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试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范文第1篇

2016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了,山东省历史学科首次使用全国卷。现本人就今年高考题谈一下备考启示。

2016年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个人感觉整体上比去年的问题设置要简单,考察的形式仍秉承去年的模式与设问方式,而且问题涉及的知识点也比较明确。全国卷试题落脚于历史主干知识和阶段性特征的考查,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学科思维能力,强调知识的综合性,考查的不仅是历史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还有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表述能力。关于今年的复习本人有几点认识:

按照我们的时间安排,高考一般分三轮复习。在一轮复习中应更注重回归教材,夯实基础。许多学校在一轮复习时就订阅了大量的资料,复习时完全脱离了教材,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教材上许多内容,像学生通常不注意的小字部分,在考察越来越注重学科素养的大趋势下,能给学生提供大量有效信息,所以,回归教材、夯实基础,这是首要的。其次,在复习教材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已有的认识,自己尝试构建知识体系,这样学生自己在探索的过程中,心中会对所学内容所处时代背景、联系、影响有新的认识,有助于学科素养的提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少不了做题,不过这个时候做的题应该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有含量的题目,而且尽量要与时政联系起来,适当训练一下高考真题,让学生感受一下。同时,也要给学生一部分反思的时间,积累所学的东西,及时进行巩固,打好基础。二轮复习,应该是专题式的复习,这个时候就不应该过多地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查找需要的方法和技能,然后对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从全新的角度进行思考。比如: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思考历史问题,像对现实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实产生的思考;用多元史观分析现实问题,等等。当然在这一过程,适当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结合对历年高考题的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从中体会高考全国卷的答题思路,应该怎么答,怎么组织等,探索正确的方法。而且本人觉得,练习时也应适当选取一部分模拟题,模拟题的选用,应最好是各个使用全国卷的省份所出的模拟试题,因为毕竟这些省份历年使用全国卷,已经摸索出相应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的,最后,老师要根据我们做过去的真题、模拟题引导学生做出总结,看看哪些问题是经常考的,哪些是未考过而又考查概率非常大的,哪些知识点又是可以联系时政能够做出延伸的,等等,这当然就是我们说的老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总结答题规律,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规范答题。其后所谓的三轮复习,就是查漏补缺,利用有限的时间再次反思自己不足的地方。

总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学生通力合作,只有肯努力,相信高考时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第三高级中学)

历史试题范文第2篇

1.试题命制情境化。选择题和材料题的命制都采取了设置新情境,撷取新材料的方式,如诗歌、地图、图画、漫画、数据、表格等。设置“情境”能够有针对性地综合考查学生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等。

2.历史要素隐藏化。历史试题命制过程中专门隐去与解题有着直接关系的时间、人物、地点等某些历史要素,需要学生通过题目提供的蛛丝马迹和有限信息去发现、去判定,然后结合明示信息予以作答。

3.能力测试加强化。高考经历了一个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过程,但是这一转变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检测存在不足。全部情景型、材料型试题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向“目标立意”。通过采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可以检测学生所学知识,考查学生多种能力。

4.超纲试题经常化。历年试题均存在这一现象或许正是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的必然,但是仔细分析可以发现,采取科学有效的做题方法完全能够正确作答。

5.隐性知识显性化。课下注解、插图、地图近几年多次成为考查内容,要求我们的备考必须高度重视、全面设防、细致入微。

6.梯度区分科学化。高考题目的命制技术近几年成熟很快,不但选材新颖、贴近生活、捕捉热点、设问灵活巧妙,而且同一道题目的多问之间难度梯度划分合理,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细分和高效的精细选拔,减少学生随意作答得分的现象。这也被称为“发展评价”,即学生的学习要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水平。新高考改革将逐渐改变过去以踩分点评分的做法,代之以按考生的答题层次感给分。

7.经济史观突出化。经济史观和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突出的方向,还有一些新的史学观念和理论也囊括到了新教材和高考试题中。

8.重点知识常规化。高考试题的主体依然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高考试题是全国高中历史教学的指挥棒,高考备考绝不会也不能脱离这一方向。

9.标准答案开放化。标准答案的开放化是探究学习的必然结果,也是要求学生须在教材知识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华,进行开放式思维的结果。这有助于防止学生生搬硬套、死记硬背。

历史试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开放性;历史试题;课堂教学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开放性历史试题,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所谓开放性历史试题就是命题者没有给出试题的明确答案,只是提出评分参考意见的试题。开放性试题以独特的视角对有关历史知识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考查,其答案一般具有非唯一性和不确定性,更加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并允许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因而开放性历史试题既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今后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启示。

启示一:历史教学需要史观引领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运用正确的历史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纵观近几年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特别是开放性历史试题,如果没有正确史观的引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可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在答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只能罗列简单历史知识而不能全面深刻分析问题的现象。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第41题对西方崛起的考查,如果考生只谈历史事实而不谈观点,必然会丢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恐怕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平时的历史教学中重材料训练,轻史观培养。面对材料所体现的观点,学生不会谈,也不敢谈,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平时教学中应该用正确的历史观来统领课堂,教会学生正确运用史观来分析和解答问题,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启示二:历史教学需要求异思维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课程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唯教材为标准,什么都以教材观点为依据,不敢逾越雷池一步。这完全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这种现象反映在考试中,就是学生盲目照搬教材观点,不敢有丝毫突破。

开放性历史试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求学生突破教材制约,放开手脚,发挥自己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关于近代中国模式,是一个争论性的话题,当前各种版本的中学历史教材都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结论。试题以此为命题点,把争论性问题带入高考,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本身也告诉学生,历史学习不是简单的结论识记,历史结论是可以争议的,在历史学习中需要争论,同样也告诉学生,不能僵化的理解历史,历史教学需要我们大胆质疑所谓的历史结论,教师有质疑,学生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启示三:历史教学需要关注社会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也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可见,历史教育讨论的落脚点不是关于昨天如何如何,它更加关注的是今天和明天会如何。“以史为鉴”是历史教育的功能,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是历史教育应当承担的职责和使命。

历史试题范文第4篇

1.围绕着历史《考试大纲》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深入理解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是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围绕着历史升学考试而展开,特别是教学进入到高三总复习阶段,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能够对于教材内容熟记于心之外,还要对《考试大纲》中的内容熟练掌握,并与教材内容相互贯穿,形成清晰的教学脉络。对于《考试大纲》中的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有充分的理解,并能够衔接成为一个脉络。作为文科高考重点学科,历史以知识运用、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为主。从对《考试大纲》的解读中可以了解,历史学科的考查内容都体现在每一项具体能力的要求中。历史教师有责任将《考试大纲》中的考试知识点融入到历史教学内容中,以其为核心进行延伸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学生对于《考试大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随时考查。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明确提问的重点,并围绕着知识点回答问题,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有所掌握。相反,如果考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已经偏离了《考试大纲》的逻辑脉络,甚至已经出离了《考试大纲》,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此时,教师就要从课本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点重新讲解,引导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重新学习,以充分掌握。

2.从《考试大纲》的角度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就要将《考试大纲》充分地利用起来,以其为教学框架开展教学,并对于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不断地摸索,从中找出规律。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对有关高考试题的热点问题予以关注,而《考试大纲》则是对主干知识的归纳,以高考试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对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所掌握,并灵活地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此外,教师还要具备试题分析能力,配合课程标准,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以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孔子和柏拉图的比较”这道历史试题就极具社会时代性,其中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且还诉诸到中西哲学文化的比较。学生的答案要符合试题的能力测试标准,就要跨越中西文化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知识,虽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学生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有所了解,且深入领会西方哲学思想,就会使答案尽善尽美。该试题从出题方向上,符合《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历史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践相统一,以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的综合能力。

二、正确地解析高考试题,以其为基准建立科学的历史教学模式

1.解读历史高考试题对高中历史教学发挥着教学启示的作用

虽然高中历史教学最终要通过高考环节,但是按照课程标准,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这一点,在目前的高中《考试大纲》中就已经体现了出来,这就意味着历史高考试题已经不在拘泥于对于历史教材内容的考查,而是对于高中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那么,教学中,要认真体会高考历史试题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对于其中的教学启示深入地探索,并在课堂上不断地实践,逐步地总结。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有所提高,历史教师就要领会《考试大纲》,从高考试题中查找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学习内容。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就是建立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详细阅读教材的同时,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从实际出发深入领会,并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教师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解读历年高考试题而总结出经验,帮助学生对于历史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刻理解。学生不仅要对教材知识有所掌握,还要充分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在涵义,并懂得向不同领域延伸,以提高自身的历史综合素养和历史知识学习能力。

2.解读历史高考试题有助于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多以单向的授课为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引导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转变为围绕着学生展开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成绩是考查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现。作为教师,要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予以改变,就要对高考历史试题以解读,并选择历年具有典型意义的高考历史试题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以学生解答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考查已经不再只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考查,而是更为关注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时,可以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选择相应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解答材料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完善程度,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定位,然后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所补充。为了促进教学多样化展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的评述,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手工业作品———瓷器,同时还要查找相关的历史内容。当学生观看这些瓷器的时候,教师还要将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展开,让学生对于瓷器的特点予以思考,并从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予以陈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历史内容进行分析并重新整理,以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并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运用高考试题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还掌握了高考试题的应用方式,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利用考点加强历史知识教学

从高中历史知识教学的角度而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要完全掌握,特别是《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教师要以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当进入到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教学已经不再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而是将这些基础知识充分地利用起来,着重于对历史试卷答题技巧的训练。针对于目前历史高考考题的题型所强调的能力立意倾向,且考题分值相应地有所提升,一些新型的考题模式逐渐地在高考试卷中出现。通过对历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所总结出的出题规律,虽然是对于学生思维特点以及分析能力和论述能力的考查,但是,都需要学生对历史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熟悉,才能够准确地做出答案。历史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学生的历史基础理论水平要有所提高,就要提高历史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表达能力。首先,将高中历史知识的专题知识体系建立起来,注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以2014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第37题就需要以“美丽中国”为主线展开论述。自十召开以来,中国的未来发展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中国梦”。这道历史考题就是从这一主题思想出发,考查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程度,对于政治、文化与社会相互之间关系的了解。如果学生仅仅从理论材料中获得相关知识,很显然难以达到知识考查标准。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重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历史内容,可以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将各个历史事件相互建立起关联,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其次,就是对每一个阶段内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比较。例如,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列强侵华历史。引导学生以相关的高考试题材料为论题,进行整体性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这部分时间段的相关事件建立起关联,进而对于考点更为明晰。

四、结语

历史试题范文第5篇

自从上海高考历史试题中采用了开放性试题以来,全国关于高考历史中采用开放性试题的讨论风起云涌。当然,学界大多是持肯定态度,即肯定这类试题的效用价值和大胆探索,因为在传统材料题或简答题一统天下的时代,新颖的开放性试题无疑对高中生发散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培养产生十分明显的导向性作用。于是,为顺应这一潮流,从2010年开始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卷历史部分尝试性的将此类试题有效的嵌入在第40题的第(3)问,随后,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卷历史部分在2010年的成功嵌入的基础上果断地新增一题(总分不增加)即第41题。客观地说,开放性试题的创设是在积极响应《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但在我们积极以此类试题高度评价的同时,我们的高三学子们却在叫苦连天,因为他们长期以来习惯了传统的问答题、材料题或简答题,面对此类试题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和烦躁不安。首先,我觉得他们在接触开放性试题时所表现的种种不良反应十分正常,因为他们从小到大接触的教育模式都是“问题加答案的统一模式”,很少碰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更不要说学生对某些问题可以有自己的主见。因为如果当学生提出了与参考答案或教师的答案不同的答案,我们的许多教师很少给予肯定或鼓励,更谈不上会降低姿态与学生虚心探索和交流。教师的习惯思维使他们觉得学生若提出了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就等于在给教师出难题或将此类学生评为问题学生。这实在是我们传统教育制度很值得要改革和反思的地方,因为这样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在扼杀创新思维和发明能力,长此以往,对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兴旺有百害而无一利。其次,我们的高三历史教师也好像反映冷淡或感冒,甚至部分高三历史教师习惯了对着答案讲解试题,自己很少或根本没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这样,使他们在面对开放性试题时感到手足无措,甚至部分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解题思路或线索,更无法为学生提供自己拟出的参考答案。我不知道这是我们目前高考备考的滞后,还是部分历史教师自身素养跟不上日新月异的高考改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高三历史教师在面对开放试题的潮流是只能顺应而不能抗拒的,这就要求高三历史教师必须结合自身和学生的不同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高考历史开放试题的有效答题模式。

笔者认为,首先,应全面并仔细阅读题目所给材料,坚决不放过任何一处有效信息。其次,要在理解材料意旨的基础上概括材料中提出的一种或多种观点,并且,所概括的观点一定要准确得当,切非偏材料的主要意旨,否则就犹如写语文作文属于跑题,其得分必然十分低,这说明概括观点对接下来的论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针对自己提出的明确观点,结合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切记论证要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注意多角度多层次论证,一定不能专门针对自己所熟悉的某个方面反复论证,这样的得分无论如何都能得到一个层次或角度的分数。

下面,我以两道试题为例具体谈谈如何做好开放性试题。

例1、材料:地理环境决定论产生于十八世纪,它是以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斯鸠和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等人提出并加以发展的。其认为一国的国家制度、政体、人口素质、人的生理和心理、民族的道德、宗教、法律和风俗等,都是由气候、土壤及人们居住领土的大小等地理环境决定的,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普遍地起着决定性作用。

你是否同意地理环境决定论?结合中外历史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性强。)(12分)

这种题型的材料所给观点十分明确,即“地理环境决定论”,所以,此种题型首先只需确立你自己的观点,即同意或不同意题中材料所给观点。应该说,大部分同学会选择同意,因为题中材料已经给出了这种观点论证的角度,如可以从国家制度、民族的道德、法律等角度来论证,凭着学生掌握的现有知识,论证起来难度不大。但笔者认为此题从不同意的角度来论证可能更为容易,因为我们一般传统的观点是生产力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我认为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论证应该更容易。如下是笔者提供的参考思路:

答:1、观点:不同意,我认为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2、理由:(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私田大量出现和井田制遭到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这就使由奴隶集体耕作的奴隶制经济逐步瓦解,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确立。这样,中国由奴隶制社会逐步演变为封建制社会。

(2)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了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并使资产阶级通过改革和革命巩固了自身的统治。同时,工业革命也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资产阶级最终确立了其对世界的统治。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不断向世界各进行殖民扩张,大肆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竞争的加剧使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垄断。这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欧美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就使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确立。

例2、材料: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中写道:“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1914年时,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这一进程早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技术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国家建设和海外扩张以前就已开始。上述这些引起了以三大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连锁反映。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评材料中关于欧洲扩张或其推动力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这种题型的材料所给观点虽较为明确,但学生对材料中蕴涵的观点可能会搞混或搞乱,许多学生给出了这样的观点,如我肯定欧洲扩张或我肯定欧洲扩张的推动力的观点。只要仔细审读材料,上述学生所给观点都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即观点不够明确,而这是高考开放性试题答题时最忌讳的情况,因为这样的答案明显不符合题目的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这样的答案很可能的结果是零分。所以,我们教师应重点强调开放性试题审题的重要性,首先一步很重要的就是必须确保你给出的观点要明确且正确,这样,后面的论证才有意义。笔者认为该题所给的两个很明确的观点是“我认为l763年至l914年,欧洲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和“我认为其主要推动力是三大革命,即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当然这仅是笔者的一己之见)。其次,我要强调的是接下来的论证过程也很重要,因为我在平时的阅卷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现在基本能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观点且较为明确,但接下来的论证过程有时偏离观点,有时角度和层次单一,也有时缺乏史实来论证,给人的感觉是观点和史实明显脱钩,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学生掌握并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所以,笔者认为如果能学生掌握并有效答好该类题型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接下来,围绕例2笔者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过程,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类:选择一:关于欧洲扩张的观点,

1、我认为l763年至l914年,欧洲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3分)

2、论据:欧洲在世界上确立霸主地位的主要表现:①政治上,l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如英国在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3分) ②经济上,l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亚非拉国家成为了它们的经济附庸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如19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3分) ③思想上,资本主义的重商主义、自由主义、近代化的社会生活观念和启蒙思想等随着其不断的扩张在亚非拉地区得到迅速传播。(3分)

第二类:选择二:关于欧洲扩张的推动力的观点,

1、我认为其主要推动力是三大革命,即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