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画展主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大学教师师德主体化发展”的界说
大学教师个人和师德的关系,一端连着大学教师自我运动的变化,一端连着教师职业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是两种运动的“交汇区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大学教师自我及大学教师职业角色、职业行为都会发生变化,因而两者构建出不同的关系。
“大学教师师德主体化发展”(下文简称“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未来社会中大学教师个人与师德关系的描述。主要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师德的价值判断。未来的师德无论在其内容还是在其功能上,都必须肯定并保护大学教师的合法利益;肯定个人存在的神圣性。但必须反对“唯我论”和“忘我论”的师德。“唯我论师德”认为,师德是由个人决定的,对自我有利就遵守,否则就不遵守。“忘我论师德”则认为,一个人必须为他人牺牲自己,必须把他人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必须为他人而活着。为他人奉献是人存在的唯一正当性,自我牺牲是师德的最核心内容。
第二,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大学教师个人对师德自觉态度的集中描述。大学教师不是把师德看成外在于自我的“客观”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而是把师德作为“自我”重要的一部分,主动、热情、自觉地修养师德。
第三,师德主体化发展是对大学教师个人与师德关系正在发生的及将来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化过程的高度综合,指明其发展的趋向。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由国家政策来调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明确并肯定,个人与组织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日益增多,因此,个人道德,包括师德的主体地位必将为时代所强调。
“师德主体化发展”内涵的三个方面是相互支撑的,前两者包溶在师德主体化发展过程之中,师德内容及功能的变化是大学教师个人自觉对待师德的前提。师德主体化发展过程与市场经济对人的解放,特别是对个人的解放相联系,与现代社会中平民个人的崛起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师德主体化发展是现代社会对个人肯定的具体表现。
二、师德主体化发展的有界合理性
H·A·西蒙认为,社会事物主要是“人为事物”。“人为事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边界,越出边界将失去合理性;而看不到边界内的合理性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边界内的合理性在内容上既包括了人对社会事物发展的愿望、希望、理想,又包括了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性,是人对社会事物的设计,是人主观能动性及客观事物规律的统一。这对探求师德主体化发展的合理性边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教师个体和师德”的关系,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学教师与自身的关系;一是大学教师在职业范围内与他人、与“事物”的关系。师德主体化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大学教师个人在这两大关系域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我们可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其有界合理性。
(一)师德主体化发展与大学教师自我发展
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人意识到自我对生命本体承担的使命。那么,这种“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使命”是何?马克思认为其“使命”就在于“个人自由发展”,形成“自由个性”,〔1〕具体体现在伦理道德领域则是追求幸福。幸福是生活的本意,是生命的目的。现代伦理学对幸福进行着艰苦而又深入的探究,从其研究成果看,如下几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幸福应站在·所·有·的·个·人·角·度,而不是·部·分·的·个·人·角·度,即必须肯定所有的个人价值,让每个人都拥有自身、拥有幸福。
——幸福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生活,道德在人生幸福中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此,我们可以大致描述出师德在大学教师自我幸福中的位置:师德处在大学教师人生事业和道德的“交汇区域”。
从幸福的角度看,师德只有在“自我、事业、道德”三者中保持适度张力,帮助自我的事业域的扩展,在道德域中的提升,才能增进人生的幸福。如果师德过分张扬道德,过分张扬事业,或者过分张扬两者,必然造成对自我的直接或间接的“压迫”,从而破坏自我的幸福。
在我们师德建设的历史和现状中,由于对“个人”的误解或漠视,较少从个人人生幸福角度审视师德的合理性。在这种状况中,师德的基本结论有:
——道德事业外在于自我客观存在。对自我而言,道德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性,事业具有无限重要性。自我与道德根本上是“遵循”或“不遵循”的关系。自我与事业根本上是“敬”与“不敬”的关系。
——社会强调并鼓励大学教师遵循道德,热爱教育事业。
表面上看,社会的用意是在通过强调事业和道德的重要,促使大学教师自我致力于事业扩展及道德修养,以而提升自我。但由于道德与事业不以“自我”为目的、为指向,因而历史地看,这种师德实际上导致大学教师将师德作为赚取名利的工具,使师德虚伪化。
逻辑地看,道德和事业虽是人生幸福中极重要的部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自我表演”的舞台。舞台再重要总不能比演员本身重要。再者,我们强调大学教师对道德及事业的自觉,如果离开了自我主体这一前提的自觉,则是自修式自觉而不是自主自为式自觉强调打磨砍削自我以适应事业和道德发展的需要;自主自为式自觉强调道德和事业本质上为人生服务,是因为人生才需要道德事业,不是因为道德和事业才需要人生。从未来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必然日益承认并肯定个人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师德对大学教师个人的建设作用,促使“个人的高度发展”。
(二)师德主体化发展与教书育人
大学教师个体不只是固守着人与自身的关系,还需要向外扩展,与他人、与物等“对象”建立起“关系网络”。大学教师个体对社会承担的角色也包括在这“关系网”中。对于现代社会中个人与其“对象”的关系,马克思曾从反面揭示其病态的存在。他说:“在现代,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普遍尖锐的形式,这样就给现有个人提出了十分明确的任务。这种情况向他们提出了这样任务:确定个人对偶然性和关系的统治,以之代替关系和偶然对个人的统治”。〔2〕据此,他区别了“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的个人”,并更进一步地指出:“现实个人的价值在于他能够使自己的存在对象变得对自己有价值。”〔3〕这是我们分析大学教师个体与其社会角色的关系时根本的价值所在。
大学教师,就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言,最根本最久远的是教书育人。按马克思对个人与其对象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不仅仅是自我牺牲和自我付出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建构自我,促使自我自由发展的过程。舍弃后一面,则教书育人便构成了对个人的“统治”及对个性的压抑了。两者相比较而言,教书育人对教师个人构建的作用更为基础。这是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学对教育本质的深入研究揭示出大学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学生最具教育意义的,不是客观的知识而是大学教师自身。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4〕“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的堆积。”〔5〕因此,教书育人活动只有推动大学教师自我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的发展。师德是大学教师教书育人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它充分促使大学教师个体成为“有个性的个人”时,它才具有更深刻的教育意义。换一种说法,就是要促使师德的主体化发展。
大学教师教书育人有其特殊性。按约翰·S·布鲁贝克的观点,这种特殊性在于大学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材料是高深学问,即教书育人是围绕着高深学问进行的。因此,大学教师与师德的关系不能不受高深学问性质的影响。高深学问的性质中有两方面是极为重要的。其一,高深性。高深学问反映知识发展的前沿,处在人类已知与未知的交接地带,对社会而言,能进入这一领域中的始终是少数。因此,这个领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治。其二,双重性。高深学问无论对人还是对社会,既可以促进其发展又可以阻碍甚至破坏其发展。因此,如C·P·斯诺所言,科学家因为知道高深学问而具有一种直接的个人责任,一种比一般公民大得多的个人责任。对于这种责任,他们应具备的道德,不能以“服从”和“忠诚”为基础。因为“忠诚很容易转化为顺从,而顺从常常是怯懦和谋求私利的借口,极而言之,服从也可能是这样”。〔6〕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以忠诚和服从的名义犯下的罪行是骇人听闻的。二战时,德国许多科学家,其中有许多是大学教师正是基于服从和忠诚才去研究细菌战的。人类发展到今天,科学和技术已进入高度发达的阶段,其建设作用和破坏作用同时成长。我国也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阶段。大学教师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生力军,也是科学技术走进社会的重要中介力量,因此,他们对高深学问的态度就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促进师德主体化发展的思考
师德主体化发展不能没有外部社会条件的支持,从其外部条件看,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市场经济生活的不充分性。现实的经济生活是师德主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经济在我国只有极短的历史,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真正受市场规划和市场力量所支配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或者说是一小部分,行政权力大量介入经济活动中,形成权力经济及市场经济共存的局面。因此,市场经济对个人的解放作用受到了权力的极大抑制。
(2)社会文化支持力度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如梁漱溟先生所言,个人淹没于重重伦理关系之中,不见有个人。而近现代以来,一谈个人,便以为只有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个人,认为是在中国实践西方的个人主义。而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个人主义在现阶段力量较为弱小。因此,在现阶段,社会文化力量对师德主体化发展正面支持力度弱而反面的抑制或错误引导力量则不小。
师德主体化发展不但需要社会外部条件,同样需要内部条件。从内部条件看,现阶段也有不少困难:
(1)师德主体不成熟。台湾学者杭之曾言:当今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大多数自觉不自觉地保存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种缺乏独立人格的历史传统甚至无限地将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在不遗余力地接受西方文化中无意识地建立起像西欧知识分子一般的“知性之自我反省”的传统。不仅如此,今天的知识分子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处在大众社会、大众文化之价值的控制支配之下。〔7〕
(2)道德自我约束机制软弱乏力。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德治,并且以修身为本,因此人格、道德、政治三者合而为一。如龚自珍所言:“是道也,是学也,是治也,则一而已也。”〔8〕近现代以来这种局面并没有太大改变。在社会实际运行中,道德问题往往转化为政治问题再用政治手段解决。道德屈从于权力,权力排斥道德。
师德主体化发展是一历史的展开过程。在现阶段,为促进师德主体化发展,我们认为应注意如下两方面的建设:
第一,加强政治法律建设,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明确政府、高校各自的职责权益,将师德建设工作主要交给高校。
第二,高校要努力建设师德自我约束机制,抑制“唯我论师德”的发展。师德主体化发展并不是说高校可以不管师德建设工作,高校在师德建设中承担着重要工作,在现阶段要致力于师德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这主要取决两方面,一方面如前分析的师德自我约束机制弱,另一方面师德约束机制对个人与组织、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为此,高校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的师德建设、校规校纪建设等,通过多方面建设,有效抑制日益泛滥的“唯我论师德”。“唯我论师德”是目前最严重的错误师德倾向。
参考文献
〔1〕黄克剑·个人自主活动与马克思历史观·《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2〕〔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8、515页
〔4〕〔5〕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3、4页
〔6〕C·P·斯诺著、纪树立译·《两种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216、217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体育建筑也以高速度向前发展。伴随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也日益重视,参与体育的热情也显著提高。人们对体育建筑的要求不仅要满足体育比赛,而且希望能更加适用,功能更加多样化,体育工艺设计越来越被重视,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使体育建筑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不少大型体育中心的建设,除了有多项场馆建筑外,还配备了大量的商业服务、休闲、娱乐设施。这些体育中心、体育公园等更加符合现代体育发展需要,也更加能够满足普通大众从事体育锻炼的需求。商业开发、赛后利用在体育建筑中得到更大的关注和理解。
(1)黑龙江速滑馆于1994年~1995年设计建成。建筑面积2.22万m2,观众席2000座,跨度86.2m,长度191.2m,冰道长400m。
该建筑用地比较紧张,圆柱和球体组合成的体量比平行六面体要小,渐升渐退无逗人之感,并在6m高度处拦断屋盖走势,立竖墙、支斜柱,近看只一、两层高,尺度宜人,远看则不失宏伟壮观。平展的休息厅玻璃幕墙,有利于淡化自身,扩展外部空间,给广场增添了几分宽松感。流畅的建筑外形意在表现速滑运动的优美、潇洒、飘逸,创造质朴的美。入口的方形体量和主体的弧形体量相互贯穿,台阶的实墙和背后的大片玻璃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入口在平淡的体形中见突出的效果。
比赛大厅的功能设计考虑了可持续发展,为日后开发田径、足球等项目留有余地。比赛大厅空间巨大,看台少,场地多,采用拱形界面内聚力强,有助于克服空荡感。比赛大厅将屋盖结构、管道、设备等有组织地暴露在外,增加了界面的层次感,并以优美的网壳图案、轻巧的杆件、流畅的环形灯桥和粗犷的空调管道等展示出技术美的魅力。由于大厅的端部是圆柱和球体组合成的逐渐“消失”的体量,使得天穹和地面的滑道上下呼应,收到室内空间似乎无穷无尽的效果。
(2)天津体育馆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宾水西道,由主馆、副馆、小练习馆、连接厅及体育宾馆五部分组成。主馆24677m2,建筑高度35m,跨度108m,设有固定坐席6713个,活动坐席2378个,场区内设有200m室内田径跑道6条,能够承接国际室内田径比赛任务。主馆选用圆形飞碟状造型,使其具有全方位景观,体现一种飘逸的曲线美和运动感。圆形的碟状体育馆与高耸入云的碟形电视发射塔遥相呼应,“一个从天上飘然而落,一个从地面展翅欲飞”。建筑物的外檐采用了银灰色墙面,配以乳白色外墙,置于绿色草坪和蔚蓝色人工湖的环抱之中。屋面采用先进的铝镁合金复合屋面板,集防水、保温、场内吸音于一体,既克服了一般国内体育馆的漏雨现象,又达到了厅内建筑吸音指标。
“飞碟”造型,摒弃了传统的建筑立面设计概念,把建筑作为一个“体”来处理。由于考虑到附近电视塔的俯视效果,屋盖作为主要元素进行强化表现,选用大面积的金属屋面和墙面,使它挣脱了“房子”的传统观念,变为一个庞大而精美的加工产品。飞碟的飘然而落给人以运动感,更具有现代气势。该工程1995年建成,是我国第一个可供国际室内田径比赛的田径馆。
(3)上海体育场是1997年第八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的主会场,可容纳观众近8万人。体育场坐落于市区的西南部,与原有的上海体育馆、游泳馆和奥林匹克俱乐部共同组成上海体育中心。
体育场体型为直径273m的圆形平面,中间为符合国际标准的草地足球场,周边设400m跑道及各类田径比赛场地。按国际比赛要求,底层设有赛前、赛后控制中心,运动员、裁判员、官员、组委会等各类专业用房。除普通观众席外还设有主席台、记者席及100间包厢看台。利用看台下部有效空间设置了九层高,拥有360间标准客房的四星级酒店,体育俱乐部、各类展示厅、商场、新闻中心等。体育场造型简洁、新颖,富有时代气息。
(4)上海虹口足球场位于上海市四川北路,原虹口体育场旧址。它是国内第一座专业足球场,设观众席位33060座,大小包厢47间。总体设计着重流线组织、人员疏散及相距150m的鲁迅墓地环境保护,妥善处理与城市干道和轻轨站的关系。基地内以宽8m的专用车行环道,二座17m宽的大扶梯和9m宽的高架天桥等组织人、车流的疏散。观众席平面符合国际标准足球场要求,视线良好。屋面膜结构顶距地面50m,顶棚能遮盖所有座位。以悬挑钢架、钢索与膜复盖组合成高低起伏,有强烈动感的现代体育建筑形象。
(5)浦东游泳馆为第八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之一,设有标准游泳池(25m×50m,水深3m),练习池(25m×11m)、儿童戏水池、按摩池及1600座单边看台。灵活的大空间设计供各类小球活动。游泳池内的升降底板16m×25m为国内首例。夏季机械通风、冬季由散热片与送暖风同步,上方由三条马道布置照明系统。大厅的屋盖是双层铝钛合金网壳其造型新颖独特。
在记述我国体育建筑所取得的成绩时,一定不要忘记我国的援外体育建筑。
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受外经贸部(现商务部)委托,在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的直接领导下,我国先后为40多个国家的50多个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及配套设施完成了设计、施工、监理、咨询、技术合作等任务。上述设施虽建在第三世界国家,但却是我国政府对外工作的“树碑”项目。因此,绝大多数援外体育设施均是按照奥林匹克竞赛标准建设完成的,并多次成功举办洲际或地区性体育比赛。为表彰中国政府对发展中国家体育设施建设做出的贡献,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于1986年4月专程来华,将国际奥委会最高荣誉奖“奥林匹克杯”授予中国奥委会,并说:“中国建设的最好的体育场不在中国,而在非洲。”
飞跃阶段(2001年~现在)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国民经济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对外交往与联系日益增加,中国的体育建筑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洲杯足球赛、ATP网球大师赛,F1赛车比赛,特别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使中国正逐步融入国际体育大家庭之中;中国体育军团在世界赛场上高奏凯歌,五星红旗多次飘扬在世界级赛场的上空。不单是国际比赛,国内的全运会、大学生运动会,农运会,城运会以及各种单项比赛,也促使中国体育建筑有了飞跃式的进步。
如同体育竞赛一样,我国的体育建筑也迈向国际,许多大型体育建筑开始面向全球公开招标,从而使世界
许多建筑设计机构进入中国,投入到体育建筑的建设之中。这样做打破了以往国内体育建筑由国内建筑师设计的一统局面,引入了国际上许多新的设计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出现和使用也带动了国内体育建筑建设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体育建筑与国际水平的全面接轨。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建设发展迅速,特别是高校大规模扩招后,大学城的兴起,也促使体育建筑在高校中得到更快地发展。许多高等学校配备了高标准的体育场馆,这些场馆无论是先进程度、规模大小,还是器材设备都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高等学校体育场馆除了用于比赛教学之外,还担当了文艺演出、展览集会等多功能用途,其使用对象及运营模式均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少场馆还积极向社会开放,有些还成为了专业队伍日常的训练基地。
体育场馆的多功能,提高其使用效率,强调体育场馆与娱乐。休闲的紧密结合,为普通群众进行锻炼、健身提供便利,这些都将促使我国的体育建筑向着更高要求,满足更大的使用需求发展。
广州新体育馆是为“九运会”而兴建的大型体育设施,以举办包括国际室内田径赛在内的各种体育比赛为主,同时能兼顾大型演唱会、文艺演出、展览会等。建筑面积为95748m2。
(1)广州新体育馆位于新广从公路原白云苗圃地段,邻近白云山,占地面积约8万m2。体育馆建筑群由八个项目组成,分别为:主场馆、训练馆,大众活动中心、行政楼、餐厅、地下车库、能源中心、设备通道。其中主场馆、训练馆、大众活动中心为其主体建筑:主场馆建筑面积约4万m2,纵跨160m,横跨110m,馆内设包厢24间,常规座位10 018个;训练馆建筑面积约2万m2,纵跨151.5m,横跨70m,馆内设练习场、游泳场、学术交流厅等;大众活动中心建筑面积约9000m2,纵跨140m、横跨30m、馆内设体育娱乐场所。
广州新体育馆的三大场馆连成一体,一气呵成,勾勒出一条连接白云山的曲线。平面和立面天际线均以流畅的曲线贯穿整个设计,并适度变更每个体形的尺度,使其主次分明,排列有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融进优美的白云山环境当中,给人以浑然形成的感觉。 (2)昆山体育中心体育馆位于江苏苏州昆山市森林公园附近,为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用馆。该馆外形为一弯曲的拱形,结合白色的屋面,寓意“飞翔的羽毛”。体育馆建筑面积28000m2,有5 000座位。
体育馆新颖轻巧的屋面和立面虚实的处理,流露出体育建筑的轻巧和奔放个性;其呈琼花瓣形状的基座静卧于水面之上,也遥遥呼应着体育场呈花瓣状错落有致的屋顶,体现着建筑师规划中的统一造型,长轴横向的弧形钢结构及拉索将体育馆、基座隔为一体。简洁的材质:浅绿色的玻璃,钢结构及膜材诠释了现代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半透明白色的膜屋面白天映衬在阳光下,如静卧水面的琼花般清新和飘逸;夜间灯火辉煌,膜材在钢结构的理性勾勒下,更显晶莹通透,宛如宝石般璀璨。
(3)昆明红塔体育中心是一座面向大众和专业运动队,兼有体育、健身,娱乐休闲、会议、旅馆及购物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体育建筑。设有篮球、冰球、游泳、网球、保龄球场馆和6片足球场及宾馆、会议中心,温泉休闲中心等设施。建筑群中标志塔的造型借鉴云南当地的民族建筑形式,主体建筑采用新颖的建筑材料,体现了强烈的现代性。
(4)上海国际赛车场是一个具有较多单体建筑所组成的建筑群。一个能容纳3万人座位的主看台和两个各容纳1万人座位的副看台是国际赛车场的主要建筑。主看台位于广场的主入口,在悬臂前挑34m,后挑19m的金属遮阳棚的覆盖下更显亲切,人性化。副看台则以亮丽的膜结构似一朵朵在水中漂浮的浮萍在赛车场的东南处。主看台跨过主赛道正对的是整齐的比赛工作楼,此建筑的功能专为赛车在赛事提供检修、换胎、加油等工作:二层为贵宾观赛室,屋顶可作为赛时专供贵宾之用的露天吧,使此部分为赛时较高的买点。比赛工作楼东,西两端为比赛控制塔和行政管理塔,比赛控制塔为国际汽联及有关人士专用,行政管理塔为业主的办公场所。两塔楼和主看台间分别采用约100m跨度的钢桁架架起的空中餐厅和新闻中心。在整个建筑群的组成中还有能源中心、急救中心、直升飞机停机坪,车队营地、车队生活区用房、物业管理楼、卡丁车比赛工作楼、垃圾收集场地、雨水泵房等建筑。
(5)泰达足球场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建筑面积7万m3,35000座。建筑造型以弧形金属板作为基本构图单元,金属板外为弓形格构钢架,体现了建筑的力量美,同时又具有几分高技派的神韵。格构式钢架投射在金属板的阴影,减弱了金属的实体感,四角的交通核结合高耸的灯塔,成为建筑外观的有机组成部分。透过玻璃幕,若隐若现的坡道暗示了建筑的交通核,为建筑添了些许动感。
(6)上海旗忠森林体育城网球中心为全天候的高标准网球赛馆。其规模为亚洲最大,可容纳15000名观众,以其巨大的体量和新颖的开启方式的技术含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屋顶巨型钢结构,开启方式是至今为止世界首创的开闭形态。除了能举办世界最高级别的网球比赛外,该建筑还是一座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多功能比赛场馆。
主体建筑功能布局清晰、简洁,人车分流。人流动线截然立体分开,复杂流线避免干扰。在安全性、快捷性,舒适性等方面达到最优。体育场馆的视线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非常重要部分。基本视点选择为网球场的角点,同时为满足体育的多功能也考虑了篮球场地的角点,如此使得排升及视角得到较好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视觉效果。
(7)汕头游泳跳水馆坐落于广东汕头市滨海区,依山傍海,环境优美。该馆为全国九运会跳水决赛指定场馆。该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具有举办高标准国际性比赛的能力。由跳水馆、游泳馆及面向公众开放的综合馆(包括射击场,儿童娱乐池,健身房及餐饮设施等)组成。游泳跳水馆设标准池、训练池及符合FINA最新国际标准的跳台、跳板等。游泳馆可容纳观众1200人,跳水馆容纳800人。该馆造型以饱满的风帆为立意,富有动感和现代感,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已成为汕头海滨的新标志。
(8)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成于2001年,地处广州市天河区与黄埔区两大组团的绿色隔离带中,地势平坦,自然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该中心是为承办第九届全运会而投资16.7亿元兴建的现代化综合性体育场馆,总占地面积近100ha,将发展成集体育竞赛、全民健身、旅游、休闲、会展、
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公园。
主建筑奥林匹克体育场,造型新颖、独特、气势恢宏、屋顶两条“缎带”体现出飘逸、自由翱翔的理想,体育场内座位如花瓣状组合成广州市花――木棉花,拥有容纳80800人的观众席,并有大型显示屏、记者用房、信息中心、电视转播用房、办公用房、商业空间、餐饮用房、包厢以及三星级标准酒店、宾馆(有174间标准客房),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好的体育场之一,是广州市标志性建筑。
(9)重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袁家岗,2004年建成,是当年亚洲杯足球赛主赛场,其占地面积12ha,建筑面积近63000m2,高度为54.3m,能同时容纳6万观众。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设施一流的场馆。远远望去,奥体中心体育场那两片巨大的圆弧形钢网壳屋盖格外引人注目,网架南北跨度(主拱跨度)达312m。
(10)无锡市体育中心体育馆总建筑面积:59378万m2,观众席位数6600座。体育馆与会展中心有机结合,有效利用。目前在国内体育馆与会展一般是独立的两座建筑,将二者结合为一体的本工程是首例。这样可以使体育馆和会展均充分利用,有效地解决了日常维护运营问题。
体育馆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分别为运动员区、教练区、贵宾区,记者区及设备专用房。各区均有自己独立的出入口,互不干扰,内部通过内走道连通,流线明确。体育馆内四面看台微成弧形,富有韵律,有向心的感觉,避免了座位排布的呆板。顶部天窗的自然采光,使室内亮度适宜,节约了能源。
会展部分功能齐全,一、二层展厅比赛期间可兼作体育馆的训练场地,平时办展览,非展览也非比赛时期可向市民开放为健身馆;会议中心可以举办各种大中小型会议,会展设有顶部天窗,节约了能源。
(11)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南京市河西新城区中心区域,是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的主赛场,也是江苏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社会公用建筑项目。奥体中心占地面积89.6ha,总建筑面积约40万m2,总投资约21亿元,主要包括主体育场(含热身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中心、新闻中心以及交通工程、环境景观、能源中心等配套工程。
(12)天津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位于天津大港区新区,总建筑面积26195m2。主要用途为游泳、球类、田径等比赛、训练及配套设施。在总平面上,综合馆、游泳馆、服务楼、跑廊、室外看台,运动员招待所和锅炉房等各建筑入口都相对独立,每个入口处均有停车场,使得各部分人员流线相对独立,空间流畅,方便残疾人通行。立面造型推崇简洁、现代、流动的设计原则,综合训练馆和游泳馆的屋面为落地弧面,拥抱城市,使建筑与场地在空间上有机结合在一起。层层叠叠的圆弧屋面表现了运动感,也体现了力度,同时精美高科技材料的运用更强化了体育精神的动感与生命力。
(13)上海交通大学体育馆位于上海交大校区西北角,体育馆中设有彼此连通的一个比赛馆(60m×40m,净高28m)和一个训练馆(59m×35m,最小净高10m)。本馆设计力求最大限度地适应各类国际体育比赛、学生迎新会、招聘会,文体表演、体育课等多功能使用要求。观众席总容量为7210座。
大跨度的空间结构形式、新技术及新材料的运用显现出与众不同的建筑形象,新颖轻巧的屋面和立面虚实处理,流露出体育建筑的力度和美感。简洁的材质:透明的玻璃、钢结构和膜材料诠释了现代技术。半透明白色的膜材屋面,结构新颖精巧,白天映衬在碧水蓝天之中,格外清新飘逸;夜间灯光辉煌,建筑更显得晶莹剔透。建筑主壳体采用钢结构覆膜屋面,斜圆台采用刚结构、采光板和镀铝锌刚板屋面。
(14)清华大学综合体育中心在总体布局上将体育馆与北侧东大操场看结成一个整体,北侧两组布置部分室外看台,与东大操场现有及规划看台形成一个围合整体,并与北侧游泳跳水馆和规划练习馆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校园体育运动区。体育中心椭圆形的平面和大拱的造型充分考虑了体育中心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在主楼中轴线上采取内敛而非张扬的椭圆形体,既突出了体育建筑的个性,又避免与环境和周边建筑形成强烈的冲突。两条钢筋混凝土变截面大拱表现了体育建筑有力度,柔韧弹性和富于动感的鲜明个性。
场内设观众席4656座,其中固定席2794座,活动席1862座,可伸缩席1756座。当活动席完全收拢时,首层比赛场地内尺寸为55m×35m,可以同时布置三块篮球训练场地,满足大学综合体育馆教学和教训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场地的使用功能。活动席全部展开使用时,场地为40m×20m,达到国际篮球比赛标准。
(15)中国人民大学多功能体育馆是一座集教学、比赛、集会、演出等群体活动功能为一体的体育馆。设固定座位3055座,活动座位990座,主场地45m×38m,可供篮球、排球、七人制手球、体操搭台、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亦可做文艺演出场地。馆内设体操,健美、体育舞蹈、武术练习馆、两个篮球练习馆、网球练习馆、健身房及6条140m塑胶跑道;文艺方面设合唱,器乐、舞蹈、戏剧、声学练习场地以及排演厅和多媒体教室。馆内功能分区明确,使用方便,不同方位、层次的组织方式使各种人流互不干扰。立面则体现了空间结构与功能的结合。
(16)四川大学体育馆是为迎接2000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四川举行而兴建的重要体育设施,作为大运会的主会场,承担了比赛的主要项目。将体育馆与体育场联体修建,在国内属罕见。它既节约了学校用地(约20亩),又发挥了场馆内部设备共用的优势。为节省建设投资创造了条件(如:电器灯光、广播控制管理、贵宾、运动员及教练员休息室、检录厅等均为场馆共用)。
馆内设两个风雨操场,体育场看台下利用斜形空间设计了两个篮、排球训练场和一个80m~100m长的雨天田径跑道与比赛场配套,充分满足了体育教学的要求。
本馆主比赛场尺寸采用48m×34m,除能容纳常规球类体操等比赛外,还可兼做室内小足球比赛场。场地采用进口专用运动地板,并通过活动座椅灵活布置,满足学校集会、文艺表演的多功能使用,发挥了良好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绿色建筑;智能建筑;一体化发展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能源问题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而传统的高耗能建筑模式显然使其异常放大。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意识到事态的严重,近年在建筑模式的实施中融入了大量的绿色与智能相结合的建筑理念,突出智能建筑的智能功能和绿色建筑的环保意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以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战略是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当代建筑来说也必须由传统的高耗能发展模式向现代绿色发展模式进行转变,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技术的发展正是这一转变的具体实现。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不断智能化,智能系统不断发展,智能系统的功能、运行技术将是绿色建筑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使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一体化发展是实现我国建筑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 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有效安全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类建造健康、舒适与自然发展相适应的建筑。绿色建筑的特点体现在建筑遵循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了建筑绿色化的理念。绿色建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的建筑理念,结合了人文因素、地域等方面因素,建造符合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1.2 智能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和管理根据所需要求进行最科学的优化组合,从而建造出一个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智能建筑的智能化发展。智能建筑的出现加快了现代建筑的发展步伐,建造出了更加舒适、安全、便利的环境,同时较之传统建筑模式很大程度的节约了建筑资源的投入,满足了各种对建筑物环境功能的特殊需求,实现了建筑功能的最大化。
2 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作用及相互影响
2.1 绿色建筑的作用
绿色建筑是对环境无害,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的节能环保型建筑。绿色建筑能够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同时又能提供健康、安全、舒适性强的居住办公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现代绿色建筑采用了节能的建筑设计结构,根据自然通风和太阳能取暖的原理进行设计的建造,减少了电和水资源的消耗,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绿色建筑强与自然资源相互结合,利用自然界富足的材料进行建筑,同时使建筑物的空气质量和对人体健康的控制和保护起到了很好的补充。绿色建筑的舒适性更加的符合现代人类要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使其有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2.2 智能建筑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事业的发展也应该适应发展需求发挥科技的力量,智能建筑的出现充分体现了科学在建筑领域的中重要作用。以现代化大厦为例子,水电的耗能是整个大厦的主要消耗,在北京,总建筑面积近56万m2的国贸大厦其中1d的水电等能源的消耗费用就30万元。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国贸大厦运用了智能化的节能设备,一年的时间里节能效果明显,智能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充分给建筑的能耗问题上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智能建筑的发展能够满足不同环境功能的要求,使人类的生活和居住环境更加科学合理和方便。
2.3 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相互影响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发展结果,也是未来建筑事业的发展趋势。现如今,世界各国都在逐渐重视对绿色建筑的探究,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力量等诸多因素,对绿色建筑的研究成果也存在差异。智能建筑本身的发展也是朝向绿色建筑发展,智能建筑也是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手段,要实现绿色建筑的功能,必须要结合智能建筑的相关功能,特别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先进科学的建筑设备等建筑控制技术。总之,智能建筑是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和实现手段,绿色建筑是智能建筑的最终目标。
3 绿色建筑一体化的发展
3.1 绿色建筑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目前,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正处在发展初级阶段,严重缺乏国家的统一规范标准,绿色智能建筑仅仅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脚步,没有独立的发展空间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国家没有明确的政策方针支撑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没有制度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智能建筑起步较晚,加上目前智能功能需求都是由业主提出但是设计通常都是由设计院完成,而智能化的设计与建筑的设计常常存在不协,系统运行达不到预想效果;在工程规划、设计、实施施工、质量监督等方面并没有具体实用的标准规范;从智能建筑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开发上缺少科学的指导和监督,使智能技术产品有效的作用得不到利用;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注重结果的好坏严重忽略绿色智能建筑的集中管理。
3.2 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的提高
(1)技术的提高
智能化是技术的综合利用和信息集成,安全防范体系、信息管理体系、信息网络系统构成了智能化的基本体系。这些系统体系的技术并不成熟,集中管理体系还不完善,主要还是依赖于国外的智能化系统产品。我国应加大对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力度,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研究符合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要求,要结合实际发挥国内优势的方面做出智能化技术提升、系统的升级。
(2)质量的提高
目前,我国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建筑产品主要都是由国外厂商提供,绿色智能系统的集成也是由国外先进技术公司提供,在技术、施工方法、质量及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等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内生产的绿色智能建筑产品技术的不成熟、质量的不过关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无法生产符合用户需求的高科技产品。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相关质量监督的行动计划,确保绿色智能一体化产品在生产源头上做好质量的把关,同时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
(3)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
现代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的发展首先是要通过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人类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何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又要保证环境的持续性发展是现今各个领域都要面对的难题。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家园”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事情,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人类发展的结果只有两种:一种是继续无限度的消耗自然资源,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自然环境资源的消耗殆尽。第二种就是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充分发挥每一份资源的作用,再创造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加大力度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遏制资源的无限消耗,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协持续共处和发展。在现代建造中,我们要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充分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绿色智能一体化建筑。
4 结束语
绿色智能建筑体系是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的战略目标,智能、绿绿色环保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各行各业中得高新科技都会直接影响或间接反映到绿色智能建筑中。因此,加快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发展是促进建筑事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陆伟良.智能建筑发展方向的探讨[J].低压电器.2009(18).
“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永远是教学工作要实现的目的和追求的目标。摒弃传统观念,大胆开拓创新,创造愉悦环境,尊重主体意识,放飞学生振翅翱翔的翅膀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应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学生是学习的主人,They are learning English not from teachers but with teachers. 在英语教学中,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多方激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 努力创设最佳的情境,促使每一个学生主动地参与,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进一步参与中发展自我。加强小组合作讨论,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全方位调动学生求知的兴趣
一是要针对心理激发兴趣。初中生处在由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发展是极其复杂和充满矛盾的。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但易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他们对事物既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又有着很强的心理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想方设法提高英语教学艺术,大力开展情景式教学,广泛利用各种电教手段、挂图、卡片、实物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学习场所。二是要构思巧问激发兴趣。实践证明,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是一种高级的教学方法。就是把学生置于一定问题情景中,通过老师先提问、学生学习思考、老师归纳小结,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形成自信心,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于思索、敢于创新。三是要适度竞赛激发兴趣。特级老师魏书生认为:“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时的效率高得多,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
二、全方向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有人说,讲台是舞台,教师是演员。实践证明,绝非如此,应该是教室是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才对。也就是,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一是要引导学生开启智慧的大脑。以英语单词记忆为例。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课文篇幅增长,语言难度加大,词汇不断增加,初二、初三的学习普遍感到单词太多、难记,学过的单词几天就忘,不少老师抱怨学生不努力,其实学生在记忆单词上花的时间并不少,可就是记不住、记不牢。通过与学生深入的交流,发现多数同学记忆方法不对,一味的死记硬背,记得住一时,记不住长久。于是就引导他们自主开动脑筋,找记忆单词的“偏方”,每次单词考查后,请几位同学在班上谈谈自己的记忆方法。最后通过全体同学集体会诊,归纳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单词记忆方法:归纳记忆法、分类记忆法、构词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长达14个字母的生词:“disappointment”,五秒种后擦去,然后随机抽点8名同志到黑板上重写,全对。结果大家不约而同地用上了构词记忆法,就是把这个词拆分为四部分:dis+ap+point+ment(前缀+前缀+词根+后缀)。二要引导学生开启羞涩的嘴巴。老师们都喜欢爱动脑筋、爱问问题的学生;老师们多从学生问问题的不同侧面了解授课内容学生的掌握程度;老师们都会从不同层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勤问问题的好习惯。但从事多年教学实践的老师们都知道,一个班级,往往爱问问题的学生总是那么廖廖无几,多数同学不爱问问题,羞于启齿。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开口想说的的欲望和胆量呢?①要帮助学生克服“怕羞”的心理。②要帮助学生克服“怕错”的心理。③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嘲”的心理。④要帮助学生克服“怕怪”的心理。⑤要帮助学生克服“怕烦”的心理。三要引导学生开户封闭的自我。引导学生寻找话题,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为他们创造自由交谈的空间,对于提高学习效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不同时期的一些热门话题,老师一定要善于捕捉、引导和提示。实践证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就是他们最愿意交谈的话题。比如,今年上海世博会,学生们都很感兴趣,于是就可以要求同学们课后找资料、查字典,尽量用英语列出上海世博会各国的名称、有哪些主要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地貌等,在课前进行几分钟的问答练习,这样,同学们天天都有新鲜感,每次交流都能使他们获取到新信息,促进了英语交际的积极性。
三、全方向位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初中英语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交际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引导性的学习活动。在英语教学中:
一要合理分组。这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把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结合在一起,一般以3──5人为宜。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小组内各成员间性格、性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这样就使得全班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组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使组内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
二要有效地开展活动。这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初中英语教材题材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好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
我班幼儿进入大班后特别喜欢模仿成人的活动,对成人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用具尤其喜欢加以模仿摆弄,而且对日常生活中各种食品也产生十分好奇,关心食品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出来的。这种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点与关注点,激起我们联系到“实习场”理论。实习场是当代教与学的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环境的一个隐喻,利用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情境,让学习者在活动中计划、操作、交往、协商和体验,知识的获得方式就是经历和行动,知识的呈现和接受形式就是经验。于是,我们就有意将所学的新理论运用于实践,生活化教育主题活动便应运而生。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活动,是在一种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学习,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自由选择,主动学习。为了对所学实习场理论进行探索与实践,我们在班上专门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让幼儿模拟成人日常生活的实习场,并命名为“休闲驿站”,让幼儿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一系列的活动。所开展的活动都是来源幼儿熟悉却又未曾能亲身参与的生活活动,如制作蔬菜、水果沙拉、碾米、和面、滚元宵、印米糕等。
针对这个活动开展的实际需要,我们在班上选择了一块相对独立的区域作为“休闲驿站”的活动场地。这个区域靠近窗户有足够的光线,又离盥洗室仅有几步之遥,便于取水与洗刷,又是在铺有木地板的平台上,在高度上本身就能与其他区角较好地相隔开来,便于该组幼儿较相对独立开展活动,同时也利于教师的观察指导。
在“休闲驿站”里放置了一个铺上桌布的旧床垫作为操作台,铺上一次性桌布后,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工作台,还投放了老师、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来的装满各种儿童餐具、厨具、削皮器、安全的塑料刀叉、盘子、可爱的儿童用围兜、石磨、石臼、印模……加上老师布置的温馨环境,总之,这是一个缩小了的厨房,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生活小作坊。
2幼儿在主题化区域活动中的活动剪影
“休闲驿站”这一基于实习场理论而开展的主题化区域活动,持续开展时间是从大班上学期到下学期,共为期一学年。现就幼儿在该主题化区域活动的剪影如下。
2.1制作蔬菜、水果沙拉拼盘
活动前教师和幼儿共同准备了西红柿、黄瓜、苹果、梨、香蕉、桔子、火龙果等蔬菜水果,还有削皮器、塑料刀、叉子、盘子等各种工具,在讨论如何制作蔬菜水果沙拉后,幼儿开始动手了。首先是清洗蔬菜、水果,幼儿进步休闲驿站,穿上围兜,或两人或三人一起提着装有蔬菜、水果的篮子到盥洗室,挽起袖子有模有样地清洗开了。制作拼盘的过程中,幼儿自主选择削皮器和塑料水果刀,有的幼儿先用削皮器削皮,再用塑料刀切块,有的幼儿尝试用手掰开橘子和火龙果,有的幼儿还研究起削皮器的特性,试试削皮器的反面是不是也能把蔬菜水果的皮削开,有的幼儿把削好皮的蔬菜、水果切成各种形状,装饰在盘子里……终于,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盘盘好看的好吃的沙拉拼盘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最后,大家一起品尝了好吃的沙拉拼盘。
2.2碾米、和面、滚元宵、印米糕等一系列活动
2.2.1碾米
活动前教师让幼儿针对“如何将米碾成粉的问题进行猜想。”幼儿猜想了很多种碾米的工具,如干面仗、玻璃瓶、石臼、石磨……。教师和孩子共同收集了他们猜想的工具并进行了验证,最后我们共同找出集中更适合碾米的工具,石墨、石臼以及电动碾米机。
教师将这些碾米的工具以及碗、小勺子、筷子、小桶等投入到休闲驿站中,幼儿进入休闲驿站、穿上围兜、清洗双手,开始尝试碾米了。有的幼儿直接将米放入石臼中,用石臼使劲捣;很多的幼儿对用石磨碾米产生极高的兴趣,他们先用小勺子舀一些事先浸过水的米放入石墨中,又加入一些水,随后转动石磨开始碾米,然后用小桶接流下来的米浆。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要互相合作才能很好的转动石磨,他们还发现要时不时的加些水,才能让米浆流下来,另外还懂得借助筷子、碗等辅助工具,虽然转动石磨碾米需要很大的力气,也很辛苦,但看着白白的米浆随着石磨的转动流了下来,孩子们便乐不知疲了。有的幼儿还在老师的帮助下使用电动碾米机,体验古代人碾米的辛苦和现代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知道使用电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感知把米碾成粉的这一过程……最后,教师还和幼儿一起讨论并拍摄了照片,制作碾米的流程图张贴在休闲驿站的墙面上。
2.2.2和面
幼儿几次的碾米活动,碾出了许多的米浆,通过把米浆沉淀、晒干、碾碎等过程,我们有了许多的米粉和糯米粉。为了合理利用碾出的米粉,让幼儿感知米粉的用途和特性生成了这个活动。
教师在操作台上铺上一次性桌布,工作台中间有一些碗和小勺,碗里分别装有干米粉和糯米粉、水,每个幼儿有一只用来和面的小盆。一切准备就绪,幼儿穿上围兜,清洗双手,开始“和面”活动。
在讨论了“怎样将干面粉变成面团”的问题后,幼儿开始独立操作。他们先用小勺取了一些干的糯米粉或米粉,又加入一些水,然后开始和面。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时发现面团太干或水太多,便懂得相应地添加水或者面粉。在教师的帮助下他们尝试用各种方式调整水和面粉的比例。最后面和成团了,幼儿看着自己沾满了面泥的手和做好的面团,开心地笑了。
2.2.3滚元宵、印米糕
有了上次碾米和做面团活动的基础,我们决定让幼儿滚元宵和印米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