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发展史论文

机械发展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机械发展史论文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迫切需要多种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何满足时代的需求问题亟待解决。从农机产品价格与售后服务、农机产品的研制开发、农业机械的推广、宣传及农机发展政策层面,提出了对策。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机化发展步伐较快。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在生产中对适用机械化新技术和各种配套机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已从过去的单项作业向多功能复式作业方向发展,从过去的大宗粮食作物生产机械设备的需求向经济作物的种植、收获加工处理机械设备的多样化需求延伸,饲料机械、园林机械、青贮机械、棉花、油粮及薯类等经济作物的播种、收获机械等将是以后农业机械发展的重点。

1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迫切需要多种农业机械

(1)牧草收获机械。牧草收获机械过去只有在牧区需求,而现在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需求,养殖业发展较快,农民已有大量需求。比如我们小麦种植区的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以前都是白白烧掉,而现在可以收集起来加工成牛羊饲料,因此需要大量的麦草打捆机和玉米秸秆收获机等收获加工机械。

(2)马铃薯和果蔬机械。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果蔬面积的不断扩大,采用机械收获也是当务之急。油菜、花生收获机械也有较大的需求。

(3)水稻插秧机。水稻插秧机在南方大部分稻区已经开始应用,而在淮河流域和一些丘岭地带小面积的水稻种植区却很少见到,这里的农民早就希望摆脱繁重的人工插秧,但苦于买不到适应本地方的小巧的插秧机械。

(4)秸秆还田机。随着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加强,秸秆还田机在我们这个地方已开始使用了,玉米收获机配套的还田设施,已基本上能够满足玉米秸秆还田的需要,不足之处是被粉碎后的玉米秸秆有点长,对整地和小麦的播种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唯有小麦秸秆还田还在困绕着农民,他们也不情愿烧麦秆,只是没有好的办法来消灭秸秆,以便夏种能够顺利进行。

(5)烘干设备。烘干设备过去只有在制种企业才有使用,而现在为了减少霉烂造成的损失,增强优质农产品供应,粮食生产区逐步重视产后的烘干设备的投入,来解决无日光照晒所造成的损失。因此,烘干设备的应用意义重大,尤其是在今后,伴随着烘干品种的扩大和能源的多样化以及烘干成本的降低,烘干设备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6)养殖机械。随着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规模的扩大,为养殖机械的运用带来了商机。养殖也可以运用机械,它不仅可以减轻人的劳动,而且还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所以现在大量需求。自动给料设备、清洁设备、温控设备和监测设备等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7)设施农业机具。目前我国蔬菜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较大。发展优质、高产、生态安全农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设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当务之急。如使用方便的大棚多功能作业机,为设施农业带来了新的需求。目前虽然此类机械种类较多,但还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民需求。

(8)田间管理机械。需求量最大的是植保机械,其次是中耕和排灌机具。如今粮食作物的田间管理需求已向高层发展,如小型的植保机械将会被大型的植保机械所替代。而对于蔬菜、苗木等生产的田间管理机械相对较少,特别是温室大棚的种植管理,大部分依靠人工管理,效率低,费时、费工。因此,目前需要发展的田间管理机械主要是多功能田间管理机、中耕除草机、滴灌、喷灌机具等。

(9)玉米采摘机。现在的品种不少,但大多数机械只能采摘站立着的玉米,对于倒伏的玉米就无能为力了,而只能靠人工采摘。还有一些玉米采摘机在生产技术上达不到采摘的要求,如有的机器不能随着玉米行距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割宽和行走宽度。因此,造成玉米损失过大,虽然农民需要机械采摘,但也不愿使用这种性能不好的机械。此外,随着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打穴、推土、运输、起苗等农村环境改造及农田基本建设机械也有地域性需求。

2农业机械化如何满足时代的需求

(1)产品价格。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民的经济收入还不高,如果产品的价格过高,农民虽然需求,但考虑到一次性投资过大,投资的效益又比较低,影响到机械设备的销售和推广应用。如:用于设施农业的电动卷帘机、微耕机等产品,产品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已经能够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农民也迫切需要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但考虑到价格和使用成本过高,所以一直未能较快地普及与推广。如果产品的生产率高,使用成本又低,并且物有所值,价格又可以接受的话,农民还是愿意购买的。如新疆地区进口的采棉机,每台每天采棉10hm2,可以替代150人采摘棉花,采净率高达95%以上,用机械采摘比用人工经济,经过几年的比对,尽管采棉机的价格高达160万元,但农场职工也愿意购买。

(2)售后服务。现在农民非常注重农机产品的售后服务。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机产品能够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服务,做到用户基本满意。但有少数产品因销售数量有限,服务网点又比较少,影响了售后服务工作;还有一些生产厂家对机具的研制和开发较快,忽视了老产品配件的供应,用户买不到配件,致使未到报废期的机械提前报废。售后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心等也影响到服务工作。有的服务人员服务不到位,配件供应不及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有的厂家虽然承诺24h内随叫随到,但由于服务区较远,而延误了服务,农民怨声和责难时有发生。另外,村镇道路的好坏也是影响售后服务的一个重要因素,厂商应当注重售后服务工作,农民买产品也就是买的售后服务。

(3)农机企业要加大对农机产品的研制和开发,要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过去,我国的农机产品都是吸取国外技术发展至今的,加上以前资金少、底子薄,当然无法和外国的一些大企业相比。近年来,日本的洋马公司、久保田公司在华售销的产品不少,对我国的农机行业,无疑是个挑战,同时也是为中国的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农机企业逐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有的企业现在已经跻身于国际市场。

(4)农业机械推广机构的完善和推广人员的稳定以及推广经费的运用,也影响着农机化的发展步伐。一些新式、先进的农具,必须经过推广、示范这个过程,才能达到普及运用。如水稻插秧机,我们这个地方就很少见到使用,虽然农机经销商曾引进过,但农民从未见过,不敢购买,也不敢使用。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区域经济;生态和谐;滇池;环境问题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2-0064-06

[作者简介]胡牧(1981―),男,重庆市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审美与民族艺术学研究。(云南昆明 650091)

Title: The concert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under the view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Take the Dianchi lake pollution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s an example

Author: Hu Mu

Abstract: In face of the a series of development dilemma like a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 destroy,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bases itself upon the main meaning of “development”an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t contains the reasonable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it points to the right direction for the concert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We observe the concert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under the view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it helps to unify the ordered ecology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beneficial cycle and the values of the true,good,pretty,benefit,fitting.It helps to concert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gional economic; ecological harmony; the Dianchi lake; environment issues

经济的发展、生态的呈现状态具有区域性特征,但是,生态问题相比经济发展这个问题来说更是一个全局性的大问题和一个全球性的大问题。当前,经济的合理发展与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现实中,经济发展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往往是珍贵而有限的,环境生态往往又是脆弱的,因此,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合理适度地发展经济已成为我们今天要尤为重视,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学者们对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区域经济的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同时,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用科学发展观去统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着力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昆明滇池的污染及其治理为例,来重点梳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系、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依据等内容,以进一步澄明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工业社会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远山远水的农业文明和乡村风光在现代性的商品社会中迅速瓦解,成为日渐遥远的田园旧梦。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矛盾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中心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渐渐显得并不那么友好和理智。本来,人对大自然的态度一开始是依生的,那时的人们对大自然是敬畏和尊敬的。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原生性和谐状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的本源联系。然而,我们曾有的这种对大自然母亲的“敬意”却在今天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消解,这就从思想上潜含了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今天倡导生态绿色文明,就是要重新找回我们曾经拥有的对大自然母亲的敬意,以探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不堪重负的滇池

在人类为经济飞速发展“买单”的诸多实例中,滇池的污染很具有典型性。滇池原本是云南宽阔美丽的高原淡水湖泊,那里曾经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肥美,婉如上苍在高原遗留下的一块耀眼明珠,但她后来却成了人类经济发展的受害者之一,于是,她蒙垢颇深,容颜老去,不再“明眸善睐”,不再清澈见底,难怪诗人于坚不无惋惜地写道:“我们活着,而滇池已经死去”。这绝非危言耸听!“滇池为我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同时作为一个典型的高原内陆湖泊,近30多年来,由于围湖造田、工农业废水的严重污染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退化极具典型性。在受到工农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污染和大面积围湖造田等其他人为因素影响后,其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退化:湖水透明度剧降、光能不足是使滇池水深1.5~2.0m以上的水体中许多水生植物物种和群落消失的重要生态因素。有毒物质的积累,富营养化的加剧,生态系统的建群种、独有种和敏感种很快因不适应新环境而消失,整个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生态危机。滇池水环境退化与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呈双向恶化效应,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应为滇池污染治理的根本和生态恢复的重要指标。滇池近几十年来水环境退化及物种多样性丧失的动态过程是湖泊富营养化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滇池水生生态系统的退化可为湖泊生态预警、湖泊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治理及恢复提供了一个实在的研究典例和模式。”①“中国昆明滇池地区,伴随着富营养化的发展,湖滨地带的生物圈层几乎全部丧失殆尽。不仅如此,污染往往引起建群种的消亡或更替,从而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发生严重的逆向演替。”②可见,滇池的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从功能和地位的角度来说,党和政府是滇池治理的主导力量和决定性力量,同时滇池治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下决心治理滇池彰显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和谐”思想的绿色理念,这无疑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呵护的绿色之思以及对我们“家园”维护和珍爱的绿色之思。尽管治理滇池“非一日之功”,但只要党和政府充分重视,及时合理地出法规、出措施、出资金等,滇池治理是有望取得最终胜利的。本来,还高原明珠原本清澈的“双眸”,是我们每个人的神圣职责!如此,治理滇池必将对全国城市建设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良好的示范。

(二)值得警惕的科学技术

在观照滇池污染及其治理这一问题上,我们有必要再一次对科学技术进行重新审视和打量。经济的发展乃至环境的整治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都需要科学技术这“第一生产力”的保障和推动,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中性的存在物,是“双刃剑”,我们若运用科技合理,它必将造福人类;我们若被短浅的目光、贪欲、非理性等迷乱了“双眼”,科技运用失去相应规范,那么,科技无疑将会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潘多拉魔盒”。所以,科技的运用需要科技伦理和环境伦理等相应的价值观念以及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和约束。像滇池这样原本美丽的高原湖泊之所以受污染,之所以“未老先衰”,都是人的目光短浅以及所掌控的科学技术不合理使用“惹的祸”。因为,科技的进步进一步激发了人向大自然开发的“主体性”和雄心,于是,自西方工业文明肇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技术主义思想一直颇为流行(现在也仍然盛行)。于是,人们开始迷恋技术,以为技术可以是撬动地球的唯一“支点”,殊不知,“技术发展的历史就是‘存在’之被遗忘的历史,它关注的是‘客体’而非‘存在’。”①遗忘了“存在”,我们的科技推广和使用也就违背了其产生和运用的初衷。当我们的环境遭受破坏,生态美感丧失的时候,我们便失去了可以“诗意地栖居”的“大地”,“家园感”也随之丧失。这时,“失乐园”的我们便失去了“存在”的部分合理性和依存性。为此,我们在运用科学技术的时候,必须要用生态伦理、生态学等思想理念来规范我们对科技的使用和态度,从而使科技的使用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内涵和要求。

二、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性

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发展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不仅牵涉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关联到环境的状况和资源的使用等现实利益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发展必然伴随着对一些东西的“舍弃”或者“毁坏”,这是被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所证明了的。为此,我们还需对“发展”这一个主题词细加考量。科学发展观就是这种对“发展”的考量和“纠偏”。科学发展观在当下社会全方位的发展中无疑具有统领性和全局性,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架构、宗旨和主旨等内容决定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其理论在发展问题上有三个贡献:一是对发展主题的凸显与丰富;二是对发展方式的总结与升华;三是对发展境界的更新与提高。”②由于科学发展观带来对“发展”问题的深入探讨,也由于科学发展观有着生态规律的理论潜含和理论支撑,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新型的发展观,它对于当下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主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既然第一要务是发展,我们就要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既然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就要更加重视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问题,千万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自断后路,所以我们要做好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生态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因为生态学要求我们思考问题要将研究对象纳入到一个整体和系统中去思考、去甄别,注重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动态平衡性,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事物。这是有着深刻的学理依据的。

按照整体和系统的观点去看问题,我们便获得了辩证的眼光和思维。从学理上说,“生态系统整体联系,更明确地说是指一个具体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以及局部与整体之间存在着回环往复的既相克又相生的生态关系,而构成大系统的各个小系统之间以及小系统与大系统之间也同样是这样的生态关系,在生态系统的历史运转中旧系统转化为新系统,也是曾有的旧系统整生的结果。”①李启军教授的这段话其实指明了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在更大一个社会系统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共同体”,确切地说,它们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它们都处在一个共同的“生态系统”之中,两者不得不协调发展。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发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发展,而是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我们以生态整体和系统的思维来加以引导和规范。“生态系统是按一定的等级、位格建立起来的整体,这样就形成了有序发展的生态关系,构成了物质、能量、信息的整体周流,并在这种按序按位的整体周流中,形成生态循环,构成整生性和谐之美。”②因此,“生态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整体观”③。有了这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生态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价值内涵将会得以澄明和彰显,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就会彰显出“整生性和谐之美”,呈现出良性的生态循环格局。

三、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

正确的理念是实践成功的先导和基础。以上论述充分表明,科学发展观彰显着“真理性”,它对人的思维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④本着思维的这种真理性/整体性,我们不难发现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有着内在一致性和价值统合性。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和科学性。前已论及,科学发展观的视阈与生态文明的视阈有着共融交叉地带。科学发展观一方面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解决了当今我们如何“发展”的根本问题,从而使“发展”朝着循真、求善、向美、生益的方向有序推进。

进而,科学发展观体现出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性。正如“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⑤一样,在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我们开始真正反思和查找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具体有效路径,让科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大显身手”和“大有作为”。这里,我们还是以滇池治理为例,学者们在“对云南高原湖泊在水环境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诊断结果”:(1)污染表现在湖泊中,症结还在流域内;(2)问题出在水面上,根子还在城镇乡村的陆地中;(3)环境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问题。”“对云南高原湖泊水环境问题的解决,整体上需要调整治理方略:(1)跳出水体治理水污染――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对湖泊水资源的再生性维持能力尤为重要;(2)跳出湖泊解决湖泊问题――降低城市及其发展对湖泊生态系统的污染负荷;(3)跳出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优化流域生态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至为关键。”①思路决定出路。段昌群教授等学者对滇池治理提出的一系列措施正凸显了科学发展观念和整体性等观念的极端重要性。

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念的重要性和价值内涵,我们还需回到学理层面进一步探讨滇池治理问题和环境生态的维护以及修复问题。我们知道,任何科学的实践都是在一定学科背景的指引下进行的。滇池治理的学科背景是生态学、环境美学、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等,它要求我们要站在全人类的大局立场和整体立场上且怀抱生态责任、生态伦理等意识来严肃客观地看待滇池治理等现实问题。以生态学为例,它需要我们用一种整体和系统的思维和观念来看问题。我们知道,不同地区的生态具有相互影响性,全球都是“同此凉热”的。假若一个地区的生态破坏了,势必会殃及其他地区,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谓是“唇亡齿寒”。此外,我们必须认识到,环境的保护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地球村”全人类的大事,需要大家共同来关心,共同来解决现实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就云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价值而言,它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这片富饶的红土高原上,许多河流都发源于云南高原,而且有些河流还流往国外,这就涉及一个跨境生态安全的重要问题,由此可见,云南省的生态对于其他地区或者他国的生态是多么重要。

一言以蔽之,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追求发展的良性循环性,它彰显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态,体现着良好的生态序性。“最高的生态序性,表现为良性循环性。”②袁鼎生教授的这一科学论断深刻道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以及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终归趋和最高境界即“良性循环性”。我们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考量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就是要兼顾统筹好“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两者的关系。唯此,这样的发展才算是辩证耦合的,是“依乎天理”(《庄子・养生主》)的。科学发展观本身的内容架构就体现了这种“发展”的实质。科学发展观抓住了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关系为之统领的本质和关键,科学发展观理应成为我们处理好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通过上文我们对生态整体观和系统观的论述,现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现实世界中,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似乎暴露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生态文明和区域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对立”和“矛盾”的一面的体现,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生态文明要求发展要兼顾到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因素,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要发展,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工业。发展工业,难免会遇到环境破坏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但在工业布局、环境维护等具体措施上,我们是能够找到处理好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平衡点和良好措施的。当我们合理处理好了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个问题后,我们就会看见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两者之间“统一”的一面。

对立统一规律支配着事物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具有普适性和指导性。生态文明力求实现发展的生态化和科学化。相对于区域经济这个范畴而言,生态文明是一个更高的范畴。生态文明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生存“家园”维护的大问题。从属性上说,生态文明是一种绿色文明,是一种包含我国优质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绿色文明。“人看待自己的环境是有多种眼光的,多种眼光决定于环境对于人的多种作用、多种意义,而不论眼光有多少种,根本的则是环境是我们人类的家。”①我们将环境看作是自己的“家园”其实就暗含着一个“家园维护”的问题,这就自然涉及生态文明的“着眼点”。生态文明着眼于“生态”。生态是一个内涵深厚、外延宽泛的范畴。我们探讨生态其实就是在探讨生命体与环境的关系。“现代生态美学、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指导与规劝人类按照自然的生态规律和主体的生态要求,修复破损的生态环境,重新形成与发展自然生态的完整性与宜人性,使自然与人握手言和,重构主客和谐的生态结构与生态关系。”②由此,我们愈发清楚地认识到区域经济着眼于“发展”,但发展不是无限度,更不是肆无忌惮的。在当下,所有的“发展”都必须置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视阈下认真地加以考量和检验。凡是违背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和谐理念的发展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生态化、良性化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即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和践行科学发展观,这无疑彰显着生态文明和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化、良性化和可持续化的前景。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3篇

一、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存在问题

1.原料蔗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

据不完全统计,在广东省湛江市原料蔗主产区中,八成以上的土地都是小规模经营,甘蔗种植大户不多。加之蔗农按照传统方式和习惯进行生产,种植品种、种植时间、种植规格和管理方式不统一,客观上限制了机械化的发展。

2.政府支持程度不够

近年来,国家、省、市出台了一些发展甘蔗生产的政策和措施,实施了国家糖料基地建设、吨糖田建设、双高糖蔗、推广良种良法等,对我省蔗糖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相对滞后,相应的发展政策和措施也较少。农机部门不仅 “望洋兴叹”, 蔗农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购机的积极性。这是当前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3.甘蔗机械研发水平低,技术储备少

据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单位研制开发甘蔗机械的不多。当前我国甘蔗机械的研制开发还远不能满足甘蔗生产的需要。如:甘蔗收获是劳动强度最大、费工费时最多,需要成本最高的一道作业环节,蔗农迫切要求用机械代替人工作业。但是,能够推广应用的国产成熟的收获机械仍是千呼万唤出不来。有关科研院所信息不灵,研制开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上技术力量薄弱,造成机具研制在低水平上重复。

4.蔗农科学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6.71% 。而蔗农文化水平更低,往往因循守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大部分蔗农没有掌握科学的甘蔗种植技术,也不轻易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如:蔗农普遍认为密植才能保证产量,通常种植行距为60~80cm,每亩有效苗数有的高达7000多株,结果是下种多、产量低、广种薄收。

5.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作用尚未完全发挥

当前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虽已设立到乡镇,但多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是政府重视不够,经费短缺。致使宣传手段、信息渠道、交通工具等等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据了解,由于农机推广机构基础条件极差,有的至今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二是推广技术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由于各级财政投入不足,造成需要的机具无法引进推广,引进的机具没有能力宣传普及;加之农机推广队伍自身缺乏更新知识、更新观念的条件和手段,一些技术人员知识老旧,对新技术新机具了解不多,技术水平不高,工作能力有限,致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缓慢,服务水平也难以提高。

二、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1.要采取切实措施发展甘蔗生产规模经营,为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创造有利条件

广东省糖料蔗以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模式为主的状态,是制约糖业竞争力的“瓶颈”之一。发展规模经营,既是冲破“瓶颈”的需要,也是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原料蔗面积,稳定蔗农的需要。当前,一是要在农民自愿、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将土地相对集中起来,让种植大户、专业户经营。走蔗糖企业+甘蔗农场,或蔗糖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这样,不仅解决了小规模经营农户缺少劳动力、种蔗效益低的问题,而且由于土地相对集中,可以重新规划土地,修建机耕道路和水利设施,使蔗地连片规划,为充分发挥机械化高效作业提供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引导蔗农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根据各地、各制糖企业的实际,引导农户实行统一良种、统一种植时间、统一规格、统一管理,从而为机械化发展提供一个更大的空间。

2.尽快制定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政策和措施

政策的支持是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基本保证。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史,无不是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实现的。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制订相关政策和措施。一是要将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为一项工程来抓。制定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总体规划,提出发展目标。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重点要制定农机具购机补贴政策、大型拖拉机更新补贴政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政策、农业用油政策等等。三是糖料蔗主产区农机化管理部门要按照本地区发展规划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用好政策用足政策,指导本地区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3.要增加财政投入,拉动蔗农购机、用机热情

财政扶持是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重要保证。国外主要产糖国的生产企业交纳的生产税或进口糖的关税,主要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是用于国内糖业管理和稳定、扶持国内糖业生产。而我国对糖业生产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要提高糖业的竞争力,加大对糖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在各蔗区方面建议设立专项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投入。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的新机具购置补贴、大型拖拉机的更新补贴、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引进、重点项目的攻关等补贴。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实现以国家引导为辅,农民购买为主的良性循环,从而加快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进程。

4.加大甘蔗生产农机具研制开发力度

要提高国产甘蔗生产机械的开发研制力度,除了要增加经费投入、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外,当前着重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强横向联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单位、推广机构要紧密联系,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生产单位的制造能力和推广机构的试验选型作用,开展农机具的开发及技术难题的攻关,在增加品种、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性能和制造质量方面下工夫,进一步提高现有机具的性能和制造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外有关机构的联系,积极引进先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提高研制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研发水平。

5.加强农机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就目前广东的现实情况看,要强化农机化技术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要突出抓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健全农机化技术服务功能。省、市、县、镇的农机推广机构已经完善,但各级机构均没有相应的甘蔗生产机械,因此,其服务功能尚不完善,可以考虑用各级政府投入购买大型甘蔗生产机械,以完善农机推广机构的服务功能。同时引导农机大户、种植大户组建甘蔗机械作业服务公司,在自己购买作业机械的同时,用一定方式将农民手中闲置的利用率低的农机具集中起来,为蔗农提供从耕整地到收获一条龙机械作业服务。充分发挥甘蔗机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效益。二是要加强对蔗农的培训。一方面要使农机手熟练掌握相关农机的操作使用、维修等技能;另一方面使我省广大蔗农自觉接受机械化作业工艺要求。为此,广大农机推广人员要肩负起推广示范和人员培训双重任务,为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进程贡献力量。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史 历史科学 内史 外史

广义的历史是所有人的生活历程。科学探索和技术创造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技术和科学的产生,才使人类的生活和其它动物的生活产生了质的区别。技术的历史反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变化轨迹;科学的历史同人类精神、思想和世界观的进步密切相关。因而,科学技术史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自然科学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兴起较晚。但是,由于科学理性的巨大力量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前进的深刻影响,科学技术史研究逐渐成为人类文化史、社会发展史别引人注目的内容。

1 科学技术史与历史科学

科学技术史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学,它描述的是科学和技术从生产到发展的史实,是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历史。它是历史学领域中发展较晚、具有特殊性质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位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接壤位置的边缘学科。美国著名科学史家萨顿(G.SONTON.1884-1956)曾经指出,历史学发展中最早的领域是政治史、军事史,以后才是经济史,最后才是文化史。在文化的历史研究中,宗教史是最早出现的,然后是艺术史,出现最晚的则是对科学的历史研究。出现这样的研究顺序是很正常的,这是因为系统的观察、实验与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的近代科学产生于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17世纪。在这之前,历史的其他分支早已有人进行了认真地研究了。经过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的技术机械化、19世纪欧美国家实现的技术科学化和科学理论化之后,从经济在市场竞争和科学技术的带动下获得飞速发展的史实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和对科学技术历史的考察,才明确提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科学论断,又经历了为世纪社会实践的检验,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日益发挥了关键能动的作用。正是这种日渐深化的认识,科学技术的历史研究在历史学中的重要地位才逐渐被置于它应有的位置。

历史学家之所以拒科学史于门外的原因很多,主要的原因可以归纳为: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历史学家首先注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史则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其实,历史学研究的深人,要求历史学家的视野从战争、政治和帝王将相的范围内跳出去,向文学、艺术、宗教、经济等领域延伸,把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也包括进去。这种新的历史观就必然会促进历史学的发展。当然,科学史的发展也是其中。科学史的发展不仅从内容上是对历史学的重要补充,而且它将人们的历史观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和能动作用等更广阔的领域。

第二,研究内容的差异。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科学史家常需阅读的是一些科学著作,这些科学著作则往往专业语言很强,对于多数只是在中学阶段接触过自然科学的历史学家来说就很难看懂。这样一代传一代,造成一些历史学家对科学史越来越生疏。

事实上,科学技术史,从它的内容来看,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学者较熟悉;若从研究的对象和范畴来看,他更倾向于社会科学。但是无论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学者,还是社会科学的学者,研究科学技术史都有自己的某种局限,这正是科学技术史作为边缘学科的一个特点。

2 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内史与外史

在科学史研究中,所谓内史(internal history),主要研究某一学科本身发展的过程,包括重要的事件、成就、仪器、方法、著作、人物等等,以及与此相关的年代问题。所谓外史(external history),则侧重于研究该学科发展过程中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以及该学科在历史上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而这外部环境可以包括政治、经济、军事、风俗、地理、文化等许多方面。

内史外史问题,也不免要牵涉到上面所谈到的三种科学史研究方法。其实传统的编年史方法正是以前作纯内史研究的不二法门,国内以往大量的科学史论著都证明了这一点(然而真正的深湛之作,却也不能不适度引入思想史方法),而成功的外史研究则无论如何不能不借助于社会学的方法。

从内史到外史,并非研究对象的简单扩展,而是思路和视角的重大转换。就纯粹的内史而言,是将科学史看成科学自身的历史(至少就国内以往的情况看来基本是如此);而外史研究要求将科学史看成整个人类文明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思路的拓展和视角的转换,同一个对象被置于不同的背景之中,它所呈现出来的情状和意义也就大不相同了。

我们可以简单归纳外史研究的三重动因:

第一,科学史研究自身深入发展的需要。

第二,科学史研究者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的需要。

第三,将人类文明视为一个整体,着眼于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

前两种动因产生于科学史研究者群体之内,第三种动因则可能吸引人文学者加入到科学史研究的队伍中来——事实上这种现象近年在国外已不时可见。

3 科学史的三种研究方法

科学史研究,与其它学术活动一样,是一种智力活动,有它自己的“游戏规则”;按照学术规则运作,这就是科学史研究应有的方法,同时也就使科学史研究具有了意义。而比较有成效的方法,至少已经有3种。

第一种是实证主义的编年史方法。这种方法在古代史学中早已被使用,也是现代形态的科学史研究中仍在大量使用的方法,在目前国内科学史界则仍是最主要的方法。在中国,这种方法与当年乾嘉诸老的考据之法有一脉相承之处。编年史的方法主要是以年代为线索,对史事进行梳理考证,力图勾画出历史的准确面貌。此法的优点,首先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它。其弊则在于有时难免流于琐碎,或是将研究变成“成就年表”的编制而缺乏深刻的思想。

第二种是思想史学派的概念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在科学史研究中的使用,大体到20世纪初才出现。这种方法主张研究原始文献——主要不是为了发现其中有多少成就,而是为了研究这些文献的作者当时究竟是怎么想的,重视的是思想概念的发展和演化。体现这种方法的科学史著作,较著名的有1939年柯瓦雷(A.Koyre)的《伽利略研究》和1949年巴特菲尔德(H.Butterfield)的《近代科学的起源》等。巴特菲尔德反对将科学史研究变成编制“成就年表”的工作,认为如果这样的话:

我们这部科学史的整个结构就是无生命的,它的整个形式也就受到了歪曲。事实已经证明,了解早期科学家们遭受的失败和他们提出的错误的假说,考察在特定时期中看来是不可逾越的特殊的知识障碍。甚至研究虽已陷入盲谷,但总的来说对科学进步仍有影响的那些科学发展的过程,几乎是更为有益的。

思想史学派的概念分析方法以及在这种方法指导下所产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科学史界影响很小。至于国内近年亦有标举为“科学思想史”的著作,则属于另外一种路数——国内似乎通常将“科学思想史”理解为科学史下面的一个分支,而不是一种指导科学史研究的方法。

与上述两种方法并列的,是20世纪的第三种方法,即社会学的方法。1931年,前苏联科学史家在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发表了题为“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的论文,标志着特有的科学史研究方法的出现。这种方法此后得到一些左翼科学史家的追随,1939年贝尔纳(J.D.Bernal)的《科学的社会功能》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而几乎与此同时,默顿(R.K.Merton)的名著《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也问世了(1938年),成为科学社会学方面开创性的著作,这是以社会学方法研究科学史的更重要的派别。

以上三种方法,从本质上说未必有优劣高下之分,在使用时也很难截然分开。至于思想史和社会学这两种方法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可以有如下的认识:

思想史和社会史方法作为科学发展的两种解释,有它们各自独到的地方,但也都有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虽已被广泛而且深入地讨论过,但是一种新的对内史和外史的更高层次的综合尚未出现,也许,以新的综合取代它们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也许在理解科学的发展方面,它们都享有基础地位,唯有两者的互补才能构成一部完整的科学史。

总之,科学技术史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对它的描述常常可以有许多侧面或采用多种方法。取向侧重的不同,其描述就会有不同的面貌和内涵。假若几个取向都能兼顾到,这当然很好,是较全面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仅是几个取向难以兼顾,有时甚至连一个取向也难以做好。对于科学技术史研究起步较晚的中国,情况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曹天予.魅力与危险——对科学史后现代主义观的反思.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3.

[2]吴国盛.走向科学思想史.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