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银行利率

商业银行利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银行利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业银行利率

商业银行利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利率风险利率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05)11-0057-03

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与我国金融业市场化进程的深入,

商业银行将面临利率市场化,在有了资金定价权的同时,也增加了利息收入的不确定性。在加入WTO之后,金融市场开放,国内金融业将面临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之竞争。而且我国金融体系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和产品不够完备,利率大幅上升或下降将给金融机构造成巨大的风险,很可能使保险公司、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倒闭。

一、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必要性

在金融管制放松和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利率风险几乎无时无处不在。利率风险准确地说是一种不确定性,类似商品价格随市场情况而发生的波动,既有可能给金融企业带来损失,也有可能带来收益。美元利率自2004年6月起升息10次,隔夜拆款利率自2.25%至4.50%(见图1)。与此同时,我国人民币的利率也做了相应调整,从1.98%小幅上升到2.25%(见表1)。可以断言,伴随着我国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先农村后城市、先市场后信贷的步骤实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人民币利率调整的次数将增加,同时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定价要紧紧面对市场,存贷利差将进一步缩小,银行间竞争加剧,商业银行将直接面对利率的波动对营业收入造成的影响。(见图1)

目前在国内金融机构中,不同业务部门对利率风险的敏感度相差甚远:参与货币市场日常交易者已感到“狼”正在敲门,而传统的存贷业务部门则感到相对比较“安全”。这与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安排有关,存贷业务还基本属于被保护的范围。这一方面表现在存贷息差比较大,同时,银行的多数贷款合同都把利率风险转嫁到了客户身上。在贷款合同中,一般都具有这样的约定,即商业银行有权根据央行指导利率逐年修订贷款利率。从国外的经验看,随着零售银行业务竞争的加剧,金融机构将利率风险简单地转嫁到客户头上的作法,最终将失去市场竞争力。因而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管理利率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是迫在眉睫。(见表1)

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管理的目的着眼于控制损失而非创造利润,利率风险管理之目的不在于完全消除利率风险,而是借助于资金管理策略、运用利率管理工具,将风险控制在适当范围之内,避免最坏情况的发生。

在利率风险管理实务上,将利率风险管理分为前台领域和后台领域分别加以探讨。负责操作利率工具的属前台作业,包括柜台与客户之间的各项存款业务,货币市场工具,如:同业拆放、回购协议等;资本市场工具,如买入有价证券、发行金融债券等;以及其它衍生性金融产品的操作,如:利率期货、债券期货、金融互换、期权等等的运用,都属于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范畴。传统利率操作工具目的在于轧平资金头寸;衍生金融工具则着重在规避风险。传统与衍生利率工具,虽然被可被用来轧平头寸,规避风险,但在利率变动时,却又成为制造风险的来源。操作者既可依据市场利率以及头寸需求来运用这些利率风险管理工具;此外,还可以根据宏观经济状况预期未来利率走势,再结合自有头寸,做出实现利润最大化或减少利息支出的决策。由此可见,不论轧平头寸,还是配合未来利率走势操作自有头寸,都是利率风险管理的重点。利率风险管理后台作业是指制作利率风险管理报表,准备利率风险决策的资料,降低管理决策与前台操作的信息差异,确保制订利率风险决策的部门得到最重要最完整的参考数据。利率风险管理报表的准确度,直接影响操作结果,不但关系到金融机构风险暴露程度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损益。

下面仅就利率风险管理流程分五步骤进行讨论。传统上,利率风险管理包括利用期限缺口法、持续期分析法、动态模拟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基本分析,将分析结果导入利率管理决策,确定风险暴露程度与策略、利率风险管理操作,然后进行利率风险管理操作评估,从而调险管理操作等(见图2)。

1、利率风险基本分析

传统上可分三类:期限缺口分析(见表2)、持续期分析、动态模拟分析等,实务上已被广泛运用。运用期限缺口法衡量银行的总体利率风险首先是编制准确的期限缺口报告,以便进一步进行利率风险分析。然后依据净资金正负缺口,配合利率升降趋势来判断风险。期限缺口分析的缺点在于未纳入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期限设定与选择不够客观,未能选择权风险等状况,而且现实中资产负债利率变动多数并不能一致,如果不能适时采取必要措施反应市场利率变动,期限缺口分析就会失真。

持续期分析考虑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来评估市场利率变动对银行资产及负债现金流量现值的影响。但由于涉及到复杂的运算,需依靠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每天更新的持续期数据,作为调整资产负债组合的依据。

动态模拟分析则将缺口分析结合模拟技巧,预估银行未来财务状况,再利用缺口管理,衡量银行未来不同期间内可能承受的利率风险,可考虑选择权风险,也可针对不同的收益率曲线估算利息收付,帮助管理者更有效的管理利率风险,但因未将货币的时间价值考虑在内,所以动态模拟分析法较适用短期利率变动风险分析。结果趋近未来实际的变化,对决策的帮助加大。VAR技术可以对市场各种风险逐步定量化,通过统计方法对市场风险进行识别和度量,通过计算在一定置信度水平下投资头寸的最大可能损失来判断风险,最大可能损失称为风险值。随着风险管理观念的成熟以及信息技术发展,风险值VAR观念逐渐被广泛运用于利率风险管理领域。

传统的期限缺口分析、持续期分析等着重在财务绩效分析,属于资产负债面的管理;风险值的管理概念引进后,将获利的观念注入风险考虑,商业银行追求的目标修正为“在适当的风险之下追求最大利润”。2.决定风险暴露程度与策略

将以上分析得到的可能风险暴露值提供给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作为决策依据。对企业经营来说,风险与报酬并存于投资活动中,承担风险才能获取报酬。通过分析,根据预期的利率走势变化来制订风险暴露程度的决策,通过改变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来减少未来利率变动所造成的负面冲击,并在具体操作中贯彻执行,能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风险暴露程度取决于企业的风险偏好,例如投资银行偏好增加风险暴露来获取高报酬。利率管理决策因此可分为防卫型与积极型管理策略。防卫型以消极态度消除银行所持有之缺口,缩小风险暴露,维持资金缺口为零,以实现减少净利息边际波动目的的管理策略。积极型管理策略是根据对未来利率走势预测,采取不同资产组合操作,达到边际净利息收入最大化。

具体的决策过程重点包括(1)参照宏观经济分析(2)利率风险管理部门应独立于利率风险产生部门之外(3)建立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利率风险总额控制、分配制度(4)决策的机制必须掌握时效。

3.利率风险管理操作

执行利率风险管理决策传统的方法是进行资产负债表内操作,就是调整资产负债的不相称头寸以减少利率风险。例如调整可相互冲抵风险的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科目的比例、到期日,使利率风险自然对冲,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不过,在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大量衍生性金融商品使得利率避险更富弹性、更有效率。运用衍生性金融商品来避险,其基本原则是将净风险头寸,做衍生性金融商品反向头寸的操作。其结果是将成本锁定在当前利率水平,此后无论利率涨跌,原有净风险头寸损益均与衍生性金融商品反向头寸互抵。

4、利率风险操作评估

依据每日操作结果以及营运头寸变动,定期检查利率风险值的变化与风险目标值的关系,严格执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的决策。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应制订各项长短期利率指标值,作为评估的根据。报表机制影响评估步骤的效率,前台作业日报表必须按日制作,全行报表原则上按月制作,但应具备随时掌握最实时风险值的效率,在市场重大变化时,能迅速提供信息来评估调整策略。指标值的制订要注意不能流于形式。后台管理效率,在这一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5.调整利率风险管理操作

调整利率风险管理操作的重点在于掌握时效。整体头寸调整因为资产负债期间差异、利率调整因素需要时间来进行,而且银行头寸是动态的,所以头寸风险的调整必须事先考虑动态头寸变化的移动型态,避免过与不及的情况发生。决策会议应该保留前台作业负责人在设定目标一定范围内的决策权利。

三、利率风险管理系统

纳入信息部门与管理部门良好的内部控制与信息流程是建立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的两大柱石。风险管理是跨部门的机制,必须整合所有的利率风险产生部门,结合信息部门、管理部门的辅助,建立经常性的运作机制,才能搜集详实的资料,并经过汇总分析,得出风险相关报表。信息部门在串联整个利率管理机制中扮演决定性的角色。所有自有利率敏感性头寸数据的搜集都依靠信息系统,分析的结果和决策流程,则必须依靠管理部门共同付诸实施。信息部门与管理部门串联角色关系到利率风险管理系统的成败。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是近年来的趋势,其主要作用在于风险决策的机构以更独立超然的立场综合利率、信用等等所有风险管理,独立于风险产生单位之外,避免球员兼裁判,混淆决策过程与执行的偏颇。

就一般银行而言,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建置的必要性应高于风险管理系统。利率风险管理系统则奠基于完备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之上。

四、结论

根据一些相关利率风险研究的文献可归纳出,事实上许多商业银行所采用的利率风险管理仍沿用最基本的传统方法,即动态模拟分析、持续期分析、期间缺口分析等资产负债管理。只有知名投资银行、综合银行愿意不计代价,花费巨资自行构建风险控管系统。但传统分析方法在信息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发展的帮助之下,渐趋精致化、个别化。举例来说,期间缺口分析,各期别越分越细,所得出的数据越详细,对利率风险管理也就越有利,所能掌握的风险值应该越正确。时间性的掌握也是另一大突破,借助实时信息导入,立即运算相对利率风险,使管理者可以随时取得报表,就最实时的市场状况,采取必要的风险头寸调整策略。

总而言之,有系统地评估实施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结合内部信息部门与外部力量的帮助,使利率风险的衡量与决策过程更流畅更有效率,是我国商业银行应付日益竞争的环境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使传统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注入风险值管理观念,建构导入风险值管理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应该是一般商业银行现阶段的努力目标。

参考文献:

1.吕莉.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2.黄宪、赵征、代军勋.银行管理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

3.ReneM.Stulz.殷剑锋、程炼、杨涛译.风险管理与衍生产品.[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

4.赵先信.银行内部模型和监管模型——风险计量与资本分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

商业银行利率范文第2篇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马考勒(1938)在研究利率的期限结构时,提出了久期的概念,随后,希克斯(1939)在其基础上加入了当期收益率因素,提出了当时普遍应用的修正久期。J.P摩根公司(1983)将资产与负债分为不同的期限,得到各期限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及负债,并最早提出了利率敏感性缺口概念及度量方法,为测量重新定价风险作出了极大的帮助。考夫曼(1988)证明了债券价格与收益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从而得出凸度的概念。1993年,巴塞尔银监管理委员会对以J.P摩根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提出的VaR模型表示高度重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先后与1997年9月及2004年6月分别了《利率风险管理原则》及《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前者对利率风险的来源、管理技术、组织体系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总结,建立了银行业利率风险衡量与管理的基本框架;后者则增加了关于资本充足率,风险披露等内容,进一步完善利率风险衡量与管理的框架。

(二)国内研究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状况进行探讨。吕耀明、林升(1999)提出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基于资产负债管理角度的若干措施。黄金老(2001)分析了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两类利率风险,即阶段性风险及恒久性风险,并指出利率风险的控制需要商业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王宪锋(2003)用一个具体例子介绍了久期的概念、特性及在进行风险管理时的基本算法,并指出其局限性。王强(2007)根据商业银行四种利率风险的具体表现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李百吉(2009)利用2006~2007年数据,采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调整速度赶不上利率变化的趋势。刘新宇(2010)专门针对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及对策。谭慧敏(2010)选取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5~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目前传统业务占比较大,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可能使得经营利润受到影响。张存(2011)利用久期模型对我国四家商业银行2007~2009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可以采用久期-凸度或引进先进国家利率管理基础来进行利率风险的管理。

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实证分析

(一)银行业务利率敏感性分析 本文共选取我国十六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1年的年报的资产负债数据及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历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作为数据来源。十六家上市商业银行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深发银行于2012年6月14与平安银行合并,并更名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及宁波银行,选取全部十六家上市商业银行对于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更具有代表性。

表1为笔者整理各家商业银行2007~2011年存贷款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7~2011年,这十六家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基本逐年降低,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规模较大的银行,近三年来存贷款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均达到50%左右,但其余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存贷款净利息收入仍然占有很高的比重,基本要达到80%左右,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大特点。而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越高,说明银行的经营效率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越明显。而这十六家上市银行的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未来我国银行业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的发展趋势,表外业务会逐步加大规模,但传统存贷款业务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龙头业务。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收益的利率敏感性普遍比较强。

(二)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 从央行1991~2012年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情况表可以看出,从2007~2012年间,人民银行加大了利率的调整频率,2007~2008年两年间就有12次基准利率调整变动,因此,在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大背景下,选取2007~2012年作为考察期,根据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数据来分析所选取的十六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调整与利率调整的吻合程度,并判断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强弱。

由表2可以看出,2007~2011年,各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均为正,利率敏感性系数分别为在1左右;说明总体上,十六家银行的一年期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大致相等,这十六家银行采取的均是资产负债平衡型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

(三)久期及凸度分析 本文选取了十六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年度及季度的资产负债数据,及2011年末的实际利率来进行此次分析。其中,资产方面包括现金、短期贷款及中长期贷款;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款项及存放在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因其流动性较强,故将其计入现金类;根据人民银行的规定,目前银行拆借资金最长的期限为不超过一年,因而,将拆出资金和贷款和垫款总额计入短期贷款的范畴;而将受利率影响比较大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两项作为中长期贷款;由于缺少存贷款现金流的具体期限等数据,将现金、短期贷款及中长期贷款分别按活期、一年期及五年期计息并计算久期。负债方面包括现金及存款两项。将流动性较强的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及拆入资金计入现金范畴;而将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客户存款等计入存款项。分别按活期及一年期计息及计算久期。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凸度缺口的正负号,会影响银行净资产价值增加或减少的幅度。若久期缺口为正,利率下降会使得银行净资产价值上升,通过增大正的凸度缺口能够使更进一步扩大银行的净资产价值;反之,若久期缺口为负,利率上升会实得银行净资产价值下降,通过增大正的凸度缺口能够减少银行净资产价值的萎缩幅度。

从表3中,得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及宁波银行在2011年有拥有正的久期缺口,因而这十二家商业银行在2012年净资产的价值将上升。而表4中的数据也表明该十二家商业银行在2011年度也拥有正的凸度缺口,由于这十六家商业银行有正的久期缺口及正的凸度缺口,利率的下调会使得以上银行的净资产价值增加,银行亦可以通过增大凸度缺口来进一步扩大银行净资产的价值。

由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如宁波银行、光大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其凸度缺口为正值且较大,说明这四家银行对利率风险的变动的限制作用较为明显,而如深发展银行,其凸度缺口为很小的正值,说明深发展银行对利率风险的变动虽有限制作用,但作用相对较小。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深发展银行这四家银行由于有负的久期缺口,在2012年利率的下调的情况下,该四家银行的净资产价值将会有所减少。其中,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这三家银行均拥有负的凸度缺口,在2012年利率下调的情况下,由于这三家银行有负的久期缺口及负的凸度缺口,其蒙受的净资产损失可能会更大。由表4中可以看出,中国银行及兴业银行有较大的负缺口,其对利率风险的变动没有起到限制作用,反而有阻碍利率风险的控制,在利率下调的情况下会使得银行净资产缩水幅度变大,为了缩小银行净资产价值的下降幅度,这三家银行可以适当减小其负的凸度缺口。而深发展银行有负的久期缺口,利率的下降会使得深发展银行的净资产价值有所下降,但其正的凸度缺口可以起到限制利率风险变动的作用,故在2012年利率下调的情况下,其净资产价值的损失风险得到了缓解,深发展银行可以通过加大其正的凸度缺口来进一步减少银行净资产价值的下降幅度。

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应对策略

(一)加强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 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较低,还尚未达到能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或资产证券化等技术来对冲利率风险的程度,所以利用资产负债缺口管理来控制利率风险是一个现实可操作的方法。要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我国商业银行应逐步扩大资金来源和运用渠道,增强调节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能力。在资金来源方面,对我国来说,构建稳定的储蓄机构仍是大银行稳定资金来源的首选。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服务,使资金在银行内部运转,增加资金的稳定性。在资金运用方面,可以适当地降低现有的贷款比例,以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此外,还可以压缩银行不良资产的比例,改善资产质量。

(二)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策略,推行业务结构多元化 从上文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款业务仍然占有高达80%以上的比重,而传统存贷款业务受利率波动影响较大,不利于利率风险的管理。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存在收入占比低、业务品种少、业务规模小、服务手段和技术水平落后、业务支持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不足。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拓展中间业务市场,选择能满足市场需求,且有较大发展潜力,较小风险及较低成本的中间业务,或有很大潜力的零售业务,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三)加强对利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 由于我国利率风险管理受货币政策和国家经济状况的影响较大,因而,我国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变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操作的动向、再贴现率、再贷款利率变动、国际汇率动态等信息,以加强对利率风险的信息的分析,更好地把握利率走势,并利用先进方法对利率水平和结构进行科学预测。

(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利率市场化的前期,使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尤其中小型银行面临更大的风险。在未来利率市场化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商业银行可能会出现资产负债表结构剧烈变化,流动性困难等, 面临生存危机。应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市场化的金融保障制度来保障储户的利益。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提高银行业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银行的经营成本。但对稳定金融体系,稳定社会公众对商业银行体系的信心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邓秀萍:《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对策》,《青海金融,》2012年第4期。

[2 ]黄 金 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3]李百吉:《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实证分析》,《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4期。

[4]刘婷:《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如何管理利率风险》,《财经论坛》2010年第8期。

[5]刘伟雄:《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面对的挑战与对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第9期。

商业银行利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利率风险 Fisher-Weil久期模型 利率期限结构

一、引言

商业银行是我国最重要的金融机构,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将面临较大的利率风险。在目前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存贷款业务,利率调整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银行对其资产负债管理的利率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相应的利率风险管理手段。

西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己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利率风险度量方法。目前利率风险管理的主流方法是久期模型和久期缺口模型,用来度量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净值的影响。西方商业银行经过长时间实践,证明了这种方法是可靠的。所以,在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越来越大的利率风险的形势下,基于久期缺口的利率风险度量和管理,来提高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营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久期的利率风险管理模型

(一)久期模型的应用

Macaulay久期假设收益率曲线是水平的,不符合实际情况,本文使用Fisher-Weil久期来克服这一缺点。1971年,Fisher-Weil提出Fisher-Weil久期,用即期收益率曲线对各期现金流折现,利率期限结构可以为任意形状,更加符合实际运用。其公式如下:

(1)

其中,Ct是第t期的现金流,PV为是债券的现值,t是债券的剩余期限,Rt是对应t的收益率。Fisher-Weil久期中的Rt是无风险收益率,衡量的是无信用风险的固定收益债券的利率敏感性,所以没有考虑信用风险的问题。在现实中,我国的商业银行选择贷款对象比较谨慎,其主要对象是信用度高且风险相对较小且资产对利率变动不敏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所以,本文选取国债的数据来计算计算即期收益率是合理的。

(二)久期缺口模型的应用

由于久期具有可加性的特点,可作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工具。银行净值的变化是资产市值的变动与负债市值变动之差,其净值E的变化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

(2)

其中,A是表示资产,DA是表示加权平均资产的久期,L是表示负债,DL是表示加权平均负债的久期,为久期缺口。对于(2)式中的资产和负债值,银行是可以控制的,只有利率的变动是不能控制的,所以,可以根据利率的变动,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能够有效地对利率风险进行测量和控制。

从公式(2)可以看出,在久期缺口不为零时,银行的资产净值会发生变动;在银行资产负债不变时,久期缺口绝对值越小,资产净值的利率弹性愈小,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也愈小;在久期缺口为零时,银行的资产净值都不发生变动。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度量和管理,就是测量利率变动引起资产净值变动的大小,尽可能使资产的现金流量的时间和数额与负债的现金流量的时间和数额都相互匹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中,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难以使久期缺口为零。所以,要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那么就应该使得资产负债的久期缺口尽可能小。

三、利率风险管理的实证分析

实证分两步:一是计算即期收益率,以我国国债数据为样本,拟合出我国国债市场利率的期限结构;二是以我国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为例,分析其久期缺口情况,测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一)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分析

要计算Fisher-Weil久期,首先要确定其贴现率。本文首先构建国债的收益率曲线,然后计算出久期。

1.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即期利率曲线的估计一般用参数化模型以获得利率期限结构,本文选取常用的三次方样条函数模型。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是由零息票国债收益率曲线表示的,而在我国国债市场上零息票国债数量比较缺乏,样本较少。因此,选用国债市场上交易较活跃的普通的附息国债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本文选取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国债价格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和讯网,选取时间是2012年5月10日的证券交易所33种国债,以全价作为国债的市场价格。

即期利率r(t)用连续复利可以表示如下:

R(t)=-㏑D(t)/t (3)

已知三次样条函数的表示形式如下:

(4)

其中,函数必须满足以下约束条件:

(5)

2.回归结果分析

利用Stata11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未剔除变量模型和剔除变量模型的结果如下表1:

表1 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和误差统计

组别 b1 c1 d1 d2 d3 Adj R-Squared Pro(F)

未剔除变量 0.0372949(1.59) -0.0335609(-2.01) 0.0054073(1.76) 0.0000939(0.80) -1.52×10-6(-0.23) 0.9959 0.0000

剔除变量 - -0.0172501(-34.93) 0.0029339(33.79) - - 0.9957 0.0000

以上结果显示,两个模型调整的拟合优度值均达到了99%以上,说明了方程整体的拟合程度很高,而且,F统计量的伴随概率都趋近于0,说明方程的线性关系显著。但是,从未剔除变量的模型来看,在5%置信水平下,部分变量是不显著的。所以,对模型进行必要的处理,剔除部分不显著变量,重新进行回归分析,并且要保证得到的参数估计使得即期利率不为负。回归结果显示,剩余的变量非常显著,也符合实际情况。

根据证券交易所2011年5月10国债的数据,绘制其收益率曲线如下图1。

商业银行利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利率风险;利率敏感性缺口;持续期缺口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全面实施,宏观经济的过热或低迷、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等都会引起国内市场利率的大幅波动,影响商业银行的成本和收益,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系统非常重要。

一、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和管理办法

(一)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

利率敏感性资产(ISA)与利率敏感性负债(ISL)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可重新定价的资产和负债,包括浮动利率资产和负债,以及在分析期内到期的固定利率资产和负债。两者的差额即为利率敏感性缺口(ISG):ISG=ISA-ISL,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ISG>0,称为正缺口,存在正缺口的银行称为资产敏感型。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ISG<0,称为负缺口,存在负缺口的银行称为负债敏感型。当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ISG=0,称为零缺口,存在零缺口的银行称为敏感平衡型。

(二)管理办法

1.主动性策略是银行根据对利率走势的预测而有意识地留下正或负缺口的策略。管理人员首先要预测利率的变动方向,在对利率走势做出判断后,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利用利率变动来获取更大的净利差收入或减少损失。当预测利率上升时,保持正缺口,增加的资产利息收入将超过增加的负债利息支出,从而使净利息收入增加。当预测利率下降时,则保持负缺口。

2.被动策略也称“免疫策略”,其核心在于保持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平衡,使缺口值为零或很小。采取主动性策略的关键问题在于利率预测的准确性上,如果利率走势与预期相反或利率变动不如预测的来得那么快,则银行将蒙受损失。此外,即使利率走势预测准确,但如果利率实际变动幅度较小,则采用主动策略就可能得不偿失,调节资产组合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一些小规模银行由于缺乏利率预测能力或缺乏调整资产组合的手段,往往采用被动策略。

二、持续期缺口分析和管理办法

(一)持续期缺口分析

持续期是金融工具未来现金流现值的加权平均与其现值之比,它衡量了未来预期的现金流的平均期限。

市场利率的上升会导致银行固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下降,且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期限越大,随着市场利率上升时,其市场价值下降的幅度也越大。因此,持续期可以用来衡量资产负债的风险程度,持续期越长、利率风险越大。可以看出,利率变动对一家银行的股本或资产净值所产生的变化依靠三个关键的素:

1.持续期缺口的大小。在利率上升时,资产的持续期长于其负债的持续期(正)的银行,资产价值下降的幅度要大于负债的价值,因此银行净资产价值会下降。当利率下降时,情况相反。

2.利率(Y)变动的幅度。变动幅度越大,银行承受的风险也越大。

3.银行的规模。银行规模越大,对于任何给定的利率变动,其净值变化会越大,反之,其净值变化会越小。

(二)管理办法

1.主动性策略是银行根据对利率未来变化的预测做出的,保持适当的持续期缺口,以获得利率变动带来的收益或减少损失。如果预测市场利率将上升,应减少持续期正缺口或扩大其负缺口,将缺口调整为负值,使未来资产价值的下降幅度小于负债价值的下降幅度,从而使银行净资产收入得以增值。如果预测市场利率将会下降,则可采取增加正缺口或减少负缺口的方法。

2.被动性策略指在保持银行净值的相对稳定,采用零缺口(“完全免疫”)或微缺口(“部分免疫”)的方式避免利率风险。具体就是使一家银行的资产持续期正好等于其经杠杆调整后的负债的持续期,无论利率如何变动,资产的收益与负债的成本以相同的幅度同向变化,从而有效避免利率风险。部分免疫的策略是从资产负债表中调出一部分资产和负债,进行持续期搭配,使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平衡,保持这部分资产负债价值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

三、利率敏感性缺口与持续期缺口管理方法的比较

(一)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方法的优点和缺陷

优点有:第一,该管理方法简便、易于理解。就缺口分析而言,通过直接观察各时间段内利率敏感性缺口正负及大小,就可以大致了解银行所呈现的利率敏感性类型及利率风险大小。第二,管理成本低。该管理方法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因此,银行要做到对利率的变化有准确的预测;缺口的调整要先于利率的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中银行改变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缺口往往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缺口调整将变得非常困难。同时,缺口管理要将资产负债按一定的时期加以划分。划分时期的不同,利率敏感性缺口的数值也不一样,有时甚至出现完全错误的信息,将正缺口表示为负缺口,或将负缺口表示为正缺口。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忽视了期权性风险和基差风险。

(二)持续期缺口管理方法的优点和缺陷

持续期缺口管理方法具有以下的优点:(1)它对整个资产负债的利率风险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衡量。持续期从长期角度观察问题,有利于制定更为连续、更为系统的管理战略。(2)充分考虑了每项资产负债在未来的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的时间价值,从而解决了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中分析期的划分受主观影响的问题。

四、现实选择

利率敏感性缺口法来衡量利率风险更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利率风险管理状况,其理由为:一方面,利率敏感性缺口法是以原始成本为基础来计算资产负债价值的。另一方面,利率敏感性缺口法主要反映利率变动对利息收入的影响。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推进,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会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不具备推行全面的持续期缺口管理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美]米什金(李扬等译)。货币银行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洛伦兹?格利茨(唐旭等译)。金融工程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商业银行利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市场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利率风险 应对措施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程度的加深,金融市场的波动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大的影响。利率作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变量,在市场化转变过程中,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考验。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展对自身利率风险的有效管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获得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的内存要求。本文从金融市场中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商业银行遭遇的利率风险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变革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规避风险的几点应对措施。

一、利率的市场化转变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的风险分析

当前时期,我国金融领域正在对利率市场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利率市场化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率市场化改革风险成为商业银行实现健康发展所必须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在市场及价值规律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供求关系来对市场利率的运行机制加以决定,从而将各金融机构日常的利率水平拉入到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的大环境中来,使金融机构可以拥有在市场中根据自身状况调节利率的决策权。具体而言,利率的市场化转变对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遭遇到过渡期风险。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期,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利率的市场化转变还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应对,从而使得银行在利率放开管制的环境下产生了一系列金融风险。从利率的管制时期向利率的市场化转变,需要一定的阶段来作为过渡,而在这个过渡阶段中商业银行必定会遭到过渡时期各种转变带来的风险,从而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威胁。再者就是负债资产缺口的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容易产生结构上的失衡,从而使商业银行的收益由于存在负债数量及期限缺口的影响而产生变动。我国商业银行长期都处于比较严重的负债中,贷款数量在很大程度上超出存款数量,一旦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的负债就会减轻,从而使得其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转变,导致银行的缺口风险产生。

就利率转变带来的其他方面影响而言,商业银行还将受到了来自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带来的利率结构风险以及内含选择权的风险。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资产和负债的利率都将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需要不断进行调整,这就使得银行的利息收入有下降的可能。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如果不能保持同方面的一致波动,将导致存贷款利差缩小,从而导致银行减少了净利息收入;而长期和短期的存贷款利差波动不一也将使得银行的负债资产结构失调,从而减少银行的净利息,银行将面临利率市场化的结构性风险。而且,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商业银行还将面临一种名义上的利率变动,从而引导存贷款客户在这种名义利率变动的情况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存贷款额度,商业银行将被迫应对这部分客户存贷行为的变化,从而导致自身经营遭遇客户选择的风险。

此外,利率市场化改革还使得商业银行的利率水平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商业银行整体的信用度会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断地变换和调整利率水平,这种不停的利率变动容易造成贷款违约行为的增加,同时也必将使一些客户调整自己的贷款行为常态化,这就为商业银行带来了信用风险。

二、商业银行应对利率的市场化转变风险的几点措施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中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使得商业银行的内部及外部运营环境都产生了极大变化。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为实现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就必须针对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为其经营管理工作带来的风险而采取必要措施,使其经营管理行为得以有效运行。具体而言,我们建议商业银行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规避利率的市场化转变带来的风险:

(一)牢固树立利率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力度

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环境中要使自身获得健康发展,就必须增强对利率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意识,并采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来实施对利率风险的有效管理。首先,商业银行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利率市场化改革趋势不可逆转,而利率的市场化转变带来的风险将成为银行经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风险。其次,商业银行还应该意识到这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将会渗透到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而使银行利润受到影响。商业银行应该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来应对这种风险,对利率风险实施全方位和多角度的有效管理。再者,商业银行应使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手段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比如对利率的缺口风险及利率结构风险等,可以实施长久管理及缺口管理手段,使资产与负债达到相当程度的匹配。

(二)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实施有效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是一项持续且复杂的工作,银行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管理系统,实现对风险的系统管理。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风险管理系统,使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利率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使各种业务数据得到及时处理,进而根据对这些信息反映出来的问题,对银行的经营管理进行及时的调整。而且,商业银行还应该针对信息系统反映出的信息,来拓宽一些不与利率转变挂钩的业务,实现商业银行在其他业务中的盈利,以此来尽量规避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风险。比如,商业银行可以针对自身的资金及人力资源优势,开展能够发挥自身经营优势的理财及金融衍生产品业务,通过多元化经营进一步拓展盈利空间,减少对利差盈利模式的过分依赖,最终获得可观的盈利水平,同时也留住优质客户资源,促进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商业银行在当今时代的金融风暴中遭遇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影响已经成为其经营管理中难以改变的现实,如果想获得自身资产安全和金融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商业银行就必须强化风险管理意识,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去应对这场风险的挑战,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能真正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郭娜.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J].商情(财经研究),2008(01).

[2]刘津,谢云山.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