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林业高级工程师论文

林业高级工程师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林业高级工程师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林业高级工程师论文

林业高级工程师论文范文第1篇

1、助理工程师 (初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工作满半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一年以上;中专、高中、初中毕业后担任员级职务三年以上。

2、工程师 (中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三年以上;专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四年以上;中专、高中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五年上。

3、高级工程师 (高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10 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职务工作 5 年以上;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10 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 5 年以上。

工程师分类:园林建筑工程师、风景园林工程师、园艺工程师、园林工程师、园林绿化工程师、古建筑园林工程师

三、材料要求

为了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凡涉及申报对象的学历、专业年限、考试成绩、任职年限及本人的工作能力和主要业绩、奖惩情况,须由申报单位核实后,按规定的要求提交以下主要材料:

1、《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中、初级一式二份)、附件表(一式一份);

2、上一年度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

3、专业论文和业务工作总结;

4、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业绩的相关材料;

5、《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

6、一寸免冠彩照5张、身份证复印件2份、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2份。

关于2011年度全国专业技术人员

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

市人考中心函[2010]13号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级各委、办、局(公司)人事(职改)部门、有关驻地单位:

为做好西安市2011年度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及个人:

(一) 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和青年专家申报中级职称。

(二) 晋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在评审副高级职称时参加过国家职称外语A级考试成绩合格者。

(三) 年满50周岁并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女专业技术人员满47周岁申报中级职称的。

(四) 在县属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在乡镇及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

(五) 在野外长期从事农业、林业、地质、采矿、勘探、水利水电、水文勘测、测绘、公路施工、铁路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以上专业工作满8年申报中级职称的。

(六) 具有国家认定的相应留学经历的。

(七) 取得博士学位的。

(八) 取得外语大专及以上学历,包括申报职称有第二外语要求的;通过全国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BFT)的;全国公共英语考试五级(PETS5)的。

(九) 参加国家外语六级以上水平考试成绩合格申报中级的。

(十) 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出版3万字以上的外文专著、译著的。

(十一) 获二项以上国家发明专利、并经推广、转化已经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业绩突出,获市政府二等奖以上奖励前五名的;厅局级一等奖前三名的;获市政府三等奖前5名申报中级的。

(十二) 申报各系列初级职称的。

从事传统中医药、民族医药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参加医古文考试;从事工艺美术、古籍整理、历史时期考古、图书资料、档案、文学创作、群众文化、表演艺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参加古汉语考试。

符合职称外语免试条件的人员在申报高级职称时,必须如实填写《陕西省职称外语考试免试申请表》,经单位人事部门审核后,逐级上报,由省职改部门审批;晋升中级职称的外语免试,经单位人事职改部门审核后,区、县及市级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免试条件,在评审表中填写免试意见。加盖公章,将有关获奖证书或其他免试证明材料随审批文件上报市职改办。

这是我国的特有职称评定方式,是从前苏联引进的,和国际通用的‘工程师’有区别;我国的是行业职称,国外是执业资格;我国正在施行的‘建造师’、‘建筑师’、‘造价师’等等,会慢慢取代现有的技术职称,都是向国际通用法转轨。但是,在我国,不论在国企还是民企,目前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正如2#楼版主所说【有用,公司升级、组建公司,都有很大的用处,注册证是你的上专业认证,工程师是你的通用技术水平认证】中级有用,考监理工程师就是要中级工作3年后才有资格考。现在公司升级还是需要的,有些要求技术负责人必须是中级或者高级职称的。单位和个人都需要,个人主要是涨工资了。

工程师 (Engineer)

望文生义,便是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治理,评价能力的人员。实在,工程师是职业水平评定(职称评定)的一种。其下,有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等职称;其上有高等工程师,专家等职称。该然,那也只是对于从事工程修设或管理人员技术程度的一种本定而已。

工程师的称呼通常只用于在工程学其中一个范围持有学术性学位或相等工作经验的人士。

在欧洲海洋一些国度,工程师称呼的使用被法律所限造,必需用于持有学位的人士,而其他出有学位人士使用,属于背法。在好邦大部份州及加拿大一些省份亦有相似法律具有,通常只要在专业工程测验与得合格才可被称为工程师,而法律的范畴普通只在蓄意欺诈的情形下才会施行。

技术专野(technologist)一词有时取工程师同义,当词是由技术(Techno-)和后缀(-ologist)组成,意义是研讨技术的己,彼实称普通正在欧洲海洋一些有规管农程师称号使用的国度中被使用,由于已蒙法律管造。在一些推丁邦野,technologist只是正在工程师取技术员之间的专业资历。

迷信野摸索世界以发明广泛规律,但工程师使用广泛规律以设计实践物品。

在好邦,Engineer一词也用于指操作机械引擎(Engine)的己,好比铁道 Engineer 是指火车司机,轮舟 Engineer 是指轮机员,流动引擎机械师通常是负责流动引擎。

因为工程项目有许多品种,那么,工程师也天然有良多类品种,例如:网络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出售工程师等等等等。

纲前,农程师认证方法有良多类,测验是最广泛的一类认订方法。

像针对于疑作工业的工程师方背认证考试便是又普及,露金质又高的-齐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程度)考试,俗称软考。

跟着国度科技开展天不时加快化,以及高新工业天没有续尺度化。工程师职员仍是缺心很大的,大批的岗位须要使得如今如斯剧烈的便业环境带来了春天的气味。尽力吧,看诸位梦念成实。

按职称(资格)高下,分为:学受级高档工程师(正高职),钻研员级高等工程师(正高职),高等工程师(副高职),工程师(中职),助理工程师(始职)

通常所道的工程师是指中级工程师,工程师职称是要上级主管部分评定,齐国通用。其中要考中级英语职称考和利用计算机考试。

中级工程师评订准绳

《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止条例》划定的任职基础前提:

担任工程师职务,当具有下列前提:

1、具有下列部分之一的前提

(1)出产、技术治理部分

①基础控制古代出产治理和技术治理的方式,有独立解决比拟庞杂的技术答题的才能。

②可以机动应用本专业的基本实际学问和专业技术学问,熟习原专业海内外隐状和开展趋向。

③有必定自事出产技术治理的理论经验,获得有适用价值的技术结果和经济效益。

④可以指点帮理工程师的工做和进修。

(2)研究、设计部门

①有独立承当较庞杂项目标研究、设计工作能力,能解决本专业范畴内比拟繁杂的技术答题。

林业高级工程师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对景德镇市香榧资源的分布以及香榧经营策略进行了叙述,并从育种、苗木繁殖、嫁接等方面介绍了香榧的培育技术,以期能指导香榧的生产和经营。

1景德镇市香榧分布和优良类型

景德镇市3个乡(镇)均有香榧自然分布,有天然生长的香榧(古树)355株,其中有300年以上并且胸径在40cm以上的30株,胸径在30cm以上的有90株,生长发育良好,结实量多。这说明景德镇市具有香榧生长发育的良好立地条件和品种优质的优良类型,为今后进一步开发香榧优良种质资源提供了基础,为进一步研究香榧优良类型的形态、生长发育规律、生长环境提供充分的条件。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35.47万公顷,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多样,植物种类繁多。野生和散生香榧遍布全市山区各乡(镇、村),是种植香榧得天独厚的好地方。我所近几年来应用香榧培育技术,已培育优质(播种)苗4.5万株,嫁接苗3.6万株,为景德镇市发展香榧提供了种苗基础。

2景德镇市发展香榧经营策略

2.1加强宏观指导、发扬资源优势

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对香榧发展非常重视,“香榧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已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省、市领导在考察香榧育苗培育基地时作了指示:“香榧发展市场潜力大,开发价值高,要在现有规模上,加大科技投入,把香榧作为一个产业抓,发展为全省香榧示范基地,为林业经济增长点作贡献”。政府部门要对香榧资源发展规模进行宏观调控,对市场需求情况进行预测预报,主动搞好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林业部门应根据市场体系建设和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经济特征、栽培技术等条件,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有组织、有选择地搞好香榧培育基地的发展规划。要搞好信息流通,认清发展形势,扬长避短,有组织、有计划地建设香榧培育基地,做到发展与市场供需基本保持平衡,防止盲目发展,造成浪费。

2.2香榧经营策略

2.2.1选择优良品种。发展香榧选择品种是关键。景德镇市地区有2个优良品种:细榧、和尚榧,应尽快发展这2个优良品种。要根据香榧的生态特性,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立地布局培育基地,以目前已经确定的2个优良品种作为主要的选择繁育对象,并继续调查和发掘优良类型和单株。调查、分析香榧优良类型和单株的生长环境,以研究香榧生长发育的最佳生态环境。

2.2.2营造模式。必须将立体结构与层次经营相结合,要采取企业+农户、股分制合作经营等多种责、权、利结合又明晰的经营体制,稳步推进、持续发展香榧产业。如2004年,景德镇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以技术入股与香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建股分制公司,聘请徐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为技术指导,2004~2005年播种(条播)繁苗1.5万株,平均苗高22.6cm,产苗15万株/hm2;2006年,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播种育苗技术又上了新台阶,采用洒播、叶面追肥、浇水渗药(防治小苗立枯病等其他病虫害)等技术又繁育苗木3万株,平均苗高28cm(一年生苗最高为42cm),产苗22.5万株/hm2。

2.2.3基地的选择与建设。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每片基地要相对集中连片,并有一定的面积,使基地建成后都能形成规模。要严格按工程管理强化集约经营,并建立一套由可行性报告、立项、规划设计、作业实施方案、检查和验收到建立技术档案等方面内容组成的科学管理体系,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重点投入,做到造一片,成林一片。

2.2.4关于投资机制。发展香榧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一种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内资、外资等多元投入相结合的发展机制。政府要提供优惠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高效廉洁的审批管理程序来吸引投资者。要着力抓好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转化应用,防止生产大而无当,使这些环节紧密相连,良性互动;要充分利用高科技和信息“高速公路”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使景德镇香榧产业化走上高速发展之路。

3香榧培育技术

3.1种子采收与催芽技术

3.1.1采种。育苗用的香榧种子,一般采用细榧或和尚榧的种子,其发芽率高,出苗较整齐。种子要在生长健壮的成年母树上采收,育苗用的种子必须充分成熟,在9月下旬、10上旬当假种皮由青绿色转为黄绿色,开裂露出种子,并有少量种子开始脱落时采收。一般每4kg榧蒲可出种子1kg左右(1kg种子约420粒)。细榧的当年发芽率在92%以上,和尚榧可达85%以上。

种蒲采回后,堆放在阴凉通风处(堆厚不超过20cm,以防止发热腐烂),堆放5~7d,以利于种子与假种皮分离。当假种皮微紫色时,剥去假种皮,取出种子进行播种前处理。

3.1.2催芽。成熟种子胚胎未发育完全,须用湿沙贮藏,完成生理后熟,并达到催芽的目的。选朝南向阳地,挖15~25cm左右土坑,先铺上5cm左右的清水河沙,然后用1层(5cm厚)种子1层(3~5cm厚)湿沙(用手捏沙能成团,手松开时沙团稍经触动即散)相间层积贮藏催芽。堆高35cm左右,上层沙可厚一些,防止种子外露,并起保湿作用,天气干燥时要经常洒水,保持沙子的湿润,发芽率在92%以上。

3.1.3采穗。香榧枝条分延长枝、侧枝、结果母枝、结果枝、萌芽枝等5种。为了使嫁接苗生长有力且早实早丰,在选优基础上,应在树冠中上部选用一年生侧枝或带一年生三叉枝的二年生侧枝做接穗,具体视砧木粗度而定。穗条一般随采随用,若在阴凉处把穗条基部置于湿沙中可保存30d左右。

3.2苗木繁育技术

3.2.1砧苗培育。具体内容如下:

3.2.1.1播种。育苗的圃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水方便、pH值在5.5~6.5的沙质土壤上。10月上、中旬整地,要施足有机肥,施入腐熟栏肥15t/hm2或腐熟菜饼4.5t/hm2。东西向作高床,床宽1.2m,床面要平整,步道深浅要一致,纵向开沟条播。播前需用托布津800倍液或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一般分冬(12月至翌年1月)和春(3月上、中旬)二期播种,行距30~35cm,株距8~10cm,种子胚根向下放在播种沟内,播种量为发芽种子750~900kg/hm2,上覆1层细肥土,厚度为种子横径3倍,约1.5cm左右,上盖稻草等物,用于保湿和防止表土板结。3.2.1.2管理。主要是遮荫、浇水、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播种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苗陆续出土。幼苗紫红色,极脆嫩,幼根肉质黄白色,分布浅。香榧苗怕日灼,揭去盖草后,要及时搭棚遮荫。荫棚高1.8m(有利于圃地和护理),透光度40%左右。香榧苗怕旱需水,尤其在盛夏要视干旱情况适时浇水。要及时松土、除草、施肥,第1年除草要用手拔,次年可轻锄浅削,以避免碰断苗木和伤动根系,肥料一般用10%左右的淡人粪尿,施2~3次。梅雨季节幼苗易发生根腐病,发现病株须拔除销毁,病株松土后用1%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可防止病情蔓延。当年生苗高15~30cm,地径0.3~0.4cm,可产苗15.0~22.5万株/hm2,留床培养2~3年后,可嫁接或定植造林。

3.2.1.3病虫害防治。香榧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和叶枯病,害虫主要为蚯蚓、地老虎、蛴螬、蜘蛛和蚜虫等。发生猝倒病可用0.5∶0.5∶100或1∶1∶100倍半量和等量波尔多液喷雾进行防治,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3~5次,效果良好;发生根腐病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1∶500倍溶液进行防治,每隔5~7d防治1次,连续3次,可抑制病害扩散蔓延,但也要及时拔病株就地烧毁。发现蚯蚓、地老虎、蛴螬为害,可用呋喃丹挖条撒施于苗床上防治地下害虫,蜘蛛、蚜虫可用敌敌畏、乐果类农药喷杀防治。

3.2.2嫁接。具体内容如下:

3.2.2.1接穗采集。在12月至翌年2月,选生长健壮、结实性能好、盛产期的母树,在树冠的中上部剪取生长粗壮、顶芽饱满的一年生侧枝作接穗,要求长15cm以上、粗0.4cm以上,同时采集5%左右的优良雄树接穗,要求花期相遇、花蕾较大、单枝花蕾数多、花枝比例高、年度间变化小、花期长的优良雄株,作造林时配置的授粉雄树苗用。接穗采后要保湿,可用湿毛巾或湿苔藓包裹,长时间贮藏用湿沙露头埋藏于荫凉处,并上盖苔藓。

3.2.2.2嫁接时间与方法。苗木嫁接的时间一般为2月中旬至3月下旬。方法有挖骨皮接、劈接、切接等。常采用劈接法:当树液开始流动而皮层尚难剥离时嫁接,接穗与砧木的粗度要大致相同或接穗略小于砧木。接前略挖去苗木基部土壤,在离根颈5~8cm处截断,再在砧木横截面中央垂直下切一刀,深2.5~3.0cm;抹去接穗下端2/3的叶片,把接穗基部两侧相对各削1刀成楔形,斜面长2.5~3.0cm,与砧木下切长度相一致;用左手大拇指轻轻掰开砧木切口,对齐一边插入接穗,然后用塑料薄膜带将砧木断面和接口严密绑扎,保证接口不露白、不进水,用黄心土将接苗培成馒头状,覆没接穗2/3,只露出梢头。

3.2.2.3接后管理。嫁接后,大田育苗的仍须搭棚遮荫,到9~10月高温过去、天气凉爽后拆去荫棚,拨开培土,露出接口。接穗抽出的新梢幼嫩,过长倒伏时需用小竹竿逐株支撑扶正,基部抽出的萌蘖需及时抹去。培育2年后,嫁接苗高50cm以上,可出圃造林。

4参考文献

[1]万小金,吴晓明,程小东.香榧采穗圃营建技术[J].江西林业科技,2006(3)32-36.

[2]王向阳,修丽丽.香榧的营养和功能成分综述[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2):20-22.

[3]汪兆炎,黄元照,李忠泉.黟县香榧速生丰产技术探讨[J].安徽林业科技,1997,23(3)20-21.

[4]黎章矩,程晓建,戴文圣,等.浙江香榧生产历史、现状与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4):471-474.

[5]徐石华,钱觉寿.香榧早产高产技术[J]新农村,2003,(3)10-11.

[6]徐小彪,李卫华,蔡祖国.香榧的发展前景与栽培利用[J].江西园艺,2004(6):49-50.

[7]楼枝春,潘悦优,丁立本,等.香榧丰产技术要点[J].中国林副特产,2002(3):26.

林业高级工程师论文范文第3篇

国际社会对环境教育事业的推动引起我们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很快对环境教育作出科学的定性、正确的定位,我们高职环境教育事业也应运而生。面对国际环境教育的走向和我国我省环境教育的现状,我们高职环境教育必须找准自身的定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一是发挥在环境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环境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2005年―2010年期间,需补充高等环保人才33.31万人。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在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各行业都需要能将环保深层次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的高技能应用型环保人才。高职环境教育必须发挥在环境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发挥在非专业环境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将是明天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他们是否具有环境意识,将直接影响生态省的长远规划和发展。高职环境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环境专业人才,更要加强非环境专业人才的环保知识普及和环境意识培养。提高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文明水准,将有利于促进其他领域新技术、新成果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有利于社会绿色生产、绿色服务、绿色消费网络的形成。

三是发挥在环境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早在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计划署发表的《第比利斯宣言》即指出:“环境教育,应恰当地理解为一种全面的终身教育,一种能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各种变化做出反应的教育。”高职院校理应在全社会推行终身环境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自身环境教育资源,举办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社区居民、企业员工等社会各阶层的环保培训班,通过多种环境教育形式的结合,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公民终身环境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四是发挥在政府环境管理和决策中的参谋作用。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不能单靠市场机制解决,政府在环境监控、生态规划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环境教育应走出校门,面向生态省建设的主战场,进行应用型环境课题的研究和推广,当好政府在环境管理和决策中的参谋和助手。

为了达到预定的发展目标,高职环境教育必须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方向,切实解决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的矛盾。

从传统办学向“三开”办学转变。为了真正贯彻“培养人才,发展经济,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高职环境教育必须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开发办学”的办学路线。背靠行业,与环保部门、科研院所密切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研究。面向企业,实现校企联合,彻底拆除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篱笆”,将课堂办在生产一线,将实训基地建在企业车间。对生态省建设中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立项研究,并组织师生参与生态工业园区等建设。

从“防治污染”教育向“防止污染”教育转变。高职环境教育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而发展的。循环经济是生态省建设的有效载体,它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流程形式来组织经济生产活动的。循环经济的发展使环保工作从末端治理转向超前预防污染,从主要使用技术手段控制和治理污染转向以管理为主的全过程控制,与之相对应,循环经济要求培养能够“防止污染”的人才。我们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环保战略的转变,将人才培养方向从“防治污染”教育转向“防止污染”教育。

从“知识灌输”向“能力本位”转变。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新军,它既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历教育,也有别于中等专业学校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培养的人才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很强的操作技能。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方式必须从“知识灌输”向“能力本位”转变。高职环境教育也是如此,要在生态省建设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就必须树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方向,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做到“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零距离,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零距离”,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型环保人才。

为了增强高职环境教育对社会行业发展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我们还应积极实施高职环境教育的改革,促使高职环境教育更好地发展。

改革专业设置。目前高职环境教育的专业设置大多数从传统学科专业演化而来,很多专业从名称到内容均具有很浓的传统色彩,“母系”痕迹很深。循环经济强调的是污染预防、环境经济的共赢原则,高职环境教育的专业设置应符合这一原则。例如,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生态农业和生态林业建设工程、生态型工业建设工程、资源保护与恢复工程、清洁能源建设工程、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工程、生态安全保障工程、科教支撑与管理决策工程等工程建设项目。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分析生态省建设的人才需要,对环境专业进行改造或整合、调整或新增,使专业设置与生态省建设尤其是工程接轨。

改革课程体系。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模式,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实行课程的综合化。其次,充分关注实际存在的环境问题,在专业课程中及时敏锐地反映当前环境决策和举措中的新观点、新动向和新进展,或者贯穿于所开设的新课程中,或者在原有课程中新增若干章节。第三,要多开设选修课程,使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增大,有利于学生就业时接受用人单位的选择和调节。除了开设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污染的生态修复等反映学科发展动态的课程外,还可结合废弃物的处置和再利用、节能型材料的应用等正在兴起的循环型经济产业,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

改革教学模式。首先,改革教学计划。为了弥补学生实习时间过短的缺陷,可以实行弹性实习时间制。在确保学完基础课程的前提下,根据学生们各自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大实习的时间比例。其次,改革现有的实验方式。按照“素质第一,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进行实际技能训练。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结合科研课题开发研究性实验,从实验方案设计、试剂配制、样品采集、预处理、实验操作到结果分析与应用,进行全程训练。第三,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力训练。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参与社会调查,搜集各种资料,活学活用,进行课堂讨论,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第五,改革考试模式。增加实验实训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比例,将实验实训成绩单独记分,将岗位资格证书考核与社会化接轨,实现“一凭多证制”,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林业高级工程师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植物园;标本馆;多媒体;植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07-02

植物标本作为高校重要的生物教学资源,在传统植物学教学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发展,利用植物标本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植物标本馆的作用虽然未被否定,但在一定程度上已被严重弱化。新形势下,在继承与发扬传统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如何将新技术、新方法、新资源引入植物学教学之中,是一新的教改研究课题。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科近几年结合植物标本馆建设与植物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将植物学的教学通过植物标本、校园植物园及网络多媒体等的有机结合,全方位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探亲,将植物教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合理利用标本馆资源,努力提高第一课堂效果

1.加大标本数量采集,丰富标本馆藏内容。截止到2007年,经过3代人将近50年的采集,我校植物标本馆共收集保存植物腊叶标本8万份,其中,采自浙江省的约7万份。2007年以后,标本馆配备了专门的科研技术人员,并结合学生科研及教学,将爱好植物的学生吸引到标本馆,让他们参与到标本的制作与管理工作中来。一方面,师生在各类植物考察、实习过程中,加强了植物标本的采集工作;另一方面,在后期的采集记录的整理和标本的制作过程中,也能做到及时到位。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馆藏量就迅速增加到了12万份,在提升数量的同时,标本的质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采集记录等数据也更加详实可靠。

2.重视标本质量建设,提升标本整体美感。传统植物腊叶标本的花、果、叶经过吸水纸的慢速干燥处理后,颜色灰暗,加上部分标本在压制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造成腐败破损,最终的成品往往观赏性不强,在视觉上不具有吸引力。近几年的标本压制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仪器设备,通过电干燥箱的快速烘干,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存植物各器官的色泽和质感,再加上处理都能做到及时有效,标本各部保存完好无损,能很好地将植物的姿态美、色泽美向师生展现,在某种程度还具有艺术品的效果,提高了标本的观赏性和装饰性,展示了植物的美丽和质感,对培养学生研究植物、观察植物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开设各类实践课程,全面普及植物知识。近年来,学科老师面对全校非植物专业学生开设了系列公选课和开放性实验课程,如“插花艺术”、“叶脉标本制作”、“保健野菜的识别与品尝”、“水培花卉”、“干花制作”、“植物装饰画制作”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了学生的创意灵感,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积极推进植物园建设,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1.立足浙江辐射周边,全力引种乡土植物。学校在新校区建设之初,就提出了将校园与植物园建设相结合,将整个学校建设成为植物园。植物学科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带领学生全程参与了建设过程,大量引种各种活体植物。至2013年底,学校植物种类已达2700余种(含部分栽培品种)。其中,绝大多数为华东植物区系植物,特别是浙江省的一些木本珍稀保护植物已基本引种齐全,对一些主要植物都进行了挂牌展示。通过活体植物引种,一方面丰富了学校植物园的植物种类,满足了各相关课程的教学需要,多届学生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中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同时也为这些珍稀植物的迁地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2.充分利用活体植物,深入开展教研科普。学校植物园为园林、林学、农学、园艺、生态等22个学科提供了教学科研实习场所,甚至一些外校师生也定期来我校开展实践教学。包括花卉学、观赏树木学、树木学、植物生理学、环境科学等课程都将学校植物园作为主要的实习基地。一方面方便了实习课程的安排、减轻了学校实习经费的负担、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可以通过长期反复地学习,提升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同样是园林和林学专业的学生,从我校毕业的学生往往比其他学校的学生熟知更多的植物种类和习性。这几年,我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因为植物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深受各类相关研究所和企事业单位的青睐,这些都与植物园对他们的影响息息相关。除此之外,一些师生还利用学校已有的活体植物资源开展相关的科研项目,特别是在植物育种、园林植物应用、生态监测、乡土植物开发等相关课题上,已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在科普教育上,我校现在已成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在面向全校师生开展生态文明科普教育的同时,还向所在地区的中小学生及社会人士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等科普活动。

3.加强教学方法改进,促进学生知识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利用植物园丰富的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如在教室内讲解植物科、属内容后,即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内针对实物,现场讲解植物的识别特点、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生产应用等,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明显提高了学习效果。另外,植物园的大量种类,十分方便老师们教学信息的采集,能及时拍摄植物不同季节的图片,令课堂PPT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依靠校园植物资源,取得丰硕教研成果。近几年来,植物学科老师通过植物园的建设,取得了一批教学、科研成果,争取到科研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100余万元;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或教学参考书4部:《浙江林学院植物园植物名录》、《浙江野菜100种精选图谱》、《浙江野花300种精选图谱》、《浙江野果200种精选图谱》;基于“两园合一”的植物学实践教学创新体系构建与实施项目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指导学生科研获得各类奖项6项。这些成果又进一步反馈到教学中,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依靠现代传媒平台,尽力丰富第三课堂内容

1.建立数字化标本馆,实现资源社会共享。2007年以来,我校植物标本馆所有标本的高清照片及信息数据均已录入由四川大学牵头的教学标本馆信息系统,从而达到了网络共享,师生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我校的馆藏标本及其相关信息。

2.建设植物园网站,丰富学生学习渠道。为了给师生创造一个更加生动且内容丰富的学习平台,学校专门建设了植物园网站。在植物园网站上,不仅面向公众宣传了我校植物园开展的各项工作,也将国内、国际植物园相关动态进行链接展示。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植物园网站分别开辟了相关的栏目。面向普通大众,网站开辟了“每期一花”栏目,向公众介绍不同季节开放的奇花异卉,利用精美的花、叶照片,艺术性地展示了植物的美丽及功用,并推荐观赏地点及观赏时间;而面向专业师生,网站还设立了“数字植物”栏目。该栏目将植物园收集的所有活体植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各种植物的叶、花、果、植株形态等细节照片,并配有文字描述。栏目还提供了植物中文名和拉丁名的搜索功能,方便学习者进行检索查询。通过植物数据库的建设,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网络学习平台,丰富了植物学课程内容。下一步,我们计划在该数据库中将地方植物志、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志英文版等相关资料进行整合链接,让学习者能结合最新最全的资料进行对照学习。

3.引导学生进入植物群,增加学习植物渠道。老师在讲授好课堂内容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类植物群和相关网站学习,相互之间能者为师,切磋讨论,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效果与展望

通过上述三位一体的植物学教学法,丰富了教学内容,信息量更大,针对性更强。在教学中,声、形、图、色并茂的直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中接受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这种全方位的教学,从理论到实践,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达到学以致用之效果。

我校植物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在植物识别、分类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强的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不少毕业生在单位里表现优异,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考上其他学校的研究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也普遍得到好评。

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在浙江省植物学会主办的“之江草木”论坛上,版主、骨干力量约60%以上为我校教师、毕业生或在校生,并带动了社会上一批植物爱好者的参与,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形成了浓厚的植物识别与研究的良好氛围,这种现象也得到了一些知名植物学家的肯定和赞誉。

教学的受众是一群个性差异极大的学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收效甚微,而对众多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就现阶段而言又不太现实,故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综合教学应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目前,我们的方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有些环节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会有矛盾,各教学环节、课程内容如何紧密衔接,部门之间关系如何协调等,都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唐杰波.高等农业院校建立动植物标本馆的意义[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6(10):151-153.

[2]谷颐.我校生物标本馆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7,17(3):95-97.

[3]陈晓萍,郑东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学校科研活动初探――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8(3):42-44.

[4]周先容,杨利平,戴玄,等.数字化植物标本馆建设与植物学课程范式改革[J].科学咨询,2012,8:168.

[5]梁玉实.试论高校标本馆馆员职能的多重性[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21(3):52-54.

[6]夏国华,徐华潮,吴家森,等.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2,S4:42-44.

[7]李国树,徐成东,王波,等.创建植物学实验绿色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2013,32(1):77-79.

林业高级工程师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科技查新;服务;范围;方式;业务素质;竞争意识

[中图分类号] G203 [文献标识码] A

1 科技查新与服务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科技查新是一项十分严谨的、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相结合的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具体来讲科技查新是以文献为基础,以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为手段,以检出的文献结果为依据,通过相关文献与查新项目之间的对比、分析与鉴别,从而确定查新课题的新颖性、先进性。科技查新可为科研立项提供客观依据,为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奖励等提供客观依据,为科技人员进行研究开发提供可靠而丰富的信息,其意义深刻且重大。面对焦作市的发展现状及需求,焦作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积极为焦作市技术创新提供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和检索手段为技术创新主动地提供了优质服务。自2007年以来,焦作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充分利用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现代化设备和专业人才的优势,开展了科技查新和检索服务工作,为焦作市科技项目提供了信息服务和技术创新支撑。

2 科技查新与服务实施情况及效果

按照焦作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的工作职能,为了更好地服务科技进步与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领导决策科学化,我所经过多次与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联系沟通,得到了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并可以长期免费使用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信息资源库。在市科技局的正确领导和科技项目支持下,为我们筹措数十万资金,为情报所购置设备和资料,赋予情报所科技查新职能,使情报所正式开展了科技查新工作。为此,焦作市科技局又专门下发了焦科[2007]14号“关于开展科技查新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申报市级科技项目等必须到情报所进行科技查新,否则不予受理。此举不仅盘活了科技情报资源,强化了情报所的职能,增强了服务手段,而且在提高科技项目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减少项目低水平重复研究,减少科技人力、物力和经费浪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更使我们对开展科技情报工作充满了信心。2007年至今,焦作市科技情报研究所面对的工业企业、农业研究、医疗事业及科研单位等不同行业的科研计划申报立项、项目鉴定、成果申报、专利技术申报、科技创新等(市级)科研项目开展了科技查新与服务,现已成为我们情报所的主要业务之一。在进行科技查新与服务中,我们边学习边工作,系统自学了《科技查新规范》等业务知识达数十余种,制定了《服务公约》及《查新须知》等管理办法,自行汇编制成《科技查新文件》归档。根据查新工作的需要,对科技查新工作及时进行跟踪备案,编制了《科技查新登记表》,建立了《科技查新报告档案》、《检索文献收集档案》和《查新业务(合同)资料档案》等,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了科技查新业务管理制度,使科技查新与服务步入正常轨道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在科技查新与服务中,我们不断深入工作,完善科技查新服务方式,特别是在2009年,由于受单位搬迁的影响,一年来基本上是在家办公,我们克服一些困难条件,加班加点满足用户的要求。截至目前,已完成了机械、生物、医疗、环保、林业、管理等多方面的科技查新报告200余项。在服务领导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面,为市科技局的“《焦作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办法》研究与应用”等项目进行了查新;在服务企业新产品开发生产研究方面,对市多氟多公司的“六氟磷酸锂”等项目进行了查新;在服务市科技成果评审中,为人民医院的“宫颈癌血清蛋白质图谱分析”等项目进行了查新;服务市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中为河南中轴集团有限公司“凸轮轴机加工生产线数字化改造”等项目进行了查新。科技查新工作成效显著,为企业和单位的技术创新工作及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并且在市科技项目鉴定、科技进步成果奖评审及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中受到专家和评委的一致好评。2007年,精心研究撰写的论文“焦作市开展科技查新工作探讨”在第一届“科技信息助力焦作振兴”论坛上宣读,被评为一等奖并收入《第一届“科技信息助力焦作振兴”论坛论文汇编》。时任焦作市科技局局长王秀梅同志也在论坛等不同场合多次提出情报所为许多家企业和经济组织提供了优质的科技查新服务,博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这使我们备受鼓舞,更感受到我们情报所存在的价值和发展前景。2009年该论文又在庆祝河南省科技情报事业创建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获得优秀论文二等奖,2010年该项目获得河南省科技情报成果二等奖。六年来,通过科技查新与服务,提高了企业项目的科技含量,避免了项目重复建设,且多数项目已列入科技计划项目、成果鉴定并获得科技进步奖,为科技进步与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领导决策科学化起到重要作用,并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我所已累计进行科技查新200余项,提供检索服务的千余项。其中被列入科技计划项目的80余项(含市级、省级),累计获得科技经费支持千余万元。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的百余项(含市级、省级),获得科技进步奖的百余项(含市级、省级)。另外,值得充分肯定的是,通过科技查新与服务工作的开展,焦作市科技发展、技术创新的氛围不断增强,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查新与服务切切实实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3 拓宽查新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方式,为科技创新提供优质服务

在科技查新服务中,有的课题是以具体技术指标来作为其查新点的。根据我们的查新实践,对具体技术指标的查新检索往往不是很理想。检索结果往往是具体技术已有的文献报道,主要技术指标在一般文献中很难找到。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以我们的实践经验认为,请教相关行业的学术权威专家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我们认为专家确实能在科技查新与服务中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我们要求查新服务人员经常虚心主动拜访专家,进行相关的技术咨询,定期召开专家组会议。在形成查新报告初稿时最好请专家提出参考意见,特别是与用户的观点产生分歧或怀疑用户隐瞒科研事实时,专家的意见就更为重要。只有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查新工作才有强大的技术后盾,查新质量才能得以保证。我们情报所隶属于市科技局,进行科技查新与服务工作是科技部门自身职能的体现和强化,它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情报调研工作。在技术创新飞速发展的年代,它为科研立项,为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奖励等提供客观依据,对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开发起着重要作用。

3.1 主动服务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科研项目的大量增加,查新需求也在飞速增长,基本是供小于求的情况,特别是在查新高峰期,查新用户往往需要辗转好多家查新站才能找到能够按时帮他们完成查新报告的查新站。这种情况往往使得查新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因此需要在这方面加强查新人员的培养与管理,使其增强主动服务用户的意识,主动索取最新信息,收集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动态,调查开发前景和社会与经济价值。

3.2 参与定题服务

定题服务是信息服务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广泛搜集信息,主动定期向有关部门和企业提供服务。定题服务是专职情报人员根据科研人员课题的实际需要,选择重点学科、在研重大课题、关键技术或创新目标,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及时持续地跟踪各种文献资料,对信息分析重组后连续或定期地为科研人员和课题提供学科化、个性化信息产品的情报服务。科技查新人员应该利用自己在情报检索、学科背景及学历方面的优势,多开展定题服务方面的业务,主动为用户提供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服务产品。[1]

4 提高查新与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科技查新与服务的质量

社会的进步,为查新与服务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查新与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科技查新与服务初期,我们在没有进行专门的科技查新业务培训的条件下,为使查新业务尽快开展,尽快奏效,利用掌握的现有工具系统自学了科技查新方面的业务知识,并自行编制了工作文件十余种归档,在查新工作中充分体现了较高的实用价值,初步掌握了科技查新工作的运作程序。按照科技查新工作中制定的《服务公约》和《查新须知》等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及时备案,使科技查新工作有序进行。但随着科技进步及焦作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样的科技查新工作状况已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为此,我们加强了对科技查新与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举办的“2008年第二期全国科技查新员培训班”、“2011年第一期全国科技查新审核员培训班”,使有关查新与服务工作人员获取查新资格,使之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检索工具,具备相应的科技查新基本素质,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除完成正常的业务外,为进一步的提高科技查新与服务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查新与服务人员利用空闲时间通过网上收集、学习科技查新、文献检索、科技信息收集、情报分析等大量的专业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多方面的知识积累,使专业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在科技查新与服务中显示了较高的业务技能并有效地提高了科技查新报告质量。同时,也体现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敬业精神,并对开展当前情报所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5 增强竞争意识,转变服务观念

科技查新与服务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每完成一个项目的查新报告,尤其是高质量的查新报告,工作人员都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趋激烈,为此,我们要求查新人员增强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市场竞争和效益观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追求自己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优良的服务争取更多的信息用户,不断地开拓查新市场。另外,由于多种原因,国家对科技查新机构的认定还处暂停时期,我们应紧密关注国家对科技查新机构的认定动态情况,目前现有的科技查新工作还不能为省级、国家项目进行有效使用,仅是处于市级科技项目服务范围。为此,我们一定努力争取,完整完善科技查新与服务管理,并在国家对查新认定机构暂停认证时期,广开工作思路,主动与省院联系,找出妥善办法,使科技查新与服务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创造出它应有的效能,在焦作市技术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 科技查新与服务工作实施条件

焦作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拥有科技情报研究、社会发展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员等方面的优势,为该项工作的完成提供了必要的人力及资源条件。在多年从事的科技情报工作中,多次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和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得到了各级科技经费支持,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和情报成果奖等,为该项工作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能力保证。

7 结束语

通过六年来的科技查新与服务实际应用,已经为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为科技兴市、工业强市提供强了有力的科技信息支撑,服务了社会经济发展,全面促进了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为实现把情报所建设成为面向焦作、辐射华北地区的科技咨询、文献查新和科技检索中心的远大目标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科技查新与服务工作富有创造性,在全市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应用,贡献较大,对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领导决策科学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