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良渚文化论文

良渚文化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良渚文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良渚文化论文

良渚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没有好的质量,产品就没有市场,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建筑设计也是同样如此。

本人认为,只有在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上做文章,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成品。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可等同于建筑产品,它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不能用工业化、工厂化、程序化的过程进行生产,对于不同使用功能、性质的建筑从内容到外表形态是不同的。

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建筑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建筑设计精品是在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完善完美。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在于强化、强调了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动态管理。它也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2、健全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基础——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1)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成立监督机构,即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经济化,制度化,责任化。

(2)健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具体化、细化、量化,特别是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和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二是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三是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只有我们自己有效地规范了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满意。四是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五是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

3、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运作

建筑设计质量优化,不仅是为了设计产品合格,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而是为了高标准的追求。在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的前后,从计划到分工、从人员到产品,从部分到整体等都是为了筛选出最优的方法和手段,产出最佳产品。

(1)在定岗定位人员时即时挑选,既要进行优化思想教育,又要注重量才使用,使每一个设计人员都有进取精神,思想中时刻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竞争意识。这就是人员的优化组合。

(2)确定每一个项目的优化管理。所谓管理点,就是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点。比如:项目设计的方案图、施工图、预算,这就是建筑设计项目宏观中既有影响又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

(3)设计项目的优化统筹安排。设计项目的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的不同程序的交叉运行必须要进行周密地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密切联系,避免出现差错,大大地缩短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随时制订与研究项目的创新计划。凡是设计项目运行过程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都应该进行分析研究。只有不断地向较高的目标前进,优良产品才会不断产出。

(5)提倡精品化、集成化、信息化。要创新要精品就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如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经验,做到这一点也就等于找到了捷径。

(6)提高设计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给设计对象创造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在设计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都能独当一面。

(7)制定优化的最佳目标,打出最低的要求线,尽量把一些定性的要求变成定量的标准,以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

(8)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建筑设计方案对于设计项目十分重要,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优化选取方案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首先在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然后才是管理。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思想目标的确立,建筑设计思想的优化。

4、建筑设计运行系统与过程的优化控制

设计运行系统指总体的各个部分运行一体化,而过程是进行设计的全过程。要对其进行优化控制。首先,要确定系统部分的控制点,也就是运行的各个部分,即管理点,使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优化处理。然后,进行过程的优化控制。如果只提达到质量标准、满足规范、规则的要求,那么建筑设计这个特殊的产品并非是精品。因为建筑设计的创作意识包括科学与艺术的排列与组合。提倡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是始终有一个较高的目标去奋斗。这里目标指的是一个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标准。方案有几个,而最好的只有一个。复杂的建筑设计周期短的几周、长的几年,施工的周期更长。

良渚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逐鹿中原”,意思是说,谁占据了中原谁就能统治中国。这个成语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既是一个政治活动的核心地区,同时也是文化核心地区的历史趋势。作为一种趋势,它有时强劲突显,有时也软弱黯然。但在周、秦、汉、唐、宋、明、清这几个最强盛的历史朝代里,这个趋势表现得尤为醒目。因此,它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主流现象。 中原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作用的现象,无论通过文献史料还是考古资料,都可以明确地在商代辨认出来,进而可上溯到夏代。二里头文化的种种表现以及传说中有关夏人对东方的胜利,都意味着中原在当时已经很成气候了。所以,这个历史趋势的出现应该是更早的事情,而近十几年的考古学发现,提供了这段史前过程的资料。

一、公元前5000年的文化形势

近些年在南方地区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初步揭示了长江流域旧石器时代文化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大约始于距今12000年前后。以后,有彭头山、皂市下层、马家浜等文化与新石器晚期的大溪文化、崧泽文化联系起来,使我们得以了解到这个稻作文化区的形成过程。但是,与之同时的华北地区的情况却不分明。 目前,我们对华北地区较早时期情况的了解,是通过公元前7000~前5000年间的磁山、裴李岗、老官台、后李等几个文化得到它。它们已进入旱作农业经济时期,从而在北方形成了一个旱作农业文化区。照此看来,华北旱作农业文化区的形成应当是更早一些的事。但由于目前极少有这个时期的考古资料,我们只能使用这个过程之两端的材料构成一个假说,来推测华北旱作农业文化的形成。

旧石器晚期的华北地区普遍发现了细石器遗存,这些细石器遗存的年代下限可能已进入全新世。到公元前7000年前后,在前面所说的几个文化里,细石器基本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中型磨制石器群。而同时,在北方地区的兴隆洼文化以及稍晚的赵宝沟文化中,细石器还在石器群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情况甚至延续到更晚的文化里。所以,这些地处北方地区的文化虽然年代与磁山文化相同,其文化面貌却更像联系华北旧石器晚期与磁山等文化的中间环节。这样便可以构筑一个假说,即自全新世以来,气候逐渐变暖,气候带也逐渐向北推移,原本适应华北地区干凉气候的以细石器为特征的文化,其南限也就随之向北退缩;停留在当地的人群则逐渐发展起适应温凉气候的以大中型打制及磨制石器为特征的文化,并最终形成了以旱作农业为基础的黄河文化带。这个过程可能初步完成于磁山、裴李岗文化之前,但以后黄河流域农业文化北进的趋势一直没有停滞。在这个过程中,对气候环境变迁最敏感的也许首先是人们文化中与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部分,即旧有的包括打制石镞在内的细石器及其制造技术被新体系所替代,而带有习惯势力色彩的陶器,其变化过程可能滞后了一段时间。例如,在老官台、磁山、裴李岗等黄河流域早期文化中,皆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深腹罐形器,它们和流行于北方地区的筒形罐应当有渊源关系,甚至流行于北方的之字纹在裴李岗等文化中也有发现。与其说这是受北方文化因素影响所致,倒不如说它们是大北方文化普遍因素的孑遗(注:赵辉《中国北方的史前石镞》,《国学研究》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这样,最迟到公元前5000年,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形成了北方旱作农业和南方稻作农业两个经济文化区。而在它们的外围,生产经济至多还在起步阶段(图一)。 附图{略}

在这两个农业经济文化区中,各考古学文化之间有了一些联系。以地理上毗邻的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为例,两者的石器群种类形态相似颇多,陶器群也有其相似的一面,但磁山文化最有特色的倒靴形支座和陶盂在裴李岗文化中基本不见。这表明,两者虽然在技术层面有一定的联系,但饮食生活习惯还存在巨大差异,而风俗习惯也许更能表达人们群体心理的认同程度。 不过,这些文化之间的关系尽管松散,却也有疏密之分,如都有不少三足钵的磁山、裴李岗、老官台文化之间的联系,要比它们和以厚胎深腹釜为特征的后李文化的关系密切一些。下游江淮地区尚未发现与后李同时代的文化,但在稍晚的马家浜、河姆渡文化中也有大量厚胎陶釜。故是否可以说,后李文化时期就已经为它和江淮文化建立联系打下了基础?这种文化关系在后续时代的文化格局中便清楚地显现出来了。

转贴于 二、公元前5000~前3000年的文化形势

这一时期各地文化均有空前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以陶器和石器为首的制造业有了长足进步。通常会把仰韶文化的质地细腻、器形规整、烧成温度高而且图案漂亮的彩陶作为这个时期陶器制造技术的代表。其实,最早出现在大溪、崧泽文化的封闭窑室和黑、灰陶烧制技术,以及利用轮制成型技术而可能达成的批量生产的意义也不能低估。玉石器制作技术在长江流域诸文化中发展得较早且快,崧泽文化和南京北阴阳营、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存中的玉器便是当时的代表作。

农业在一些文化中已逐渐成为最基本的生活手段。目前虽然很难得出农业经济进步幅度的计量数字,但它的发展可以从聚落数量增加、面积扩大、文化堆积变得厚而长期等许多现象上体现出来,因为这些变化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这一时期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环壕聚落,它意味着安定持久的生活以及氏族社会的稳定。而前述聚落面积扩大、聚落分布密度增加等现象,又意味着人口的大幅度增殖和集团规模的扩大。这些变化又进一步导致了两个有关联的文化倾向。

首先是考古学文化的地域扩大了,内部联系加强了。汇合磁山、裴李岗、老官台文化而来的仰韶文化,在分布范围上远远超过了前三个文化的总和;从公元前5000年起,仰韶文化在文化面貌上表现出来的内部统一性不断增强,到庙底沟期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黄河下游。后李文化之后,经北辛文化过渡而来的大汶口文化在将胶东半岛土著文化混一的同时,也逐渐把地域拓展到西至豫东、南越淮河的广大区域。长江中下游的地方文化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展。 其次是考古学文化之间交流的繁荣。文化的扩展使更多的人团结在一起,也使得文化与文化变成了近邻,这时,彼此间的联系也就变得密切起来。与此同时,在前一阶段文化之间联系上的微妙不平衡也持续加大,一些文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而形成了几个大的文化群,如严文明概括的彩陶文化圈、鼎文化圈和筒形罐文化圈(注:严文明《中国古代文化三系统说——兼论赤峰地区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吉德伟对前两个文化圈的特征与区别有过很好的描述(注:吉德伟《考古学与思想状态——中国的创建》,《华夏考古》1993年第1期。),只不过他把它们称作“东、西方文化”。吉德伟在文章里没有涉及东北地区的筒形罐文化圈。其实那里的情况也是类似,而且它形成的时间比其他两个还要早(图二)。 附图{略}

这种文化群的形成与它们各自不同的经济基础有关。但是,以物质文化面貌为标准划分出来的集团格局与经济类型的分布不完全一致。对此,也许可以借用苏联考古学的两个概念来表达这种关系,那就是“共同经济类型”和“历史文化区”。这种现象意味着人们之间的联系不仅建立在相同的经济生活上,还应当有思想的乃至政治方面的内容。

文化交流还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文化群之间。如具有仰韶文化风格的彩陶也出现于大溪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中,类似大溪文化的白陶普遍出于南中国的广大地域。不过,仔细比较三个文化圈之间的交流情况可以看出,仰韶文化在这个三角关系中似乎更为主动和强有力。一方面是它的彩陶风格影响甚广,另一方面,鼎文化圈中的封窑烧陶技术和产品、发达的磨制石器技术和玉器都还没有影响到仰韶文化中来。至于仰韶文化和筒形罐文化圈的关系,就更像是一边倒了。

仰韶文化之所以成为主动的一方,同它本身强大的实力有关。最近,笔者有机会在河南灵宝进行调查。当地已发现史前遗址120多处,据初步统计,仰韶文化庙底沟期的堆积有70多处,其中有三四处遗址的面积达50万平方米左右,北阳平遗址面积更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其遗址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规模之大皆令人惊讶。而且一些迹象表明,灵宝还不是仰韶文化最中心的地区,由此不难理解仰韶文化何以在对外关系上取得优势了。 如果不能全部归功于这场大规模文化交流的话,它至少也是导致下个时期文化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公元前3000~前2500年的文化形势

经过前面那场大范围的文化交流后,涌现出一批高度发达的地方文化,如具有大型宗教遗址和贵族墓地的红山文化,以大型聚落遗址、贵族墓地和发达的攻玉技术为特征的良渚文化,建造了超大型城址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以及仰韶文化大地湾遗址的宫殿式建筑等。为了强调这些文化的成就,我们用“文明”一词来称呼它们。由于它们所处的时代,可以把它们叫做“史前文明”;又由于它们所在的地理位置,也可以把它们叫做“地方文明”。

时间上的前承后续使我们相信,那场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地方文明的崛起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这一点在有关红山文化的讨论中已被指出(注: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商务印书馆(香港),1997年。)。良渚文化的崛起也是建立在用鼎文化区内部广泛交流的基础之上。只是要彻底搞清这种文化交流在哪种机制上发挥作用,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比较这些地方文明不难发现,它们都达到相当高的成就,但在文化表现上却各有千秋,暗示其各自的社会发展方式有一定差别。以良渚文化为例,它的成长迅速而短暂,很快便达到高峰。在这个突起阶段,良渚文化似乎主要是自我封闭式的发展,与此前阶段开放式的对外关系有很大的不同。到了文化的峰值期,它开始对外扩张,同时有很多引人注目的特点,如它是一个组织化程序颇高的社会,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社会中存在大量非生产性劳动支出,享乐型的社会生活等等。良渚文化的衰落也同样突兀,我曾经推测,这主要是由于良渚社会内部的调节机制彻底失效所致(注:赵辉《良渚文化的若干特殊性——论一处中国史前文明的衰落原因》,中国良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1996年[待刊])。

良渚文化的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在这一点上,与之最相似的非红山文化莫属。然而两者的经济生活全然不同,前者的稻作农业显然不适合后者所在的东北地区,遗迹遗物所表现出来的宗教思想内容也有很大差别。若将良渚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作一比较,也可以看出,宗教在后者的社会生活中明显没有前者那样煊赫。良渚文化有小规模墓地和分散居住的聚落,又和大汶口文化中带有大规模公共墓地的村落不同,这意味着两者在社会组织方面的差异。这些高度发达的文化其命运也不尽相同。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衰落得比较早,身后留下了一段时间颇长的苍白;屈家岭文化过渡为石家河文化之后,也在与中原文化的折冲中改变了方向;只有大汶口文化的后续者有能力与中原文化对峙较长时间。

这些地方文明在发展、强大的同时均不同程度地对外扩张,这一点在大汶口、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早期、良渚等文化中表现得比较突出。此时,屈家岭文化的分布北进到今河南南阳一带,而这里曾经是庙底沟时期仰韶文化的范围;东面的大汶口文化比较早就已占据了豫东平原;良渚文化在它的繁盛期曾一度北上,直抵苏北连云港一带。但同期的仰韶文化却显得比较衰弱。一方面,在前一个时期里文化面貌十分统一的情形消失了,各地区的地方特色突出起来,至少就文化面貌而言,进入一种离析状态;另一方面,即便是仰韶文化的腹心地区,也开始出现来自其他文化的因素。此外,在仰韶文化除最西部的地区以外,也始终没有发现能和良渚、石家河等文化相媲美的遗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中原地区处在一种空虚状态。由于中原文化和周围几个地方文明实力对比的差距,大约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文化之间的交流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早先主要是仰韶文化对外施加影响,这时则变成由各个地方文明对中原地区施加影响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视为中原文化区开始形成的时期(图三)。 附图{略}

从更大范围的观察可以看出,前面说到的那些地方文明都处在中原文化区的周边地带,它们几乎在相同的时间里达到很高的发展程度,并在有个性地发展的同时,彼此间保持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巨大的文化丛体(注: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与文明的形成》,《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年。)。所以,严文明在描述这种现象时,认为中国文明的发生既是多元的,又是一体的,简称“多元一体”(注: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文物》1987年第3期。)。 在这个文化丛体的更外围地区,例如东北、蒙古草原到西北戈壁、华南地区,其文化发展显然没有达到同样的高度。这些地区要么不便发展农业,要么就是没有主动发展农业的必要。而且,前面提到的那些地方文明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对外方向是中原地区,所以,这些更外围地区的文化在当时处在一种缺少刺激、发展停滞的状态。以岭南地区为例,大溪文化时期,由于北面的仰韶文化十分强大,不但遏制大溪文化向北发展,也间接促成它掉转方向而对岭南渗透。结果,我们在深圳、香港地区都能看到具有大溪风格的白陶和彩陶。而进入屈家岭文化以后,长江中游的文化势力大幅度向北扩张。恰值这个时期,岭南地区文化是最说不清楚的。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当地的考古工作尚不到家,还没有发现;更大的可能是,这时的岭南由于缺少外来刺激,文化发展停滞,所以文化面貌也进入极其缓慢变化的阶段,以至于我们很难在已有的发现中把它们识别出来。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国新石器文化清楚地呈现出三重结构。

四、公元前2500年以来的文化形势

中原地区吸收周边文化因素在此之前就已开始,这个趋势到公元前2500年以后变得愈发明显。从考古资料可以看出,中原地区的文化面貌一反单纯的样态,混合进来大量外来文化因素,变得复杂而丰富起来。这些外来文化因素如下:

第一,中原文化新出现的陶器种类不下十几种之多,如鼎、豆、单把杯、高柄杯、觚、鬲、yǎn@①、hé@②、guī@③、jiǎ④和彩绘陶器等。其中有的与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有关,有的是受大汶口文化影响,还有的可以追溯到长城地带的北方。另如前述,快轮制陶和闭窑烧制陶器技术的发明也显然在用鼎文化区中先行了一步。

第二,石器制作技术有了飞跃性发展,其中不少是来自东、南方的因素。例如,石镞的镞体从扁平到立体的变化,至今在中原地区没有发现其中间环节,而长江流域的文化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此外尚不清楚玉器是怎么传入中原的,但良渚文化中的琮、璧、璜之类既然见于西北边陲的陕西神木遗存和齐家文化中,我们便有理由认为,当时的中原也会有这类东西,何况尧伐三苗的一个主要口实就是“苗民弗用灵”。

第三,中原地区出现连间区建筑是在仰韶文化晚期,首见于大河村遗址,但鄂北豫南在仰韶文化庙底沟期便已流行这种建筑了。我还推测,这种建筑样式可能与长江流域的干栏式建筑有关。

第四,在中原地区,目前仅在山西陶寺龙山文化遗址见到厚葬的习俗,以及用随葬品和葬具、墓葬规模、墓葬在墓地中的位置等来表现被葬者的身份、地位。而在屈家岭文化、崧泽晚期至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花厅期和红山文化这一连串的周边文化里,它们已经很明确地存在着了。其中,对中原文化影响最大的当首推大汶口文化。

第五,在周缘文化中发现的刻划字符,极有可能对日后中原文字系统的形成起过重大作用。龙和其他动物造型,以及琮、璧之类玉器所体现的精神信仰,也直接或间接地为中原文化及其后续者所继承。

伴随文化面貌的复杂和繁荣,中原地区形成了一个可以从考古学角度与其他地区分别开的文化实体——中原龙山文化。而且,在和周围文化的折冲中,中原龙山文化的实力不断增强,渐得优势,这一点可以从中原龙山文化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反映出来。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此时已经衰亡。曾经被石家河文化占据的豫南地区重又回到中原文化的势力范围;石家河的巨大城址在文化后期也走向衰败,城址上却出现了以瓮棺墓地为首的大量中原文化因素。东面的龙山文化依然强大,但在它的西翼出现了一个文化面貌更接近中原文化的地方类型——造律台类型,可知它也被大大地削弱了。

发生在中央地区的变化也波及到外层。在江浙地区,在良渚文化衰落的同时,浙南山地却出现了良渚风格的较大规模墓地,墓地中还发现类似闽中昙石山文化的拍印纹陶器。耐人寻味的是,类似昙石山文化的遗存在粤东地区有广泛分布,甚而达到珠江三角洲口岸,而处于这个范围内的广东海丰发现了良渚式玉琮。在另外一个方向,粤北出现了石峡文化。从各方面来看,石峡文化在粤北都是一支外来文化,与它面貌最接近的是赣江平原的樊城堆文化。我以为,与其把它们视为两个考古学文化,不如看作一个文化的两个地方类型更恰当一些。而在石峡遗址中也出土了良渚式玉琮。如果将昙石山和樊城堆两个文化向岭南的扩张联系起来,进而把这一现象置于更大的背景环境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与整个文化格局的变化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中原文化的崛起建立在广泛吸收周邻文化的基础上。如果把中原文化的外来因素分出层次的话,越是来自远方或者年代上有一段距离的文化因素,在中原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越是显赫。前者如玉器、象牙器、宝贝等,一进入中原,便都成了上层社会的专用品;后者最典型的例子莫如鼎,这种原产于东方的陶器滥觞于中原地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并成为龙山时代中原居民最主要的炊器,而同时,在它的原产地山东和长江流域,鼎却趋向末路,它反而被中原地区保存下来。到了二里头文化,鼎在诸器中越来越凸显出来。《左传》宣公三年记:“昔夏之方有德,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史记·孝武本纪》也说:“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指的就是这件事。在二里岗文化中,一方面,鼎作为大众炊器的功能几乎完全被鬲所替代,另一方面却成为青铜器中最主要的种类。其实,标示社会成员等级地位的礼器,其绝大部分并非中原土产。关于这一点,李济早在60年代初就指出,殷墟青铜器的形制皆脱胎于陶器,而它们“绝非重复当时陶器的形制。它们显然是主要位于沿海地区新石器晚期文化的陶器的模仿品”(注:李济《再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1962年;《安阳的发现对谱写中国可考历史新的首章的重要性》,1968年。以上两篇皆见《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可见,中原的上层统治者对于远方的和传统的东西持有尊重态度,并把它们看成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

这种“礼失而求诸中国”的现象意味着,文化交流不仅仅在技术、贸易等经济层面上展开,它更主要是在思想、制度、政治以及统治权术的层次上进行的。

良渚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论龚贤的人格美与艺术美侗瘘

龚贤的生平与艺术思想马桂顺

龚贤的“逸品”论与“金陵三逸”马鸿增

龚贤生平之我见古原宏伸

龚贤与宋、元人笔墨之异同(提要)舒士俊

龚贤墨法水法论(摘要)王伯敏

TheSummaryofTheThesisForTheInternationalDeliberaliveAssemblyofGongXian’sTechniqueInArt:DiscussionAboutGongXian’sSkillsInChineseInkAndWater王伯敏

龚贤绘画美学思想周积寅

龚贤与髡残张子宁

论“金陵八家”构成原因及有关问题陈传席

龚贤三题黄涌泉

龚贤年谱林树中

龚贤现存画目王凤珠

论河姆渡原始艺术的美学特征——兼论中国绘画南北差异之起源康育义

《瘗鹤铭》书者及时代再论刘建国

中国新石器时代海洋文化体系中不同文化圈之形成与交融谷建祥,贺云翱

良渚文化的影响与古史传说纪仲庆

部族和良渚文化陆建方

香港史前文化白尔德,李秀国

初论运河文化梁白泉

浙江古代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徐吉军

近代宁波社会文化的扭曲和唤起洪永珊

试论滨海地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邢鹿

“中国滨海地区古代文化学术讨论会”总结报告纪仲庆

简论历史人物传记写作方法欧炀

湖熟文化与江西万年类型文化——谈吴越文化李家和,杨巨源,刘诗中

对“湖熟文化”几个问题的再认识肖梦龙

关于《宜侯矢簋》铭文的几点看法曹锦炎

论西汉东、南两越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杨琮

东瓯国疆域北界考徐三见

江、浙地区的早期玻璃器和先秦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姚勤德

日本吉野ケ里和中国江南文化安志敏

拘那罗陀与泉州方拥

唐宋时期的海州与海上“陶瓷之路”刘洪石

古代连云港地区的对朝交通——海上丝路的东延李洪甫

郑和下西洋原始契机论张晓旭

美国俗文化协会的国际化雷·B·布朗,章智源

关于妈祖研究的几个问题郭庆文

泉州地区水神崇拜管见朱亚仁

潮州音乐探源许崇群

潮州工夫茶之艺术观陈香白

海乡风俗浅探郭泮溪

海南岛古代黎、苗建筑的初步研究黄敬刚

苏北史前遗址的分布与海岸线变迁吴建民

太湖~宁绍平原新石器文化遗址分布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徐建春,郑升

江苏吴江县龙南遗址孢粉组合与先民生活环境的初步研究萧家仪

夏商时代至唐以前江苏海岸线的变迁贺云翱

系统科学思想与中国考古学研究裴安平

考古学对象与分类的重新考察张爱冰

宁波沿海地区原始文化初探林士民

论古海州湾文化圈刘凤桂

行业文化与专业博物馆明鸿本

略论江浙地区史前文化的埋葬习俗陈国庆

略谈吉家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徐治亚

青墩出上麋鹿角上刻划纹之文化涵义探析徐冬昌

溧水神仙洞一万年前陶片的发现及其意义葛治功

张家港市文物分布及特点易剑刚

张家港市——原始滨海文化交流的渡口缪自强,钱公麟

张家港市许庄新石器遗址王德庆

“湖熟文化命名3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召开钟民

关于“湖熟文化”命名问题王世民

关于“湖熟文化”的三点看法张长寿

湖熟文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李伯谦

略谈“湖熟文化”研究的定量分析和“先吴文化”称谓问题刘绪

略论宁镇地区青铜文化序列邹厚本

论宁镇地区古文化之演进谷建祥

对湖熟文化正名、分期及其他林华东

湖熟文化族属研究林留根,施玉平

关于湖熟文化研究中的两个问题杨宝成

湖熟文化的分期与土墩墓的年代问题王恩田

湖熟文化与土墩墓关系试析华国荣

试论滁河流域的周代文化宋建

简论湖熟文化的多元性陈丽华

丹徒断山墩遗址发掘纪要邹厚本,宋建,吴绵吉

湖熟文化与湖熟镇张正祥

首届中国环境考古学学术讨论会纪要李民昌

古瓷新探李刚

同安窑系青瓷的初步研究林忠干,张文崟

中国瓷器的花卉图案里贾纳·克拉尔,孙咏洁

常熟唐人墓志概述吴慧虞

五代前后江南儒道释文化融合的例证龚平

隋代台湾人口迁移福建考林蔚文

试论“盐铁塘”在早期历史时期的作用路希羔

施琅出师台湾地点及泰请敕封妈祖之史实孙英龙

上海浦东老宝山城非浦西宝山县城前身考章采烈

滨海地区博物馆的特色与任务龚洁

何光岳《楚源流史》评述傅朗云,杨旸,戈锋

学说以救时为贵陈立夫

以中国文化统一中国陈大络

龚贤艺术研究座谈会在南博召开鲁力

国际百越文化学术讨论会在杭召开叶丁

日本考古学家来连云港市博物馆参观座谈刘洪

《赣榆发现朐臣铜锅》读后曹锦炎

博物馆事业发展需要培育行业咨询力量陆建松;

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上)单霁翔;

关于文物保护单位“两线”划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束有春;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中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和分级王涛;

江苏淮安楚州区河下遗址龙泉窑瓷片堆积坑发掘简报杭涛;陈锦惠;张弛;邱军强;霍华;韩建立;郝明华;吕昕人;韩祥;

江苏淮安楚州区河下遗址龙泉窑堆积瓷片研究霍华;陈锦惠;郝明华;韩建立;

清宫旧藏明代龙泉窑青瓷概论黄卫文;

明代宦官杨庆墓的考古发掘与初步认识邵磊;

江宁区博物馆藏明陈瑄家族墓志考杨李兵;

论台湾高山地区的史前聚落——以曲冰遗址为例陈仲玉;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玉耳珰初探费玲伢;

古代辫发小考朱笛;

博物馆与公众龚良;蔡琴;

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融合——美国老史德桥村博物馆的实践吴相利;

《东南文化》订阅启事

叙事学视角下博物馆的媒介优势刘佳莹;

论汉代画像石的装饰图案设计郑立君;

徐州汉画像石与中国戏曲赵咏维;

国外磨制石斧石锛研究述评黄建秋;

佛教雕塑背光图像的象征意义封钰;韦妹华;

南京博物院藏民国文献述略奚可桢;

日文提要黄建秋;

韩文提要尹恩子;

关于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一些意见——在“2009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上的发言张忠培;

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杜金鹏;

大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认识与分析陈怡;

隋唐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特点及保护方式初探——以安徽段大运河为例王晶;

江苏张家港市东山村遗址崧泽文化聚落发掘的重要收获顾筼;

马鞍山采石河流域区域系统调查初步报告张居中;杨玉璋;蓝万里;范方芳;汪吉吉;王娟;来茵;王乐天;夏冬青;江泽云;洛伊德;佘玲珠;戴玮;栗中斌;江晨;代诗宝;袁春荣;苗杰;王立新;

上海松江区广富林遗址良渚时期人骨微量元素的初步研究张全超;;翟杨;

江苏江都大桥窖藏青铜器夏根林;

苏州林屋洞出土道教遗物程义;姚晨辰;严建蔚;

舒城九里墩春秋墓的年代与族属析论徐少华;

江苏张家港市黄泗浦遗址的发掘顾筼;

越国贵族墓葬制葬俗初步研究陈元甫;

征稿启事

东晋宣城内史桓彝墓考辨杨恩玉;

南京滨江开发区吴墓出土“建衡元年”买地券补释张学锋;

六朝文化研究续议李良芳;胡阿祥;

宁杭城际铁路江苏段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顾筼;

从海上交通看中国与百济的关系周裕兴;

古物李济;

关于博物馆学研究对象的思考刘毅;

“湖熟文化”命名50周年暨纪念尹焕章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田名利;

上海世博会与工业遗产博物馆吕建昌;邱捷;

博物馆与青少年教育毛颖;

论岩画阐释中的多元视界杨超;

象数符号与上古岩画中的网格图案初探仲几吉;

略论中国山水画理论体系之嬗变李俊;

宋代绘画中的穷款、隐款现象研究李永强;

一个正在形成的考古学分支——读《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增订版)》李栋;

让文化景观遗产融入美好生活龚良;

中国文化景观的申遗策略初探陈同滨;

从遗产中的“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侯卫东;

六朝都城佛寺和佛塔的初步研究贺云翱;

南京麒麟铺石兽墓主问题研究补正杨晓春;

走马楼吴简所见“私学”考邓玮光;

《瘗鹤铭》金山本考识潘美云;

试谈南朝墓葬中的佛教因素韦正;

漫谈历史时期考古学的方法——从安阳西高穴汉魏大墓的墓主推定说开去许永杰;

江苏句容春城南朝宋元嘉十六年墓肖梦龙;刘丽文;陈世华;王克飞;毕蓉;霍强;文茂秀;何汉生;翟中华;

福建泉州南安丰州发现两座六朝墓陈建中;范佳平;吕睿;蔡珊;谌礼刚;赵兰玉;黄伟;

也谈北洞山西汉楚王墓的墓主和时代刘照建;边策;

孙吴佛教流传考屈大成;

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宗旸;

《南京百科全书》的编纂特点、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兼论地区百科全书的编纂及价值庄小军;邓攀;

“学术期刊·博物馆·文化遗产”论坛暨《东南文化》创刊25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纪要本刊编辑部;王霞;

《龙舟大神宝像图》考高文杰;

第一座外国名人纪念馆——崔致远纪念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董学芳;

教育服务多元发展——周功鑫院长专访周功鑫;龚良;

良渚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问题,策略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且还在以5%的速度递增。杭州在 《杭州十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5- 2010 年) 》 中提出 “创意产业” 要成为 “杭州文化的支柱产业”,并建立了创意产业园区,综合实力已排名全国第五位。

一、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一)发展势头良好

据初步测算,2008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579.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17.6%,高于杭州市GDP增速6.6个百分点,高于杭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8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杭州市GDP的比重达12.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2%。

(二)以产业园区为依托

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促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杭州确定将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 ,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 ,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 创意良渚基地 ,西溪创意产业园 ,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 ,下沙大学科技园, 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等十大园区作为主平台,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如果说“LOFT49”的出现,让我们感受到了杭州城市一隅的神秘气息,明白了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那么如今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等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将有力推动杭州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三)产业分层发展

以文化艺术、信息服务、设计服务和咨询策划为主要摘要内容的相关层,2008年实现增加值354.94亿元,同比增长14.8%,占全部文化创意产业的61.2%。硕士论文,问题。硕士论文,问题。

(四)文化创意活动日益丰富

2008年,杭州坚持以“五个一工程”建设为龙头,精心策划和举办西湖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节等重大文化创意活动,大力推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广场文化建设,不断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切实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融资难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产业和公司效益下降,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紧缺和经营困难,大量减少了在现代传媒业上的广告投入,同时,由于纸张、采购节目、工资等成本上升,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现代传媒业2008年增加值增幅比上年下降19.5个百分点。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两大主要媒体营业利润增幅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和国内游客人数的增幅分别比上年下降8.5和1个百分点;旅游创汇增幅和国内旅游收入增幅分别比上年下降7.3和3.9个百分点,导致杭州市文化休闲旅游业增加值增幅比上年下降7.4个百分点。解决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问题迫在眉睫。

(二)部分创意产业政府保护严重,竞争能力不强

与广播电视业不同,出版业作为一种垄断性资源,不是依靠广告盈利的,而主要依赖财政补贴,因此,长期以来地方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相当严重。目前杭州市的出版单位的性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各不一样,上级主管部门也不同,各主管部门之间还存在复杂的级别隶属关系,要进行全面整合,以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相当困难。各单位产业市场化发展意识不强,把出版业当作安排冗余人员、的“后院”,读者意识、市场意识淡薄,经营效益低下。又如,杭州数字电视近几年遭到市民垄断非议,人们在安装电视时,别无选择。

(三)缺乏创新创意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有创意天赋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投入。有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这就意味着文化创意产业必然在高素质人才集中的地方蓬勃发展。从目前从业人员构成情况来看,杭州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3.47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682人,只占27.9%,而专业技术人员中,中高端人才只有10%。文化创意类毕业生中,真正能发挥创意作用的很少,中高端创意人才缺乏已经成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四)法律保护存在漏洞

文化创意产业是资本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其产品创作成本很高,一部电影的拍摄往往耗资几百万元以上,一张唱片的录制与发行耗资百万元以上相当常见。但文化创意产品复制的边际成本却很低,而且易于复制、传播、修改。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加大。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良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填补这一法律漏洞,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硕士论文,问题。

(五)休闲娱乐场缺乏层次感,特征不鲜明

杭州大大小小的娱乐休闲场所较多,但各场所缺乏层次感,特征不鲜明。如杭州的宋城、杭州乐园等都是综合性的游乐场所,差别不大。各文化休闲项目处于分散的、浅层次的、粗放式的阶段。我们应该根据人们生活水平,分设层次不同的休闲游乐场所,同时,根据杭州游乐人士追求个性的特点,设立多个个性鲜明的游乐场所,改造现有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现代意义上的创新性休闲娱乐项目。

(六)产品科技含量低,知名品牌少

与工业制成品等相比,文化产品更需要科技创新,也需要创立自己的品牌。文化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赋予了产品独有的特征,在一定时间段内,形成垄断优势,赚取丰厚利润。文化产品一旦有了自己的品牌,其知名度要比有形产品大,而且品牌的盗用情况会比较少见。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文化创意企业本身缺乏创新意识和经营意识,文化产品科技含量比较低,知名文化品牌很少。许多文化产品加工手段粗略和制作水平不高,个性化文化产品很少,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低,文化产品供给跟不上人们对文化产品的个性化需求。

三、促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文化传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与规模效应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当今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作为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其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集群化发展趋势非常明显。硕士论文,问题。如美国闻名于世的曼哈顿“苏荷(SOHO)艺术聚集地”、好莱坞影视娱乐业及群等,都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范例。

(二)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打造优势品牌

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杭州要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硕士论文,问题。要深入研究如何把高科技引入文化艺术领域,开发新产品,从而加大文化产品的高科技含量,使高科技和人文、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开辟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天地。

(三)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杭州要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要深入研究如何把高科技引入文化艺术领域,开发新产品,从而加大文化产品的高科技含量,使高科技和人文、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开辟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天地。

(四)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

首先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个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硕士论文,问题。二是要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以避免某些文化创意产业仅仅是冲着政策的诸多“优惠”而不是产业本身的问题。三是要加大文化执法力度,坚决清除腐朽的、有害的“文化”、“文化垃圾”。同时,对现有的文化产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做好产业园区周边环境的改造等服务,妥善处理好房屋产权人、开发商和创意产业人群的利益,为企业成为创意产业集聚区市场运作的主体打开了通道

参考文献:

[1]翁旭青.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理论及影响因素研究[J].北方经贸,2010(4).

[2]翁旭青.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10(3)

[3]高红岩.创意产业面临的统计问题与对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5) .

[4]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3(3) .

[5]马军显,韩仙琴.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理论探讨[J].理论视野,2007(10).

良渚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犹疑之下,玉器的研究角度可以如何定位?玉器艺术形式自律的空间究竟有多大?玉器装饰风格是否明确的存在?乃至西方美学规律法则在中國古代玉器研究中是否具有普适性?皆让人心存困惑。藉此诱因,本文从风格的阐述入手,以多方位、多层次角度,并选择了一个典型性的时间和地域——越國对玉器风格进行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的论证。

一、风格、装饰和越國玉器

本文所涉及的两大主题词——风格和装饰,词义皆易于混淆,需要加以单独的说明。其中,“风格的本质是用作有关艺术表现或形成方式的类型分化的记述”,竹内敏雄在《美学百科全书》中如是定义,并明确的将其分为历史风格、体裁风格和基本风格。这是按照不同角度对艺术进行的分类。首先,历史风格包含艺术家风格、各年龄段风格、时代和民族风格、阶级风格、流派风格等等。毫无疑问,玉器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和阶级风格是明显存在的,但是因为彼此交叉而难以理清,属文中重点梳理的对象,但是艺术家、流派风格则难以显现,前文所争议的风格即指这一类风格。其次,体裁风格是按艺术的种类进行分化的,如玉器装饰中不同的图案,不同的雕刻技法等,其分类法有助于对复杂资料的整理,但限于篇幅,本文不作研究。再次,基本风格所作的分类,“是根据美学上对艺术体验的不同见解而产生的,还具备对历史风格和题材风格进行规定秩序、比较的标准的意义”,所以具有一定价值规范性,这种规范性会“使物的形态类型化、简单化,即模式化”,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通过对越國玉器模式化的分析和价值性的推导进行基本风格的归纳。

“装饰”则自身带有动、名双重词性,从表层的材质、色彩、纹样、造型、工艺技术、结构性的装饰件、装饰的结构到装饰的功能,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性。对玉器装饰风格的分析因此也建立在平面的图案、立体的造型和美化效果的融合之上。同时,装饰越是结构化,装饰的功能越强,故而,装饰造型的玉器较之于装饰图案的玉器,以空间感强取胜,或以轮廓线的强调取胜,在视觉上的装饰效果也会更加突出。

同时,越國,时间自春秋末期至战國中期——國君夫谭至无疆统领时期,地域自以绍兴为中心的宁绍平原、杭嘉湖平原和金衢丘陵一带至吴、滕、莒等地,涵盖了时间和地域的双重定位。长时间上看,当时属于政治动荡、文化融合的时期,学术自由、政治制度转变、社会变迁,成为时代的特征,这些因素使艺术和设计形成第一次的浪漫主义潮流。从地域上看,越國较之于诸侯和中原,既能吸收中原和周边的文化、又能不受其约束,进而保留自己的地域特色,并影响到后来南方的文化。对其造物风格研究则即可以适用于艺术风格类型研究的普遍性,又能尽可能的减少风格判断中相关文化因素的过强干扰,还原风格的本义。而在越國众多造物艺术中,玉器存在着个性特征,其具体的风格形式,特定的美学效果,是石、陶、青铜器之外“认

识越族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因素”和重要的文化符号。

二、越國玉器装饰的历史风格

在本文开篇,俞伟超先生所述观点倾向于器物文化内涵的研究,看似偏离了器物造物性和艺术性的一面,实则指出了在人类造物历史当中,尤其是在那些传统积淀深厚的阶级社会,器物受文化影响之深远,社会性之鲜明。玉器尤其如此,其在中國传承中独具延续性和完整性特点的原因,主要即存在于其和文化内涵的紧密联系。因此,玉器历史风格中阶级风格、民族风格、民族风格的分野是显而易见的。

在越國玉器装饰中,中原文化作为主文化,其深厚影响是越國玉器装饰阶级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王國维在《释礼》中认为,体现中國政治特点的“礼”字最早即是指以器皿盛两串玉献祭神灵,说明玉器在先秦时期就受巫师或王者等特权阶层操控,至春秋战國时期,玉器受礼制约束虽然通融为伦理化的表现,其对阶级意识的体现依然是明确的。因为和中原处于同一时代背景,越國玉器在器类、器形上厂泛存有效仿中原的现象。如玉器的等级明确,当然,因为玉器并未流向民间,玉器装饰的阶级风格主要体现为上流社会不同级别之间的风格类型差异,地处东南边陲的越國也不例外。“随葬中龙蛇合体的玉璜和玉乐器、玉兵器为越國王室规格玉器;龙形玉璜、龙凤形玉璜和蛇形、龙形纹饰为越國大夫规格玉器;立鸟龙形玉璜和龙形玉璜组合为仅次于大夫的越國上等贵族规格玉器;龙形玉璜和虎形玉璜组合为越國中上等级贵族玉器;虎形玉璜为越國中等级贵族玉器;云纹玉璜的为越國中下等级贵族玉器;仅有璧形玉佩者为越國下等贵族玉器等”。张敏先生新近发表的这一观点清楚的说明了越國玉器装饰的阶级风格是存在的。

同时,纵使上述等级森严的玉器制度,还是异于中原的礼乐制度。其主要原因是地域亚文化的自然流露凝聚了越國的民族风格。越國地处东隅,与中原文化存在差异。因饭稻鱼羹、南米北面、北车南船的生活习惯差异和学术思想基础薄弱,中原玉礼说、玉德说在越國缺乏根植的土壤;因越國的生存状态依然相对原始,积习难易,也因为崇尚务实精神、金属冶炼技术先进,玉器在材质、纹饰、工艺效果和某些器形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越族音乐被中原和楚称为“下里巴人”,生动说明了越國和中原艺术的分野。这一亚文化体现在玉器装饰上,则呈现出独特的特征。如越族崇拜蛇、鸟图腾,蛇纹在越族物质文化中,是较为流行的装饰。在印文陶和瓷器上已有众多蛇纹出现,蛇纹也成为越國玉器装饰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显现,如图所示蛇纹玉带钩即为此例。被越國玉器视为第一等级的龙蛇合体纹,其蛇纹和中原蟠螭纹虽有区别,但和龙合体后也显示强烈的特殊性。

越國玉器装饰的时代特点还可通过分期研究予以厘清。其中,春秋中晚期,越國玉器文化传承地域文化,吸纳和包容中原玉器文化,以体现越國务实精神、习俗等地域性文化为主。因越國人工冶铁技术的出现,玉器表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准;为积蓄青铜原料作兵器、农具,兼顾对中原玉德文化的模仿,多用玉器为佩饰和剑饰,葬玉尚不流行;为妥善使用虽无实用性,但来源珍稀的玉材,多用彩色玉石替代软玉,对某些退化、式微并用于葬仪的原始器形,如璧,则以陶或滑石代替玉原料,使玉器的材质构成和装饰效果,异于中原,形成了区域性的特点;战國早中期,越國玉器文化热衷于效仿中原礼制度,中原性和地域性文化并重,在仪式、敛葬、装饰等功能领域进一步取代青铜器,组璜佩玉使用频繁。而且。随着越國争霸的成功,越國受中原同化程度日增,越國玉器文化地域性和中原性的偏重存在着变化的过程。

在共时性和历时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越國出现了兼具中原和越式特点的玉器装饰,如涡纹齿轮状玉环、龙纹山字形兽面牌饰、龙纹琮形方、龙纹有角牙或觽、龙纹水波纹珩或箍形饰以及蟠螭纹蛇纹玉鎏等。可见,因时代和材质的同属,越國玉器和中原玉器难以割裂;因地理和习俗的相异,越國玉器和中原玉器又易于辨别,因而具备了典型性的历史风格。

三、越國玉器装饰的基本风格

前文已提及基本风格所具有的模式化和价值体现特征,越國玉器装饰在其历史风格前提之上,也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模式化和价值显现。

第一,奇丽不足,质朴有余。春秋战國时期本来为中原玉器样式多样、风格变化、世俗性强、注重奇技巧的时代。和同时期中原及楚國等地玉器相比,越國玉器奇巧、华丽感明显不足,质朴风明显。首先,中原多以姿态万千的S形龙纹为主体纹饰,且产生诸多变体,越國玉器未见极为突出的主体纹饰。其次,越國玉器没有形成太多创新且复杂的纹样,基本是对中原的模仿。纹样繁复、主辅纹穿插,满雕的纹饰不多;圆雕、平雕、透雕手法共用的例子不多;没有出现复杂的镶嵌工艺;组合玉佩的形式也相对单调。再次,图案适形,简化,对比不强。如越國玉璧纹饰中流行的圈点纹,是越國的特殊纹饰,和战國越式印文陶铜器上的横s纹和水波纹相似,采用碾磨法的双钩阴刻,以阴线圆圈纹或圈点纹为纹饰,有些璧近圆圈内外边缘无弦纹轮廓,有些以连珠形式排列,和中原、楚國采用小管镟磨的涡纹、毂纹截然不同,即采用了常用的手法:简省——以局部代替整体,水波纹、绞丝纹则与其原理相同。中原的涡纹、毂纹、蒲纹都渊源于春秋晚期龙纹的分解,而越族圆圈纹则是从不规则,种类多,缺乏规范化开始向规范化转变的。再如山字形兽面牌饰,其明显的兽面形象,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注重轮廓的表现和总体结构的均衡关系,也是图案化的“适形”,其“在牌饰中间饰兽面的做法是继承了良渚遗风,上面的浅浮雕图案化的龙纹,乃东周时期中原地区玉器上流行的纹饰,属于中原文化的传播。”显示了对自我传统和中原的继承,这种质朴特点在越國玉覆面上也能得到呈现。

第二,威严性不强,神秘感有余,生活化明显。基于前文,越國玉器装饰虽形成了一定秩序,但其严格的程度和界限的分明是有限的。又因肩负宗教和地域文化,故而形成了一些颇具神秘色彩的风格。如在越式环、璜、珩、块上多见C字形、山字形、形凸饰,有的似为连续的花芽,被称之为月牙形器,实际可能为C字形的连续,对其文化含义和形式源泉就难以考证,因而增添了神秘感。同时,越國还见有玉勾形器、玉剑首、具,多孔玉管,玉容器等,显示出和越國生活现实的联系。

此外,形式的稳中求变,也赋予玉器装饰端庄稳重之感。如浙江绍兴狮子山等墓出土的型制特殊的璜,璜身较宽,两侧端颇狭窄;再如玉凤鸟佩造型的细微变化,皆显示了形式变异的谨慎。

越國还出现横断面呈不规则多边形的块等玉器,和东周玉璧内外边缘分别有一周弦纹,横断面呈规整的扁长方形,内外厚度相等完全不同。总体而言,越國玉器呈现质朴、稳重的基本风格特点,与其务实思想相符,其气度虽不恢弘、创新虽不强,但亦未受成规明显约束。

在政局动荡时期,装饰艺术风格的演变往往脱离一般传统装饰的特征,会表现相对的自由化,区域化也会明显有所增强,越國玉器装饰即是实例。因对中原琢玉工艺的延续,越國玉器在工艺效果上有卓越表现;因对春秋中原礼德的通融理解,越國玉器的形式存有相对丰富、自由的表现空间。其既崇尚中原“器以载道”的观念,也延续地方的务实精神,孕育出重葬轻礼、重色轻质、崇蛇为纹的美学观念,体现出与中原存异的造物观。

四、相关思考

在《风格问题——装饰艺术史的基础》一书中,阿洛瓦,里格尔把人类装饰的形式和设计极大地归功于艺术想象的意愿,反对桑佩尔提出的“材料、技术说”,也反对“模拟自然说”,强调装饰的形式主义,曾被西方视为装饰艺术理论研究的经典。同时,这一观点也侧面显示了在19世纪时期西方就已展开了对装饰多重影响因素的辩论。实际上,自此之后,设计的艺术和技术之辩,艺术和文化之争,艺术的写实与写意之争就从未间断过。(李格尔本人,也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门类的艺术研究,来分析设计中的艺术是否受主体意志来决定。)

无独有偶,如本文开篇所述,针对中國古代玉器的研究也具有相同的争议。结合文化和形式作整体的判断,才不会使其失之偏颇。在此基础下,如果将商周确定为中國玉器装饰的“古典风格”(见作者论文《中國“商、周”古典主义设计风格的界定》),在春秋战國时期,玉器则体现出了一种灵动自由的时代特点,传承、创新、思变等各种思想互相较量,形成了一种浪漫之风,汉代则具有着新古典主义的特点。汉代以后,古玉的语义实际上已经改变,往往不再被玉文化研究家视为高古玉器。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文化遗产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文物局

东南文化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成都考古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