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认知语言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介词at的基本空间含义为:“在(某处)”。它表示出了事物之间的一种静态关系。其原型意象图示为。其中TR为射体,LM为路标,路径为零。例如:(1)Sheisstandingatthecornerofthestreet.她站在街角。(2)Theyarrivedlateattheairport.他们晚到了机场。其中she和they都为射体,thecornerofthestreet和theairport为路标,路径为零,表示射体和路标的静态关系。然而,随着语言的发展,at的用法也在不断变化。例如:(3)Theycamehomeatsunrise.他们天亮才到家。(4)HeismaddingatMary.他正生玛丽的气。(5)Canyoudriveacaratfiftymilesanhour?你能以五十英里每小时开车吗?在例(3)~(5)中,they,he和you为射体,sunrise和Ma-ry和fiftymilesanhour仍为路标,但是根据句子含义,表示的不再是空间“在(某处)”的基本意义,而是隐喻拓展意义。
二、介词at的隐喻拓展
通过对新概念英语四本教材中含有at的句子进行统计分析,共查询出126个符合要求的例句,其中具有初始空间含义的例句为43个,占比例剩余83个例句含有隐喻拓展含义。由此可以看出,隐喻拓展含义的使用已经高于空间含义,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语言的隐喻性。根据例句可以统计出at的隐喻拓展含义有7种,分别为: 根据概念隐喻源域到目标域映射理论,对以上隐喻拓展含义进行分析:1.时间目标域的映射:表示“在(某时刻某时间)”“在……几岁时”。介词at初始空间含义为“在(某处)”,当它映射到时间概念域时有表示空间某一点,隐喻为时间轴上的每一点,从而得到新的含义。(6)MrCooperwillbehereat9o’clock.库伯先生会九点到。(7)Weworkatdawn.我们在黎明醒来。(8)Hedidnotknowatthetimeofwriting.他写的时候并不知道。2.方向目标域的映射:表示“朝……向……”。介词at从空间含义映射到方向目标域时,介词at后面跟的涉及事物为表示动作对象的词语。这时,介词at表示的是动词的作用范围和目标。(9)Whatareyoulookingat?你在看什么?(10)Theboyaimsatabirdandfire.男孩瞄准小鸟并开枪。3.状态目标域的映射:表达“处于……状态”“在……方面”。介词at映射到状态域,表示主语的状态,从“空间某一点”隐喻为事件的“某一情景”,从而“某一点”就变成“某种状态”。(11)Thecountryisnowatwar.国家正在打仗。(12)Hefeltatadisadvantage.他处于不利地位。4.方式目标域:“以……”。介词at初始空间含义映射到方式目标域时,介词at后面的“某一点”隐喻为“某种方式”,即介词at所涉及的射体和界标间关系为使用者和所用方式方法。(13)Heisdrivingat30mph.他以每小时30英里速度驾驶。(14)Thenoisecameattwo-minuteintervals.噪音每两分钟传来一次。5.逻辑目标域:“因为……由于……”。逻辑目标域包含许多子域,这里所涉及的是因果逻辑目标域,当at的空间含义隐喻到某件事情的原因或结果上时,那么at就失去原本“在(某处)”的含义,表示射体与界标间的因果关系。(15)Thewereimpatientatthedelay.他们对拖延不耐烦了。(16)Shewasdelightedattheresult.她对这个结果很高兴。
三、结语
关键词:硕士学位论文人称指示语我们本文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学术语篇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不同领域的学者尝试运用不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来分析讨论这一研究对象。其中,语言学领域对学术语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期刊论文和学术专著的研究上,对学位论文这一特殊的学术语篇进行研究的文章还不是很多。对学位论文的研究大多关注论文构成部分,如引言、研究方法、文献回顾、研究结果、研究结论、摘要和致谢等次语类的研究,很少有学者关注学位论文中的人称指示语。
学术写作的过程是作者表达自己学术观点的过程,也是作者运用一系列话语策略向读者渗透主体意识,从而构建作者身份的过程。人称指示语的使用作为作者身份构建的主要方式,对此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鉴于此,本文将人称指示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体现作者身份的人称指示语在硕士学位论文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硕士学位论文中人称指示语的使用特点。
(二)语料来源
根据硕士学位论文中的人称指示语这一研究对象,本文自建了一个小型硕士学位论文语料库,随机选取了2016~2017年语言学专业的十篇硕士学位论文作为语料,对论文中的第一人称指示语、第三人称指示语分别进行了考察。
二、硕士学位论文中的第一人称指示语
(一)第一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情况
1.第一人称单数
通过统计分析语料库中的硕士学位论文发现,在这些论文中很少出现第一人称单数“我”作为作者的自我指称语。此种情况也侧面印证了学术语篇的确有别于其他语篇的观点,学术语篇中的人称指示语具有特别的使用方式。
学位论文中第一人称单数“我”使用频率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
首先,这与研究生受教育的环境有关。国内多数有关论文写作的书籍都认为,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文章中尽量不要出现第一人称单数作为作者自我指称语,可以使用第三人称指示语来代替。不仅如此,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也对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标准指出:“论文摘要的写作应以第三人称方式对论文的中心内容进行客观的叙述。”
其次,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文化强调集体的力量,而不是单独突显某一个体所发挥的作用,所以,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自己的观点时会不自觉地少用第一人称单数,避免给读者留下过于强调论文完成者的印象;与之相反,外国学者经常使用第一人称单数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
最后,与学位论文自身的性质特点有关。硕士学位论文是完成硕士学位必须撰写的,是要经过专家学者的审阅的。研究生可能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在论文中明显地强调自己的作者身份。
2.第一人称复数
通过在语料库中检索“我们”这一人称代词,笔者发现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在论文中使用频率极高。这些论文中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论文中的“我们”是用来指称作者的。这里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为,当论文是由多位作者合作完成或一位作者在其他人帮助下完成论文时,“我们”可能是指多位作者共同表达的观点,强调的是整个作者团体共同努力的成果。另一种情况为,论文是由一位作者独立完成的,“我们”仅用来指称作者自己。这种指称在学术语篇中十分普遍。从本次研究统计结果来看,在硕士学位论文中也同样如此。出现用“我们”来指称作者自己的情况与中国人自谦的习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谦逊,表现在论文写作中即为避免过于强调个人贡献值的大小,习惯性地在文中隐藏自己,不愿意突出作者身份。
第二,人称代词“我们”用来指称作者和读者双方。这里的“我们”不仅指称作者,还将读者也包含在内,加强了双方的互动,使读者参与了论文的写作,摆脱了论文旁观者的身份,成为了“自己人”。
(二)第一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功能
鉴于第一人称单数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很少使用,第一人称指示语的表达功能主要体现在第一人称复数的使用过程中。
1.增强作者观点的权威性
使用“我们”而不是“我”来指代作者自身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散读者的注意力,降低被读者直接否定的风险,同时也减弱了作者个人在研究过程中对研究结论可能造成的主观影响,使整个论文的陈述以及所持学术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表明了作者对所得出的结论的承诺。
2.引发读者的共鸣
当第一人称复数指代作者与读者双方时,此种情况大大提高了读者对论文的参与度,增强了读者与论文之间的联系,同时将读者和作者放入同一个情景中,使读者能更好地接受并理解自己的观点,产生积极的效果。
三、硕士学位论文中的第三人称指示语
(一)第三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情况
通常来说,第三人称不是一个单纯的封闭的代词系统,还涵盖一些其他的第三人称短语,数量极为可观。而硕士学位论文中最为常见的第三人称指示语主要为“本文”“本研究”“笔者”“作者”“下文”“上文”等。本文著重统计分析了这些指示语在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硕士学位论文经常使用第三人称来指代作者自身,它的使用频率仅次于第一人称复数。
(二)第三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功能
一般来说,硕士学位论文中所有的陈述或者观点几乎都是作者提出的,主观色彩较为浓厚。但当作者使用第三人称短语来指称自己时,论文的主观色彩会明显减少,客观性与权威性大大增强。同时,“本文”“本研究”“笔者”等这类第三人称指示语的使用也会使论文表达更加简洁,观点更加清晰明了。
四、结语
在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生很少使用第一人称单数“我”,而是倾向于使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来指称作者自身,从而引发读者对观点的共鸣。除此之外,研究生还经常使用第三人称指示语来增强学位论文的客观性与权威性。总体来看,硕士学位论文呈现出隐藏自己身份、不愿意突出作者身份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陈治安,彭宣维.人称指示语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4,(3).
[2]杜小红.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选择及其语用探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3,(2).
[3]黄国文.言语交际中的指示人称代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1).
[4]李萍.人称代词“we”在科技论文中的语用功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7).
[5]鲁运辉.英汉硕士论文中作者自我称呼标记语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6]田海龙.英汉语“WE/我们”的人际功能与文化差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7]王天华.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及其语用分析[J].学术交流,2006,(5).
[8]魏本力.汉英第一人称指示语的文化隐喻[J].山东外语教学,2002,(6).
[9]吴忠华,庞继贤.英语研究论文中作者自我身份建构分析——以第一人称代词使用为例[J].外语教育2009,(2).
Lakoff(1987)认为认知模式是在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方式。即对我们的知识进行组织和表征的方式,它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类创造的理想化认知模式(简称ICMs)。该理论认为,认知模式是知识构建的方式,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各式各样的概念和语义现象。该模式具有关联性,多个认知模式可以构成模式网络。认知模式的重要作用是提供有关的情景作为理解的背景,并激活有关的其他概念和知识。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关注文化教学这一观点在外语界已广为接受。然而,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 文化教学一直处于低于语言教学的次要地位。调查显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对于文化知识学习的热情并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没有得到显着提高。对英语文化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认知行为,因此,笔者所在课题组将认知模式理论引入英语文化教学中,进行了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异域文化,培养其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探索。
二、基于认知模式理论的英语文化教学设计
跨文化交际的认知能力要求交际者具有能够理解并破译不同言语和非言语编码的能力,我们认为从认知角度进行的英语文化教学应包括以下内容。
2.1 掌握异域文化的交际体系
语言是交际的主要手段之一,掌握目的文化的交际体系要求掌握目的文化的语言。这里的语言不只包括语言知识还包括语用知识。语用知识能够帮助交际者得体使用语言,我们在英语文化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熟悉并理解英语中的恭维语、委婉语、禁忌、习语,将中美或中英时间观念、隐私观、人际关系观、家庭婚姻观念等进行跨文化对比。以此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2增加可理解文化知识输入
话语模式和行为模式基于文化,对于目的文化的理解程度决定了交际者对其话语模式与行为模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移情能力的基础。异域文化知识包罗万象,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习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英语专业开设的《英美概况》、《英语社会文化》课程能够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但这两门课程的知识性极强,内容庞杂。面对教材中众多的知识要点、人物事件,学生初次接触时普遍感觉很茫然。教师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建议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引进课堂,设计合适的任务,如让学生课下准备,课堂上做“Presentation”,做完后全班同学可以就其发言提问,经过充分的课前准备和积极的课堂发言,学生会在大脑中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和对比,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处理,这有利于学生将该课程的学习作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去把握,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
2.3培养认知综合能力
所谓认知的综合能力是整合信息的能力。只有将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进行对比,我们才能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信仰、价值观念、时间观念、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异同,增强对该文化的适应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布置的中英或中美文化差异的相关话题中选择一个,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每次课上安排一组做汇报。这样,学生就可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接触异域文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结交英语国家网友,阅读英语报刊及英美文学原着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文化,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不知不觉培养认知综合能力。
2.4 创设文化认知语境
认知情境的创设指根据学习内容创设与目的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王文静,200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渗透异域文化可以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光盘、视频、影视片段等,通过声音、图像的传递,使学生通过观看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情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直观有效地领略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认知异域文化的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听力及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教学“The American Civil War”一课时,组织学生观看奥斯卡经典影片《飘》片段。在讲解英国和美国经济时,可以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另外,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同样是丰富课堂知识量,创设文化认知语境的有效手段。
2.5 开展体验异域文化的课外活动
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文化教学的延伸,教师可以通过“文化演讲”、“民族风情介绍”、“英语角”等形式组织学生讨论与异域文化认知相关的话题,如Cultural Empathy (文化移情)、Cultural Stereotype(文化定势)、Cultural Identity(文化认同)等,使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交际操练和情境操练,从整体上理解和感受中外文化差异。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开展与异域文化认知相关的多种活动,如让学生通过学唱英文歌曲,学跳英语国家的传统舞蹈,表演英语小品、戏剧,英文电影片段配音等趣味活动认知异域文化,激活异域文化认知灵感。
关键词:动漫专业;人文素养;艺术素养
1 动漫行业现状及需求分析
动漫行业是国家大力支持和扶持的新兴产业,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10个部委的《关于支持国产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使国内动漫产业在短时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动漫专业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形式,具有广泛的应用环境和专业前景,在未来必将得到迅猛的发展。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影视动画产值2010预计可达900亿元人民币,虽然在几年内迅猛增长,但仍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广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人才的培养,带动动漫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根本无法满足爆发性增长的市场需求,所以各地区不断地涌现出一大批的影视动画公司和影视动画基地,动漫从业人员的急剧增加并未带来我国动漫产业的辉煌发展,究其原因,国内动漫产业自主研发和原创能力较底,导致国内动漫产业以引进、加工和运营为主。目前进口的欧美、日韩动漫产品仍占据了我国动漫消费市场的主要份额。因此,培养专业的影视动画设计人才,大力发展影视动画事业,是满足社会行业需求、加速经济增长的必然。但如何培养原创型动漫人才成了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2 培养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重要性
当前动漫人才的紧缺使我国的动漫教育规模在短时间内急剧扩张,全国各地开设动漫专业的院校遍地开花,由于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被投放到市场的动漫专业学生往往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动漫人才培养走上了快车道,人才质量却在逐渐下降。原因之一在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动漫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培养的动漫学生对中国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民俗等知之甚少,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及艺术素养的培养,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转化,缺乏艺术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缺乏人文精神,导致动漫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不高,没有稳定的核心价值观,缺乏原创能力。从业后无法满足动漫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更无法引领中国动漫走向国际市场。中国动漫的唯一出路就是坚持走原创道路,培养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是坚持走原创道路的重要途径。要发展中国的动漫产业,必须大力发扬、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这在当前的动漫产业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对高职院校的动漫学生尤为重要。坚持培养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是职业院校发展动漫专业的根基。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培养,需要注意调整课程结构,弥补高职院校学生底子薄的现象,努力既提高学生的人文和艺术修养,又提高学生的原创能力,培养原创型的复合性动漫人才,推动中国动漫积极发展,创造中国动漫的辉煌。
3 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教育研究
在高职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要真正加强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必须进行如下方法和途径的尝试。
3.1 弘扬中华动漫文化,注重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
在中国的动漫领域中,要想成为一位原创型动漫人才,关键是要弘扬中华动漫文化,注重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中华动漫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五千年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动漫文化传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动漫产业,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动漫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弘扬中华动漫文化,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家园。加强中华优秀动漫文化传统教育,重视中华优秀传统动漫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与动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有足够的文化资源可以挖掘,我们要掌握好、运用好中华动漫文化、传统文化,不能让他们成为别人原创性源泉,我们要在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上呈现出自己的原创性。我们要在弘扬中华动漫文化和挖掘传统文化基础上,创作出属于中国民众的原创性动漫作品,这样才更容易占领国内本土市场。大力推进中国动画文化品牌的确立,宣扬中国民族的动漫特色,是动漫产业辉煌的必由之路。
3.2 加强“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动漫道路,要求动漫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强“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制订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培养原创型复合性动漫人才。进行动漫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增加“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课程安排。其一要增设专业创新性课程,树立“文理相通、文理互补、文理相长”的教学思想,确立优化动漫课程、推进素质培养,不断完善社会人文课程、实现课程的优化和整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二要营造人文素养的大环境。在高度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赋予专业课程人文的因素,将动漫设计与人文的知识结合起来,赋予其更加鲜活的内容及思想深度。其三加强品德教育,强化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学生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先要从自己、从身边做起,把认真学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提升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其四注重生活情趣和才艺的培养。真、善、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德智体美劳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在人文素质的养成中有着重要的陶冶功能。以上是加强动漫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最佳方法和途径。艺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艺术的认知和修养。具备艺术素养,主要是具备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审美能力,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艺术修养的深浅决定着其动漫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动漫设计人员为更好地从事动漫艺术创作,承担社会责任,就必须不断学习、锻炼和培养。鼓励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内化人文精神,提高艺术素养。多读、多看、多想、多参观高质量的动漫作品是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加强艺术修养,除了欣赏优秀的作品,走近生活、走近社会也是必要的,但这不是普通的生活,需要你仔细观察,慢慢品味。积累丰富的经验和广博的素材。动漫创作的灵感其实来自于生活、取自生活。动漫具有艺术特征,创作是通过艺术的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思想转化为具体生动,鲜明可感的艺术形象,它需要动漫设计人员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教育研究,应用其方法和途径,提高动漫专业人才创新能力,是全面推动动漫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夏桂楣.艺术修养书[M].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文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非范畴化,机制,理据
1. 引言
语言中的非范畴化现象进入到从认知角度统一解释各种语言现象为理论目标的认知语言学视野当中是必然的结果。而从认知出发研究语言现象的认知语言学也对非范畴化给出了基于认知的适当解读。将非范畴化置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进行研究的成果已然不少(沈家煊,1998;吴福祥,2003;胡壮麟,2003;王寅、严辰松,2005;刘正光,2005;刘正光,刘润清,2005;朱永生,2006;刘露营,刘国辉,2008)。在认知上与非范畴化密切相关的概念是隐喻和范畴,而关于隐喻和范畴的研究成果在认知语言学逐渐兴起的过程中也不断涌现出来(林书武,1997;束定芳,1998,2000认知语言学,2001,2002;刘振前,1999;文旭,2002;吴世雄,陈维振,2004;)。本文旨在基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隐喻和范畴化的视角出发,对语言的非范畴化的实现机制做出描述,分析其背后的认知理据,并探寻隐喻和范畴化在非范畴化过程中的角色与各自的地位。
2. 何为非范畴化
本文所谈及的语言演变现象――非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与另一概念“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相关,二者的关系作则认为应视作前者包含后者。沈家煊(1994)对语法化给出了一个定义:“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文旭(1998)《<语法化>简介》一文中曾引用法国语言学家A. Meillet(1912:133)关于语法化的说法,称研究语法化就是为了研究“自主词向语法成分之作用的演变”。其后在下文中,文旭又解释道:例如名词和动词可能变成像格标记、连接词、助词这样的语法成分。这种变化过程就叫“语法化”。语法化所包含的语言变化范围可以从汉语文法中的“实词虚化”很清晰地看出来。
而非范畴化,相较于语法化对于词语作用转化的关涉范围有所扩大,或者说,已经包含了任何在语言中出现的词语作用转化的类型。刘正光,刘润清(2005)曾将位于语言层面的非范畴化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由此可见,语法化和非范畴化虽同为一种语言“过程”,但非范畴化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并包含了一切的语言范畴成员。
3. 隐喻和范畴
隐喻和范畴化都是重要的认知工具,在非范畴化的过程当中也起着核心的作用,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或者说谁是谁的基础的问题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隐喻和范畴对人们的认知所起的作用论文怎么写。
在“论隐喻的认知功能”一文中,束定芳(2001)对隐喻的认知功能作了如下归纳: 1、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2、隐喻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3、隐喻作为认识事物的新视角;4、隐喻作为类推说理的手段。Ortony(转引自刘振前,1999)认为隐喻有如下功能:1、表达不可表达的事物和思想;2、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表达复杂的思想;3、增强表达形式的形象性。
关于范畴,Croft& Cruse (2004)认为有以下几项认知意义上的功能:1、学习 (Learning);2、计划 (Planning);3、交流 (Communication);4、经济 (Economy)。
由上观之,我们不难发现,隐喻和范畴化这两项认知工具在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同时,隐喻和范畴在认知功能上又有相似和重叠的部分。如上面所列隐喻的认知功能之一“隐喻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和范畴化的认知功能之一“学习 (Learning)”就具有相当程度的重叠。“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表达复杂的思想”和“交流 (Communication)”这两项认知功能亦如此。那么究竟隐喻和范畴化哪个是更为重要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能?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个人们尚未认知或了解的事物或事态。由于凡是我们能够在脑海中找到的的事物或事态都已经是被我们的意识接触到的或者说被认知到的,而没有被我们认知的事物或事态是不存在我们的意识当中的,是不能够被我们从已有的知识当中提取的,所以在我们的过去的经验当中要找到“一个人们尚未认知或了解的事物或事态”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不妨想象一个我们不曾接触到的世界,以测试隐喻和范畴化的不同的认知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假如我们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星球,那里的事物都是我们未曾见过也未曾想象过的,唯一可以辨认和确认的只是这些事物的物理空间形状。那么为了想要尽快熟悉那里的事物和环境,我们会首先使用哪种认知工具呢?作者认为我们会首先使用隐喻思维。比如当我们初次见到不曾见到过的也看不出来其本质和功能的事物时,我们会说(也只能说)这个东西像以前我见过的什么东西。但是除了二者形似之外,除了我们知道我们以前知道的东西的本质和功能之外,我们对新接触到的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一无所知,于是也就无从进行范畴化了。我们之前所已经知道的事物的范畴对我们此时认识此事物基本谈不上有什么实质上的帮助,最多只能起到提供猜测的参照的作用,正如人们在思维的初期会将牙齿和珍珠视作同一种事物(束定芳,2000)。若由此进一步推论说范畴化其实是隐喻思维的使然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隐喻思维是利用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每个范畴中的成员也是依靠相互之间的相似而聚合成一个类别,即范畴。当然,范畴在形成之后有其自己独特的认知功能,这一点不能被忽视,如范畴的“经济 (Economy)”功能,在很多时候已经超出了隐喻的功能辖域,其起始于隐喻思维,但是后来又超出了隐喻的功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认知功能,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 非范畴化的实现机制和认知理据
下文将要讨论语言现象中的非范畴化的实现机制和认知理据。上文曾提到隐喻和范畴化在非范畴化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但是并不是作出结论说隐喻和范畴化是在其中唯一起作用的认知工具或实现机制。认知语言学将人类的语言能力包含在人类的认知能力的总范畴之中,认为各种能力不是自主而可以独立运作的,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中认知语言学,会调动一切需要的能力来完成认知行为,并且需要调动的往往不止一种能力,而是会要求各种相关认知能力协调运作,共同完成认知任务。从这种观点出发,我们不难想象出我们在对语言的非范畴化的过程中,使用到的并不止隐喻和范畴化思维,我们的运动神经系统、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等等都会在其间起到必要的辅助作用。不过,本文囿于篇幅,除隐喻和范畴化外,其它在非范畴化过程中起作用的认知能力将不在本文的重点讨论范围之内。
沈家煊(1998)对什么是隐喻给出了这样一个说明:隐喻就是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现在常说成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mapping)。那么在非范畴化的过程中,隐喻机制又是如何具体实现的呢?先从“实词虚化”讲起。前面说过,“实词虚化”或“语法化”是“非范畴化”的被包含的内容。关于“实词虚化”的实现机制,沈家煊(1998)曾用情态动词“may”来说明由实转虚的过程。如句子“May I ask a question?”,这里的may表示允许;如句子“He may be a spy”,这里的may表示或许。沈家煊认为:这“就是由‘行’域投射到‘知’域的隐喻,因为允许别人做某事跟行动有关,而对可能性的主观推测跟知识有关。”
非范畴化除了“实词虚化”外,另一个明显的语言现象是名动转化。刘正光(2000)在谈及名词动用的时候指出,因为名词在指称时可以引起意象,而动词的隐喻用法同样也能引起意象,于是这就为“名词转换作动词使用时隐喻思维的发生找到了契合点”论文怎么写。由上可知,语言自身的特点已经为隐喻思维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于是由此进一步为非范畴化的实现提供了机制,即隐喻。
除名动转化之外,“副词+名词”的结构也引起了大家从不同角度的研究。下面是在互联网上博客里找到的几个例子,借用一下:
1、西方人更科学,东方人更情感。( 《多伦多之恋》, 《十月》1992、2)
2、他是非常细节、事事上手的人。( 《逆风飞扬》39 页)
3、(她)眼神僵在场地中央做沉思状,很知识女性的样子。( 《赶场》, 《当代》1999、6)
在这几个例子当中,我们很明显地能够看到原来的名词失去了它们的句法特征,与之搭配的成了副词:“更”,“非常”,“很”。这些名词也从指称范畴进入了特征范畴:“科学”表达的是“理性”的意思;“情感”表达的是“感性”的意思;“细节”表达的是“谨小慎微”的意思;“知识女性”表达的是“精致而有涵养”的意思。这些范畴的转化即来自于隐喻映射。
5. 结语
在具体的语言非范畴化过程中,即便我们能够找到某一词汇的非范畴化的历史轨迹,知道了最初(或尽可能的早期)这一词汇的词性或范畴,我们也不能把词汇最初的词性看做始源性的认知语言学,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的思维是先于语言而存在的,很明显的事实便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儿便已然对外界的事物有了反应,甚至还表现出情感的活动。而至于当人们逐渐掌握语言后,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则另当别论。这里想要说明的是,人类的思维是无限的,其与部分语言形式(包括词语的词性)的匹配往往具有相当大的任意性,一个词语是首先创造出来形容事物还是描述过程并非有重大原因。正如所称的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思维是根本的、主要的,语言是派生的,语言反映的只是是人类部分的思维。当思维有需要,语言大可为其做出改变,譬如经历非范畴化过程。这也是为了利用有限的语言资源表达无限思想的方便。总而言之,语言是思维的不完全反映,任何语言上的变化和改变都是服务于我们思想表达的需要,而我们拥有大量的认知工具来实现这种变化和改变,譬如隐喻和范畴化。
参考文献:
刘正光.名词动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5)。
刘正光,刘润清.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1)。
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J]. 外语研究, 2005(1)。
胡壮麟.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4)。
胡壮麟.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J]. 现代外语, 2003(1)。
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1)。
刘露营,刘国辉.词类范畴典型概念与动词名词化现象[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刘振前.隐喻的范畴化和概念化过程[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9(4)。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4)。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 当代语言学, 1998(3).
束定芳.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J]. 外语学刊, 2002(2)。
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 外国语, 1998(6)。
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2)。
束定芳.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 外语研究, 2001(2)。
文旭.《语法化》简介[J]. 当代语言学,1998, (3)。
吴世雄,陈振维.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外国语,2004(4)。
吴福祥.关于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J]. 当代语言学, 2003(4)。
王寅,严辰松.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