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乌鸦喝水教案

乌鸦喝水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乌鸦喝水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乌鸦喝水教案

乌鸦喝水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艺术;陶冶;情趣;充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在课堂中老师的艺术修养体现在他们自身的言行中,这样的言传身教将使课堂效果更加显著。

一、课堂语言艺术

言语交流是师生互动的基本方式,教师语言具有教育功能。用生动的语言去讲述内容,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用准确的语言去讲解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理性、合逻辑、充满激情的语言去讲演主题,能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心灵。讲授中语句的停顿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语言的渲染可调动学生的情绪;明显的疑问语气好像在告诉学生:“要动脑筋想一想。”如:在教学《两只鸟蛋》第一小节时“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此时老师可设问:小小的鸟蛋为什么是凉凉的呢?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在没有得到满意答案时,教师适时告诉学生“要动脑筋想一想”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认真地想,在什么情况下鸟蛋是不凉的呢?不凉是因为什么呢?这种耐心而具有提示性的问题将引导学生考虑到鸟妈妈不在窝里,同时也是为什么“我”能顺利取下鸟蛋的原因。

二、课堂情境艺术

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认字,在生活中认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识字。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表演,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例如:在教学《松鼠和松果》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里将来会是一片更加茂密的松树林”我让学生到讲台上延续我的板书,在蒙蒙细雨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松树。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画出了自己眼里的松树,一棵、两棵、三棵……在黑板的一角呈现出了大大小小的松树,有些并不是很形象,但足以让学生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此外,课堂形象艺术还要包括一些手势形象、板书形象等。例如:识字课上,“闯”字形体难记,我就在黑板上画一扇门,一匹小马“闯”进门去,学生们看了很感兴趣,“闯”字也一下子记住了,这就是板书形象所起的作用。课堂形象艺术是最直观的艺术,也是最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课堂操作艺术,所以被广泛应用。但也应该注意它的科学性、严肃性、逻辑性和教育性,否则将不能称之为艺术。

三、课堂应变艺术

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是预定的,教师按照预定的教案照本宣科,学生回答的问题是教师设计好的,若学生的回答有与教案设计的不符合,很快就被老师“矫正”过来,若有与计划设计不协调的其他音符,很快也会被“消灭”。因此,很大程度方面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了遏制,整节课也只有老师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只是呆板地听。其实课堂上教师期望学生按教学设计做出回答,当学生和教师的思路不吻合时,教师就千方百计、努力引导,将学生拉回预设好的轨道。将课堂编成表演的舞台,学生扮演者配合教师完成教学设计的主角。

如在学习《酸的和甜的》一课时,让学生识记“猴”字时。我事先把字词板书在小黑板上,因为我的大意在“猴”字里面单人旁边多写一竖。把小黑板挂出来以后,很多学生都认读了,一个眼尖的学生看出来了,提出了我多写一竖。因为是公开课很多老师在下面听课,刹那的失控,随后我灵机一变,夸奖了那位学生,并告诉全班学生老师故意多写了一竖,一是考验你们的注意力,二是提醒你们别出现同样的错误。这样的处理使一堂公开课更加的完美了。课后有老师调侃问是不是我故意设计的。我告诉他们是我的大意,他们都对我的应变表示赞赏。

四、课堂情绪艺术

课堂情绪艺术指教师通过自我情绪传达,以调动学生情绪,师生形成情绪交流和互动状态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物理学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生: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时……

师:乌鸦到处找水喝,大家想一想,平时你看到过乌鸦到什么地方找水喝?”

学生都摇头。

师:那么假如你是乌鸦,你会上哪里找水喝呢?

生:池塘里,小河边,屋檐下的水沟里,泉水边,井口边……

乌鸦喝水教案范文第2篇

某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着瓶子里的水?”经过讨论,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瓶子的口太小,乌鸦的嘴伸不进去;二是瓶子里的水太少,乌鸦的嘴够不着。但有一位学生有不同的意见:“是因为乌鸦的嘴太大了,伸不进瓶子。”教师一愣,随之付之一笑:“坐下,再仔细读读课文。”学生满脸不解地坐下,可是不到两分钟,学生又举手了:“老师,我说的书上没写。”被打断教学的教师显然有些始料未及,便不耐烦地说:“既然书上没写,就不能乱说,必须想清楚再举手,坐下吧!”学生欲辩又止,却也不肯坐下,教师上前,将学生按在座位上……

思考之一:正视课堂“意外”,它是一种“美丽”

教师在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时,突然“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打断了他正常的教学思路。因害怕学生会再说出些什么“稀奇古怪”的观点,教者便阻挠、制止学生,并且不假思索地将学生本来正确的观点定性为“乱说”,最后,甚至强制性地、粗暴地将学生按在了座位上。学生是带着无数的疑问走进课堂的,他们每一次的学习实践过程,都是“摸着石头前进”的过程,都想证实某种想法或做法的可行性或不可行性。即使是结果“错误”的实践也同样重要,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电灯的发明不就是建立在爱迪生成百上千次错误尝试的基础上的吗?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误”也是一种“美丽”,“错误”也是一种“成功”。“小马能否过河”,试过自知分晓,为什么不能让学生也有尝试的机会呢?也许,即使学生会用一些荒谬的尝试来证明自己某些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做法,那也是很很正常的。正是像这样无数个荒谬的想法才“铸就”了伟大的爱迪生。因此,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做法,无论是否犯错,都要切勿对学生横加指责,更不能因害怕学生犯错,而不给学生尝试与实践的机会。

思考之二:珍惜课堂“意外”,它是一种创新

乌鸦喝水教案范文第3篇

教学反思小学教师成长意义从长远来看,教师的教学反思具有重要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专业素质以及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提升小学教学质量。教学反思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成果的思考,就现状而言,我国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活动并不多,文章针对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行分析,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教学反思认识

反思是一个日常概念,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思考,并且从思考中总结经验,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容易将反思与“内省”等同,古代有一句名言被收录在《论语》中,即“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反思,进一步完善自己。

针对教学反思的含义,许多学者对此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过程,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还有以此产生的后果,进行理性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记录在案。教师的教学反思应该从两个方向展开,其一,是纵向角度,从自己的教学活动入手,对其进行分析,并且记录教学情况,分析自己教学的成败,及时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积累教学经验。其二,纵向反思,观看他人的教学活动,进行研究,与自己的教学进行比较,取其长处,弥补自己的教学补足。一位美国学者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并且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因此它成为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所达到的效果,进行及时记录,并做深刻反思,反复推敲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发现自己教学的遗漏之处,由此发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进而解决教学困惑,完善下一次的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最终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教学反思意义

(一)课堂有效性提升

在新课程的推动下,课堂教学形式有了变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教学形式,而忽视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反思是在此类现象发生后,教师对自己的备课进行重新审核定位,针对教学过程,从每个教学环节入手,进行逐一排查,并进行分析判断,对于每一堂教学的生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要进行记录,从而在教学设计环节开始,进行教学的合理设计,促使教学目标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促进下一次教学的成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小节将举例进行说明,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某市一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文《燕子》第一课时教学时,由于教学内容安排较少,教师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字词,阅读课文,理解段意,但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原因在于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思想不集中,而且教师在合作学习之前,没有进行良好的疏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也比较少。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该教师应该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认真的剖析,也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把握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心思想,然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使其正确掌握学习方式,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交代学习的目的、任务以及方法,促进小组学习效率的提高,进而在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

(二)增强教师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这是一项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教学能力也很重要,可以说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知识可以补充,但是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需要在教师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认真思索,然后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反思是其必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其成长的必经之路,另外,教学反思还可以成为教师成功的助力器。叶澜教授针对教学反思,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教师,他这一生无论写多少教案,都可能无法成为一名名师,但是,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仅仅三年的时间,就会成为名师,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反思在教师的工作中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的大部分教师对备课重视较高,但是在教学完成之后的教学反思,教师很少留意或思考,甚至是用一个教案,就可以应用所有教学。

例如,某位新教师在小学课文《乌鸦喝水》教学时,对本篇课文的重点部分讲解的不是很透彻,只是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教学,教学缺乏新颖与创意,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只是从书本上了解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学习内容较为浅显,对课外知识的延伸较少,难以达到学习的高效率。针对上述教学效果,该名教师在课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向其他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汲取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实行小组教学形式,进行讨论,如何使乌鸦喝到水,不仅仅拘泥于课本上的方法,积极开发学生思维,并且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演练,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整节课的教学可以说很成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该名教师在教学过后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创新,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在量变的基础上引起质变,进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反思活动,在教学完成之后,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仔细推敲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并积极进行改进,促进教学活动的不断提高,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

参考文献:

[1]刘利平,刘春平.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04).

[2]高贵忠.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模式研究评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05).

[3]王子学,闫慧明,李转华.反思型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S1).

乌鸦喝水教案范文第4篇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互动过程,老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人,所以,课堂教学没有既定的程序、轨迹,有的是个性化的行为,有的是随机产生的思维的撞击,有的是始料不及的“特色”表现……生活需要七彩阳光。要想深入地推进新课改,使课堂也像生活一样充满七彩首先要下功夫进行有效性自主学习的研究,创设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一、课堂上学生有话总爱跟老师讲,有事总爱找老师帮

学生被动学习乃至厌学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他们眼里知识是枯燥乏味的、是灰色的,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善于发掘蕴含于知识本身的情感,并善于艺术性的赋予知识以情感。有了情感,知识就有了生命,学生就会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价值,对于自己感到有魅力和价值的东西,学生怎能不孜孜以求呢?

在传统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其中的“情感”。有好多教师认为,只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尽了自己的责任。只要尽了这个责任,那么教师的所作所为、教师的付出都是正确的。其实不然,新的课程不仅要求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即使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没有情感的教学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对学生而言,积极的情感比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更重要。带着沉重的心理惶恐感,学生怎么能自主学习呢?如果沉甸甸的责任和渊博的知识伴着的是漠然的神情,那么,带给学生的只能是被动消极乃至失望、沉沦和彷徨。学校里的学习,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教师的良好情感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映,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学,要给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这样,学生才能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自主性的学习活动。

二、课堂上使学生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

“放得开”是指教师不要怕孩子暴露问题,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的答案,不要把教材上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收得拢”是指在尊重孩子多种答案的基础上,还要引导他们推敲出尽可能完美的答案。

学生能够经常说:“我想……我要……我能……我来做……我还有……我认为……”这是学生投入了自主性学习的又一标志,要达到这样的愤悱状态,教师就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学习《蚂蚁和蝈蝈》时,让学生说说如果你就是悠闲自得的蝈蝈会怎样嘲笑蚂蚁,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我会笑她们是笨蛋”。有的说:“我会说傻瓜快到大树下乘凉吧”等等。这些是学生内心的话,对老师来说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都应予以肯定,即使是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情绪高昂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试想,如果学生绞尽脑汁思考出的一个答案,虽然言之有理但就是因为不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而被一棍子打死,学生怎么再能畅所欲言、积极思维呢?当然,对于学生出现的原则性的错误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应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帮助其分析错因,使其在心服口服的前提下走向成功。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在探索中所出现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正确的探索结论要鼓励,对于错误的的观点,教师也要婉转地向该生提出他观点中所存在的漏洞和其它错因,这些错误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由参与交流的其他学生提出,从而引起该生本人的深入思考。还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结论,如果讲得有道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即便是与教材中的叙述有所出入,教师也不应该硬将教材中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因为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由不完整到完整的过程。让学生真实的坦陈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维成果,不轻易否定孩子在认真思维基础上的答案,这样,学生才会“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这样,才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引导学生相互比较鉴别,把发散的思维再回拢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严谨性和深刻性。

三、课堂上学生自由组合、自由发挥

我们的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应该推出许多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歌舞晚会式”、“答记者问式”、“智者闯关式”……构建气氛民主、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有利于改变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

课堂上我们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以“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法,以“发现”为主、不“代替”学生;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去发现结果或规律,教师不做现成饭喂学生,以“鼓励”为主、不“钳制”学生。这样的课堂,少了不该有的条条框框,多了应该有的自由与宽容,多了促进自主学习应该有的自信和勇气,在这种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中,在这样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生的手指灵活了,思维的闸门开启了,迸发出了智慧的浪花,激荡起创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欢欣,教师的劳动也涌现出了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四、课堂上教师要抢抓稍纵即逝的教育资源

乌鸦喝水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个性化学习;研究

在小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教师在课堂中实施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布置你完成”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主动为学生创设探究活动的情景,进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历探究的学习过程,从而增强儿童对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客观事物、现象的探究体验,从而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探究的全过程,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以活动为主的教学呼唤个性化学习

学习的核心在于探究,探究别强调两点,一是活动,二是参与。在小学教育中实施个性化学习,能充分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时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程度差异和需求差异,鼓励和允许学生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方式和方法,在类似研究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发现、体验和合作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思维、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施个性化学习有利于扩大学生活动的参与面

课程内容和活动内容、材料的生活化,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源泉,这使课程内容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可以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教材不再是为教师讲授提供的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学生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与传统的课堂活动方式不同的是,活动目的不是为了知识的接受,活动的方式也不只是倾听、练习和背诵,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一个主题开展多项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各种知识,经受种种磨练,实现多方面的发展。活动本身和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都是综合性的,这些都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活动参与面。

(二)实施个性化学习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体系的最大特点是“教教材”――教学的全部任务在于完成知识点的授受。教师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时,将学生作为一个处于一定年段的抽象群体来认识,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能否掌握教材、难点在何处等。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以“有结构的活动”串起的课程要求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就必须要求教师提供充足的科学探究材料,呈现多样的研究方式,让学生在选择中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激发兴趣,丰富经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在教学中实施个性化学习,可以改变学生单一的、他主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二、个性化学习呼唤教师改变教学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逐渐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实现个性化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探究的有效度,又能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一)从“一刀切”到“自助餐”,个性化学习丰富了教学过程

在教学材料的准备中,个性化学习让教师从“一刀切式”走向了“自助餐式”。在开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个性化学习,必须为学生准备大量的实例与参考,以供学生在开展不同研究时选择。

(二)从传授者走向引领者,个性化学习转变了教师的角色

教师的角色必须从知识的传授者走向学习的引领者。个性化学习体现了教师与学生是真正的平等,教师的任务是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选择的机会,帮助学生寻找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并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

(三)从注重结构获取知识走向关注过程获得体验,个性化学习实现了四个维度目标体系的回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课程目标从知识层面转向了包括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过程与方法四个维度的目标体系。个性化学习是课堂教学开放的体现,让教师从关注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学习转到关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从关注知识技能的记忆保持转到关注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广泛灵活的迁移;从关注探究结果到同时关注探究过程和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有利于四个维度目标体系的实现。教师教学的重点由注重结构让学生获取知识走向了关注过程让学生获得体验。

三、实施个性化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探究中实施个性化学习,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环境的设计,为学生搭一个学习的“脚手架”,设立一个以学生表演为主的舞台,组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全面发展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一)个性化学习让学生从“学习拷贝”转向“学会创造”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在《指纹》一课中,教师在让学生玩指纹、充分感知指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学生提出了“我的指纹是什么形状的?”、“我的指纹与小组同学比一样吗?”、“我的指纹有几种形状?”、“长大了我的指纹和现在一样吗?”等16个问题,教师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后选择一个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开展研究。以自主选择作动力,学生的研究是积极而开放的,在最后的展示中,学生学会了用写、画、印、比较等方法来展示自己的成果,特别是学生对指纹的描述,如指纹像迷宫,像大轮胎,像可怕的龙卷风,像风中带着小雨点,像山、像狂风、像年轮等的比喻,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展示自己的发现,而且这些比喻都十分生动而形象。

(二)个性化学习让学生从“无意学习”转向“有意学习”

学习者感到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才会产生意义学习,有助于达到自己目标的知识,才会被认为是对自己有价值的事情。当学习者发现学习材料不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或威胁到自己的价值观时,他就难以产生意义学习。在《乌鸦喝水》一课中,教师在出示乌鸦喝水的瓶子后,让学生讨论怎样让乌鸦喝到水,当学生提出用大石子、小石子、加水等方法后,学生在学习和讨论中情绪高涨,探究主动,学习变得愉快而有意义。

(三)个性化学习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探究”

以验证为主的教学,十分注重“听讲与接受”学习,即使是以前的常识课,虽然有许多实验,但很多实验是老师演示,学生听讲,在接受后验证。而科学课上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从“记忆与模仿”走向了“理解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皮连生编.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与实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相关期刊更多

风采童装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长篇小说选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作家协会

世界文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