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化监理分析

智能化监理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能化监理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能化监理分析

智能化监理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建筑智能化;造价管理;施工建设;施工单位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智能化工程所设计学科广泛,综合了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和网络等技术, 使得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火、防盗和运输等设备协调工作, 实现楼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 是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和体现, 其建设过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 是一个综合的系统集成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是逐渐发展完善的一个全新概念,当前从事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 能同时具备技术、施工管理和工程造价的复合型人才极其缺乏,因此造价管理工作有一定难度; 除此之外, 智能化工程项目在设计管理流程、各阶段的设计深度和设计参与者等方面与土建、安装等工程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因素的存在, 使得智能化工程的造价管理显得尤为困难。

一、 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特点

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与智能化工程设计程序、特点是紧密联系。智能化工程设计程序主要分为: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设计、优化设计和深化设计。目前,一般大中型智能化工程的设计程序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设计、优化设计阶段多数由设计院来完成,或由设备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来协助设计院来完成的。大部分情况下前4个设计程序的正确性、完善性、符合性对造价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后续造价管理工作的成败。而深化设计在这一程序基本上是由系统集成商来完成,或由设备供应商来协助系统集成商,只不过是从设计院输出设计结果的。由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的专业技术强、设备变化快等特点,使得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智能化工程系统的辅助系统和辅助设备种类繁多,而且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比较短。

2、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性能和设备品牌存在巨大差异,即使同一生产厂家的设备型号也存在差异,价格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3、系统供应商家是系统的设计和生产方,因此主要承担着设备的更新换代技术,主导设备系统的技术供应。

二、 当前智能化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1) 由于智能化的认识不足,而且项目投资的重任主要集中在没有专业经验的施工建设单位,所以在实际的项目决策阶段,极易出现大量的漏洞和不足之处,影响后期的项目施工和建设。

2) 由于管理经验相对欠缺,所以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比较片面,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同时对于资金的预算评估不到位,常常与实际资金输出存在较大偏差。

2、 项目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1) 项目设计人员主要负责项目设计任务,但是由于设计人员对施工场地不了解,对施工建设的情况不了解,所以具体的设计工作存在偏差,质量相对较低。

2) 设计人员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过于重视设计稿件的整体实用性能和审美性能,而对重要的经济性能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

3、 招投标阶段存在的问题

1) 招标的具体合同拟定和招标条款的制定主要依靠招标管理部门内部人员完成,由于经验欠缺,而且招标任务期限比较短,所以招标文件的基本条款不全面,常存在重大的条款漏项等。

2) 项目的评标专家通常是施工单位在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的,由于缺少相应的针对性,所以专家对具体的智能化工程评定不了解,另外,受到专家技术素质的制约和业务能力限制,对招标的项目审核技术低,而且缺乏逐一检查的工作热情。

3) 由于管理有缺陷,目前存在着招标单位恶性竞标,招标单位与竞标单位相互勾结的现象,所以部分没有实际竞争力的施工单位鱼目混珠,竞标成功,而真正对智能化工程相对理解的单位,常失去真正的竞标机会。

4)当前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竞争。部分内部招标人员常利用自身权利,,利用职务之便扰乱招标市场秩序。

4、 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1) 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出于对经济成本的考虑,可能相应的内部调整施工工艺和施工程序等,这将严重干扰到工程的造价工作,使二者存在重大的偏差。

2 )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现场监管不严,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5、 竣工结算阶段存在的问题

1) 智能化工程的设备大多是电子产品,该类产品的性能差异大,价格差距大,而且型号和使用标准等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对其的价格评估与实际购买存在一定的矛盾,需要造价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对市场观察的敏感度。

2)缺少专业的智能化工程的审计人员,缺乏对整体智能系统的认识和理论知识,使得工程结算价不能真正反映工程造价。

三、 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策略分析

智能化造价管理工作是一项贯穿于项目施工各个阶段的复杂工作,它需要建立完善的体制,并在实际进行过程中进行多方协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

1) 做好基础资料的搜集工作,项目决策的科学制定需要决策人员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并对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

2) 认真进行市场研究。组织一批具有工作经验的专家,针对招标市场进行系统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并进行多方会谈,趋利避害。

3) 做好方案优化工作。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关造价专业知识,通过优化方案,合理选择设备。也可让项目造价跟踪审计人员提早参与介入。

2、 项目设计阶段

1) 加强对项目设计质量的监督,严格审查设计图纸,充分发挥图纸审查部门、技术和经济专家的职能作用,以求提高设计质量。

2) 开展优化方案征集。吸引社会上经验丰富的设备集成商,为设计单位的优化设计出谋划策,以完善设计、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和缺陷。

3、 招投标阶段

1) 给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的造价人员充裕的编制时间。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人员要相互充分沟通,注意加强对招标文件、清单的审查。

2) 不断提高评标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评标的质量。评标技术、经济专家需要更加细分,让真正的智能化专业专家参与智能化工程评标。合理低价中标的评标标准下,要特别警惕投标单位的不平衡报价。

3) 评标时,建议在以合理价格中标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分法,建设单位不要一味追求低价。

4、 施工阶段

1)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要及时掌握、记录施工过程中的真实信息。对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为工程结算提供详细、准确的信息。

2) 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章程进行,并保证按时完成项目施工,尽

量减少突发状况对工期的影响,以保证智能化工程的造价管理质量。

5、 竣工结算阶段

1) 竣工核算工作要全面,不仅对施工单位提交的各种有利因素进行分析,还要对存在劣势问题进行汇总,以保证竣工核算工作的全面和系统。

2)审计人员必须协同建设施工单位的具体人员进行实地的工作审核,走出数据的制约,综合实践结果。

3) 合理审计设备价格。设计要全面、分层次、有重点,必须以国家的标准物价为标准,同时还要适当借鉴市场的实际价格,以及同类商品的不同性价比等因素。

4) 审计人员要充实智能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审计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造价管理工作有序的展开,因此,需要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学习和深造,以加强对新设备和新技术的掌握能力。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关系到建筑施工的价值获取,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提高认识,并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切实可靠的管理策略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促进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秦玉涛,浅析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造价管理策略。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7)

智能化监理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建筑 智能化 工程管理 优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公用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综述

1.智能化建筑的市场广阔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在社会上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越来越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节能环保理念,政府在升级社会公用基础建筑的方面也在不断努力,应用更多的科学技术来实现公共建筑的智能化,最终实现节能环保生态文明的实现。因此智能化建筑的市场广阔,且有一定的需求量,因此智能产业要不断发展,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2.智能化起步较晚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不仅涉及建筑行业,而且还有应用信息技术、电气工程的相关技术要点,因此对于整体的工程管理模式要求较高。我国的智能化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在建筑智能化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误差,将影响整体的智能化应用有效性,同时我国一些行业发展参差不齐,导致我国的公共建筑的智能化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工程管理的模式也不够成熟。

3. 公共建筑智能化整体水平低

我国的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起点比较低,而且没有形成成熟完整的发展体系,目前,尽管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但是整体水平还是相对较低,在公共建筑智能化方面,很多细节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管理模式比较传统,导致项目的工程期较长,发展缓慢,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致使我国的公共建筑智能化的整体水平偏低。

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包含了诸多的高新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都比较复杂,在管理上需要科学的统筹安排,以及技术的协调一致。除此之外,技术方面的相关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也影响到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公共建筑作为社会的公共资源,要承受较多的人口以及较为密集的活动,因此对于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尤其在管理模式上是一项严峻挑战。

1.涉及到的技术错综复杂

我国公共建筑的智能化工程,与电气工程、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都联系紧密(如下图所示)。错综复杂的技术只有配合一致并统筹协调,才能最终实现智能化。由此这些技术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满足公共建筑智能化的社会需求。

2.各个行业协调一致比较复杂

在智能化的领域中,不仅是技术错综复杂,而且跨越的领域比较多,如何实现这些技术领域的协调配合,并顺利解决其中的矛盾冲突问题,是在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中的关键。因此,在工程过程中,对于设计的相关部门要协调安排好项目实践,并保证在每个环节的技术应用能顺利实现,在时间上没有断档的现象。同时,对于各个承包单位的总体规划,要从宏观出发,注意整体的管理。

3.重点把握后期检验

我国的公共建筑智能化进程中,不仅要重点把握项目进行中的管理,而且还包括在工程后期的相关验收程序。这一程序中,要对于公共建筑的整体功能进行明确,并在验收过程中,及时发现相关的技术漏洞,并在技术上予以支持,使后期验收发展为一套规范化的体制。

完善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途径

1.公共建筑智能化的技术领域划分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因此很难讲其划分到一项某一行业领域内。在完善我国工程管理模式的时候,首先要将建筑工程智能化的技术领域明确清晰,对于任何一个环节设计的技术应用都要明确,无论是自动化工程,还是信息网络,还是通讯技术,只有将各个领域统筹综合应用,才能不断优化工程管理。

2.建立科学的现代管理体制

管理模式上,要积极引进现代的管理模式,根据公共建筑的基本特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智能化工程进行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可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发展,因此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从前期的规划到后期的监督检验,都有完整的体系,不断促进智能化的发展。

3.拉动其他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也能带动其他产业的进步,尤其是当今一些新兴产业,以及相关的高新科学技术产业,例如信息工程、信息网络、软件工程等等,这些领域的技术发展对于建筑智能化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技术趋于成熟,智能化才能实现,并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结束语:

我国的公共建筑智能化尽管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并与其他相关的产业有机结合,统筹一致,在管理上积极采用现代的管理模式,是建筑的智能化与其他行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海.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5(08)

智能化监理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现状;办法

中国的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行业已经发展了将近30个年头,该行业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在我国设计图纸通常由设计公司提供,而施工环节则由施工方单独完成,两者之间的交流很少,这一问题在智能化建筑工程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

一、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的发展现状

建筑工程的资金投入较大,因此它的造价管理显得非常重要,该工程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投入进了工程设计中,但是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采购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对各个部门之间交接的管理也比较松懈,导致该工程的造价一直居高不下。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开始从整个建筑工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

国内建筑设计主要的服务领域就是建筑设计,工程承包者雇佣其为其进行相应的设计。工程承包者为设计师提供设计目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条件,并尽量整合其他部门为设计师服务,作为设计师,除了为雇佣者提供完美的设计图纸其他的如设计造价等却无法提供。就目前这种情况,设计人员的工作十分独立,在设计完成后他就和整个工程脱离,无法为设计的后续工作提供帮助。此外我国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管理部门体系十分简单,一个部门往往身兼数职,许多工程项目中的管理部门不够完整。这些都成为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行业发展的绊脚石。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工程承包人员已经认识到必须加强对设计阶段的管理,设立专门的设计管理部门,提高设计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以保证设计效果的质量和完整性。许多较大的房地产公司开始尝试制定设计管理流程,其内容包括设计方案管理、设计图纸管理、施工图纸管理等等[1]。虽然这些设计管理还非常简单,没有设计控标准,而且在专业对接方面有漏洞,但是它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国设计管理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的办法

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包括三个方面:造价、进度、质量,它涉及的范围很广,采购、沟通、人力资源、风险范围等知识领域都牵扯其中。

目前,工程承包人员最关心的是工程造价和质量问题。在建筑智能设计管理中,设计人员可以制定工程设计流程图,从而是各个设计环节一目了然,从多个方面采取不同的办法,优化管理该智能化设计。

1、控制建筑智能化设计造价的方法

(1)筛选最合理的设计方案。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比较各个设计阶段的资金用量,选出需要对其设计流程进行优化的设计方案,改进设计图纸,并进一步采取措施测算和控制智能化设计的指标来完成对投成本的控制。

(2)分解各设计流程资金。在对整个设计流程进行分解的情况下,根据各个设计部分的重要性和资金用量确定每个部分目标费用,将原来抽象的设计成本预算细化为指标,使设计人员明确知道自己负责的设计部分的造价,进而将工程的整体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设计阶段不必要的资金消耗。

(3)模拟工程设计。该方法主要通过借鉴同类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经验,分析项目含量和工程量的关系[2],总结两者之间的对应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本工程的模拟工程量和设计造价。

(4)选择合适的工程材料。在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资金预算等方面综合考虑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工程材料,绘制建筑智能化设计图纸。严格按照图纸的预算采购施工材料。

2、提高建筑智能化设计质量的方法

(1)签订设计质量合同。这一方法能够细化设计人员和雇佣方的责任,二者在签订设计质量合同后,都必须严格按照合同上的约定开展设计工作。通常,合同上不仅会约定设计师的义务如保证设计质量、保守工程秘密等,还会约定雇佣者的相应义务,例如雇佣者必须按照规定为设计人员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雇佣者管辖下的其他部门要配合设计人员的工作等等。签订该合同不仅体现了双方的信任,而且在发生纠纷的时候可以作为证据保护其中一方利益。因此签订合同之后,能够有效促进双方的配合,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智能化设计的质量。

(2)完善设计文件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和附属材料,这些文件的规格、内容、技术标准等时刻体现着该设计的质量[3]。要想提高建筑智能化设计的质量,就必须完善对设计文件的要求。如果设计人员在绘制图纸时,没有按照行业内的绘制标准或者绘制内容发生错误,就会导致在施工后返工甚至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在设计之前,设计人员要和雇佣者沟通商定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文件格式、规格、内容、单位、标记符号等。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约定和行业规定完成设计文件,以确保设计质量。此外,设计文件中的一些附属材料如报价表等应该简洁、明了。

(3)建立设计模型。目前,许多设计单位都采用新的绘图、建模技术完成建筑智能化设计,如3DMax软件等已经被应用在建筑设计领域。这些新技术能够在完成设计图纸的同时,建立设计模型,并根据选定的设计材料渲染设计好的模型,从而呈现一个立体的建筑模型。这不仅能够更加直观的表现设计成果,使雇佣者更加直接地体会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和想法,方便他们之间沟通,在雇佣者发现不满意的地方或者质量问题时可以直接修改模型和图纸,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还能将设计环节、材料采购环节、造价控制环节紧密联合在一起[4],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同时提高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4)设计人员监督整个施工过程,传统的设计部门在设计结束后就脱离了建筑工程,即使施工时对图纸进行改动也不会询问设计人员的意见,这样的做法经常会导致施工工程和设计图纸存在很大差距,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所以,设计人员应该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监督,提高设计图纸的执行率,以保证设计效果。

结束语

工程设计质量和工程投资预算之间的矛盾一直阻碍着房地产行业发展。如今的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是将设计、采购、造价结合在一起的设计工作,它能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工程设计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施工技术、计算工程成本等方式,将整个建筑工程整合,系统地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和质量。笔者在分析目前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的方法,为建筑工程中的质量和成本矛盾找到了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何群山. 浅谈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管理[J]. 江西建材,2013,02:277-278.

[2]姜文昌. 基于高星级酒店项目中智能化设计管理的初探[J]. 河南科技,2013,06:235.

[3]雷耀武. 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05:29-30.

智能化监理分析范文第4篇

从软件应用的角度看,提高火灾监控系统先进性达到智能化主要在于先进的火灾信号处理算法的应用。火灾探测信号是火灾探测器对火灾发生时产生的各种物理或化学变化特征的响应,由于其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受环境各种噪声信号的干扰,它x(t)是一种非平稳的随机过程,主要由火灾信号和非火灾信号两部分组成:

(式中:Xf(t)为火灾特征参数信号;Xn(t)为其他因素引起的非火灾信号)

Xf(t)+Xn(t) 火灾时

x(t)=

Xn(t) 非火灾时

要想有效检测出火灾信号Xf(t),就必须采用现代信号检测和处理算法。目前正在使用和研究的信号处理算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直观法。主要包括“固定门限”探测法和“变化率”探测法 。它适用于开关量火灾探测器,特点是简便明了和易于实现,但是对环境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较差,误报率较高。在这三种火灾信号处理方法中是面临淘汰的一种,显然不能适用于智能化火灾监控系统。

二是系统法。主要包括趋势算法、斜率法和持续时间算法。它将信号的特征和处理过程用完整的数学表达式来描述,使火灾探测性能明显提高。系统法广泛地应用了计算机软件技术,主要以信号的趋势变化为准则,平滑过滤干扰信号,增加了一个“预报警”过程,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目前,绝大多数智能型系统中使用的是系统算法。但受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制约,系统算法的绝对误报率仍然存在。误报的存在给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有的单位或部门因此违反消防安全规定擅自关闭系统,使安装费用相当高的火灾监控系统成为一种摆设。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误报率几乎为零的具有高智能火灾信号处理算法的火灾监控系统。

三是智能算法。主要包括模糊逻辑算法、神经网络算法以及它们的复合算法。它能够根据现场环境自动调整运行参数,具有自学习功能和自适应能力,更能接近人的感官和实际情况,提高报警的准确性。智能算法是未来火灾探测报警技术的发展趋势,但智能算法计算过于复杂,不仅需要探测器提供大量原始信号参数,更需要大容量的计算软件精确过滤、分析、判断火灾参数,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从我国国情看,火灾监控系统要达到真正智能化并大范围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

智能化监理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科技资源 优化配置 指标体系分析

0引言

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技资源,只能表明其对科技资源的拥有状况,但拥有了并不等于能够合理的使用。从我国的国情,在短期内科技资源是不可能大幅度增加的,只有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其利用率来增加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这才是科技资源配置的根本目标。

1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概念体系的界定

1.1科技资源的概念及其特点

科技资源是资源中的一种。综合各种文献对科技资源做出定义的内容,本文认为“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从事科技活动所利用的各种物质与精神财富的要素集合。”从其构成因素上来看,广义的科技资源应当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和科技信息资源。

科技资源的两个特点是增值性和长效性。增值性是由于科技产品的投入通常更多地融入了智力因素,因此往往能产生大大超过其自身价值的价值。长效性则意味着科技资源可以长期反复使用,科技资源从投入到见到绩效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1.2科技资源配置的要素和主体

科技资源配置要素广义上包括科技财力、科技人力、科技物力、科技知识和信息以及科技组织等等。

科技资源配置主体是科技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主要包括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中介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等。

2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指标体系评价分析

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要全面地描述它,准确地把握它,应该采用若干指标来表征科技资源综合实力的内部结构,以完整的指标体系来全面综合描述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并加以量化处理,以便各科技运作主体之间进行比较,从而充分发挥指标体系的科学评价考核作用和对于科技发展的指导作用。本文在综合评价中,运用了线性加权法。

具体的评价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表2-1 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1收集数据,确定具体指标值

在科技资源配置活动的各阶段都要注意收集有关配置能力的数据,并将数据分类,根据数据反映配置能力的不同方面,纳入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之下。定量指标可以根据表达公式计算出指标值;定性指标则要根据所收集的数据,选择相应的级别。

2.2指标值的指数化

体系中的各指标是不同质的量,无法进行直接比较,应先按统一的标准转化为指数,即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我们可以规定国内外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各项指标的平均值的指数为100,或某一主体某年的指标值的指数为100,然后将所得到的数据转换为指数,其具体公式为:

指标的指数=(指标值/该项指标的基准值)×100

对于定性指标可对它的级别进行打分,从而将它近似地量化,再按上述公式计算其指数。

2.3确定指标权重

目前,在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评价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往往是由少数专家根据经验直接拟定的,缺少数量分析作为依据,与实际情况可能会有较大偏差,直接影响评判结果定性的准确度及其量化的精度。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进行了研究,层次分析法在这里就不多叙述了。