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2信息管理问题

众所周知建筑设计信息管理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直接影响设计管理的整体效率。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的信息管理存在几个问题:一方面是信息的准确性,如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使用不当等,有时设计院为了掩饰设计中的一些小失误或错误往往虚报信息,造成建筑施工可能出现安全问题,同时也会造成设计单位相互之间的沟通中出现信息失准。另一方面是信息的及时性,很多时候存在信息传递滞后的现象,如某一设计单位需参考另一设计单位的资料时,信息传递滞后导致后续的设计无法进行,最终将影响整个建筑设计的整体效率。

1.3设计质量评价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设计质量的评价主要由设计单位、政府主管部门、业主对建筑设计质量进行评定,某种程度上这种评价制度可以促进建筑设计质量管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非常规性与有限性,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和评价时点上。在评价过程中主要是专业人士进行的,主要的利益主体却很少参加其中,因此这样的评价体制很难反映不同主体的意见,那么其产生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有些评价是在阶段成果产生后开展的,有的甚至是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缺乏对设计的评价和控制,作用非常有限。

2提高建筑设计管理的有效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追求也从原来的保暖与遮挡恶劣天气上升到居住舒适性、美学上的要求,同时人们也有足够的时间与能力去改善自己的生活情况和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为了设计出更好的满足人们要求的建筑,这就需对建筑设计加强管理。

2.1建立完整的建筑设计管理制度

在建筑设计中包含了诸多的专业且涉及的内容较广,设计是群体性的活动,要保证建筑设计管理正常有序有效的进行,建立一个完整的组织框架是必须的,所设计的设计管理制度使相关人员的责任与义务明确,指令传达路径简单明确。这样可以避免逐级或多级请示造成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进而避免整个设计进度难以推进。一个完整明确的建筑设计管理制度不仅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对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加强建筑设计质量控制

一个完整明确的设计质量管理体制建立后,为充分发挥组织的作用以达到设计质量控制的目的,必须制定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为把好质量关、进度关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未雨绸缪,不要等问题出现才去寻找解决措施。在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时,将质量责任制细化,责任明晰,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制定奖罚制度以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做好不同部门相互衔接,职责与分工明确及紧急情况的备用方案,各部门之间质量信息的沟通与协调。在设计质量控制中需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查,查看使用功能机质量要求是否达到设计规范与业主标准,检查设计中易忽略的、易出错的常见问题,将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与可能阻碍施工与设计进度的地方尽早地消除。建筑设计管理体制中管理人员作为其重要组成成员,每个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需对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人员进行不同深度的培训,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实行考核制度,提高管理人员质量意识,重视质量的宣传工作,使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把质量这根弦绷紧在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脑海里。在建筑工程施工开始前,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等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通病以及易出现质量问题处的检查力度,对重点工序、关键环节施工进行严格控制。

3建筑设计管理需考虑的方面

3.1建筑设计与环境关系

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年增强,在房地产建筑设计建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的卸放位置与处理是否妥当对周围环境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环境设计,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构成内外环境的多样的、自由的、协调统一,将建筑建造过程中的垃圾妥善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做一份环境影响报告以评价修建建筑物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合理的选择建筑外墙装饰材料与建筑周围绿化植物以免对环境及周围的植被等造成破坏。

3.2社会习惯的改变

在人们生活与教育水平获得极大提高之后,人们的追求不仅仅停留在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更加注重生活品质与精神上的享受,同时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得到极大的提高。随着这些社会观念、社会习惯、社会趋势的变化对建筑物建造设计等方面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应根据实际的情况建设符合社会习惯的建筑物,如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等,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之前对这些进行调查研究。

3.3技术进步的思想

科技日新月异,在建筑设计管理过程中,应将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应用于房地产建筑设计中。计算机获得了极大程度的发展,采用计算机模拟与结构的优化,使分析的结构更加精细准确,如钢管混凝土柱的设计,可以采用ANSYS等有限元对其分析,建模过程中分别考虑整体的钢管、采用焊接形式的钢管、采用螺栓连接的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程度,同时对钢管壁厚、螺栓个数、螺栓预紧力等参数进行分析。近些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建筑设计中应考虑风荷载、地震作用,在地震设计中采用钢管混凝土,在地震发生前,这样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资源浪费,一旦自然灾害发生,这样的结构能充分发挥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在建筑物设计时,应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与行业发展的前沿,将最新的施工技术与材料、设备应用于所建的建筑物中,这样不仅有利于控制建筑物的设计成本与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也有利于推动建筑设计与科学技术继续向前发展。同时,房地产建筑设计施工所应用的新技术有可能存在着不适用现场的情况,这样将有利于科技新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4结语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建筑在我国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工业建筑本身能耗不大,所以国家还未对工业建筑作节能方面的要求。民用建筑又分为两大类: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在各专家编写规范之前的社会调查阶段中由电业总局与燃气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就目前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而言,居住建筑能耗与公共建筑或国外居住建筑相比是非常少的。居住建筑提倡节能设计,目的是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性。而公共建筑提倡节能设计才是建立集约型社会的关键环节。公共建筑分为以下几类:办公建筑(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楼),商业建筑(商场、金融建筑),旅游建筑(旅馆、娱乐场所),科教文卫建筑(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通信建筑(邮电、通讯、广播)以及交通运输(机场、车站等)。有数据显示:就政府部门办公楼每年所消耗能量相当于全国八亿农民全年全部的能耗:办公室里夏天穿毛衣御寒、冬天衬衣短袖解署、白天亮灯办公、热水机饮水机下班后没人关。现在全球范围内已开始能源紧张,尤以中国较为严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使用和节约就更加迫切了。

其实建筑节能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而是建筑基础学科—建筑热工学的一个部分,我国也早在1993年颁布了相应的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1996年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注(采暖居住建筑部分)》,2001年颁布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些规范的颁布,也反应了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轨迹:由北向南,由居住建筑到公共建筑。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规范的条款未列入国家强制性条文范围内,各地也未政府令加以强调,所以执行力度也未达到应有的效果。但2005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有许多条款被列入国家的强制性条文内,相应的各地政府了具有地方法律效力的法令,上海市在2005年6月13日的政府令第50号:《上海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强制规定:自2005年7月15日起新建住宅与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必须进行节能设计。《办法》的第九条与第十条分别对设计单位与图纸审查机构提出具体的要求。所以,对于建筑设计单位,建筑的节能设计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以下着重介绍《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有关建筑部分的要求。《标准》比刚才提到以往的有关规范要严格些,按照本标准设计,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能耗应减少50%。《标准》的章节不多,共7页17条,但简明扼要,省去了复杂的热工公式,归纳总结出来几点要点,强调了规范的实用性。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及术语结合规范本身展开叙述:

一,热工设计的分区:按照我国的气候条件,划分为五个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以及温和地区。

热工分区的基本规律是: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基本是我国的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这些地区的地域辽阔,面积大,建筑节能设计起步也比较早,经验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主要考虑的是冬季保温。夏热冬冷地区大体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成都、武汉、南京、上海等,这些地区的建筑的节能设计由于历史原因起步较晚,面积虽然不是最大,但人口密度高,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可以说这一地区的节能潜力最大,效果也会最明显。设计考虑的是冬季保温与夏季防热兼顾。夏热冬暖地区大体上是华南地区:福州、广州、南宁、台北等。这些地区的建筑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夏季防热。温和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如:昆明、西昌、元江等。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部分地区注意冬季保温。《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这五个分区的基础上根据公共建筑节能的设计特点作了些调整:把严寒地区细分为严寒A区与严寒B区,而温和地区不强制执行节能设计标准。

二,体形系数:即建筑的外表面积与体积之间的比值.体形系数越小就越有利于节能,减少外表面与室外空气的接触,就能减少散热。与以往的规范不同,新的《标准》中弱化了体形系数的概念,只在4.1.2条规定严寒地区与寒冷地区对体形系数的限制是≤0.4,其他地区该系数对建筑的节能体现不明显,所以不作限定。

三,热传导系数:这个概念是本标准的核心名词.所有的围护结构:门、窗、外墙、屋顶以及地面都围绕这个概念展开的。图纸审查或政府检查部门的抽查也是这个数据。她的名词解释为: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1h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W/m2.k。简单的说便是热量在某种材料里传递的速度,速度越小,那么这种材料的隔热性能也就越好。怎样求得这个数据呢?传热系数K0=1/R0。

R0,传热阻:R0=Ri+∑R+Re单位:m2/K.W

Ri与Re分别是材料内外表面的换热阻。他们是固定数据,可由表差得:0.11m2/K.W0.04m2/K.W。

∑R是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某单层材料的热阻R=δ/λ,δ为该材料的厚度,单位是m,λ为该材料的导热系数,单位是W/m.K。λ为此公式求值过程中的关键数据,也是每种材料的固有的属性。她的名词解释为:1m厚的物体,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1h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W/m.k。通常把导热系数λ小于0.3W/m.K并能用于绝热工程的材料,叫做绝热材料。导热系数是绝热材料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热物理指标。例如:普通混凝土λ=1.74W/m.K,钢筋混凝土λ=1.51W/m.K,多孔砖λ=0.58W/m.K,聚乙烯泡沫塑料λ=0.047W/m.K,聚氨酯硬泡沫塑料λ=0.0216W/m.K,(这种材料在全球范围内尤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建筑绝热工程中最普遍使用的材料),而铸铁λ=49.9W/m.K。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卡特比勒办公楼的外墙部分设计采用聚异氰脲酸酯(PIR),这种更新型的材料λ=0.020W/m.K,属绝热材料。这便是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的求解过程。

下面结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上海地区的各部分围护结的隔热要求构逐一探讨:

1.屋面:K≤0.70W/m2.k

我们的习惯做法一般可以满足这个要求。例如:120厚现浇混凝土楼板+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泡沫混凝土找坡层最薄30厚+40厚的λ=0.03W/m.K挤塑板(XPS)+防水层+20厚水泥砂浆保护层,这样的做法就可以达到K≤0.60W/m2.k。须注意关键的保温层一般应选用40厚挤塑板,若选用聚苯板,厚度应增加至60。

2.外墙:K≤1.0W/m2.k

不作外墙保温的习惯做法是绝对达不到这个新规范要求的。例如:20厚水泥砂浆+240厚多孔砖+20厚水泥砂浆的无外墙外保温的传统构造传热系数K=1.66W/m2.k,即便在前段时间简易的外墙保温做法-保温砂浆,也达不到规范的新要求。经计算得知:在墙体与外墙砂浆之间增加20厚的λ=0.03W/m.K挤塑板,这样的构造使得外墙整体的传热系数K=0.86W/m2.k<1.0W/m2.k。这叫做外墙外保温技术,是业界内公认的一种效果很好的做法。他的优点是技术成熟,产品寿命较长,也可使外墙的主要部分受到保护,大大降低温度应力的起伏,提高结构的耐久性。但他的缺点是在高层建筑中有安全隐患,外墙面砖的做法受到限制。外墙内保温的做法不能很好的解决建筑热桥的问题,同时房间内部使用和改造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现在工程上已很少用这种做法了。还有一种做法叫做中间保温,做两层墙,中间夹保温材料,这种做法效果好,是建筑保温的发展趋势,国外的工程中这种做法早已普及,在我国的发展受到限制主要是因为一造价高,二构造做法与现行的做法差别太大,影响面广,难以一时普及。

3.外窗部分

由于外窗在建筑中变化丰富,窗框材料、玻璃品种,有无遮阳等都会严重影响建筑热工性能,所以,规范在这部分的规定并没有一刀切。根据窗墙比系数的不同,对窗体的要求分成不同的几类。所谓窗墙比,并非窗和墙的面积的比值,而是窗与其所在墙体的面积之比。规范在保证外窗自然采光的范围内鼓励窗的面积越小越好,即窗墙比越小越好。因为就现在已知能做到的最好的窗:双玻中空双腔充惰性气体40厚,铝合金断热型材,这种窗体构造的传热系数K=1.5W/m2.k,而普通的单玻铝合金窗的传热系数K=6.4W/m2.k,是墙的6倍。据统计,通过窗流失的热量占建筑能耗的46%,因此控制窗墙比是个有效的节能手段。《标准》中强制规定“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此规定一出,必将会极大的影响建筑外观,金茂大厦或者东方艺术中心等全玻璃的建筑势必会大大的减少。夏热冬冷地区(上海)是这样详细规定的:当窗墙比≤0.2时,窗的传热系数K≤4.7W/m2.k。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中,塑钢单玻窗或铝合金双玻窗可以满足要求,但钢铝单玻窗不满足要求。由此可见,在任何情况下,普通铝合金单玻窗是达不到要求的,必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境地;当窗墙比在0.2和0.3之间时,窗的K≤3.5W/m2.k。双玻铝合金中空(16厚空气层)的传热系数K=3.6W/m2.k,同样不满足要求,若改为断热桥的铝合金型材便满足。当窗墙比在0.3和0.4之间,窗的传热系数K≤3.0W/m2.k。断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可以满足要求。当窗墙比在0.4至0.5之间,窗的K≤2.8W/m2.k。当窗墙比在0.5至0.7之间,窗的K≤2.5W/m2.k,一般情况下中空充惰性气体玻璃镀膜断热桥铝合金的窗体构造可满足要求。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间侯府富厚堂建筑艺术

前言

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他是清朝的中兴名臣,曾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授太子太保衔。在立功、立德、立言以及治身、治家、治学、治军、治国多方面,他独树一帜,真可谓一代儒宗。与研究本人相比,很少有人从文化艺术的角度研究其故居富厚堂。它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乡间侯府,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一、富厚堂的选址与布局艺术

1、富厚堂的选址艺术

富厚堂的选址既注意宏观方面,也注意微观方面的因素,这座“毅勇侯第”位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富托村,处于湘潭、湘乡、衡山、衡阳四县交界处。放眼望去,平地四周峰峦叠嶂、群山环抱,屋前涓水清澈,悠悠地向东南流去。富厚堂座西朝东,背依半月形鳌鱼山。后山上树林茂密、古树参天、四季常青,百鸟飞鸣于其间,远方是一大片田野,视野极其辽阔。屋前有一半月形的荷塘,形同聚宝盆,四周自然环境极为优美。遥望富厚堂好像坐在一张大椅子上,建筑与自然巧妙融合,这正是民间所说的风水宝地。

2、富厚堂的整体布局艺术

富厚堂总占地面积四万多半方米,主体建筑近一万平方米,整个建筑沿中轴线对称,砖木结构,具有宋、明回廊式古建筑群的风格。它由全宅围墙、宅东门、宅西门、门楼、宅南的求阙斋和归朴斋两栋藏书楼、宅北的艺芳馆藏书楼、八本堂前后进主楼、思云馆、缉园等建筑组成。富厚堂有东、西两个入口,进门后是一个用花岗岩砌的半月形台坪。台坪外边缘砌有旗座,用于插旗。紧靠台坪外的是一个由跑马道环绕的半月形莲塘即张大塘。台坪内侧是门楼,仆人的住房、轿亭和马厩。门楼后面有一块宽阔的内坪,门楼正前方是八本堂前后进主楼,两边是藏书楼。南边是两栋藏书楼,较长的一栋藏的书籍,称“求阙斋”,较短的一栋藏曾纪泽的书籍,称“归朴斋”,两楼间走廊相连。北边是曾纪鸿的藏书楼“艺芳馆”、门楼两端修走廊与主楼、藏书楼相连,形成回字形走廊。门楼外檐的墙向两端延伸,直至后山形成一周围墙。前后进两主楼以天井相隔,以过厅相连;在前、后进主楼和求阙斋、归朴斋藏书楼之间修建了花厅;在芳记书楼外侧挖建了荷花池,池中有一个三层的八角亭,以曲桥与岸边相连;在后山围墙内修建了“存朴亭”、“炮台”、“棋亭”、“鸟鹤楼”,围墙外单独修建“思云馆”藏书楼。这些形成了富厚堂以“以堂为主”,回廊为仿宋、明风格的园林建筑群体。它在造园组景时结合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建筑、山水、植物配置等问题,突出各种自然景观的特色。整个布局严谨合理恰到好处,疏密有致,形成典型的四合院式园林建筑。

二、富厚堂的建筑艺术

1、建筑的功能美

亚当.斯密曾说,所有艺术品的美感都源于其有用性,任何艺术品只有经过精妙地设计,既符合审美要求又具有使用性,才会更受人们青睐。他还具体讲到,居室的规则有序会给观察者带来,而它的便利性起到的作用毫不逊色[1]。也就是说,建筑艺术更需要与建筑的使用功能相结合,给人以功能美的享受。富厚堂建筑群防雨、防潮、采光、通风、防尘、防虫等功能齐全,体现了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高超艺术。富厚堂的建筑屋顶用半筒形瓦严密接合,形成凹凸曲面富有美感,同时雨水能沿着凹曲面瓦槽即滴水顺流而下,从而防止雨水渗漏。层层向外伸出的飞檐使雨水远离墙壁,屋檐上翘使屋内仍有充足的光线,故这座木构建筑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而不毁。屋顶层层凹凸曲面如一层层羽毛,层层屋檐向上翘如腾飞的雄鹰,飞檐重叠,重楼叠嶂。四周设置花格窗使屋内通风透气,明亮干燥,透过漏窗,室外景区似隔非隔,似隐还现,阳光斜射漏窗,室内光影迷离斑驳。室外园林中设置的长廊既可遮风避雨,又可分隔、穿插、连接园林中各景点,使各景点层次有秩。正是长廊与园林内各景点巧妙融合,使富厚堂园林建筑成为美的整体。藏书楼是富厚堂的核心,其构造极为特殊,藏书楼的建筑在防雨、防潮、防尘各方面都有周到的考虑,以保护书籍。藏书楼底层以花岗岩为柱,可防止白蚁浸蚀;二楼的走廊设在书楼的四周,可用来晒书;三楼五间书屋,设置漏窗,使室内四面通风,可以防潮湿;一至三楼通体用青砖,都修有上下书籍的专用通道。整个建筑的实用功能之强与建筑艺术之美融合得天衣无缝。

2、建筑的古朴和谐美

在修建富厚堂时,已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授太子太保衔。此时正是他人生中的顶峰,按常理,其重修故居应当极尽华美。而富厚堂虽是侯府规格,有雕梁画栋,但毫不张扬,绝无富丽堂皇之感。它以石砖土木为结构、采古典回廊式风格,看上去古朴大方、色彩素净明快。

荷叶盛产花岗岩,杉木也是南方最常见的木材,青砖和半筒形小瓦在当时是南方普遍使用的建筑材料,土坯砖就是用泥土稍加工制成,工序很简单。富厚堂建筑因地取材,绝不奢华,其主要建筑材料采用花岗岩、杉木和土坯砖、青砖、青色半筒形小瓦。漏窗、窗框、屏风、门框、廊柱、梁等建筑结构上广泛地利用杉木;墙壁基本上就是由青砖和土坯砖砌成;建筑物顶盖的都是青色半筒形小瓦;廊柱的底座、门楼外的台坪、台坪外缘的插旗座、部分门框、园林内的小石路,甚至藏书楼一层的廊柱等都是用花岗岩建造,既坚固耐用,又体现了建材的朴实美。富厚堂整个建筑没有精细的雕梁画栋,没有金碧辉煌的装饰,门楼前也没有狮子,门枕石与普通老百姓家一样四方四正的,没有任何修饰,雕梁画栋非常朴素,门框顶部两边雕刻的“如意纹”显得朴素大方。漏窗、廊柱、长廊和屋顶作为富厚堂的主要修饰。廊柱和窗格等距离地安在走廊的两边,给人一种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感,看到整齐的廊柱和窗格,使人心情愉快。漏窗(俗称为花窗)是富厚堂园林景观的一种建筑艺术处理工艺。这里的木制漏窗中间以细木构成方格、菱花、如意纹、冰裂纹等各种图案即棂子,粉墙漏窗多以植物花卉虫鱼鸟兽等自然形状的图案为题材,木制漏窗与粉墙漏窗有机结合,图案既朴素又美丽,同时饱含耐人寻味的幽雅情调和象征意义。屋檐层层外伸,顶上铺盖青色半筒形小瓦从上往下一层一层地铺下来呈鱼鳞状,阳光射在上面闪闪发光。富厚堂这种质朴、淡雅、古拙给人一种最纯真的古朴美。富厚堂建筑的色彩主要有青、土黄、黑灰、灰、白和朱红色组成。以大片青砖墙和土坯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半筒形小瓦,朱红色和木纹本色的梁柱、栏杆、漏窗。灰白相间的花岗岩石柱、门框、园林中的小径与青砖的青灰色墙面和土坯砖的土黄,与内部装修的朱红色形成对比。青色与土黄色墙面相配衬托了室外花草树木,建筑与花木随着阳光因位置与强弱而形成的投影,组成了无数变动的景象。整个建筑群没有五颜六色,色彩的基调以青色为主,给人一种优雅素净明快之感,建筑色彩的和谐美跃然其间。

3、建筑园林的意境美

富厚堂是仿周代诸侯泮宫(学宫)风格建造的“侯府园林”,在立意上着重诗情画意的境界和人文气息,这些在建筑上创造性地反映出来。泮宫即学宫,泮者半也。因古时学宫前面有一半月形水池,故称泮宫。《监利县志》载,原泮宫两庑戟门,高堂深院,静谧典雅。院中古柏参差、倒映一泓池水,虬枝古干,郁郁苍苍,人称“泮宫翠柏”。富厚堂屋前屋后大量种植柏树、翠竹与荷花。《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柏树象征着主人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竹杆婷婷玉立如君子,竹子内空外有节,象征虚心有节和高风亮节的品格。这种品格与做人的应有气节联系在一起,已成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权、永不屈服的精神象征。荷花则十分高雅美丽,清香远溢。周敦颐在《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是清廉、高洁等高贵品格的象征。这些在给人以美的享受时也陶冶人们的情操。早晨,站在后山的炮台上,可见涓水东南流去,与朝阳相接;门楼前的荷花含苞欲放;堂内古樟枝叶茂盛,绿树浓荫;朝阳斜照富厚堂,金光闪烁;层层屋檐四角上翘,犹如一群正要腾飞的雄鹰,有积极向上之意,预示着后代辉煌腾达;四合院内山水交融,古木参天,亭阁相映;后山小石路连接着各个亭子。千年古樟黄绿色的花盛开时,樟花清香,百鸟欢跃鸣叫亭间。夏天夜间站在台坪上,此时半月塘的荷花已开放,月光下的荷花显得格外的宁静,微风吹来使人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整个建筑群与山石花木处理得恰到好处,建筑空间与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任人遐想,会有一种无限舒畅之感,其建筑园林的意境美语言难以表达。

三、富厚堂的建筑艺术与文化水融

建筑总是渗透着民族文化。[3]的家族文化、湖湘文化乃至儒家文化贯穿于富厚堂建筑的各个角落。本人是一代儒宗,富厚堂从建筑艺术角度反映了他的哲理思想,同时,又以建筑艺术的形式给后人立德、立言,激励后人建功立业。

富厚堂门楼前有一个半月形的花岗岩台坪,坪外是半月形荷塘,这是仿周代诸侯泮宫(学宫)风格建造的“侯府园林”。《礼记·王制》曰:“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2]周代的大学设在郊外,往往四周有水,形如壁环,天子设的为“辟雍”,诸侯设的为“泮宫”。富厚堂是名副其实的学宫,它有“求阙斋”、“归朴斋”、“艺芳馆”和“思云馆”四座藏书楼,其藏书曾达三十多万卷,超过近代史上著名的四大藏书楼[1],是我国近代私人藏书第一楼。这四座藏书楼是富厚堂建筑的精华所在。把教育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很重视藏书楼。南、北三座藏书楼通体是青砖,作为正宅的八本堂反而与一般民间住宅相差无几[2]。富厚堂采用四合院的结构形式,而这种形式住宅有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内向院落小环境,这样保持了住宅所特别要求的私密性和家庭生活所要求的安宁。[4]也为子孙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富厚堂成为读书的净土,在建筑艺术中集中体现了的修身治学思想。匾和对联装饰建筑物是我国的传统,可为建筑平添浓厚的书香气息。富厚堂有大量的内匾和对联,其内容典雅精辟,书法刚劲有力,与庭院相映,使整座建筑充满着诗情画意。前厅神龛上有“八本堂”匾,所谓八本是指曾家的“八本家训”: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已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烦恼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堂上挂着一幅:“战战兢兢即生不忘地狱苦,坦坦荡荡虽逆境亦惕天怀”的对联。其它的亭院都有匾和对联装饰。这些内匾和对联从形式、色彩、字体到内容,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是熔语言与艺术于一炉,使整个建筑充满着生机,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花厅有的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扫、孝、宝”,这意思是勉励子孙要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早起、扫地、孝敬与睦邻兼顾。这些都精辟地反映了家族的修学、养身、齐家、平天下的思想,同时也是湖乡文化和儒家文化思想的精髓。还经常教育儿子,“莫作代代做官之想,要做代代做士民之想”。虽然他本人已成为了清王朝汉人能做的最大的官,在这种人生顶峰时期,他却居安思危,在偏僻的远离政治中心的荷叶修建富厚堂。堂内有大片的菜地,种植大量的竹柏,住宅建筑古朴大方而藏书楼却十分讲究,体现了坚持“以读书为攻,以耕地为守”,进退兼顾的辩证思想。这也与儒家要求的生活简朴、虚心谨慎、世代学习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可见,整个建筑群既是一座文化的宝库,又达到了艺术与文化的水融。

四、结束语

建筑艺术是使用功能、艺术和文化于一体的综合表现形式。现实生活中,建筑风格和园林设计的雷同现象比比皆是,没有将文化融入到设计中去,设计出来的作品也就没有历史文化的厚度。富厚堂的选址和布局与自然环境紧密地结合,就地取材,在建筑结构上实现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统一,建筑与装饰能汲取乡土文化与民间艺术的营养,建筑形式生动活泼,富有乡土气息,把传统文化的古朴与和谐贯穿其中。富厚堂为现代建筑园林设计树立了一座文化的丰碑。同时,富厚堂也是解读的家族文化、湖乡文化和儒家思想的一把钥匙。从某种意义上说,富厚堂是儒家文化的缩影,要领略其建筑的艺术意境,必须深刻理解儒家文化的内涵。故毫不夸张,富厚堂不愧为一座艺术与文化的殿堂。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吉林大学出版社,吉林音像出版社.2004,P181-182

[2]孔子等著.四书五经.昆仑出版社.2004,P763-764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为了寻找空气幕送风射流的最佳射流厚度和射流角度,防烟空气幕送风口设计必须考虑既可调节送风口的厚度又可调节送风口的旋转角度。如图2所示。

图2防烟空气幕送风口轴测和剖面图

2.1空气幕送风口

防烟空气幕送风口由四块薄钢板组成,分成左右两部分,每个部分由上侧水平薄钢板和下侧竖直薄钢板组成,上下板之间通过铰链相连。防烟空气幕送风口上部通过帆布软接与送风静压箱连接。

2.2送风口厚度调节

为调节送风口的厚度,门洞前模拟走廊上部的左右两侧壁各设一根角钢做成滑轨,在角钢一侧面上设置等间距的固定孔,并在送风口左上侧板上与角钢相同部位设置同样等间距的固定孔。送风口左侧整体可以通过其上部在滑轨上水平左右移动,右侧上部固定,这样通过每移一个步长就可以得到一个送风口的厚度。

2.3送风口旋转角度调节

为了调节送风口的放置角度,在沿气流方向门洞前模拟走廊左壁上设置以送风口右侧铰链中心为圆心、每旋转5℃定一固定孔的80°弧长的薄钢板弧形角度刻度盘。送风口左右两部分由下侧的竖直板与四根等间距孔的扁钢通过插销连成一体,送风口右部分的下侧的竖直板上焊接一手柄(手柄孔中心与右侧铰链中心一致)。送风口的角度通过手柄旋转调节固定在薄钢板刻度盘上。

3防烟空气幕实验技术方法及步骤

3.1测试项目及参数范围

烟气的水平流速及模拟走廊烟气流量、排烟管道的动压及排烟量、送风管道的动压及空气幕的射流流量和送风口的射流流速、厚度、角度和防烟空气幕阻断烟气时间。实验场所的空气状态参数。

测试水平烟气流速调节范围为0.2~1.2m/s,其步长为0.1m/s;空气幕射流厚度调节范围为5~10mm,其步长为5mm;空气幕射流角度调节范围为5°~60°,其步长为5°;空气幕流量由密闭对开多叶调节阀控制,偏转角调节范围为0°~90°,其步长为30°;排烟管道排烟量由密闭对开多叶调节阀控制开启度调节范围为0°~90°,其步长为22.5°。

3.2测试仪器

①QDF-3型热球风速仪0.05~30m/s、低速热线风速仪0.1~1.2m/s②TKS型标准毕托管5~4m/s基本格数为0.998±0.002③YYT-2000倾斜式微压计0~2000Pa精度等级为1级④水银温度计0~50℃分度值为0.1℃⑤干湿球温度计⑥DYM3空盒气压表800~1064kPa最小分度值为1kPa⑦秒表⑧直尺分度值为1mm

3.3测试方法及步骤

3.3.1矩形风管测定断面选择及测点的确定

矩形风管断面选择在沿着气流方向局部阻力前大于4倍矩形风管大边长和局部阻力后大于1.5倍矩形风管大边长的直管段范围内,这样能保证被测断面气流均匀。测点的确定采用等小矩形面法,将断面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矩形,并在每一小矩形的对角线交点上进行测量,一般小矩形的边长为150~300mm左右,其面积不大于0.05m2。

3.3.2测试方法及步骤

各种测试仪器就位调零并测量模拟走廊断面尺寸及风管断面尺寸。定测试环境的空气状态参数:测试、大气压--温度计、空盒气压表。为烟雾发生器加乙二醇发烟剂,接通电源产生烟雾。按调节范围及步长分别设定烟气的水平流速。启动并调节变频调速风机FJ1--热球风速仪测定烟气的水平流速。由此确定烟气流量。确定空气幕的射流流量,启动风机FJ2并调节密闭对开多叶调节阀F3--标准毕托管、倾斜式微压计测定风管气流的动压值并由风管断面尺寸计算其流量。或采用热球风速仪测定空气幕送风口的射流流速并由送风口面积确定空气幕的射流流量。排烟管道的动压采用标准毕托管、倾斜式微压计进行测定,并计算其排烟量。观测模拟走廊烟气流动状态及防烟空气幕阻烟情况并用秒表记录阻烟时间。按照空气幕防烟的工作方式开启或关闭阀门和风机。工况调节,烟气水平流速一定的情况下,分别调节空气幕射流流量、厚度及角度。同时测量记录以上各种数据。

测试完毕,首先切断烟雾发生器的电源,接着关闭风机FJ1、FJ2。

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风压的计算,当各测点相差不大时,计算其数学平均值;当各测点相差较大时计算其均方根值(负值与零按零计算)。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分支电缆、结构、性能、设计要求、规范

一、分支电缆的结构与性能

1、产生与技术标准分支电缆是在普通塑力缆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现代文明的发展,都市的高层建筑越来越普及,在高层建筑配电系统电气设计中,供电可*性、工程经济性和施工便利性越来越重要,采用普通电力电缆供电,三者的矛盾总难完全统一,只能根据不同工程而有所侧重。按传统方法,在楼层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的办法有三种:

(1)放射式,由地下配电间分别对各个楼层引电缆直接供电,却需要大量的电缆、桥架和较大的电缆井,造价高,经济性最差。

(2)链接法,由配电间引出电缆至底层配电箱,再由底层逐层向上链接供电,此法经济性最佳,但由于层数越多,安全系数越低(安全系数是逐级相乘)。

(3)分区树干式,把一座高层建筑划分成n个单元区,每个单元采用电缆接从配电室供电,然后再分配至单元区内各个楼层。经济性都比较好,经常被采用。

(4)干线电缆分支法,从配电室引出一根(或数根)主干电缆,每个楼层在干线电缆上供头分支,此法经济性最好,但施工却是最麻烦的,更麻烦的是在主电缆上做楼层分支头时,受电缆的结构和现场施工条件以及人员素质的影响,接头质量参差不齐,但这种方法却促使人们想到把接头与电缆一同制造,由此诞生了新一代的建筑配电电缆——分支电缆。

分支电缆是把经过专门工艺处理的单芯电力电缆作为建筑主干电缆,根据各具体建筑的结构特点和尺寸量体裁衣,预先把分支接头与分支线、主干电缆一同设计制造。是把上面第(4)种方法中现场施工和管理的工作由专业制造厂完成,而且工艺一致性也带来了质量一致。

分支电缆较早出现于英国和日本,在技术标准方面,1980年,日本电线工业协会颁布了第一部行业性标准JCS376(1980),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1992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放宽了对产品结构材料方面的要求,提高了成品技术指标,目前,国内正规的分支电缆生产厂的产品标准主要是以该标准为基础。

2、结构分支电缆在结构上,分为单芯型和多芯绞合型两种,每根单芯分支电缆又可分为三部分:

(1)主干电缆;(2)支线电缆;(3)分支连接体。

目前,因单芯型分支电缆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施工,已获得大量应用。按照日本标准的规定,多芯型分支电缆实质上是多个单芯电缆的绞合体,而不是传统概念多芯电缆的结构,多芯型分支电缆的每项导体外面都有单独的绝缘和护套,每根线芯有独立的分支连接体。多芯型分支电缆具备一般多芯电缆的运行性能,国内只有为数极少的大型综合性电缆厂才具备生产能力,目前也已在推广应用中。

3、性能分支电缆是一种新型的电力配送电缆,其关键性能有两项:首先,一根具备良好品质的分支电缆,必须是性能优良的电力电缆,对于国内产品,其导体性能、绝缘性能、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均应符合GB12706-91标准——电缆的性能是分支电缆产品的基础指标。

第二,分支连接体的性能至关重要,这是分支电缆的关键性能。分支连接体把干线电缆与支线电缆的导体连为一体,并作绝缘防潮处理。从外观上看,无法知道内部接头质量,有两项重要的试验能够检测接头性能,即机械拉力试验和电热循环试验。对机械拉力试验而言,分支连接体(含干线与支线导体)的拉断力应保持在连接前的80%以上,对电热循环试验而言,在125次一定时间间隔的额定载荷与空载循环后,分支连接体的温度不得大于电缆表面温度的8℃。决定分支连接体的机械与电气性能的关键在于分支连接体的材料和工艺。对广大用户而言,应充分关心分支电缆的电缆质量、接头的材料选择和生产工艺工装。

我们讲,分支电缆更适合于现代建筑的配电系统,为什么?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相关电气设计规范中对配电线路的要求。

二、相关规范对建筑电气系统中配电线路的设计要求

1、建筑电气相关的设计规范目前与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有关的规范主要有:

(1)GB50052-19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2)GB50054-19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3)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4)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997年版本)

(5)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其中:《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和《低压配电设计规范》是两项基础规范,主要内容参照采用了IEC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供电系统和低压配电部分与其规定基本一致,但由于这是一个建筑行业的专业标准,建筑相关的部分规定更具体,如供电系统的负荷简等级,除规定分级原则外,更规定了各类具体建筑名称的负荷级别。

由于上述规范在颁布实施时,分支电缆产品在国内还没有应用先例,因此在规范中并未提及分支电缆,但在众多条款中体现了设计指导方向,总的说来,有三种观点:

1、关于配电级数——越少越好;

2、关于配电方式,从高到低依次为放射式>树干式>分区树干式>链接式;

3、关于安装敷设方式,应与环境、建筑特征、机电应力等多种因素相适应。

(一)、关于配电级数:对配电级数而言,GB50052-95第3.07条规定:供电系统应简单可*,同一电压供电系统的变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8.14条规定:“自变压器一次侧至用设备之间的低压配电级数不宜超过三级,但对非重要负荷供电时,可超过三级。”上述规范体现了一个要领,那就是配电级数越少越好,越少可*性越高,技术越先进。

(二)、关于配电方式,GB50052-95中第6.02、6.03、6.04、6.05条中提出:“在正常环境的车间或建筑物内,当大部分用电设备为中小容量,但无特殊要求时,宜采用树干式配电”,“当用电设备为大容量,或负荷性质重要,或在有特殊要求的车间、建筑物内,宜采用放射式配电”,“当部分用电设备离供电点较远,而彼此相距很近、容量很少的用电设备,可采用链式配电,但每一回路环链设备不超过5台,其总容量不宜超过10kW”:“在高层建筑物内,当向楼层各配电点供电时,宜采用分区树干式配电,但部分较大容量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应从低压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

(三)、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对配电方式有更为详细的规定,如:“8.2.15居住小区的高层建筑,宜采用放射式配电”“8.2.2.4除多层民用住宅外的其他民用建筑,对于较大的集中负荷或较重要的负荷应从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对于向多层配电间或配电箱配电,宜采用树干式和分区树干式的方式”“由层间配电间或层配电箱至各分配电箱的配电,宜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结合的方式”,“8.2.3.2对于容量较大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宜从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对各层配电间的配电宜采用下列方式之一:

(1)工作电源采用分区树干式,备用电源也采用分区树干式或首层至顶层垂直干线的方式。

(2)工作电源和多用电源都采用由首层到顶层垂直干线方式。

(3)工作电源采用分区树干式,多用电源取自应急照明等电源干线。

上述规定,是限于制定规范时,分支电缆尚未在国内推广应用,供电线路主要依赖普通电力电缆和母线。笔者认为,在应用分支电缆配电后,上述规定应该可以简化。放射式高于树干式,又高于链接式的观点。

(四)、关于电缆和母线安装敷设方式。

GB50054-94中5.5.1、JGJ/T16-92中9.12.1都规定“封闭母线宜用于干燥和无腐蚀性的屋内场所。”

GB50054-94中5.7.2、JGJ/T16-92中4.13.5规定“竖井垂直布线时应考虑下列因素:……。垂直干线与分支线的连接方法。”

GB50054-94中5.7.3竖井内垂直布线采用大容量单芯电缆大容量线线作干线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1、载流量要留有一定的裕度;2、安装及维修方便和经济。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10.1.4规定:“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穿管保护。当暗敷时应敷时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cm,明敷时必须穿金属管,并采取防火措施。采用绝缘和护套为非延续燃性材料的电缆时,可不采取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井沟内。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消防电源及其配电,9.1.4条也规定了相同内容。

上述规范说明:电缆配电比母线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安装敷设更便利。

在熟悉电气规范的相关规定后,让我们来分析分支电缆配电方法与规范的符合性与技术先进性.

三、分支电缆配电的技术先进性

1、分支电缆的配电方式分支电缆配电系统一般如图所示,在一个n层的大楼中,垂直竖井干线和各楼层供电由一根整预制的分支电缆完成,PG是总配电柜,PX是楼层配电箱,ZJX是转接箱,当PG与ZJX之间距离不远时,(满足载流量与起动运行压降要求)一般不予选用,这样可减少一个连接点,节约投资。

2、分支电缆配电的技术先进性从上述配电系统的分析中,可以知道分支电缆可以使楼层配电简化成二级配电,每个楼层都可以达到最简单的二级配电,符合规范中配电级数越少越好的原则,这是先进性之一。

分支电缆配电系统的实质是一种放射式配电系统,适用于各种重要场合甚至是特别重要场合的配电,这是先进性之二。

分支电缆是一种经过预制的电力电缆,其外形和结构特征仍然具备电缆特性,而且接头经过密封绝缘处理,在出厂时经受过水中耐压和绝缘电阻试验,因此对环境要求低,能适用于潮湿、盐雾酸碱等环境,而母线在规范中明确不能应用于这些环境,比母线适用范围广。而且,其安装方式简便,施工工期短,工费低,符合规范中设计应注重经济性的观点,这是其技术先进性之三。

四、分支电缆配电设计的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