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

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

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第1篇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1、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

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对什么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他们不在满足于是什么,而要深究为什么了,因而高中教学需要巧妙“布惑”,设置障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故意布惑巧设学习障碍,干扰学生,使学生处于真假难辩,“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下,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创新过程。政治教学要求教师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来阐释相关的政治理论,让他们身临其境,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效或高效学习,使他按自己的性向尽可能发展自身潜力,从而尽可能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站在真心实意地帮助学生学习成功的角度来考虑、选择教学方式,让教学方式成为学习的拐杖,而不是教师讲技和讲艺的展演。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

《课程标准》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课的建议有:社会调查研究、参观活动、课外讲座、参加生产劳动、军训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撰写小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创新的课程,是在教育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提倡的是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学科学、重实践。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任务要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文摘、百科全书等)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和交流。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高中政治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在实践中发现、提出、解决问题能力,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与体验等方面的目标得以实现。

3、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如果应用于政治课堂教学,并与政治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将可以提高政治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说:“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可见,教师以影视显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一些可感可知、有声有色的具体对象,给学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感觉,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活泼、积极、主动地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渠道,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不要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在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主要以作调查、写论文报告等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以必修课和活动课为载体,引导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互动,引导学生以所学知识,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研究性课程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研究专题,然后由学生自主参与社会调查,搜集有效信息资源,再通过学生自己建构专题性知识网络,综合提取多学科的主干知识并给予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225-01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反映了新课程整体改革的理念、设计和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独特性质和内在价值,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那么,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生活化”的理念,以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关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如果教学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就无法建构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教《经济生活》模块“股票、债券、保险”一框内容的前两天给学生布置任务:到本区的证券交易所、银行、保险公司收集有关资料;丰富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通过观察与采访,学生体会到了这些投资品种的特点,同时也初步感受到金融市场的风险。上课时,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活味浓、趣味性强。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它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习的内容或相近领域选择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调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特征。在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主要以作调查、写论文报告等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以必修课和活动课为载体,引导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互动,引导学生以所学知识,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如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节的教学中可以就当前的新闻热点“农民工权益保护”、“都市繁华街区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教育均衡化”等来讨论追求“社会公平”下的效率。如适度合理消费一节中,我们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子课题如:“绿色消费之我见”、“三代人的消费结构变化“、“中学生的高消费面面观”、“中学生名牌消费分析”、“寄宿制学生消费结构分析”、“中学生高消费剖析”、“现代消费方式与勤俭节约的辨证统一”等等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基础上懂得了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中学生消费之我见”、“农民工与城市发展”、“贵族学校与教育均衡”三个专题,通过6课时的多种形式的研究,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成果。

三、体验生活,活用思想政治知识

思想政治课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又要服务于生活。新一轮课改彰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理念:在生活中学政治,到生活中用政治。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为重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是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于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把政治课观点在生活中体验和内华,达到思想的提升和品德的形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走进社会生活,把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从而促进知行统一,造就学生的生活本领。例如,结合“银行的业务和作用”、“税收的性质和作用”,组织学生亲自到银行参观访问,并亲自动手填写定期的储蓄存款单,见一见转账支票和汇票以及信用卡;到我市的税务局调查研究通过税收是怎样调节我市经济的、我市当年税收收入是多少,并帮助税务人员计算个人所得税。这样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与生动的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检验所学的基本理论。

四、课程内容要紧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主渠道作用 教学模式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它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课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虽然中学其他各科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不是像政治课那样,整个教学都着力于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课本质上应该是一门德育课程,应发挥其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一、确立思想政治课德育主渠道作用的依据

新大纲明确规定:“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这一规定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和要求。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转变学生的思想,应该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中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对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搞好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他们的一生将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偏低,思想教育的难度大,见效慢。由于年龄、生理等特点,以及思想认识社会阅历等原因,中学生思想变化大,可塑性强。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基地,学校的各项工作包括各科教学,必须始终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学中应保持智力发展和道德发展的统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体现。

二、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一)灌输教育模式

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应提倡灌输教育。所谓灌输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性质和任务,由外界向受教育者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列宁在《怎么办》中详细阐发了“灌输”原理,认为任何科学的理论都不可能在工人的头脑中自发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治意识只能靠从外面灌输给工人阶级。同样,今天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在短期内由中学生自发形成,只能通过“灌输”。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先进的思想、理论、道德规范这股活水引向学生的心田,为学生所掌握、内化,以使思想政治课具有导向和铸造的功能。

进行教材改革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随之有所变化,注意采用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摆脱学生被消极“灌输”的状态,让学生参与实践,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发挥德育功能的作用。德育的高明之处在于“润物细无声”,通过课堂教学,悄无声息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到“财政的作用”、“税收”等内容时,顺理成章地让同学们理解国家富强对于每一个公民的重要意义,进而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对国家尽义务等思想意识。

(二)辩论会模式

辩论会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比较容易加深学生对德育的领悟。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把全班学生分为正反两个辩论队,就各种消费心理进行辩论,学生用上了所有他们知道的知识和现实例子进行激烈的辩论。通过这次辩论会,学生在辩论过程中不知不觉就领悟到各种消费心理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辩论的题目,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好好利用这些材料。而且在每一单元的最后都有综合探究,这些题目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德育辩题,如“正确对等待金钱”、“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这些辩题通过稍微改变就可以成为辩论会的主题,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业观、公民观、权力观、爱国主义教育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三)寓教于活动

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足球 现状 对策

开展中学场地足球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是调节学习和生活的好方式;参与足球运动,体验成功,经历失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培养相互协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调查发现,榆林中学生很少参与这一运动。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分析,揭示榆林市中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滞后的原因,并提出发展对策,为推动榆林市校园足球发展提供帮助。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榆林市实验中学、榆林市第七中学、榆林附属中学、苏州中学的中学生、家长、体育教师,榆林学院足球教练员以及各中学学校领导、市体委和教委等。

1.2 研究方法。本文从研究目的出发,主要采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1.2.1 访谈法。通过QQ、电话联系足球方面体育局领导和足球教练员,获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1.2.2 数据统计法。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假设检验,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处理。

1.2.3 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网络查找有关论文、期刊和走访查找相关的书籍、文件,全面了解本研究的前沿动态。

1.2.4 比较分析法。通过文献资料,对榆林市中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和其他周边地区以及外国中学校园足球进行对比和分析,比较双方优缺点。为改善我是足球提供借鉴。

1.2.5 问卷调查法。通过研究制定教练员问卷和家长、学生问卷。走访榆林市体育管理部门、中学的足球教练员以及在本研究领域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足球爱好者,发放问卷一百份,收回有效97份回收率达97%。制定了"影响榆林市中学校园足球开展的因素的调查问卷"。

2.结果与分析

2.1 榆林市各中学足球发展的现状

2.1.1 各学校开展足球运动的硬件设施。虽然榆林市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但投入到学校体育中的消费极为有限,体育场地设施缺乏。目前,榆林市各中学足球运动的主要活动场所以空地和土场地为主,资源短缺,制约了足球的发展,这一矛盾可能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场地、器材设备是学校开展足球运动的最基本条件,如此差的条件给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带来了困难,从而有的学校无法完成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规定内容。由此可见场地器材设备严重阻碍了榆林市中学足球运动的开展。

2.1.2 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态度现状。现在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家长和学校一直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文化课知识,忽视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价值,尤其是足球运动。调查中显示,仅有18%学生家长支持该项运动,只有30%的学校重视该项运动。由此可见,榆林市足球运动在中学不被家长和学校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学校园足球的开展。

2.1.3 榆林市中学学生足球课外活动开展现状。相对于周围各省市中学校园足球,榆林市中学校园足球更是发展落后。目前榆林市中学校园足球运动没有了一定的足球文化基础。根据调查统计:近十年,榆林市没有举行过正式的中学生足球比赛。只有少数的有学生自发组织的足球比赛,主要为业余爱好性质,规范程度较低,基本处自发状态。这在一定程度影响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调查显示:有14%的学生非常了解足球运动、38%基本了解、有26%有所了解、22%完全不了解;8%的学生1-2天进行足球运动一次、26%的学生3-4天一次、17%的学生一周一次、49%的学生没有参与。以上数据表明,各中学参与足球运动的学生非常少,这严重影响中学校园足球的开展,也是今后榆林市需要提高的一方面。

2.1.4 学校、市领导的管理情况。各级主管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影响榆林市中学学校足球活动开展的决定因素,被调查的十所学校中,足球传统项目学校为一所,非传统学校9所,从中可以看出,传统项目学校对足球的比赛场地,经费等投入都高于非传统项目的学校。训练比赛经费是影响中学足球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2 结果分析

2.2.1 问卷的信度检验。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再测法,即测量-再测量,在小范围内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25天以后进行相同问卷的调查,问卷回收后通过数据统计计算两次问卷的相关系数,问卷信度较高,调查问卷设计符合调查要求。

2.2.2 比较分析。调查统计表明,榆林市参加足球运动人数和场地器材设施各项数据都低于上海,这就说明榆林市中学生对足球运动不感兴趣以及场地器材设施不齐备,也间接反映了榆林市学校领导和市体委的不重视。这也是榆林市今后需要提高和完善的重点。

2.2.3 制约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因素分析。调查发现制约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因素有不懂规则、没有场地、没有组织比赛等几种,其中不懂足球规则成为阻碍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首要因素。没有相应的足球场地成为阻碍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第二因素,根据实地调查,目前榆林市还没有专门的标准中学足球场地,没有组织中学生足球比赛也是阻碍中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重要因素。组织中学生足球比赛需要更多人力和物力,比如需要更多的裁判、球门等等。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就还不了解中学校园足球的开展和锻炼价值,所以才会有很多的人认为校园足球没有开展的价值、必要。

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第5篇

一、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特点

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中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于主流校园文化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中学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学生主流文化的必要补充。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基于中学生这个身份以及相关年龄段而自发形成的、具有同层次传染力的一种社会意识,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逆反性,同时其本身也是社会化中的一个必然过程。[2]该群体亚文化是一种非正式文化,呈现出一种多极化状态,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然而究其发展本质,无外乎以下几种特点。

1.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一种非正式文化

中学校园中的群体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自发性的,并没有涉及相关规章制度,而是基于某一共同特征或兴趣爱好而自发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3]对于学校主流文化来说,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未必具有组织和章程的约束,更多的是一种年龄特性。一般情况下,学校对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群体亚文化采取支持、引导和深化,而对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群体亚文化会予以处罚、解散或者转向引导等处理。群体亚文化成员本身的身份是多重的,很大一部分成员既是主流文化群体中的一员,而又在群体亚文化氛围中表现活跃,其非正式的形式不只表现在某一个方面上。

2.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相对性

根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向往程度可将群体亚文化划分为现象群体亚文化和榜样群体亚文化,现象群体亚文化是实质性的存在,而榜样群体亚文化则是指成员的追求目标。[4]现实生活中榜样群体亚文化并不存在,而现象群体亚文化中由于成员的心理状况不同,对该文化的认知程度也不一样。一部分群体成员可能会按照榜样群体亚文化的要求主动规范自己,并向目标文化靠拢,而也有一部分人则会因为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而产生心理转向,从而离开这一亚文化集群,而且由于年龄的增长和升学等原因,会有一大部分人退出该集群,同时又有另一部分人补充进入。由此可见,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一种流动的、相对的文化形式。

3.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不可控性

中学生受群体亚文化影响是一种必然性的选择,这种影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而导致该文化产生的因素是不可控的也是无法阻止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自身控制能力较差,而且由于处于青春期,逆反心较强,在接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融入到某一种群体亚文化中去。[5]很大一部分人进入该文化集群中并非是自主选择的,而是由于心理因素和境遇的相同才加入亚文化集群。经过家庭和学校的干预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转向,进入者会出现文化偏移,但是受到群体亚文化的影响是中学生必经的一个阶段,是不可逆转的。

4.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一种非稳定文化

在具体的文化表现上,中学生对群体亚文化的兴趣倾向性表现得非常明显,但缺乏常规的规章制度约束。这种文化是不稳定的,甚至在某些时候,群体亚文化受众可能出现朝入晚出的情况,受众之间尽管交往密切,但是这种交往的程度并不深,一旦发生思想和行动上的冲突,就会解散或者离心。[6]群体亚文化所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并非是一个稳定、平衡的组织,而是在不断地重新组合,重复地进行建设与破坏,在这过程中,除了中学生本身的心理变化,外部条件的改变也非常重要。可以说成员不稳定、成员心理不稳定以及组织形式的不稳定导致整个文化现象的不稳定性。

5.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可以产生强烈的共情心

由于有着共同的兴趣、感受、情感和境遇,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受众在很多时候表现出强烈的凝聚力,由于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集群,没有他人的安排和主流文化群体组织的承认,其高度的共性表露无遗。在很多时候可以被称为是共情心,这种共情心在该群体遭到禁止、破坏以及被要求解散时表现得更加明显,其向心力非常强大,这也提醒外部干预者应该顺势而行,给予正确的指导,在一定情况下要理解成员行为,认可成员行动,并给予帮助,从而促使该群体能够正确地处理日常事务,让群体成员得到锻炼,同时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导向作用。

二、群体亚文化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双面影响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如果能够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中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个人在12~16岁期间是心理健康培养的重点时期,在这个培养过程中,人所处的环境、遭受的境遇以及个人爱好对心理健康导向有着重要的作用。[7]中学生正好处于这一年龄段,同时中学生群体亚文化跟环境、遭遇和个人兴趣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群体亚文化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种。

1.积极影响

(1)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延展与警示功能。群体亚文化可以为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新的内容及发展空间,心理健康培养可以借鉴群体亚文化的发展形式而变得丰富多彩。尽管当代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在某些领域表现出叛逆性,在一定程度上反对主流文化,但是主流文化却可以通过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动创造新的大众文化形式,依靠电视、网络等宣传,丰富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同时,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偏离和抗拒,也可以让我们反思文化体制与教育体制的不足,能够警示我们关注主流文化的缺点,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文化。

(2)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中介与补充作用。群体亚文化在客观上起到了中学生与社会沟通的中介作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补充作用。中学生处于竞争和竞赛的快节奏生活当中,如果没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缓解压力,必然会造成各种心理问题。群体亚文化是中学生面对社会的一种思考和探索,也是一种精神诉求。追求独立的生命体验以及生活感悟是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通过兴趣爱好、追求合作和获得信任,中学生才能逐渐成长起来,由于这些东西并不是家庭与学校可以全部提供的,而在群体亚文化当中,中学生却能获得这一部分的成长经验。[8]这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一种积极的补充。

(3)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启示作用。群体亚文化让中学生拥有归属感,能让中学生寻找到自身的价值与潜力,避免中学生误入歧途,对心理健康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非常渴望获得群体的认可和尊重,而这在亚文化群体中可以获得。人本身追求自我实现的本能和动机,让群体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中学生在该年龄段的精神指引。

2.消极影响

(1)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灌输有抵制作用。群体亚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疏离,反权威的文化态度、浮躁不安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感官刺激的追求让中学生对影响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产生抗拒心理。与主流文化的疏离以及颠覆权威的心态对学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影响很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的价值观是权威性、经典性的,由于浮躁不安的心理状态以及对心理共鸣的忽视,青少年难以接受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谈不上出现心灵共鸣,因此产生与主流文化的疏离,使心理健康教育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2)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容易导致学生缺乏自我约束。群体亚文化显得轻松愉快,但是其恶搞化、戏谑化的语言表现形式使得青少年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难以形成一个整体性、逻辑性的理解。[9]由于长期受到群体亚文化的影响,中学生更愿意接受轻松愉快的思想形式,却缺乏判断这些思想有用与否的基本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发挥有效性。过于依赖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事物,而不肯埋头苦读,更没有了实干精神,这对中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害的。

三、引导中学生群体亚文化,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说,教育工作者应正确引导群体亚文化的发展,从大局出发,努力把握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发展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以及心理变化,积极引导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统一。[10]

1.树立多元文化观,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发展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正确引导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发展,就应该树立多元的文化观。一些家长与教师尽管自身也经历过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熏陶,但是在面对自己的学生、孩子时,却大力打压他们对群体亚文化的认同,并采用一些不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使得孩子不但没有解决群体亚文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反而还要遭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形成叛逆的思想和行为,这对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极其不利的。[11]正确的作法是树立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利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引导,最终实现孩子的有效社会化。

2.挖掘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群体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接轨

学生文化是一种不断生成和发展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学生不断濡化和涵化的过程。在各种文化并存的现实基础上,家庭与学校应该用更开放的心态理解和包容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存在,譬如在中学生兴趣群体亚文化的发展上,家庭和学校应该给予支持,充分开发教育资源,为中学生通过兴趣获得社会经验提供有利的基础。再如中学生喜欢网络、电视、流行歌曲、崇拜偶像等,家庭与学校首先应该给予理解,其次给予积极的引导,对那些不健康的文化因素应该给予适当的提醒和教育,但是对那些能够促进孩子发展,孩子也比较感兴趣的方面则应该给予支持和帮助。在很多时候,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者应该脱离“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二元思维模式,更应该摆脱居高临下的教育姿态,充分挖掘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积极作用,让中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慧变成一件积极主动的事情。

3.加强主流文化的渗透功能,建立有益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文化环境

著名心理学家维特海默认为:“没有一种文化是严密而没有边界的,文化间的相互渗透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12]中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接受各种文化的信息,然而过于明显的文化灌输则会让中学生感到迷惘,教育本身应该培养人的自我界定能力,而不是培养人去适应传统的世界。教育的目的是全面促进人的社会化,而不是死板的知识灌输。在中学校园中,主流文化往往是以一种强硬的姿态,强行灌输给中学生,而这对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来说,是非常不易于接受的,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将主流文化“隐形化”,通过不那么明显的方式,降低学生的抵抗心理。譬如通过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等形式,给予学生探索主流文化的机会与平台,这样做能够培养学生公平竞争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4.消除群体亚文化的消极影响,纠正中学生错误的心理状态

中学生群体亚文化中有一部分对中学生的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要规避这些影响就必须有所作为。一应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提升中学生的法治修养,使其能够自觉地依法律己、依法做人。二应调整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方式,及时检测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三应开展性教育,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性有着懵懂的认知,开展性教育,可以解决许多不必要的尴尬,更可能避免一些过失和犯罪。四应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中学生是互联网的积极参与者,规范网络知识,培养和提升中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培育中学生信息识别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只有通过这些手段,才能逐渐消除消极群体亚文化的影响力。

四、结语

个人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智力和心理正处于逐渐成熟阶段的中学生来说,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中学生也必然经受群体亚文化的洗礼,为了保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所有的教育参与者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正确引导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任务中来,通过长期有效的科学方法,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和坤.论从亚文化视角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战略.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7.

[2] 常永才.青少年流行文化与学校德育.中国民族教育,2006(Z1).

[3]刘寿堂.从亚文化的视角解读青少年犯罪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8).

[4] 赖光明.青少年流行文化与学校德育[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

[5] 董小苹.外来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青年研究,2001(11).

[6] 李庆广.“亚文化”视野中的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河南社会科学,2007(6).

[7] 黄生鹏,陈刚.论青少年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学术论坛,2002(6).

[8] 钟一彪.后现代消费:青少年娱乐亚文化及其发生.当代青年研究,2007(1).

[9] 陈中印.中学生心理健康与亚文化.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2004(2).

[10] 杨楠.群体亚文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学术论坛,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