作任务是职业行动中的具体工作领域,也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3]。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思想,实训项目是为学生将来参加工作的职业胜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2 操作性
操作性是指实训内容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操作能力进行安排,让学生能真正动起手来。举例来说,在品牌元素中,品牌标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品牌必备的要素,品牌标志不仅帮助区隔不同品牌,而且帮助消费者产生相应联想[4]。因此,企业都非常重视品牌标志的设计。但是,大所数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并不具备设计标志的能力,因此这部分内容就不适合进行实训。
1.3 系统性
每一门课程都有其知识体系,《品牌管理》也不例外。高职层次《品牌管理》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这几个模块:品牌创造、品牌传播、品牌运营和品牌保护。实训内容的设计也应该围绕着这几个模块展开,对知识点进行整合,既要考虑实训项目的完整程度,又要注意各实训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2 实训项目选择的内容
根据上述三个原则的要求,对《品牌管理》这门课安排了以下实训内容:
2.1 品牌创建模块
品牌管理起步于品牌的形成,创建品牌的关键在于选择名称、标识、标准字、标准色,或其他有助于识别并使其与其他产品区别开来的元素。
2.1.1 品牌名称
可以说品牌名称是构成品牌最重要的元素,一个好的品牌名称通常易读易记、简洁、独特、含义良好等特征。在讲授品牌命名的基本原则后,要求学生对某一设定的产品进行命名。
2.1.2 品牌传奇
品牌传奇又叫品牌故事,能增加品牌的神秘色彩,形成口碑传播的题材,增加品牌记忆点。让学生讲述并撰写品牌传奇,其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品牌传奇作用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2.1.3 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让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印象。在介绍品牌的含义、过程和方法等理论以后,要求学生能从产品、顾客、竞争等对某一特定产品进行品牌定位,而且要运用多种定位方法并提炼定位口号。
2.2 品牌传播模块
名称、标志、口号等品牌要素具备以后,企业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让公众知悉、了解、喜欢自己的品牌,这就需要借助广告、公关、新闻等传播手段。
2.2.1 广告策划
广告是任何企业都不能忽视的传播手段,是品牌扩大知名度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在广告策划方面,实训内容主要包括广告策划书和广告文案的撰写、广告创意等。
2.2.2 公关策划
如果说品牌知名度的扩大要依靠广告,品牌美誉度的提升则需要运用公关手段。美国著名的营销大师阿·里斯和劳拉·里斯甚至提出“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观点,尤其是在广告媒体众多、广告信息泛滥的今天,公共关系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一部分的实训内容主要是公关活动策划。
2.2.3 新闻策划
和广告相比,新闻具有可信度高、传播费用低等优势,公共关系活动也需要借助新闻进行传播。这部分的实训内容包括企业新闻事件策划、新闻稿撰写。
2.3 品牌运营模块
2.3.1 品牌延伸
对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来说,当品牌在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往往将既有品牌应用于同类或异类的新产品,这就是品牌延伸。品牌延伸是扩大品牌影响力、利用品牌资产的重要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新产品都适用既有品牌。这一部分的实训内容是调查品牌延伸成功或失败的的典型企业并进行案例分析。
2.3.2 品牌授权
品牌授权是指品牌的法律载体也即商标拥有者,允许被授权者使用品牌的法律载体即商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理范围内,生产销售某类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并向商标拥有者支付授权费用的经营方式[5]。这一部分的实训内容有设计连锁总部招商加盟方案、撰写招商加盟说明书、制定招商加盟合同等。
2.3.3 品牌国际化
品牌国际化是一个隐含时间与空间的动态营销和品牌输出的过程,该过程将企业的品牌推向国际市场并期望达到广泛认可和企业特定的利益。这一部分的实训内容主要是国际市场营销环境调查、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
2.4 品牌保护模块
2.4.1 品牌注册
品牌不同于商标,品牌是一个市场概念,商标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来说,只有按照法律的规定注册为商标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这一部分的实训内容是模拟商标注册,让学生掌握商标注册的要求和流程。
2.4.2 品牌危机
品牌危机是指企业内部或外部的原因对品牌造成的负面影响,会使公众对品牌的信任度下降,损害品牌形象。品牌危机是任何企业都可能面临的问题。这一部分的实训内容是根据现实中的危机案例让学生总结品牌危机的发生原因,针对真实的品牌危机事件让学生设计危机处理方案。
以上实训内容可以用表格总结如表1所示。
3 结语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的实训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还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的支持。首先,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高,要求教师不但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还要具备上述实训项目的实际操作经验,能进行合理的实训环节设计;其次,部分实训项目需要借助案例讨论室、机房、多媒体教室等场所、设施、设备来实现;最后,还要制定合理的实训效果评价体系以便改进提高。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学做合一[A].陶行知全集(第1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26.
[2]周志民.品牌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25.
[3]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职教论坛,2008(12):1.
关键字:职业能力 广告专业与企业合作模式
作者简介:张艳霞,女,河北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硕士学位。
一、职业能力的界定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国内外对职业能力的研究较多,概括起来,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一般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方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独立制定计划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又称关键能力或综合能力。如果能在具备一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掌握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使职业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现实社会中,一方面是高职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选才难”。一些用人单位对调查者抱怨说:“现在好人才是越来越难找了。”一位企业老总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工作经验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对学业成绩、综合技能非常看重,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成绩以及相关的能力,未来才具有竞争力。”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2%的用人单位把职业能力排在了影响高职学生就业要素的第一位,因职业能力差而被用人单位辞退的毕业生占所有被辞退毕业生的86%,因此,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就业鸿沟”的主要原因。
高职教育也是就业教育,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高职教育就没有出路。校企合作教育是企业、高职院校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合作形式,它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和企业的生产优势,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专业在与企业合作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二、广告专业与企业合作模式
1.“开放”订单式
传统的“订单”模式强调通过协议甚至是合同来明确订单中的学生人数和学生的姓名,学校严格按企业的要求制定培养计划、设置课程,学生毕业时,企业必须照单全收。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和学校都受到严格的约束,如在确定学生的培养计划时,企业可能会仅根据本企业的岗位(即使是一些特殊的)技能和知识要求进行课程设置,这样会使学生缺乏一些必备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独立创业的能力,学校的教学主体地位和独立性也会被弱化;而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时刻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可能对企业和学校特别是学生来说就是一种风险。“我们开展校企合作,不仅仅站在学校的就业率和某一个企业的岗位需求上,更应该站在为社会服务、为行业领路的战略高度,紧跟时代的脚步,对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和创造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在此过程中,广告专业不仅仅为广告公司和企业广告部门培养专才,而且应该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应该保持教育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和面向社会的广泛适应性广告公司和企业广告部门需要的也不仅仅是单一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岗位技能过硬、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基于以上共识,我专业和沧州市红斑马广告公司采取了“开放式订单”培养模式,规定红斑马广告公司只负责接受一定比例优秀毕业生和承担向相关企业、机构推荐优秀毕业生的义务,并且也不事先确定学生的入选名单;在课程的设置上,红斑马广告公司也只是确定企业必不可少的部分课程,更多的课程则由公司建议我专业教研室根据需要自主确定。
2.理论―实践“双循环”式
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永久的命题,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命题。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5+1”(前5个学期在学校,最后1个学期在企业)模式和“2+1”(前2年在学校,最后1年在企业)模式,都存在学生在学校期间不知道“为什么学”和“学什么”的盲目性问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而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遇到大量问题,知道应该学什么时,却没有了学习和再验证知识的机会。这种理论―实践的单循环模式,并没有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良好结合。就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我专业与红斑马广告公司通过深入探讨,提出了理论―实践“双循环”培养模式:高职三年制学生第1~3学期在校内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第4学期到企业顶岗实训,第5学期回校完成其他专业理论学习,第6学期再到企业结合毕业论文(设计)和就业岗位进行毕业综合实训。这样,4个学期的理论教学与2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彼此交替,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自觉性,并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3.全方位合作式
为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广告专业教研室和企业都应该全程参与教育过程,进行全方位合作。
在专业定位阶段:红斑马广告公司充分发挥广告行业的龙头优势,不仅提供详尽的广告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报告,而且提供该公司有关广告行业所有岗位的知识、技能分析报告,这样就为广告专业的明确定位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广告专业教研室和企业双方共同成立了有红斑马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的广告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直接参与专业发展规划的审定。
在教学计划制定阶段:先由广告专业教研室提出总体的教学计划框架,红斑马主要对实践、实训和技能等方面的计划提出修改建议,双方就其可行性进行充分讨论。如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双方首先论证了学生在第3学期学习基本专业理论的基础上能否经过适当培训取得广告策划师的可能性。当这一点得到确认后,又充分分析了学生在第4学期,借助红斑马的广告业务平台,到红斑马广告公司或相关的机构、企业,进行充分顶岗实训的可行性。这些分析与论证直接导致了理论―实践“双循环”模式的产生。
在教学计划执行阶段:广告专业与企业双方互派师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学校主要负责理论和部分实训教学及考核。在企业或相关单位实习期间,广告教研室派专业老师参与管理,红斑马主要负责实践、大部分实训和顶岗实习及考核。学生毕业设计或论文由广告教研室的企业各出一名老师,共同指导。
在专业与企业双方师资和人员培训方面:双方共同制定专业师资培训计划,互派人员参与教学与管理。企业为师资提供研修锻炼的培训条件,广告教研室为企业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教学条件。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双方共同规划、参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学校出场地、设备和资金的情况下,依托企业的技术支撑,做好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验收工作。学校实训基地也是企业职工培训的场所。
在专业教材建设方面:双方共同开发、建设专业教材,尤其是专业实践课程教材。利用企业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学校的教学经验,计划、编著、出版具有针对性、实用性、鲜明特色的专业教材。
在社会服务方面:鉴于广告行业发展的明显趋势以及广告人才的严重匮乏,成立广告业务社会服务中心。充分利用我院广告专业及红斑马广告公司在广告行业中的影响力,双方各出部分人员,包括教师、学生和企业职工,为社会提供广告业务服务。
三、创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专业教学目标的直接体现,同时受教学方式的直接影响。我们在课程设置上遵循以红斑马广告公司的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但又不局限于红斑马一个企业,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体,依据“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重新规划设计课程,创新课程体系。
1.改变传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模式,增加限选课。对于必修课部分,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对其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部分的知识点进行筛选组合,大量减少课程数;对其中的实训课,只开设几门核心课,适当缩小其范围;对于限选课部分,主要围绕企业的岗位群设立岗位课程包,每个包以某个岗位的核心能力为导向设置2~3门理论课和2~3种实训课程。对于选修课部分,主要以讲座的形式出现,增加有特色的广告专业创业和思维讲座。
2.改变学生自选课模式,增加灵活性
学生对于选修课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功利性,他们可能结合自己的兴趣,但是可能并不清楚选课的目的和意义,还有部分学生可能只是为了混学分。我们在学生刚进校时,就由企业或专业教师举办专业讲座,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专业岗位要求进行选课引导。每个学生在选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1~3个课程包,选中课程包内的所有课程为必修课,另外还可以根据自己能力需要选其他包的部分课程学习。
3.改变课程设置顺序的刚性,增强实用性
我们在课程设置的顺序上遵循理论―实践“双循环”要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如在第3学期先开设广告策划,结合广告策划师考证,第4学期到企业顶岗实训,第5学期回校结合在企业遇到的问题对广告的专业课进行深化和针对性学习,最后一学期再到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专业与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专业与企业都在寻找自己的利益,只有让专业与企业双方各得利益才能达成稳定长久的合作。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进行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去总结、去改进,不断优化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只有用科学的模式进行教学,才能为企业培养出具有较高职业能力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广告专业与企业合作模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课题编号:O802000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能力,广告设备操作能力,策划、创意、文案撰写能力,艺术审美修养,协同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从学生的长远职业发展来看,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设计制作能力逐渐向设计创意能力、设计管理能力迁移。通过对以上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梳理,考虑到本专业学生整体素质情况,从而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武汉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面向企事业单位、广告公司、图文设计制作、电子商务平台、媒体、影楼等,适应于广告设计与制作、创意策划与推广、影像处理等领域第一线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适用社会岗位的动手技能(能力),能进行设计制作、设计创意、设计管理,“精设计、能制作,会策划、勇创新”的多层次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规格上强调“高、职”特色,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实用性、技能性、实践性,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广告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整合
基于以上对于武汉地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调研分析,专业课程内容必须跟随市场的需求更新,课程体系的建构也应从市场、行业的实际岗位需要和职业能力的需求出发。按照“精设计、能制作,会策划、勇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梳理,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将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整合,搭建“基础”+“技能”+“学习领域”的三大学习环节,将工作过程导向这一主线贯穿于每个学习环节中的每个课程内容中,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予以组织实施,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基本符合企业工作的过程。在“基础”+“技能”+“学习领域”的“应用”型课程体系中,本着与“市”俱进,“纳新去陈”的原则对本专业原有课程进行整体梳理,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本专业学生整体素质情况,理论课程以“够用”为度进行精简,以培养职业素养为主,强调基础加运用;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将典型工作任务融入实践课程中,优化整合原有实训课程,通过项目实训、设计比赛、毕业设计、工作室教学等形式来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积极性。
在本课程体系的“基础”环节中,打破传统单一课程设置方式,尝试整合重组。如:将构成类、绘画类、史论类课程进行精简整合,确立“造型基础”、“构成设计”课程,在“构成设计”课程中弱化三维立体构成,适当引入包装设计知识;将图形创意与图案课程整合为“图形语言与设计应用”课程,强调应用设计;同时在“基础”环节,纳入“字体设计”课程,整合“字体设计”和“POP广告”,强调字体的创新设计。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素养。“技能”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软件应用能力、广告设备操作能力,设置课程有:PHOTOSHOP、CORELDRAW、广告设备实训(含排版输出软件、雕刻机使用)、摄影。这些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在学习中将真实工作过程贯穿于每个课程内容中,强调应用能力。如:针对影楼和电商岗位需求,PHOTOSHOP结合摄影课程,侧重图片的艺术化处理、图像后期美化,与淘宝美工、照片后期岗位零对接。
“学习领域”环节打破传统分科课程,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和任务的工作过程对传统课程进行梳理、归纳、整合、重构,创新性整合多个典型工作任务:图形图像处理、单页设计与制作、画册设计与制作、网页界面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广告策划等,并将这些工作任务转化为多个学习领域:单页设计与制作、招贴设计与制作、画册设计与制作、网站整体设计与制作、品牌形象策划与推广、毕业设计与展示推广、顶岗实习。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贯穿于每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可以支撑一项或多项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循环往复的学习领域训练,在不同层面或不同领域教学中,贯穿“应用”这一主旨,融和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培养,最终形成一个整体,体现职业能力系统化培养的特点。
三、依托企业,健全工作室制度,借助线上线下产学研创平台推进课程实施
在现有“广告设计实训中心”、“逗号工作室”、“雕刻打印制作中心”等实体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工作室制度。充分利用工作室与实训中心的资源,与雅士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创智广告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亿彩科技有限公司等成立校企联盟,将全面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活动,提供日常教学和实践活动支持,依托公司项目,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在设计制作、设计创意、设计管理等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培养。创立“艺彩•原创”产品研发中心,并成立电子商务平台,搭建线上线下的产学研创平台,为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提供支撑。通过对“艺彩•原创”产品研发中心品牌形象的设计推广、研发中心系列产品的策划推广、摄影、照片后期、包装、网店装修设计、销售等一系列实际项目的训练,将“设计———制作———拍摄———宣传———展示———售卖”一系列的工作流程贯穿于整个学习领域,促进了课堂教学与市场的全面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业激情。通过毕业展览、以赛促学等形式推进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极大提升。在第七届教育部高职委艺术设计年会“优秀毕业设计奖”评选中学生毕业作品获银奖,在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上,学生作品以省一等奖选送全国参展,获教育部优秀美术作品二等奖,在中国权威设计网站———视觉中国举办的“2013年艺术院校毕业展”活动中,学生毕业作品高居人气作品榜首。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劳动部门的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资格认证等,在训考结合、训赛结合过程中确保职业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标准。
四、总结
关键词:中职广告设计专业职前培养与培训
中职学校重视对学生的职前培养与培训,在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之前,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是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作为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岗前培训的核心内容,职前培训旨在探索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岗前培训的有效模式,实现角色转变,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职前培养与培训的必要性
1.必须做好学生职前培养与培训
中职学校学生生源竞争非常激烈,各校制定了许多招生鼓励政策,导致一段时间内生源竞争形成了恶性循环。要打造中职广告专业的特色,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读本专业,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针对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具备较高的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水平,提高专业课教师授课的艺术性;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突出职业性、技术性、实用性的特点;注重考核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做好学生就业前的综合能力培养与培训,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2.做好特色专业必须做好学生职前培养与培训
广告设计专业学生职前培养与培训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在职业和技术方面都合格的学生,突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教学实训实践模式;培养学生就业实践技能、体验兴趣、独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求学生参与相关广告专业企业的实训实践工作,了解广告运作过程,熟悉广告策划、制作等工作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并能运用在以后的就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丰富而规范的实践实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在工作所需专业实践技能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获得较系统的职业技能,以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这种职前培养与培训突出了专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尽早地进入职业的实战角色,面对就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职广告设计专业职前培养与培训的策略与实施
1.合理的课程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可行性强的教学计划
中职学校广告设计专业培养的是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或从事美术工作的实用型基层美工,而不是培养设计师和美术专家。因此,在教学中也必须立足于这个基本点,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施教,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制订可行性强的教学计划,要适应目前广告公司等社会岗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规划课程设置,形成促进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实践能力提升的课程改革设置,形成以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中职高效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化管理,推行中职广告设计专业课程的“时段式”课时安排法、评价体系,丰富具有我国特色、本地区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学校教学尽量满足社会需求,真正做到校企有效衔接。遵循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与专业实践并重的原则,专业课程设置应借鉴国家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合理开设课程,学生必须完成职业技术考核才能准许毕业。
2.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1)强调对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不间断地在企业中接受真正的专业实践教育。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有效地培养了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企业工作中应有的高技能与责任心,这是对学生进行职前培养与培训的一个有效策略。同时,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普及与广告设计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学生走入职业角色的过程中,渗透相关法律法规教育,使学生懂得工作中出现紧急事件时的应对方法,遵守本行业规则。
(2)设立学校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就业实践活动的关键问题就是实践问题。一方面,利用实习实训就业基地设立工作岗位,设置教育实践课题小组,让学生参与实习,使他们熟悉相关的工作流程,取得相应的就业实践知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通过企业设立教学实习基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以校外企业为主线开展就业实践活动,是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的有效途径,可以不断地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锻炼就业能力。
三、促进学生职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培训
1.学校方面
学校提高广告设计专业的办学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加强与相关就业单位的合作,以便随时掌握新的就业信息,调整相应的实训、实践计划。提高广告设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走进校外合作实习基地,和其他广告设计、印刷公司进行实习实训和调研,为学生真正迈进企业、具备就业专业实践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制定相应的选课制度,根据目前企业的需求,学生必须拥有很强的实操能力,要掌握过硬的基本功,这就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不断地加以总结,才能达到要求。学校要安排学生进行专题案例的设计或策划,特别是注重电脑设计应用能力,以及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方面的训练。
2.学生方面
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在职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培训中,必须有包装自己作品的意识,能从容地用优美的文字说明、作品的装裱对客户解释创意来源,正确地评论他人的作品等,这些都属于广告设计专业人员的包装技巧。这些意识在学生的课程作业、小组竞赛、企业实训中均应得到加强。此外,对客户的尊重、团体协调能力、熟悉社交礼仪等,都是广告设计专业人员必备的素质。因此,从二年级开始,学生就必须进行广告案例的实操,以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目前,中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他们多是从事设计师或制图员等工作,其他的职位鲜能胜任。因此,在校期间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自身愿望,让学生有选择性地、侧重性地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能力、气质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将班级的管理制度与企业的管理制度相融合,让学生以管理者和从业者的角度去体验在工作中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进入职业角色,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然后,再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具体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让学生真正感受企业氛围,继而对自身职业生涯进行有效地设计和决策,从而做到谨慎从业。中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所需具备的专业实践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认真地扮演好各个职业的角色,从而尽早地进入社会角色。学生在两年的中职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使学生的职前培养和培训与真正的社会职业角色有效地衔接起来。
参考文献:
[1]李胜格.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青春岁月,2011(12).
[2]贺朝.对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状况的思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09(2).
[3]侯庭卓.滨海新区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2012(4).
[4]蒋兴红.浅析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需求情况[J].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