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1、校本教研四级具体制度建设。

一级校长、部主任、教研室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二级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三级备课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四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2、西部农村中学校际协作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教研活动实施。至少开2次以上的研讨活动,以初三复习研讨为重点。

3、规范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要求,着力从6个方面来规范:

①每两周每位教师要求上校本研讨课一次。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听、评课。在学校规定的校本教研活动时间里研讨课、听评课同时进行。(至少2节课时间)

②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要提前通知教导处,并通知学校校级领导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开一次上交检查一次,每次上交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资料要求规范,填写要完整。研讨课的老师在上课前经集体备课研究后,用专用备课纸备好课。

③教研组、备课组认真梳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避免研究问题的随意性,研究活动必须有针对性,研究必须有连续性,最终将问题上升为课题。校本教研活动围绕问题来展开,集体备课围绕问题备课,授课者带着问题上课,听课者带着问题听课,围绕问题评课。

⑤校本教研活动过程步骤:

1、带着问题备课、围绕问题上课、围绕问题听课

2上课者反思

3教研组成员评课

4授课者对大家提出的建议反思

5教研组总结,下次活动安排。

听课之后要评课。评课要防止只唱赞歌,不提意见和建议的倾向。可坚持(123)原则,即每位听课教师(即评课教师)对上课教师所上的那节公开课进行评议,“肯定一条最值得借鉴的优点,找出两条突出性问题,提出三条操作性建议”,以帮助上课教师改进其存在的问题。教研组评课望参照评价量表进行。建议从教学思想、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等方面来认真评课。交流要有深度。

⑥教学帮扶活动是教研组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指导教师的帮扶活动最终要体现在帮上,所以每月至少2次的听被指导教师的课。

4、做好《开展城市、农村等不同区域以校为本教研活动运行机制、模式与行为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工作。

5、召开校级课题的阶段总结工作会议,对课题实施情况作出监督。

6、陈家桥中学电子资料库建议筹备工作

电子资料库建设是提高备课组备课水平,教研组研讨水平的重要资源保障。为了作好陈家桥中学电子资料库建设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想法:

1、注意从网上搜集各地的中考题(要可修改)、单元练习题、自命题、月考题,半期、期末考试题。特别是中考题按类型分类整理。

2、根据平时的练习的错题情况,归纳总结学生的易错题。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强调理论与技能并重,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即是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设计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知识以及工作方法与经验,这一课程模式符合高职学生的思维特点及认知规律,在当今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理念,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设计,基于工作过程开发构建了《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学习领域课程。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中,通过对辽宁省食品产业的调研,根据其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的需求,明确了为食品行业培养食品检验员、品质控制员、食品安全管理员及营养师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通过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和学习情境设计,形成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学习领域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专项能力的重要载体。

二、课程开发方案

1.根据职业需求设计课程目标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核心课程。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食品检验工作岗位群之一,是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核心内容。本课程以食品微生物检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使学生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胜任食品检验员工作岗位的相关工作任务,如实验室使用维护与管理、微生物样品的采集、食品中微生物指标的检验、生产环境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出具检验报告等,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树立质量与安全意识。课程目标描述如下:

(1)知识目标。掌握食品微生物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食品样品采集和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掌握微生物检验一般程序;掌握食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酵母计数和致病菌的国标检验方法。

(2)能力目标。能根据相关要求,正确采集和处理食品样品;能使用国标方法,对食品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酵母菌、致病菌进行检测;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关食品标准判定结果,并能规范书写检验报告;能正确使用微生物检测中所涉及的各种仪器设备;能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微生物检验室,并能对微生物检验室的建设提出正确设计方案;在食品检验过程中,能与其他组员进行良好沟通,并能根据实际检测情况进行方法变通,解决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增强食品质量与安全意识,确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客观公正的工作作风,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开发课程内容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以典型的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开发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将理论知识渗透到工作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学习到必需的理论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学编排上打破传统的课程章节,以建构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以实际工作岗位任务为线索,按照从行动到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设计的循序渐进的课程结构。根据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岗位从新手到能手的成长过程,以典型的食品检验工作任务为载体,从微生物的认识,到微生物基本操作技能,再到食品中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和生产环境微生物检测,最后微生物实验室的设计与管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合理整合,根据高职学生的思维特点、智能水平以及认知规律合理安排课程结构。

3.根据工作程序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教师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的用来学习的“情形”和环境,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结果。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学习情境根据食品企业微生物化验室常规工作及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程序,遵循从入门到熟练,从单一到综合、从新手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同时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学习规律,设计了微生物的培养、微生物的观察、食品中微生物指标的检测、食品生产环境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实验室设计与管理等5个学习情境和15个任务单元。各个学习情境既相互独立,又存在平行、递进和包容的关系,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既掌握了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又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

4.根据行动导向设计教学环节

行动导向教学旨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下达工作任务,学生则根据工作任务,通过独立查询资料、分析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过程、评估工作结果等一系列行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完全是在模拟企业实验室的校内实训场所进行,使学生能够在与企业环境相似的条件下学习和实训,同时,与学校的食堂及其他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接受真实的检验任务,如食堂餐盘、环境的监测、食品原料及产品(如糕点)的检测等,学生有真实的工作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企业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以检验任务书的形式布置检验标准、仪器设备、检验程序、结果报告等工作任务,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开展教学;学生则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找资料、分析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检验工作,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锻炼,理论知识得到运用。任务完成后,师生通过共同分析、总结任务,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完成检验任务的检查和评估。

5.以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学习评价

在进行学习评价时,我们将职业能力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既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评价学生的工作态度与经验,这样就做到了既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评价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权重为60%,终结性评价权重为40%,评价方案见表2所示。形成性评价包括工作态度、合作精神、职业素养、工作方法、工作质量等内容,终结性评价包括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这样的评价方式突出了学习过程的考核,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把学习当做乐事。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改革,以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检验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根据认知规律,设计学习情境,对传统的课程结构进行了有效的革新。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加深了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岗位、职业标准及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获得了岗位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6.

[2]赵志群.对学习领域课程的认识[J].职教论坛,2008,(4):1.

[3]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傅伟,袁强,王庭俊.学习领域课程《化工用泵检修与维护》开发与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25-28

[5]姚勇芳,莫慧平.《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8):60-61.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摘 要 从课程改革背景分析入手,依据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课程开发技术,研究和实践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旨在推动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内涵建设。

关键词 工作任务分析 会计电算化 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旋律,课程改革是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着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使中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这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根据市场和企业需要设置专业,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活动导向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则是当前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一项迫切任务和核心工作。

我国目前的会计行业已经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法规制度体系,会计核算手段由手工操作逐步转变为会计电算化,已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会计的职能在不断拓展等。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形成,经济成分趋于多元化,新的经济现象层出不穷,如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我国,国内也有一些企业开始进行跨国融资和投资、企业资产重组、资产置换、股权转换等。

我校会计专业多年来沿用学科式的课程模式,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相互脱节,教学方式呆板。在这种课程模式下,难以激发出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从调查会计岗位对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改革的意见中可知,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远远达不到企业岗位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要对传统的课程体系、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要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原有的课程模式,按工作岗位设置课程,以企业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来确定学习项目,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概述

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小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教理念,以教育科研为手段,促进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市场结合,搭建以职业教育研究所、教务处、专业系、合作企业、会计行业协会、教学技能研究会参与的六维科研工作体系。

基于工作任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过程与成果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转变教学观念

现代职教思想的建立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我系教师先后聆听国内知名职教专家赵志群、徐国庆等讲座,用面对面的方式与专家交流,请他们为我们的解答疑难,打开思路。组织教学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走出学校,学习先进思想和先进经验。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学习职业活动导向课程理论、项目课程设计技术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精髓,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营造人人参与的改革氛围。

(二)着力改革,科学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1.市场调研,从职业的源头开发课程。我们走访了珠三角100多家企业,对40多位企业专家进行访谈等社会调研。摸清了现代用人单位的岗位分布和用人要求,为课程改革收集第一手资料。

2.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项目化课程构建提供依据。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先后组织了行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课程开发顾问开展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会,通过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明确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岗位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工作行为三条主线,细化了工作行为应用的知识和技能、难易程度和使用频率的高低,合理定位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为构建会计电算化职业活动导向课程体系和制定课程标准奠定了基础。

3.分析课程结构,把职业的工作体系转换为学习体系。按照课程结构分析技术要求,我们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最终目的,设计课程结构,确定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习领域、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理顺了相互间关系。

4.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活动导向课程体系。在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活动导向课程体系,制定会计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形成指导教学工作的系列化文件。

5.开发职业活动导向型财会系列教材。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活动导向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项目体系编写职业活动导向型系列化教材。

(三)改革教学模式

建立“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采用“五结合”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同步结合---突出直观性;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体现连贯性;手工模拟实训与电算化模拟实训相结合---增强适应性;专业学习与企业考察相结合---加强教学的职业性;课堂学习与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强化能力),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四)改革教学方法

大胆创新教法,积极推行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法。如:采用“现场教学法”,将课堂搬到企业、搬到银行、搬到税务局,提高教学直观性;“一体化教学”,让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综合发展等。

(五)改革教学手段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校园网和互联网、金蝶K/3 ERP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精品课程网站)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进一步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和网页课件、Flash实操示范、视频、教学过程录像、电子教案、问题在线解答、在线题库等。在教学过程采用了上述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直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充分调动了学生眼、耳、手、脑,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六)推行“一专多能”的考证体系

“学历、职称、技能、经验”是学生就业的四块“敲门砖”,我们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计划实施“一专多能”考证体系,推行多证书制度,职业资格(从业资格)证书与职称证书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助理会计师职称)考试,提高就业竞争优势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践证明这种学生动手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七)建立职业导向型考核评价体系

我们根据企业会计岗位用人的需要,围绕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来设计学习领域(课程)和学习项目,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教学评价逐步实现“九化”,即评价标准职业化、评价核心能力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形式项目化(岗位化)、评价安排全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成绩认定科学化、评价反馈导向化。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效果与评价

(一)企业专家对课程的评价

2008年12月至2010年8月,为考察专业改革是否符合会计岗位的工作要求,课题组向企业发出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邀请企业专家来校座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进行评审,企业专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如广州勤建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宋文武女士说:《会计电算化专业》专业教学培养方案,贯彻了“实际、实用、实践、实效”原则,体现了职业教育科学先进的人才观和教学观。广州市安正达会计师事务所副所长卢道宏先生评价:职业活动导向型财会系列教材,围绕了现行会计工作岗位任职人员所需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行构思和编写等,说明会计电算化专业改革的最终目标达到了企业对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教师、学生的满意度提高

教师普遍反映改革后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专业开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的反馈意见,满意度达95%。

(三)提高了专业教师队伍的素质

教学改革,强化了实践教学,理论为技能服务,特别是项目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培养与锻炼教师理论与实践一肩挑的一体化能力,他们既懂传统操作又会利现代的教学设备开展教学工作。另方面,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高了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快速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和个体的业务素质,造就了一批教育科研的骨干队伍。

(四)课程改革的最终效果实现了就业顺畅、生源火暴

通过多年来的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特别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应用素质和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根据跟踪资料统计,06-08级会计电算化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率91%,平均薪资每月1800元以上。就业顺畅,带来了生源火暴,在校生人数逐年直线攀升

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改革等研究成果,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必将对今后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评价改革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愿研究成果在更大范围辐射、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莜玮.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2]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职教论坛.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 模块化教学 教学做合一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知识面广,包括车、铣、刨、磨及数控等先进的机械制造工艺方法,教学目的是培养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这门课实践性较强,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性不高。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且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不断呈现,这些都将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冲击。因此,针对中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的教学现状,笔者所在的机械教研组近年来致力研究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改革,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运用“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模式。这对解决该课程的教学问题,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模块化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而言,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即学生的做。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方法论和教学法,“教、学、做”三者以做为中心,做即实践,是学、教的基础,怎样做便怎样学,便怎样教。借鉴“教学做合一”理念指导模块化教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发展和迁移。笔者根据所在学校近年来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专业课程中实施“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以下经验和教训。

一、中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改革

1.实施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模块化课程改革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模块化课程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性为特征,教研组成员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重组,使教材模块化。首先根据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6个主模块:毛坯加工的基本工艺、机械加工、特种加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装配、认识先进的制造技术,再细分成若干子模块。各子模块由若干个课题组成,课题以工作任务形式呈现,其中包括理论知识链接和实践模块。而在机械制造行业中不断呈现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内容,作为知识拓展模块安排在每个课题的后面。其中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实践模块中的工作任务与相应工种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要求相互融通,且参照工厂一线较普遍的加工案例,以便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各种机械加工工艺。课程中的每个模块教学相对独立,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工种)和不同的教学层次进行教学,例如“车削”模块中有基础模块和综合技能模块,从而适应了不同专业的教学。

2.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为了更好地实施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在机械专业实验班级中,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各模块的学习可以先实施理论后进行实践模块,或者先实践后理论。实验教师主要以现场教学为主,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主要起引导和调控的作用。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广泛运用“做中学、做中教”,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实现学生动脑和动手的紧密结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构建有效的评价体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依据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笔者学校在实施模块化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人才观和质量观,通过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经验,发现和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模块化课程的编写时,在每篇课题后面附注多元化评价表。另外,在学期结束后用多元化评价体系衡量学生的成绩,如笔试、现场操作、作品评价等。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评出学生的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实施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的相关因素

1.配套性的教学设备

“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多以现场化教学为主,需要建立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因此学校设置了铸造、车工及电焊工及其他相应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清楚划分理论教室和实训区域。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还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便于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果一些实训设备配置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建立一些模拟的,例如铸造,用蜡油代替温度较高的熔融金属,这样既使安全型提高,也能满足学生的技能操作。

2.模块化课程体系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教师的活动

模块化教学多以分组学习为主,我们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异质分组,可以取长补短,保证学习的有效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具体包括各小组实施工作任务的方案设计、任务分工、资源分配等。学生是教学活动组织管理的主体,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相互交流、相互监督。教师承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不断引导学生完成具体的工作和任务,协调各小组之间、各成员之间的合作,主导着课堂的整体计划及实施,发挥主导性作用。

3.“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为了满足“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教师必须具备更完整的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使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任教的专业理论课教师要不断进行专业实践的锻炼学习,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以自身的实践角度来提升教师对机械制造工艺专业理论的认识。教师要多参加具体岗位技能培训,以弥补其操作技能的不足。学校还可积极聘请机械制造行业企业的一线工程师来指导实践技能型课程的教学,从而进一步完善“双师结构”。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教学做合一”模块化教学改革,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模块化课程中的任务为载体,以实践操作为手段。我们让学生在具体工作任务中 “做中学”“学中做”,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地改善了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教学现状,使得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均得以提高。以上是笔者通过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实践改革中提出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希望能得到同仁们的指正。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德育科研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城西小学:严保忠

一、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本人在本学期的研究内容和目标主要有:

一是参加各种培训、学习、研究活动,通过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及创造性运用农远工程资源的能力,二是深化“模式一”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将农远工程资源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努力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并依托农远工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三是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课堂评估、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校评估等评估机制,促进教师素质、学生能力等提高。

二、研究的途径与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注重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训教师,也提高自己。以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的紧密结合为突破口,邀请专家到校讲学,并有计划地外派教师学习,坚持专家引领和骨干引领,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自己和本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注重理论学习,促使课题研究与课改密切结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

(1)参与、组织人员学习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等理论,学习并掌握远程教育的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为资源运用提供有力的前提保障。

(2)参与、组织教师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课程改革文件,端正教育思想,牢固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牢固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本的工作思想,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3)参与、组织参研人员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增强教育教学研究者的意识,掌握必要的科研方法,提高参研人员的研究能力。

2、充分发挥子课题成员的作用。努力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带动本组教师深入开展研究工作。

3、注重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将课题的研究成果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并把好的方法和优质的资源向西徐、分部推广。

4、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送教下村等活动紧密结合。深化课题研究的内涵,丰富其形式,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上学期我校利用课题研究为依托,连续两周安排10位教师到西徐小学开展农远实验课,和实验成果推广课,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开展此项活动,并争取向分部推广。

5、坚持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认真组织阶段研究工作及成果汇报会,本期开展一次优秀研究成果(包括经验总结、课例、个案、论文、调查报告或研究报告等)的评选活动,为广大参研教师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6、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调研,及时分析研究对象,并结合班情实际,以研促教,为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

九月份:

(1)研讨交流有关课题方面的问题。

(2)制定、修改、并学习课题组子课题计划。

(3)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十月份:

(1)参与课题组听课、评课活动。

(2)迎接“四县市”课题互评和交流活动。

(3)在实践中探索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将一人两节课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评课内容整理好,并上传到学校网站和个人博客。

十一月份:

(1)及时上传研究课案例、评课记录。

(2)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3)加强理论学习的方式、时数,积极参加听课活动。

(4)撰写经验文章,教育叙事,编写教学设计。

十二月份:

(1) 认真上好教研课,积极制作课件,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2) 争取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

元月份:

1、做好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整理并展示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